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通用15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4K 次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通用15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

這部影片想傳達給我們的正能量有很多,或是風雨同舟的友情,或是追尋內心真實世界的態度,或是敢於向權威發出挑戰……這一切都是源於蘭徹的與衆不同,這是令我感觸最大也是最具指導意義的一點。蘭徹與其他同學相比,顯得是那樣的格格不入。在學校,他質疑當時的教育方法和體制,他享受真正學習知識本身的樂趣…在生活中,他總是成爲朋友落水時那位無私奉獻的施救者,他勸說校長的女兒應該如何找到真正的愛情……

而電影在後面終於又回到二傻、“消音器”、Pia尋找Rancho之旅,剛開始的尋找是漫無目的的尋找,但是現在知道了目的,心情由原先的失望到現在的激動,以及迫不及待地想要見這個五年間一點沒有消息的大傻。到了那所學校,那個只有Rancho可以辦出來的學校,大家還記得宿舍管理員“毫米”嗎?

他也改變了,跟隨Rancho一起辦這所學校。電影最後揭示了Rancho就是“消音器”嘴裏說得擁有400項專利的科學家Phunsukh Wangdu。這也驗證了電影一直告訴人們的“追求優秀,成功將會追隨你。”

後記:因爲這部電影所描述的知識點衆多,所以我才願意花費好幾天的時間來寫出這篇觀後感,並極力推薦這部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人活着的最好的意義是不斷地學習智慧和修正行爲而讓自己和別人都生活的更美好,進而獲得真正長久的快樂。阿米爾汗知道人活着的最好的意義,所以才拍出了這部優秀的電影,助我成長,使我進步。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2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題記

五一假期,和媽媽一起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以爲是一部喜劇片,但是影片中折射出的社會問題引起了我的深思。

影片中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蘭徹和查圖爾,他們是同學,卻在學習方式與學習目的上截然不同。蘭徹以學習爲樂,主張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查圖爾只知道死記硬背,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走向世俗定義的成功。

十年後,老同學再次會面。當查圖爾得知他一心要勝過的蘭徹居然是決定他職場命運的擁有四百多項專利的科學家——馮查。旺都,故事也就圓滿結束。

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去學習?學習的目的又是爲了什麼?我想,我從電影裏找到了答案。可是,在我的身邊,不少同學都產生了厭學的心理,沉迷在遊戲、短視頻的虛假快樂裏無法自拔。

我記得曾經有一個作家說過:“對於學習,最要命的是什麼呢?就是缺少對於學習的激情。你比別人笨,你可以用勤奮去彌補,但你如果對學習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學好了。”

對於這些過早厭學的同齡人,我只能努力發出我的聲音,希望他們能夠儘快清醒過來,儘早在學習的世界裏享受到追求卓越的成就感,這纔是最真實的快樂。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3

影片中,十年後的三傻都做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心想事成,因爲他們對生命的內在訴求的不同,最終都實實在在的呈現了各自不同的生活,包括那個查圖爾,也獲得了自己認爲好的生活,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這4個人十年後的生活狀態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啓示:

查圖爾的學習方式是死記硬背,爲取得好的名次也是下足了功夫,十年後的生活也是有豪宅,豪車,漂亮媳婦等,在世俗的眼裏他是優秀的,不過這種優秀使得他機械的成爲了現實的一個工具,完全沒有他自己的生

查圖爾就是現實中在知識層面架構的人類軀殼的代表。查圖爾們無法自知自己內在真正的訴求,完全按照三維世界的體系來架構着自己的生命,這樣的生命“活一次”跟“沒有活”其實沒有本質區別。

所以說,在三傻和查圖爾之間的本質區別就是:有沒有活出自己真實的生命狀態。

查圖爾的生命狀態,在很多沒有明白生命本質的人眼裏邊,是非常認同查圖爾的這種生命狀態的,他們不理解生命本身的自在,纔是生命真正追求的目的。

這是在我們的早期教育階段就已經把大腦完全格式化了,而且這種格式化的封閉屬性使得像查圖爾一樣的人們只能填充知識,填充學習中相對固化部分的東西,絲毫談不上創造力,所有的東西好像都已經被界定了。

這也是爲何蘭徹可以成爲400項發明的科學家,而查圖爾卻要哭着,喊着,求着蘭徹與自己合作的主要原因。

命!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4

第一次觀看《三傻大鬧寶萊塢》,是在入職第一年。

當時的我,經歷了一波三折,剛剛安穩下來。大三時決定跨專業考研,選擇了我最愛的現當代文學。憑藉着一腔孤勇,就那麼義無反顧地替自己決定了未來的人生走向。考研初試順利通過,卻又毅然決然地放棄面試,踏上了應聘語文教師的漫漫征途。

曾有不少朋友很羨慕我,人生似乎沒有走一步彎路。雖然沒有去讀研究生,但備考的大半年時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的文學素養,爲後來成爲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奠定了最初的根基;當需要在研究生複試與教師應聘考試做出選擇時,我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算得上十分順利地就進入體制,端上了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

我們不正如那些翻書瘋狂找答案的學生一樣嗎?面對問題與困難,並沒有認真獨立地去思考,而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從衆的背後,是自我的迷失。就像《森林大熊》中的熊一樣,當世界開始對他持有懷疑的態度時,他漸漸從原來的堅信變爲自我懷疑,從開始的反抗變爲聽人安排,宛如傀儡機器一般迷失自我。堅守自我,就要有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化爲自己的能量,投入生活中去巧妙運用。

正所謂四兩撥千斤,化知識爲力量,纔是真正的學習。

或許正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蘭徹一樣,從一開始,我就清晰地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能夠清醒地覺察自我,明確人生的方向,或許就是我從教十年來始終保持高度工作熱情的祕訣。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5

今天,我在教室裏看完了《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影片。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喜劇幽默的影片。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拉賈、法爾漢和查特三人一起去尋找他們失散多年的兄弟蘭柯。他們在尋找的道路上回憶起許許多多他們在大學時的快樂時光、搞笑時光、美好時光和最難忘的時光。

這些時光裏令我最難忘的是,莫娜要生產了,可是那天下了暴風雨,路都被淹沒了,沒法走,就在那時,蘭柯出現了,可也正好停電了,所有機器都不能使用。全宿舍的人都非常着急,可是蘭柯卻鎮定自若,一點也不慌不忙,最後以完美的小結局收場了。也就是因爲這件事的來臨,校長對他的態度也變好了,因此給了蘭柯那隻獨一無二的鋼筆。就是這種不慌不忙,鎮定自如的精神讓我敬佩,所以蘭柯這個人的品質和所有的精神是獨一無二的。

這部影片對於查特這個不討喜的人物,運用了側面的描寫,以此襯托蘭柯的優秀品質,蘭柯的形象在觀衆的記憶裏是非常難忘的。他們在面對一切困難中團結一致的兄弟情誼,也讓我很敬佩,也讓我覺得很團結一致的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獨特的蘭柯,這樣無私奉獻,鎮定自若的精神和團結一致的精神都是非常值得讓我們去學習。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6

電影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調劑品”,經典電影也是層出不窮,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電影,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印度電影《3 idiots》,中文譯名《三傻大鬧寶萊塢》,沒有之一。作爲兒童節電影專題系列,這個電影也給教育和人生提出了很多思考。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間的大學故事。

這部影片集合了青春、校園、幽默、親情、友情、愛情等諸多因素,並以詼諧諷刺的手法讓觀衆在歡笑淚水,懸疑推理中反思各種社會和人性問題,如果非要給這部電影下個定義,那就是:披着搞笑外衣的雞湯勵志歌舞大片。

熟悉印度電影的朋友都知道,印度電影最少不了的就是隨時隨地可能冒出來的精彩華麗的歌舞,雖然這些歌舞質量也許並不差,但總是遊離在劇情之外,而且觀衆被套路久了,自然就有了審美疲勞。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自然也少不了歌舞這個獨特的印度電影因素,但影片中的幾段歌舞都能配合劇情,拿捏的恰到好處,節奏歡快,浪漫至極。而且影片爲了迎合市場,拍攝時多采用運動鏡頭,對民族音樂和舞蹈進行了較爲大膽的改編和設計,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7

影片一經上映後紅遍全亞洲,其緊湊曲折的劇情、幽默搞笑的風格,直面當下教育之痛的深層思想引起了很多學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共鳴,連李克強總理都曾在女兒的推薦下看過這部電影。一代具有教育,詼諧搞笑,發人深思的勵志成才故事,同時也將人物關係刻畫的惟妙惟肖。是對成長中友情,愛情,親情的完美詮釋。

雖說《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瘋狂喜劇,但導演和編劇卻用了幽默諷刺的手法來探討各種社會問題,如自殺、貧富差距、拜金主義、增鴨式教育等等,影片均透過不同情節進行嘲諷和批判。同時電影不忘探討人生的意義,無窮笑料以外亦不乏真摯情感,內容有歡笑、有淚水、有懸疑、有道理。

精彩華麗的歌舞向來是寶萊塢電影特色,而《三傻大鬧寶萊塢》作爲最賣座的寶萊塢電影,當然少不了這個元素。戲中男女主角重新編出各種高難度的舞姿,浪漫之餘亦讓觀衆感慨印度舞蹈並非老套一成不變。

印度勵志喜劇,遵循着“小成本電影重本土觀衆”的原則,抓牢印度觀衆關注社會問題的心理,用巧妙而輕鬆的方式體現了對印度填鴨式教育的思考,不僅在印度本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而且得到了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影院上映的機會。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8

星期六晚上,我們全家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叫《三傻大鬧寶萊塢》。不要被它那傻傻的.名字所迷惑,這部電影還教會我許多道理呢!

這部電影的故事十分吸引人。在印度帝國理工大學有三個特殊的學生分別是蘭徹、阿爾法、蘭喬。蘭徹是一個優秀又樂於助人的學生,愛動腦筋、勇於。阿爾法愛攝影,但家裏逼着他學工程學。蘭喬家境平凡,但他壓力很大,總學不好。教授教育理念就是考好成績,只求好成績,不求創新。“臭屁王”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十分,但他只會死記硬背。一天,蘭徹看見教授在罵一個學生,並把他的一個模具扔進了垃圾桶裏。這個學生十分生氣,便自殺了。蘭徹看不下去了,就死攪蠻纏這要給教授講教學的道理,教授十分討厭他。臭屁王只會死,雖考試成績好,也鬧出了很多笑話。於是“臭屁王”約定十年後在當初侮辱他的地方見,看看誰更。轉眼十年過去了。阿爾法是一個優秀的攝影師,蘭喬的創新使家境脫離了貧困,蘭徹是一個,有着400多個專利。當“臭屁王”拿出一份失敗證明給蘭徹簽名的時候,才發現是自己不是最成功的。因爲如果沒有蘭徹,“臭屁王”也不會這麼成功,因爲“臭屁王”的一些技術都是蘭徹給的。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分數好並不一定最後成功,只要創新就成功了。還有我覺得如果學不的專業,週記,再怎麼優秀也不會成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9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三個大學生的故事,不同的家庭背景註定了他們求學的目標不同。有人是爲了求得一份體面的工作來養家,有人是放棄了自己喜愛的攝影,只爲完成父親對他的期許,有人是爲了替主人家的公子去上大學。他們爲了這個全國最好的學校擠垮了大部分的競爭者,最後來到這所學校。

而這所院校的校長一心追求,苛刻地要求每一位學生按照他的填鴨式教育完成各門學科,而不是激發孩子們內心的學習動力。

蘭徹,與院長倡導的填鴨式學習方式背道而馳,他是個內心熱愛機械動力學的學生,因爲熱愛,所以努力。後來,他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開辦了學校,除了教更多的孩子學習,還成爲了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反觀我們的孩子,又何嘗不是爲了應試而漫無目的地在學習。作爲孩子的父母,是真的希望孩子能找尋到內心真正的熱愛,並明確地懂得自己爲了什麼而學習。

“學習是爲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親愛的孩子,媽媽希望你的學習是出於一份熱愛。惟有熱愛,才能一直努力向前,享受到學習帶來的幸福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0

今日,我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印度大學教育喜劇片。看完後,我思緒萬千,仍沉浸在影片感人、搞笑的情節中。我被影片中的的三個年輕人的友誼打動了。蘭徹的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着朋友,告訴他們用勇氣應對一切。

蘭徹、法罕、加拉三個男孩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他們逐漸認識,成爲好朋友,搬到同一間宿舍。他們三個都寄託着別人的期望。蘭徹從小聰明好學,他要幫一個富翁拿到一張光宗耀祖的畢業證書。法罕是個特困生,他想以後賺大錢,讓爸爸有錢治病,讓媽媽過上好日子,讓還未出嫁的姐姐有錢買來嫁妝。加拉喜歡攝影,卻害怕爸爸的權威,選擇了自我不喜歡的工程學業。之後,三個人都有了自我夢想的職業

每個人都有一種可貴的精神。蘭徹很好學:他六年級就會做初中三年級的題目。法罕很勇敢:他克服了心中的恐懼,成績從全校倒數第一升到了前十名。加拉很有說服力:他說服了爸爸,取得了自我喜歡的職業——攝影。加拉說服爸爸時,讓我感動的話是”爸爸,如果我當了攝影師會怎樣?賺少一點的錢,買小一點的房子,開小一點的車,但我會很幸福,會真正的歡樂。”

我想:以後遇到事情,必須要告訴自我“一切順利”。因爲像蘭徹說的一樣:“心是脆弱的,要用安慰使它變得堅強。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1

當時的我,經歷了一波三折,剛剛安穩下來。大三時決定跨專業考研,選擇了我最愛的現當代文學。憑藉着一腔孤勇,就那麼義無反顧地替自己決定了未來的人生走向。考研初試順利通過,卻又毅然決然地放棄面試,踏上了應聘語文教師的漫漫征途。

曾有不少朋友很羨慕我,人生似乎沒有走一步彎路。雖然沒有去讀研究生,但備考的大半年時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的文學素養,爲後來成爲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奠定了最初的根基;當需要在研究生複試與教師應聘考試做出選擇時,我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算得上十分順利地就進入體制,端上了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

或許正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蘭徹一樣,從一開始,我就清晰地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能夠清醒地覺察自我,明確人生的方向,或許就是我從教十年來始終保持高度工作熱情的祕訣。

第二次觀看,則是在這個五一假期。從教第十年,更多的是從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這部電影的教育啓示。

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一書中強調,學校的教育就是要指引學生走在心眼明亮地做人做事的人生大道上。可是,影片中號稱全國第一學府的皇家工程學院,卻是貫徹填鴨式教育,哪怕最優秀的學生,也活得完全失去了自我。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2

看了這個電影感觸好深,覺得好贊呢,三個人的友誼好感動!也說了親情,友情,愛情,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讓我再一次知道趁年輕必須選擇自己喜歡的事,選擇喜愛的工作,去發揮自己才能和能力,不要怕恐懼不要找藉口,遇挫折更不要輕易放棄!還有就是一定要跟優秀的人在一起,都說跟對人做對事,只要找對了方法才能讓自己成功。

大家應該都知道堅持跟行動真的很難,很多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今後必須要養成把努力當成一種習慣而不是三分熱度。生活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有句話說:人生就像一場競賽!你不成功別人就超越你,今後生活中一定要追求卓越,感於去挑戰,不要選擇安逸,創新纔是硬道理!才配的這句話:唯有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現在社會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幾乎都會爲車子、工作、房子、面子,一定不要活給別人看,世界是自己的。現在人心越來越脆弱,也很容易陷入恐懼,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哄哄它!切記:千萬不能爲了壓力就去死,要找別人或對朋友訴說,(記住人生除了生死其它的都是小事)要知足常樂要有好的心態,要學會自己調節,學習蘭徹說的那句話:平安無事,學會自己去思考,去感悟,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勇於品嚐所以滋味,只有親自品嚐到的味道,纔會有不同收穫,纔有是完美的人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3

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蘭徹當上了科學家和教師,實現了他的理想。他年輕時就有做科學家的潛質,剛入學的時候能夠學以致用整蠱學長,後來提出鉛筆代替鋼筆這一奇特的想法讓院長尷尬(最後院長想到了如何回答他,哈哈)。在後面的生活中他也用他的聰明智慧幫助了很多人,尤其是那天,下大雨交通堵塞,院長的大女兒要生產但難以去醫院,他和院長的二女兒皮婭想隔空手術,又巧遇斷電,蘭徹用他的知識讓汽車電瓶(很多)經過轉換來供電,而且還指導朋友們改裝吸塵器來輔助接生,最後他們成功了,因此蘭徹和院長冰釋前嫌,院長還把自己最珍貴的筆送給了蘭徹。還有一點,就是蘭徹在面對困難時總是說一切順利來鼓勵自己,這應該也是科學家所具備的品質之一吧。

不得不說有科學家潛質的人總能提出不同於常人的想法,這讓我想起前不久看的《摩登家庭》裏菲爾的小兒子盧克。盧克總愛幹蠢事,但是他有一點很好,就是菲爾總結的,一般人總是問爲什麼?,而盧克卻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一樣,喜歡問爲什麼不?。很有趣。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4

影片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蘭徹的口頭禪:All is well。“這能解決問題嗎?”“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它至少給了我們面對問題的勇氣!”這是一種樂觀的態度,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用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這樣我們離成功會更近一些。其實我們的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出去工作,我們面臨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這競爭中快樂的生活呢?這就需要樂觀的生活態度的支撐,或許“All is well”。做困境未成年人支持項目以來,見過很多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他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有時家訪回來情緒是低落的,不知道自己能給服務對象帶來什麼;有時面臨各種文案的整理,狀態是狂躁的;有時家長對於社工的完全依賴讓社工無力……做社工的過程中不是隻有歡樂,同時也有憂愁,社工不是萬能的,也會有不同的情緒,我們要學會及時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培養良好的心態。

我相信任何一部電影,都可以展現出一輩人甚至一代人的精彩故事。看電影看的不僅僅是情節發展,更重要的是創作者想要向我們傳遞的內容。每一部電影在第二次第三次欣賞時,你會驚訝於自己的成長。看電影,也是讀人生。

做好社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個持續累積的過程,今天的積澱與反思促進我們更好地成長,社工路上你我同行,不忘初衷!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5

影片中的拉加,他把改變家庭貧窮的命運像是賭注一樣全押在學習上,過度的緊張成爲了他內心強大的壓力,使得他沒有辦法真正展開自己的生命智慧。也沒有辦法真正學進他要學的東西,他的焦點全部聚在了壓力上,反而忽略了“安住在當下”的學習。

拉加這個人物角色,在現代人中佔的比例其實是最大的,很多人都是以要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而去學習,實際上這樣的學習結局只能走向平庸。

蘭徹也是出身卑微,但是他的整個生命過程卻有着不同的精彩,這與拉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所以,當內在對生命本身意義的領悟有所欠缺,無法通透的領悟時,所帶來的不同程度的障礙,會讓我們在學習中產生困惑,迷惘,設定錯誤的學習目標。

真正的學習,是借學習而領悟生命智慧的,因爲每一個知識背後都有它的智慧。

所以學習本身如果不以開啓智慧爲目標,只是爲了滿足生活生存的需要的話,那這種學習往往帶來的是痛苦,是糾結,甚至帶來的是災難。

再來看男主蘭徹,和法罕不同,他從小就酷愛機械,到皇家工程學院學習工程學,他是在做着自己喜歡的事,因爲熱愛而做出的選擇,使蘭徹可以突破命運的種種障礙,不僅成爲學校第一名,而且還獲得了被校長認爲是象徵榮耀的太空筆。

“熱愛”,使蘭徹生髮出內在的智慧,並引領他走出了與衆不同的人生道路。

一個人,可以通過“熱愛”進入自己的內在,找到自己生命中能夠共振的人事物,這個時候,他就是在不斷的驗證內在的具足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