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孔子》觀後感(集錦15篇)

《孔子》觀後感(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孔子》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觀後感(集錦15篇)

《孔子》觀後感1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伴隨着古樸的音樂,一陣清脆的讀書聲縈繞於耳間,《少年孔子》緩緩拉開了它的序幕。隨後講述了小孔丘與衆學童一起學習、幹活、玩耍、成長、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表現了少年孔子的優秀品質。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在彈琴,牛轟的父親也讓牛轟彈,牛轟說沒琴臺怎麼彈呀?然後他的父親趴下指着後背說:“這兒,這就是彈臺。”其實牛轟在他父親的背上都是亂彈,這時他們聽見了孔子在彈一首曲子,一會先生來了,先生問孔丘:“你這篇曲子已經彈了二十天了,學點新的曲子吧!”孔丘說:“我還不知道這個這個作者寫這首曲子的意義。”先生繼續問孔丘:你會幾首曲子了?”孔丘說:“我會一首。”牛轟和他的父親都笑了,牛轟的父親問牛轟會幾首曲子?牛轟說:“我都會五首曲子了。”先生一聽說:“孔丘你說說這個曲子的含義。”孔子說:“我覺得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個能管理國家的名人”先生說:”確實是,這首曲子是秦王和越王寫的曲子。”

孔丘學習彈奏樂器,一首曲子整整練了一個月,彈出的曲子優美動聽,先生都滿意地說可以練習下一首了,可是他仍在孜孜不倦地練習,而牛轟,雖然會彈五首曲子,可是一首曲子都沒有彈好!讓我想到我自己每次練鋼琴的時候,我都是非常着急,希望能多彈幾首曲子,在練的時候也沒弄明白曲子的含義,就換下一首。可是最終沒有幾首能過關!通過少年孔子的彈琴的經歷,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他的母親很辛苦,給有錢人家做傭人。孔丘非常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她的母親得了一種病,這種病需要一種草藥才能治好。但是這種草藥只長在懸崖峭壁上,很難採到。孔丘還是帶着他的同學在懸崖上爲他母親採到了那種藥,治好了她的病。

到了該選詩童的時候了,同學們都選孔丘,先生說:”要選兩位詩童去京城參加比賽。”這時孔子推薦了牛轟。同學們都很疑惑,牛轟非常自大,怎麼能讓他去京城參加比賽呢?其實牛轟家在昨晚着了火,他已經很不高興了,孔子推薦他是爲了讓他緩解不好的情緒,說明孔子在小時候就知道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盡力去幫助別人,甚至對自己的對手都很友善。

當然了,小孔子身上還有很多優點,我要好好地向他學習!

《孔子》觀後感2

週五的時候,老師帶着我們觀看了一個話劇,名字叫《少年孔子》,這個話劇使我感觸很深。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伴隨着古樸的音樂,一陣清脆的讀書聲縈繞於耳間,《少年孔子》緩緩拉開了它的序幕。隨後講述了小孔丘與衆學童一起學習、幹活、玩耍、成長、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並表現了少年孔子的優秀品質。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在彈琴,牛轟的爸爸也讓牛轟彈,牛轟說沒琴臺怎麼彈呀?然後他的爸爸趴下指着後背說:“這兒,這就是彈臺。”其實牛轟在他爸爸的背上都是亂彈,這時他們聽見了孔子在彈一首曲子,一會先生來了,先生問孔丘:“你這篇曲子已經彈了二十天了,學點新的曲子吧!”孔丘說:“我還不知道這個這個作者寫這首曲子的意義。”

先生繼續問孔丘:你會幾首曲子了?”孔丘說:“我會一首。”牛轟和他的爸爸都笑了,牛轟的爸爸問牛轟會幾首曲子?牛轟說:“我都會五首曲子了。”先生一聽說:“孔丘你說說這個曲子的含義。”孔子說:“我覺得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個能管理國家的名人。”先生說:”確實是,這首曲子是秦王和越王寫的曲子。”

孔丘學習彈奏樂器,一首曲子整整練了一個月,彈出的曲子優美動聽,先生都滿意地說可以練習下一首了,但是他仍在孜孜不倦地練習,而牛轟,即使會彈五首曲子,但是一首曲子都沒有彈好!讓我想到我自己每次練鋼琴的時候,我都是很着急,希望能多彈幾首曲子,在練的時候也沒弄明白曲子的含義,就換下一首。但是最終沒有幾首能過關!通過少年孔子的彈琴的經歷,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他的媽媽很辛苦,給有錢人家做傭人。孔丘很孝敬他的媽媽。有一次,她的媽媽得了一種病,這種病需要一種草藥才能治好。但是這種草藥只長在懸崖峭壁上,很難採到。孔丘還是帶着他的同學在懸崖上爲他媽媽採到了那種藥,治好了她的病。

到了該選詩童的時候了,同學們都選孔丘,先生說:”要選兩位詩童去京城參與比賽。”這時孔子推薦了牛轟。同學們都很疑惑,牛轟很自大,怎麼能讓他去京城參與比賽呢?其實牛轟家在昨晚着了火,他已經很不高興了,孔子推薦他是爲了讓他緩解不好的情緒,說明孔子在小時候就知道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盡力去幫助別人,甚至對自己的對手都很友善。

當然了,小孔子身上還有很多優點,我要好好地向他學習!

《孔子》觀後感3

週五下午,我們五年級在學校多功能廳集體觀看《孔子》紀錄片,這部電影令我很受教育。

電影主要講的是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於魯國一個沒落的貴族裏,但他堅持自己的思想,開班教學,創立了私學,改寫了只有貴族才能上學的歷史。途中因弟子子路救了季府準備殉葬的小奴“期斯弓”而發生的故事,導致孔子受連累被逐出魯國。孔子在諸侯各國遊說講學,推崇仁政思想,企圖改變各國戰爭紛爭的局面,改變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讓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後來他在外漂泊十四年後,又被魯君召回國,在此期間創作出《春秋》等著作。

在這部影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孔子的幾條名言:朽木不可雕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名言對我們教育很多,比如說:朽木不可雕也。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本身不喜歡學,不會學,再好的老師也教不好他,也沒有教他的必要。這句話給我們的教義是十分大的,告訴我們,要主動學習,態度端正,要對學習抱着喜歡的態度,不做“朽木”要做一根“好木”,這樣老師纔會對你抱有希望,然而老師見你學習態度好,必定會想:“他(她)是一個有希望的學生”,也會因此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你的身上,你就會有更多學習新知識的機會,也不會讓老師天天一副“苦瓜臉”對着你,豈不是一舉兩得!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我同樣記憶深刻,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強迫別人去做。這句話讓我終身受用,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講仁義的人,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強迫別人去做;然後再做到“己所欲,施予人”這樣的人,以後必定會受人尊敬、受人敬佩,千古流芳。我們雖然談不上“千古流芳”,但這樣做至少不會“遺臭萬年”。

所以,《孔子》這部影片對我們的教益是很大的,不論是孔子的政治思想還是他的教育理念,或是他的名言,都給了我們後人很大的啓發!曾幾何時,他爲了傳播這正確美好的思想而到處顛沛流離!爲了改變這紛爭世界還老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他又是努力了多久!爲了對後人的正確教育、啓迪,他又承受了多少磨難、傾注了多少心血!

今天孔子,他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的思想精髓還活在人們的心中!

《孔子》觀後感4

孔子的快樂——孔子脾氣十讀札記

孔子自己認爲他是:生氣和健忘的食物,快樂和健忘的憂慮,沒有意識到老年的來臨。

這意味着努力學習,忘記吃飯。興奮和快樂,他忘記了悲傷,不知道衰老即將來臨。

孔子的人格是一個謎。

這個時代有太多的苦難,但是孔子很冷靜。這個時代一團糟,但孔子很冷靜。世界充滿黑暗,但孔子是光明的。世界是暗淡的,但孔子是陽光燦爛的。

孔子用他人格的光和熱照亮了一個灰暗的時代,讓這個時代有永恆的溫度!

沒有什麼能使像孔子這樣的聖人沮喪,沒有什麼能剝奪他內心的尊嚴,他能忽視所有的挫折,甚至所有的人類苦難。

孔子是世界的救世主,但他不是一個瘋子。這個瘋子太急於輕易崩潰。

孔子出生了,但他不是猴子。這隻猴子太純太亮了,不會被污染。

音樂的源頭

首先,孔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孔子不僅有天賦,還指智力和體力。孔子出國旅行時55歲。他每天坐在木車輪上,沿着崎嶇不平的道路顛簸前行,直到68歲。健康是幸福的生理基礎。

第二,孔子有健全的精神。孔子並不偏執,也不寒冷和陽光明媚。漢代學者楊雄說:仲尼愛得更多。幸福的源泉在於愛。孔子是一個骨子裏有特殊愛心的人。

第三,孔子熱愛自然。在孔子看來,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我們幸福的源泉。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終極幸福,也是終極幸福。孔子喜歡爬山。"孔子登上了東山,卻登上了小魯山,登上了泰山,卻登上了小世界。"“沒門,帶傅浮在海里。跟隨我的人就是跟隨我的人。”顯然,孔子也向往大海。在茫茫煙波中,在遼闊的空地上,只有兩個人,多麼悲慘、浪漫和偉大!

第四,孔子熱愛藝術,孔子熱愛音樂,“兒子在齊國聽了邵氏的音樂,卻不知道三月份肉的味道。”孔子被音樂感染了,甚至在三月份對肉都沒有興趣。這顯示了孔子對藝術的熱愛。一個有藝術追求的人一定很幸福。

第五,孔子的音樂最終源於他自己的美德。"紳士是寬宏大量的,而小人卻充滿悲傷。"紳士享受一生的快樂,沒有一天的悲傷。小人物一生悲傷,但沒有快樂的一天。這是最重要的!

這些對我們很有啓發性。我們需要擁有自己的幸福,這最終是內心的快樂。然而,內心的'快樂必須是廣泛的。愛山愛水愛藝術,也有幸福和健康的基礎。

《孔子》觀後感5

上週五,我們五年級集體觀看了電影《孔子》,這部電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出生在當時的小諸侯國————魯國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孔子一生心繫家國,爲當時社會禮崩樂壞而憂心忡忡,希望能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與智慧影響當時春秋諸國。

孔子曾任官於魯國,當時魯國有一種用活人陪葬的殘酷制度,在孔子的多番勸說和努力下,魯國終於決定廢除了這種制度,百姓因此受益。孔子還想以其勇敢和智慧實現他的政治理想,試圖帶給國家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然而因現實的殘酷而受阻。但孔子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理想。他率領衆弟子奔走列國長達14年,傳播他的思想,以期實現他的主張。孔子晚年重返故鄉,爲魯國效力。由於他的人生抱負最終未能實現,所以最後孔子在失意中去世,一腔報國熱血空付東流。但他一生終成萬世師表,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創造了泱泱大國兩千年的輝煌。

在電影中,孔子與弟子們臨危不懼,堅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格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顏回。有一次路過一條冰河,他們走到一半時,冰裂了,裝書的車掉進河裏,顏回不顧刺骨的寒冷,跳進水中把書搶救了出來,但自己卻沒能上岸。我知道,其實顏回以生命來捍衛的不只是書,更是他珍視的思想和信仰。早就聽說過文人的儒雅之氣,他們都惜書如命,但古代聖賢竟然不惜以命換書,仍然讓我震驚和欽佩。

子路的形象也讓我難以忘懷。他在戰場上被敵人擊中,臨死時仍然“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的氣節告訴我,人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有骨氣,即使落難也要保持君子氣節,維護信仰。除了這些,我還領悟到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它包含儒家思想中重要的處世方式,教給我爲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喜好。

觀看了《孔子》這部電影,我從中受益匪淺,不僅對孔子有了感性認識,對孔子及弟子們傳承的儒家思想有了初步印象,也懂得了一些做人和做學問的道理。從孔子和弟子身上所閃現的美德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之所以被人喻爲聖賢,是因爲他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信仰,同時他更是以身作則,教育出了優秀的弟子,使儒家思想廣泛傳播,讓更多人從中得以受益,這就是聖賢給我的啓示。

《孔子》觀後感6

時光流轉,兩千年只是彈指一揮。論語,讓我的心穿過時空的隧道,感受到你的智慧。通過這部電影,我更加了解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魅力。

愛默生對孔子有這樣的評價: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司馬遷也有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嘆。雖不能至,卻十分嚮往。我們從影片中不難看出,孔子的言行舉止間透漏着智慧。在救漆思弓時,他憑藉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反駁的公山大人無話可說。在於齊國會盟之日,又憑藉自己的智慧打破了齊國的陰謀。可見他過人的本領,及其在政治上的深謀遠略。

孔子的一生簡單而複雜。簡單,是因爲他只有一個簡單的目標。他終其一生只是爲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他不貪圖能夠榮華富貴,不追求功名利祿,淡泊明志。複雜,雖志向宏大卻因魯公的膽小,懦弱而不受重用。一句不要太看得開,像我一樣裝瘋賣傻多好,也使孔子遭受了不少打擊。玉珏送到他手中後,他明白訣別之際的到來。他不得不拋棄妻兒,獨身一人前行。至此他周遊列國數十載,過程顛沛流離,喪失愛徒,可見其艱辛。

離別後,下起的傾盆大雨似乎也在爲孔子感到不公,途中,馬車陷到了一個泥坑裏,但他用盡力氣想把馬拉出來的時候,自己卻不小心摔倒了,但這並沒有是他崩潰,反而他大笑了起來,也許,在這時,他已經釋然了。他的笑,是那麼爽朗,震撼了我的內心。孔子是幸運的,他有一羣願隨他同甘共苦的弟子。最後一碗的馬肉湯,他沒有獨自一人喝掉,而是與周圍嗷嗷待哺的弟子共享,最後,自己倒在地上。這麼樣一位老師,又怎會不受學生愛戴那。但在途中,冉求在衛國的戰場上離開,顏回的溺水身亡都給孔子帶來沉重的打擊。我想,這比不受魯國重用更爲難過吧。

玉環到來之際,意味着孔子即將返還魯國。但他早已對戰亂的時代絕望,他不在熱衷於政務,只想投身於教育,教授更多的學子,讓教育發揚光大。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些流傳下來的至理名言,是孔子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這部電影,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終其一生,孔子雖沒實現他的政治訴求,但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教學財富。他注重的禮,穿越千年,穿到了我們的眼中,穿進了我們的心裏。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孔子》觀後感7

“孔子”——一提起這個名字,就想起了此刻正在熱映的電影——《孔子》,它沒有美國片那麼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麼虛假,它只是一部記載着春秋時期的亂世英雄歷史鉅作。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情節,一個故事,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

在我感覺中,《孔子》這部影片,就像讓兩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們,重新回到人們的眼前,讓我們來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當中孔子的聰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亂世中。讓敵人防不勝防。但是人畢竟也有好人,也有壞人,孔子被絕情地趕出魯國,艱難地周遊列國。這時,他的弟子顏回,拋棄了自我的金錢、地位、名譽、背井離鄉與孔子一同流浪。沒想到的是他的弟子們居然也效仿顏回的作法,跟隨孔子四處流落。弟子們這種愛師甚於自身生命的精神讓觀衆讚歎不已。之後,他們整天飢腸轆轆,吃盡苦頭,受盡苦難,但是沒有一個人放下,沒有一個人說“不”。甚至只有一碗幾塊肉的湯,他們也互相推讓,他們的堅強和執着更打動了每一個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臨了,這一天他們需渡過一條冰封的江面,在江心處,突然間,冰面崩裂,正駕駛着馬車的顏回和一車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這時,善於游泳的顏回並沒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頭栽進冰冷的江水,拼命撈起老師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從水裏拋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們撕心裂肺地喊着顏回的名字,告訴他快上岸。但是平時總是遵從孔子和同窗們的顏回,這一次沒有聽從。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顏回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緊緊抱住竹筒,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拋出水面。最鍾愛的弟子永遠離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絕,他把打撈上岸的顏回緊緊地抱在懷裏,在幾個小時裏,徒勞地自我的體溫來溫暖着顏回冰冷的遺體……顏回用自我的生命演繹了儒家的“仁”和“愛”,詮釋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觀衆無不爲之動容,心靈無不爲之震撼。顏回的壯舉,無時不刻的昭示着們,珍惜知識,崇尚文化。之後,孔子和弟子們,理解魯公的懺悔,又回到了魯國。從此孔子與政治隔絕,成了教育家。孔子臨終前最後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爲—《魯春秋》”。在不一樣人的心裏必定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孔子》這部片使我受益匪淺,懂得一個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身後的苦處。一箇中國人若不懂點孔子,即便不說是不合格的中國人,起碼是缺乏教育的中國人。”

《孔子》觀後感8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伴隨着古樸的音樂,一陣清脆的讀書聲縈繞於耳間,《少年孔子》緩緩拉開了它的序幕。隨後講述了小孔丘與衆學童一起學習、幹活、玩耍、成長、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並表現了少年孔子的優秀品質。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在彈琴,牛轟的爸爸也讓牛轟彈,牛轟說沒琴臺怎麼彈呀?然後他的爸爸趴下指着後背說:“這兒,這就是彈臺。”其實牛轟在他爸爸的背上都是亂彈,這時他們聽見了孔子在彈一首曲子,一會先生來了,先生問孔丘:“你這篇曲子已經彈了二十天了,學點新的曲子吧!”孔丘說:“我還不知道這個這個作者寫這首曲子的意義。”先生繼續問孔丘:你會幾首曲子了?”孔丘說:“我會一首,”牛轟和他的爸爸都笑了,牛轟的爸爸問牛轟會幾首曲子?牛轟說:“我都會五首曲子了。”先生一聽說:“孔丘你說說這個曲子的含義。”孔子說:“我覺得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個能管理國家的名人”先生說:”確實是,這首曲子是秦王和越王寫的曲子。”

孔丘學習彈奏樂器,一首曲子整整練了一個月,彈出的曲子優美動聽,先生都滿意地說可以練習下一首了,可是他仍在孜孜不倦地練習,而牛轟,雖然會彈五首曲子,可是一首曲子都沒有彈好!讓我想到我自己每次練鋼琴的時候,我都是非常着急,希望能多彈幾首曲子,在練的時候也沒弄明白曲子的含義,就換下一首。可是最終沒有幾首能過關!通過少年孔子的彈琴的經歷,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他的媽媽很辛苦,給有錢人家做傭人,孔丘非常孝敬他的媽媽,有一次,她的媽媽得了一種病,這種病需要一種草藥才能治好。但是這種草藥只長在懸崖峭壁上,很難採到。孔丘還是帶着他的同學在懸崖上爲他媽媽採到了那種藥,治好了她的病。

到了該選詩童的時候了,同學們都選孔丘,先生說:”要選兩位詩童去京城參加比賽。”這時孔子推薦了牛轟。同學們都很疑惑,牛轟非常自大,怎麼能讓他去京城參加比賽呢?其實牛轟家在昨晚着了火,他已經很不高興了,孔子推薦他是爲了讓他緩解不好的情緒,說明孔子在小時候就知道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盡力去幫助別人,甚至對自己的對手都很友善。

當然了,小孔子身上還有很多優點,我要好好地向他學習!

《孔子》觀後感9

《孔子》這部影片講述了孔子從年輕到衰老的故事,說明了他的大志與大智,以及他那三千弟子的大作爲。

孔子的祖先是宋國人,而孔子之後從宋國移居到魯國。那是正是宋朝,人們信奉周公的仁與禮,孔子也將仁禮視爲約束自我的兩個條件。那時的孔子從一介蔗民到被魯君識中才華提爲相國,可是他卻被其他同僚視爲“眼中釘,肉中刺”,使他不得不被迫離開魯國。這孔子被逐,他的弟子也不願教師一個人走,便跟隨孔子。被逐以後,孔子和衆弟子周遊列國,傳經授禮。可是,這種日子並不好過,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危險。衛國請孔子的弟子:子路去衛國當大將軍,抵擋外來侵略者。子路爲了保護小小的衛軍,被敵人殺害,可是,他在倒下去的最終一刻,不忘要盔正、扶正,孔子聽說後,雖然十分悲痛,可是卻說他是君子。最終,魯國大司徒醒悟,請孔子回國。途中,馬車正在過冰河時,冰面突然裂開,使孔子的弟子顏回和載有孔子書籍的馬車掉入河中,顏回有自救的本領,完全能夠立刻上岸,可是他卻一個猛子紮下去,盡力把書籍打撈上岸,就這樣,顏回在冰冷的河水中反覆上下,體力最終支撐不住,被凍死了。孔子忙叫人把他打撈上岸,孔子緊緊地抱了他八個小時,要明白,顏回是他最心愛的弟子啊!可是,人死不能復生,弟子把他拉開。經過了十幾年的在外漂泊的生活,孔子在將近七十歲的時候回到了他的父母之邦——魯國。他時刻不

忘顏回提醒他的那句話:您明白您爲什麼被逐嗎?是因爲您把自我的思想硬加在別人身上。孔子一邊撫摸着《春秋》,一遍自言自語:人們敬仰我,是因爲它,人們誤解我,也是因爲它。說罷,他把這部書交給侍僕,命燒掉。

孔子文采奕奕,說話出口成章,應對敵人的威脅仍從容不迫。有一次,他竟以100牛車,嚇退了齊國的500乘兵馬。孔子語言條理順暢,說的話大都被世人謹記,如在影片中出現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不一樣,不相爲謀”等。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手下3000多名弟子有72人名揚天下。

這部影片人物刻畫的生動形象,也能然人體會到深受教育,人們能在悲觀或樂觀的場景中得到知識。所以,我們這一代新世紀的幼苗,必須要吃水不忘挖井人,銘記這位開創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孔子》觀後感10

被熱炒了非常久的《孔子》終於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 中,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然而觀影歸來,大家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冗長的“百家講壇”,而且非常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能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1月22日是星期五,下午黃石廣電影迷成員們在華夏電影城集合的時候,明顯感覺到這一天影院的人比以往這個時段多出不少,而且非常多都是穿着校服來的學生們,看來紛紛開始放假的學生羣體有可能成爲下一階段電影院的主力人羣。據觀察,影院裏《孔子》的人氣還算不錯,影迷們對電影如何展現孔聖人的一生更感興趣,也不乏慕發哥之名來觀影的粉絲。從散場之後大家的反應來看,《孔子》這部電影給了懷揣這兩大期待的觀衆一個交代,但是,沒人想到,過程卻是如此枯燥沉悶。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打開電視看電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開電影看電視”則更爲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週遊列國的路途。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複雜的內容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衆們便在電影院裏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通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與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衆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爲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是後半段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爲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爲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衆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爲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孔子》觀後感11

昨天,我聽媽媽說銀谷影城正在熱播電影《孔子》,我立刻手舞足蹈起來。媽媽見我這麼興高采烈,便答應帶我去看這個電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出生於公元前五世紀。他學問淵博,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整個電影講述的是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孔子在周遊列國時先後去過衛國、蔡國、齊國、鄭國等國家。

孔子本來在他的家鄉魯國享有很高的官職—司寇,他倡導用禮儀治國,讓國家富強,不同意連綿的戰亂,耗費錢糧,這樣才能使天下太平,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可是他這種理念當時並沒有被魯國國君採納。雖然這樣,孔子還是在魯國廢除了一種不文明的行爲——“殉葬”。古代,每個有錢的主人,手下都會有一些奴隸,而主人去世後,他的奴隸就會一個不剩的拉去陪葬,看到這殘忍的一幕,令人心驚膽顫。有一次,一個大臣的父親死了,他的一個小奴逃到了孔子的家中,哆哆嗦嗦地說了實情。第二天上朝,孔子帶來了了這個小奴,國君憤憤地說:“你怎麼能不告知我,私自收下這個小奴呢?”這時,一位朝中大臣對孔子說:“奴隸陪葬是一種禮節,你是不能收留的。”孔子不慌不忙地說:“死去的人也是你最要好的朋友,那你爲什麼不去陪葬呢?”一下子說得這位大臣啞口無言。但孔子最後還是被魯君趕出了魯國。

孔子離開魯國後,先後周遊了很多國家,都沒有得到重用。這時,魯君派人請孔子回國,孔子經三思後同意了。但在返程的路上,令人感動的一幕發生了。當他們的馬車行駛在冰凍的河面上時,冰面突然崩裂了,書簡掉到了河水裏,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知道這些書簡是孔子的全部心血,所以不顧自身安危跳進冰水,救出了這些書,而他卻被冰冷的河水凍死了。看到這時,我差點眼淚奪眶而出。

孔子周遊列國14年,終於在68歲時回到了魯國,專心講學,最終在73歲時因病去世。孔子的精神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他那不因艱難而退縮的的品格深受人們敬佩,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懷念他,時時刻刻學習他。

媽媽的話:《孔子》這部影片氣勢恢宏,情節生動感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我一開始懷着並不是很高的期望帶點點去看了這部影片。兩個多小時,點點能夠和場內的觀衆一起,很專注地看完全劇。雖然點點這篇觀後感對孔子思想的認識沒有達到“仁”、“愛”的高度,但看得出來,孔子堅韌不拔的精神的確感動了點點。作爲點點這麼大的孩子能夠由始至終看完這部有着深厚思想內涵和歷史背景的影片,並且有所感受,媽媽已經很知足了。

《孔子》觀後感12

《孔子》這部影片講述了孔子從年輕到衰老的故事,說明了他的大志與大智,以及他那三千弟子的大作爲。

孔子的祖先是宋國人,而孔子後來從宋國移居到魯國。那是正是宋朝,人們信奉周公的仁與禮,孔子也將仁禮視爲約束自己的兩個條件。那時的孔子從一介蔗民到被魯君識中才華提爲相國,可是他卻被其他同僚視爲“眼中釘,肉中刺”,使他不得不被迫離開魯國。這孔子被逐,他的弟子也不願老師一個人走,便跟隨孔子。被逐以後,孔子和衆弟子周遊列國,傳經授禮。可是,這種日子並不好過,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危險。衛國請孔子的弟子:子路去衛國當大將軍,抵擋外來侵略者。子路爲了保護小小的衛軍,被敵人殺害,但是,他在倒下去的最後一刻,不忘要盔正、扶正,孔子聽說後,雖然十分悲痛,可是卻說他是君子。終於,魯國大司徒醒悟,請孔子回國。途中,馬車正在過冰河時,冰面突然裂開,使孔子的弟子顏回和載有孔子書籍的馬車掉入河中,顏回有自救的本領,完全可以馬上上岸,可是他卻一個猛子紮下去,盡力把書籍打撈上岸,就這樣,顏回在冰冷的河水中反覆上下,體力終於支撐不住,被凍死了。孔子忙叫人把他打撈上岸,孔子緊緊地抱了他八個小時,要知道,顏回是他最心愛的弟子啊!可是,人死不能復生,弟子把他拉開。經過了十幾年的在外漂泊的生活,孔子在將近七十歲的時候回到了他的父母之邦——魯國。他時刻不忘顏回提醒他的那句話:您知道您爲什麼被逐嗎?是因爲您把自己的思想硬加在別人身上。孔子一邊撫摸着《春秋》,一遍自言自語:人們敬仰我,是因爲它,人們誤解我,也是因爲它。說罷,他把這部書交給侍僕,命燒掉。

孔子文采奕奕,說話出口成章,面對敵人的威脅仍從容不迫。有一次,他竟以100牛車,嚇退了齊國的500乘兵馬。孔子語言條理順暢,說的話大都被世人謹記,如在影片中出現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不同,不相爲謀”等。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手下3000多名弟子有72人名揚天下。

這部影片人物刻畫的生動形象,也能然人體會到深受教育,人們能在悲觀或樂觀的場景中得到知識。所以,我們這一代新世紀的幼苗,一定要吃水不忘挖井人,銘記這位開創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孔子》觀後感13

被熱炒了很久的電影《孔子》最後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中,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我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冗長的“百家講壇”,而且很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潛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據觀察,影院裏電影《孔子》的人氣還算不錯,影迷們對電影如何展現孔聖人的一生更感興趣,也不乏慕發哥之名來觀影的粉絲。我想從散場之後大家的反應來看,電影《孔子》這部電影給了懷揣這兩大期盼的觀衆一個交代,但是,沒人想到,過程卻是如此枯燥沉悶。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打開電視看電影”,套用在電影《孔子》身上,恐怕用“打開電影看電視”則更爲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我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週遊列國的路途。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複雜的資料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衆們便在電影院裏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透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和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衆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爲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後半段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爲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爲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衆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我想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爲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孔子》觀後感14

曾經的孔聖人被電影拉下神壇,影片很勵志,他告訴我們聖人也是人,也會顛沛流離,也會挨餓受凍,也有七情六慾。但影片中的孔子還缺少面對生與死的考驗,這一課在影片中讓顏回給完成了,可沒有經歷過死亡,就悟不透活着的快樂,這應該是聖人的必經之路。謙謙君子後爲仁,仁之不厭不倦後爲聖。聖是孔夫子學問中的道德境界,仁是孔夫子學問中的道德準則,仁與不仁其基礎就在於好學不好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尤其體現出孔子學以致用重在行動,也就是說在生活中感受仁的存在。要這樣看我們應該感謝賜給孔子苦難的所有人,正是這十幾年的漂泊生活才讓孔子的理論更加成熟。

但在這裏我不尋找電影的不足,因爲任何一部作品都存在遺憾,同時也可能是我境界的不到位導致的理解缺失,所以我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問題。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我不知自己算不算君子但我明白自己絕不是小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我欣賞他們在困難面前表現出對生活的態度,在面對苦難時的團結。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資生活所累,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與祥和。我欣賞他們在極端的情況下也沒有忘記對理想的追求,這正體現出:“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最後談談情感。孔子愛家人,愛弟子,他正是以個人的道德風範形成的非權力影響力來影響大家,其結果就是後面都是心悅誠服的追隨者。影片中提到的南子,是位美麗多情又很有才幹的女子,是一位敢愛敢恨的巾幗英雄,他們的交流讓彼此產生了共鳴,找到了知音。對於她孔子不能說不動心、不動情,但爲着心中的理想,不得不放下很多東西。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是孔子在情感交織時警示自己的話,也是找到知音的一種感慨,同時也是對南子的一種肯定。南子也有同感,在南子被毒箭射中之後,腦海中想到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孔子這位初識的知音,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南子死的很幸福,她的人生沒有遺憾。因爲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觀後感15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回事,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傳承,孔子連同他身後的弟子,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海濤般洶涌澎湃的千軍萬馬,統領着一個時代。

這部電影將孔子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聖人”。孔子亦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慾。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後人留下口實,他是驚豔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昇華爲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周遊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嚐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後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後,孔子一直緊緊地抱住他的屍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裏,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愛顏回甚至比愛他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爲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的大道。

當影片最後皓首霜須的孔子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遊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於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爲《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裏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癥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