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總檯央視《我住江之頭》個人觀後感

總檯央視《我住江之頭》個人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總檯央視《我住江之頭》個人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總檯央視《我住江之頭》個人觀後感

總檯央視《我住江之頭》個人觀後感1

2021年10月,中國宣佈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這將從體制上摸索出一條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探索如何真正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本集聚焦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中的新理念、新機制、新方式,通過多個生動的故事反映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生態保護如何造福當地民衆、爲中國生態文明發展提供經驗和啓示。

夜幕降臨,三江源璀璨的星空下,潛藏着一些不安的身影,飢餓的捕食者——雪豹在襲擊牧民心愛的牛羊。牧民因此打了報險電話。

25歲的白瑪智美,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昂賽鄉的牧民,從2020年起,白瑪智美有了一份新的工作,他成爲了牲畜意外死亡保險的“協賠協保員”。接到報險電話,白瑪智美立即出發。他深知,對於牧民家庭來說,牛羊有多重要。他要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覈查牧民的損失。

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的這座河谷,是棟材一家世代居住的地方。1975年出生的棟材,自幼過着山裏牧人的生活,終日與牛羊爲伴。雖然如今,孩子們都已離開家去城裏讀書,棟材卻仍固執地守着祖屋,不願離開他熟悉的這一切。

這兩天,在省會西寧讀高中的大兒子放假在家。棟材提議,父子二人一起上山去放紅外相機。上山放紅外相機的提議,引起了兒子昂文久美的興趣。久美知道,這些紅外相機是用來監測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讓他頗有些自豪的是,父親現在還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一名生態管護員。這不僅給家裏帶來了每年兩萬多元的收入,更讓久美自己也多了一份榮譽感和使命感。

2020年8月,在位於長江入海口的國際大都市上海,一場影像展將江之頭與江之尾,緊緊地牽在了一起。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些讓人歎爲觀止的影像,竟都出自幾位牧民之手。雪豹交季的畫面尤爲珍貴,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野外拍攝到的畫面。拍攝這段畫面的攝影師更求曲鵬,是青海玉樹昂賽鄉的牧民。他與次丁和達傑一樣,都是來自昂賽鄉的牧民攝影師。

奚志農是中國第一位蜚聲海外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從2016年開始,他在昂賽鄉陸續結識了次丁、達傑和曲鵬,進而萌生了將他們培養成攝影師的想法。

奚志農的培訓班曾經有一個年齡最小的學員,僅有七歲,她是達傑的女兒,名叫英平康卓。小小年紀,卻有大大的能量,她最終成爲了全球最年輕的雪豹攝影師。

青海玉樹州的雜多縣是瀾滄江的發源地。每年七月和八月是三江源的雨季,蜿蜒清澈的瀾滄江水會變得湍急而渾濁。這意味着漂流最好的季節到了。

湯建忠是一名探險家,從事戶外運動已20多年,是多項江河探險運動的紀錄保持者。2018年以來,他參與三江源國家公園漂流機構的組建,協助培養本地的專業漂流向導。

總檯央視《我住江之頭》個人觀後感2

三江源是多個民族世居的家園,高原獨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人文風景。細察會發現,千百年來,有一種基因一直在傳承,那就是與自然、與各類生命打交道的智慧。本集通過多個故事深入三江源區域各族民衆的生活,通過他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蘊含的環保理念,反映他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智慧,展示三江源生態文明建設的傳統根基和民衆力量。

卓瑪家住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昂賽鄉。這裏的牧民,衣食住行都依賴犛牛,所以犛牛不僅是寶貴的財產,更是親密的家人。如果犛牛遭受野獸的攻擊,對牧民來說是個不小的損失。這個寒冷的冬雪天,一頭待產的母牛,成爲全家人關照的中心。因爲在氣候嚴酷的三江源,動物的繁殖率和存活率並不高,尤其在惡劣天氣裏出生的幼崽,須由牧民接生並精心照養,纔有機會成長。

年保玉則山下的西姆措,又名仙女湖。每到夏天,冰川融水匯成山間溪流,草場肥美、氣候涼爽,是當地牧民傳統的夏季牧場。現在天氣漸暖,村民們已在籌備轉場來此度夏。曲波是年保玉則的一名生產隊長,村裏牧民每年兩次轉場,他都要打前站,提前查看牧區的草場是否具備條件迎接牧民們的牛羊,以確保大家按照萬物生長的法則行事。他相信這纔是對牛羊最好的照拂。但經過勘察後,曲波發現今年的雨季比往年來得晚,轉場時機還不成熟。

華桑被稱作“高原武者”,生性沉穩、自律。每天早上,無論春夏秋冬,他都會在黃河邊晨練。他還有一項堅持多年、雷打不動的行程,每個月的農曆25號,他都要去達日縣城外的山溝里布施禿鷲。高山禿鷲是一種大型猛禽,在青藏高原上沒有天敵,它雖然生性喜愛動物的屍體,但在腐食不足時,也會捕殺健康的獵物,所以在華桑看來,給禿鷲提供食物,可以保護其它健康的野生動物。

曲傑尼瑪的阿媽是一位《格薩爾王》史詩傳唱藝人。這個暑假,曲傑尼瑪回到家鄉的草原,他跟隨阿媽學習說唱,也學習對大自然的崇敬與熱愛。這個暑假,天地自然成爲他的人生第二課堂。

壇城沙畫是藏傳佛教寺廟裏的一種藝術,其製作工序裏也滲透了當地人對大自然的思考與崇敬。瑪沁縣的拉加寺,是黃河源頭最大的'格魯派寺院。寺中製作的壇城沙畫種類繁多,工藝精美。眼下,僧人們就正爲製作壇城所需要的顏料,在拉加寺的護法神山上採集花卉。

總檯央視《我住江之頭》個人觀後感3

著名生態保護學者呂植指出:在三江源,人與自然相處的核心或最關鍵的問題是人與野生動物能否和諧相處。

隨着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諸多因素的影響,曾經涇渭分明的人獸生活區開始模糊、重疊,野生動物頻頻光顧人類生活區域,或對人類生產生活構成挑戰。這反映了野生動物活動習性和規律的某種改變。這些變化體現了人與自然相處的新情況,體現了三江源生態系統自身的動態性。在這動態性的進程中,由於人們生態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與自然生命之間達成了一種微妙的新的平衡。

玉樹巴塘:村裏來了藏棕熊

在玉樹巴塘鄉,人們早已習慣與野生動物共居一處,大多數時候互不相擾,但這幾年,人們隔三差五就會聽到一個讓人心慌的消息:山上的藏棕熊下山覓食,進村了。

出生就學會穿越馬路的小斑頭雁

三月快近尾聲的時候,斑頭雁飛越喜馬拉雅山脈回到了三江源。求偶成功後,它們開始營巢產卵。通常,斑頭雁會在人跡難至的湖邊或是懸崖上營巢。這幾隻斑頭雁就選擇了與湖水相隔一條馬路的這面崖壁來營巢。公路邊的崖壁上,兩家斑頭雁在爭地盤,營巢孵卵。夏天快要來的時候,兩家的小斑頭雁出生了,一出生它們就學會了怎麼穿越馬路。

守護 共生——藏羚羊遷徙記

青藏公路的五道樑段,地處可可西里腹地。這條修建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公路,在無人區架起一條物資供應的“生命線”。五道樑棲息着衆多野生動物,還是藏羚羊繁育遷徙的必經之地。站在公路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美麗的高原精靈。爲了幫助藏羚羊穿過馬路和鐵路,儘量減少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的打擾,人們想了很多妙計高招,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野生動物對環境變化有着一定的適應性。

野生動物 人類不會說話的朋友

普氏原羚是一種如今只在青海湖周邊棲息的珍稀動物。其野外種羣的數量一度不足300只,但經過政府以及當地牧民十多年的努力,其野外種羣數量現已接近3000只。青海湖南岸保護站的吳永林用他半生的職業生涯見證了這一變化,他說:“野生動物是人類最好的、不會說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