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烈士陵園觀後感1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4月1日下午,我們7年級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去鄭州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學們表情肅穆,沒有人說笑--在這場合,誰會笑呢?因爲我們要去給烈士掃墓,不是去春遊。

走了一個小時,終於來到了烈士陵園。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週總理剛勁有力的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這幾個大字,我想,革命烈士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卻永存在我們心中!

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進行了一系列的儀式:獻花藍、同學代表講話、老師講話、宣誓、默哀......這使我想起了我們平常在學校的升旗儀式程序,除了獻花藍和默哀,其它環節都差不多。一開始,我想不清楚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但當我想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才明白:那鮮豔的五星紅旗正是千千萬萬的烈士用鮮血染紅的呀!

接着,我們來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鴻昌烈士的墓。墓碑後有吉鴻昌烈士的生平簡介。原來吉鴻昌烈士是我們河南人啊!他堅持抗日,於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東北殺害。吉鴻昌烈士在犧牲時絲毫未動搖抗日的決心,英勇就義。我們又瞻仰了焦裕祿烈士的墓、王遠芬烈士的墓、賈心齋烈士的墓......還有許多無名烈士的墓,我們每到一個烈士墓前,都要敬隊禮和鞠躬,表達我們對烈士們的懷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無名烈士,真的是他們沒有名字嗎?不,他們曾經有過名字,他們爲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只是因爲各種原因,他們的姓名無法爲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們的名字,我們會永遠記住的!

返回學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沒有他們,哪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們爲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們應該繼承先烈的遺志,使中國更加強盛。這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也是回報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爭做四有新人,誓成國家棟梁!"我們在烈士陵前的誓詞,久久迴盪在我的心中!

  烈士陵園觀後感2

以前從未遊覽過烈士陵園,總覺得那只是一些爲戰爭而犧牲的人的靈魂的寄存處,有什麼好看,何須看?這次在洛陽烈士陵園的遊覽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

踏進烈士陵園,一股浩然之氣便撲面襲來,古柏蒼松參天聳立、蔭天蔽日,使本來寒冷的空氣更添幾分寒意。可當我們瞻仰着烈士紀念碑的時候,當我們瀏覽着一行行先烈們的名字的時候,當我們觀看着先烈們奮勇抗戰的圖片和他們那些簡陋的遺物的時候,我們沒有感到絲毫的寒冷,相反,更多的.則是內心的激動和靈魂的震撼。他們大都還很年輕,就這樣爲了洛陽這座古城的解放而從容就義,他們的功績比他們的歲月還多。如果靈魂有大小,我想他們的靈魂一定是靈魂中的巨人。人站在紀念碑前總會感到自己的渺小,不是因爲紀念碑的高大,而是因爲我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塊紀念碑,而且是一個個巨大的靈魂。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他們是該不朽的,他們以自己的生命書寫了山河的壯麗,以自己的鮮血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或許他們當時無法選擇,也正是他們的無法選擇更說明了他們靈魂的高尚。“青春換的山河壯,碧血染將天地紅”,或許這便是他們真實的寫照吧!

在這裏我們不敢大聲喧譁,唯恐驚擾了先烈們被殘酷的戰爭早已折磨的疲憊不堪的靈魂。歷史上曾有無數的帝王先賢長眠於洛陽這座古城之下,他們的靈魂在洛陽的安息也算是他們的榮幸,洛陽的歷史也會因此更加熠熠生輝。當我們回去時再次來到紀念碑前,我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和這些偉大的靈魂道別,我只能在心裏默默的說一聲:你們安息吧,你們以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洛陽的自由,我們也一定會用我們的畢生將洛陽古城建設的更加美好。

  烈士陵園觀後感3

今天我有幸來到光榮而嚴肅的華北烈士陵園,心情非常地激動,也非常地傷感。爲了國家付出生命的烈士們是多麼的光榮!

白求恩(1890~1939),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人。他自幼倔強好勝,富有主見。自公塞•凱採私立學校和俄昂峽高中畢業後,入多倫多大學,攻讀生物學。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應徵入伍,在加拿大皇家陸軍第一師戰地醫療隊服役,後負傷,傷愈後回多倫多大學繼續學業。1917年,第二次應徵入伍,加入加拿大皇家海軍,在一艘軍艦上任副醫官,後又到皇家空軍任同一職務。1918年,在英國退役。1923年1月,參加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會會員考試,順利入選。1933年春,他到美國底特律赫曼•濟費醫院任代理外科主任。1935年11月,白求恩加入加拿大共產黨。1939年11月12日5時12分,白求恩在河北唐縣黃石口村逝世。這位偉大的戰士爲了中國的抗戰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心存感激的中國人民爲他建造了一座大規模的紀念館,走進紀念館,迎面是一幅縱觀的世界地圖!左邊就是白求恩紀念堂了,徑直走進紀念館,看到他的很多資料,還有他生前的一些事蹟,包括他生前使用過的工具,讓我們聯想到了他生前,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對我們的國民救死扶傷,太偉大了,深深的敬意瞬間涌上心頭。

還看到了很多偉人的紀念像,比如我的老鄉:馬本齋,他和他母親做出的事蹟真爲我們滄州人爭氣!它所帶領的軍隊被稱爲“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馬本齋自幼聰穎,讀過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時代隨父親到東北,投身奉軍(東北軍 )。1924年在東北講武堂畢業後,從士兵升到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不滿軍閥的統治,毅然棄官還鄉務農。

在這個烈士陵園裏面,烈士多的數不勝數,我真的一時想不起來該再從何說起了,因爲每個烈士的事蹟都是那麼的偉大,那麼的光榮!從這裏我知道了,烈士陵園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知道烈士的偉大,烈士的光榮,讓我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要好好學習,紮實自己的功底,爲祖國的將來作出貢獻,讓國家在世界上立於強國之林,也讓我們的同胞生活的更美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