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畢業生觀後感精選大綱

畢業生觀後感精選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畢業生》觀後感

畢業生觀後感精選

情節突出,角色分明

本恩的父母忙着籌備慶祝他畢業的家庭晚會,但本恩卻對未來生活感到茫然。來客中的魯賓遜太太對本恩很感興趣並不斷挑逗他,但被拒絕。可是日子如此無聊,不久後他開始了同魯賓遜太太幽會,同時他也愛上了她的女兒伊萊恩。魯賓遜太太知道真相後堅決反對,並想盡辦法拆散兩人的交往。本恩終於找到機會向伊萊恩表白了愛意,並坦承了自己的墮落,只是沒說出那個夫人的名字。伊萊恩原諒了他,但魯賓遜太太的震怒使伊萊恩猜到了一切。她傷心地決定與別人結婚。本恩得知這一消息,不顧一切向教堂衝去,他要盡最後力量挽回愛人的心,當兩人成功私奔坐在公交車上時,卻又對未來充滿了迷茫。

看了影片內容後,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怎麼也不會想到會有這麼一種情節:主人公先後與母親和其女兒搞上關係。不過吸引人的還不止一處:本恩與羅賓遜太太之間的畸形愛情;作爲一名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剛畢業對未來充滿迷茫,又折射出當下畢業生的共同心聲;父母安排好的工作與婚姻也讓年輕人不知所措;還有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堅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主人公本恩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優秀大學生,可以說,演員達斯汀·霍夫曼演得很到位,把一個剛畢業的還留有學生樣的本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熒幕上:當魯濱遜太太第一次勾引他時,他是如此的排斥與拒絕,認爲他們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但隨着生活的無聊與迷茫,於是他以詢問的語氣打電話給魯濱遜太太;當他第一次開房怕被人知道時,他是如此的膽怯與滑稽;當他最終明白伊萊恩纔是他的真愛時,又是義無反顧的去追求,即使被拒絕。

羅賓遜太太,因生活充滿乏味而酗酒成性,於是不顧倫理勾引了本恩,還自私的讓本恩不要和他的女兒見面,但最終她自私的想法終究沒有實現,百般阻撓後仍沒效果,於是想以告訴所有人真相來威脅本恩,當影片最後看着本恩聲嘶力竭的呼喊着在教堂裏的伊萊恩時,魯濱遜太太面目猙獰的對要走的女兒說:“太遲了”時,自私,嫉妒之情溢於言表。

拍攝到位,剪輯高超

一部優秀的影片,不僅與它的故事內容有關,而且與它的後期拍攝與剪輯也很有很大關係,顯然《畢業生》很合理的處理好了它們之間的關係。

在羅賓遜太太和本恩一一對話場景中,本恩處於鏡頭中的弱勢地位,或者是背光處,或者是坐立不安(魯濱遜太太卻坐得穩如泰山)。顯然通過這樣的拍攝角度,讓主人公很顯然的處在不利的位置上,看出年輕人在成人世界面前的弱小;胯下借位的造型也讓人回味無窮:前景是羅賓森太太穿着絲襪的大腿,後景是目不轉睛盯着她的本恩,這樣的拍攝角度很好的營造出一種焦慮,壓抑的氣氛,也感受到此時本恩內心的折磨。

此外,片中蒙太奇的運用也值得稱歎。當本恩穿着襯衣躺在賓館牀上時候,魯濱遜太太爲他解開釦子,然後給臉部特寫,再拉開鏡頭,移物換景到了本恩自己的臥室,他起身關上房門,然後坐在電視機前,再次先給特寫再拉開,又回到賓館,魯濱遜太太穿着內衣在他面前走來走去。接下來他在泳池裏一撲,切到在賓館他撲向魯濱遜太太,然後畫外音響起他回頭,場景又回到泳池。這一段眼花繚亂的蒙太奇非常完美的拼接起來,且其流暢製造出的時間流逝,把二人偷情由激情衝動繼而轉爲無聊的重複。表現出本恩沉湎於“水”與“性”的世界中,爲我們展現出他空虛的精神世界。

內涵深刻,發人深省

看完後不是激情澎湃,而是認真反思,首先想到的就是作爲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是否也會向片中本恩那樣由於深感前途渺茫又覺得生活無聊,最終經不住愛情,權利或金錢的誘惑而逐漸墮落?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問一個出租車司機:“開車時什麼時候最危險?”他回答道;“沒有乘客時。”確實,當你沒有目標,心中茫然時就是最危險的時刻。於是我試着問我自己:“我是個有目標的人麼?”經過這幾天的反覆思考,我覺得自己現在雖然目標不是很明確,但已有一個大致的方向了,相信自己一定會逐漸摸清自己內心深處到底想要什麼的。我想,大學四年不是白唸的,這四年,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雖然在未來的道路中,有人會短暫的迷失自己,但我相信他總會迷途知返的,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就想本恩一樣,不顧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真愛。

當片中本恩的父母把他們自認爲好的的安排強加在本恩身上時,也讓我想到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都是爲了我們好,從上大學到包辦婚姻,父母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既定的,規劃好的路線走,卻從來沒有過問此時孩子心裏的感受。最近看了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當看過挑戰者李雲龍小時候的一段經歷時,他的爸爸老是給他施加壓力,通過玩魔方,超強訓練來增強腦力,從而犧牲了兒時大量本該玩耍的時間,當評委問他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時,他卻怎麼也不知道了,這是社會的悲哀。

本片的總體結構是很清楚的前後兩段,前面是Mrs Robinson,後面是她的女兒。這兩段結構中推進故事用了好萊塢電影不常見的的敘事手法,即對話段落和表意段落截然分開,相互交叉。這特別在前半段Mrs Robinson裏有很明顯的體現。

具體來說,對話段落裏的臺詞每段都非常有意思,基本是本傑明和成人之間的對話。而這些對話,最重要的不是具體的談話內容,而是對話模式處處都在體現着成人世界的潛規則。在Mrs Robinson和本傑明一一對話場景中,導演總是安排本處於鏡頭中的弱勢地位,或者是背光處(Mrs Bobinson在明處),或者是坐立不安(Mrs Robinson坐得穩如泰山)。在這些段落裏,導演利用了一切電影語言就是要安排主人公處在不利的位置上,說明年青人在成人世界面前的弱小。

表意段落,即Simon And Garfunkel的配樂。這時場景與MTV沒什麼不同,與故事的主體發展是無關的,重點是主人公內心感覺的寫照。從開場的The Sound of Silence(打字幕時就是個表意段落),後來的April Come She Will,Scarborough Fair,所配的畫面,不是游泳池,就是房間裏的魚缸(這裏都是借用“水”來表示成人世界,本傑明對待“水”的態度也有很有意思的轉變)。

《畢業生》某種意義上來看,不僅是商業製作的產物,而且是按照類似藝術電影的.標準來製作的。導演有意運用的大量鏡頭語言,其實並不通俗,比如多處使用突然變焦來表現主人公孤零零的狀態、和他人的距離感,比如前後景之間的強烈對比(包括海報中最著名的那雙腿),等等。特別是表意段落中關於水的意象,如果畫面時間再長一些,如果再刪去所有配樂,畫外音只有沉重的咕咕咕的水聲,就非常類似於藝術電影的表達了。

音樂的作用在本片中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使影片更加通俗。

3 影片劇本很考究。主體的對話只是在表現成人世界的對話模式,大量的深意其實是含而不露的,我小時候看就沒能完全理解。

比如Mrs Robinson不讓本傑明和她女兒約會。爲什麼?如果單看賓館裏一場戲,劇中人的解釋是很含糊的,按照對話來理解 ,大約就是“本傑明配不上這姑娘”。其實拋開對話,非常容易想明白:如果你和她有性關係,當然就不能再和她女兒有性關係了!成人世界的潛規則就是:婚外情雖然不提倡,但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被諒解的(Mrs Robinson和丈夫已經分開睡了,達成了某種妥協);但是絕對不能先後和母女兩人發生關係(臺灣就因爲本傑明的這一舉動,禁演《畢業生》20年,可見約定俗成的倫理極限)!!但是對於本傑明這一不懂成人規則的年青人來說,唯一的規則就是要“真”。所以和Mrs Robinson的關係對於他來看只是“一次握手”,而與她女兒的感情纔是“真”情,沒有理由不去追求。

本片的大量對話就是這種虛假對話,能指和實指是分裂的,這就是成人世界的對話習慣。本傑明第一次約女孩子出去時也想採用這種對話,當女孩子問他:“你是不是討厭我”時,本傑明故作輕鬆的說不是。但看到她的眼淚後,真情開始浮現,成人世界的虛假對話模式也就完全拋開腦後了。

4 影片的對話有大量雙關。我大約聽到了六七處,記下的有兩處:

一處是賓館前臺第一次問本傑明:“Do you come to have an affair?”聽到"affair",本傑明猛吃了一驚。

另一處是本傑明到處問人婚禮在哪裏進行,說 “I'm supposed to be at the wedding”。知道了最後搶親,就覺得這句很好笑,本傑明其實是說“新郎應該是我”!

5 影片的置景很講究。特別是本傑明的房間佈置,背景中的海報,照片等都很細緻地在提示人物心理。

本傑明母親的造型也刻意地和Mrs Robinson完全一樣。這爲故事的主題又加上了一層深意。

6 影片的結尾搶親是很激動人心的。但是上車以後,隨着和開場一樣的The Sound of Silence響起,本傑明又開始迷惘了。影片拒絕像一般商業電影一樣用完全的光明和大團圓做結局,也說明導演當時的創作姿態是很先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