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味道中國紀錄片觀後感

味道中國紀錄片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導語:《味道中國》通過20多個關於食物的故事,講述了食物對於中國人不僅是果腹之物,更是禮儀的體現和感情的紐帶。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紀錄片《味道中國》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味道中國紀錄片觀後感

  味道中國觀後感[1]

2012年CCTV電視系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引發了中國大陸暌違多年的現象級電視紀錄片觀影熱潮——上次這種轟動效應,似乎還是80年代,彼時網絡並未普及,知識的傳播更多依靠出版開放的書籍,以及產量與覆蓋率突飛猛進的電視,那些紀錄片有些屬於國內電視紀錄片的里程碑式作品,如《話說長江》影響了之後的人文地理類紀錄片,《舌尖》也同樣改變了其後一段時間內以介紹風土人情爲主紀錄片的生態。

《味道中國》上映前夕被不少網友唱衰,稱是《舌尖上的中國》團隊做電影版出來圈錢。實際上兩片並無關係。其實看前想想,《舌尖》不是賣慘找爹飆高音的娛樂節目,高出至少兩個段位,犯不着幹那一路的事兒;看時也能明顯看到大多手法根本就不是一個路數;看完回味,不僅路數不同,《味道》水平也確實稍遜一籌——不是說《味道》差了,而是《舌尖》第二季確實拖了點兒後腿,第三季改回來吧乾巴爹乾巴爹。

話說回來,《味道》差哪兒了呢?

首先,紀錄片是要講故事的。在結構上,《舌尖》的手法類似故事片的多線平行敘事,一集當中往往由同主題的多個有人物有主線的故事組成,將不同時空中的故事穿插敘述。這一手法讓紀錄片用了電影的特殊敘事手法講故事,提升了可看性與技(bi)巧(ge)性,同時適應了電視系列片分集創作,每集小主題各自不同的特性。

而《味道》爲了適應作爲院線上映的紀錄片的規律,也爲了規避《舌尖》的特色,走出其影子,顯然不能運用同樣的結構了。但是能看出主創們也沒再怎麼用心組織結構全片的敘事,簡單地挑了十幾個節氣,按農曆一年的時序排列就算故事線了,顯得有些偷懶。這一形式對內容並沒有太大幫助,反而導致全片成爲了一筆“熬時間”的流水賬,形式的乏味,導致作爲內容的美食也“乏味”了,讓觀衆不動舌頭只動指頭——數節氣數菜式呢。

其次,講述的視角方面也有些不對勁。以往的美食類紀錄片視角多樣,一種類似電視綜藝節目,如蔡瀾主持的一系列美食節目,那威主持的《那小嘴》,以及一部分人文地理類紀錄片(《走遍中國》等),以主創的路線爲主線,節目內容便是主持人對一系列美食的品嚐評價與介紹探究,全程都在以主創的視角敘述;也有以《舌尖》爲代表的,全程以影像記錄與旁白加以敘述,創作者極少或基本不介入敘事,較爲清晰客觀。

《味道》則不幸笨拙地卡在了兩者中間。影片確實有旁白(不知道是誰,沒來得及看完花絮和演職員表就不得不出了放映廳),但旁白在敘事中的面目實在是模糊。開始時並沒有對作爲一個人物的旁邊做任何介紹,然後突然以一句“我最喜歡吃的潮州牛肉丸”跳進來介入了敘事,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第一人稱講述的旁白,也就是說影片後面的內容將以這個不露面的人物的視角敘述。但僅僅在這一句之後,她作爲故事中人物的屬性頓時消失了,又開始與敘事內容刻意保持着第三人稱般的距離,直到後面又跳出過一次,並沒有一貫地參與或脫離敘事,讓人摸不着頭腦。還有就是每一段節氣的結尾,旁白總會來句點題的總結,作爲闡明主題的手法,不僅俗套,而且多餘。這一手法之乏味程度,在全片結尾旁白對觀衆略顯笨拙冗餘的感謝與“食物是人生的意義”這一簡單粗暴強行說教的煽情結束語中達到高潮。

至於選材,能看出主創們爲了保證片長,或增或刪地保留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十幾個,表現不同節氣期間中國不同地方特產的不同美食。篇幅與形勢所限,有的表現比較豐富,講滿了,有的則是點到即止;有的屬於這一節氣的特有物產,有的則是一年四季皆可製作,只是放在這一節氣填充,有湊數之嫌。說白了還是上文提到的流水賬線性敘事結構所決定的。

當然,相信主創們並非是選了十幾個物產豐富的節氣,而是將素材加以取捨以適應片長。畢竟老祖宗們創造二十四節氣就是爲了指導農事的,再加上不同地方把節氣當民俗節日過,有着不同的節慶方式(也就是吃),所以從原則上來講,我國境內每半個月都會粗線大批好吃噠。

然而有些部分從選材到敘事手法都讓人感覺確實像湊數,比如大連漁民父子的部分,開始時的主題是海蜇,但隨後當故事展開,開始表現真正的主題——捕海蜇的人時,影片開始講述子承父業的船老大甘苦交加的首航,險象環生有驚無險一如真人秀節目環節。講到最後,收尾,海蜇本身,除了母親炒菜的兩個鏡頭,也差不多消失了。

拍攝手法上,存在全片最致命的問題:沒有跳出以往美食紀錄片“食以載道”的說教窠臼,並且存在大量的刻意擺拍,過於注重表現導演自認爲的“儀式感”,將其強加於觀衆。如開頭潮州廚師打牛肉丸,以及隨後福州肉燕的製作過程,還有廚師女兒的鼓……儀式感往往不能通過矯揉造作的方式產生,導演自以爲的“聲光影的交響”,說難聽了屬於鼻飼觀衆。一碗乒乓球般的手打肉丸,一張豬肉化來的肉燕皮,於被機器製品餵飽的我們,製作過程乃至其存在的本身便是神奇,何須添足雌黃?同時刻意加入的廚師女兒繼承肉燕手藝這一事件顯得非常之假,放棄音樂夢想生日公佈決定之類的橋段,目前已經是三線以下選秀節目使用的了。只有關於臘魚與火腿等幾個部分看起來更如人意,原因有三:對爛俗表現手法的適當剋制;臺詞敘事的比重多於視覺;短——短到導演沒有時間跳出敘事陶醉起來。

以上,黑完了。以下,是別的話。

感謝影片的所有主創以及工作人員,因爲能在院線看到一部紀錄片太難,你們做到了,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城,寥寥四五家影院上映,一日兩場——聽說有的地方,也只這一日。

這部片子及時記錄了中國美食經過浩劫滄桑的部分所餘。我還是感謝這部片子,因爲“恩承翡翠雙絕味,不許人間再品嚐”的悲情仍不絕於這片土地。

同時感謝片中片外所有堅持着老手藝,堅信“久等必有善”的廚師們。他們無數次開拓了人們的.味覺,似乎食物有多少種味道,世界也可以有多少個側面,人生也就有了多少路徑。失意的人,似乎吃到一種味道,就多了一顆心。

吃貨總有種矛盾:吃到了好吃的,總希望它一直是珍饈——如果它一直“珍”下去,哪怕消失了,自己也還保存着對完美味道的記憶,可若不“珍”了,食物似乎就會變味,變形,甚至於失魂。就這樣一直在獨享的欣喜與共享的熱忱間糾結着。

就像我看着福州父女的肉燕,又眼饞又後怕:多想吃到,卻又沒有飛機票。可又怕如果真有一天肉燕鋪子開到每條街,就算沒人拿它當餛飩做,也會有人將它當餛飩吃。

  味道中國觀後感[2]

《味道中國》是我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紀錄片,廣州五月花的VIP廳。除了我跟朋友、一對老夫婦以外,還有一位在影片開始後不久才進場。VIP廳就是不一樣,人少,不侷促,也是目前爲止最讚的一次觀影經歷了。本以爲紀錄片的排片情況會很糟糕,可單看手機上各大訂票應用放出的低價觀影活動,似乎依然能聚攏起第一批能形成先期口碑的觀衆,當然這也是訂票應用拿補貼來吆喝的營銷策略。美食類題材並不能引起我強烈的興趣,在第一印象裏這不過是另一部《舌尖》。也不知是出品方有意無意,好多觀衆被文案或宣傳糊弄,真以爲這跟《跑男》一樣,出的是大電影。其實在官方放出的一系列水墨風格的預告海報上,藍綠色的真實傳媒和旁邊的尚世影業logo還是挺搶眼的,除了片中右一段的確來自《舌尖》的熟悉配樂,以及主題都是大江南北的美食以外,其餘的跟《舌尖》還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觀影前就已經抱定一顆舔屏的心,可惜觀影時卻舔不起來。並不是說片中給食物的特寫不誘人、勾不起人的食慾,但單從前期推廣上大肆拋售的噱頭來說,我不覺得這第一部電影院上映的美食紀錄片值回票價。首先片名《味道中國》就值得商榷,看完下來感覺更名爲《味道南方》更爲貼切,裏頭介紹的十多種地域特色的食物絕大半數來自於南方,尤其是廣東,潮汕牛肉丸、廣州燒豬、新會古井燒鵝、汕尾生蠔等“廣貨”出鏡率奇高。作爲廣東人心生自豪之餘,也不免狐疑,偌大中國廣袤千里,食材豐饒是人所共知,單論菜系都夠湊足一張八仙桌來,導演不至於不清楚;可把一部面向全國饕客的紀錄片拍成“嶺南特輯”,自稱最懂吃的廣東人也許會收了這份禮,可其他美食大省未必服膺吧。

也許在一部時長不足90分鐘的紀錄片裏把所有口味都包含進來,的確有難度、也不現實,面面俱到只會成爲一種粗暴陳列的報菜單。導演也清楚,所以端上來的相信已經是按某種標準篩選出來的菜色;可問題是,單憑觀衆這雙凡眼,似乎挺難看出導演作爲主廚給這席饗宴如何定性。上菜講究次序,相信紀錄片中的素材也得經過安排,以一種內在有序的邏輯串聯起來,讓觀衆看時不至於囫圇接受。於是我們看到了一條刻意標註着“四季節氣”的線索,這是我覺得本片跟《舌尖》差距最爲明顯的地方。

以我粗淺的見解,《味道中國》跟《舌尖》在處理素材上就已立判高下。兩季《舌尖》,每一集都是以主題來帶動素材,譬如第二季第四集《家常》中展現的是中國家庭的日常飲食和大衆生活的酸甜苦辣,前者爲表、後者爲裏,對於導演的用意觀衆也樂意買單(雖然被批刻意與煽情);《味道中國》則呈現出另一種“景象”,菜品與食材無序地出現(譬如燒鵝、蓴菜、辣醬的出場都讓人感覺很突兀),以“節氣”作主題但存在感極低、類屬感不強(像雙皮奶這種一年四季均可製作的小吃,就沒有很明顯的時令特徵),於是片子給人的感覺,所有素材無論是在地域還是時序上的分類都很凌亂,牽強地共冶一爐,就像一鍋南北食材大雜燴,看着不差但吃不出味道。本想着在大屏幕上呈現美食,一定會讓人口涎不止,可導演上的只是一桌流水席,而我們也只能一箸走馬,隨便吃吃罷。

片中還有一處讓我雞皮疙瘩大起的部分,就是廣州燒豬父子那段聲淚俱下的訪談。同樣煽情,《舌尖》並不高明得多,主要是文案起了關鍵作用。而在《味道中國》中能感受到導演在努力地不事刻意,無奈旁白並不出彩,也沒能做到跟觀衆對話一般自然。感覺這又迴歸到當時《舌尖》第二季播出以後引發的討論:美食紀錄片到底要如何處理和記錄食物與人的關係,纔不致陷於單純地羅列或刻意地講故事這兩種極端之中。陳曉卿明言會拍《舌尖》第三季,並說將會迴歸食物本身;作爲吃螃蟹的《味道中國》如果票房不太難看,拍續集也就不會讓人吃驚。看着屏幕裏吃香喝辣、而自己卻在啃爆米花,這心理落差還蠻大的。究竟是去看別人吃、還是自己拿去吃掉,就看觀衆覺得這張電影票值不值這個價了。

  味道中國觀後感[3]

看過之後覺得就是和舌尖上的中國一種風格的,只是搬上了大熒幕上面,大家一起去電影院看的感覺比較特別,但是對於這樣子的影片,相信會去電影院看的人真的只是佔很小一部分,第一次大家可能還會想去看看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接下來可能就覺得這種還是適合自己在家裏看看就行吧。我覺得如果能將關於美食的東西拍成故事型,這樣的故事可以是虛構的,也可以是以生活中真實的故事爲背景,這樣的方式來講美食可能更適合大屏幕,將電影拍得更加有趣味性或者有感情,就像《小當家》或者像《深夜食堂》這樣子的美食故事,但是又比這些更具真實性的。當然這只是自己的想法,我還是個小吃貨,很喜歡關於美食的電影和電視劇。關於這方面的電影和電視劇,日本比較多,但是我又想看關於中國的美食,中國美食還是特別多,更適合講故事的耶。。。  本來是懷着會讓不愛紀錄片的老婆大人能就此愛上紀錄片,結果她老人家不負衆望的在影院睡着了。那我就來評一下這部美食紀錄片吧。

畫面製作精良,可見攝製組是繼承了“舌尖”拍攝風格的,只不過有幾個航拍畫面可能是用的比較低端的Gopro拍的掉幀嚴重(畫面閃爍的那個厲害啊),話說都進院線了能不能不要這麼摳啊。但是整體來說攝影和美術方面成爲整個影片的唯一精髓了。配樂方面我只能呵呵呵了,竟然有一種穿越到“舌尖”的感覺,有幾個背景音樂竟然是和舌尖一樣的。解說這方面的話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比較偏向男聲的解說,所以這個女聲的聲音我感覺無愛。關於解說詞,有點清淡,我只能這麼評價。可能是由於影片篇幅有限導演又想多塞一些內容進來,結果就出現了平均10分鐘不到就是一種美食,最後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每一種美食都很倉促。流水帳似的把十幾種美食講完了。關於美食的內涵和文化底蘊沒有充分的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