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關於《十月圍城》的觀後感大綱

關於《十月圍城》的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隨着社會越來越專業化,全才便越來越少;我們的電影越來越類型化,不同的類型訴諸不同觀衆羣體的喜好。正如世上確有全才,銀幕上也能出現跨越類型的作品。《十月圍城》便是這樣一部佳片,它爲純感官的打鬥注入了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追求,一種可貴的愛國精神,一種人文和政治理想。

關於《十月圍城》的觀後感

影片講述上世紀初孫中山到香港開會,發動全國各地的起義,清廷派人暗殺,各路仁人志士冒死爲他保駕護航。很簡單的故事線,但全方位伸展出一個複雜的世界。作爲一部動作戲,《十月圍城》屬於上乘之作。它的鋪墊緊湊紮實,絕不拖泥帶水;下半部動作場景張弛有致,緊張但不膩煩。動作多,但每人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更值得讚賞的是,打鬥風格跟人物塑造密切相關,沒有爲打而打的花拳繡腿。印象最深刻的是甄子丹的`實拳實腿,和黎明的飄逸灑脫,一實一虛,相得益彰。

作爲一部羣戲,影片在選角方面獨具慧眼,不僅沒有落入明星大展覽的俗套,反而讓每個演員(無論明星與否)都挖掘出自己的表演潛質。幾個老戲骨的戲好就不用說了,一些偶像派的表演也令人眼睛一亮:謝霆鋒扮演的僕人當然有化妝的功勞,但小廝的氣質完全是他演出來的;范冰冰的角色並不厚實,但她演出了立體感,把人物內心遞進式呈現出來;王柏傑大概是該片陣容中唯一尚不能算明星的一員,而且這樣的熱血青年以往電影中多如牛毛,但他把忠和孝的矛盾處理得非常真實;最大的驚喜要數李宇春,雖然不如當年《臥虎藏龍》裏的章子怡,但身手灑脫,百分之百突破了她自己。

不能光誇演員,編導在角色塑造上所下的功夫之深,使得整部戲達到羅伯特&·奧特曼的羣戲水準。慈禧和孫中山的寫意處理飽含深意,而反面角色雖然面目可憎,但其效忠朝廷的堅定信念以及對新生事物的強烈懷疑,使之有了可信的動機,增添了類型片反角罕見的厚度。

有人說香港人只會賺錢,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但每逢關鍵時刻,那些被嘲爲沒有文化只知道錢的香港人卻成了祖國的良心。《十月圍城》滲透出港人與祖國休慼相關、脣亡齒寒的關係。影片中的港人來自祖國的天南海北,有些是逃亡,有些是討生活,他們暫時逃脫了清廷的魔爪,但並沒有因此漠視祖國的安危。相反,他們利用殖民統治者提供的便利,爲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提供後方支援。英方的曖昧也頗有玩味,一方面不願得罪清廷,另一方面試圖維護自己超脫的姿態。正是在那種特殊的環境裏,港人做出了既符合中國傳統俠義精神、又順應歷史潮流的勇敢之舉。影片最感動我的一個細節:每犧牲一位孫先生的保護者,銀幕上打出該人生卒和籍貫的字幕,彷彿是在訴說:他,是香港人;他,是中國人,是這一個個無名小卒的仗義和獻身,才使得中國的前途有了希望。

《十月圍城》堪稱十年磨一劍,本世紀初曾多次試圖上馬。我覺得,到今年才上畫,不是壞事,反而更有意義。如今的社會越來越浮躁,人們的目光只盯着眼前,或者遙遠的古代,而對近代史現代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蹟採用障眼法。帶着腦子看一看這樣的影片,在滿足感官之餘可以滿足靈魂深處的渴求。這是一部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懷的商業片,一部令人思索忠誠與叛逆的類型片,一部打完以後讓人悲憤的動作片。影片的打戲固然好,但於我而言,開場和結局將主題昇華,充滿悲壯,更是不俗。唯一可以改進的地方,是開場張學友的臺詞,如果在他說完最後一句話前中槍,這句臺詞就更具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