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如果愛的觀後感大綱

如果愛的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如果愛觀後感篇一:讀後感

如果愛的觀後感

讀《愛與自由》有感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把全部的愛給孩子,可是我們卻不知道怎麼正確地愛孩子。如果愛變成一種束縛、使孩子感覺到壓抑,那還會是愛嗎?放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叫做《愛與自由》的書,它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寫的。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說:“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這本書不是教你具體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訴我們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愛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的。我從書中理解到的自由不是任意放縱,並非沒有邊界,並非放任不羈,也並非爲所欲爲,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沒有一點約束,這樣並不是真正的愛孩子。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自由也是相對的。紀律和自由是相輔相成的。不是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也不是所有的約束孩子的家長都是法西斯。我們應該在一定約束的基礎上給孩子選擇的自由。比如讓孩子學個特長,大人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去強壓孩子,而是在孩子有興趣的方面來發展孩子,讓孩子在他的興趣愛好裏自由發揮,我想任何人都喜歡幹自己想的事,孩子應該也是吧,有了興趣才能培養出好的習慣。

愛孩子就給孩子行爲上的自由。儘可能的每週帶孩子出去野外郊遊一次,讓孩子在自由的玩耍中自己體驗大自然的快樂,不要怕這怕那的,其實孩子的自我防護意識是有的。這點我自己認爲我就做到了,從我家兒子不到一歲時,我基本上每兩週帶孩子到黃河灘玩沙土,踩泥沙,做簡單的泥塑(因爲我本人手工水平不高,所以只能做簡單的),春天去踏青,帶着孩子去野外燒烤,讓孩子親自參加到活動中,但我確保做這些事時孩子都在我的視線範圍之內,確保人身安全的基礎上讓他自己探索世界。使孩子做一個行爲上自由的人,做一個能夠感受生活的人,做一個內心充滿陽光的人。

愛孩子就給孩子心靈的自由。從某種意義上說,心靈的自由比行爲的自由更高爲重要。孫瑞雪說:“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成長的一切。兒童生活的一切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行爲幾乎全部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你寧可不給孩子一個好心,也給孩子一個好臉,他肯定成長的好,因爲父母的好臉能給兒童提供情緒安全的基礎。”所以說孩子自有他成長的內在規律,是快是慢,內向或是外向,敏感或者馬虎。成人沒必要按自己的意望主宰孩子成長的節奏。一個內心充滿自由的人,能夠自己作主,聽從內心的意志,不必受制於他人,看人臉色。一個經常受訓斥和大罵的孩子,其心智發展和正常孩子有極大的差別,壓力和恐懼使他們對外在事物過於敏感,過分強化對某

一事物的感覺,從而影響心智的發展,有些孩子看起來反應很快,看上去聰明的孩子其實根本沒有創造力,他們調動所有身心學會的只是察言觀色,在強大的成人面前,他們只是弱者,讓孩子長久地受到壓抑,自己壓抑自己,他的人格發展和能力發展會有非常嚴重的障礙。 所以我記住了這一段話:“愛兒童,能使兒童自立;愛兒童,能使兒童自尊;愛兒童,能使兒童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探索精神,如果愛孩子,你就應該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發展。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發展潛力的自由,充分認知的自由,有這種自由,他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規律,才能夠去認知。”

最後我引用書中開場白"泰戈爾"的一首詩:送給大家: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如果愛觀後感篇二:讀後感

作爲一名一線的小學教師,在17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爲

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爲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內容最全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 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

養性靈。因爲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範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 我認爲,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爲先。

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爲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爲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爲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裏擊起快樂的迴響。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爲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爲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

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

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爲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纔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爲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 纔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實質就是或因勢利導,或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脫眼前的窘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爲夷。讓學生靈動的思維火花不斷迸發,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 是富有實踐智慧教師的明智之舉。

第四,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爲什麼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善於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事件與教學任務之間的聯繫,迅速地切入正 題。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本書,給 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用愛譜寫感人的師生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