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長城電影觀後感內容

長城電影觀後感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長城》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中國宋朝時期,講述了歐洲僱傭兵威廉·加林在被囚禁在長城期間,發現可怕的掠食怪獸將這座巨型城牆重重圍困之時,他決定加入了一支由中國精英勇士們組成的大軍,共同對抗怪獸饕餮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觀後感內容,歡迎查看!

  長城電影觀後感1

張藝謀的電影《長城》四天票房破2億,據說是不錯。就去看了,看完了,就後悔去看了。《長城》講的是中國古代某朝代,按照推算,大抵是宋代。故事簡單:宋代的一支軍隊,張藝謀稱之無影禁軍。利用長城作爲天然屏障,同兇殘的猛獸饕餮鬥智鬥勇,在國際主義戰士的幫助下,消滅入侵者,拯救全人類。影片立意宏遠,主題鮮明,政治正確。未曾上映,水軍們斷言:這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好電影,國際元素和中國傳統相結合,代表了中國電影一個新的水平。餘生也晚,餘智亦低,但人到中年,評價電影優劣自有一套標準。對電影《長城》,我總體感覺是2008年奧運開幕式的電影版、故事版!傳統文化和好萊塢製作苟合,媚上,媚下,向審查者獻媚,向觀衆討好。電影《長城》是自命“國師”的張藝謀在江郎才盡之際,給自己蓋棺定論的作品,是一個老男人在藝術道路上苦尋無果的哀鳴!

電影《長城》是中國第四代導演的謝幕之作。這是一部不知所云,在老男人意淫狀態下完成的反智、反歷史、違背電影創作規律的作品。是一部耗資1.5億美金放的一束絢爛的煙花,璀燦之後是滿天的雲煙。這麼說,也許言重,但,真言往往逆耳!

一、電影《長城》的反智主義。電影是光和影的藝術。好的電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無處不閃現人性的光輝,無處不顯現智慧的光華。《長城》一片,以人和獸的對立爲開篇,以人最終戰勝獸爲結局。通篇刻畫人的勇猛,同時,又處處以獸的智慧反襯人的愚鈍。宋代,是中國科技文化高度發達的時代,宋代的科學技術成就是古代中國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我們說《長城》是反智主義的,正是基於時代背景、歷史文化發展水平所作出的判斷。誠然,電影不是科教片,不是紀錄片,但電影反映的東西必須有依據,必須要有歷史的事實,可以講故事,但不可臆想。女兵蹦極殺饕餮的橋段,就是典型的反智主義戰術。張藝謀想表現的是戰士的英勇無畏,是面對強敵的捨身取義,而我,看到的卻僅僅是人的無能,以身飼饕餮的無奈。

二、電影《長城》是反歷史主義的集大成之作。中國的電影、電視劇創作,有一個很不好的傳統,這就“戲說”。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創作,在講述故事時,可以有虛構,可以有想象,但是,所謂歷史的真實,必須以歷史事實爲基礎,失去了歷史的事實的歷史劇創作,只能是“胡創亂說”!《長城》的硬傷在於:罔顧歷史真實,一味“戲說”。長城,我們現在公認的是指明代修建的山海關至甘肅嘉峪關的防禦工事,綿延幾千華里,號稱“萬里長城”。宋代,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宋代,也從來沒有過綿延於崇山峻嶺中的所謂“長城”,有的,只是類似於雁門關這樣的要塞,關隘。《長城》所依託的歷史背景是錯誤的!再則,尊重歷史基本事實,就要相應遵守時代背景,包括兵制、官制、形制等等。禁軍守衛的是京城,邊塞守軍怎可稱“禁軍”?說電影長城是反歷史主義的,有人可能會指責我吹毛求疵,但是,我只尊重事實。

三、電影《長城》是僞愛國主義之作。《長城》是張藝謀的嘔心瀝血之作。張藝謀被視爲“國師”。他的電影一改早期的現實主義風格,亦步亦趨地同體制結構同步,向體制示好!導演2008年奧運會後,更是旁若無人。他試圖詮釋他的愛國情懷,試圖展現他私生活糜爛表象下的一顆赤子之心。但是,他與生俱來的意識裏的愛國主義是膚淺的,試圖詮釋,卻往往適得其反。張氏生拼硬湊的愛國主義除了展現他過人的小聰明,有百害而無一益。張藝謀是犬儒主義大師,他無視當下現實,不敢也不願拍攝現實題材的影片,因爲,在目前,這樣做,會有風險,聰明的張藝謀便時時端起歷史的飯碗,攪一勺歷史的馬糞,糊弄中國觀衆。《長城》從本質上,我承認他是要宣傳愛國主義,宣傳中國軍人的忠勇。但“播下龍種,收穫跳蚤”。最後,端上來的是僞愛國主義的僞歷史主義的大鍋燴。

四、電影《長城》是一部自大狂的囈語。張藝謀是驕傲的,是獨步影壇的。一個攝影師出身的導演,拍電影,講究畫面,講究用光,鏡頭感強,做個風光攝影師綽綽有餘,拍電影,講故事的能力差強人意。總覺得,他拍電影,過分講求技巧,卻往往忽略了故事情節!《長城》畫面精良、氣勢恢宏,製作美侖美奐,但是,故事呢,過於簡單,有人說,《長城》時間太短,我的理解是,稍長一點,張氏能把握住嗎?文學和史學素養的雙重缺失,這是張氏無可逾越的。

五,選角的失敗。好的電影,必須要有好的演員。景甜的演出,乏善可陳,生硬死板外,別的詞就不好用了……

我從小就是影迷,愛看電影,對中國電影,我愛之深,便恨益切。中國電影要進步,要榮光,便必須有一批有理想、有抱負、有着極強現實主義情懷的導演、演員一起努力,向先進文化學習,向傳統文化學習,推陳出新,吐故納新,唯此,纔有出路,否則,是沒有前途的!

  長城電影觀後感2

關於這部影片,首先整體感覺就是倆字,一般。爲啥這麼說呢,因爲像這樣一部名導拍攝的且力爭成爲國內視效大片的電影,審視它的好壞無外乎就從兩方面看,一個是劇情,另一個就是製作效果。首先來談談劇情,四個字,不敢恭維!這麼一部大片爲了考慮國際市場拉來了好萊塢馬特達蒙參演,爲其量身生搬硬套設定了看似合理的劇情,但一部國產歷史神獸劇硬是靠外國人來撐場面,總有那麼一股子怪怪的感覺。在達蒙獵殺了攻上長城的饕餮以後,這也爲常年思考如何作戰的士兵們起到了示範作用,那麼我就想問了,這些將領們世代與饕餮作戰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可爲什麼還要靠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來知道如何獵殺怪獸?世代的將領們以及雄赳赳的士兵們都是吃屎的嗎?達蒙這麼一個遊走於各國類似於“僱傭兵”的江湖大盜在中國就這麼簡單的成了英雄人物,一戰成名,在慶功宴上,全體將士起立鼓掌,沒錯!你沒看錯!起立鼓掌歡迎兩位外國“英雄”,天吶,這是什麼鬼?怎麼想的?幾千年前的中國古代,起立鼓掌歡迎凱旋戰將?我是沒法理解這種白癡似的劇情設定。再看在這次慶功宴上,無論男女將士,法式都是兩綹垂髮漂浮於面前,我都暈死了,造型師怎麼想的?什麼張涵予這位大將啊,什麼彭于晏這位帥領啊,都和臺下就座的男男女女士兵們一樣,兩綹頭髮飄於面前,絲毫將領氣概沒有,就這樣的中性設定還能戰勝怪獸?那簡直就是神了!中性設定不見得都讓人覺得噁心,陳凱歌的#無極#裏,也有全村人都是中性設定的人物造型,但人家不是將士,是雪族村民,那樣就不會讓人覺得噁心,反之與怪獸世代征戰的將士來個中性設定,真是讓人無法接受!

長城電影觀後感內容

一部大片,邀約參演的明星那麼多,劇情上每個人都要考慮到,因爲每位都是咖,這勢必造成角色形象設定的簡單化,張涵予這位殿帥,出場露臉沒多久,就在被一個怪獸撲到以後翹辮子了,之前還像模像樣的擺造型與背後偷襲的怪獸要對決,尋思着大將出馬一個頂倆,肯定驅驅怪獸不在話下,沒想到都已經劍刺怪獸了,還是死了,讓人覺得有點突然,既然那麼沒實力,爲啥還要在與怪獸決戰之前擺那麼多造型讓人以爲他好像很有實力似的呢?殿帥死了,死了之後還被所有兵將們在長城上釋放孔明燈以告慰其在天之靈,這要是普通時期這麼做還合理,關鍵這是在與怪獸的大戰之際,搞這些形式主義就爲了緬懷一個那麼快死掉的一位將領,這讓觀衆一點悲切感都沒有,很明顯就是編劇的無知以及劇情上的巨大漏洞!明顯就是滿足導演一人在製作上爲了大片而大片,爲了壯觀而壯觀的劇情設定!

之後達蒙這位江湖大盜不知怎的就突然變好了,就決定了要幫助中國民衆對抗怪獸了,其內心糾結也顯得很膚淺,平時遊走於各國專挑戰爭時期攫取暴力的“僱傭兵”,毫無徵兆毫無情節的就決定了要留下來,這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在張藝謀之前的作品#金陵十二釵#中,也有類似劇情的設定,就是克里斯蒂安貝爾也是個江湖小販,戰爭期間仗着自己外國人的身份不會被日本人殺了,在中國的土地上處處作案,但後來爲了營救那些被困在教堂裏的女孩們,他有足夠的自我人格重新塑造的空間和充足的劇情,讓他的轉變變得順理成章,到最後留給觀衆的是對這位外國人深明大義的感動以及無畏精神的敬佩!可是長城中達蒙的角色設定太過薄弱,人物思想衝擊幾乎沒有,所以觀影時讓人不會帶感,只會覺得莫名其妙,壞人這就變好了?

還有無影禁軍殿帥親自上陣殺敵,這根本不合乎戰爭邏輯,完全是爲了主角而主角的設定,就因爲小兵是鹿晗演的,所以一統三軍的殿帥去關心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兵,這劇情簡直無力吐掏槽了,這也就是一部商業片!劇情的話,得過且過吧,也只能如此了!影片中有鹿晗、彭于晏、林更新、王俊凱、鄭凱、黃軒、陳學冬等人,再加上大咖劉德華,都是給景甜這位有實力背景的美女配戲,而黃軒和陳學冬幾乎沒有戲份和臺詞,這簡直是對演員資源的一種浪費,明明不需要這麼多人,生搬硬套安排一些角色,結果大家的角色設定都很差強人意,這就是一部堆砌出來的商業片,連大片都算不上,好萊塢的大片也靠演員來圈粉,但是故事情節都很飽滿,劇情設定都很合理,張藝謀的片子之前雖然也爲了大片而大片的去製作,但是也沒丟了劇情合理性啊,反而這次是着實讓人失望。

張導一直在製作大片的路上,彷彿是做導演不拍大片就不是好導演似的,其實忘記了講好原始故事的重要性,劇情永遠是一部影片的精髓!反觀馮小剛導演,在大家都在圈錢拍大片的時代,馮導能繼續保持初心,拍攝一部赤裸裸諷刺政府官員不作爲的影片《我不是潘金蓮》,可見馮導作爲一名知名導演要比張藝謀更有創作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