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中外歌劇觀後感

中外歌劇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我是一個音樂愛好者,甚至是一個音樂發燒友。在上高中之前,我一直都只知道流行歌曲。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了朋友彈鋼琴。雖然那次她彈的是《夢中的婚禮》,但畢竟鋼琴還是與古典音樂分不開的。所以從那時起,我愛上了鋼琴,也因此愛上了古典音樂。

中外歌劇觀後感

剛開始,我還是個菜鳥。但因爲音樂的感染力實在太強了,因此我很快認識了各種古典音樂體裁、流派、風格等以及數不盡的作曲家、演唱家、演奏家等。

我第一次聽到歌劇其實是在看動畫片時偶然聽到的。有一次我看動畫片《貓和老鼠》,其中有一集的情節很有意思:貓是一個歌唱家,有一天到劇院開音樂會。而老鼠住在那個歌劇院的舞臺地板下。貓的演唱影響了老鼠的休息,然後老鼠跟貓展開了一場以音樂爲線索貫穿全集的戰鬥。最終老鼠把貓整垮了,老鼠贏得了勝利。挺有意思的一集。我看完這一集後覺得其中的音樂很好聽。雖然聽不懂意大利語,但我還是到網上查到了這首曲子的名字,原來這一集中貫穿全集的曲子就是《塞維利亞理髮師》中的《快給忙人讓路》。

第二次接觸歌劇是在大二上學期,那時候我選了公選課“八孔豎笛”。最後的考試曲目老師說我們可以吹《北風吹》。其實那時我並沒有注意這是《白毛女》選段,直到這次選了“音樂鑑賞”這門公選課。一次上課,老師講歌劇,讓我們欣賞了《白毛女》。我乍一聽,發現很熟悉,這才知道原來我們以前用笛子吹的《北風吹》就是歌劇《白毛女》選段。這次上課老師還給我們聽了歌劇《卡門》,其中有一小段我一聽就又想起了公選課“八孔豎笛”。我記得一次上八孔豎笛的課,老師吹給我們聽《哈巴捏拉舞曲》,原來這就是歌劇《卡門》中的一段。另外,我還聽到了《卡門》中有一段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俄羅斯方塊”中的音樂。原來歌劇與我們的生活相距並不遙遠。

聽歌劇是一種享受,雖然我永遠也聽不懂他們唱的內容,但是我可以從音樂的節奏、高低、速度等特點中感受到歌劇中的氣氛。

我最喜愛的古典音樂是古典鋼琴音樂,因此在我第一次聽真正的歌劇之前,我早就聽過了李斯特由歌劇改編的很多鋼琴曲。比如,歌劇《弄臣》由李斯特改編成《弄臣改編曲》,歌劇《唐璜》由李斯特改編的《唐璜的回憶》,有很多人認爲《唐璜的回憶》是世界上最難的鋼琴獨奏曲。

在課後,我上網聽了歌劇《阿依達》和歌劇《魔笛》,加深了對歌劇的理解。

歌劇這種音樂體裁很特別。它不僅要唱歌、演奏、跳舞、還要精心佈置舞臺,真可謂是把音樂這種藝術的表現力發揮到了極致。通常,歌劇都是以一些名著爲基礎,將其音樂化,加上演唱、配器、場景佈置等等。歌劇作曲家需要先鑽研他將要利用的名著,真可謂是天才。這一點真讓我自愧不如。

我欣賞過的歌劇不多,這裏我就講一講在課上老師給我們看的《白毛女》以及我在課後看過的歌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中的《快給忙人讓路》。

 1.《白毛女》

這是我們中國歌劇的驕傲。歌劇本來就是西方音樂體裁,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也出現了幾部著名的歌劇,如《白毛女》《江姐》等。這些都是以中國解放前的時代爲背景,根據歷史改編的歌劇。

《白毛女》中第一段就是《北風吹》,這也許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白毛女》中的樂段了。其旋律開始很淒涼,加上下雪的背景,給人一種陰風刺骨的感覺。只見楊白勞躲債三天歸來,冒着大風雪一瘸一拐地走着。這一場景立即讓我想到當時的地主簡直是罪不容誅。接着,喜兒出現了,她在破舊不堪的小屋中,焦急地等待她父親回來。她自言自語地說:“爹是挑着兩擔米出去的。如果他把米買了,換個幾文錢,買上兩斤面,過年也許還能吃上一頓餃子呢!”聽到這裏,我不禁想到,現在我們這些大學生衣食無憂,還嫌這嫌那,不好好學習。而那時吃餃子對普通家庭來說就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我們現在生活在蜜水中,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另外,我還想到,當時的中國是何等的貧窮,一年只能吃上一頓餃子,而我們現在天天吃餃子都沒問題,這也是黨的正確領導加上我們龍的傳人的奮勇拼搏得來的。想到這裏,我暗自慶幸:還好我生在90年代。

由此可見,歌劇能生動地體現歷史場景。相對於文學作品來說,更加直觀,更有感染力,也更具欣賞性。

 2.《塞維利亞的理髮師》中的《快給忙人讓路》: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好像是羅西尼的作品。在上“音樂鑑賞”課之前,我早就在圖書館看到過法國作家博馬舍的《費加羅三部曲》,包括《費加羅的婚禮》《塞維利亞的理髮師》以及《有罪的母親》。其中的《費加羅的婚禮》和《有罪的母親》被莫扎特改編成了歌劇,而《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則由羅西尼改編成了歌劇。

我在網上看了廖昌永以及一位外國聲樂家(我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演唱的《快給忙人讓路》,這是一段男中音。在我看來,這是《塞維利亞的理髮師》

中最好聽的一段了。它與中國歌劇相比(如《白毛女》)在演唱技巧上要難得多。聽着聽着,我總覺得這些歌唱家的舌頭好像要很快並且很複雜地運動,這不像《白毛女》一樣人人都能唱得出來(我並不是指人人都能唱得好)。另外,這一樂段速度很快,氣氛很緊張,讓人每一根聽覺神經都繃得緊緊的。雖然我們永遠也聽不懂他們唱的內容,但其旋律也足夠讓我們沉醉了。

由此可見,與中國歌劇相比,西方歌劇的創作技巧更高,演唱技巧更爲華麗、炫技(就像彈鋼琴一樣也有炫技),篇章更宏偉,氣勢非凡。畢竟這是西方人的音樂體裁,就像中國的戲劇一樣,外國人想寫好中國戲劇並不容易。

不過,相對於單純的聲樂與器樂,歌劇愛好者似乎相對較少。也許是因爲歌劇跟我們大多數年輕人的流行口味對不上,再加上其冗長的特點,而且扣人心絃的樂段不多。但儘管如此,歌劇內容豐富、篇章華麗,極具歷史時代氣息,這是我們這些大學生所鍾愛的流行歌曲所望塵莫及的。

在聽煩了流行歌曲之後,我們不妨也欣賞一下像歌劇這樣的“高雅音樂”。這對提高我們大學生的心性修養及音樂鑑賞能力有莫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