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追風箏的人電影觀後感

追風箏的人電影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追風箏的人》是馬克·福斯特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講述了風箏與阿富汗的兩個少年之間展開,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僕人關於風箏的故事,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接下來小編蒐集了追風箏的人電影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追風箏的人電影觀後感

如果《追風箏的人》分爲兩個段落,那麼分界線就是哈桑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在阿富汗喀布爾地區,年幼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哈桑每日形影不離,他們是最好的朋友。每次有人欺負阿米爾的時候,總是哈桑挺身而出,幫阿米爾出頭;在墳地廢墟處,阿米爾會捧着書,講故事給哈桑聽,哪怕聽了50遍的故事,哈桑還是很喜歡再聽一次;矮小的植物上刻着“阿米爾和哈桑”的名字;阿米爾請哈桑一起看電影,兩個人把劇情記得爛熟,回家路上還在討論演員;在風箏比賽日,阿米爾和哈桑齊心協力割斷了天上所有的風箏,拿了第一名。 對於哈桑來說,阿米爾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所以爲了阿米爾,他願意承擔所有的事。但是阿米爾卻有別的心思:哈桑很聰明,第一時間就識自己寫的故事裏的爛邏輯;哈桑追風箏的時候遇上了小混混,他爲了保護這隻風箏,寧願捱揍甚至被玷污,都不願意讓風箏損壞,因爲風箏是阿米爾少爺的,阿米爾躲在木板後目睹了全場哈桑受傷的過程後,他沒有挺身而出幫助哈桑,反而是落荒而逃;阿米爾約哈桑在墳地的樹下見面,阿米爾說:“我打你,你會還手嗎?”,然後不停的用柿子砸在哈桑的身上,哈桑沒有還手,阿米爾叫哈桑“懦夫”,哈桑還是沒有說話,在地上撿了一個柿子,朝自己的臉使勁抹,汁液流了一臉,哈桑傷心的回家。

追風箏的人電影觀後感

最過分的就是,阿米爾將手錶藏在哈桑的枕頭下,並誣陷哈桑,老爺將哈桑和他的父親找來辦公室,詢問這件事情,哈桑擡頭看了一眼阿米爾,沒有辯駁,承認這個手錶是他偷的。在他承認的時候,哈桑的父親應聲“我們呆不下去了,我們準備走”。老爺表示不在乎這個手錶,只要承認錯誤就好,但是哈桑的父親表明,我們必須要走。我理解的是,哈桑的父親極度有尊嚴,僅管他只是一個僕人,但是在自尊心面前,這就是恥辱;另一種理解,父親知道哈桑沒有偷東西,因爲被褥在睡醒後是被整齊摺疊過,既然整理過被褥,怎麼可能憑空多出一個手錶,而且哈桑這段時間一直在做事,沒有時間去拿阿米爾的手錶,他爲了哈桑能夠不尷尬的面對這個家庭,所以選擇離開。

哈桑離開後,劇情就迎來了第二階段。

俄軍佔領阿富汗,父親帶着阿米爾逃難去巴基斯坦,後來移民到美國。父親在加油站工作,阿米爾大學畢業了。阿米爾決心成爲一名作家的時候,碰見了阿富汗一位將軍的女兒,他一見鍾情,在父親病入膏肓的時候,請求父親提親。親事定下來,他們很快結婚了,父親在婚後不久,就逝世了。在阿米爾輕鬆過二人生活的時候,接到了在巴基斯坦生活的叔叔的電話,叔叔在電話中說說“還有一次成爲好人的路,你要不要走?”,阿米爾拒絕了,但在叔叔的說服下,還是回到巴基斯坦,一探叔叔口中的“好人路”究竟是什麼意思。他們互相寒暄之後,叔叔提到了一個孩子,索拉博。這個孩子是哈桑的兒子,在喀布爾的孤兒院裏。阿米爾不想領養這個孩子,更不想回阿富汗,但是在叔叔說出了事情的真相,並給了哈桑的遺書後,阿米爾決定回阿富汗把這個孩子帶回美國。真相就是: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這個孩子是他的侄子。

  篇二:追風箏的人電影觀後感

“我夢想神會帶領我們過好日子,也夢想我兒子長大會是好人,一個自由的人,一個重要的人,我夢想鮮花在喀布爾能再盛放,酒館茶樓都響起動聽的音樂,風箏也能再度在天空飛翔。我夢想你能回來,重溫童年時光,你會發現忠心的朋友在等着你。

——願神與你同在,哈山”

只有遠離了烽火硝煙的戰爭,只有身處平靜和安寧,纔敢回望那片飽經瘡痍的土地,纔敢細細傾聽自己心底深處的聲音。

也只有常懷善良和悲憫,只有對故鄉最深切的熱愛,對童年最真摯的回憶,才能創作出如此打動人心的作品。

於是,移民美國的阿富汗少年,用他簡單雋永的文字,寫下了《追風箏的人》這部感人至深的小說,而派拉蒙公司,又將這個發生在阿富汗一對主僕之間的故事,拍攝成了電影,讓觀衆在觀影的時候,感受着那份尋找純真善良的自我的過程。

我們大多都有放風箏的經歷,然而對於國人來說,風箏的意向,通常便是用一根長長的線,拴住在天空飄蕩的那頭,無論乘風飛得多遠多高,只要手中的線一收,便能把它拉回。然而在此劇中展示了另一副異國風情,那裏的孩子們都是放風箏的高手,不僅能將風箏放得又高又遠,更能通過放的技巧,將別人的風箏線割斷,成爲鬥風箏的勝家。於是,對於劇中兩個孩子的命運來說,轉折點便發生在一場鬥風箏的事件上。在此之前,少爺阿米爾和哈桑是最好的夥伴,兩人情同手足,一起肩並肩玩鬧,談天說地,享受着純真的童年時光。鬥風箏大賽上,藍天上飛起衆多的風箏,也展開了激烈的追逐和爭奪。他們取得了勝利,風箏卻被割斷散落在了遠方。爲了撿回冠軍的風箏,哈桑被一羣不良少年截賭在小巷,被毆打,被侮辱——這時,尾隨而至的阿米爾目睹了一切,但懦弱的他,卻不敢挺身而出……

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的阿米爾,從此疏遠了和哈桑的關係。他甚至設法激怒哈桑,然而這個單純善良的小僕人,面對他時,表現出來的卻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忠誠。爲了永遠地逃避內心的愧疚,爲了躲開哈桑,小少爺阿米爾將哈桑趕出了自家的大門。這是一段塵封的往事,直到阿米爾和父親逃難到了美國,直到阿米爾大學畢業,直到父親臨終,直到阿米爾娶到妻子,在他平靜的生活中,他的內心深處,始終無法忘記童年時這個最真誠可愛的小夥伴。

經歷各種艱難,阿米爾回到故鄉,卻得知哈桑已經去世的消息。在別人的口裏,他得知哈桑如此勤勞而懂事,能幹的他娶妻生子,把裏裏外外都照顧得很好,卻爲了保護他家的房子,終究被害。哈桑是如此勇敢、正直和善良,也一直默默地生活在艱難和苦難中,阿米爾是如此爲自己的怯懦和欺騙而自責。這一次,他終於選擇了勇敢!他走上了救贖之路,找到喀布爾的一家孤兒院,詢問哈桑孩子的下落,又終於在政府軍中救出了被欺辱的孩子……在阿米爾的幫助下,這個孩子逐漸走出陰影,接受新生。

看過《追風箏的人》,當我們再次仰頭看到風箏的時候,是否會想到生命中的過失和救贖,想到如何義無反顧地面對生活,如何儘可能地幫助別人。

  篇三:追風箏的人電影觀後感

在香港的時候看了《理髮師陶德》。居然看得我快睡着……在電影院裏犯困這在我還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啊。好吧,我那幾天也許是比較累了,睡得太少,YY得太多;當時也坐得離銀幕太近,舉頭望德普的感覺也很累。除了這些客觀原因,我還是覺得這片子太陰暗、太壓抑,唱得人心煩,看得人鬱悶……Tim Burton就算不是我最摯愛的導演,可他的片子我一向還是挺受落的,他什麼時候變得這樣不肯給人留點希望了?回來看了看影評,發現好評一片,原來我在電影院裏犯了次困,一下就離IMDB差出去好遠啊。

我事後其實是有想——早知道不如去看《追風箏的人》…… 現在把《追風箏的人》也看了,鬱悶依舊。我又開始慶幸:幸好在香港沒看這個。 當初《追風箏的人》的小說真是把我看得感動得要死,那些直白樸素,甚至可以稱之爲赤裸裸的抒情竟然將我一擊即中。其實後來我一直還在想,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它沒什麼技巧,或者說技巧非常笨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淪爲濫情之作(當然我相信肯定已有人認爲它就是濫情之作)。它就那麼簡單直接得撲面而來,直奔人心,讓人猝不及防的情感爆發。 所以我對電影的期待就是:沒指望拍出什麼精彩,只要能煽情到位就很好了。 可惜啊,沒有,什麼都沒有。 編導照本宣科、老實巴交地把故事複述了一遍,當然還要刪減,比如把書中讓我覺得特震撼的索拉博自殺那段刪掉了。是啊,不刪減怎麼行呢,不然兩個小時怎麼講得完這個跨越了20年的故事。忙於講故事,卻忽略了情感重點,前面平平,後面也平平。小時候阿米爾和哈桑那段刻畫得太簡單了,完全找不到我看書時那種糾結的感覺。沒有這段情感的鋪墊,所謂的救贖從何而來,這個故事又何以立根本?沒有這些,無論再怎麼重複“爲你千千萬萬遍”,也讓人感覺莫名其妙——那可就真算是生硬的煽情了。 另外我覺得電影中的多數表演也堪稱失敗。可能多數人都不是職業演員吧,反正總感覺他們似乎沒能真正融入到電影中。他們在那演的浮光掠影,我這看的自然也就神遊物外。不過我想說的潛臺詞是:怎麼能都怪演員呢? 片中唯一讓我比較滿意的地方,是對阿米爾父親的塑造。雖然離原著還是有距離,但是至少這個人物還是比較形神豐滿地立起來了。 也許沒看過書的人,看這部電影感覺會好些吧。如果讀過書了,那這部電影真是不如不看。

最近看電影總是這樣,很期待的,往往沒什麼好結果;沒抱什麼指望的,反倒感覺尚可。突然很懷念過去對電影一無所知的日子,看什麼都興奮、都激動,真是白紙一張,每個墨點都記得。學會了挑三揀四,傻看癡樂的時光和心態,恐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篇四:追風箏的人電影觀後感

看完《追風箏的人》這本書,我一直被這個悲傷的故事牽扯着,心裏很放不下,所以又去找了這部電影來看。不得不說,看書就是自己在當導演。看完書再看電影,就像自己先導演再看別人導演一樣,總覺得電影拍的不行(如果不是像肖申克的救贖一樣的電影製作)。

這部電影我覺得可以分爲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阿米爾和哈森的童年,第二個部分是阿米爾在美國與爸爸還有妻子的相處,第三個部分是阿米爾回到阿富汗去尋找索拉博。

電影第一部分拍得很好,尤其是演哈森這個角色的小男孩,完全是我心目中少年哈森,第一眼看到,我就覺得他是哈森,給我一種心痛的感覺。主要選取了一些能體現阿米爾和哈森的日常、阿米爾對爸爸愛的渴望,羨慕爸爸對哈森的關心以及阿米爾愛上寫作的片段,然後就是着重去刻畫風箏大賽前後發生的事情。這樣的安排我覺得很棒,因爲風箏大賽前後發生的事情是整個故事的核心所在,或者說是整個故事的導火索。但是我個人覺得唯一不足的是沒有把在風箏大賽前哈森對阿米爾講的那個夢表現出來,哈森當時對阿米爾講的這個夢其實體現了哈森對阿米爾的信任以及對阿米爾的鼓勵,可以讓情節有更大的對比性。風箏大賽後兩個小演員對情感把握的非常的好,我可以看到阿米爾自責、內疚。也能看到哈森一如既往的對阿米爾的信任與忠誠。石榴樹下的那段也拍的很棒。最後阿米爾誣陷哈森偷手錶的那一段,哈森和阿米爾的表情都很到位,哈森知道真相卻默默承受,阿米爾更加的痛苦,都讓我對他們感到心疼。第一部分的情節也選取的比較能突出阿米爾和哈森之間的關係以及在追風箏後人物情感的變化,整體來說很不錯。

第二部分我也沒有什麼要說的,基本上是按照原著來的,反映了阿米爾和爸爸關係的變化,也交代了阿米爾和妻子的相識相知。這部分中規中舉。阿米爾爸爸的角色刻畫得很成功,在第一部分刻畫得是勇敢、富有正義感、成功人士的爸爸。而這部分刻畫得就是普普通通的,關心愛護兒子的平常人家的爸爸。當爸爸生病後的形象,讓人會瞬間想到自己爸爸對自己的付出,自己爸爸的辛苦,很是催人淚下。第二部分也可以說是起到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第三部分是我個人覺得有欠缺的部分。我想無論是作者寫這本書,還是導演拍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都應該有想表達戰爭的殘酷這一想法,但是我覺得最後一部分把很多重要的東西都漏掉了。雖然有拍阿米爾再次回到喀布爾的街道的情景,這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傷害,但是我覺得如果把阿米爾和司機法裏德去瓦希德家過夜的場景刻畫出來的話,估計更能讓觀衆感受到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畢竟細節描寫可以突出一些東西。而且拍這些要不了幾分鐘幾個鏡頭。這是我覺得第一個需要加上去的情節。

還有一個我認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情節,電影沒有體現出來,那就是索拉博自殺的情節。我個人認爲這個情節非常非常的重要。當阿米爾把索拉博救出來,並承諾說要帶索拉博離開這個痛苦的地方,去一個自由的國度時,索拉博是在他的人生中看到了希望的,並且阿米爾用了“我保證”這三個字。這是索拉博失去雙親後第一個看到生活的希望,也是第一次對生活有了期待。但是阿米爾後面因爲領養手續的事情,告訴索拉博,他有可能去不了美國了。這就導致了索拉博世界的坍塌,他再也不願意過這種生活,他幼小的心靈再也不想經歷這些痛苦,他沒有出路了,所以他選擇了死亡。在人絕望的時候給人希望,在剛剛燃氣希望的時候又讓人絕望,沒有什麼是比這個更要命的了。這一情節一方面可以突出戰爭對人民生理和心理上的摧殘,讓人民的生活失去了希望。還有一方面是可以告訴所有的觀衆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這些重要的東西也是這個故事想對讀者表達的重要情感之一。我有點不解爲什麼電影不拍這個這麼重要的情節,反覆思索覺得可能是怕這段拍出來之後整個電影太於沉重。

最後的結尾挺好的,在餐桌上阿米爾和將軍說的話,表現了種族歧視正在慢慢消退。最後阿米爾與索拉博放風箏的情景也很呼應前面,最後一句話也是最好的結束這個故事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