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學科工作計劃模板集錦10篇

學科工作計劃模板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寫一份計劃,爲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科工作計劃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科工作計劃模板集錦10篇

學科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新學期工作思路爲指導,以“內涵、質量”爲主題,堅持“潛心研究、悉心指導、規範管理、突破現狀”的工作原則,堅持以主題研討、課堂展示、督導引領、學生競賽等活動爲載體,切實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培養學生愛英語、學英語、用英語的綜合素養。

二、常規工作:

1. 常規調研常態化。

每位老師要嚴格執行教學計劃,落實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教務處將組織老師對各項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並作好登記。期中和期末階段,教導處對常規調研情況進行認真分析與研究,從學科教學的優秀率、合格率和低分率展開研討,確保素質教育質量評估獲得優異成績。

2. 構建創設優秀教研組的氛圍。

各教研組要關注學研日、集體備課工作的實效。要利用學研日的時間精心策劃活動,可以有集體備課、教學研討、業務學習等,創新學研日的活動。各備課組設計兩個創新活動,與我們的聖誕節主題活動相匹配,並針對《優秀教研組考覈辦法》逐級逐人進行目標設定,爭取在督導課、各級觀摩課、教科研工作、通訊報道工作、學生學科競賽等各項工作中,創設爭先恐後的氛圍,提升各教研組的綜合實力與水平。認真貫徹落實“減負增效”精神。

各年級嚴格按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堅決杜絕隨意加快教學進度、拔高教學要求、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現象;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減負增效”精神,一方面,潛心研究“分層教學”,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分層教學”的功效,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學校對考試內容和形式進行有效改革,以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4. 繼續規範實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等各項常規工作 。

1)強調備課的個性化,要求結合本人及本班學生的特點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杜絕“抄襲式”備課。在作業環節尊重學生差異,使不同層面學生都能得到新的發展。精選作業,控制作業量,增強作業的實踐性與開放性,鼓勵開放性作業,使教學和生活緊密聯繫。工作四整年以下的教師必須手寫稿,三週年以下的教師必須是詳案,每句話都要寫下來,每節課必須都有教學反思。四年以上的教師可以使用電子稿,必須有二次修改痕跡,上課前必須有文稿。

2)常規課要有準備、有設計,每堂課都留有學生作業時間,努力做到課有亮點,堂堂都精彩。

3)作業批改要及時、準確,等第規範(一律用A+、A、A-、B、C、D)。杜絕不批及無批改記號的現象;提倡面批,提倡積累典型錯題的資料;作業評講及時,保證“有做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改。”

三、重點工作:

1.組建各種層次的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加強梯隊建設。

(1)提升師徒結對的團隊品質。加強“師徒結對”活動的管理,使結隊教師正常開展研究活動,形成自覺研究的良好習慣,加快骨幹教師羣體的形成。

(2) 相關競賽: 入格教師:

升格教師:

風格教師:

2. 合理規劃學科競賽,統整、打造品牌項目。

(1)校級層面:本學期三、四年級開展朗讀比賽,五、六年級閱讀競賽。

(2)各備課組安排2個特色項目:

3.精心組織開展校區內的督導課、校本教研活動以及各級對外交流教研活動、公開課觀摩活動,做到活動主題恰當,目標明確,過程公開,教學有觀點。認真組織好大家進行評課,努力使每一位教師在活動中有收穫、有提高。後期還有其他的活動儘量和督導課整合。教研組、學科組、三格教師考覈都與此相關,請各位積極報名,先報的先整合。

4.創新三年級Phonics語音與口語教學的方法與途徑;四年級關注學生書面表達的有序、簡潔與地道,多給學生仿寫爲主要練習形式;五、六年級要側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與相應的書面表達能力,做到課內教學與課外練習相結合,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與能力。

學科工作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新編《科學》三年級下冊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小學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爲主線展開的。例如,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了“觀察大樹”和“尋訪小動物”等活動。作爲這一線索的延續,三年級下冊的主題確定爲對“物質特徵和變化的觀察”,在這一冊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氣”、“植物的一生”、“動物的生命週期”、“沉和浮”、“溶解”等六個單元。

混合單元着重引導學生對物質混合的現象進行觀察,認識有些物質混合後其中的各個成分不會發生變化,而有些物質混合後會生成新物質;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親自動手製造混合物並學習對固體混合物進行簡單分離的方法。

空氣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並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操作活動,幫助他們認識空氣作爲物質的一般屬性。並設計了有關認識空氣的特殊性質的探究活動,最後一課時則引導學生探討空氣和人類生活的關係。

植物的一生單元引導學生經歷種植鳳仙花的完整過程。通過對鳳仙花各個生長期不同形態特徵的觀察,幫助學生建立植物生長週期的概念,並引導他們學會定期觀察、記錄以及分析數據的方法。

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引導學生經歷養蠶的完整過程。通過對蠶各個生長時期不同形態特徵的觀察,幫助學生建立動物的生命週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過程並學會描述這個過程。

沉和浮單元主要涉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改變物體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來製作小船和潛艇等問題。

溶解單元從觀察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溶解現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如怎樣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溶解在水中的食鹽能否重新分離出來等。

二、學生分析

1、三年級兒童想象豐富、思維活躍,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學學習的起點,他們對花鳥魚蟲、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導就能轉化爲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行爲。

2、通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們對《科學》這門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科學課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3、雖然經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4、對實驗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5、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缺乏對科學學科重要性的認識。

6、本年級共7個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學要求與評價

1、 學生在活動中能正確進行物質混合與分離操作,能按觀察物質混合與分離的基本程序進行觀察,能根據事實說明物質混合後是沒有變化,還是發生了變化;能應用學到的知識研究土壤,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瞭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邊的材料製成一兩種混合物。

2、教師能夠和學生一起準備用於探究活動的足夠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廢紙、抽氣筒等 。教師的引導應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慾望。教師應能夠給學生的每一項探究活動以比較充分的時間保證,使學生的感受、思考、表達等都能得以比較充分地進行。學生在經歷探究活動的基礎上,知道空氣是一種透明的物質,沒有一定的開關和體積,但具有質量;知道固體、氣體、液體的主要區別;知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力等;同時,潛移默化地意識到,藉助於可見的物質媒介可以發現並研究不可見的物質;意識到通過蒐集、整理和分析資料,也可以獲得對一些問題的認識。

3、通過親歷種植、培養鳳仙花的活動,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知道一粒種子能夠發育成一株植物,並再次結出多粒種子,從中理解植物生命週期的涵義。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領悟珍愛生命的意義,知道愛護花草樹木,學會持續地、多方面地對一事物進行觀察,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確方法;學會用數據、圖畫、語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運用整理信息的方法發現事物變化的簡單規律。

4、在養蠶的活動中發現生命的發展變化,及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等多方面的認識,並通過養蠶的活動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在經歷對蠶進行養育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能按蠶的不同生長時期進行動態觀察、細節觀察,能對蠶的身體變化進行比較和測量。能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的觀察內容。

5、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樂意以各種不同形式參與到一系列的觀察研究活動中,獲得各種觀察研究活動的經歷,能在小組或班級裏交流自己的觀察研究發現;能獲得關於物體沉浮與物體大小、輕重關係的認識,感受到物體沉浮與液體的關係;能解釋一些簡單的沉浮現象。能按要求設計、製作出簡單的小船和“潛艇”。

6、引導學生從觀察身邊的物質開始,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鼓勵學生對觀察研究活動中觀察到的各種現象、結果進行想像並作出自己的解釋;激勵學生在課外獨立進行一些物質之間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觀察活動,以及對飽和溶液的分析、結晶過程的觀察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培養他們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態度,滲透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引導他們科學地進行觀察和實驗,讓他們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並不斷保持和發展他們探究周圍事物的舉和愛好。

四、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

1、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5、 組織好探究後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學科工作計劃 篇3

周次

時間

進度

課時

備註

2.8

報名註冊

1

2.9—2.15

百分數的應用

5

2.16—2.22

百分數的應用

5

2.23—3.1

圓柱和圓錐

5

學科工作計劃 篇4

爲進一步提高小學實驗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使實驗室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同時,實現實驗室材料科學化分類、分檔以及檔案管理,提高實驗水平和增強實驗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爲推進教育的健康合理發展做出貢獻,特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主要任務、目標:

根據科學學科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的安排開齊開足實驗教學課程,務必使實驗開出率達到90%以上,引導學生基本能親手完成各個實驗,形成一定實驗技能,培養科學的實踐,實驗,觀察能力。

二、具體工作措施:

1、實驗室設專門管理員,即實驗員,具體管理實驗室工作,協助任課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活動。

2、實驗室管理員任務,目標

(1)實驗員必須擬定科學教學計劃,各年級科學教學工作須按計劃進行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需填寫演示實驗計劃、分組實驗計劃、演示實驗單、分組實驗單等表格。

(2)在進行實驗教學前必須準備好實驗所需儀器,材料,教師對每組實驗有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實驗步驟和實驗過程,方法,寫出相應實驗方案,以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應要求學生準備好相關的實驗材料,以確保學生在實驗中有物可做,並指導學生觀察,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完成實驗教學。

(4)引導學生在實驗、觀察中養成科學的自然觀和相應的實驗能力。

3、材料歸檔

(1)每學期(學年)按時將各類材料分類裝訂後歸檔,並按時填寫相應試驗開出數、開出率,完成實驗室材料的歸檔管理,做到科學、規範,便於查閱。

(2)在材料歸檔的過程中注意材料的質量與數量應答相應要求。

4、實驗室器材管理

實驗室管理人員在管理好實驗室的器材的同時,也必須要管理好材料收發、入檔等工作,維護好實驗室的日常工作秩序。

(1)實驗器材的管理工作包括器材的每日發放和回收,記錄器材的使用情況以及損害、修理等情況。在某些器材損壞或缺少的情況下,要做好相關實驗器材的申報、採購工作,保障實驗室工作的順利進行。

(2)每週組織學生打掃實驗室,並處理好實驗室,儀器室的用電,設備,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學科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課程改革爲契機,加大學生科技教育力度,努力在學生中宣傳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技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引導廣大學生樹立科學世界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從學校實際出發,本着堅持學校科技特色教育,並有所突破的原則,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設計開展科學普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成長,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熱愛科學、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二、現狀分析

1、我校於20xx年5月當選松江區科技特色學校,今年9月份開始籌備20xx——20xx年度松江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評選。

2、學校領導對科技教育的重要性達成共識,十分支持科技活動的開展,並積極幫助科技組規劃未來發展。

3、隨着科技經費投入的增加,有關科技教育所必需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不斷地完善和改進。

4、科技活動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活動基礎紮實,內容豐富,參與面廣泛。

5、學校周邊社會資源充沛,容易形成科技教育的合力。松江新城區地域優勢、地區的資源優勢和家長的素質優勢是學校科技教育的寶貴財富。

6、科學教師隊伍力量相對薄弱,目前專職教師4人,兼職教師12名,其他教師的科技輔導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7、學生科學素養有待關注和提高,他們缺乏持久、連續地完成科學活動,刻苦、深入、持久、爭先的品質不夠。

三、主要工作

1、常規科普教育工作:

(1)結合大隊部工作完善班級科技園地(植物角、科技園)的建立工作。

(2)校園科技成果展示欄的更新及佈置工作(宣傳欄、黑板報等)。

(3)抓好科技教師參加培訓的學習。

(4)結合學科特點,深入挖掘教材中科學教育的素材。開展好探究、自然、勞技、計算機等各學科的科學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科學態度、品質和人文精神的培養。

(5)通過爲班級、爲教師提供、訂閱一批有參考價值的書籍和報刊。幫助全體師生豐富信息及有關理論。

(6)開展校級科技之星評選,表彰在科技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

(7)選拔科技能力出色的學生進入科技社團,爲各級科技競賽儲備人才。

(8)開展第五屆校園科技節。

2、特色科普重點工作:

(1)繼續將環境保護教育作爲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相關主題的科普系列活動。

(2)以松江區科技創新大賽爲學校科技活動的抓手,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使科技活動成爲學生一展身手的舞臺。

(3)組建校級科技社團,積極組織,認真訓練,根據學校具體情況,有計劃的選擇合適的項目開展競賽活動,不斷提高獲獎的數量與層次。

(4)廣泛開展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科技活動,使100%學生都能參與普及型興趣活動。

(5)規範科學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現有的科學教育室場、設備,認真開展好各項科學實驗。

(6)嘗試開展家庭實驗室項目,讓學生把部分實驗帶回家,以家庭爲單位,家長與孩子互動參與的形式完成學校中無法實踐的實驗項目。

學科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科學主要以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作爲教材的主線,根據探究過程依次分爲“觀察與提問”、“猜想與假設”、“計劃與組織”、“事實與證據”、“分析與結論”、“表達與交流”等六組,稱爲“探究過程能力”,在強調培養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探究活動的選擇上,注意活動的趣味性,促使學生動手動腦、親身實踐;強調科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開設“問題銀行”,使學生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的科學品質;配有“小科學家記錄本”,培養學生尊重證據的科學態度;在表現形式上,充分考慮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規律,利用遊戲、卡通、故事、童話、謎語、詩歌、連環畫、科幻作品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熱情。特別是重視滲透環境教育的思想,使學生從小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六年級上冊包括五個單元的學習內容。第一單元:植物角里的科學;第二單元:讓生活充滿陽光;第三單元:大家動手做樂器;第四單元:登上健康快車;第五單元:我們所經歷的科學探究過程。

二、教學目標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爲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我所任教的六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習慣較差,第一節課便主動坦言從來都不喜歡科學。他們普遍習慣於死學硬記,習慣於被老師牽着走,很少主動去觀察身邊的一節並去產生疑問並思考或實驗從而獲取知識更不用說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了。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爲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學科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教科工作將在市、區教育局科研部、學校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教育科研發展與創新這一主題,堅持“七種意識”,突出“五個重點”,達到改進教學行爲、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本學期我們要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科研理論,鼓勵教師注重發現自己工作的問題,應用教育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反思,讓反思成爲改進教學實踐的平臺。使學校教師的工作與教育科研融爲一體,求真務實,與時俱進,推動我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二、具體目標

1、以課堂觀察研究爲重點,加強有效教學,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2、加強“十五”各類課題的管理,強化學校主課題研究。

3、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特色的新突破。

4、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科研陣地建設。

三、主要措施

(一)以課堂觀察研究爲重點,加強有效教學,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1、開展課堂觀察研究。學校要借鑑課堂觀察經驗,全面推進課堂觀察活動,通過課堂觀察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善我們的研究方式,促進“有效課堂”的形成。學校的各個教研組要在教導處的領導下選定課堂觀察切入點,全面啓動“課堂觀察”的研究。在平時聽課活動中也要滲透課堂觀察的意識,個人自行確立觀察主題,並記錄在行動研究手冊中。

教育科研骨幹教師,及各教研組要圍繞“有效教學”這一主題,設計行之有效的小課題研究方案,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加強教學反思,形成典型個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2、本學期我們繼續倡導教師以研究學生、教材、課堂、作業爲中心,在加強以課題研究形式爲載體進行教育科研的同時,致力於營造多種形式並存的科研態勢,每個教師都要在課堂教學中尋找自己教學中的課題,牢固樹立四種意識:科研文化意識、協作(團隊)意識、課題意識、精緻意識。做到讀書、實踐和寫作三者結合,選擇教育日記(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育隨筆、教育沙龍和教育論文(論著)五種作爲教育反思的載體,完成教科室編印的《行動研究》手冊。

(二)加強“十五”各類課題的管理,強化學校主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我們要抓好“十五”哈爾濱市級規劃課題課題實施工作。各個課題組要制定好本學期的課題實施計劃和課題研討活動的安排,並要吸引更多的教師加盟,在課題研究中廣泛運用行動研究法,體現教育科研的“草根性”特徵。在骨幹教師層面要做好主課題研究的一些理論知識學習,開展好主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沙龍活動,期末要寫好與主課題相關的課題研究論文。教師層面要廣泛宣傳,積極發發動,主動吸納有志於主課題研究的人員,擴大研究隊伍。

(三)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特色的新突破。

(四)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科研陣地建設。

1、積極組織和發動教師向各級各類公開刊物投稿及各類論文評比,爭取更多的科研成果得到傳播。

2、要建設好學校網站“教育科研”主欄目,及時發佈學校教科研動態。

學科工作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該年級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對美術的要求也有所不一樣,五年級的學習興趣遠不如二、三年級,想象力也隨之下降,他們更多的追求現實的、真實的東西或喜歡目前流行的“動漫”,對此進行大批量的臨摹,在繪畫技巧上也比以前成熟,線條也較流暢,但畫風呆板,表現欲下降,已經不具備兒童性的繪畫潛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缺少童趣,沒有想象力。

二、全冊教材在學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冊教材的教學理念在於: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取適合於看看自我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潛力,傳遞自我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學總目標(知識與潛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1、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2、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資料等特徵,透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一)重點:瞭解現代設計的特點。學習色彩基礎知識,掌握色彩的明度與色相比較。學習設計基礎知識,瞭解設計要素,能設計出精美的圖案、泥塑和立體作品。學習平面構成漸變知識,抓住形或色有有規律變化,掌握漸變原理,畫出形或色的作品。

(二)難點:瞭解色彩的基礎知識,並能應用與繪畫中。學習掌握設計基礎知識,瞭解設計要素能設計圖案或其它作品。掌握漸變原理,抓住形或色的有規律變化,畫出漸變作品。

五、單元(組)教材分析

1、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取適合於看看自我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潛力,傳遞自我的思想和情感。

2、運用比較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3、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資料等特徵,透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我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六、教學措施

這次是學生的過渡時期,既要努力響應學生目前的興趣愛好,又要深入淺出的灌輸客觀的美術學科理論知識,將平時教給學生的知識更加明朗化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從兒童繪畫到少年繪畫的轉型,更重視有欣賞資料和工藝設計和教學,即學生的創造潛力上的培養,其實就是對兒童想象力的深化,轉變爲更理論性含量的創造潛力。

學科工作計劃 篇9

在新的一年裏,要緊緊圍繞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深化課標教材教法學習研修活動和落實教學常規爲抓手,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校課堂,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廣大中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本學期中學數學教研工作,除了做好教研室的常規工作外,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夯實基礎,推進教學常規化。

本年度要把教研工作的重心放在聽課調研上,加大教學視導的.力度,做到五個“嚴把”。

1、嚴把集體備課關,加強對集體備課的指導,規範集體備課流程,明確集體備課的目標和任務,把集體備課同說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課前一聚”、“課後會診”及“二度備課”制度,確保集體備課不流於形式,確保集體備課常態化。

2、嚴把課堂教學關,採取隨時推門聽課、隨機問卷調查等形式,既關注教師的教學行爲,又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現問題及時會診、“解剖麻雀”,商討應對辦法。課堂上努力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思維發展的全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把學習思考的時間交給學生。

3、嚴把作業批、評關,要求教師佈置作業要精心選擇、精心設計,要分層次、有彈性,切實做到“三佈置三不佈置”:不佈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佈置啓發性思考性作業;不佈置重複性作業,佈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佈置繁難偏舊作業,多佈置檢測性作業。作業佈置要認真批改,及時講評,切實做到“有收必改,有改必評”,並通過作業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行爲。

4、嚴把學業測試關,命制高質量的檢測試卷,認真組織考試、閱卷、成績數據統計、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存在主要問題及今後教學思路等方面認真進行質量分析,針對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及時調整下階段的教學重心和教學行爲。五要嚴把學生輔導關,堅持“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實現培優拔尖和幫扶後進兩不誤,重點抓好優秀生的培養、邊緣生的提高和學困生的轉化。

5、嚴把學生輔導關,堅持“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實現培優拔尖和幫扶後進兩不誤,重點抓好優秀生的培養、邊緣生的提高和學困生的轉化。

二、突出重點,推進課堂高效

1、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爲廣大教師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充分發揮各級名師、骨幹教師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通過示範課、觀摩課、展示課及送課到校等形式,在理論和實踐上引領課堂教學改革。

2、開展專題研究,突破“高效課堂”的重難點問題。各教研組要確定1~2個重點研究課題,實行跟蹤研究;根據“高效課堂”的目標和基本理念,組織研製“高效課堂”教學指導意見。

3、培育典型,以典型帶動高效課堂的整體發展。要重點關注秦渠中學和第五中學的課改實驗,以秦渠中學的“211”模式和第五中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爲抓手,認真學習研究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指導的水平與能力,推動實驗工作順利進行。本學期要多深入秦渠中學聽課調研,與試驗教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幫助試驗教師樹立信心,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進行。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借鑑、消化與吸收的關係,努力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轉化爲教師的教學行爲,主動將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引進並運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適合學校校情、教師教情和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

三、抓住關鍵,推進教師專業化

1、加大教學視導力度,提高教學視導的針對性。要把教研工作的重心放在聽課調研上,通過了解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發現 “亮點”; 通過幫助教師分析、診斷問題,找出“薄弱點”;通過提出改進建議及措施,確立教師今後新的“發展點”。 本年度,將重點關注對九年級教師、特崗教師,對他們的教學情況進行視導,幫助廣大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努力提升本學科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

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性。要開展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小課題研究,切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教師養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

3、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促進教學交流。

(1)加大聯片教研活動力度,提高聯片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根據本片區學校的需要,針對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確定活動主題,創新活動方式,提高活動效果。讓教師參與交流各種教學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推動教育均衡發展。

(2)開展“名師送教下鄉”活動,藉助名師的力量進行專業引領,幫助薄弱學校教師提高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村教師的教學能力。

(3)舉辦初高中青年數學教師優質課大賽,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以賽促研,提高教學教研能力。同時也爲明年的全區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作準備。

(4)開展五縣市區教師“會課”活動,爲教師的教學交流提供便利。

(5)組織教師參加第八屆全國初中青年數學教師優質課大賽活動,爭取優異成績。第八屆全國初中青年數學教師優質課大賽活動將於3月27日至3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第三中學的撒登海老師將代表寧夏參賽。要早做安排,精心組織,同參賽教師一道認真備課、研課、磨課,耐心指導,反覆訓練,精心打造出一節高質量的課來,力爭在全國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4、根據學校和教師的教學教研需求,在認真分析預約需求、精心制定方案的基礎上,精心準備,認真備課,深入各學校開展“主題引領式”教學教研活動,有針對性的解決預約問題。

四、強化中心,提高教學質量。

1切實做好20xx年中、高考考備考工作,努力提高中、高考質量。加強對高考、中考的研究,及時把握高考、中考的新變化,及時蒐集高考、中考信息,以準確指導畢業年級的教學。

中考方面,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召開中考複習研討會,要在以往的基礎上,更新會議模式,提高研討會的實效性。二是中考複習研討課觀摩,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挑選合適的人選,加強指導,打造高效複習課堂,爲廣大九年級數學教師展示兩節高效複習課模式。三是繼續加強中考備組的建設與指導工作。

高考方面,主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召開高考複習研討會,研討寧夏新課程高考數學試題分析及備考策略、主要模塊知識複習策略,解讀20xx年《高考考試說明》等,讓每一位高三數學教師都做到心中有數,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組織好市區三所高中學校高三模擬聯考,精心組織教師命題,嚴格按照高考的模式組織考試,認真組織教師閱卷,科學進行卷面分析,爲後期的複習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幫助學生和教師查漏補缺,努力提高複習效率,力爭今年高考再上新臺階。

2、認真做好階段性抽測和期末檢測的相關工作,爲本年度教學教研工作劃上圓滿的句號。在認真研究課標、教材的基礎上,精心命制5份高質量的期末檢測試卷和2份階段性抽測試卷,精心組織考試、閱卷,認真撰寫卷面分析報告,總結取得成績的經驗,查找存在的問題,研究分析對策,提出改進意見。學期初要及時召開會議,面對面地與廣大一線教師進行信息的交流,幫助他們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提高市區數學教學成績。同時,爲教學研究與管理提供準確的信息,爲今後教學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發揮好質量檢測的導向作用。

3、做好中學生學科競賽的各項準備與考務工作,確保各項競賽順利進行

本年度有初中數學、初中物理、初中化學、高中應用物理、高中生物、高中數學、高中物理、高中化學八個學科的競賽報名及考務工作要做,一定要認真細緻地做好各項工作,爲考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應試環境,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確保萬無一失。

五、創新思路,提升教研服務質量

作爲一名教研員要始終樹立研究、指導、服務的意識,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提升教研服務質量。真正成爲新課改和教學理論的研究者,教師專業自主化發展的促進者,教研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本年度,要按照教研室的安排,認真落實好教研員“12345”工作制度,即包抓1個聯片區教研工作(一中片區)、聯繫2所學校(秦渠中學、第五中學)、指導3個教研組工作(一中、五中、秦渠中學)、培養4名青年教師、組織5節公開研討課。

學科工作計劃 篇10

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堅持從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實際出發,注意教學研究與實踐,加強科學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類、堆放,及時借還,及時打掃等。

主要措施:

一、精心準備實驗器材,優化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科學學科中最主要內容之一。所以在科學教學中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做,讓他們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特別是現在的科學課,在課前,教師更要精心準備大量的有結構的觀察、實驗材料,保證正常的實驗探究。

二、加強管理,合理使用。

本學期科學科學室繼續加強管理,有借有還。在教學時,首先,及時填好實驗通知單和實驗名稱,以及所需的實驗器材。其次,合理實驗,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正確的實驗操作指導。最後,實驗做完後要及時放回原處,並做好實驗日誌的記載工作。

三、加強自制教具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本學期我們倡導師生共同開闢科學教學園地,科學角,收集材料,自己動手製作教具,改善實驗條件。同時在實驗教學中提倡“動手做”,讓學生真正的參與科學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四、重視發揮電教手段,優化組合。

科學教學中要優化組合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投影、錄象、錄音等電教手段在教學中的使用率,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輔作的作用。

總之,爲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教學需要,我們必須把握好過度期的教學,激發每一位科學教師的教學熱情,積極倡導有創造性的教學研究,爲提高科學學科的教學質量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