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常熟市義莊中心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常熟市義莊中心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常熟市義莊中心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 常熟市
常熟市義莊中心小學教學工作計劃常熟市義莊中心小學教學工作計劃常熟市義莊中心小學教學工作計劃(2003—2004學年第一學期)一、指導思想根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繼續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的宗旨,開展紮實細緻的教學管理、深入有效的教學研究、積極務實的教學改革。二、主要工作(一)學習理論,轉變觀念,穩步實施新課程計劃1、按照課程目標,確立課改理念和實施策略(1)創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使學生在學會學習、增加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打下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2)優化課程結構,重視各種學科、各種課程的綜合發展,均衡發展。如藝術教學的目標是爲了促進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包含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領域綜合發展,還包含了關愛、歡樂等衆多情感因素。而體育的目標包含有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要求。(3)充分開發課程內容,加強學科內容與生活、與科技發展的聯繫。現實從“教課本、學課本”向“用課本教、用課本學”的轉變。衝破學科自身的知識階限,加強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繫和綜合應用。(4)創導建構的學習,着重培養學生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5)形成正確的評價觀,提倡綜合性評價,多元化評價,嘗試開展成果展示,口試、自評、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重視評價的發展性。(6)順應課程三級管理機制,增強“適應性”,對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每位老師要多動腦筋,多想方法,充分以發揮教學中的創造性。對於本校有自主管理權的綜合實踐活動和校安排課程的設置要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處各種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和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圖書館、博物館德育基地等社會資源以及虞山、尚湖等自然資源。結合學校特色,利用和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科學實踐資源。2、把握新舊交替的過渡性課程方案,結合本校實際的課程計劃積極主動實施。(列表如下)幾點說明:1、一年級全部實行新課程計劃,而由於今年是新課程計劃實施第一年所以會存在一些問題,處理意見如下:①品德與生活課由於教材跟不上,上課內容定爲原來的品德與心理健康兩部分,任課教師可靈活安排進度計劃。②藝術學科由原音樂教師和美術教師共同任教,如何合作教好一本教材需要教師通力合作,提倡集體備課,原專任教師應逐步向藝術教師要求靠攏。2、信息技術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因此本學期1至6年級均嘗試開設信息技術課。各年級任課教師在學校制定的總目標基礎上自行制訂計劃(安排上機時間佔總時間的50%)並上送教導處.3、關於綜合實踐活動①四、五、六年級不單獨設班隊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包含班隊活動內容,每月安排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展示。(原班隊活動形式)②綜合實踐活動在學校制定的總目標基礎上由各年級組分別制定活動計劃,並以年級爲單位統一開展活動。③綜合實踐活動應以研究性學習爲主要方法,以社會、社區爲大課堂,以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爲內容之一,以信息技術爲重要手段的綜合性活動。④學校訂有“科技綜合實踐活動”活頁材料作爲三—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參考材料,另外高年級訂的《動手做報》也可供參考。4、原15分種短課1節上英語、4節上寫字。5、取消原興趣小組活動安排。學生特殊才能主要在學科學習、綜合實踐活動以及雙休業素質班中培養和發展。(二)、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相結合教研活動和教學活動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熟悉教材,摸清教材體系變化,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審視原有的教學實踐活動,實現教育觀念的全新轉變。1、主科教研活動利用單週(語、數、外分別爲週二、週三、週四)統一開展。2、副課(包括藝、體、自、信息等)利用雙週開展教研活動。3、綜合實踐活動每月開展一次教學研討活動,具體另作安排。(三)、課程改革與教學管理結合1、主學科繼續以教學“五認真”爲重點管理內容。A、聽課管理,上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全體教師要建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質量觀”,儘快適應40分種制課堂迴歸要求。校行政將加強隨堂課、示範課、競技課、結對課等多種課形的聽課。使全校的優質課率得到提高。(優質課率目標達80%)。九月份: 瞭解課、隨堂課。十月份: 三年內新教師競技課,  各學科帶頭人、能手展示課。十一月份、十二月份: 人人奉獻優質課。B、備課管理本學期主學科將穩步推進集體備課,提倡共性教案、個性反思。各年級的任課教師分別備課利用期初教研活動“通課”,並輸入電腦進行管理。教師的備課個性要體現在教材上,要適當記錄“案例反思”。教導處重點對這兩個方面進行檢查。C、其它管理。本學期將加強對作業的檢查,檢查要求更強調全面性、目標性。通過座談會等形式加強對後進生輔導的管理。通過競賽的形式加強對優等生輔導的管理。2、對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體現爲統合、服務和指導,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就從計劃、方案實施和學習評定三個環節着手跟蹤。3、教學評價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質量觀,對學生的評價要體現整體性、多元性、發展性。評價實現四個轉變。(1)由知識性評價向智、能、情的綜合評價轉變。(2)由定量評價向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轉變。(3)由書面評價向口試、筆試結合的評價轉變。(4)由教師評價向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價結合轉變。4、加強對教學質量觀的管理。期中、期末繼續加強調研。全校語、數及格率保持的95%,提高外語學科的及格率。(四)、課程改革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1、進一步調整、完善信息技術中心人員組織結構,明確負責、落實分工,健全有關制度。2、加大信息化運用的硬件環境投入,使硬件環境適應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3、加大信息化運用力度,實現信息化爲管理服務,爲教學實踐活動,爲學生學習服務的目標。(五)、課程改革與教科研活動,少先隊活動等諸方面結合。1、順應新課程要求,結合學校各項課題研究,各立項課題要對原有的教科研目標和要求作調整。使教學科學研究少走彎路,早出成果。2、學校少先隊活動也應順應新課程設置要求,特別對綜合實踐、校本課程及隱性課程加於開發。3、課程改革實施也要結合學校電教、科技特色的有利因素,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六)、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競技和學藝競賽。1、本校各教研組開展的學科性競賽(教研組自定後報教導處)。2、教師教學競技:包括參加各級評優課、論文評比和各學科的年會以及學校主頁比賽,課件製作競賽等。3、學生學藝競賽:參加中年級現場作文比賽、信息技術能力競賽等。(七)、其它:本學期9月2日開學;1月15日語、數考試,1月21日休業式。下學期2月17日開學。 一、指導思想“以人爲本,以德爲先”爲宗旨,以培養少年兒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核心內容,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爲指導,狠抓養成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爲主線,以少先隊活動爲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把我校的少先隊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二、具體工作目標及要求:(一) 提高少先隊員思想素質。認真貫徹執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切實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以愛國主義爲龍頭,繼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從大事着眼、小處着手,從做人與做事的角度,從新世紀對人才要求的高度,抓緊、抓實行爲養成教育,紀律法制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通過落實《小學生行爲規範》、《小學生守則》、《鹽城市一小城西分部一日常規》,努力把基本的做人與做事的道理轉化爲少年兒童的內在品質,培養學生愛自然、愛他人、愛自己的情感,從小做個好公民。(二) 深化素質教育、基礎文明教育。1、 加強日常行爲習慣的檢查監督,提高值日、值周質量,嚴格執行流動紅旗競賽,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在行爲規範方面具體做到:在校園裏不吃零食和飲料,提倡低年級隊員不帶零化錢,高年級隊員一般不超一元,人人節約零用錢;講究環境衛生,在教室裏、校園內、校門口看到任何廢紙雜物都有責任和義務撿起來放進垃圾箱,教室裏要做到綠化、美化、藝術化;同學間團結友愛不打架罵人;推廣禮貌用語與普通話,“對不起、您好、謝謝、沒關係、老師好、同學們好”是師生、學生之間交流的主題字彙。我們把基本道德規範概括爲“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2、 繼續開展光榮升旗手活動。各中隊要積極推薦有特長、爲校爲班爭光的隊員爲“光榮升旗手”,讓全體隊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3、 展開紅領巾護綠行動。各中隊要指定護綠公約,教育隊員愛護花草樹木,有組織地安排隊員定期清除護綠區內的雜草、雜物,爲校園綠化出力,讓我們的校園更加生機盎然。4、 以“勵志進取”爲目標培養學生特長。根據不同的學生,爲他們規劃不同類別的自我實現的目標,在組織、參與各種活動的過程中 ,要激勵學生確定更高的目標,併爲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懈追求。(三) 推進少先隊實踐體驗活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是實踐教育在新形勢下的發展,是傳統實踐活動的昇華。對於在成長起步階段的少年兒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就是要培養他們的創新勇氣、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爲他們將來成爲各行各業的創造者奠定基礎。因此,我校要以少年兒童爲主體,以學校爲主陣地,密切聯繫社會、家庭,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1、引導學生以家庭爲陣地,建立家庭勞動崗位、溝通兩代人的情感,增強生活自理能力。2、要努力探索社區少先隊的工作方法,引導少年兒童在社區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充分發揮其他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如依託工廠、敬老院等校外基地,開展紅領巾志願者活動,讓學生在體驗勞動艱辛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3、極配合學校開展新課程改革,轉變少先隊活動職能,擴大活動面,提高少先隊工作活力。少先隊大隊部要把學習(學習做人、學習知識)作爲首要任務,要幫助隊員學好、學活功課,積極配合學校正課學習開展活動;要讓少先隊員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抓住“四個點”(基本點、活躍點、保證點、最高點),提高少先隊員“四個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創新學習能力),把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統一起來。4、 進一步深化“雛鷹爭章”活動,使“雛鷹爭章”成爲學校、學科教學的互補,起到互需——互補——互優的作用;要抓住綜合實踐課,讓少先隊員親身參與實踐,積極體驗,豐富經驗。促使少年兒童在實踐體驗中把全面發展的要求內化爲自身的素質。 開展以德育爲內容的綜合實踐活動,要落實德育科研的先導地位,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少先隊大隊部要帶頭研究德育小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題,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通過調查、通過分析、通過研究受到教育,受到薰陶。(四) 加強少先隊自身建設。  1、以“小太陽社團”爲載體,以興趣小組爲活動時間,建設一支強有力的自主管理幹部隊伍。(1) 隊部組織2—5年級的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加“小太陽人才市場招聘會”,籌建第一界“小太陽”社團(小太陽組織部、小太陽警察部、小太陽基金會、小太陽電視臺、小太陽鼓號隊、小太陽記者團、小太陽報社、小太陽畫社、小太陽衛生環保部、小太陽活動部、小太陽信息部、小太陽考章部、小太陽藝術團等),吸收熱情於少先隊工作。樂於鍛鍊自我的少先隊員,爲他們提供豐富的崗位實踐機會。(2) 各個部門實施“規範+特色”的管理機制,通過強化輔導、嚴格要求,加強隊幹部的獨立工作水平,形成各具特色的部門工作作風。(3) 各部門聘請輔導員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興趣小組的時間開展各類的活動,做到活動有時間、活動有內容。(4) 嘗試在興趣小組積極開展爭章課,給爭章活動以時間和輔導老師上的保證。未被聘用的隊員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年級的爭章活動,讓每個隊員做到人有章爭,人人有時間爭章。2、中隊繼續開展爭創衛生文明班級的活動。(1) 中隊繼續開展有特色、有創造性的活動,活動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反饋。中隊輔導員重視活動資料的積累和活動的新聞報道(2) 積極推薦每週一星,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3、重視“科研興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1)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輔導員要增強讀書活動的自覺性學習,研究現代教育思想,確立正確的兒童觀、人才觀、教育觀、質量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和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重視運用所學的理論指導工作,注重開展少先隊科研活動,達到科研興隊的目的。(2) 定期一月召開中隊輔導員會議一次,有針對性,實效性地開展學習討論、經驗交流。(3) 完善中隊輔導員的選聘、考覈獎勵制度。4、各年級選聘一名聯合中隊輔導員。(1) 針對自己年級隊員的年齡、興趣等特點聘請一位聯合中隊輔導員。(2) 每學期由年級聯合中隊輔導員策劃,中隊輔導員協助開展一次年級聯合主題隊會(班會)。5、每週舉行一次大隊委員碰頭會,總結一週來的工作,爲學校及班級建設提出新的建議。三、主要工作及活動安排。九月份:工作主題:熱愛學校 遵紀守法1、恢復常規工作(安全、衛生監督等)2、中隊制訂好新學期中隊計劃,調整中隊組織。3、召開大隊輔導員會議、進行大隊委改選。4、進一步細化小警察值周制度,試行班級值日製度。5、開展“小太陽”鼓號隊組建、常規管理和訓練。6、教師節慶祝活動。7、各中隊舉行“祝福祖國媽媽”慶國慶文藝演出。十月份:工作主題:鍛鍊身體 培養美感1、隊幹部第一次培訓。2、建隊日發展新隊員。3、評比“潔齊美”教室。4、我畫國旗、我畫國徽比賽(低年級)。5、“愛國英雄”故事賽(中年級)。6、“祖國在我心中”演講比賽(高年級)。7、隊知識、隊禮姿勢培訓(由大隊委負責)。8、召開第二屆田徑運動會十一月份:工作主題:動手動腦 活躍思維1、獻上一片愛心—紅領巾、作業本等學習生活用品義賣活動。2、隊幹部第二次培訓。3、舉行爭做合格小公民知識競賽。4、手抄報比賽。5、勞動技術教育。6、小製作、小發明競賽及展出。7、召開勞動創造 的班會。8、詩歌朗誦比賽。十二月份:工作主題:五講四美 全面發展1、開展安全周教育(重點爲食物衛生)。2、慶祝元旦文藝匯演。3、普法、禁毒、綜合治安教育工作。4、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5、做好德育工作總結。一月份:工作主題:發奮學習 爭創先進1、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和各項總結。2、指員撰寫學少小論文。3、做好複習動員工作。4、評先、評優活動。5、結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