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2017年科普工作計劃

2017年科普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科普宣傳工作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任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編推薦的2017年科普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科普工作計劃

  【2017年科普工作計劃1】

爲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科普公共服務能力,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方針,健全大聯合、大協作工作機制,積極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現就全市2017-2020年科普示範創建工作制定如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和四中全會精神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和省、全國科普示範測評指標,以“五類重點人羣”(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社區居民、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爲主要對象,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廣泛開展科技教育、科技推廣、科技宣傳、科技諮詢等科普活動,全面普及科技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增強廣大幹部羣衆的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切實推動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二、總體目標

2017—2020年,全市科普示範創建工作的總體目標是:

高度重視全市科普工作。黨委、政府把科普示範創建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科普工作聯動協作機制、科普資源共享機制、科普工作激勵機制更加完善,進一步增強科普工作活力。

增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科普設施更加完善,建成全省一流、國內領先的縣市級科技館,完善城鄉科普設施,形成延伸到基層一線、覆蓋全市的社會化科普教育網絡。開通“海門科普”微信平臺,新建較高檔次的科普教育基地10個、環保科普站點4個、升級科普網站,科普活動室和科普宣傳欄(畫廓)覆蓋率達100%,增加電視臺、廣播電臺科技節目的播出時間,全面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基礎建設,不斷豐富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機會與途徑。

提高重點人羣科學素質。以重點人羣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推動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在各類職業人羣中位居前列;未成年人對科學的興趣明顯提高,創新意識增強,實踐能力有較大提升;社區居民、農民、城鎮勞動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的科學素質有顯著提高,城鄉居民科學素質水平差距逐步縮小。

擴大科普經費投入比例。完善以政府投入爲主,鼓勵社會投入的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在人均2元的基礎上逐步增加,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捐助或參與興辦公益性科普事業,公益性與經營性科普產業並舉體制更加完善,全社會科普經費投入有明顯增加。

加強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加強科普工作隊伍自身建設,加強優秀科普人才的培訓教育,充實“科協專家人才庫”,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數量專兼職相結合的科普工作大軍,力爭發展科普志願者達到1萬人。

三、工作重點

(一)切實加強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

1.整合資源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聯合教育管理部門,依託和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推動科普與學校科技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將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及科學行爲習慣的培養作爲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動學校創新教育的深入開展,全面普及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

2.積極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新形式。不斷豐富青少年科技活動內容,繼續組織開展好青少年科技活動月和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各級科協組織、學會和青少年輔導員協會根據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能力,因地制宜開展課外科技活動興趣小組、校園科技節、青少年科技傳播行動等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確保全市中小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人數達100%。設立“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獎勵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人才。

3.加強科技輔導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科技教師、輔導員和科普工作者的科技教育,積極倡導和支持有條件的中小學聘請科學家、工程師、學者擔任校外輔導員。舉辦全市科技輔導員培訓班,穩定和壯大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健全青少年科普活動監測評價制度,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科學素養的評價體系。

4.繼續開展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充分挖掘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側重專項科技活動的開展,鼓勵、指導學校申報省、南通市級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爭創“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通過5年的努力,全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達到70所以上。

(二)着力提高農村羣衆科學素質

1.加大實用技術培訓力度。農業、科技、科協等部門要發揮培訓農村羣衆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協調聯動,確保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大力普及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實用技術,確保每年完成實用技術培訓不少於10萬人次。研究制定有利於農技協建設與發展的配套措施,鼓勵支持農技協自主自願、因地制宜推進,多層次、多類型、多元化發展,把農技協建設納入農村改革發展範疇,新發展農技協組織50個。

2.廣泛開展羣衆性科普活動。組織好“全國科普活動日”、“科技活動周”等大型科普活動,利用廣播電視、遠程教育平臺、科普畫廊和電子宣傳屏幕等宣傳工具,廣泛宣傳新興科技、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農業技術等科技常識,提高公衆對反科學、僞科學的鑑別能力,樹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

3.完善農村科普服務體系建設。將“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作爲農村科普工作的龍頭,團結和依靠農村基層科普組織和人員,探索搭建社會化科普服務平臺、動員社會力量開展農村科普工作的新模式。加強農技協、科普示範基地和示範科普帶頭人這三支骨幹力量的建設,使之成爲開展科普活動的有效載體,成爲推動農村科普水平上新臺階的重要手段。

(三)持續提升社區居民科學素質

1.加強社區科普示範工程建設。繼續開展創建科普示範街道、科普示範社區、科普示範家庭,社區科普學校活動,全市創建省級科普示範街道(鄉鎮)2個、省級科普示範社區2個、省科普示範家庭2戶。進一步夯實社區科普示範基礎,推動社區科普學校建設提檔升級,促進社區居民科學素質的全面提升。

2.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街道和社區科普組織充分利用轄區文化館(站)、青少年宮、影劇院、公園、科普畫廊、科普活動室等各種科普文化設施、旅遊景點和休閒場所開闢科普教育陣地,積極開展針對性強、羣衆喜聞樂見的科普講座、科普知識競賽、科普文藝宣傳、科普納涼晚會等活動。大力普及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衛生保健、生活常識、優生優育、婚姻家庭、現代社交等科學知識,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科技、教育、文廣、衛計委、環保、總工會、婦聯、人社等部門組織力量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再就業培訓,提高失業人員、青年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工作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以及參與社會生活和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推動他們的科學素質有較明顯的提高。

3.把科普工作納入文明創建範疇。把科普工作納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區規劃,列入各部門、單位領導班子文明創建目標責任考覈,使科普工作和文明創建互相促進,充分發揮科普活動在促進社區文明創建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四)穩步推進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

1.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以企事業單位和城鎮社區爲依託,充分利用各種陣地開展讀書節、知識競賽、報告會、圖片展覽、演講比賽等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在城鎮勞動人口中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能降耗、安全生產、健康生活、合理消費等的觀念和知識。市科協會同市總工會、人社局等部門開展羣衆性職業技能競賽、技術創新和發明競賽活動;會同市人才辦、發改委等部門在全市深入開展“促產業升級、爲企業增效”科技人員創新行動。

2.充分發揮企業科協的作用。廣泛開展“建家衆創”活動,努力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建立科協組織,通過五年的努力,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科協組建率達100%。開展“海智計劃”、“廠會協作”等活動,提高企業職工科技素質,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在鞏固2014年中國(江蘇)海智大會成果的基礎上,利用省科協的海外資源和信息網絡,打造高效服務平臺。邀請中歐合作示範園區企業、海外科技團體來海考察交流。依託海智大會資源開展小型專題“海智洽談會”。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等形式,實現海智工作國際連線,開展項目洽談、技術轉移和對接等工作,擴大海智大會後繼效應。

(五)注重培養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

1.加強科普培訓規劃工作。採取多種途徑和形式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技知識普及,組織、宣傳、科技、人社、黨校等部門要分層次制定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技培訓規劃,並有計劃、有重點、有層次、有步驟地開展科技教育,使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技教育和培訓步入規範化軌道,把普及科技知識尤其是現代科技知識和交叉學科知識的普及教育作爲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素質的重要內容。

2.創設新常態下的學習載體。按照新時期對幹部素質的要求,利用“智匯講堂”平臺,每年舉辦4期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專題講座。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每年組織2-3次大型公務員專題知識培訓,同時每年向公務員配發2本以上科普讀本,並組織機關幹部開展科普知識競賽、學習問答、理論知識考試等活動,不斷提高其科學決策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確保90%以上的黨員幹部每年至少得到一次科技培訓,到2020年使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在各類職業人羣中位居前列。

四、保障措施

健全完善科普工作領導機制,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基本現代化測評指標體系,作爲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常抓不懈。各區鎮鄉要按照簽訂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目標責任書,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以大聯合、大協作、大科普思路,進一步形成黨委、政府牽頭,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社會化科普工作格局。

(一)實施科技創新創業工程

1.廣泛開展創業行動。發揮海門地域優勢和科協系統聯繫廣泛的組織優勢,每年確定1至2個主題,組織相關專家開展學術研討、科技攻關活動。組織開展科技專家進企業活動,廣泛開展技術攻關、技術服務活動,努力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難題。重點開展以科技攻關爲主要內容的“講理想、比貢獻”和“金橋工程”等活動,推動羣衆性創新、創業活動深入開展。

2.調整充實科技專家庫。及時調整充實科技專家庫,將全市各行業、各領域高水平科技專家吸納進來,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充分發揮科技智囊團、人才庫的作用。經常組織科技專家深入調研、廣泛論證,通過專家獻策會、科技工作者建議等多種形式和途徑,積極向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爲黨委和政府正確決策、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3.表彰獎勵優秀人才。鼓勵科技工作者參加各種形式的科技創新培訓和研討活動。開展“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活動,對錶現突出、成果顯著的優秀人才給予重獎。選樹一批優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廣泛宣傳先進事蹟,營造全社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

(二)實施科普惠農興村工程

1.健全科普惠農“三抓手”。大力實施示範農技協、示範科普基地、示範科普帶頭人的培育和引導工作,推進實施農村科普“站欄員”建設升級版和“科技下鄉進村入戶”工程。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在全市100%的行政村實現農村科普“站欄員”升級版全覆蓋,配齊村(社區)科普宣傳員,使之成爲科普活動的有效抓手。

2.開展大學生科普志願者服務“三農”活動。引導大學生科普志願者發揮專長做好科普工作,爲基層羣衆提供科技諮詢、科技培訓等服務。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發現、培養優秀科普志願者典型,激勵廣大科普志願者鍛鍊成爲組織滿意、社會認可、羣衆歡迎的服務“三農”重要力量。

3.深入開展百名科技專家興農富民工程。發揮各類學會和協會優勢,組織100名科技專家,選擇100個村、10000個農戶,採取“村會掛鉤、專家進大戶、大戶帶小戶”的方式,組織農業科技專家深入生產第一線,通過科技培訓、成果轉化、典型示範、信息服務等有效途徑,大力推廣一批新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努力培養一支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專業技術骨幹隊伍。完成江蘇省萬名科技專家興農富民工程新對接項目152個,爭創省級以上農村專業技術協會7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5個,培養省級以上農村科普帶頭人9個,創建省級農村科普示範村6個、科普惠農服務站15個,帶動25000戶農戶科技致富。

(三)實施科學素質提升工程

1.廣泛開展多層次的科技培訓活動。面向農村,狠抓農村實用技能培訓,着力抓好農村黨員幹部、科普帶頭人的培訓工作,對全市農技協負責人、科普帶頭人等對象開展集中輪訓活動。發揮網絡教育、科普學校等農村科技培訓主陣地的重要作用,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就業技能提升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就業培訓和農民創業技能培訓,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面向社區居民,重點抓好以“健康海門、幸福生活”爲主要內容的培訓,着力提高廣大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

2.廣泛開展多形式的城鄉科普活動。加快建設農村、社區科普學校,充實科普服務講師團,組織科普報告、科普講座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創新方式,通過多彩科普週末、科普文藝演出、科普影視展演、科普大講堂、科普大家談等活動形式,增強活動效果。創新機制,探索科普宣傳的長效機制,階段性大型科普活動與經常性的科普宣傳相結合,流動性的科普展覽與科普畫廊等固定的科普宣傳相結合,報告式的科普講座與科普文藝演出等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相結合。創新內容,既大力宣傳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能降耗等知識,又適時開展羣衆關心的預防疾病、防災減災、健康生活等宣傳活動。

3.廣泛開展多學科的青少年科技活動。圍繞提高青少年的動手實踐能力目標,發揮海門科技館科普主陣地作用,爲青少年提供校外科技活動場所,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培養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爲目標,積極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夏令營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組織和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中小學校,指導開展科技創新、科學體驗活動。

(四)實施科普資源拓展工程

建成全省一流的科技館。科技館作爲民生實事工程,在完成項目立項、可行性報告評審等工作的基礎上,於2015年5月開工建設,2017年10月開館運行。館內布展要秉承“融合、創新、發展”的理念,將創意設計要求體現時代精神,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以互動、體驗等方式爲公衆營造從實踐中學習的科學情景,鼓勵公衆動手探索實踐,激發公衆的科學興趣、啓迪科學思維,達到普及科學知識、樹立科學思想、掌握科學方法、崇尚科學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