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年大學生厭學調查報告

2015年大學生厭學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在大學校園這個本應該學習知識的地方, 卻有很多學生不學習或厭惡學習,這一現象已經成爲當今大學生中存在的一種流行病,並嚴 重影響着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使得“厭學”成爲青少年最爲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

2015年大學生厭學調查報告

在大學這座象牙塔裏,很多學生沒有遠大理想,讀大學的目的僅僅是爲了混一張大學文 憑,因而放棄追求,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整日無所事事,要麼曠課,要麼遲到,上課無精 打採,把課堂當作“自由市場”,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思想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在課堂 上看小說、聽音樂、玩手機、要麼乾脆就睡大覺,厭惡學習,討厭考試等等。

通過上述現象讓我們可以直觀的瞭解到“厭學就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學習失去興趣, 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並在客觀上明顯表現出來的行爲。”輕者,厭學的孩子對上學不 感興趣,但迫於家庭或外界的壓力又不得不走進學校。在校學習狀態消極,學習效率低下, 人也會變得煩躁不安,多思多慮,容易發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麼都不順眼,對自 己和別人都感到厭煩,每天如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重者,當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再也學不 進去的時候,當他覺得上學學習對他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的時候,他就可能會從心底裏產生 對上學和學習的厭惡情緒,最終可能會選擇退學、離家出走等極端行爲。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學生在十二年寒窗苦讀後變得不愛學習,而讓這些大學生產 (附)收集的數據統計與分析,我認爲主要 生了厭學情緒?通過《大學生厭學情緒調查問卷》 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學生方面,自身缺乏學習動力與受到多種誘惑。

曾經,家長、老師都不斷的告訴我們,只要捱過高中的苦,到了大學就是“天堂”,學 習只要求及格,其他做什麼都可以。然而,當我們真正的進入大學,融入大學生活時,才發 現,大學,完全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一回事。大一時還好,課程比較多,又懷着剛進入大學 時的新鮮感與新奇感,對什麼都有興趣,什麼都想嘗試;大二開始,課程相對少了,輔導員 漸漸不管了,自己就開始變得懶了,對學習完全沒有動力,學習只限於課堂,甚至可能連在 課堂上聽的也是模模糊糊、隱隱約約,或是不知所云,課餘時用來學習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了,據統計,只有 28.9%的大學生每週課餘的學習時間在五小時以上,而連一小時都不滿的 竟也有 13.6%。

而另一方面,上大學對於有些同學來講,意味着接受到是種種不一樣的誘惑。比如說男 生癡迷的電腦遊戲,可以連着通宵集體打遊戲,說廢寢忘食也不誇張;又比如說女生喜歡看 的言情小說,課上不斷地盯着手機看,一目十行,百看不厭,就是看無聊的小說也不願意去 拿起專業書看上幾頁。於是,平時就課也不想上了,作業也不想做了,書也不想看了,據調 查問卷上的統計,約有近 63.2%的大學生選擇的是考試臨時抱佛腳,到了期末考試,爲了混 個及格,纔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遊戲、小說,來個考前突擊,又是一個通宵達旦。

  第二,在家庭方面,學生飽受家長壓力與家庭問題影響。

俗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此話不假,父母需要教給孩子的是如何做人、如 何做事,然而,事實卻是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把“只要學習好”的思想深入地貫徹給自己的孩 子,讓子女從小就揹負上學習的壓力,有 81.6%的同學直言不諱地說父母會給自己一定的學 習壓力。隨着艱難六月的結束,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很多人都以爲父母會就此不管,放任 自由,誰料想,依舊是老生常談,還是會說“大學裏也是要成績好的”、“只要成績好,以 後就不擔心了”之類的勸告……而,大學生,則在持續不斷地承受着父母壓力的同時,對學 校學習越來越感到厭惡,更是提不起一丁點兒興趣來上這麼功利性的課。

除此之外的另一種情況是,生活在一個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 顧及功課。由於安全感喪失,家庭不斷地激烈爭吵和高度緊張氣氛,使焦慮的孩子無法再對 學校發生興趣。即使是已經達到十八週歲成人的大學生,也依舊是父母的孩子,會受到最親 近的至親的影響,受到家庭嚴重問題的影響,從而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第三,在學校方面,課程設置不當與教師授課形式單一。

有 63.2%的人認爲學校設置的課程很無聊,68.4%的人認爲老師上課形式單一、沒有創意, 所以無法吸引到自己去聽課。隨着許多高校選修課的開展,課程已經從單一化逐步向多元化 轉變,然而,除了自身專業課程的必修性(因爲有一半以上的同學不喜歡自己的專業) ,其他 的選修課的內容與上課方式依舊吸引不了學生的眼球,往往是最後不得不去選一些自己不喜 歡的課程。而對於自己沒有興趣的課,老師又總是站在講臺上自顧自的講,上課照本宣科, 考試前圈重點、劃範圍;高校擴招後,教師、圖書館、實驗室等有限的教育資源被迅速稀釋, 幾百人同時上課、一學期沒有點名,這就導致學生屢屢逃課,逃課次數多了,就不想要去上 課,於是就產生了厭學情緒。

  第四,在社會方面,受就業壓力與讀書非萬能思想影響。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學校學到的大量知識在畢業後不能得到應用,這不僅 削弱了學生的學習勁頭,也讓一些學生對未來充滿畏懼感。一些學生會認爲,大學生到處都 是,有什麼用?還不如民工。這些學生一味自艾自嘆,甚而消極失望,自暴自棄,產生極度 厭學情緒。

此外,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金錢萬能、讀書無用”的觀點在學生中仍有一定市場, 有近 84.2%的人認爲讀書不是萬能的,即使學習好以後也不一定就能賺錢、就會成功。現代 社會是“關係”的社會,有了關係,什麼都不擔心的思想深入人心,這就使得在高校裏出現 了背後有關係的人不重視學習,沒有關係的人學習勁頭也不足的現象。於是,不願學習,不 想學習的厭學思想漸行漸近。

厭學情緒的產生嚴重影響着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那麼,如何來應對這迫在眉睫的問 題呢?首先,作爲學生不僅要培養自己的自控能力,加強其適應能力的培養,並形成正確的 壓力觀,樹立起學習目標;其次,要做的是提高高校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創新教學方式吸 引學生,培養其學習的興趣;再次,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創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才能讓大學能摒棄舊思想,積極向上,創新思維,加強 。 學習動力,明確學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