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縣域經濟調研報告

縣域經濟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縣域經濟,就是指縣級行政區劃空間內的經濟。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縣域經濟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縣域經濟調研報告

  【2017縣域經濟調研報告1】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國家強。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最基本的單元,關係到一個地方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縣域經濟面臨着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如何科學梳理總結縣域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遵循經濟社會自然發展規律,抓住“牛鼻子”,找準着力點,打破傳統路徑依賴,加快縣域經濟轉型發展,是當前必須認真深入思考解決的重大課題。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們成立專門調研組,通過實地查看、座談交流等方式,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

一、“十二五”以來縣域經濟蓬勃發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堅持以縣域爭先進位爲統攬,以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爲抓手,打破行政區域,推進板塊融合,不斷增強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增強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力,全市縣域經濟呈現出總量壯大、質效提升、貢獻擴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發展較快。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快速增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標,已成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2016年我市縣域生產總值1393.72億元,較2010年的696.1億元翻一番,佔全市經濟總量的64.1%,較2010年提高0.8個百分點。各縣(市區)在全省縣域經濟監測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縣(市區)中有6個縣在全省83個縣中居前20名,彬縣、興平市、秦都區先後躋身全省“十強縣”“五強區”。

實力增強。2016年全市縣域經濟平均規模126.7億元,較2010年增加63.4億元。各縣(市區)整體水平明顯提高,羣衆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201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長15.8 %。各縣(市區)財政對民生的投入持續加大,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明顯增強,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6%。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9.1%,建設保障性住房20.1萬套,搬遷貧困羣衆15.6萬人,穩定脫貧48.5萬人,解決了農村266.2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勢頭向好。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18.5:52.2:29.3調整爲2016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產業爲主導的特色農業規模不斷擴大,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開工建設現代農業園區150餘個,通過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近200個,“馬欄紅蘋果”等50多個知名產品已走出國門,全市農業總產值穩居全省第一。縣域工業規模迅速壯大,實力不斷增強,形成了禮涇三食品工業、彬長旬能化產業、興平武功裝備製造產業、乾縣紡織產業以及永壽淳化綠色經濟等特色經濟板塊,呈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良好態勢。生態文化旅遊業快速成長,2016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1550萬人次,全市旅遊綜合收入達到271.6億元。

二、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縣域經濟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基礎仍較薄弱,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與全省水平相比還有差距,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更大。

一是經濟基礎不牢固。全市多數縣對資源的依賴程度高,產業結構單一,呈現出“一業或一企”獨大的現象,持續穩定發展面臨市場風險、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差,縣域經濟發展波動較大。像彬長旬主要依靠煤炭資源的開發,中部旱腰帶地區主要依靠石灰石資源的開發,渭城區主要依靠長慶石化等,一旦這些行業或企業市場形勢發生逆轉,縣域經濟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由於受自然條件、地理環境、經濟基礎、思想觀念、戰略思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市縣域經濟整體實力還不夠強,發展水平還不高,特別是缺少能與全國百強、陝西十強前三甲相齊並論的大縣強縣。就目前全市排名最好的彬縣而言,2016年生產總值170.01億元,僅爲2015年全省十強縣平均水平326.57億元的52.1%,僅相當於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差距可見一斑。同時,各縣之間發展也很不平衡,特別是北部縣差距更大,在全省縣域經濟監測中,進入“陝西省十強縣”的彬縣在北部,全市排名後兩位,在全省50名以後的淳化縣和永壽縣也都在北部。從人均財政收入上看,彬縣人均財政收入7319元,居全省12位,武功縣人均財政收入僅爲507元,位居全省倒數第二,僅有彬縣的6.9%。

三是產業結構待優化。總體來講,全市縣域經濟產業結構雖然有所改善,但還是不盡合理,一產過重,二產不強,三產滯後的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善,產業結構升級緩慢,綜合競爭力不強,有幾個縣仍具有典型的農業經濟特徵。從產業內部結構看,一是農業比重大,產業化水平較低。全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雖然近些年,在農業結構調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傳統農業依然佔據主要位置,現代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優質高效農業所佔比重相對較小。二是工業技術含量低,資源依賴性強。全市縣域工業以中小企業爲主,技術水平低,產品附加值不高,終端產品更少,市場佔有率低,核心競爭力不強,對縣域經濟貢獻份額小。三是傳統服務業比重大,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全市第三產業主要以傳統的流通和服務業、機關事業單位爲主,爲現代工業、農業服務的金融、通訊、信息等新興第三產業比重較低,對經濟發展的服務支撐作用較弱。

四是城鎮化水平偏低。2016年,我市縣域城鎮化率爲41.3%,分別比全省平均53.6%和全國56.1%低12.3、14.8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偏低已成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縣域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水平仍然較低,城鄉發展差距較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後。如在有線電視入戶率方面,我市有5個縣處於全省50位之後,乾縣只達到16.3%,在全省居79位。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方面,我市有7個縣市處於全省50位之後。特別是我市貧困人口多,目前全市有33萬貧困人口,其中15.36萬名屬於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和農村“五保戶”、殘疾人員;5.1萬人居住在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地區,脫貧工程量大,任務艱鉅。

在經濟新常態下,國內經濟步入“L”型增長階段,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仍有一些瓶頸制約亟待破解。

資金問題。當前,我市大多縣級財政仍然是典型的“吃飯型”財政,甚至有的連“吃飯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好,根本沒有經濟能力去搞建設,所以不管是基礎建設,還是改善民生項目,都必須爭取上級的資金和項目支持,而縣(市區)根本拿不出項目配套資金,形成了“爭取項目困難,爭到項目更困難”的怪圈。另外,金融體制嚴重製約着縣域經濟發展,由於金融機構惜貸慎貸,貸款約束條件多,使得縣域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十分困難。比如,彬縣陶瓷仿古磚項目在2016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建成,但因缺少2000萬元發展資金,與多家金融機構協調卻遲遲未能辦理貸款,導致企業目前仍未投產。

項目問題。項目建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載體,縣級層面一個項目真正要開工建設,至少需要經過10多個部門的審批,有的要蓋幾十個章,需要花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比如土地的審批,最快也需要半年時間,有時甚至一年也難以批覆下來。即使項目批覆下來,徵地搬遷按照正常程序和要求,需要三至四個月的時間開始徵地搬遷。基層縣區感覺到在項目審批過程依然存在程序複雜、審批週期過長的問題,既影響了項目建設的黃金時期,也影響了縣(市區)的招商引資工作。

人才問題。人才短缺、科技落後、人員素質較低,已經成爲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於縣域內工作和生活條件不如大城市,大學生畢業後到縣工作的比較少,流失問題也比較嚴重,個別領域甚至出現技術人才青黃不接現象。另外,由於基層公務員進口狹隘、人數少,縣級每年補充公務員數量極爲有限,混崗現象嚴重。以武功縣爲例,現有公務員1299名,事業編制人員9000多名,相當多的同志因工作需要在行政崗位工作,但因身份限制,個人進步空間有限,容易出現“能幹事的沒身份、想幹事的沒位置”的尷尬局面。

政策問題。目前我省對縣域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和資金呈碎片化、分散化,各部門的支持政策相互銜接不夠,各項資金整合力度不夠。縣級政府存在對政策掌握不全、把握不準、信息不靈等問題,比如國家專項項目有幾百項,專項資金有幾萬億,縣一級根本無法全面掌握信息,及時瞭解項目動態。還有些政策缺乏靈活性,比如我省未制定統一的電力、天然氣價格供應政策,使得縣(市區)招商引資處於被動,我們洽談的彩虹玻璃生產線項目,因咸陽天然氣供應價比延安市高出1.06元,最終落戶延安。

三、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呈現新趨勢

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確定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也隨之出現新變化、新趨勢。

一是增長速度明顯放緩,提質增效升級當有作爲。通過調研瞭解到,各縣(市區)的發展速度普遍放緩,2015年全市13個縣(市區)的增速都在兩位以上,到2016年有5個縣(市區)跌破兩位數增長。而且過去發展速度更快的縣,現在發展速度降低更大,遇到的困難也更多,例如彬縣生產總值增速由2011年的23.3%回落到2016年的9.7%。我們要科學把握髮展規律,正確認識階段性特徵,走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發展之路,適應速度和結構變化,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中心,強化“質量關切”,用過去拼速度的那股勁兒來追求高質量。

二是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轉變發展方式迫在眉睫。長期以來,受“速度情結”“資源情結”影響,拼環境、拼資源、拼土地、拼資金的粗放型發展,已使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工業化和城鎮化使工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成爲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由之路。目前各縣(市區)已正確認識到對資源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對資源環境過度依賴的侷限性,將工作重心放在調結構、轉方式上,致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使縣域經濟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

三是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新的增長亮點正在形成。在經濟新常態下培育新動能和改造傳統動能形成雙輪驅動是治本之策。各縣(市區)堅持創新驅動,根據自身特點發展特色產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扶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子商務、汽車消費、鄉村民俗旅遊等以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爲代表的新經濟動能成爲亮點,對經濟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如武功縣圍繞建設“西北電子商務第一縣”,着力做好縣域電商、農村電商、農產品電商,創出了“中華農都•電商新城”品牌,2016年電商銷售額達到10.5億元,農產品電商交易額位居全國第二,加快了縣域發展步伐。

四是城鄉差距仍然較大,統籌協調發展任重道遠。城鄉一體化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儘管多年來,通過“以城帶鄉”“以工帶農”等工作機制大大縮小了城鄉差距,但農村地區仍然是“短板”,不管是從經濟總量還是羣衆收入來看,農村遠遠落後於城市。當前,要着力在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城鎮化上取得突破,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城鄉戶籍居民社會福利政策並軌制度,努力使農村居民享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縮小城鄉差距。

五是社會治理難題增多,基本公共服務亟待完善。縣域經濟發展與縣域社會發展是分不開的。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羣衆的訴求也在發生變化,當前經濟進入攻堅克難關鍵期,一些徵地拆遷、項目建設、企業改制、涉法涉訴等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加之在過去30多年高速發展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直接制約着縣域經濟的發展。在實體經濟收縮和財政收不抵支的嚴峻形勢下,應增強政府職責,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增加羣衆收入,完善社保政策,加大脫貧力度,讓民生訴求落地有聲。

四、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以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厚植新型工業優勢。一是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項目量質升級。保持招大引強的開放定力,依託我市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和區域位置優勢,圍繞國家政策導向、縣域“十三五”規劃和產業市場需求加強項目策劃包裝,注重引進成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強、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二是明晰主導產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南部區域要發揮緊臨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以高端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爲核心,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電子、醫藥、紡織等產業的轉型升級。中部區域要加快工業聚集區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裝備製造、生態環保、有機食品、鄉村旅遊等產業發展,着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產業集羣。北部區域要依託豐富的煤炭資源,加快推進原煤開採向發電、化工產品、新型建材等綜合利用轉變,提升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益,加大裝備製造、物流等產業培育引進力度,壯大民營經濟。三是着力扶優培強,推動企業成長升級。堅持“壯大”與“育苗”並舉,大力推動項目資金、要素保障、服務力量等要素資源向重點企業傾斜,按照“催生一批、做強一批、招引一批、衍生一批”的原則,在狠抓規模以上工業發展的同時,遵循企業成長規律,實施非公經濟“1113”工程,支持一批企業走“專精新特”之路,支持一批企業兼併重組、做響品牌,打造工業轉型升級的“集團軍”。四是做實集聚平臺,推動園區基礎升級。制定園區投融資規劃,加強金融創新,突破瓶頸制約。組建全市產業發展基金和城市建設發展基金,爲縣域重點產業和重點園區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推進35個縣域工業園區的交通、電力、給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中小企業孵化器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提高產業承載能力。

(二)以質效並進引領農業轉型,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一是培育規模化的市場主體。加快土地登記、確權和發證工作,加快土地流轉,堅持土地流轉育主體、開放招商引主體、政策扶持強主體,積極發展規模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組織,努力形成主體引領、規模經營、技術集成、高產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二是發展多元化的新型業態。大力推進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適應市場消費導向,積極發展“農業+食品”“農業+旅遊”“農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着力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長鏈。同時做好農產品品牌的規劃和佈局,不斷完善各類標準,推動更多類似“馬欄紅蘋果”“井冠蓮菜”“莽原紅紅薯”等經過國家認證的綠色無公害知名農產品走出國門。三是構建便捷化的流通網絡。縣域是最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加快本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積極創新營銷方式,通過現代流通網絡,快速搶佔大中城市市場,最大限度地擴大農產品市場佔有率。積極培育各種形式的流通組織,壯大農村營銷人才隊伍,發展各種專業市場、綜合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形成功能齊全的商品流通體系,改變縣域市場與城市大市場脫節的狀況。

(三)以擴容提質主導城鎮發展,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一是協調發展,推進城鄉一體的城鎮化。堅持城鄉一體、協調發展、共建共榮,構建起以城區爲龍頭、以中心城鎮爲支撐、以特色鎮爲節點、以農村新型社區爲基礎的“一主多翼、區域組團、多極支撐、多元帶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二是設施先行,推進功能完備的城鎮化。合理配置城鎮資源,利用好國家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政策機遇,抓好城鎮尤其是省市級重點鎮、旅遊名鎮的水、電、氣、暖、路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集貿市場建設,加強老舊基礎設施改造,積極改善城鎮生態環境。三是共建共享,推進以人爲本的城鎮化。完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政策體系,做好財政轉移支付、建設用地指標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的相關工作,引導財力物力重點向基層投放、向農村及貧困地區傾斜、向社會弱勢羣體惠及,念好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八字經”,推動城鎮化成果普惠於民、造福於民、方便於民。

(四)以改革創新激活發展動力,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一是推進體制創新。進一步清理、合併和取消一批行政審批事項,能簡則簡、能放則放,努力讓市場主體有平等競爭的機會,不能將市場準入審批作爲職能部門的權力。要着力改變“重審批,輕監管”“以批代管”現象,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比如環境保護,要加強項目投產後的監管,一旦企業違規造成環境污染,必須以鐵的手腕、嚴厲的措施進行處罰,要使企業違法成本高於非法所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二是推進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企業技術改造、裝備升級步伐,推進技術改造與產品升級、產學研合作、產業鏈提升、淘汰落後產能“四個同步”。加大科技孵化、科技研發、科技信息化和科技培訓、科技政策激勵等支持,着力培育創新主體。三是推進要素創新。引進擔保集團、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落戶縣域,支持縣域企業進軍資本市場,進一步拓寬金融渠道。設立重大項目扶持流動資金,完善市縣兩級工業企業擔保貸款風險補償金制度,推廣運行PPP模式。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建立基層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把大招工放在大招商同等重要位置。加大縣級領導幹部對市場經濟知識的培訓,完善容錯糾錯防錯機制,鼓勵各級黨員幹部大膽幹事創業,營造有利於改革創新、敢試敢闖的良好氛圍。

  【2017縣域經濟調研報告2】

近幾年,上高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挺進第一方陣,建設中等城市”的戰略目標,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爲第一要務,大力弘揚開明誠信、務實創新“上高人”精神,學崑山,比崑山,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加速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縣域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連續八年獲得宜春市“優化環境、優質服務”工作先進縣;先後被評爲“全省利用外資十強縣”、“開放型經濟十強縣”、“全省首屆投資環境最佳縣市”和“全省優秀宜商縣級城市”等榮譽稱號,成爲唯一連續七年榮獲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綜合先進縣(市、區)。

一、上高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主要特徵

(一)經濟總量快速增加,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上高縣地區生產總值連續10年保持11%以上的增長速度。2011-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85.83億元、100.64億元和113.2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12.8%、13.8%和11.0%。今年前三季度完成生產總值86.09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年預計完成125億元,同比增長10.5%。

財政收入每三年翻一番。2011年上高縣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爲10.82億元;2012-2014年分別達到15.02億元和17.9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爲15.96億元,同比增長22.1%,預計全年可突破20億元,達到21億元。2011-2014年人均財政收入分別達到3008元、4143元和5425元。2014年人均財政收入比全省人均水平高199元。

(二)工業規模加速擴張,工業經濟佔據半壁江山。2011-2014年上高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99億元、62.04億元和79.51億元,同比增長22.9%、19.8%和14.3%;實現利稅36.3億元、55.56億元和62.34億元,同比增長40.7%、53.1%和10.8%。2015年前三季度實現工業增加值68.63億元,同比增長13.2%,預計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91億元,同比增長14%。工業產值佔GDP比重由2007年首次突破50%後,2014年達到54.5%,2015年預計可達到55%,工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加強。從2002年起,連續十二年榮獲全省工業崛起年度貢獻獎。

園區經濟發展成績喜人,2011-2014年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億元、269.5億元和358億元,逐步形成了以鞋業和食品兩大產業爲主導的園區經濟,目前鞋業和食品業佔園區比重47%以上。

(三)現代農業加速轉型,農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上高縣素有“贛中糧倉”之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瘦肉型生豬基地縣、全國“三辣”之鄉,豐富的農業資源爲上高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近幾年,上高縣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爲提升傳統農業的基礎工程來抓,用市場化理念、工業化辦法發展農業,用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技術,用良種良法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之間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長效運作機制,切實改變以往小規模、低水平的農業發展方式,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型。目前,上高縣形成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5500畝,農民合作社401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社6家,省級示範社12家;完成流轉水田14.7萬畝,佔總面積的38%,培育百畝以上種糧大戶89戶,其中千畝大戶5戶;發展農業生產經營性服務組織801個。糧食生產實現11連增,連續七年被評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