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中學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

2016中學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許多學校應用多媒體時,普遍的做法是爲教學重點和難點提供演示,把信息技術的使用權控制在教師手中,實際上並未擺脫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觀念的素組可以說,計算機的最大教育價值在於讓學生獲得學習自由,爲他們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嘗試和創造的條件。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2016中學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2016中學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

  【2016中學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1】

我校根據教育局對於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爲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構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結合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爲基礎,以信息化建設確定爲學校管理和學校發展的主要着力點、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並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始終堅持以現代教育技術爲先導,以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水平爲根本,以提高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爲目標,注重學校現代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科研活動,加快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素質與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的建設水平。總結我校的信息化教育發展狀況,自查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與經費保障

1、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每個學期都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期末認真總結,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2、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爲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全任組長全面負統籌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覆蓋到各部門,各學科,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研討教育信息化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信息管理制度。

(1)網站、網絡方面制度:

《宜川中學網站運行管理辦法》、《宜川中學校園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宜川中學網絡關鍵詞庫及日常管理辦法》、《宜川中學信息中心網絡管理員職責》

(2)多媒體方面制度:

《宜川中學多媒體管理注意事項》、《宜川中學教室多媒體管理制度》

(3)其它電教設備管理制度:

《宜川中學辦公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宜川中學計算機房管理制度》、《宜川中學電教設備報廢制度》

(4)培訓及信息能力獎懲制度:

《宜川中學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獎懲制度(修訂)》

在以上制度的規範和約整下,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信息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求每位教師能積極參與上級部門、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鼓勵廣大教師自主性地參與社會組織的培訓,兩年組織一次教師信息技術運用經驗交流與論文評比,逐步建立評價、考覈、獎勵機制,形成長效管理體制。把教師信息技術運用及課堂教學整合的實效作爲評價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納入教師晉升職務,評優的指標。

4、經費投入

我校信息化設備逐漸到位,已實現教職工人人有電腦,班班配有多媒體,滿足了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二、 校園信息化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我校共有兩間80座計算機網絡教室,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配置能夠滿足教學要求。

2、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上課,每天使用率已達到4課時。

3、教師用機:師機比超過1:1

4、教室教學環境:我校所有教室、會議室均已安裝多媒體設備。

5、教室、辦公室等教學、辦公用房均佈設有信息接入點。

7、學校以樓層爲區塊劃分網絡,結合神州數碼網絡智能交換機和硬件防火牆,有效控制了網絡病毒的漫延和全網癱瘓現象。對校內所有上網終端實行認證管理,實現了上網行爲半年內可查,符合國家網絡安全規定。

8、學校網站由校辦公室牽頭,信息中心負責技術保障、日常維護。以部室爲單位,部室領導對上傳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實行領導簽字審覈制度,確保上傳信息真實可靠,杜絕不良信息和容易造成誤解的信息上傳。

9、學校各類信息技術設備臺賬齊全,有專人管理,維護維修到位,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三、教育教學運用

(一)教育教學資源

1、學校已建立學案庫、課件庫,正逐步完善圖片庫、視頻庫、論文庫,每位教師參與建設,實現了資源共享、共用,通過資源的上傳、積累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爲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一個有效途徑。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內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先後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公開課、示範課、青年教師過關課、新聘教師及班級電教員教室多媒體設備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員基、中級培訓、教師筆記本使用培訓等。對於一部分教育技術骨幹教師,學校指派他們參加一些校外的應用技術培訓,將培訓的成果應用到各自的教學中,並且帶動一批教師參與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這些活動,廣大教師更加明確了信息技術運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師信息素養,對信息技術運用要做到“想、能、會、樂”,想用――意識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會用――熟練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樂用——利用信息技術爲新課改課堂提供有利保障,更明確了今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1、學校各學科都實現電子備課,並有電子備課的要求和管理決定。

2、教師能夠熟練完成電子文檔編輯、網頁瀏覽、網絡資源檢索和下載,能製作符合實際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開展了一系列多媒體設備使用培訓,教師都能獨立使用多媒體設備。

3、教師有一系列信息技術的相關課題,並發表了相應的論文,製作有關的課件,成績顯著,全體老師能夠參與信息技術資源開發與建設。

  四、教育教學運用

1、培養興趣 發展個性

信息化社會對學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學校根據人才的發展要求,把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培養作爲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開足、開好相應的課程外,開設能供學生上網學習、查閱資料的學生電子閱覽室,利用課餘時間積極組織學生的各類電腦興趣小組,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電腦運用技術,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學生學習電腦興趣濃厚,製作PowerPoint及網頁水平有所提高,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類信息技術運用比賽。

管理服務

(1)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教學管理情況

學校在教務、科研、德育、學生成長、學業質量分析等教育教學管理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做到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滿足師生髮展需要。

(2)信息技術應用於校務管理情況

學校在財務與資產管理、人事管理、圖書管理等校務管理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做到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管理高效、有序。

(3)信息技術應用於家校互動情況

學校充分發揮家校互動平臺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權、參與權,信息更新及時。

3、實踐研究 提高效能

學校十分重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活動,在進行校本培訓的基礎上,強化與課堂教學優化整合的實踐研討,充分運用現有的技術設備,開展平時教學、教研組級、年段級、校級半日教學活動等各種研究實踐課。各學科教研組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加強集體備課,平時上課有選擇的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教研組開課,執教老師能將信息技術與本學科整合,科學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學年教研組開課約80節左右,100%教師能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