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吳正憲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

吳正憲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估算是根據具體條件及有關知識對事物的數量或算式的結果作出的大概推斷或估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吳正憲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

  【吳正憲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1】

吳老師的這節課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比如,本節課中吳老師先通過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估算和精算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後與學生一起研討估算的方法或者說估算的策略,最後在利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悟到要結合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緊緊圍繞估算這一主題層層遞進展開教學,通過整節課的學習使得學生掌握估算的策略,體會估算的價值。再比如,整節課吳老師面帶微笑,在聽這節課的過程吳老師和學生那種融洽的師生關係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的親和力讓學生和像我這樣聽課的教師感覺很親切,師生對話更像是在講故事、拉家常,這種輕鬆、愉悅正是我要追求的課堂氣氛。但是聽完這節課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整節課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我們經常提到的高效課堂,我認爲課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上課伊始吳老師讓學生充分提出他們心中有關估算的問題,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提出了諸如什麼是估算?如何估算?估算的用途?估算的發明人是誰(估算的起源)?≈是什麼意思?等問題,讓學生充分彙報自己的思考,這無疑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也使得老師瞭解學生所思所想,同時也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如果說這些問題開啓了學生的思維,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那麼在探索估算方法的過程中學生爲估算方法命名的活動無疑是學生思維火花綻放的舞臺。

吳老師先讓學生將自己估算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然後吳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分析這些不同的估算方法,並給這些估算方法命名。通過取名字這一過程,我們作爲旁觀者能夠感受到孩子們的那種積極踊躍,那種參與學習的慾望。孩子們發揮想象力給這些估算方法取了很多既好聽、好玩又很恰當的名字,比如大估、小估、中估、大小估、湊調估、五上四下估等。這個過程中師生對話是很自然的,是很精彩的。我想這一方面是因爲吳老師精湛的教學語言和課堂調控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因爲學生的積極性已經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再次回顧課堂上師生的那種自然、親切、輕鬆、和諧的氛圍,真是讓我感嘆良久。對照自己的教學,我應該如何做才能使我的學生也樂於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呢?我想,除了在教學設計、教學語言和課堂調控等方面繼續提升自己的能力外,還應該在課堂上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自己試驗兩年之久的“2016級02班的數學歷史”無疑和吳老師讓孩子們給估算方法起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諸如此類的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應該是我今後努力探索的方向……

  【吳正憲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2】

我觀看了遠程研修中展示的課例——吳正憲老師的《估算》。課堂直接導入主題。“學習估算時遇到過什麼困惑,困難?有什麼問題?”這樣的導入既開門見山,又啓開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吳老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板書出來,爲接下來的教學埋下了伏筆。一開始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數學來源於生活。吳老師出示的幾個情景都來自於生活:青青購物,曹衝稱象,春遊租車,安全過橋。學生身邊的事,學生感覺自然,貼近自己,有趣也有用,所以學生容易接受。

值得讚賞的還有,上課開始學生提出的問題:“什麼是估算?”“估算有什方法?”“什麼時候用估算?”“爲什麼要估算?”“估算有什麼用處?”在完成新知識的傳授中不留痕跡的一一做了解答。

估算大象的的體重,是課堂的高潮,也是這節課最精彩之處。吳老師沒有去幹預、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讓學生自由的盡情地發揮。讓學生自己歸納方法。於是課堂沸騰了,各種方法一一出現:大估,小估,大小估,中估,四捨五入,調湊估。創新思維的不斷涌現。吳老師沒有說過多的話,去幹預學生,而是關鍵時去引導。對學生每一種方法給予肯定和引導和鼓勵。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這種成功比起物質獎勵,要長久得多,自然達到樂學的目的。

追問是本節課又一個特色。數學的根本之一,是尋根問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吳老師用追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爲什麼。請看一個重難點的破解:和一個學生的對話。

師:“結果沒出來,但思路已經有了,你是怎麼想的?”

生:“比較準確地往大估。”

師:“比較準確地往大估,這話很有分量!啥叫準確?你把它看作什麼?”

生:“我把它看作整十數。”

師:“聽懂了嗎?

生:“聽懂了。”

師:“都是一個一個的整十數,我想,在你的心中悄悄的有了標準,,你爲什麼把328作而看作330,而不看作320呢?”

生:“看成320就變小。”

師:“也就是說,當個位上是8,你就往上怎麼樣啊?”

生:“往上估,往大估。”

師:“那你把352看作360了,是嗎?把352看作350更好,還是看作360更好一點。”

生:“350.”

師:“你想改過來爲什麼你變化了?爲什麼你改成350?”

生:“我用四捨五入法。”

師:“當個位上是2”

生:“往下估,往小估”

師:“7呢?”……

最後總結1至4往下估,5至9往上估。

這種層層遞進式的追問,學生不但學到了方法,而且化解了難點。

總之,吳老師的課堂師生融合,學生在互動中求知,既輕鬆掌握了知識,又潤物細無聲地培養了能力。我受益匪淺,將來在課堂上要建立寬鬆的課堂氛圍,在老師的引導下,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同時,作爲一名數學教師,不光從書本上獲取數學知識,還要從生活中挖掘數學素材,把生活中的數學情境,應用於課堂。

1.吳正憲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

2.小學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觀課報告

3.小學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觀課報告

4.2016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