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13篇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13篇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大家一定都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心苦”的詩句,它告訴我們要愛惜糧食,學會節約。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使命。

記得曾經看過這個一個故事:從前,人們喜歡在門前掛“勤儉”的字匾。有一年,有一個老人快要死了,他爲了讓他的兒子,記住勤儉節約的美德,於是把“勤儉”兩個字分開了。“勤”給了大兒子,“儉”給了二兒子。事後大兒子雖然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着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是啊!“只有勤來沒儉,好比有針沒線。”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都要學會節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於耕種,如何能有收成?同樣有了收成,揮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會在轉眼間化爲烏有。可見,要想取得收穫,離不開“勤”與“儉”。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

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以勤儉節約爲榮,以奢侈浪費爲恥”的好隊員!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友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日我在這兒要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省,從我做起!》。

猶記得我剛踏入學校的大門,老師就教我們背誦了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老師就教我們要勤儉節省! 千百年來,勤儉節省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是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省”精神的國家是難以富強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省精神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省精神的民族是難以獨立自強的。 有同學會問:"勤儉節省,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潔: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回想我們在學習與生活中,是否留意節省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而事實上,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諸多鋪張。很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陽光明媚的日子,教室裏還亮着電燈;吃完飯,地上處處灑落着米粒;洗完手,衛生間水龍頭依舊滴滴答答地響着,有時甚至還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其實稍加留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爲什麼?爲什麼會消失這樣的現象?關鍵是我們的腦中沒有節省的意識,更沒有將節省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同學們,勤儉節省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樂觀行動起來,從身邊不經意的小事做起,節省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讓節省成爲習慣”、"讓節省成爲我們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將會帶動社會進展一大步!只有我們時時到處、點點滴滴都節省,我們才能節省資源,也只有時時到處從我做起,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久漂亮富裕!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爲建設節省型社會、節省型校內、節省型家庭而努力吧!

感謝大家!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3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裏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爲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遠美麗富饒!

和大家一樣是對王朝的情感,和大家不一樣的是我演講的思路。同事們都說了王朝對我們的教導與關心,王朝的輝煌與前景。既然王朝給予了我們這麼多,那我們爲王朝能做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是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就這麼簡單嗎?對,就這麼簡單!

我門從事的是服務行業,我們的工作就是服務。而今天,我要說的不是服務。而是我們大家一直忽視的一個問題:節約降耗。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回顧一下在我們的身邊: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髮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

在你我使用電燈、電器、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一度電了嗎?

在你我使用礦泉水、紙杯的時候,我們可曾想過若干次後它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嗎?

在你我將吃不完的飯菜視做垃圾倒掉的時候,我們想到節約了嗎?許多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

節能降耗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

同事們:不要認爲自己節約的一個紙杯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認爲自己把變廢爲寶的東西從垃圾中撿出來是大失臉面的;不要認爲做一個工程而反覆精打細算是效率底下的表現;更不要認爲這樣的節約是多此一舉;因爲我們要明白,你與我是浪花裏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會是彭湃洶涌的浪濤纔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

同事們:就讓我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爲王朝節約每一粒米、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因爲節約一分就等於企業贏利一分,更因爲王朝在你、在他、在我、在我們大家的心中。

現在,我驚喜地發現長明燈熄滅了、電腦幾天不關消失了、沒有人佔用辦公室電話撥打情感熱心了、以前扔的東西又變廢爲寶了。現在我也終於明白,工程人員爲什麼站在報廢物品的旁邊,寫寫畫畫了。採購人員爲了降低成本輾轉在各大批發市場之間。同事們這一切,都是那麼值得!

是啊!王朝在你我心中!我是王朝浪花裏的一滴水,我是一滴水,就要滋潤這一寸土地!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能夠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爲“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爲“治國”的經驗。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我首先做到。他生命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爲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我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爲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一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裏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爲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讚歎。

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爲做人和幹事業的行爲準則。然而隨着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鬥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在這些不良現象中,“大款”、“公款”充當了主要主角。這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黨中央及時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方法決策,並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到“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羣衆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的高度,並在全國範圍內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開展節約活動,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的節約意識,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構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爲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對於富人來說,勤儉節約是難得的美德;對於窮人來說,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職責。

左丘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一個明智和懂得勤儉節約的人,會爲未來打算,他在自我處於好運氣的時候,就會爲將來可能降臨到自我的家庭和自我身上的不幸遭遇做些提前準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根本不會爲將來着想,不會思考到明日艱難的需要,他會瘋狂地把全部收入都花光,揮金如土。

勤儉節約行爲不僅僅給人們帶來富裕安寧的生活,還給人們帶來許多益處:它培養人們自我剋制的習慣;它使精明謹慎成爲人的習慣於性格;它控制自我放縱;它使人擁有安逸閒適的平和心態。

勤儉節約絕不是與貪婪、吝嗇和自私同流合污的行爲。實際上,它恰恰是這些性情的對立面。勤儉節約的目的是爲了獲得人格的獨立。勤儉節約要求金錢被妙用而不是被濫用_―它務必透過正當手段獲取並精打細算地花費它。

勤儉節約不僅僅適用於金錢問題,而且也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從明智地使用一個人的時刻、精力,到養成留意翼翼的生活習慣。勤儉節約意味着科學地管理自我和自我的時刻與金錢,意味着最明智地利用咱們生命所擁有的資源。

勤儉節約是人生的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勤于思考,也善於制定計劃。他有自我的人生規劃,也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

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就意味着你證明了自我具有控制自我慾望的潛質,意味着你已開始主宰你自我,意味着你正在培養一些最重要的個人品質,即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謹慎留意、深謀遠慮,以及聰明機智和獨創潛質。換言之,就證明了你有生活的目標,你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

其實,勤儉節約並不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很高的智力或任何超人類的`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某些常識和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就行了。勤儉節約只但是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意識而已。它不需要強烈的決心,它只需要有一點點自我剋制。減少任何一次感官享樂和愉悅逍遙,如少吃一根棒冰或少買一點零食以及鞋子、衣服,就能使一個人在歲月的長河中爲其他人節省下來一些東西,而不是浪費在自我身上。(節約用電的廣告語)

咱們每個人,能夠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這將是自我終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6

親愛的同胞們:

您好!

中國自古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在這綿綿的歷史長河之中,敬愛的祖國母親孕育出了各族同胞,人類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慈愛的祖國母親,無私的將自己珍貴的寶藏賜予了人類,傳授人類生存知識,可是,人類在嚐到甜頭的時候,卻一次一次的傷害祖國母親的心。肆意浪費祖國母親賜予他們的珍貴寶藏……

雖然我現在的生活質量,比過去好了不知多少倍,但少許人卻非常懷念以前的時光。從前,人們早出晚歸的勤勤懇懇的幹農活,但這也可以維持一家人的溫飽,某些特殊的困難戶還會得到大家的一點資助度日,雖然不及現在富裕,但人人也是能吃飽穿暖的,孩子們也大多可以念幾年書的。可是現在,人人都追求奢質華貴。,發明組帶帶相傳的樸素作風被視若糞土,這是人類歷史文明的再一次失敗!

如今,我國農村人口急劇增多,雖然那裏環境優美,可是人們肩上的負擔沉重了不少……然而,人們早出晚歸,辛辛苦苦掙的那些少得可憐的錢居然還要交給當官的,若是遇上個兇狠的主,許是要看人臉色行事被人欺壓。農民們辛辛苦苦掙的那一點錢也許還不夠果腹,一家人省吃儉用存活下來的又有幾戶?這種人簡單的溫飽,都滿足不了的家庭裏,知書達理的人又有幾個?孩子們不餓死就不錯了,怎還有機會讀書?你狠心嗎?

有道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可現在,孩子們覺得連自己能吃飽肚子穿暖衣服的都是天方夜譚在這種情況下,生長的孩子又有幾人能成才?祖國的花朵早在花苞時已完全枯萎了,又何談施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綻放出新鮮嬌豔的花朵?有些男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養家餬口,如果是在一些缺水的地區還要跑到幾十裏外的山泉去挑水,小小年紀身上也揹負了許多負擔,可嘆!女孩子則更是楚楚可憐,在無憂無慮的年紀中本該躺在爸爸媽媽懷裏撒嬌,可是爲了能生活下去,小小年紀就開始繡花掙錢。長大了,父母便迫不及待的給她找婆家,不是出於對女兒的愛,而是想很快的擺脫掉女兒這個累贅。誰能管她們幸福呢?嫁到了婆家還要受人欺凌,這怕是在封建時代也是少見的'吧?可嘆呀!

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或許,你會覺得這只是天方夜譚,我可以堅定告訴你,這是真的。

我們華夏民族自古就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物,其恆也。”的傳統家訓,臺灣富豪王吉興就是簡樸一業的領頭人。按常理,身爲成功人士,他應該是山珍海味相伴,綾羅綢緞爲伍的大闊人。可是,他不是。他平日用餐標準爲“一素一葷一湯”爲主,即便有客人來,也只不過是“兩葷兩素一湯”標準。他招待客人時從那個不在酒店大擺宴席,而是在各分公司招待所款待。有時,開會時間過長,已到了午餐時間,他從不搞特殊化,而是與各部門主管一起吃快餐。穿着就更爲簡單:一件白襯衣、一件外套、一雙布鞋,就是他日常裝束。按國際保準,一般公司處長級以上的都會配置專車,王吉興雖然經營着一家大公司,卻嚴禁浪費,不急。不僅處長沒有配置專車,就連經理級也沒有。他在家堅持用毛巾做毛巾操所用的那條毛巾居然用了二十多年。一條小小的肥皂渣也不放過。,而是將其粘在大肥皂上繼續使用。雖然他對自己要求嚴格,但他也不是中國的葛郎臺,據粗略統計,他已捐款近千萬!

朋友,你看,連億萬富豪都如此簡樸!那麼我們是不是更加努力使兒童健康成長,使人們能過上幸福安逸的生活,不好嗎?

在此,我爲大家介紹一下獨家節儉的小竅門!

1、穿小的衣服鞋襪萬萬不能丟棄,清冼乾淨後捐給災區。

2、淘米水可以用來清冼碗。

3、節約用電。

4、在炎熱的夏天,可以買一個冰箱放入家中,將沒吃完的食物放進儲存,以免浪費資源。

5、適時的關心一下災區兒童,不定期地給他們送去溫曖。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完美時節,我們懷着喜悅的情緒,帶着完美的憧憬,迎來了嶄新的一年,又回到我們熟悉而美麗的校園。這天我給大家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秋季,國家有關部門發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倡議,隨着“全民節約、共同行動”的深入開展,節約這個似乎已經過時的話題重新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觀察我們的校園,浪費現象就在身邊,瞧!塑料袋們正隨風起舞呢,的確是點綴了天空,我們且不說這些“白色污染”會給我們的環境和身體健康帶來怎樣的危害,單是這些被浪費的塑料袋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怎樣的損失呢?我們何不再將它們回收,再利用呢?推薦你不妨去食堂轉一轉,定會讓你收穫不菲。沒吃完的飯、菜無奈地躺在桌子上,“饅頭太沒味了”,咬一口,隨手一扔,還有,那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着的電燈、只用一張紙就扔掉的作業本,等等。

應對這些浪費現象,我們也許早就習以爲常,見怪不驚。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個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過自己的父母也許正爲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當只用了一張紙的作業本就扔掉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在遙遠的山區裏還有很多孩子用樹枝在地面寫出的話語:“我想上學!”也許你會說,一個人浪費一點算得了什麼,但我想說的是,十個人浪費,百個人浪費,全中國13億人都浪費一點了?又有誰想過後果呢?據報道,中國普通餐館一桌飯菜一般至少會剩下10%,一家餐館平均每一天要倒掉50公斤的剩飯菜。依次推算,全國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費就高達600億。也有人計算過,全國一共有28萬個各種旅店、酒店和賓館,如果每一個酒店每一天節約一度電,那就意味着每一天能夠給2800萬個家庭用40瓦的燈泡照明25個小時。如果僅一個北京市的空調將溫度從24度提高到26度,就能夠節約用電4到6億千瓦時,能夠爲老百姓節約電費兩億多塊錢。

這些數據不算不明白,一算嚇一跳,同學們,當我們在指則別人浪費的同時,是否也注意到自己的浪費行爲?是否想過節約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我們要從何做起?在這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主人公是我的小表弟,他的名字叫童童。一天,奶奶、媽媽、二姑在吃松子。但是,那些松子很小,十分難剝。於是我們便讓他去扔掉。他把松子拿到垃圾桶時,他猶豫了。隨後便自言自語:“這樣是不是太浪費了呢?粒粒皆辛苦呀!”這次,他果斷地拿起裝松子的袋子向櫃子放去……說到那裏,我想問問在那裏搭餐的同學們:“當你們在倒飯的同時,可曾意識到這是一種浪費?可曾想到粒粒皆辛苦呢?這個年僅4歲的小朋友都懂得這個道理,那些曾浪費過糧食的同學,是否能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啓示?

節約是美德,節約比創造更容易,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塊煤……不要小看我們身邊的'這些不起眼的小小的“一”,如果13億人都能做到,這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能夠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每個人的手裏都緊握着珍貴的“資源”,掌握着對這些民族發展“命脈”生殺予奪的權力,成之毀之、愛之損之在於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就應成爲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行動,找回失去的節約意識,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開始,持之以恆,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將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8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勤儉,我自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小時候學會的第一首古詩,這首詩歌教導我們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悠悠5千年的歷史,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的寶貝,從小生活在蜜罐裏,成長在關愛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例子不勝枚舉。生活雖然富足,但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勞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勞”可以創造財富;“節儉”可以聚集財富。無論在哪個時代,勤儉總是被看作持家立業的根本、安邦定國的保證。勤儉不是吝嗇,也不是守財奴的代名詞。勤儉就應該是像愛國華僑陳嘉庚說的那樣:“應該用的錢,百萬千萬也不要吝嗇,不應該用的錢,一分也不要浪費。”陳嘉庚先生一生勤勉,不斷髮展自己的事業,成了一位大實業家。他擁有千萬家財,卻生活簡樸;住的兩層樓房又小又暗,穿的衣服甚至還打了補丁,還給自己定了很低的伙食標準。

他自己也捨不得多花一分錢,卻散盡家財辦教育,創辦了規模宏大的集美學村和遠近聞名的廈門大學,創辦和資助了近百所學校,爲祖國培養了大批人才;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世界通用”的美德。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日常生活簡樸節約,他認爲,不管是富足還是貧窮,一個人只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纔有可能事業有成;致富不忘本,這就是一個人的品德和素質!讀到這些小故事,我不禁臉紅了,這些擁有無盡財富的.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爲新時代的勤儉作了註解,反觀自己,有時候可能會想口袋裏的零用錢是長輩給我的就是我的了,愛怎麼用就怎麼用,別人管不着!亂買的零食往往吃一半扔一半;五花八門的文具用品買了一大堆,真正能用的卻少之有少……看着這些被我棄置高閣的嶄新文具,想到那些被我隨意丟棄的零食,這麼多被我浪費的錢可以花得更有意義,或許可以買一套好書,或許可以資助一個貧困孩子讀一學期的書,或許可以……原來,勤儉並不難,有時候就是舉手之勞,有時候就是轉念之間,假如我能在合理科學有意義地用好手中的每一分錢,珍惜珍愛一切生活資源,相信過不了多久,這朵勤儉之花一定會在我的心間綻放!

每一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20xx年世界人口現狀報告顯示,世界人口已經突破67億,僅就地球資源消耗來說,人類也必須做到勤儉節約,才能使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幸福。在“世界勤儉日”到來之時,我提議大家行動起來,通過自己帶動家人,還有身邊更多的人一起來響應現代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少開一盞燈;多走一步路;少開一天車;“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我們的生活方式”。

高尚的道德,會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享受,更會讓我們的生活快樂而幸福!

謝謝大家!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9

友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日我演講的主題是"勤儉節省,從我做起'。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老師和父母常常訓練我們節省每一粒米,農夫叔叔們工作太辛苦了,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被雨水和汗水澆過的,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當今社會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漸漸放棄了過去節儉的`生活方式,過着奢華安逸的生活。人們好像已經遺忘了今日美妙的生活是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用血汗拼出來的,很多革命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宏大的毛主席的衣服沒有一件是不補丁的;雷鋒,一個無產階級戰士,臉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也不忍扔掉,他們爲什麼這麼做?那就是爲國家節省建設資金啊!

一些同學說,當時國家基礎薄弱,所以需要節儉,既然人們富有起來了,就應當享受生活,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的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民的物質生活比解放前好得多,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我們的國家還不富有,仍舊需要發揚節儉的優良傳統。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同學有鋪張鋪張的壞習慣,常常拿高檔名牌文具相互比較和炫耀,過時後,就會扔掉再重新買。一些同學總是認爲學校的食物不好,常常倒掉食物,要知道我們這頓飯,分散了多少人的汗水啊,農夫叔叔頂着烈日和風雨,食堂裏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地買、挑、洗、炒菜,纔有熱騰騰的飯菜送到我們手裏,我們怎麼能不珍惜呢?

同學們,地球上的每一種資源都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它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你就是再富也要養成節省的意識,由於節省是一種美德,節省是一種才智,節省更應當成爲一種習慣和風氣。請記住:你與我,是浪花裏的一滴水,很多滴水匯聚起來,是澎湃洶涌的浪濤,是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氣有限,但很多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這個無限,便是無堅不摧的力氣! 所以在今日,我們應當大聲提倡:讓我們實行樂觀行動,樹立節儉意識,"讓節儉成爲一種習慣'、"讓節儉成爲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應當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節省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只有到處節儉,才能節省資源,只要我們到處節儉,地球家園才能永久漂亮富裕!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能代表我們班級站在這個講臺上進行這一次的演講,我非常的榮幸,我十分感謝老師與同學們對我的信任與鼓勵,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在這裏我將開始我今天演講的主題《留意生活,勤儉節約靠大家》。

說到勤儉節約,我們就不得不結合我們的生活談一談了,勤儉和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經歲月的變化,時代的更替,一直流傳到至今,它對於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從我們小學到現在,也一直是提倡勤儉與節約這一良好的生活習性,它是我們文明的結晶,在當今生活當中有的人在勤儉與節約方面盡到了自己的義務,而有的人卻完全沒有意識到勤儉和節約對於我們生活重要性。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隨處都能看到滿地的垃圾袋和包裝紙,不得不說垃圾袋的發明的確方便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但它並不利於我們的持續發展,它的出現也使得人們浪費的現象頻繁的發生,價格便宜,隨處都有,隨手就能拿到這都是造成這一浪費現象的原因,這不僅僅只是造成看浪費,這些垃圾袋又不利於降解,留在地面上還會造成很大的生態破壞,同時在我們的.學習當中有的筆記本、寫字本有的只是被用了一兩頁就被丟棄,大家有沒有想過紙張都是用樹木製造出來的也正是因爲這種浪費的現象大面積森林的減少,這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都是非常大,在食堂,很多的同學不考慮自己能不能吃得完,而是覺得好吃的就進行點單,然後造成了嚴重的浪費。

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我們浪費的同時,我們的父母爲了一天的生計而到處奔波,貧困地區的家庭連正常的溫飽都能得到解決,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浪費呢,雖然我們現在的力量很渺小,但是隻要我們把自己做好,我們也能爲勤儉節約的這個過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爲一名高中生,我們就應該樹立責任的主人翁意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節約,我們作爲祖國的希望,我們應該去弘揚這個優秀的中華美德,勤儉節約從自己做起,只要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我們從自己的身邊做起,我們也能發揮出大大的作用,我們應該起到一個宣傳的作用,讓大家意識到浪費造成的嚴重性,呼籲大家在生活當中加入到勤儉節約的行列中來。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1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勤儉是美德節約是責任“。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大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爲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蹟,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斷繁衍、興旺發達。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爲榮,艱苦樸素爲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我們的'學校裏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裏還可以用的書本、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在城市裏,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爲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鬥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作爲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時刻牢記勤儉是美德,節約是責任這句話。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而兩者的實現貴在行動。爲此我校少先隊、團委和學生會將本週定爲我校的節約環保周,希望同學們身體力行,勤儉節約。同時我們學生會在此向全校師生髮出《節約行爲公約》。

培養節約好風尚 人人行動是保障 夏季空調26度 節電效果很顯著

燈泡換成節能燈 用電能省近八成 隨手關燈莫忘記 小處節電有效益

少乘電梯爬樓梯 既省電力又健體 家用電器仔細挑 節電省錢都重要

家電不用要斷電 省電一成看得見 多乘公交和步行 既省能源又便捷

購車要買小排量 節油實惠還時尚 注意關好水龍頭 寶貴淡水不滴漏

洗菜洗臉多用盆 一水多用是竅門 紙張應該兩面用 物盡其用見行動

物品少用一次性 節省資源利環境 就餐剩餘應打包 珍惜糧食顯實效

垃圾分類不亂扔 便於利用好再生 過度包裝要反對 綠色消費益社會

勤儉節約記心頭 行爲公約共遵守

同學們,讓我們養成勤儉的美德吧,我們就會擁有終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同學們,讓我們盡到節約這份責任,牢記這份責任吧!爲了自己、爲了學校、爲了社會、更爲了國家,讓節約永遠的伴隨在我們的左右吧!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或許,你是第一次聽說,在十月的最後一天,有這樣一個“世界勤儉日”,那麼你驚詫的反響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然而,如果你未曾聽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也未曾聽說過“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風氣,那麼你就OUT(落伍)了。

“勤儉”之於每一箇中國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勤勞節儉的民族:上古有神農氏,“遍嘗百草”,纔有了後世百姓的安樂;春秋有季文子,雖貴爲上卿大夫,卻住所簡陋、穿着布衣、以儉爲榮,纔有了魯國的富庶。大而論之,貪圖享樂的奢靡之風,會使一個王朝失卻民心、土崩瓦解;小而論之,一個家庭不知“勤儉持家”,就經不起風浪的洗禮,稍遇不測,就難免舉步維艱、甚至流離失所。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至今仍被孩童們所吟唱,無論歲月怎樣變遷,中華民族從未喪失“勤儉”的千古美德,然而時至今日,我們是否仍然秉承着先輩們的訓誡呢?

從我們身邊看一看吧,最根本的吃穿住行,你是否清楚自己一頓飯究竟需要吃多少?你否是確信自己真的還需要一件衣服?你是否仍在夢想着擁有一間大房子?你是否跟從了別人的車輪而忘記了自己原來也可以走路?

你以爲你做到了勤儉,那麼你錯了!

勤儉是一種行爲,需要我們用習慣去養成。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吧,去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例如你去食堂,根據你的食量來打飯,你節省的不僅是金錢,更是有限的.資源。而由此,你纔會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千萬不要盲從於別人的腳步,“從衆”是件危險的事,你可以自己去準備一個針線包,順手關一下燈,你獲得將是別人的稱讚,這便是勤儉的芬芳。

勤儉更是一種修養,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無形地被人們所記錄下來。在物質匱乏的時候理應勤儉,在物質富足的時候,同樣不能忘記“勤儉”,看似關乎物質,其實關乎精神,一個勤儉的人,其做事必然是有條理的。勤儉也不僅關乎空間、更關乎時間,當你有條理地做事時,你的生命在延續,正如時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每減少一點碳的排放,地球的生命就在延續,我們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你以爲這就是勤儉,那麼你錯了。

這是我的勤儉觀,你或許以爲勤儉就會影響你的學習效率、生活質量?你或許甚至認爲你不去更新自己的衣物,就影響了國家的產業開展與GDP嗎?不必去多想了,我們能做的,是我們自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是對的,有限的生命裏應當活出無限的精彩,這也是對的!

你以爲勤儉是否與我們的生活相矛盾了呢?那麼你錯了。恰恰相反,勤儉是恰是一種智慧,是古人教會我們應對自然的一種法那麼,處理人生的一種策略,就像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個人的勤儉、國家的勤儉,就無所謂文明傳承、社會和諧了。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當勤儉成爲一種風氣,成爲我們血液中的一種自覺,我們便不會驚詫今天這個日子了,願勤儉之風氣遍徹校園。

謝謝大家!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是一種責任》。

同學們,從“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到“勤儉持家久,詩書濟世長”。無一不在證明着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着決定作用。勤儉節約,它是一種美德、一種傳統。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興旺發達。今天我要說,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責任。有人可能會說這未免太嚴重了吧,節約只是生活小事,有必要那麼上綱上線嗎?我以爲:此言差矣!

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一定會爲未來打算,他在自己處於好運的時候,就一定會爲將來可能的不幸做好準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根本不會爲將來着想,他會大手大腳的把全部收入都用光。一旦遇到急難,就會手足無措。由此看來,勤儉節約難道不是一種責任嗎?

勤儉節約不僅關係到金錢,而且也關係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一個人要理智地使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要養成嚴謹細心的生活習慣,這就要勤儉節約。勤儉節約就是意味着科學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意味着最明智地利用我們一生所擁有的資源。這更是一種責任。

勤儉節約是人生的.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勤于思考,也善於制定計劃。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就意味着你具有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意味着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着你的品德修養正在逐步提高。換言之,這就表明了你有生活的目標,你已經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

就社會而言,我們學生還只是單純的消費羣體。在校園內我們還會時常看到這樣的人和事。食堂中隨處可見的剩飯剩菜、那長開的水龍頭、不滅的日光燈、那扔掉的衣服鞋襪等等。這些現象都是有悖於節約精神的,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我想,作爲學生,我們的本份就是學習,如果想學有所成,就決不能去一味的打扮自己,絕不能用父母的血汗錢奢侈享樂。我們畢竟還是學生啊!我們應該有着雪一般純潔的心靈,怎能被這世俗之風污染呢?同學們,我們應該以勤儉節約作爲自己的道德準則和人生追求。驕奢是一條繩索,一旦被它束縛,就難以邁步;驕奢是一個深淵,一旦掉了進去,就會難以自拔。古往今來,紈絝子弟少偉男,原因就在奢侈豪華腐蝕了意志,消磨了精力!其實,勤儉節約並不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多高的智力或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我們懂得一些常識和擁有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就行了。它不需要強烈的決心,只需要有一點點自我剋制。減少一次享樂和快樂逍遙,就能爲社會增加一份財富,而自己的品德也會得到一次昇華。朋友,讓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吧,我們就會擁有終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朋友,讓我們盡到這份責任,牢記這份責任吧!爲了自己、爲了社會、更爲了國家,讓節約永遠的伴隨在我們的左右吧!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