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草原》讀後感

《草原》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草原》課文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草原》讀後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草原》讀後感

  《草原》讀後感一

讀了老舍先生的《草原》後,讓我覺得草原不僅有美若仙境的自然環境,也對蒙古人民濃厚的民族風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好客的蒙古人大方、誠實待人,這些感染了訪客們,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點兒都不拘束。人們都那麼親切,如同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不知不覺就進了蒙古包。蒙古的特產都擺上了,大家邊吃邊聊,好似一家人。老舍先生用可愛來描寫天空很恰當,彷彿躺在天底下,天空格外高,藍地讓人舒服。一團團的大白雲掛在天空,白地讓你忍不住摸一摸再舔一舔。有了它,天空不再那麼空虛。老舍寫到:“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的確,在這種環境下,誰都會不由自主地忘掉一切煩惱,只剩下天空一樣純潔而又明淨的心,只有粗獷和豪放的歌聲才能表達出迴歸自然的愉悅。

這篇文章放到現在也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因爲牧人無限擴張動物的數量和不停地開墾草原,藍天碧草的景色已經不多了。我們一定不能讓環境再惡化下去,必須保護這美麗的大草原!

老舍先生的優秀作品還有很多,只是我還沒有讀完,相信早晚會讀完的,也許我理解的還是不夠透徹,我只能夠慢慢的拓寬我的知識面,將我的欣賞作品的能力提高几個檔次,才值得也配寫老舍先生的作品賞析!

  《草原》讀後感二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出自老舍的《草原》。學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了蒙漢兩族之間深深的友誼。

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草原美麗的的風光和蒙古老鄉熱情迎客,熱情的招待客人,主客聯歡,依依惜別的場景。

《草原》這篇文章寫得可真好啊!既寫出了草原美麗的風光,又體現了蒙古族人民美麗的心靈。寫草原風光時,作者老舍把“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比作“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巧妙的寫出了草原的廣闊無垠和翠色的欲流;用“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來比喻小丘柔美的線條;最後,發揮了充分的想象力,把牛羊靜立不動想成“回味着草原的無限的樂趣”,把草原的美寫得淋漓盡致。寫蒙古人民美麗的心靈時,蒙古族人民穿上節日的盛裝,千里迢迢地來歡迎客人。蒙古族人民既親切,有禮貌,端上了可口的飯菜,熱情地招待客人。飯後,蒙漢人民把酒聯歡,十分快樂!離別時,漢族人民遲遲不肯離去,蒙古族人們不捨地挽留。最後,作者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點明瞭中心,抒發了情感。

蒙漢兩族人民之間深深的友誼打動了我,長大了我也要爲我們祖國各族人民的友誼添磚加瓦!

  《草原》讀後感三

這次,我看到老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天空是那麼明朗,空氣是那麼新鮮,使我總想高歌一曲,來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山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裏都象給無邊的地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多麼優美的語言,多麼流暢的旋律,這就是語言大師的風格,這就是文學巨匠的筆墨。

在《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他的親身經歷,向我們介紹了遼闊美麗的草原美景和熱情好客的草原人民,文章筆意流暢,韻律感強烈。老舍先生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所見、所聞、所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使景物的美、人物的美和語言文學的美有機地融爲一體,讓我們充分領略了草原的美和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深刻了解到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美,深深感受到祖國大家庭中各民族間的深情厚誼。

讀老舍先生的《草原》,如同置身於美麗的巨幅畫卷,呼吸着濃濃的自然氣息。由老舍先生的《草原》,我想到了長江、長城的雄偉,黃河、黃河的壯麗,想到了泰山、華山的壯觀,想到了廬山、峨嵋的秀麗。是啊,我們的祖國處處風光處處美。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祖國各民族人民正意氣風發、團結一心,爲了祖國的更加繁榮,更加輝煌而努力奮鬥着。

我相信:老舍先生如果活着的話,一定會寫出更新更美的散文,來謳歌我們的祖國,謳歌我們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