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5篇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草原上的小木屋》在1999年是美國老師、孩子們最喜歡的100本書之一,列入了“全球兒童典藏書系”,獲得過許多兒童文學獎,在全球享有廣泛的聲譽。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5篇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主要講了在很久很久以前,爸爸、媽媽、瑪麗、勞拉、卡莉寶寶和他們的寵物狗傑克,因爲不喜歡在森林裏看到獵人捕殺動物的殘忍情景,所以決定搬到印第安人的移民區裏。在路上爸爸用精疲力盡的兩匹老馬換了兩隻身強力壯的小馬駒;不斷地找地方露營,直到到達一片大草原的時候,一家人停了下來,他們決定在這裏住下來了。於是,爸爸開始蓋房子,修壁爐,做木門,安窗戶。還認識了斯科特叔叔和愛德華茲先生。當然,這麼多的工序不是在幾天之內就完成的,他們一家五口是一邊生活一邊完成在草原上安家的各種工序,過得其樂融融。可惜在後來,因爲印第安人要把他們趕出去,所以一家五口又坐上了馬車,開始了尋找新家的路途中

這本書中的爸爸是一位能工巧匠,無論做什麼他都可以做得精緻實用,在大草原上一切家用工具都是爸爸裝修的。他也十分勇敢,當他騎着小馬駒派派去周圍巡邏的時候遇到了狼羣,就是因爲爸爸的聰明機智,爸爸和派派纔沒有被狼羣吃掉。還有女孩勞拉和瑪麗,勞拉十分頑皮,瑪麗非常善良。她們的媽媽更是一位心靈手巧,遵守禮儀的好媽媽。

我很喜歡《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你呢?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在《草原上的小木屋》這套書中,羅蘭以她細膩、誠懇的筆法,將一個女孩的成長寫得生動感人,更將父母手足間的親情,她和阿曼樂含蓄雋永的夫妻之情,以及拓荒時代人們的勤奮,勇敢,對大自然的虔敬等,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開拓新生活的期望鼓舞下,父母親帶着不滿7歲的羅蘭和姐姐妹妹,駕着大篷車離開了威斯康星洲的大森林。他們經過明尼舒達州、艾奧瓦州和密蘇里州,駛過結冰的湖面、度過激流、攀登懸崖,驚險萬分地渡過漲水的河流,達到堪薩斯州大草原。建起了小木屋,在獨立鎮附近定居下來。爸爸開墾荒地、打獵,一家人抵抗過狼羣的襲擊,躲過草原大火,捱過熱病的生死關頭,在草原上度過了一段靠打獵維生的甜美時光。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不但內容豐富,而且讓我感觸很深。這本書敘述了西部草原的拓荒故事,勞拉一家艱辛的生活,長途跋涉的勞累他們不怕,重建小木屋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羣包圍的威脅他們也不怕。他們用智慧和行動勇敢地克服了種種困難。他們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書中還把各個人物寫得非常生動:有百折不撓、關心家人的查爾斯爸爸;有勤勞、勇敢的卡羅琳媽媽;有幽默友好的愛德華先生;有文靜、懂事的姐姐瑪麗;有惹人喜愛的小寶寶嘉利;還有忠誠、聽話的狗狗傑克。活靈活現的人物讓我久久沉浸在故事裏感受這堅強而幸福的一家人,從他們身上,讓我知道了堅持就有希望、有勝利,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不應該去害怕,而是勇敢去面對,去解決,這樣人就會有進步,社會纔會發展。他們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而那簡陋的小木屋卻充滿了愛,裝滿了幸福。他們感到無比溫馨。

幸福是一個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們身邊,幸福來之不易,因此需要我們珍惜,珍惜幸福相當於珍惜生命,無論你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只要懷着一顆珍惜幸福的心就會倍感幸福。它的作者是羅蘭·英格斯·懷德。羅蘭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費了十年的心血完成了《草原上的小木屋》系列小說。這套書記錄了在美國西部拓荒熱潮中,羅蘭從兩歲開始,就跟着爸爸媽媽四處遷移,艱苦開拓;直至擁有幸福生活的人生經歷。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幸福的生活是什麼?有高大寬敞的房子嗎?有豪華的轎車嗎?有肯德基麥當勞嗎?都不是,我認爲幸福的生活就是一家人開開心心地生活在一起。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就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故事講述了羅拉一家離開大森林,駕着馬車去西部草原闖蕩。在這個印第安人生活的草原上,他們遭遇了狼羣包圍、全家人染病、草原大火突襲等危險,但羅拉一家並沒有屈服,他們白手起家,蓋起一棟小木屋,打造了新的傢俱,開墾了大片荒地種植莊稼。小提琴奏着動聽的旋律,草原上飄出咖啡的香味,羅拉一家即將過上安逸的生活,可是駐守的軍隊要來趕走他們移居的人,所以羅拉的爸爸決定離開草原,去開拓一片屬於他們的地方。

一個個小故事,優美而頑強,生動而光彩。我喜歡書中的人物:有一雙巧手、愛唱歌謠的爸爸查爾斯,活潑可愛、喜歡夢想的羅拉,赤裸騎馬的印第安小孩。也喜歡書中關於風景的描寫:散發原始氣息的大草原,宿營地繁星點點的天空。它給我的啓迪比任何一本書都多。

書中的一家人哪怕在惡劣和寂寞的環境裏,也生活得幸福快樂,從不受環境的影響,而且,他們能從大自然中獲得無窮的樂趣。爸爸是那麼地吃苦耐勞,媽媽是那麼地慈愛,孩子們也是那麼地勤勞勇敢,這一切都讓我感動着。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羅蘭一家人堅強的意志與毅力。他們經歷的是常人不能經歷的,他們在途中受到過傷害,可他們沒有哭泣,也沒有放棄,他們選擇了堅強。他們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而那簡陋的小木屋裏卻充滿了愛,裝滿幸福。

這告訴我們,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心中一定要有愛,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堅持到底的決心,相信自己能做好這件事,你就一定能成功。可是我們現在又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從小有爺爺奶奶的照顧,爸爸媽媽的呵護。父母爲我們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住在寬敞明亮的房子裏,營養的飯菜,美麗的衣裳,還有隨時可以吃的零食。我們也看了不少書,學了鋼琴,舞蹈。但是每當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我們少了一種信念,少了一種堅定,少了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我遇到一些難的數學題,偶爾做不出來時就會氣餒,不願深入思考。讀外語,遇到長一點的課文也因爲怕困難而不能堅持。我缺乏的就是書中羅蘭一家那種勇敢向前、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學習他們那種精神,一定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一定能戰勝“懶惰”的我,成爲“勤勞”的我。“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人要像珍珠貝一樣,把“困難”磨成最大最美的珍珠。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今年暑假,我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作者是勞拉·英格爾斯·懷德,她寫是的19世紀後半期美國西部拓荒生活,刻劃了移民質樸、善良的品性和勇敢的精神。

在大森林裏,住着勞拉、瑪麗、小嘉莉和爸爸、媽媽,他們生活得很快樂。可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把森林裏的樹都要砍光了,勞拉家門前的小路被運輸木頭的馬車軋成了大路。小嘉莉每天聽到這聲音都哇哇大哭,勞拉和瑪麗也受不了,無奈之下,爸爸決定造一輛大蓬車,讓他們到西部印第安人居住的大草原去生活。他們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大草原,在草原上,他們遇到了同樣移民的單身漢愛德華先生,他幫助勞拉他們一起建好了小木屋,勞拉一家和愛德華先生成爲了朋友。在草原上,有許多印第安人,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兒,勞拉這些新移民的到來,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後來,由於軍人們的強迫大家移民,勞拉他們不得已離開了這片美麗的大草原,而那些印第安人也不得不離開這兒,遷徙到了更遠的地方。

看完全書,我彷彿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一羣小朋友在草原上奔跑、唱歌,大人們在木屋前架鍋煮飯,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青青的草,可美了!小動物都在地裏安了家,一聲鳥叫都讓人聽了舒適又清爽。再看看我們生活的地球,大氣層被破壞,工廠的煙囪排出的黑氣把空氣污染了,小鳥不見了,大樹爺爺也生病了,汽車的尾氣把馬路弄得烏煙瘴氣,許許多多的噪音在城市中迴盪,白雲姐姐和藍天哥哥都不出來了,烏雲弟弟帶着他的夥伴來了,城市變得死氣沉沉,沒有了前世紀的光彩,小河裏,魚兒稀少,幾乎都是被河水的臭味給薰死的,狂風襲來,沒有了大樹的遮擋,狂風進入城市簡直是輕而易舉。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要和污染說再見。因爲,大自然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的家園呀!

我暑假裏去了西藏的藏北草原,那裏的草是多麼鮮嫩,花兒是那麼豔麗,叫鼠免的兔子都在地下安了家,它和書中勞拉所生活的大草原是多麼相似呀!藍藍的天空白雲飄,我似乎可以聽到夜晚草叢中的音樂會。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講述了查爾斯帶着全家來到美麗而又充滿危險的大草原。在大草原上,他們遇到了赤身裸體的印第安人,遭受了狼羣的包圍、熊熊燃燒的草原大火和可怕的熱病的侵襲。但是在爸爸親手蓋的溫馨小木屋中,一家人還是度過了一段甜美時光。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智慧能幹的查爾斯,作爲爸爸,查爾斯保護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們。他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並且化險爲夷。查爾斯用愛讓全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他們溫馨的小木屋裏。

我也有一個智慧能幹的爸爸:有時他是認真的,那是他在工作;有時他是嚴厲的,那是我犯了錯誤;有時他是溫柔的,那是他在安慰我;有時他是快樂的,那是我們在做遊戲。

爸爸的愛是溫暖的,讓我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爸爸也用愛爲我打造了一座五彩繽紛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