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通用19篇)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通用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通用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通用19篇)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他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的內容所寫成的。他想通過此,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鄉土中國》這本書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鄉土性並不是中國所有階層的特性,但是卻是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

關於這本書,費氏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道:“《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嘗試,而這《鄉土中國》卻是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的範圍。”它是費氏在“鄉村社會學”課上所講內容的整理,除後記外,全書共14部分:“鄉土本色”略論了鄉土社會的概況,爲不甚瞭解鄉土情形的讀者簡要搭建了中國鄉土的框架;“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兩篇則從時間與空間角度分別闡述了傳統鄉土中文化的傳遞方式,從而引出禮治之適用於較少變動之傳統社會和法治之適於變動較爲劇烈之經濟社會;“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三篇又成一體,通過團體格局與差序格局的概念來比較作爲中西社會結構基本單元的團體與社區,並引申出了中西結構其本質的不同;“男女有別”、“禮治秩序”與“無訟”三篇承前之禮治話題,從立法角度來具體考察分析鄉土社會的秩序;“無爲統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與“名實的分離”四篇則通過考察鄉土中權力的歸屬將權力分爲四類: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時勢權力,橫暴權力類於傳統之軍政權力,同意權力類於今之法治的和平暴力,教化權力類於宗教教化之權而時勢權力頗有卡理斯瑪統治之列;最後一篇“從慾望到需要”則從經濟的角度,以其動機是否爲單純生存需求爲界,辨析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之經營目的的不同。

中國傳統社會作爲一個高度集權的的社會,中央集中了全國最高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然而,從中央發起的改革卻鮮有不失敗的,更有些甚至直接威脅政權的統治,許多理論上明可強國富民的統治甚至直接危害了統治的根基。這使我們在反思體制的弊端時也不得不細細考察這一“千磨萬擊還堅韌”的基層社會,反思這些歷無數政權更迭而依舊千年不倒的門閥其基石究竟何在,反思在顯性的暴力政權下究竟還隱藏着哪些隱性權力或者權力集合。“以史爲鑑”,不止是爲了“知興替”,更是因爲今天的社會仍存留着無數傳統的因子,今天的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須更深徹地瞭解這塊土地的每一細微處及其產生根由,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不至於鬧出“無粥食肉”的笑話。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2

《鄉土中國》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聯不穩定的特點,但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在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正因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征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但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樣辦,只有乾着急。正因,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但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但是中國此刻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那就是“禮治”。在這個過程中,很長一段時刻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倘若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現代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其實《鄉土中國》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3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裏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麼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後給我的答案是腦袋裏出現一幅畫面裏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裏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溼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麼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爲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爲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作品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爲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爲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爲,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爲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4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書”。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鄉土中國》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了暢銷書。

費孝通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爲“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而在西方社會,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是由單獨的社會團體承擔的。因此西方的家庭以夫妻間的感情維繫,鄉土中國的“家庭”則以家法和紀律維繫。以紀律維繫家庭,反過來又影響了感情定向,造成了“男女有別”的現象。

費孝通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法律憑藉權力機構強加於個人,道德靠社會輿論維持,按照費孝通的意思,做事合乎“禮”則更像“憑良心辦事”的意思。

費孝通認爲,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爲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費孝通認爲,在鄉土社會,血緣關係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爲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了一個個關係緊密的社會羣體。在羣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費孝通認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不過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爲緩慢。緩慢的變化緩衝了變化可能帶來的衝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少見思想激盪。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面對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讀完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5

韓寒的一句著名的語錄是這樣的:“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邏輯。”我看到這句話的不僅覺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時另我們自己都感到費解。確實,每個國家都有着一套自己獨有的文化體系,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中國的人情社會,即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世方式讓注重平等的西方人感到困惑。而西方人的一視同仁也讓中國人覺得有些缺乏人情味。作爲中國人,我對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感到熟悉,但有時也會心生疑惑,爲何中國人會有這些特點?

《鄉土中國》描繪出了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支配着生活各個方面的體系。因爲是初次閱讀,我對於書中的內容真正理解的不太多,某些觀點也是讓我覺得似懂非懂。但本書描繪的體系解答了我對中國一些社會現象的困惑,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中過於西方的那些文化社會差異在我看來也更容易理解了。

中國的人情社會有時也會令人感到苦惱。走出社會靠人脈,辦事注重人情關係,這些現象時常讓我對將來走出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感到一絲壓力,光靠個人的奮鬥還不足以使自己在社會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有時也會感嘆中國人爲什麼無法像西方人那樣公平地靠個人實力競爭。《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兩文中,作者費孝通先生論述了中西社會格局的差異,並從這差異出發解釋了中國人與西方人對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觀念。費孝通先生認爲,中國人與他人發生了關係,是以自己爲中心,如波紋般一圈一圈向外層推出,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圈子內,與中心的關係密切程度當然不同。因而,中國人無法對與自己關係密切程度處於不同圈子的人一視同仁。而西方人的觀念中,個人是依託自己屬於的團體而與這個團體內的人發生相互聯繫的。同時他們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因而他們認爲對每個人一視同仁是理所當然的。相比之下,中國人對待他人時更注重關係的親疏程度,所以就會對於自己關係更密切的人給予更多關照。

人情社會有時令人傷腦筋,但不得不承認從另一方面來說它又是合理的。“親親相隱”和“大義滅親”這兩種行爲相比,大多數人更認同“親親相隱”且實際行爲也偏向於此。我認爲“大義滅親”是殘酷的,人的私心使人在感情上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對待親人與陌生人。法律中有專門的迴避制度,當被審判的人與自己有着親密關係使,審判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必須迴避,從而保證公平也保證司法人員免受“法理親情衝突”的困擾。

由於我學習的是法學專業,《鄉土中國》裏的《無訴》一文令我印象深刻。學習法律後,有了法律信仰,便相信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最好規範。讀《無訴》一文,文章的第一句“在鄉土社會裏,一說起‘訴師’,大家就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便令我意外。一直把法律的發展看做是社會進步的發展,卻不知傳統社會中自有一套約束人們行爲的“禮”。不同於今天的掌握法律需要專門的訓練,鄉土社會中的“禮”是每個人都熟習的一種道德。克己復禮,人們靠內在的良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爲,而法律依靠的更多的是國家強制力。由此看來, “禮”在鄉土社會具有相當的合理性。

雖然鄉土社會的“禮”具有合理性,但它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是不適合的。從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表達的一些觀點中可以知道,傳統的社會以一個個小鄉村爲單位組成的。鄉村的流動性很小,人們彼此熟識,因而變動性也小,人們之間靠經驗形成相處的規則也爲彼此熟識。這套規則世世代代穩定地流傳下來且被認同。因此,年紀越大的人由於有更豐富的經驗,所以對於這套規則更熟悉。當有衝突發生時,往往年紀大,有威望的人當起仲裁者,給衝突雙方評理。由於人們對規則的認同與對年長者的信任,這些裁決往往足以另他們信服,從而他們可以不採取“法”來解決問題。

現代社會是一個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將接觸各種不同的人,用費孝通先生的話說,“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於是鄉土社會的“禮”起着越來越小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複雜的法律。打官司如今是很常見的事情。法律是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產物。在我看來,當今社會的普通人一般很難做到像鄉土社會的人們信仰“禮”一樣信仰法律。因爲“禮”在鄉土社會的人們看來是被實踐檢驗過的適合社會的規則,也是時代相傳的人們理應熟記的規則。而在當今中國,法治的發展歷史還太過短暫,法律暫時還不能做到像“禮”一樣深入人心,爲人所信仰。但我也相信,隨着法治社會的不斷髮展、健全,法治取得良好成果並獲得人們的認同時,法律的基本原則不斷爲人所認知時,法律信仰將在社會樹立,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有序。

雖然對於這本書,我還有許多不太理解的地方。90後的我沒有經歷中國傳統社會,對於中國的一些獨特現象往往熟悉卻不知其因。《鄉土中國》幫助我瞭解到一些未曾體驗過的傳統,總的來說讓我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內在體系有了一定的瞭解。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6

中國,飛速發育中的古老國度,傳統與現代在交融,青銅與碳纖在碰撞,道德這個東道主也在與遠道而來的制度相互切磋。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不斷推陳出新,但骨子裏還是有永遠不會褪去的東西——鄉土。中央電視臺有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創造了中國電視劇都難以企及的收視狂潮,其中除了美食的誘惑,更多的,是龐大的外出人口對家的味道的懷念,家在舌尖上,家在被褥間,家在筆墨裏,正如費孝通老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的前言中寫道:“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據費孝通先生所言,中國國家結構的基層便是鄉土,構成這個國家的最下一層維繫紐帶,正是鄉土性,鄉既不是特指鄉下,土也非土頭土腦,而是一種情感,一種牽連,是人與土地有着關於生死存亡的不可分割的聯繫,重土思安,故土難離。中國在傳統上是一個漫長曆史的農業國家,幾千年來,家鄉的土地對中國人來說就是飯碗,就是生存,遊子在外,飄零無根,終歸要站在家的土地上,揮起鋤把,纔算務了本業。長久下來,土地對人的影響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全面,漸漸地流入到中國人的血液中和骨髓中,成爲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文化,於是,中國人開始離不開故鄉的泥土,所有中國人的心都被牢牢留置在屋外的土地上,因而,中華民族的性格中加入了深厚的安穩情節,中庸的處世之道,淵遠的文明流傳,安定的人生追求,中國人於是有了深深的鄉土氣息。

自然條件與家族觀念決定了中國的基本聚落形式——農村,是一個內向的,封閉性的完整聚居環境,其中的每一戶人家存在實際或理論上,或多或少的某種關係,這是親密而純粹的,鄰里之間保持着基於善意的密切關係,這種人際關係的味道是鄉土的;而現今更多人遷入城市,特別是超大型城市的高層建築居住,一個個水泥的方格分割了人與人之間空間上的距離,也分割了心理的聯繫,按費孝通先生的說法,現在的人更類似於村與村之間的關係,相互隔絕並且相互孤立,帶有天然的排斥性,在外孤獨,在內又缺乏相互支持,最常見的聚居單位是一家三口,自我中心和人際冷漠也就不難解釋了,這種人際關係的味道是鋼鐵的。鄉土社會與之不同,雖然村與村之間相互隔絕獨立存在,但在內部有足夠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村落得以建立,最初的一批創始人必然相互存在高度的信任,這種信任和心理的親近隨着繁衍而延續,人與人之間存在某種天然的相對熟悉,經過數代的延續,就成爲一地的故土感情,這造成了人與人、村落與村落的差異,鄉土味與鋼鐵味的差異,也造就了中國人的代代鄉愁

時代在發展,社會的每一個方面都在變化,有些變化是進步,而有些變化則很難界定其性質。如費孝通先生提及的,鋼鐵的城裏人看鄉土的村落人,會因爲其文化認知的相對不足而以爲其“愚”,相應的,鄉土的村落人眼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鋼鐵的城裏人,因爲基本生存能力的相對缺失,也是“愚”的,這是時間推移和社會發展帶來的鄉土與城市的分歧,在起點,整個中國都是鄉土的,是真正的鄉土中國,而逐漸的,城市中國出現了,並且與鄉土中國向不同的方向在發展。在鄉土中國,封建禮教的遺存,家族體系的殘影,既束縛着這片土地上的人,也是其完整精神結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繫男女關係的都不僅僅是生殖與繁衍的需要,更多的是瞭解,同樣的,維持整個人際關係體系的同樣是瞭解,相互瞭解與共同認識,傳統儒家觀念和道德倫理是同一片鄉土上的人們接受同一種意識的基礎。鄉土社會是靠最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和思考來配合個人之間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存和熟悉的,使人感覺到是自然的。只有生死於斯的人羣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人際關係和共同思維,其中各個人之間有着高度的瞭解,這一切就是鄉土觀念和鄉土情懷,其中最大的離心力,只不過是人的個體差異和必然的性別區分而已。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及了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即衝突決定存在,生命的過程存在於克服阻礙之上,但鄉土中國並不認同這一點,或者說傳統中國並不認同這一點,在中國幾千年的處世哲學中,和諧穩定永遠是第一位的,社會秩序的重要性和優先等級遠遠高於個性的突破和個人的滿足,整個社會體系在遏制破壞秩序和穩定的因素時能夠爆發難以想象的強大凝聚力,或許這是一種對進步的阻礙力量,但這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

中國現在正在全力推動法治社會的建設,這是應該的,科學的,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歷史前進的必然,但就傳統而言,鄉土中國是一個人治的社會,這種人治並不停留在表面的個人集權和羊羣效應上,在掌權者頭上是輿論,連天子都不敢輕易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輿論的頭上是道德,是倫理綱常,費孝通認爲這種人治其實是一種禮治,根據禮儀和道德來實現法律的約束力。道德與法律,有時候需要面臨取捨,但我認爲更好的結果應該是融合,海洋法系的種種無奈已經表明了完全條文的法治是蒼白的,而封建社會的最終崩潰也說明完全唯心的禮治是無力的,法律的嚴謹與公正保證了人格的平等,而道德發展的繼承性與漸進性保證了社會進步的穩健。

時至今日,城市化成爲中國發展不可阻擋的浪潮,但鄉村仍是中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鄉土的情懷則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柔軟部分,既包括對天然熟悉的故土的懷念,也包括對那一種思維邏輯的認同,那一份敏感的不可觸碰。這是中國的現實,也是中國的特色,中國要發展,不可能犧牲甚至捨棄關於鄉土的這一份,無論是政策,還是感情。未來,無論是探索進一步加快城市化的建設進程,還是發展有着更旺盛生命力的新農村,費孝通先生的這一部《鄉土中國》,和它所引發的對鄉土的思考,都有着重要的參考和借鑑意義,值得熟讀和深思。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7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根據解放前夕中國社會現實狀況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所完成的著作。書中詳細闡述了費老在深入中國鄉村社會後,於基層中洞悉的彼時中國的社會特點。費老在書中從政治,如無爲政治、長老統治;經濟,如鄉土本色、血緣和地緣;文化,如文字下鄉、家庭、男女有別等方面進行說明。雖然很多寫實的描述早已時過境遷,不適用於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但它對當今學者對那個時候的社會狀況的研究仍然有着巨大值,也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有着重大的借鑑意義。

費老首先在第一篇的鄉土本色中引出他對於“鄉土”的概念——社會基層的鄉土性,土是指泥土、是鄉里人謀生的工具。“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費老寫得好,這是因爲他們世世代代都囿在土地上、耕種活動的分工程度也淺得很,可以自己自足的人們自然是流動性小、社會變遷速率小。我認爲,從全書來看,費老的鄉土社會從某種程度上說應該就是我們的傳統社會。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小農經濟一直是我們的經濟形態,生產力的發展是緩慢的,傳統是一種不易被打破的東西,所以我們有着農業的本性。在這種慢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周圍都是熟悉的人,完全不需要去耗費時間精力來適應陌生的“新面孔”。生活上的固定性使得我們產生了活動範圍的限制性,形成了穩定封閉的鄰里關係。熟人相見就打聲招呼,法律、合同什麼的是面對陌生人時纔會有的,所以鄉土中國纔不是個法制社會,我們“生於斯,長於斯”。

而對於現在,許多原本世代以務農爲生的家庭裏的年輕人甚至父輩母輩放棄家鄉里的土地,涌進城市務工。這不得不說是社會發展而形成的結果,表面上似乎他們應該會得到與城裏人平等的待遇。但也正是由於上千年沿承下來的傳統,他們是基層社會裏的人們,與城裏人似乎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在今天,他們與城裏人還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權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維護,他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我們的社會並未成爲一個真正的法制社會!

在文字下鄉中,費老則是選擇了現身說法。很多人認爲鄉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爲不應該這麼說,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自己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自然不甚了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包穀、不會下河摸魚、不會猴子上樹一樣,沒有什麼值得取笑的。之前也說到,鄉土社會是熟人的社會、是“面對面的社會”,各家各戶獨立自己、見面也只用打招呼而已,語言是足以解決他們的一切問題的。這樣想來,文字對他們來說就並不是必要的了。推行“文字下鄉”於費老看來,似乎有些“削足適履”了。但在這推行過程中,我們要找對方式,文字是文明的象徵,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因此,費老並非反對推行。我認爲,這也正是與現在重視教育的原因如出一轍,社會在進步,教育強國。越來越多的人認爲讀書是他們的“出路”,一間間鄉村的希望小學正在被蓋起。費老得出這些認識正是來自於他在鄉間生活的經歷,這也正是他所推崇的“田間考察”的研究方式,也是注重實踐經驗的“實證主義”的重要體現。

差序格局中,費老指出“私”的毛病在中國比愚和病更普遍,於是生出許多問題,滋生許多貪污無能的問題,並以此引出中國社會結構的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的差序格局。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在這格局中,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社會聯繫。這就涉及到中國傳統中的人倫,“人和人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倫是有差等的次序”。在這種格局中,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就看站在哪個角度去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不同的社會結構格局導致不同的道德觀念。這也是西方社會“團體格局”與我們社會相區別的原因。“差序格局”這一概念也是由費老提出來的,並逐漸被國際社會學學者所承認接受。

家族這一章中,有人說鄉土社會也包含着團體,比如家。其實就社會結構的格局而言,西方社會與鄉土社會內部都有團體式的社羣,也都有差序式的網絡,但就其主要形式而言,西方社會強烈地呈現爲一種團體格局,鄉土社會強烈地呈現爲一種差序格局,這個只是取決於不同的側重點。東西方都有的“家”,在結構和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區別,這反映出社會格局的不同所導致的差異。

在西洋,“親子指結構,生育是功能”、“主要的是生育兒女”、“西洋家庭裏夫婦是主軸,兩性之間的情感是凝合的力量,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成年即離開……不在家庭的功能分區裏”費老如是說。而在中國,“家是一個事業組織”、“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

鄉土社會的家庭呈現出比較強的差序格局特性。家庭成員不限於親子,可以依需要而以父系原則沿親屬差序向外擴大。人類學稱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組成的社羣爲氏族,鄉土社會的家在結構上就是氏族,稱爲家族。除生育外,家族可擔負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家族必須是綿續性的,因爲政治、經濟、宗教等事務是綿續性的,所以家族不因個人的成長或死亡而分裂或結束。這種除生育之外的綿續性事業社羣凝合的基礎不是兩性情感,而是家族事業的需求。“中西家庭在結構與功能上的這種差異,使得中國人在家庭情感上尤其是在兩性情感間有着矜持與保留”,女性於傳統中被教導相夫教子、三從四德,綿續性的事業社羣決定了這一切。

在男女有別這一章中,費老提到西洋有兩種文化模式,一是阿波羅式的,一是浮士德式的。前者認爲宇宙有一個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維持它。天堂遺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後者認爲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沒有盡頭的創造過程,不斷地在變。費老認爲鄉村社會屬於前者,現代社會屬於後者。

對於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認爲可以理解爲一種人生觀,“生命是障礙的克服”,挫折愈多,生命也愈頑強,生活的意義也愈深。其中隱藏的結論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非結果,因爲生即使,每一天的生只是向死更邁進了一步。進而推論,我們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經歷更多,這就是存在主義者加繆的觀點——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鄉土社會中是沒有這些的。在我看來,柏拉圖認爲現實世界只不過是對理想中的世界的拙劣模仿,還有聖經中對於原罪的解釋,都是前一種模式的表現;費老說“鄉土社會所求的是穩定”“是阿波羅式的”。男女授受不親是“男女只在行爲上按着一定的規則經營分工合作的經濟和生育事業”。女性似乎於“天然中”就處在一個弱勢的地位上,其主要責任是家事,做得好了,你是“賢內助”,做得不好便隨時面臨休妻的可能。更往前了說,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男性會遭衆人鄙棄;女性必須從一而終,年紀輕輕成爲遺孀你也必須守着寡才配能上一塊貞節牌坊,否則就是“浸豬籠”還要揹着難聽罵名的下場。夫妻間的婚姻關係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對在婚前甚少交集的男女雙方便只能於婚後“漸漸生情”。但那時的男子終究以事業爲重,男女甚至只能維繫着兩性及婚姻關係。娶得嬌妻是爲“延續香火、傳宗接代”,女子只能是下得了廚房卻上不了廳堂的。我認爲,鄉土社會的婚姻關係較那時已經是個巨大的進步了,儘管女性仍然是“拿不出手的”,依舊以輔的身份出現。而在現代社會中女性的話語權越來越多,越來越追求着與男性平等的地位,有的甚至成爲女強人:獨當一面,比男性更爲出色。並且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女性甚至不願生育,丁克家族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不得不說是男性與這類女性妥協的結果。儘管這種選擇是自由的,但這種行爲後果還是令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從這方面說來,這種進步又是好是壞呢?

費老說“家庭是以同性爲主、異性爲輔的單系組合”,“男女有別的界限使中國傳統的感情定向於同性方面去發展”。我認爲這是有道理的,同性戀雖然大部分是先天的,但後天過多地與同性接觸或環境影響,也是有可能的,我的同學中就有這樣的情況。

在無訟中,“行爲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爲是當然的。長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規則化爲了內在的習慣。”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中國當代的教育,創新意識在一定層面上是這個時代所缺少的,很多學生們在高考這個獨木橋面前被轉化成了一個個的做題機器,理論與實踐在某種程度上是脫節的。但慶幸這一問題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到。

在血緣與地緣中,“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只要你接受了這原則”,而括號裏的“我們有誰曾認真地懷疑過這事實?我們又有誰曾向爲這原則探討過存在的理由?”費老是不否認在鄉土社會裏,血緣決定着你的出身地位,但在這其中又隱隱含着一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聲討。如陳勝、吳廣,都有揭竿而起之時,這一切又都是傳統使然。

名實中,很多結果都是你做這些事情時附帶而來的,是當初做這些事情時所未料想到的,而這些後果又真實地發生了並且又碰巧地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正面的積極作用。

整本書中,費老前後結合,鄉村的即是傳統的,而他也在一直圍繞着這個話題展開討論,經典而又準確,於細微中用最樸實的語言把他所經歷的鄉土社會展現出來。頗有感觸的是他在重刊序言裏說到的——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在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是的,而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費老想借鄉土中國這不成熟的果實所展現給我們的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也確實是值得我們觀摩和學習的。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8

費孝通是一位我們都耳熟能詳的社會學大家,他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在國外,費孝通以《江村經濟》聞名於世,但我認爲他在20世紀40年代完成的一本名爲《鄉土中國》著作更深入人心,更能被我們中國人所接受。記得我大一剛開始上《社會學概論》的時候,顏士之老師就在課堂上給我們介紹許多對我們學好社會學以及本專業的各類社會學大家以及他們的書籍,當老師說到費孝通先生的時候,着重地爲我們介紹了他寫的《鄉土中國》,也正是因爲受老師的影響,我去認真地閱讀了這本著作,讀後我才知道費孝通先生的見識之廣以及對中國內在結構分析的透徹,直到現在想想也讓我深有感觸。

在《鄉土中國》這本著作既反映中國的實際狀況,又是具有很強理論深度的著作,在中國的學術界具有比較大的影響,成爲許多學者研究中國問題的必讀書。費孝通先生的生花妙筆更令《鄉土中國》中的文章精彩紛呈,通過閱讀《鄉土中國》這本著作,可以加深我們對中國社會的重新理解和認識。《鄉土中國》雖然僅僅十四篇文章,卻描繪出了生動而貼切的中國傳統形象,對很多問題費孝通先生他以精闢的見解和恰當的比喻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釋,這也使得能夠讓更多的人很好的理解先生他的觀點。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這本書的開頭,就爲我們講解“什麼是鄉土本色”這一問題。從這一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費孝通先生的見解是:“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城裏人說鄉下人很土,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以前一般聽到城裏人說“鄉下人很土”時,我們作爲鄉下來的人總是會感覺城裏人在藐視嘲笑鄉下人,心裏很不是滋味。但經費孝通先生這麼一說,這“土”字用得好啊,我們鄉下人離不開泥土,說我們“很土”或“土氣”都是很正常的。因爲我們鄉下人和城裏人本身就所處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樣。其中有些城裏人認識知道的東西我們鄉下人卻一點都不懂,也是不足爲奇的。這不,在鄉下不是有很多東西城裏人也不認識知道嗎?這是非常公平的,因此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也正符合了今年兩會通過的《選舉法》中規定在選取人大代表的時候,城市人和鄉下人擁有了相同的權利,也就是所謂的同票同權,不再是以前那種不公平的情況了。有些人說雖然我們在制度上到達了這一目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可定會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我認爲中國能跨出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接下來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邊實行邊解決。

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是一個“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社會,是一個規則暗含的社會,是一個“擡頭不見低頭見”的社會,是個生活成員之間互相瞭解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熟悉產生信任,因此鄉土社會沒有法律,也不需要法律。雖然現在在中國這些現象有些削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費孝通先生對鄉土社會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就拿“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句話來說,無論是城市和農村,如果我們想做某件事,我們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自己該怎麼去完成,想到的而是自己可不可以找熟人來幫幫那個忙,因爲我們清楚有熟人的話那就會變得容易一點,常言道熟人之間好辦事呀!這些意識已經深入我們的腦髓,在我們心中已經深深紮根了。其他的幾點我就不展開講述了,我相信大家已經很瞭解了,鄉土社會就是這樣帶給我們並不需要法律的社會,他就求的是“人治”、“禮治”!

雖然說費孝通先生對鄉土本色闡述的非常深刻,而且我也非常認同先生的觀點和見解,但是我要說的是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爲深刻的還是“差序格局”這一名詞,我經常會在看到一些社會想象的時候就會想到“差序格局”這一概念,具體“差序格局”是怎樣一個概念,那就讓我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吧。

中國整個社會結構的格局不同於西方“捆柴”那樣是一種團體格局,而是一種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這是先生相對迪爾凱姆的“有機團結”和“機械團結”而提出的概念,而且非常符合中國國情。費孝通先生把中國的社會結構比喻作“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旨在描述親疏遠近的人際格局,如同水面上泛開的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的“ 。每個網絡都是以”己“作爲中心,每個網絡的中心也各不相同。

中國的差序格局具有一種伸縮能力,這要看那個中心的勢力如何來決定的,這一點我們是很容易理解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存在着許多家族,這次我們就拿民國期間的四大家族來說吧,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四個家族在當時的勢力是非常龐大,幾乎可謂是手可遮天,那麼以這四個家族爲中心會向外擴大的地步和影響就會大,而且以中心勢力的遠近可以來劃分不同的人際格局和親疏關係,也就產生了很多邊緣勢力。這樣解釋的話我們就很容易看出這其中的差序格局所具有的伸縮能力了。

中國人對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正是因爲這種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爲中心勢力的變化而改變。儒家考究的是人倫, 因此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將”倫“的定義解釋爲”從自己推出取得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力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 。他認爲孔子先是”承認一個己,推己及人的己,對於這己,得加以克服於禮,克己就是修身。順着這同心圓的倫常,就可向外推了。“孔子的道德體系裏絕不會離開差序格局的中心,否者的話這其中的差序格局的就沒有意義了,它只會依着需要而進行推廣和縮小。

明白了這個能放能收、能伸能縮的社會規範之後就可以明白了中國傳統社會中的”私“的問題了。中國的”私“就好像”一個人爲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爲了家可以犧牲黨,爲了黨可以犧牲國,爲了國可以犧牲天下。“對於中國人來講,私和公是相對的,因爲在差序格局裏,站在不同的圈子上看,公和私是會轉換的,這也是我在差序格局中瞭解比較深刻的一點,對我而言很有啓迪作用。

到此,我已經對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中的感悟講的也差不多了,但這些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而已,如有不對之處請大家不要見怪!對於本書中其他的內容我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即使有也沒什麼好說的,因此在這我也就不講廢話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爲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可以從他在”後記裏說自己寫的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中看出。同時,我認爲他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簡潔明瞭,容易讓大多數人所接受。再者作爲農村孩子出生的我而言,讀起他的書來感覺倍加親切,作爲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擡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最後我感到閱讀費孝通先生的這本著作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鄉土社會有了更爲深刻了解,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因此我建議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去看看這本《鄉土中國》,它一定會帶給你很多驚喜,讓你從中受益良多的!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9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人,農村人當然對鄉村有着極爲敏感的神經,只要誰敢侮辱農村人,我一定會站出來給於他最大批評。這就是我樸實的感情,農村人沒有任何的不好,只是有點土罷了,對現代社會沒有很深的瞭解罷了,這有什麼呢。

當我看到有一本書是描寫鄉村的時候,我禁不住要去讀一下,這是我最起碼的準則。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裏將分開闡述。

1、關於戀愛

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

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不斷地克服阻礙,也是不斷地發現阻礙,要得到的是這一個過程,而不是這過程的結果。

對於正在談戀愛和憧憬一次轟轟烈烈的戀愛的人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策略——推陳出新!有何嘗不是一種忠告——一種過程!

2、鄉土本色

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用土裏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着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形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爲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不知道個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形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爲什麼不怎麼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嗎,只不過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3、文字下鄉

關於“特殊語言”特殊語言是親密社羣中所使用的象徵體系的一部分,用聲音來作象徵的那一部分。表情動作在面對面的情境中,有時比聲音更容易傳情達意,它常常特別有效。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已經開始拋離鄉土社會,無可否認,文字是現代化的工具,但要明確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不是處於鄉下人的愚,傻,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而其我們單從這一點來了解一個人、批判一個人是不夠的,因爲語言和文字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中,我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不必使用文字。所以要向農村提倡文字下鄉,一定要考慮到語言文字的基礎,否則開幾個學校讓鄉下人多認識幾個字也不能使他們“聰明”起來,而這一點對現代社會是很有啓發意義的。

關於傳統

傳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

熟悉是從時間裏、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是啊,我常常在想,怎麼在家的時候,自己一個眼神,一種動作很能表達出需要表達的意思,而我們周圍的朋友和親人又不會誤會,怎麼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一個陌生的社會,簡單的動作,無意的話語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誤會,還要費盡心機的去解釋,去澄清。我們常常感到在家的時候最自由,我想不僅是因爲那裏有自己的家人,更多的是從心所欲不逾矩吧!能把一個陌生的環境儘快的適應成熟悉的環境,樂在其中,從心所欲不逾矩大概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吧!

4、差序格局

關於社會類型費老在本章將社會類型分爲團體格局與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團體格局指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了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他西洋社會更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扎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在西洋社會,孩子成年了住在家裏就得給父母膳食費,那是因爲大家都承認團體的概念,在團體裏的有一定資格,資格取消了就得走出團體,並不是說是人情冷熱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力,而在我們卻是攀關係,講交情。因爲我們的鄉土社會是差序格局的,從這一點來講我們更容易理解西方與東方文化上的不同,更容易明白我們接受不了他們生活方式的深層原因。

費老用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爲我們描繪了中國社會的差序格局,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想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在一個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這一段,我感受頗深,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簡單的話語後面蘊含了多少費老在實地調查、用心思索之後的徹悟,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智慧與謙遜。就像一些原理,指引着我們分析許多現實問題,他告訴我們,雖然世殊事異,但我們總能發現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都反映他所處社會的社會屬性。

5、血緣與地緣

關於血緣與地緣的思考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做的約定。在這裏,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着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重大轉變。

在親密的血緣社會中商業是不能存在的,這並不是說這種社會不發生交易,而是說他們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持的,是相互饋贈的方式,當場算清是陌生人間的行爲。

目前爲止我所見過的,除了窮苦的老年人擺個攤子,等於是乞丐性質外,大多是外邊來的“新客”。商業是在血緣之外發展的。我注意了一下我的家鄉的情況,確實如此,在馬路前擺攤子多是一些年紀大的老年人,還有就是外來的新客,某家的門婿之類的。畢竟一個村裏的當面算清確是不好意思的。

6、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關於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的不同道德觀念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團體格局中的道德體系,決不能離開他們的宗教觀念。在象徵着團體的神的觀念下,有兩個重要的派生觀念,一是每個個人在神前平等,一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最主要的是“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在這個意義上說,差序格局中並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係的道德觀念,這種超己的觀念必須在團體格局中才能發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這樣說的話,我就可以理解爲什麼西方的政府工作更透明、更廉潔有效、公民參與程度更高,更重視自己的權利,更強調公平。

7、教化與橫暴

關於教化與橫暴孩子碰着的不是一個爲他方便而設下的世界,而是一個爲成人們方便所佈置下的園地。他闖入進來,並沒有帶着創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沒有個服從舊秩序的心願。從並不徵求,也不考慮他們同意與否而設下他們必須適應的社會生活方式的方面說,教化他們的人可以說是不民主的,但若說是橫暴卻又不然。從這一帶你說,父母的規劃對孩子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我也更能理解爲什麼許多孩子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他們討厭這設計好而自己有十分不適應的社會。

教化性的權利雖然在親子關係裏表現得最明顯,但並不限於親子關係。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強制都包含這種權力。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裏: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過程。

8、關於感情與瞭解

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

所謂瞭解,是指接受者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熟習所引起的親密感覺和激動性的感情是不相同的。它是契洽,發生持續作用;它是無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時鏗然有聲。歌哭哀號是激動時不缺的配合。我想這裏的感情大概是激動的意思,與瞭解相比,激動體現出的是一時的興起,而瞭解則更給人穩定的感覺。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激動而是瞭解,我品着這句話,每次讀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夫妻之間,如果多一些瞭解,就會更能爲對方着想,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也大概就不會有這麼高的離婚率,這是穩定社會關係;朋友之間,設若大家都能體諒一下,懂得付出,反過來想想,正因爲朋友之間這麼瞭解對方,這種關係才能形成並得以延續;戀人之間、親人之間都需要了解來穩定這種關係。

9、關於其他方面的思考

費老在一些章節裏的精闢語言總是不經意間帶給我很多思考下面是一些關於某些言語的瑣碎感悟。

與《弱者的武器》的比較

讀了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依然是經典。與《鄉土中國》相比,《弱者的武器》比較詳細地描寫了在馬來西亞村莊的所見所聞,作者通過對馬來西亞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偷懶、裝糊塗、開小差、假裝順從、偷盜、裝傻賣呆、誹謗、縱火、暗中破壞等的探究,揭示出農民與榨取他們的勞動、食物、稅收、租金和利益者之間的持續不斷的鬥爭的社會學根源。而相比之下,《鄉土中國》就宏觀許多,它從大的方面爲我們展示了中國基層鄉土社會的鄉土本質,不同的感覺,同樣的經典。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爲有了土的滋養,纔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纔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纔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恐怕是很難抒發出來。《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從《文字下鄉》到《再論文字下鄉》,都是在談論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爲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爲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說是完全消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

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也許以後的時光內,也很少會有如此優秀的關於鄉村題材的書了,所以我會珍惜這一次機會,將這本《鄉村中國》讀懂,吃透。這樣的我纔會在不遠的以後實現自己的夢想。

如果我有足夠的文采,我也會寫出一本鄉村題材的長篇小說來,可是我覺得我的能力還是達不到要求。也許在某一天,我會突發靈感寫出這樣一本書來,可是到目前爲止,我還是沒有任何的靈感。

我希望中國的鄉村能快速的發展,實現我長久以來的夢想!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0

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和作者後我的認知讓將其確定爲一本高深的教研用書,但通讀以後才知曉它是一本邏輯嚴謹、文章通俗易懂的社會學小冊子。看到“鄉土”的字眼,會讓我把它完全定性爲鄉村研究,但其實它是對中國鄉村及鄉土社會下的中國的剖析。全書表達的觀點是鄉土社會的中國是一個穩定的熟人社會。爲了能夠較好的把握書中內容,我把它簡單的分爲以下幾個部分,鄉土中國的社會特徵、鄉土中國的社會結構、鄉土中國的社會治理。

瞭解一個國家先要了解其政治體制,瞭解一個社會當然也要了解其社會結構的構建,作爲鄉土社會最核心的東西,我想把它寫在最前面。

談到社會結構,費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一詞來概括鄉土社會下的中國。他講西方社會組織結構是“捆柴”樣式的團體格局,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界限分明,責任分明;“差序格局”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投石水面後形成的波紋中心,波紋層層向外推開與他人產生關係,這就產生了社會關係,而每個同心圓波紋就是我們的親屬關係,這是由血緣關係來產生的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的發展實質上是私人關係的發展,作爲以個人爲中心的發散式發展關係,是十分容易由於個人主觀因素而破壞關係的連接,這便需要強有力的紀律來管理,最好的方式便是約束波紋中心的個人,所以儒家搬出了“克己復禮”的說法。

在“差序格局”中由血緣關係而產生的親屬關係便是我們常說的家族關係,由於“差序格局”有着極強的伸縮性,所以這個“家族”既可以小到一個家庭也可以大到一個氏族。每一個“家族”是需要維持和發展的,需要一定生產效率來促使其綿延,“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男耕女織,各自搭配,紀律的出現保證了社會關係的維穩。“紀律排斥私情”,中國人的感情文化中的矜持和內斂與此有着很大關係。男女有着生理上的巨大差異,這種差異激發着雙方的探求慾望,男女雙方感情激動破壞以血緣基礎而建立社會關係,這就是“浮士德文化”,而鄉土社會追求穩定發展的特性,不容許有任何破壞這個社會秩序的精神和行爲的出現,因此“男女授受不親”的說法也登上了歷史舞臺。

鄉土社會下的中國給人最直觀的感受便是鄉土性,中華民族就是泥土裏長出來的,我們的歷史仔細嗅來也有着鄉土氣息。過去幾千年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我們都是從土裏謀生的,農業社會基礎下一個個王朝進行更替。農業社會的中國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鄉土社會下人口不會產生太大的流動,而且人們聚村而居,這種有機的聚集行爲形成了“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熟人社會。穩定的狀態可以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可以“生於斯,死於斯”,建立家業世代相傳,可以有固定的農業稅負和勞動力維持王朝的運轉,因此形成一系列章法維穩差序格局的社會形態極其重要。

全書中提到最多的便是“克己復禮,推己及人”、“禮治”,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一直是維穩社會的正統思想,所以這一點就不足爲奇了。在西方的團體格局社會中每個人、每個團體都有着明確的界限劃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十分明確,而在社會界限的模糊性的差序格局社會中,我們只能嚴於律己,“克己復禮”,並通過社會關係來“推己及人”。禮治成爲了鄉土社會中唯一的治理標準。社會的維穩需要禮治,禮治在穩定社會中才能生存。“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祖宗之法不可變”等俗語便說出了禮治的方法在於社會經驗的傳授,在於教化人們服從已有的道德和行爲標準。以現代文明的角度看,這種教化具有強制性的,是以抹殺人的思想和人性爲基礎的,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有這樣一段話:“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仁義道德”拒絕男女雙方的接觸,拒絕孩童有自己的判斷,拒絕超前性的思想出現,“吃人”的字眼侵蝕普羅大衆的思維,泯滅人的原始慾望。仁義道德就像一座圍城將大衆牢牢束縛其中,滿足他們的慾望,拒絕他們的需求,維繫着社會關係,維穩着社會架構。人的成長離不開最基本的鄉土性以及熟人社會,中國和外國不一樣,中國人是一個人情社會,在鄉土社會中人是相互溝通彼此合作,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必須更好的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社會工作者作爲外來者一旦和他們建立了熟人關係,則更容易和他們進行溝通更容易敞開心扉進行交流,社會工作者和村民快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對於社會工作者來說是一種挑戰,農村社會工作者必須把握鄉土社會的特徵,鄉土社會的性質,從基礎層面影響着農村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者更應該用本土化的視角去開展工作,在吸收外國有利於中國國情的部分,必須進行本土化的發展,只有這樣社會工作者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作爲已經習慣了現代文明的當代人,誠然無法想象這樣一個社會爲何會持續,幾千年之久,但“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並且我們當今的社會有着些許遺風。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以現代文明的角度看,“鄉土中國”的環境也在慢慢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法治社會”取代“禮治社會”,社會的組織形式也隨着土壤改變發生改變。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1

鄉土,一個樸實無華而又牽動着無數遊子之心的名詞,曾觸發了多少人的鄉思與情愫。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沒有華麗的詞藻、生動的描述,卻構建出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將我國社會學的理論推向高峯。

費孝通先生能寫出如此鉅著,與他的社區研究是分不開的。1935年暑假,他到廣西大瑤山進行體質調研,從花藍瑤的基本社會細胞家庭爲出發點,把他們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生活作爲一個系統進行了敘述。除此之外,他還到國內外許多鄉村進行實地考察。《鄉土中國》反映了費先生學貫中西的深厚功底和發展中國社會學的勇氣。

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土就是他們的命根。

作者初次出國時,他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箱子底下。後來,他奶奶又避了人和他說,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住的東西煮一點湯喝,那是一包竈上的泥土,“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多麼重要。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這是“上氣”的一種特色,因爲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像植物一般地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在一個小地方生了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她的兒女一般。

我讀《論語》時,孔子的弟子問孝,孔子並沒有抽象地加以說明,而是列舉具體行爲,因人而異地答覆了他的學生。無違、恭敬、和顏悅色,最後甚至歸結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孝敬父母,做到自己心安,這說明了鄉土社會中人與人相處的基本辦法。

《鄉土中國》所探討的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展現了濃厚的鄉土本色,其中所體現的社會道德,使人讀後仍掩卷三思、唏噓不已。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2

這是一整部論述性的作品,從前對於“書”的印象是裏面有許多故事,是有情節的。如今是頭一次接觸論文式的書,本就陌生說理,讀起來確實吃力。它的每句話都是要理解的,因此,只有在平心靜氣時用最冷靜的思維纔讀的進去。我個人認爲對於這樣的書只讀一遍是收穫不夠的,有讀了一遍前幾章,發現了其中的框架,也能結合整本書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於現在初級水平的我,對於書中一切只能算作淺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難論說,但作者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孩子對比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因爲無知受到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沒有根據。城裏孩子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孩子,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裏普及就像城裏人不懂農家知識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要想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作用,就要加快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根據書中論述,還是從實際出發,中國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家,一個淳樸敦厚,有着黃土一般品德的國家。中國人自身帶着幾分“土氣”,沉穩,老實,沒有心計,中國人是含蓄的,他們面對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克己”,這種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繼承,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着“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中國,許多新型思想衝擊着就有的傳統,這是鄉土社會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吸收新的文化,加快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按照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是禮治的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奉爲主流,道德與法律相協調。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涉及觸犯法律的事,正是由於禮治思想的準繩約束着,法律只是現代社會的標誌,肅然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卻不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作者認爲人治有時能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正是人治有着“懸疑叢與”“罰疑從去”的靈活功能。

總體看來,中國人是安土重遷的,是由道德維繫的,是有秩序的,中國人的觀念深入日常生活,隨處總想播種,僅用一句“我”辨別身份,諸多細節,充斥着生活。作者說這本書算不得是定稿,也並不能說是完稿,很有道理額。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指引着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更提醒着我們明確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3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可謂名聲在外,好像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看到過對這本書的推薦。還有很多不同的老師也對其進行推薦。而爲完成一次思修作業,我選擇了閱讀《鄉土中國》。《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授"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整理寫就、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約六萬字)。在重刊序言中,費老說了成書的因由:"當時在大學講課,不喜歡用現存的課本教材,而企圖利用和青年學生們的接觸機會,探索一些覺得有意義的課題。無所顧忌的想打開一些還沒有人闖過的知識領域,一面探索一面講,費老提出的觀點完全是討論型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沒有經過琢磨,大膽樸素。"

全書讀來,感觸最多的就是書中經常提到的中國農村是個熟人社會。中國農村是"自來熟"的人的聚集地,在農村裏村民之間很少使用契約、合同等城市裏規範的文本,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借錢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在農村裏白天往往是不關門的,這是與城市中截然相反的。再吃飯的時候村民們往往選擇蹲在自家門口吃飯。於是就會有相識的鄰里在門前說各種各樣的八卦。村民之間的熟悉程度是城市裏左鄰右舍均不認識的人所無法想象的。人們從出生開始,除了少部分人因升學、工作等原因離開,絕大部分人從生到死均在這個村莊度過,對於這些村民來說這個村莊便是它們的全世界。每個人的一生像鏡子一樣,十分的通透,別人看着你長大,你看着別人老去,對周圍每個人的性格、每家的具體情況甚至每家的親戚都瞭如指掌。

可能因爲這種熟悉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心理成本,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大家相互都知根知底彼此之間做事很放心。這與城市裏麪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有厚厚的牆壁相隔,人心之間還缺乏一種相知與熟悉形成鮮明對比。在城市中人們往往連住在上下樓的人都不知道是誰。再加上城市裏麪人的流動性較大,人與人之間始終隔着一層壁壘,始終保持戒備。

在文中鄉土本色,這章的關鍵詞是"熟悉"."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裏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而這種熟悉,使他們構建出了一箇中國農村的熟人社會。在下鄉中,這一章解釋了鄉土社會文盲的普遍存在的原因"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在鄉間,人與人的距離太近,口耳相傳即可滿足鄉間的交流。而在農村中,時不時字並不能對他們的生活構成太大的影響,文中奶奶一生未食過字,卻仍被認爲是一名非常明事理的人。這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對比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涌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而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他們的起點不同那麼他們所接受的比較規則也必須有所不同。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裏,血緣總會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非常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別推崇,他認爲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但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新時代的潮流中,新問題的涌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但是法制是可以實時更新。

以上便是淺讀《鄉土中國》的全部感受。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4

中國社會從大局而觀,是鄉土性,但其中並不乏城市社會,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成,與其悠久的歷史沉澱有關,從孔子時期傳承至今的“禮”對構成中國鄉土社會有着極重要的作用。

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成,基礎是農耕社會,有地纔能有鄉土。莊稼人一生最敬畏的便是土地,種地也許是中原人最原始的謀生手段,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地裏的,一代一代,不太有變動。而大多的村民都是居村而居,村子,即爲一個熟人社會,這也是鄉土中國的特性之一,就是人與人之間是熟識的,這一點與陌生人所構成的現代社會是有許多不同的。

孔子很推崇“禮”,各居其位,做自身應做之事,對待不同的人,應該以不同的禮對待。“禮”並不是一個靠外在權力推動的,重在教化,因此,“禮”的存在依靠的是一個主動性,否則“禮”便成了“法”,“法”是一種規矩,“禮”也是一種規矩,但不同的是,一種是硬性成文規定,一種是人心文化衡量。

西方的社會,是一個個的圈子交織在一起,自己是它們的共同部分。而鄉土社會,應該說是中國社會,以己爲中心,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中國鄉土的人情社會,以利己、利親爲原則,對待與自己無關的人,與和自己有關係的人,處理事情的方式與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可以說是雙標。但這種差異在鄉土社會中並不矛盾,在這種社會裏,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適用,在確定了對象之後,再確定了與自己是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採用何樣的標準,這樣也無非鄉土人對於“禮”的一種解讀,“人情”本就是一種狹隘的“禮”的存在,卻是這一禮治社會的基本的體現。

在陌生人中構成的現代社會中,凡事口說無憑,需籤個字畫個押,這樣才發生法律,而在鄉土社會中,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做,大家都認爲“這樣子不就見外了”,在熟人構成的鄉土社會中,口頭契約同樣具有巨大的約束力,來源是心中對於“禮”的衡量,這種“禮”是在多代人的傳承中,是在熟悉當中產生的信任,鄉土社會的信用是對於即將發生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這一切還要歸於文化。一個人的記憶是一個人的能力,在原文中來說“他有能力閉着眼睛置身於昔日的情景中人。在當前包含的過去,拔萃出來的投影時間選擇累積。”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的共同社會經驗,簡言之,文化相當於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人又是一種羣居動物。因而將人與人緊密聯繫的紐帶,這便是文化,因爲共同或相似文化,人們才能感受到民族歸屬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纔能有所爲“祖國”、“故土”等概念的出現,中國人所具有的尋根問祖的特性,源於的就是對文化的需求,而“禮”的存在,又衍生於文化之中,也難怪國人對於“禮”的這般重視,以至於它嵌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鄉土社會中,鄉下人多爲文化程度不高的一羣人,但這並不能稱之爲愚蠢。在一個小衆社羣當中,語言的必要性遠遠大於文字,在這種面對面的社會裏,人與人的交流顯得異常重要,書面文字用語中“禮”的存在更容易發現些,但在生活中的言行更能讓人意識到,鄉土人的“禮”是由內而外的,不拘泥於形式的。

中國是一個家族、氏族觀念極重的國家,一些傳統地區中排斥外來人口實在正常,不過在這些社會中,注重的是傳承,在西洋家庭中,以夫婦爲主軸,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個團體,而在我們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有着顯著區別,家是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在於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反倒成了配種,親子之間講究的是負責與服從,是中華文化久來中,“禮”與“孝”的釋義中重要的一環,在鄉土社會中,長幼次序是一個極重要的原則,伯仲叔季分得清清楚楚。對中國而言。長幼次序輩分是教化權力與家族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晚輩尊重長輩,是“禮”的體現,長輩照顧晚輩也是“禮”的體現,父親以小明稱呼孩子,表示的是親暱,而孩子若這樣做,將視爲逾矩。年齡上的尊重是有根據的,生活的時間長,經驗與閱歷自然也不會少,在閩南俗語中,有着“長你一歲相距甚遠”的說法,就是這樣,事實上作爲前輩,看見後輩比自己各方面都要強,自然不忿,但仍然想會用長輩的威嚴去壓制,也是鄉土侷限性的體現,作爲晚輩,即使自身能力較強,也會去尊重,不咄咄逼人,也不失爲對“禮”的傳承。

相比於現在的法制社會,鄉土社會更像是一種禮治社會,“禮”的存在就像是一種習慣,一種無需一紙空文去強調的本能一般,鄉土社會就是中國久來的社會模式,當今的世界和社會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對鄉土社會探索,實際上也是對中國人性起源的探索,也是對傳承已久的“禮”的進一步發掘。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5

我認爲鄉土文化是中國的根之所在,隨着工業、大機械化的進程,和時代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之後讓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中國的城市如同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出現,中國邁向了現代化。城市似乎已經成爲了中國的代表,而農村似乎被遺忘在了某個角落,然而不是這樣,大多數的人們都和農村,和自己的家鄉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都或多或少繼承了鄉土文化。我認爲保住農村,也是保住中國發展和穩定的根基,是非常有必要的。

追求穩定是鄉土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每一代人在此繁衍,生生不息。而年長的人擁有更多資源和生產經驗。所以需要樹立長輩的威信。而在家庭內部,年輕的後輩還需要供養前輩。所以勞動力是很重要的。而耕織方式,醫術、藝術這些經驗是傳統,也是文化,依靠這種方式來傳承,在這塊地域是一脈相承而行之有效的。而“禮”、道德的約束,也是因此需要深入人心的,而不是“法無禁止即可爲”的框架,“異端”是會被穩定的團體唾棄的。並且鄉土社會需要抑制情感,因爲情感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是很大的,而鄉土社會的根本是追求穩定,維持基本秩序,所以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同性之間資源的傳承。

而似乎在追求穩定的鄉土文化中,看似和諧也有着非常隱晦的蠻橫。這可能並不指的是所謂“落後的封建思想”,地主土豪等階級壓迫。而是在禮儀外衣的包裹下,論“實力”佔據話語權。中國的鄉土文化和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鄉土文化的家庭定義是可以伸縮的,團體的界限也是不清晰的,而家庭成員的多少也代表着家庭實力的大小。中國的鄉土文化的差序格局中,團體格局植根而產生與於農耕的中國,其中鄉紳、族老,大家族的實力和威信是很高的,其中多德高望重的老人,因其後輩多,並且擁有衆多的土地,因此其在這個地域的話語權是很大的,所以能左右鄉村的秩序,如發生案情,意外,戰爭等,那麼鄉紳的責任也是比較大的,不僅其代表了家族與這個團體之間利益,其實也捍衛的是其在鄉村中佔有的大部分利益。

這種現象在災荒、疾病流行的變亂時期更爲明顯。作爲農耕爲主的社會,人無法進行生產,消耗資源,因此可能會出現爭奪的情況。而人丁較少的人家和地區,在農耕社會不僅代表了其生產能力較弱,也代表着其實力較弱,因此也無法養活更多的後代而維持氏族的而最弱的氏族,最終也可能會出現絕戶的現象。因此留有後代,維護穩定的家業和生產也成爲了鄉土中國的重要觀念。

而這種“實力主導話語權”的狀態以鄉村爲起點,往下延伸,可以反應家庭之間的關係,如兄弟,夫妻,父子;進而兄爲弟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往上延伸,需要忠君報國,可以反映國家,這種家天下政權形成的原因。

《鄉土中國》中把關於權力的的論述分成幾個部分,橫暴、同意、長老等,我認爲這些權力的產生也來自於鄉土中國的社會關係。我認爲這些權力也是這種“實力”關係的反映,塑造了幾千年來鄉土中國相對穩定的狀態。

因此這種狀態,最終能讓中國形成穩定的格局和形態,這也因此產生了孝、悌、忠、信、多子多福這些觀念與思想。如孔子的“仁”而言,是處理人與人關係的,也講求的是差序社會的一種秩序感。但落到具體實踐上,還是需要孝、悌、忠、信這些觀念與思想來匹配,而這些含義是可以具體解釋的。自此古代中國的的社會形成了一脈相承的穩定局面,人們能夠在自己的一方土地生活、代代相傳,安土重遷。以鄰里社羣爲紐帶,能夠在無促成了和諧穩定的局面。鄉土社會中的很多觀念是有利於社會延續和發展的。

中國的城市也是從農村而來,是作爲政治和貿易的中心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和農村不一樣,中國人所以中國的文化植根於農耕的鄉土社會,而鄉土文化和中國在漫長曆史中衍生而來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捆綁。諸如三皇五帝,孔孟老莊等中國文化的塑造者,其功績莫不是從鄉土文化的影響中而來,在數千年曆史的長河中,農村扮演着穩定社會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國當今社會的基本盤,而深受鄉土文化影響的廣大中國人,在近代以後也塑造了中國的歷史格局,也左右了中國現代的發展爲何選擇這條道路,這甚至也影響了中國在當今世界所扮演的角色。多姿多彩的鄉土習俗,也塑造和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家庭爲單位的鄉土中國,孕育了整個大統一中國的氣象。

而當今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的短短几十年,這種穩定可能正在被打破,隨着中國的現代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國的城市高速發展,大量勞動力涌入城市,少數農村變成大城市,隨之帶來變化是城鄉之間割裂、鄉土習俗的消亡,社會原子化、分工化。最終導致的是大量自然村的消亡和人口過度集中,這種變化有其歷史進程所在,但是也有人爲的不利因素,鄉村穩定的根基被打破。中國已經有超過半數人口住在城市,城市化還在進行之中,未來的路會走到何方還是未知,但是保存鄉土文化的傳承,不要讓鄉村的氣息凋零,青壯年流失,還留有“人氣”,是非常重要的。

個人主要看法和觀點:

1、我認爲中國的鄉土文化是中國的根之所在。而鄉土文化的承載體,鄉村和中國廣大的腹地,不僅是古代中國的基本盤,也是當下中國基本盤。

2、鄉土文化中如安居樂業、多子多福等很多價值觀念是對社會延續和發展是有實際意義的。我們需要反思有些觀念爲什麼會式微,並且重新塑造它們。

讀後主要困惑與問題:1、中國的鄉土文化在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今天,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2、鄉土文化對當今的現代中國人和城市居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3、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鄉土文化是否正在隨之衰敗凋零?這會對於當下所對應的“城市中國”造成多大的影響?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6

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閱讀完這本書,說實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懵。各種新的學術名詞如潮水般涌來,沒有太多的鄉土經歷,也沒有情感共鳴,只能硬着頭皮看。

纔開始的進度是十分緩慢的,基本上一個小時磨一到兩頁都是常態,搜索生僻名詞,進行簡化備註,理解和比對,最後一章看完了,還要合起來梳理一遍。每一篇,都是精彩的閱讀理解,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費老先生的嘔心瀝血,“錙銖必較”。

首先,什麼是“鄉土中國”?我的理解是——民以食爲天。不管是歷史的延續,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農耕文明的傳承,還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出的多樣性生命,都綿延流淌着中華兒女對這片黃土地的熱愛與眷念,或是那“剪不斷”的鄉愁……簡單來說,我想,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當一棵大樹即將枯萎,一顆新的種子又會破土而生,而那洗盡鉛華的大樹便也會“返璞歸真”。就像馬爾克斯寫《百年孤獨》,用一個小小的村莊來講述一段燦爛恢宏的歷史,這都離不開他對拉美故土熾熱的深沉的愛。

生於何地,心總在何處。根在人心裏早早埋下了魂,人迴歸的是心,浮心無處尋,但總會有歸地。

“一次去,一場滄桑,失鄉的人是不該去拾鄉的,如果你心裏還有情,眼底尚有淚,那麼故鄉不會只是地理書上的一個名詞。”三毛雖然看似漂泊在大漠,但她的內心卻比誰都要安定。

動物的意識中是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它們只生活在現在。而人生活在一個延續的歷史中,不僅是個人的延續,也是代與代之間的延續,鄉土之情,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

土地給了我們太多,而現在,它想歸根了。滄海桑田,高樓大廈,“鋼筋城市”中,勞動號子消失殆盡,泥土的清香逐漸遠去,農耕情懷被戳破了一道口子……而土地,睡進了厚厚的混凝土裏,冰冷縣城沒有了呼吸,“鄉土”成了爺爺奶奶的夢境,變成了孩子們的想象。

“花開彼岸本無岸,魂落忘川猶在川,醉裏不知煙波浩,夢中依稀燈火寒。”我們依舊生活在這片土地,只要根在,情就會在。若這世上再沒鄉土,但我們還在,我們的記憶還在,我們可以歌頌,我們可以傳承,我們可以讓這鄉土綿延不絕。我想,土地會笑的吧。

“一切來自土地的,都將回歸土地。”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7

對於誤解的進一步闡釋:下面我要討論幾個字,這幾個字,是我們習以爲常的,卻恰恰是錯誤的理解,在這本書中,得到了正確的糾正。

1.愚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的城市人都認爲鄉下人“愚”。但這個愚字在本書解釋,和我們所想卻是大相徑庭。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對於鄉下人的看法無非是幾點:不識字,沒文化,木訥,傻笨。

我們先說不識字,字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上的表達,語言間接的承接在紙這一種媒介上。通過紙張來傳遞信息,但對於生活在鄉土的人來說,我們之前已經提到,在一個環境中,生老病死都在一個相當的穩定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本身對於周邊的事情就已經相當熟悉,人們的肢體、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的交流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我們看一些名人的演講,不難發現,豐富的肢體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在鄉土社會,人們之間的交流,要比冷冰冰的文字更加豐富,那麼文字對於鄉土來說,意義並不大。對於文化,我們所認爲的,或許是課本上的知識,或者對於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的瞭解,但對於鄉下人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土地的文化,莊家何時種,何時收,螞蟻搬家的意義,都是文化。所以,我們不能說鄉下人沒有文化,只能說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接受的文化載體不一樣而已。

那麼木訥和傻笨就好解釋了,鄉下人看到汽車高速駛來,會嚇得驚慌失措,城市人在田間遇到一隻巨大的老鼠也會嚇得驚慌失措。城市的孩子接受課本上的知識比鄉下的孩子快很多,並不是因爲城市的孩子聰明,而是他從小就接觸文字,知識,當把城市的孩子放在山野之中,他們捉螞蚱,割麥子的速度卻比鄉下孩子慢的多,所以,並不是鄉下人木訥、笨,而是接觸的事物不同。

講到這裏我發現,原來城市人嘲笑鄉下人的愚,僅僅是生活的環境和習慣不同罷了,而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差異。

2.禮

對於禮,本書的內容,徹底的改變了我的觀點。

在闡述禮字的意義的之前,我想到了上週遇到的一個同事,她領着孩子偶然在街上看到我,我們在客套的同時,她的孩子說了聲叔叔好,而我本能的誇孩子懂禮貌。這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我們仔細分析孩子的行爲,會發現一些不同。首先這個禮貌,到底出自哪裏?孩子說叔叔好的時候,他是真心的祝願我好麼?我回想我的童年,或許對於絕大部分孩子,答案是否定的,他說出這句話並不是發自內心本能的意願,而這多數來自父母的教育,告訴他們這麼說會有禮貌,而禮貌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誇讚,甚至表現的好會得到更多的獎勵。在孩子眼中,問好更多是來自於外界的告知。那麼這個禮字的意義就出來了,其實禮就是一種約定俗稱的習慣,就像我們平時吃飯要用筷子,朋友結婚要去送紅包一樣。那麼大多數的禮其實並不涉及道德,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僅此而已。

在封建社會,每到大戰在即,都需要占卜,祭祀,有些祭祀不僅需要一些複雜的儀式,還需要一些牲畜,甚至是活人獻祭,這種行爲是一種禮,女人要遵循三綱五常,裹腳,清朝人都需要留辮子,這也是一種禮。而這些曾經理所當然的禮,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卻是惡劣的。在遠古時代,人們在長時間的摸索中,發現某種行爲可以改變某些事情,當這件事發生時,那麼就需要這種行爲來去處理,長時間的處理和不斷的改進逐漸形成一種經驗,經驗代代相傳,就變成了禮。所以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而禮儀之邦翻譯過來其實就是規矩之邦。

所以,禮只能代表我們在這片土地裏生活的時間綿長,文化久遠,而並不能說明我們的道德就比其他族羣高尚,科技發達,或者,比其他民族高人一等。

3.孝

孝一直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高度提倡的一種品質,孝字多在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的一系列行爲。那麼,孝到底是什麼呢?孔子提倡孝,對每個學生用實際的例子來解釋,然而並沒有抽象的定義。在衆多的解釋中,最後甚至歸結爲心安兩個字,在費孝通老先生看來,孝其實是子女在日常接觸中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承接他們的歡,做到自己的心安。在我看來,這恰恰承接了禮字,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相處的基本方式。在對待父母的行爲中進一步的演化。所以,孝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的行爲,承接父母的同時,圖自己的心安。那麼,如果一個人很孝順,雖然會瞬間提升此人在我們心中的好感,因爲他懂禮,懂規矩。但是要記住,一個奸臣可以孝,一個惡霸也可以孝,我們往往會混淆這一點,上述的討論我們知道,禮字只是一種習慣和規矩,並不能判斷一個人的具體品質和行爲的好壞。所以一個人很孝順,單憑這一點,我們不能武斷的去定義他的品行,而是需要更多因素去評判。

結語

此書還有大量的觀點沒有闡述,我只是將一些比較重要的觀點解釋了一下,或許有不當的地方歡迎指正。短短一百頁的書,費孝通先生詳細的分析了鄉土中國的社會習慣和人文,爲我的很多行爲習慣重新下了定義,尋到了本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細看一下這本《鄉土中國》。相信你看完此書後,面對當今社會的種種行爲會有一種全新的角度去審視。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8

忽然想起了最近看的《鄉土中國》。之所以從心底裏漫出對這般生活的親近感,或許是因爲我們都是土地的孩子,雖然許多人已紮根在了城市,但我們的祖先,在某個時代必然地直接受土地的哺育,進行着泥土的創作——由此我們對“淳樸”有着發於本心的嚮往。

在時間線上,我們是社會歷史的後來者。我們曾經的社會被定義爲“人治”的社會,而西方是“法治”的社會,現今我們也進入了“法治”社會時期;我們的文化曾傾向於阿波羅式的秩序性文化,除法家外,其他派系的哲學家、思想家都主張“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在過去而不在將來”,故孔子“言必稱堯舜”,故不同時期的統治者總不約而同地致力於統一思想、加強統治,而今我們的文化更傾向於浮士德式的創造性文化——“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前途是創造性的過程,社會關係的特質不再在於維持穩定和保證長久,而在於不斷的打破、重建。

城市的步伐是現代化的,它是社會趨勢的引領者,而鄉村在被同化的同時,還對傳統社會的“禮治”和“秩序”有所堅持。難以辯說哪一方是好的,但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對傳統社會、鄉村社會更加親近,在我看來,現代社會只是“個人有溫度”的社會,而傳統社會和鄉村社會纔是“羣體有溫度”的社會。

城裏人是沒有鄰居的,這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感慨——並非隔壁真的沒有住人,只是人情淡薄以至於此鄰居不再有“遠親不近鄰”中的“鄰”的意味了。農民孤立地生活在小聚落裏,可以安於一畝三分地,“生於斯,長於斯,老死於斯”,彼此熟悉而守望相助,城市居民卻因爲看到了太多而產生了追逐的慾望,大多城市居民,究其一生都在爲了財富、名譽和地位奮鬥,沒有時間和精力分給非“己”之人,難以互相信賴,不願亦不敢輕易表達善意。

我以爲,如果終極目的只是爲了“追求幸福”,爲什麼不互相給予幸福?漫漫追逐中苦總是多於甜的,內心的安寧和知足的品質才最是珍貴。知止不殆,方可長久。

不過,我想現在的我亦是一個在現世追逐的人罷。因爲遠離那份寧靜,所以愈發羨慕和嚮往,在熙攘中嗅到一絲安寧的味道,便覺得甚是高興和寬慰。如此亦甚好!文案:驚蟄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有感 篇19

終於看完了。鼎鼎大名的鄉土中國,已經知道這本書好幾年了,但已不記得最早是在哪裏知道的。

看了兩遍,本書語言極爲親切易懂,雖然是論文,但是讀起來卻絲毫不拗口,舉得例子也是生活中極爲常見之事,所以也會倍感親切。

如書名般,內容自然是從“鄉土”二字出發,圍繞着二字展開。土地養育人類,人類依賴土地。人的種種特性、文化也與土地有着密切關係。文化中自然包括語言。我們通常稱鄉下人“土氣”、“土頭土腦”,也都是源於“土地”。爲什麼會產生“土氣”這樣的詞呢?土氣,自然是不靈活,不會變通,不與時俱進。在鄉土社會,人們安土重遷,生於斯死於斯,似乎代代皆是如此,時間、空間都是凝滯的,一代又一代都在重複相同的路。這是穩定,這是保守,或許,這也是生存下去的最好方式。活下去,只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塊土地上,耕種、收穫,繁衍生息。外界充滿冒險、不安、是非,儘可能的遠離,只需在熟悉的地方重複熟悉的事即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指了解熟悉事物後的親密感。在讀本書時,我也會經常有這種感覺,因爲本書講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事,只是作者從具體的生活中抽離出來一種抽象的東西,有時也很尋根溯源,討論某種現象的根本原因。

在“文字下鄉”及“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說到爲何文字下鄉難,根源何在。人的所作所爲其實都是爲了自身的需求,既然某件事做起來難,恐怕是因爲這件事的對象不需要。而又爲何不需要呢?鄉土社會是穩定的社會,是熟人社會,不同於陌生人社會的現代社會。既然是熟人,我們可以“口耳相傳”,肢體動作以及語言便可以完整的表達我們所思所想,也不存在瞭解外界的需要。文字作爲象徵符號,爲人類表達想法服務,但是卻是間接的,使原本簡單的事情又複雜化了,所以是費力不討好的,也是不需要的。但是隨着鄉土社會的瓦解,城市化的進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生活在陌生人組成的社會,這個社會瞬息萬變、日新月異。讀書識字已是人們基本生活所需,人與人交流需要文字,譬如郵件、QQ、微信,人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也需要文字。

所以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原本認爲難的事情自然也變得簡單了,這也是因爲人們產生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