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通用37篇)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通用3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讀了費先生的《鄉土中國》,我深有感觸,所以小編整理收集了相關的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通用37篇)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

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幾乎都是在鄉土或者類似於鄉土的環境中度過的,因此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鄉土中人;另一方面,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60多年的時刻跨度了,而這60年來,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鄉土此刻怎樣樣了?中國是不是還是一個鄉土中國?費先生的鄉土理論是不是還適應此刻的中國?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了興趣。

在我看來,本書開頭就應是注重寫中國的鄉土,後面多轉化爲寫鄉土的中國。中國的鄉土自有其特點,而中國也的確帶有濃濃的鄉土味。直到此刻,這種味道也還處處可聞。

中國此刻的鄉土狀況如何呢?我沒有做過有用的調查,不敢妄語。官方的說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這未免有失精細,我姑且以我的家鄉爲例吧,這狀況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平時在村裏,最有感觸的便是孩子少了,減了不少熱鬧。村中的老人過世的也多了。讓人不好意思的是許多村裏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來,不少新媳婦也不認識了,真有一點物是人非的感覺。每一天早晨都有幼兒園的車來,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經常不回家,更別說大學生了,這就讓長老權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們村長讓我抄一份關於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確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務工爲主要的收入來源,成爲農民工。以上所述也就應是大多數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狀況了,這當然與費先生所在的那個年代的鄉村不一樣了,然而雖然有這麼多的變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於每一個鄉土中人來說,土地是親切的,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也是密切的,因此鄉土本色畢竟是維持住了。

說道文字下鄉,其實是知識下鄉,費先生說只有等到鄉土性的基層變化了,文字才能下鄉。而今的社會變遷如此之大,以至於包括我在內的農村孩子都出來找知識了,同時,知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鄉下傳播開來,手段多樣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於超出了村民的理解潛質。比如有線電視的普及,當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大人們只看本省的幾個常看的節目。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徵着團體的神,着重討論了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爲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禮貌,而後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了團體格局,而中國一向已農經濟爲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爲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己自足決定了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爲自己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樑刺股也須自己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了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構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願不情願,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爲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範圍,有其衆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就不可避免的複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了。就拿我在開學時經歷的申請貸款事件爲例吧,許多事情是要排隊來辦的,但排不

了多久就眼看着沒有必要了,幾個裝模作樣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樣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工作的嚴肅立刻就蕩然無存了,他們要辦事也就成了。這真是誰的關聯網大,誰才能夠捕上魚。其它人沒有這種所謂的關聯,又沒有隊可排,幾次來都無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門口沒有目的地等,這也確實好笑,算得上是一種奇觀了。也有一種現象是一個人突然失勢,他的圈子遽然縮小,和別的圈子的聯繫斷裂或者被圈進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於一段時刻後沒人理他,這也顯得很正常了,這也許便是中國爲什麼經常有人抱怨世態炎涼的原因了吧。婚禮詞

隨後費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裏提到了兩種文化模式——阿波羅式和浮士德式。根據我的明白,前者的文化特質是確定,而後者是戶外,從於主流文化的就應是後者,但我卻贊成前者的一些觀點,像“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整的秩序。”雖然概念上的無知給了我很大的麻煩,但我始終是堅持一種觀點的,即我認爲未來首先是確定的,其次是可預測的。我認爲時刻和空間是“相對”的,物質及其戶外真實存在,並創造了一切,時刻和空間只是爲了方便描述而定義出來的,是無所謂有無的。物質的戶外是可知的,儘管這有很大的困難,但當這一合理真實存在時,未來就已經確定了。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扔出一個蘋果時,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拋射角,因此還沒等蘋果落地,你已經能夠計算出它落在哪裏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質的戶外狀態,未來就可預知了。回過頭來才知道扯很遠了,然而也的確很搞笑。我是同意費先生的許多觀點的,中國家庭的一貫的單子的差序格局傳統隔斷了夫婦之間橫向的聯繫,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勞動量和所勞動的重要性規定了勞動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導地位,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也就男女有別了。

和諧社會今年來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和諧,恩威並重才能不失方寸。類似於費先生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鄉土的中國的許多很好的傳統也同樣不可忽視,費先生說有時人治能夠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對於法治來講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們借鑑。而兩者的和諧的確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我也對費先生的“無訟”觀點深有體會,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打官司”這一名詞在鄉下很受爭議。我這兒剛好有三次親身的經歷能夠很好的說明這一現象。大約在五六年以前,我家發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裏的另一家有關,但當時雙方都沒有思考訴諸法律,最終在村裏幾個有威望的老人的協調下私了,而我們兩家至今也還都和氣。另一件發生在大約二三年前,和我的一個親戚有關,他們兩家由於在採石場上的利益而發生爭執,後果很嚴重,反覆協調不得私了。最後爭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看了。我們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於我們,但這種有利在法律上卻不能持續,於是雙方爭吵很激烈,這方“說理”,另一方“道法”,以至於法官不得不幾次暫停審理。最後的一件事發生在我們村上,是今年暑假時的,雙方發生了一點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罰款,互爲鄰居的兩家從此形同陌路。無論是巧合還是必然,總是有這麼一個趨勢的,無訟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這正如費先生預料的那樣只有在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這種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實,這個過渡也就理所應當了。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了很大啓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只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爲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說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爲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了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構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說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說是農民適應了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爲過去了。

讀到血緣與地緣這幾張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峽工程的所有問題中爲什麼移民最難,鄉土人安土重遷啊,誰願意在異地長久地做客人,幾世幾代被人說成是外鄉人。另外以一個感觸是一句“錢上往來不好牽涉親戚”,仔細想來,我們村陸續開的幾個小賣部還真大多是所謂的“外鄉人”辦的。但講到學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實行AA制,正因面子總是得用經濟條件去撐,這一過程是痛苦的,我是聽到很多人的抱怨的,因此理智開始糾正感情上的“錯誤”,這也是社會的一個大轉變,這一理性方向上的轉變同時也體此刻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變化是巨大的,以至於費先生的預測幾乎是事實了。名實的分離到處都是,要營養不好味覺,需要規範了慾望,但不否認的是傳統依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鄉土性的社會依然將長期持續她的人情味。這一套鄉土理論也就顯得極其重要,將對中國社會的改革發展極富指導好處。

讀完這本書,我發此刻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好處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了暢銷書。

持續者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正因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構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正因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傳統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以前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先生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構成了維繫人際關聯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爲“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能夠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裏要有家法,夫婦間要相敬如賓,妻子要三從四德。在鄉下,通常都是男的和男的在一齊,女的和女的在一齊,孩子們又在一齊,這是性別和年齡造成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格局中養成的。

費孝通先生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正因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

禮制不一樣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在中國傳統社會裏,禮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動的,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強行限制人的行爲的,而道德是整個社會所支持、默認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還沒有嚴重到會受法律的制裁,卻必定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即我們俗話說的良心的譴責。

費孝通先生認爲,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爲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費孝通先生認爲,在鄉土社會,血緣關聯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爲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構成了一個個關聯緊密的社會羣體。在羣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最後,作者認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但是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爲緩慢。緩慢的變化緩衝了變化可能帶來的衝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少見思想激盪。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應對教化持續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構成了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費孝通先生已經仙逝,作爲一個既沒有鄉村生活經歷,也沒有文科教育背景的人,對大師的理論做了一些揣測,請費先生原諒這種無知無畏。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裏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齊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裏的事物。

在鄉村裏,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衆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生關聯,都會以家族爲單位進行着。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能夠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裏,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關聯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因此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就應怎樣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潛質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能夠選取是用心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說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構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4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聯不穩定的特點,但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正因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征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但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樣辦,只有乾着急。正因,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但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但是中國此刻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但是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刻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那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5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狀況和因此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裏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這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悲哀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就應怎樣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纔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裏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正因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爲,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裏,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裏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正因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堅信土地就能夠,堅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6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那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那裏將分開闡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好處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正因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用土裏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好處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着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構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爲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不知道個人的底細,因此得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構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爲什麼不怎樣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但是,真的是傻嗎,只但是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時刻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纔是我讀《鄉土中國》的第一遍,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期望每一次都會有收穫!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7

在看《鄉土中國》這部小說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鄉土”這一個詞了。這確實概括了整個國家中鄉村地區的特點。在這本書中“鄉土本色”很好地介紹了何謂“鄉土”。

鄉土,直譯爲家鄉的土壤,可它的內涵卻不止如此。它寄託着人們的情絲,童年,也展現了中國的發展。這些也都離不開家鄉的土壤。

在文中有提到過:離開了家鄉,如果覺得水土不服或是想念故鄉了,可以用家鄉的土煮一點湯喝。這種說法我也聽到過,我曾懷疑這種偏方是否真的有用,而且土那麼髒,有可能存有很多細菌難道不會生病嗎?味道就更不用說了。可是長大後我才發現這個偏方治的並不是身體上的傷害,治的是每一個思念成疾的遊子們心中的心病。這樣想來他們煮的土,怕也不單單只是故鄉的土,還是自己的情絲,將土和情絲融進湯中,飲入肚中後感覺自己的情絲回到故鄉,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這種偏方是我們鄉村中人們的習慣,明知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卻還是將這個土方傳承了下來。鄉村中人的習慣可不止這個。

種菜是我們鄉村人的本領,做其他行業的人想要換個地方繼續發展是個簡單的事情,但對於鄉土的農民來說卻不是件易事。土是搬不動,搬不走,也搬不了的。農民只能在自己耕作的那片土地上守護着它一輩子,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所以文中也有說:“待候莊家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這也是因爲農民們的心留在了土中,挪不動了!這些農民都將自己的身心交給了土地。他們可以說是不幸的,因爲他們一輩子都在那;但他們可以說是萬幸的,因爲他們可以一輩子都在那。

不僅只有農民,連他們的後代也是這樣,書中有說:幾百年間,在這裏生活的人,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姓。他們在後代人口增加雖然會有人離去,但總是會有人留在本來的地方繼續生活耕種,留下來的人或許就像張嘉佳寫的那樣“我花一輩子交的朋友不要,去城裏認識陌生人嗎?”而那些遠去的人們並沒有忘記他們的本領,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耕作,開闢耕地。

好像從前幾年開始就會有外國人說:中國人去到哪,就把地種到哪。事實也確是這樣沒錯。有些到國外去生活的中國人帶着鄉土的本性,在那裏他們都會買種子來看看院子裏能種什麼蔬菜水果之類的農作物,現在好像很多人喜歡砸自己家中種菜,不管是公寓還是別墅,我們總能找到地方種菜,就連宿管阿姨也在宿舍門口找了一地還沒有衛生間那麼大的地種上了青菜。

鄉土的本性有好也有壞,凡是生來都具有對立面,鄉土的壞是體現在與人交往和見識方面。

上文提到過張嘉佳的那句話也正說明了在鄉村中,很多人從出生到生命結束都一直在那裏,認識的人也就只是村子裏的人們,在對他們來說不僅城市是陌生的,那裏的人、事、物都是陌生的!他們不去,也不會去和陌生人接觸來往,就只在自己原有的空間內打轉,不會突破出來。

正是因爲上述所說,“土”這一詞就拿來貶低他們了,“鄉土”本爲一個好的形容,卻因鄉土性 的劣處使它帶有惡意,反擊性的詞。現在我們一直說的“土”就是說他們見識短淺,什麼都不懂。並且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長大的人性格自然不一樣,審美觀念也有所不同。“鄉土”的人們比較老實,比起現在城市裏的爾虞我詐,他們確實做不到,但這也可以看出鄉土人們的本性淳樸無邪。

在我們中國,似乎在幾百年前甚至幾萬年前耕作都是發展的開始,它開啓了中國“鄉土”,一直被延續了下來直至今天。但鄉村的人們逐漸減少了,留下的只有老人們了,還有年幼的孩子們,但孩子們終是會離開的,或許有一天鄉村會越來越少吧,但肯定不會消失的。

我們國家的鄉村具有“鄉土”性,即使我們會離開,骨子裏還是忘不了。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8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鄉土中國》在大一時就有所耳聞,當時還向同學借了,但是一直都沒看,這次寒假也算是機緣巧合,在整理東西時被我翻了出來,於是便帶回家通讀了一遍,頗有些體會。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對於這本書的評價,知道這本書是費先生先生在上世界四十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經濟學”一課的內容,整理彙編成冊,發表於1948年。此後多次再版,其內容依然沒有過時,無論是專家學者,抑或是普通讀者,都不吝讚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好了,它已經帶給我足夠的誘惑,吸引着我對這本小冊子發起進攻。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總是不斷回頭去看:先生是怎麼論述一個問題的!對於我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閒聊中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當我試圖將不足百頁的小冊子整理一下,將它從內在邏輯上梳理一下,才發現原來如此困難,它包含了很多東西,順着其中一點深入思考下去都可以有很多的收穫。除去叢刊序文和後記,一共十三篇短文,總字數不過萬餘字。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收穫。

第一篇《鄉土本色》相當於一個概述,爲我們簡單描述了鄉土社會的種.種,爲我們重新認識了“鄉土”的含義,土地將人們限制在一定地域,形成一個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這個社會以基本的村子爲單位,村子之間相互隔膜、孤立,村子中的人形成有機團結,進而形成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存並不困難,只需要嚴守上代人口口相傳的經驗。總之,它爲我們描述出一個鄉土社會的輪廓,也爲讀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奠定基礎。第二篇和第三篇《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更像是爲鄉下人“平反”,邏輯的起點是有人說鄉下人愚開始,繼而那些人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因爲鄉下人不識字,然後再追問,爲什麼鄉下人不識字呢,然後論述文字對於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的意義,另一方面從文字作爲一種意思傳遞方式,它的侷限性,容易造成意思表示的誤解,有時候不能準確全面的傳情達意,且與鄉土社會的不相符,相比較直接的接觸時的語言而講,實用性相差甚遠,甚至連語言也不是最好的傳遞方式,共同生活經歷形成的特殊語言、動作、表情纔是更好的方式。在《再論文字下鄉》中,又從文字下鄉的時間阻隔來說,世代的阻隔僅僅需要口口相傳就可以完成,因爲不同時代的人在這個向泥土討生活的社會中,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和遭遇,經驗無需積累,只需保存,在這樣的情景下,文字的用處自然不大。

兩篇文章用說理性的文字,成功爲鄉下人的“愚”辯護,土是一種鄉情,與愚昧等貶義詞無關,“不識字”只是在一種自然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中自然形成的。這樣一種寫法,倒像是蘇力式的存在即有理由,爲現存的制度和現象辯護。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沒有改革的決心和勇氣,但是我們卻要重視他們的意見,因爲那睿智的語言之下,是對社會改革的慎重,是從理智的思維出發,爲我們分析前進路上的一塊塊擋路石,以及可能出現的障礙。當我們認清楚這樣的現實,瞭解傳統的鄉土社會對於文字的需求後,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言:如果中國的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但我認爲並非只有等產生了文字需求之後,文字纔要下鄉,文字提前下鄉更好。事實上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也存在着對於文字的需求,只不過需求量比較少罷了,豈不見“立字爲據”,豈不見“地契”,從另一角度來講,鄉下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從小就不識字,哪裏談得上對於文字的需求。只有我們提前文字下鄉,纔可以瞭解鄉下人對文字的需求,逐漸讓鄉下人的瞭解文字的優點,讓他們有選擇。我認爲,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只有在可以充分選擇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每種溝通交流方式的利弊,纔可以談需求。同樣的道理,送法下鄉也是如此。我們同樣可以從農村中小的法律需求出發,培養人們一種利用法律的習慣,比如說在農村土地流轉、村幹部選舉、繳費依據等等,涉及到農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着眼進行法制宣傳。等隨着經濟社會的轉型與發展之後,農民對於法律有了更加強烈的需求後,再順應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下鄉宣傳。只有這樣循序漸進纔可達到真正法治社會。不要像現在的普法宣傳一樣,上去就給人家一疊傳單,宣傳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國家大法,好像盼着別人家裏出現不守規矩、欠錢不還、家庭不和似的,雖然是好心,卻讓人感覺心裏挺彆扭,等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看到這些傳單出現在廁所。畢竟中國人目前還有樸素的厭訟心理,習慣於事後纔去尋求法律救濟。不講求方法的送法下鄉達不到預期效果,並不能否認送法下鄉本身。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9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巍巍古國,五千年的屹立;鄉土中國,億萬人的傳承。鄉土中國,於開闔博大處海納百川,於細謹微小處亦有講究無數,是中華文明於五千載春秋代序中堅定的後盾,亦是五千載日新月異中無言的堅守,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娓娓道來,地理環境、文化生態等造就的鄉土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形態培養造就的獨特國民性格和文化習慣,感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感受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浸潤的文化傳統,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當下社會,深入理解鄉土社會,感受鄉土中國。

鄉土本色

土,泥土。這是鄉下人的根脈,賴以綿延的奧祕。君不見遠行的遊子常備上一包家鄉的土,嗅其味便可治癒水土不服;君不見生命垂危的老人硬撐着最後一口氣也要拜託家人將自己的屍骨埋葬在家鄉的土地,以求落葉歸根;君不見那撲鼻而來的土氣,正是人們心中家鄉的味道,足以使歸鄉人熱淚盈眶。

土,土地。這是鄉下人的飯碗,賴以生存的寶藏。上古后稷於小包山上教授農民“適時播種,適時收割。”農業便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推廣,木石鋤的創造何不是中原人民的智慧結晶,男耕女織的精細生活,水稻大麥的豐收圖景,中國人在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生息,發展壯大,農業文明的滋養,亦是土地的'滋養,王安憶曾說:“風颳起黃土,底下還是黃土,我們都是黃土的孩子。”黃土之上,土地之上,我們無比地深愛着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正如艾青曾言“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生於斯長於斯,亦是造就了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民族性格,愛土地重土地,亦是培養了中國人樸實勤勞的人格特點,這也正是中國人的鄉土本色!

家族傳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及其重視“家”的概念,家的構建、家的傳承、家的興盛……也因此衍生出很多有關家的詞彙,家族、家庭、家教、家風、家和萬事興等等,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家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一個家族的興旺與否亦是考驗着家族中每一代傳承人的智慧,對家的管理,一直都被人們高度重視,費孝通先生亦是給出了相似的理解,認爲在鄉土社會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爲事業組織,家庭的主軸在父子之間,生育在這裏是次要的,要爲家族事業讓步,事業要求紀律,排斥私情,追求穩定,排除一切未知因素,造就了男女有別的歷史性局面,解釋了中國傳統的實用精神和現世色彩。

亞普羅式的鄉土社會和浮士德式的現代社會造就了不同歷史階段的中國社會,亦造就了鄉土社會中的家族傳統。

禮法秩序

禮,禮儀,禮貌。中國人講究禮,不難記起幼時父母便教育我們要講禮貌,長大些我們亦是懂得禮儀、規矩。

“禮之用,先王之道,斯爲美”,中國人形容政治混亂爲“禮崩樂壞”,自古以來,禮在中國的安邦定國大計中都是意義非常,最初的禮是帶有階級性質的禮,中華典籍《禮記》便詳細規定了各等級的用度、行爲以及規格,在當時社會中,爲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提供了一種模板,中國人自古便是很有禮貌的,這種禮貌甚至可以上升爲民族自豪感,禮治亦是鄉土中國的重要特點。

管子言“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有分有寸,是中華兒女的氣度,亦是中華文化的風度。一餐飯,長者爲尊,幼者承歡膝前;一餐飯,除卻山珍海味,還有捧飯安著的晚輩,嚴謹的禮節,中華之禮,是長幼有序,溫文有禮。

禮的現代意義與現實內涵在今天實則已劃爲內化爲德,道德。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是要始終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提升人的內在修養,並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對人們的行爲加以約束,讓禮法秩序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品讀《鄉土中國》,感受至深,回味無窮,對中國社會,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這種鄉土味,這抹中國風,這份家國情,縈繞心間,久久難忘。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0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於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爲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並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係還是地緣關係中,團體以個人爲中心,其覆蓋的範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說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乾”最後是怎麼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麼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幹多幹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幹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後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幹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幹呢。

說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說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於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於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爲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作爲一種傳統,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爲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於斯,死於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爲零的原因。

最後我想說,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爲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爲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着作爲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1

中國人傍“土”爲生,“鄉土中國”更是極其生動的囊括了當今的中國。

費孝通先生說,“土”並不是個貶義詞。中國人的最根源便是靠着一方土地生活,“土氣”也從而紮根在了心裏。

我並不是農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這“農民”這一階級的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的特色。就像西方國家很難意會到那些拿着鋤頭的人,身上有着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革命時期,中國的血脈大多還是流淌在農民的骨子裏。

我所認爲的“鄉土”,是個別具風味的詞,這讓我聯想到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鄉土”既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的風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國大半輩子都在土裏紮根,也是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農村裏的鄉土情,能把幾戶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來。畢竟村子就那麼大,農民的性子永遠比不得商人的彎彎繞繞。

當今時代的發展,農村也逐漸成了城市的修飾。我常聽人拿農村人和城裏人做對比,比沒兩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毫不掩飾。城裏人有作爲,城裏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城裏人有教養……但殊不知中國人本就是農村出身的。農村人心思直,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農村的孩子勤勞能幹,身子板硬。其實沒有聰愚之分,只是較比的方面不同罷了。反觀人情世故,中國人骨子裏原有的熱情好客,卻被城市的忙碌掃得一乾二淨了。我不認爲應該帶着異樣的眼光看待“土氣”這個詞,同樣覺得農村和城市應該是平等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禮”的。這本書以淺入深出的方式將中國社會剖解出來,且又富有生活氣。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讀。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2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羣體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提出注重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並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僅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會學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許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許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並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在許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爲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看來他不僅在文學界和社會界有着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爲。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羣衆在社會成員中佔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說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在2005年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晚年的費孝通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許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裏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卻有着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敘事風格,在閱讀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3

這是作品的整個討論,前者爲“書”的印象是,有很多故事,有情節。今天是這本書的紙張類型的第一次接觸,在這個陌生的推理,實在太難看了。它的每一個字可以理解,因此,只有最冷靜的思考在裏面平靜的時間閱讀。我個人認爲,對於這樣一本書只讀一次收穫不夠的,有重讀的前幾章,發現一個框架,還可以與作者的寫作整本書的意圖分析相結合,要表達的意思這句話的,因此,對於現在的小學,我也只能算做在書說話的一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生活是否有作用研究本就已經很難論說,但作者可以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一個孩子形成對比分析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的人因爲一些無知受到人們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很多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以及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存在沒有企業根據。城裏孩子學習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教育孩子,這都是一種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裏普及就像城裏人不懂農家科技知識都是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教師要想實現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要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立足之本的討論,或從實際出發,中國是一個“原生”的國家,一個憨厚,用黃土樣的國家性質的成分。中國人自己有一種“土氣”,平靜,誠實,沒有心計,中國人含蓄,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否定”,繼承了這一傳統,在當地社會,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着“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我們中國,許多企業新型教育思想進行衝擊着就有的傳統,這是一個鄉土社會工作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通過吸收新的文化,加快產業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根據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視爲主流,德法協調。正是因爲禮治思想的準則,法律纔是現代社會的象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並沒有道德觀念那麼流行。筆者認爲人的統治有時可以達到法治的效果,這是人的統治具有懸念和懲罰的靈活功能。

一般來說,中國人是安定的,道德的,有秩序的。他們的思想深深紮根於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是想要播種。他們只能用一個“i”來認同自己。作者說,這本書不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數量很合理。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也提醒我們要像土壤一樣清楚自己的身份。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4

當我用費老的視角觀察世界和思考某些問題時,一些難懂的問題頓時就有了解答。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爲什麼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

如果沒有費老的點撥,也許我會認爲初心是根本而非目的,是起點也是終點。一個人不是爲了目的而活,而是爲了追求幸福和美滿而有了目的。不忘初心,不是爲了某個目的而起了偏執之意,而是要我們始終記得出發的目的是這份初心。

當然這也沒有錯。但當我問起自己爲什麼一定要堅守一份初心的時候,我有了新的解答。那是因爲,我生來就紮根在這個歷史上乃至當今社會仍有面朝黃土背朝天下地耕種插秧的鄉下人的土地。是因爲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中國人眼裏,就是土地,那就是家。國家,在中國人眼裏不是一個country這麼簡單,那是因爲中國人覺得有家纔有國。這時候初心一個詞變得宏闊起來。它撐起來的是一個民族愛國的精神,紮下去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深根。這是第一個點。

同時,初心也是我們的源。書中說,歸根結底,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中國》這本書始終在將鄉土社會和後現代社會作比較。春節晚會中有一小品,講的是城裏人看不起鄉下人的軼事,其中一句話打動了我——“誰從前還不是個鄉下人”。沒有錯的。現代社會中的城市無疑是從鄉村發展而來,多少人外出打拼爲了家裏人能過上好日子,反倒在過上好日子時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忘了源頭,忘了出發時的初心。反觀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保持着那種不擡頭就能走到目的地、不指名道姓只聽聲音就能知道是誰的熟悉感,他們有着自然而然的信任感,有規矩,無需法律框定,是有機的結合。相比現代社會更多發生的是陌生人的聚集,我們反而需要一部部法律去保持秩序,需要一張張契約去建立信任,是機械的結合。這說明鄉土社會是自然的、基礎的,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必然存在於一個環境中,而這個環境的根就是鄉土社會。鄉土就是根本,這便是我們要保持初心的理由。

有了鄉土,自然就有了鄉情。想通了這個,也就能明白四川的朋友吃着火鍋激動到流淚,漯河的朋友愛吃雙匯火腿腸,東北的朋友看到冬日的大雪想念親人……書裏說,治水土不服要用家鄉的一捧土煮湯喝;余光中的《鄉愁》,句句道着鄉情的重量。中國人自始至終是心向家的,不論年少時是想飛多遠多高,最終着陸的地方都是原來那個家。

如今,我等西交學子紮根大西北,在這西北地區教育之高峯埋頭苦學、精益求精,便是堅守我們懷中的一份初心。《鄉土中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面對人生問題的新解答,也是看待世界的一份寬容和堅定。

前路漫漫,我將懷揣西交學子的那份青春的熱忱與赤誠,答好人生中的每一份答卷。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5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確,作爲一個從古至今都依賴着農業發展到今天的國家,農民的比重很高,農民也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以前對中國的農村和鄉土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想,但讀完鄉土中國後,卻感覺中國的鄉土社會都是與書裏講的大同小異的。

農民的命根子是土地,正是世世代代的農耕生活養活着在這片鄉土上生活着的農民,所以中國對土地的依賴,造就了這樣的鄉土社會,現在的“土”是貶義詞,似乎帶有點蔑視的味道,但我卻覺得不然,土字就是代表着泥土,“土”就是鄉下人的命脈。從前的農村生活,家家戶戶春播秋收,挖土豆、插秧、割麥、剝包穀都是我所經歷過的。土地是神奇的,你對他有一份付出,就會得到一分收穫。鄉下生活好像也不用怎麼花錢,記得以前家家戶戶都有井,春天在鳥語花香中播種,到了秋天便收穫,家家有幾顆棗樹、核桃樹、桃樹。柴火上山坎幾顆青?木,玉米棒棒也可以拿來燒,逢年過節買點糖果,添件新衣便是了。可見,“土”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是有一定道理的。

費孝通先生分析:中國農民聚村而居原因大概有:一是每家的耕地較少,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耕地距離不會太遠。二是水利灌溉需要,聚在一起,合作方便。三是爲了安全,聚在一起爲了保衛。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平分了家裏的土地,一代一代的在一個地方增長人口。正是土地的不可移動性,導致了人被固定在那裏。在時代洪潮的席捲下,從鄉土時代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鄉土時代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出了弊端,陌生人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對的,於是“土氣”便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以往那樣每逢農忙時節,約定俗成的家與家聯合在一起收穫,今天在張三家割麥,明天在李四家打瓜,沒有報酬,就是在一起吃口飯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復返了。現如今的鄉土文化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漸也在更新,擯棄了傳統的一些不適用的、不好的,遺留下一些人情的溫度。

學者將中西方文化作比較,西方社會,在美國,農場主都是一個人掌管着方圓幾百上千畝的土地,一家人孤獨的生活,是因爲處於初期,本就地廣人稀,所以西方強調的是獨立意識,負責意識,西方社會爭得是權力,而我們的社會講的卻是交情,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就是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看中團體,公私分明。但中國則不然。

鄉土社會在時間中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成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不必計劃,所以時間自然會給我們選擇出最適合的生活方案,我們每個人也正如作者所說,教師不應當只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所以,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真實定位,爲社會的推進與變化積極助推便是。作爲一名檢察工作者,我們更有溫度的執法,站在鄉土社會的實際中,處理每一個案件,以化解矛盾爲出發點,那麼社會矛盾將更少,社會將更加和諧,羣衆的獲得感將更加強烈!

在這也希望,我們的鄉村依舊美麗,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6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此書收集的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此書是關於社會結構本身及性質的分析,偏於通論性質,並以此作爲一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的社會學。

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關鍵詞“鄉土”了,它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至少在那個年代。鄉下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看去,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社會的本質是產生鄉土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一鄉土性質發生變化,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運用的分析方法看來是較普遍的,即從現象看本質。人們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爲的差異,體現在我們的差序格局:中國與西方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關係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融在集體中獨立平等的個體。還有秩序的差異,有禮治、法治、人治之分,就中國的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較明顯,而西方則爲法治秩序;另外在政治制度、權力結構等方面要上升一個層面再論,這也是我需要更進一步學習的內容。

讀完《鄉土中國》,再看鄉村與城市、中國與西方,這兩對差異亦或矛盾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人和人的相互關係、社會和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剪影。

作爲一本社會學入門型的書,《鄉土中國》以典例論證解說,易於讀者接受。我讀過之後的確感受頗深,相信大家讀了也會有所體會。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7

費孝通先生在序言裏就直接說了,他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知道、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的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了鄉土人們的內心世界。

費老在第一章就提出了鄉下人的“土氣”,鄉下人向土地討生活,和土地分不開,以農爲生的人們,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就是論語說的“生於斯,死於斯”。並且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城裏絕對看不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土氣”特色,也是一種習俗。

接下來費老又講了文字下鄉,他說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有着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在鄉土社會中,他們有着自己的“行話”有着“無言勝似有言”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並且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

費老也講到了差序格局在中西方的對比中,西洋的格局是團體,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裏,盪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着“人情冷熱、攀關係、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洋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說人何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

作者還講了家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的內容,我覺得這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導致的,我們的奉行的是儒家文化,講的是“和氣、禮治”,人情世俗的常態。

最後作者還講到了血緣與地緣、慾望和需要、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跟着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這本書用對比的手法進行敘述,很容易讓讀者瞭解,並且也舉了許多事例,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容易接受。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8

每次拜讀費老的文章,他那樸實無華的文風總是讓我連連稱讚。其實,一個人的文風,也就顯示了一個人的閱歷。當你經歷過了人生的各個階段,體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你自然就不會用煽情的華而不實的文字去表達你的觀點,抒發你的感情。雖然我說出上邊的話顯得不那麼讓人信服,但是這些真的是我在讀了不同作者的文章之後的想法,率性而發。

還是進入正題吧,《鄉土中國》是學術界公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這可能也是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吧,畢竟多讀點經典是對我們的學習大有益處的。而且這本書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感悟。第一點,“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篇看下來,在我看來,“鄉土中國”是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鄉土社會。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穩而慢變是它的特點。特別說明的是“穩而慢變”,該書全篇大多依據於此,鄉土社會是非常穩定的,人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是漸變的,而且變化的速率是非常慢的。

開篇提到鄉土社會的本色,“鄉土”。“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的”,從宏觀上論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所說的“土”,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種地是他們的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而且,“土”也成了我們的傳統,鄉土社會的人們不論在哪,都離不開泥土。從中原走出去的人們,到了草原,還是以種地爲生。“土是他們的命根子”,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了”。如文章所說“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人民固定在他所種植的那塊土地上了,並且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殖,一代又一代,只有當這塊土地過於飽和了,纔會有人離開。“土”固定着人,這是鄉土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看看我們現代社會,國家提出“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爲了什麼?因爲土地是固定着人,使社會安定的重要介質。雖然沒有工作,但是種着這塊地,最起碼能保證溫飽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19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的差序結構一章,將中西方社會結構比喻爲一捆捆柴與一圈圈水波,具體、生動、形象。他這樣寫到:西洋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扎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他們常常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團體是有一定界限的,誰是團體裏的人,誰是團體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係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俗話裏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以親屬關係布出去的網…每一個網絡有個“己”作爲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逾推逾遠,也逾推逾薄。這樣的描寫恰如其分、彷彿一捆捆柴和小石子丟在水面上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紋杳然眼前。柴與柴之間是獨立的,有一定的距離,一圈圈的波紋彼此相連,牽一髮動全身,所以費孝通先生又這樣寫到:在他們(西洋社會)不是人情冷暖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卻是攀關係,講交情。

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儘管已經全然沒有以前那樣完全,但這種長期形成的習慣,拉關係,走後門卻全然不像禮俗一般被打破,相反,在某些時候是愈演愈烈。我想這也是中國爲什麼自古就流行、強調考試的重要性了,因爲只有考試纔來得公平些、正當些。

在這種人情社會下,形成的常態是凡是都要找關係,講交情。做手術要找關係,期望手術能做成功,更怕剪刀、紗布留在體內;小孩上學要找關係,期望老師能重視孩子,包括安排孩子座個好位子;做生意找關係,期望證照能辦理得快些,花錢少些;甚至買東西有時候也要找關係,期望獲得物美價廉的產品。以上種.種,不勝枚舉。作爲法律人的法官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人,在這種找關係、走後門成爲習以爲常的時候,法官如何在這樣的人情社會獨善其身,不受這些人情世故的干擾,真的很難。所以我想爲什麼在中國不是規定法官獨立辦案,而是規定法院獨立辦案,是否也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我想中國是個人情社會的同時,其實也是個勢力的社會,抹不開面子可能的違法行爲會導致法官資格的喪失,如果沒有這個光環,以己爲中心的一圈圈盪漾開來的波紋也會因這個光環的喪失失去原有的牽連,小石子也就不像以前那般可以激起一圈圈的波紋,親戚朋友也會紛紛遠離你,如果要面對這樣的現實,不如守住法官的名聲,保持一份原來的寧靜。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0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1943年所寫,1948年出版,是作者在其鄉村社會學講稿的基礎上撰寫的,雖然寫作時間距今已有63年之久,但並未隨時間的推移不合事宜,相反,他在《鄉土中國》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的分析,其廣度和深度已高於一個社會學分支學科的層面,對我們思考當下中國的法治及狀況有着很好的啓迪。

《鄉土中國》一書包含14篇文章,是作者在廣泛調查研究後所得成果,讀起來並不晦澀難懂,14篇文章各自獨立,又相互銜接。作者運用功能主義學說,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分析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社會影響深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個鄉土中國、人情社會。何謂鄉土中國,正如費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寫到“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裏發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1

初看此書,我總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詩——《我愛這土地》,詩中的一句話尤爲深刻: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想就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在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說中原的一家家總是划着一小方地來種植,而沒有想到利用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在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我們的土地的依賴性已根深蒂固。“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土地,我們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土氣。

當看到費老寫到自己第一次出國,他的奶媽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竈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潮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過節拜神的活動有很多,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來,這也算是內心的一份信仰,對神明的敬重源於先人,源於環境的耳濡目染,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傳下來,慢慢地成爲了一種傳統。這份淳樸的土氣,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社會競爭沒那麼激烈的那時,人們之間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沒有現在來得那麼困難。沒有相互之間的算計與心機,單純的,就是心裏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實實在在的、不加修飾的、饒有魅力的。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2

《鄉土中國》相當於一本論文合集,是費孝通老先生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在大學講課的手稿而成的,書裏面每一篇文章都是“濃縮的精華”,雖然一篇文章只有十幾頁,但是裏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涵蓋了大量思想精華,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都不可以略過,不像小說中有爲了襯托主人公而添加的輔助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等等,論文這種題材就是既簡要分明又知識量豐富,必須耐心地逐字逐句讀。

我買的書籍版本是費孝通先生寫的《鄉土中國》和《鄉土重建》的合集。

前半部分《鄉土中國》講的內容是“鄉村社會學”,本來這些內容費先生並不打算在社會刊物上公開出版,因爲這裏面的文章是他在雲南大學和西南聯大的上課教案,主要是傳播費先生自己關於中國傳統基層鄉村社會的一些看法和總結,有傳授性質,但不是科普,因爲這些觀點還沒有經過嚴謹證實。原書的重刊自序中提到,“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結合這本寫成的時代背景——新中國成立之前——那時我國鄉村民衆受中華傳統思想的影響還比較嚴重,而且由於多年戰亂,人民身上還壓着“三座大山”,一片流離失所貧困潦倒的景象,鄉村一蹶不振,矛盾衝突頻頻爆發。正是在這種混亂的過渡期中,過去在各種壓迫下粉飾良好的根本性問題才能夠暴露出來,是實地調查、解決問題的好時機。費先生年輕時憑着一股闖勁,深入到生活條件艱苦的農村考察,這才能貢獻出這許多珍貴思想。

《鄉土中國》中包含着的十四篇文章名字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

第一篇“鄉土本色”強調了在中國農村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以農耕社會爲基礎的,農民世世代代基本都不離開他們耕種的土地,導致一個農民對他所生活的地方的鄰居、物品都無比熟悉,而且在傳統農村裏不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和禮來維持秩序;接下來第二、三篇研究文字下鄉,得出了在傳統農村中文字是不必要的,語言就足以交流信息,只有當中國傳統農村的基層性質改變了之後纔有文字下鄉的必要;“系維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血緣和地緣”這四篇都和鄉土傳統形成的“差序格局”密切相關,中國不像西洋一般有神愛世人、人人平等的理念,而是講究以個人爲中心、由血緣的親疏遠近有如漣漪盪開的一圈圈波紋的處事原則,定義爲差序格局,這種原則也導致中國傳統思想中道德倫理、男女授受不親、家族一體觀念的牢固;

“無爲政治”介紹了權力的兩個類別,一種是強調階級和壓迫的橫暴權力,另一種是偏重社會合作方面的同意權力,中國傳統的封建社會是這兩種權力形式都包含的,而爲了維持皇權的專制獨裁不被推翻,先人從歷史的經驗中總結出了“無爲”的政治理念,不勞民傷財、讓民衆可以休養生息就是傳統觀念中最佳的統治方式;揭示了另一種中國傳統權力“教化權力”的“長老統治”篇,指出教化過程是代替社會去陶煉出合於在一定的文化方式中經營羣體生活的分子;倒數第二篇“名實的分離”則揭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本質,長老權力通過給經典書籍作虛假註釋來達到換湯不換藥、扭曲原意以達成維護長老統治階級利益的目的;最後一篇“從慾望到需要”則在大類上不屬於科普鄉村社會學的範疇,而是指出進入現代社會後,人們接受了理性思想的灌輸,逐漸脫離只跟隨慾望而思考的感性處事方式,也在這之中發現中國一直以來的社會解組現象,因爲那時的中國農民只關心自己身邊的生活,沒有樂趣,也不關心社會時事,這樣的社會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

我把這十四個章節的主要內容都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可以看出來,以上都是對中國基層鄉土社會實地觀察而總結的中國鄉土社會現象,是最基本的一部分,還沒有關於中國鄉村應該怎麼做的建設性意見。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3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所著,全書僅五萬多字,典型的“大家小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描述了一個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我也說不太清楚,但是有一個感悟:就是從歷史的必然性的角度來看待封建傳統體制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一個體制可以穩定的存在幾千年之久,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而中國特定的環境也是他滋生髮育的最佳土壤。儘管從現在看來,就是這個體制讓我們落後於世界,但是也正是因爲這個體制纔可以孕育出適合大刀闊斧的改革的環境,也奠定了改革成功的基礎。

下面簡單說一下書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兩個點。第一個是“長老統治”第二個是“差序格局”。

長老統治是映射到最底層的鄉村生活中的一個說法。中國古代是層級統治,嚴禁越俎代庖,鄉村身爲最小但最爲廣泛的單位個體極具封閉性,不論是地理位置上的封閉還是思想上的封閉。鄉村社會是一個不易改變、創新的社會,以穩定爲最大的特點,而農業的最大目的就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俗稱“靠天吃飯”。旱時求雨,澇時求陽,人們將天神聖化,儘管也期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尋求一些改變,但是千百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觀念把框架架地死死的,四季的輪迴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爲不變,所以重視傳統,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爲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因爲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纔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因爲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但是農村也並不是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新變化總是有的,只是很慢而已。老人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地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僞,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着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爲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無論是無智識的農民大伯還是高層知識分子、皇親貴胄都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也逃不開。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爲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講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十分明確。最後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有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爲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可以這麼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起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而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可以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着它的社會根源,可以這麼說,“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裏,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裏,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書中還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反覆品讀的觀點,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4

中國的封建時代存在了兩千多年,然而最終也是在內憂外患下走向覆滅。

可是中國的鄉村,卻始終伴隨着神州大地上敦實厚重的黃土,代代傳承……

孤立與隔膜是中國鄉村的特性,縱使在信息飛速發展、人與網絡密切相連的現代,“村”,依舊是很多人劃分社會團體的基本單位之一。

在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更迭中,中華的鄉土、華夏兒女的家鄉傳承下了什麼,又保存了多少記憶?我希望在這裏,抑或在費老的《鄉土中國》裏,你可以找到滿意的答覆。

一、家族與宗法觀念

將中國人牢牢綁在一起的是血緣、是親情,中國人也因此擁有了西方國家所不具備的家族意識。當然,也有說法說這種過於看重家庭的觀念阻礙了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的發展。於此,便不再贅述。家的誕生要先於族。

起初,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家,等到後來家裏殷實、富足些,養上了豬(在以前稱爲豕),便漸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家”。“族”則是家的延伸。

家中人丁興旺,總有人要出去打拼,這樣的人像種子,落地生根,便又是一個家。等到這樣的家因爲親情集聚到一起,便可稱之爲“族”。

只不過後來經過一系列發展,“家”和“族”的意義又有了更多的延伸,從而構成了多樣的家族文化。至於完善於西周的宗法制,起初是爲了維護王權的一種血緣分配製度。爲了區分大宗與小宗,便生出了嫡庶、輩分之類的關係。

隨着時代更迭,一種種集團關係被取締、一項項社會制度興起又被廢除,甚至宗法制本身也殘缺不堪,但家族的關係、宗法的觀念卻一直傳承了下來,幾千年來未曾動搖。鄉土中的家族與平日裏大家所瞭解的大家族仍有所區別。在這種只以血緣和親情爲紐帶,恪守宗法觀念外衣的氏族關係想一張張小網,鄉村中每一個姓氏都是一張網,網與網之間通過姻親關係而有了交集。

輩分是一定要排的,因爲這代表着鄉土中一種對長者的敬畏。但是,這樣的恪守也容易弄出“五六十歲的老人像一個七八歲孩子叫叔”的尷尬。但是家族與宗法觀念畢竟傳承了幾千年,家族是宗法的載體,而宗法是家族等級的規範,這二者不肯分割。

雖然在觀念開放的現代宗法觀念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宗法觀念充斥的家族依舊會是鄉村血緣集團的主旋律。

二、禮教

說倒:“禮”便不得不提到孔夫子。孔子的一生都奔波在復周禮的道路上。他教導弟子: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稱復禮爲仁,可見在孔子的學說中禮是具有很高地位的。子貢欲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便可一見孔子對禮的執着。在鄉村中,禮扮演的是教化的角色。因爲在過去的很多時候,鄉村中法律是行不通的。

不僅僅因爲法律在鄉村的普及率不高,而且很多鄉村人認爲私人矛盾依靠法律來調和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所以鄉村社會是“無法無天”的。既然規矩不成,那麼便只能依靠教化了。孩子生下來便耳濡目染的學習禮教,成年之後便被賦予維護禮教的責任,老年後自然而然的成了禮教的忠實傳承者。

在鄉村,禮便是法律,違背規矩的事不一定是不對的,但一定是不合禮教的。禮是人立的,教也是人進行的,這些恐怕與鄉村的人治有密不可分的聯繫。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於現代社會更爲重要。因爲,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於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在這“代代無窮已”的禮教循環中,禮教伴隨着中國鄉村的周而復始不斷傳承下來,並且不斷壓縮凝練最終成爲鄉村的行爲準則與制度規範。

而對於推行禮教運行的動力,《鄉土中國》中有着明確的闡釋: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一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從於禮是主動的。禮教也很重視人們對於服禮的主動性,並且不段試圖提高人們服禮的主動性。

三、差異性的人際關係

上文我們論述了宗法觀念下家族中的人際關係,而在此,我們將分析鄉村中整體的人際關係。衆所周知,鄉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說起“私”,我們就會想起“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語。然而在鄉村,人際間的關係卻比這溫暖的多。但是,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人們往往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待人處事,並且同一稱謂在不同的語境裏往往也有着不同的意義。

這種千百年前就存在的差異化的人際關係並未隨時光逝去,而是代代流傳,併成爲鄉土中人們習以爲常的處事方法。說到這裏,便不得不談到中國人對某詞語的理解。第一個便是“家人”這一個詞語。在西方國家,家人這個詞語的意義很簡單——他家裏的那幾口人。但是在中國,很不幸的是,“家人”的意義十分龐大,它可以指西方式的家人,也可以單指家中的某一個人,甚至可以擴大,那便是你們家族中的任何一個人,到現在,在一些營銷關係或者利益關係上,大家都可以稱爲家人。所以我們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就像是一個石子投入水中引發的陣陣漣漪——以自我爲中心,可以推及無窮遠處。而在具體情景下的人際關係便是更爲複雜。

也許在餐桌上我們是親戚,但是如果我開了個商店,親戚來買東西還是會明算賬,這時我們便不再是親戚,而是店主與顧客。雖然生活中也少不了“拿着用吧,不用給錢”之類的情景,但是那樣大多是礙於面子,而不是真心的關係轉換。因此親戚之間雖然經常說“見外”,但是人們都盼着見外一點纔好,不同人身份與利益角色是人際關係差異化的基礎,更是鄉村中時代奉行卻無人打破的傳承。

四、小結,恪守與發展並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觀念畢竟走向衰落,鄉村中世代奉行與傳承的各種制度也必將走向沒落。但是,就像我們恪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樣,老祖中傳承下來的有些是不能丟的,因爲這畢竟是中華精神依附的載體。恪守與發展並存,發揚自身與兼收幷蓄共進,自我肯定與自我批評共行,中華文化批判地繼承,鄉村穩健振興。

中華必將因此更加繁榮,偉大復興也必將不日而至!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5

中國人爲什麼如此講究長幼有序,爲什麼故土難離還要落葉歸根,爲什麼是禮俗社會,爲什麼是熟人社會,爲什麼鄉間重語言不重習字,爲什麼攀交情重關係不重權利和契約,爲什麼會形成單系(即父系)親屬原則,爲什麼這樣的社會是皇權的發祥地,等等。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中,均有解讀。

本書中,作者通過對很多日常社會現象思考,直擊現象中蘊含的本質,並智慧地從本質中發現了規律。《鄉土中國》在1947年出版,但這種觀察方法和思考方法在70年後的今天仍然充滿活力,值得借鑑。與此同時,中國社會的發展具有一慣性,鄉土特徵在現在仍然存在,理解這些特徵,對分析現今社會現象具有重要啓示意義。

這本書內容很多,鄉土內涵也十分廣泛,下面我想主要從法院解決糾紛職能的視角出發,以五個問題爲線索,簡單介紹本書的部分內容。

一、鄉土是什麼

說到鄉土社會,鄉土性,我們會有一個下意識的印象,比如人情關係,家族制和家長制,熟人社會,禮治等等。這都是鄉土的表現。我們在有一個這樣的初始印象的基礎上,在下面的思考中,可以簡單地將鄉土社會代入爲農村,現代社會代入爲城市。

二、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如何

談及此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無訟”“厭訟”。鄉土社會是一種禮治社會,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係,都有着一定的規則。行爲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爲是當然的。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在身內的良心,所以這種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個人知禮是責任,社會假定每個人是知禮的,至少社會有責任要使每個人知禮,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過”“師之惰”,兒子做了壞事,父親得受處罰,甚至教師也難辭其咎,教得認真,子弟不會有壞的行爲,這也是鄉土社會中通行“連坐”的根據,打官司也就成了一種羞恥之事,表示教化不夠。

在鄉村裏所謂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由德高望重、讀書知禮的人主持調解,先把被調解的雙方罵一頓,“這簡直是丟我們村裏的臉”,教訓一番,有時候還得罰他們請一次客,這樣的做法十分有效,雙方時常就和解了。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就是說審案子的根本目的是使案件不再發生,鄉村裏的調解就是以此爲目的的教化。

三、鄉土社會的調解教化與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之別

中國社會在發展和改變,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吸收了很多西方觀念和規則,在這樣的背景下,鄉土社會的調解教化與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有什麼差別?原因是什麼?

鄉土社會裏人是不流動的,是紮根於土地的。一個羣體中,人與人之間以血緣爲紐帶,以夫妻關係爲橫軸,以父子孫關係爲縱軸,以禮治爲主要手段。現代社會裏人是流動的,一個羣體中,人與人之間是因完成某一項社會任務或目的結合在一起的,以契約爲紐帶,以法治爲主要手段。刑罰的用意不再是“以儆效尤”,而是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民法也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釐定權利。比如合同關係中,一方違約,我們不能說他不講誠信,沒有教化,只能說他在繼續履行合同和承擔違約責任中選擇了後者,可能因爲後者對他來說利益更大。再舉一個例子,妻子通姦,丈夫打傷了姦夫。在鄉間這是理直氣壯的,但是,通姦並不犯法,但故意傷害卻有罪。這可能導致懂得一點法律知識的壞人,在鄉間爲非作惡,法律卻還要保護他。費孝通在書裏有這樣一段話:“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如果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不加以改革,單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鄉,結果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

上面談到,鄉土社會是不流動的、紮根於土地的,現代社會是流動的、契約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民事案件中,婚姻、繼承、物權、侵權等糾紛更具有鄉土性,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公司、保險等商事糾紛更具有現代性。因此,強調調撤等非訴解決方法,可能區分不同的糾紛類型會更具有社會性的意義。

四、鄉土性現在還仍然作用於我們的生活嗎

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方式可能存在不適之處,但那是70年前的狀態,現在很多農村農民也有一定的法律意識,更何況大量農民外出打工,已經融入到現代契約社會中去。那麼第四個問題,鄉土性現在還仍然作用於我們的生活嗎?爲了便於討論,我們可以限定於婚姻家庭領域。

我在和其他法官討論這個問題時,有人提到,他曾經到某較不發達地區任職辦案,離婚率很高,很多人都是外出打工的農民,回家了就辦理離婚,他認爲這可能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副作用,家庭容易破裂,不像鄉土社會那麼穩定。我倒是認爲這恰恰仍然是鄉土性作用的結果。

家庭這個概念在人類學上是指親子構成的生育社羣,親子爲其機構,生育爲其功能。但在任何文化中,家庭總是被賦予了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夫婦之間的合作並不因兒女長成而結束。尤其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庭也並不只限於父母子的三角親子結構,而是父系氏族結構,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內所有父系方面的親屬。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爲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具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這樣的組織必須是長期延續的,不因個人的成長而分裂,不因個人的死亡而結束。在這樣的結構中,夫妻之間的富有激情的、易變的橫軸是配軸,父子、婆媳間的穩定的、講究服從的縱軸是主軸。這樣的一種社羣結構或者說生活習慣,落在剛纔所說的夫婦二人外出打工的情形中,就可以解釋爲,縱軸缺失,僅依靠橫軸支撐家庭的穩定,而橫軸本身是激情的易變的。因此對於仍停留在鄉土社會思想狀態的農村夫婦,既沒有縱軸支撐,也沒有現代夫妻思想契合,富有責任感的橫軸觀,這樣的婚姻破裂是可以解釋的,很正常的。

五、《鄉土中國》中的鄉土

說完了這幾個問題,讓我們帶着思考回到第一個問題,鄉土是什麼。從本書來看,解釋鄉土社會的一個關鍵概念是“差序格局”。費孝通指出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與現代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的不同之處。在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中社會的道德體系的來源是宗教觀念:人在神面前平等,且神對每個人都公道,所以道德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無差別而人人平等的。這跟墨家所提倡的“愛無等差”是類似的。但中國鄉土社會遵循的道德體系是根據儒家孔子提出的“推己及人”,這就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一個道德體系,社會範圍變成了一根根的私人聯繫,每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決定着不同的道德對待,這種道德體系是有差別的,團體道德是缺乏的,換句話說就是道德標準缺乏普遍性,所以稱作差序格局。剛纔我們提到的調解、教化是差序格局的體現,夫妻和父子的橫縱軸是差序格局的體現。羣己之界限,公私之分別,都蘊含在差序格局之中。我們很難給鄉土下個定義,但可以說,鄉土社會的核心特徵是作爲潛在規則的禮治和作爲外在形態的差序格局。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6

近日,因爲旁聽課程的要求,又重讀了《鄉土中國》一書。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對於理解中國基層社會的基本性質所作的一個嘗試,由14篇短文所組成,文章篇幅不長但蘊含着對傳統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的探索與思考,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歸根結底,是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所闡釋的基本觀點與中國社會的諸多方面是十分貼切、適宜的。

費先生在開篇即提出“這裏所說的鄉土社會,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傳統基層社會所特具的一種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並不排斥其它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社會裏發生作用”,可見,“鄉土社會“是費先生所提出的一個理想概念,即韋伯所說的理想類型。但概念源自於實際經驗的歸納與總結,透過”鄉土社會“這樣一個理想類型型的概念,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基層社會所具有的特性。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先生在開篇提出即提出中國傳統基層社會的屬性,“土”氣是因爲不流動而發生的,在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環境都是熟悉相通的,就如作者所說“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做莊稼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進了土裏,土氣是因爲不流動而發生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係上來說的,從人和人的空間排列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不是以個人爲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塊的集團爲單位的”。作者也分析了鄉土社會以村落爲集團的四個原因:每家所耕種的土地的有限性;水利等需要合作的需求;安全保護的需求;多子家庭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可以看出,在鄉土社會中,以村落爲集團的社會是完全可行的了。“靠着土地生活,自然也受到土的束縛”,不過隨着鄉土性的逝去,“在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以文字下鄉爲例,在推崇文字下鄉的人看來,鄉下人是“愚”不可及的,但實際上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面對面的熟人社會,文字不是必需的,甚至是多餘的。文字也好、語言也罷,不過是伴隨着人類社會發展需要記憶的東西增多而出現的象徵體系,它們的使用需要人們共知這些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在鄉土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輕一代都是大人們看着長大的,在鄉土社會中所生活的人,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大抵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不過是經歷的前後區別,在他們之中,同樣會產生一套他們所熟知的符號,相比文字,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熟人社會中,語言,表情,動作等無疑是更爲直接形象的,因爲文字是一個間接的象徵體系,文字的用語講究文法、排列等,實際上在兩個不同的情境中理解相同的文字往往是會產生偏差的,因之,鄉土社會中文字是多餘的,倘若強行推進文字下鄉可能好處未得,壞處卻已顯現,這與在後文提及的法律下鄉是一致的。

在分析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後,費先生在之後分析了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他以“差序格局”這一概念來指代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以區別於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我們的社會,不像是西方社會那樣大家建立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扔到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被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完全相同的”,“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面上泛開的漣漪一般,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個圈子是富於伸縮的,圈子的大小要根據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也因之中國人對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在差序格局中,一圈圈波紋的差序稱爲人倫,對於鄉土社會中的人來說,每個人都是以己爲中心,也因之而產生了公私不分的問題,這個人向內可以說是“公”,向外則是私了,維繫着私人的道德也因之是以己來展開了,在書中,費先生引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係很好的闡釋了這一點。鄉土社會是個偏重父子、婆媳縱軸的單系原則的社會,因此用家族來稱謂每個家會更爲恰當,實際上最簡單的家族就是家庭,但家族比家庭更顯示出結構的複雜,也涵蓋了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在偏重父系原則的鄉土社會中,實則除了生育外,政治、宗教甚至經濟等是以家族爲核心的,因而男女之間也僅是因生育和必要的社會分工而相聯繫的,但鄉土社會是個自給自足、分工不發達的社會,這樣說來,生育事業可謂男女之間唯一需要聯繫的了。因而鄉土社會是男女有別的社會,是阿波羅式的社會,是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於斯,安土重遷的社會,這和西方浮士德式的社會是截然不同的。

在鄉土社會中,維持社會秩序的是禮治,是對傳統的恪守,對文化的傳承。文化源於經驗上的積累,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比較穩定不太變動的社會來說,前人的經驗對後人是有益的,後人只需搬動前人經驗積累下來的文化常識,便足以應付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了,這樣一代一代積累下來,接受這樣一種教化,克己以復禮,鄉土社會的秩序也便維持了。在鄉土社會,訴訟是可恥的,法律是靠外在的權力執行的,道德則是教化而來的,是由內向外的,在這樣一個社會裏,是無訟的,如文字下鄉一樣,現代化過程中,法律知識的下鄉是必要的,但若不考慮實際社會的道德觀念、思想意識等,強行推行,難免會使某些略知一些法律而道德低下的人在面對不知法律的實誠的鄉下人時鑽了空間。

隨後,費先生在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兩篇文章中分析了鄉土社會的政治結構與政治權力,分別是與社會合作、社會衝突、社會繼替、社會變遷角度所對應的同意權力、橫暴權力、長老權力和時勢權力。社會合作的角度看,社會分工使得每個人有合作的需求,由此產生了權利與義務的關係,每個人也由此有了對應的權利和所需要承擔的義務,可以說同意權力是一種妥協性的權力;與之相對,橫暴權力則是佔有優勢的一方對相對弱勢一方的壓制,是一種強制性的權力。鄉土社會是一個不富有抵抗性的社會,容易成爲皇權的發祥地,但分工體系不發達的鄉土社會又難以爲皇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與之對應的必要的經濟基礎,傳統社會的統治者爲了維持皇權的維持,對在“天高皇帝遠”的鄉土社會裏,採取了“無爲統治”的統治方法。鄉土社會對外,是無爲社會;在其內部,實際是長老統治,與之對應便是長老權力。如前文所述,鄉土社會的鄉土性、穩定性使得年老一代對年輕一代有了更多的經驗積累,因之對年輕一代在詮釋傳統、教化晚輩方面具有無可非議的權力與資格。德高望重的年長者們,就是禮的象徵,是正確的行爲範式,是道德標準。鄉土社會注重禮治,注重傳統,相對穩定,變遷不快,這也爲長老權力的存在與發展提供條件。鄉土社會雖變遷得慢,但還是有的,與之對應便是時勢權力,但也因爲鄉土社會變遷的緩慢而相對較弱。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是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變遷,伴隨着變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結果,位與權,名與實,言與行,話與事,理論與現實,全趨向於分離了”。

在“學緣和地緣”與“從慾望到需要”兩篇短文中,費先生以此來指代從身份社會到契約社會,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社會性質的轉變。鄉土社會中,血緣和地緣的分離,是相當難的,作者在書中以“客邊”、“新客”爲例進行了說明。

無疑,《鄉土中國》一書中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無爲政治”、“長老統治”等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概念,有助於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品質的社會學理論體系與話語體系。本書以“文字下鄉”、“法律下鄉”等爲例,給予中國的現代化之路以某些啓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與現代因素鉚合的、後發趕超性的超大社會裏,怎樣漸進式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讓改革的紅利惠及更多人無疑是值得思考的。《鄉土中國》是常讀常新的,在14篇短文中,費孝通先生對傳統基層中國社會的性質做了思考,其蘊含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值得深究的問題。

此外,本書中能感受到費孝通先生的大同思想,特別是第一次讀“文字下鄉”部分時作者對鄉下人“愚”的解讀,可以說是這本書把我領進了社會學的大門。在面對當今文化各異的社會中,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實現多元文化的共存與發展,彼此汲取進步的一面、摒棄落後的一面,是需要全世界人們共同努力的。我想用費孝通先生曾說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在恰當不過了,這與今天中國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本質是一致的,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天下大同的一天。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7

何爲鄉土?

費孝通在書中認爲,鄉土性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鄉下人離不開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爲最主要的謀生方式,土地在農民眼裏是跟生命同等重要的東西;二是不流動性,並不是指人員的居住地是不變的,而是在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三是熟人社會,鄉土社會的特點就是人員的變動十分緩慢,遷出遷入的情況比較少見,因而鄉土社會是熟人之間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知根知底,從而會有“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但是鄉土性只是對鄉土闡述的一個方面,費孝通用了一本書都說不盡的東西,我們也不強求概念,我們只需知道,現在的中國社會仍是鄉土的,仍保留着古老的獨特的文化屬性,中國人不管是城裏人還是農村人從根本上都或多或少存在鄉土特點。第二個部分又談到了文字在鄉土社會中的意義。作者認爲,鄉土社會中的文字是不必要的,“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爲什麼舍比較完善的語言而採文字呢?”其實,還有更多的不需要聲音和文字參與的“特殊語言”可用來作象徵的原料,如表情、動作等,它們比語言更有效。“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說話都不是傳達情意的惟一象徵體系。”鄉土社會的穩定結構導致在這個社會中的人接觸的人員網絡比較簡單,加上生活方式的單調,語言足夠在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文字則顯得過於麻煩和多餘了。

第三個部分談到差序格局。這個部分對我來說十分難懂,在中國的社會中,個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圈子的中心,通過個人向整個關係網傳遞信息,有自我主義的特點。其中我認爲比較有意思的就是“人治社會”的概念。中國是法治國家,但是在鄉土社會中最有效的維護秩序的方式並不是法律,而是人倫。往往人際關係會限制自己違反秩序的行爲。差序格局的特點在營銷中有很大的作用,除了比較官方的廣告投放之類的,我覺得拼多多也算是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不知道理解的是否透徹)

然後是家族和男女有別,到此的視角突然以家庭爲主體放大。中國的家庭以父系大家族爲特點,是連綿延續的,從而在生兒育女方面中國人的重視度極高,對子輩成員的感情婚姻問題也比較在乎,纔會出現早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而男女有別則認爲男女之間不必求同和相互瞭解,在生活和精神上產生一種隔離,防止出現激動性的感情(這一點我也不是十分理解)

最後幾個部分都寫到了鄉土社會中的決策和權力結構,以“禮”的社會規範來調節秩序。作者還認爲現有司法制度的缺陷是破壞了禮治秩序,難以建立有效的法治秩序。權力的歸屬有四種形式: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力;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其中的長老權力我認爲是比較廣泛的,鄉土社會中有名望的長輩話語的執行度很高。

總而言之呢,這本書看的比較累,專業度比較高,加上這種社會學的作品很少接觸,所以費了很大力氣看完,也不太能夠理解透徹裏面的一些概念。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8

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總是充滿爭執的。或許是由於過於大聲的外放音樂,或許是樓道內的阻塞物,又或者是裝修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這些每天發生的平凡小事,雖說不重要,卻使我們內心煩躁。

像這樣的矛盾之所以會發生,有諸多原因:其一,在於人非生而是社會的一份子。作爲僞社會性動物,人本不習慣於現代社會嘈雜擁擠的大城市。因此會對陌生人感到淡漠,會爲了一己之私而破壞公共設施,是因爲本性如此。這是人的先天性因素,也是它使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

其二,在於社會中所存文化的影響。在《鄉土中國》一書中,作者較爲詳盡的描繪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分:“私”。“私”的含義,除自私之外,更在於由己推人的思維模式。對自己與家庭而言有利,卻損傷社會利益的事,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也因爲公與私之間彈性可變而不再清晰了。至於社會上他人的問題,無人擁有的公共產物,這些都不屬於普通人“私”的概念之類的事物,便因爲這樣的文化而被忽略了。

其三,在於中國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在現代化的今日,雖然生活中多了許多高科技的產物,但人們的思想並沒有像時代的浪潮一樣飛速發展。即便是在上海這般的大城市中,依舊存在不少從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鄉土社會中對於羣己關係的界定,在現代社會的今日仍在發揮作用。而當源自禮治社會的規則運用於法治社會中時,便發生了矛盾與衝突。於是,擾亂人們正常生活的情況也發生了。

那麼改變這一現狀的方法又是什麼呢?於我而言,所有問題的根源似乎都指向鄉土社會中羣己關係的認識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間發生的衝突。問題的根源是在80年前費孝通先生所提出問題的後續。也就是說,鄉土中國的社會慣性仍舊存在。

而現存的問題既然屬於鄉土社會的慣性,他便必然有消亡的一天。若說要用什麼來加快去消亡的話,便也只能依靠人們最爲熟悉的方法:教化了吧。但教化的手段,在今日則可以更爲先進一些。不僅可以利用在路邊隨處可見的公告牌,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相應的宣傳。

我認爲現在出現的許多矛盾證明了中國處於轉型的路上,前文所述的問題終有一日會被解決,我們可做的便是加速這一進程。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29

鄉土中國,講的是咱們中國最基礎的鄉土文化,是每一個鄉土中人所熟知的卻未能構念出來的東西。很多東西說的恰到好處。也許大家,纔有這種魄力,對自己的研究和看法可以用自己新造的詞彙、概念進行解釋。整本書行文邏輯縝密,從家到社羣,個人到家族,行爲到權力,都有着一整套的邏輯體系和行文脈絡。不得不說,此書值得閱讀。儘管裏面對鄉土中國解讀有的部分在現在來看是不完全貼切的。但是,瑕不掩瑜,其中的核心思想,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長老權力等一系列新的概念,都讓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頂。

老師在評此書時,提到一點是他覺得作者有點“偏袒”、“護短”的異味。我整篇讀來,覺得並不是這樣。作者對於每一處所謂“護短”都有給出明確的、令人信服的論證或解釋,並且在關鍵出表明自己的態度(不反對文字下鄉),從一個學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這沒問題。

這裏我要說的是作者對於有些概念或問題的解釋有點牽強的感覺,所舉的例子也有不甚恰當之處。也許是我才疏學淺,沒能明白先生的準確意圖。這一評價尚作保留。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0

早就聽說費孝通老師的這本書,一直沒有騰出時間拜讀,近期抓緊時間終於看完了。一本關於社會學的著作,在裏面融入了質性研究和比較研究的科學探索方法,通過對比現代經濟下西方的團體格局和鄉土經濟下中國的差序格局,引出中國情境下的關係社會的緣起等,更深層次解釋了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受益匪淺。裏面有很多喜歡的語句和思想,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幾段話:

1.中西社會結構的不同: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中西社會關係的理解: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所謂瞭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而西方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改變。

3.最欣賞的戀愛觀: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爲目的,是生活經驗的創造,也可以說是生命意義的創造,但不是經濟的生產,不是個事業。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不斷地克服阻礙,也是不斷地發現阻礙,要得到的是這一個過程,而不是這過程的結果。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1

當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借這篇報告的寫作之機,我想就寒假返鄉的所見所聞和《鄉土中國》的閱讀理解,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針對中國鄉土社會結構與西方社會提出的新概念。中國的鄉土社會的鄉土性、不流動性和地方性,造就了由私人社會關係遠近決定社會範圍的獨特社會結構,進而衍生出了因時因地富於伸縮的社會範圍。

然而,在城鎮化刻不容緩,鄉村邊界一退再退的今天,“差序格局”的產生原因——取資於土地的傳統農業社會已近不復存在,更多的是沒有土地、轉向現代社會謀生的“新農民”。

同時,現代法治社會對傳統鄉土的侵蝕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例子即爲“長老政治”的趨於敗落。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說:綿延數千年的“差序格局”是否也隨之消失淨盡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仍然聚村而居,墾地種菜,生活並未因遠離土地發生較大改變。我返鄉後的經歷或許可以爲此做出一定解釋。

本次春節撞上新冠肺炎疫情,作爲外地返鄉人員的我自然在回家路上遭遇了一定的困難,而其中又以在門禁上發生的一系列瑣事最具典型性。

我所居住的商品房小區主要爲回遷的原李家壕村村民,我祖父母所居住的另一個小區則主要由我所隸屬的原紅廟坡村民構成。問題就出在我出於必要往返於兩個小區之間的時候。

我首次返回小區時被保安攔下,簽了一份居家隔離承諾書並測了體溫,確認無明顯症狀後居家隔離十四天,順利拿到出門條。但在我持有出門條和身份證的前提下,保安仍然拒絕放行並與我發生爭執,說什麼都不肯放我——這個對他而言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出村。此時,我在這個小區居住已久的姑姑爲我解了圍:她認出了我,並向保安確認了我的身份。保安順利放行。

而在另一小區,保安認得我,因而簡單查看出門條之後就爽快地揮手放行。同樣的劇情發生在兩天之後我出門買菜時,不過這次的關鍵人物換成了同樣認識我的另一位村民。

這很有趣:一個試圖進入社羣的陌生人,會因爲不熟識而被排斥,但在另一成員確認他處在以自己爲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裏後,又能被迅速接受——這實際上是社會關係的綿延。如同兩個石塊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本就不甚清晰的界限被迅速模糊、抹平,兩個以個人爲中心,社會關係爲主線的社羣自然而然地在同一點相交。

關於我和保安之間產生的糾紛,其實可以用差序格局下的伸縮性來作出解釋:規矩既然可寬可嚴,那麼自然應有作出伸縮的標準:這標準就是社會關係的遠近,往往以血緣、業緣、地緣三大關係爲限。遠到“一表三千里”,近到父系一方的祖父母,都可以劃歸血緣;業緣和地緣的邊界則更加模糊。

這實際上可以作爲“差序格局”仍然存在的又一證據——這就是紮根實際研究的理論魅力。即使時移世易,但經典不會蒙塵:它永遠歷久而彌新。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2

剛剛過去的一週,語文老師讓我們在閱讀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基礎上,各自登臺,課前演講,說說自己熟悉的“家鄉”話題。回想週四晚上,舍友們大概都入睡了,我卻輾轉難眠,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身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古人因爲空間阻隔,交通、通訊不便,而每逢佳節倍思親,生出太多的客愁。如今的我,雖在他鄉求學生活,終因在故鄉生活的時間不夠長,又長期和父母在一起,我對故鄉的感情也就不夠深厚。但鄉愁還是有的,童年的記憶尚未遠去。此時此刻,我的思緒一路向北,回到心心念唸的故鄉——邯鄲。

這座城市承載了幾千年的歷史,單說這些成語,邯鄲學步,圍魏救趙,完璧歸趙,胡服騎射等等,就夠鋪墊我成長的見識的,而最讓我忘不掉的就是這座老城獨特的“味道”。

第一層味道便是美食。驢肉火燒在華北地區可謂獨佔一片天地,熟度透徹,香而不柴,酥軟適口,味醇綿長。要是能打早兒起來趕上路邊大爺剛做出來的火燒,舀上一碗玉米糝,可以說是很滿足的享受了。不光是驢肉火燒,還有和村燻肉、羊湯也是這座城市的美食標籤。那湯,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那肉,香而不膩,爛而不黏,吃上一口便回味無窮。我每年長假都急着回故鄉住些日子,大概是被這老城的味道吸引的吧。

第二層味道便是這座城市的人們。這座城能承載幾千年的歷史,與其包容開放的精神氣質是分不開的。在我的體驗裏,這裏不管是什麼崗位的人,都能熱情地對待生活。在我的記憶裏,每次從機場打車回家,出租車司機總能用親切的邯鄲話跟我嘮上幾句,這口音時時刻刻提醒着我,這就是家鄉。

第三層味道就是這座古城的文化氣息。這裏被稱爲“成語之都”、“太極之鄉”,小孩子從學說話、學走路開始就耳濡目染,其文化之氣裏往往就多出一些“成語”和“太極”的味道。

秦始皇嬴政生於此地,也就是戰國末期的趙國都城邯鄲。他從邯鄲出發,一步步崛起,橫掃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千古一帝”的不朽功業。而作爲一個學生,我更感興趣的是,秦始皇統一中原後,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讓漢字從大篆統一到小篆,後來又改進爲隸書。我喜歡隸書,喜歡這穿越千年的神奇文化。

放眼歷史,北京、西安、南京、洛陽、開封、杭州等古城隨着朝代的更替,其城市的名字也是不斷變化的,而“邯鄲”作爲地名長達三千多年,從未改變,這恐怕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每年長假,我都要回到邯鄲,在故鄉住些日子。我常常去滏陽河畔,在那裏暢想未來,心中充滿陽光。燕趙古都,老城街巷,我喜歡這裏的萬家燈火;梧桐樹旁,現代建築,我喜歡展望古城往南續寫的方向。

鄉土中國,鄉土邯鄲,鄉土鄉音裏有我輾轉的老城的味道,有我遐想穿越的溫暖的鄉愁。在異鄉的新城,我爲“家鄉”代言,但願我心目中的邯鄲味沒有客愁之苦,而有的,是同學少年,共享風華。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3

我並不認爲教師的任務是在傳授已有的知識,這些學生們自己可以從書本上去學習,而主要是在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作爲教師的人就得帶個頭。至於攻關的結果是否獲得了可靠的知識,那是另一個問題。

教師的職能是什麼呢?韓愈在《師說》中明確了教師的職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然後,他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那麼,“道”是什麼?

古人學問,分爲小學和大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向“童子之師”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由此可知,所謂的“道”,當具體指“窮理正心,修己治人”,或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的“道”——也就是說,真正的老師,所傳授的“道”應該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所謂師者傳道、受業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傳授道、教授學業、解除疑惑。其中,受業屬於知識和技能,解惑屬於過程和方法,傳道屬於情感態度價值觀。

單單一個道字可能就是有些教師窮其一生都無法教清楚的,更何況還要解惑。疑惑來源於哪?學生對於書本知識的疑惑很少,因爲他們對於課本知識的要求很低,僅僅是瞭解大概意思,從不去深究課本之後的深層含義。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會有很多疑惑。這些疑惑的來源統統來自他們對萬物的好奇,而這也是一般教師所不能解釋的清楚的東西。

那麼,童子之師,到底算不算老師呢?

答案是,不算。

作爲青年教師的我,面對班上大部分學生時,總會有一種害怕的心態,怕他們課上會問到一些我不能回答的問題。於情理來講,我應該幫他們解決任何疑惑,但我做不到。於自身來說,我確實各方面閱歷經驗不足,沒有辦法就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我對於教師、課堂的敬畏感就會更重,這也是我無法做到創新課堂,完全以學生爲課堂主體的原因。也正是這種敬畏感,是我能夠不斷從課本之內之外學到很多東西和道理,我相信這就是教師與衆不同的地方吧。

從童子之師到真正的師者,是每個教師的追求。希望我每一階段的成長,會有更多的學生見證。我們一同學習,一同進步!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4

思修課的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幾本社會研究學的書,我的眼球就被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吸引了,費孝通先生在這本書中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個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和本色,他讓我懂得了中國鄉土社會有着太多的思想羈絆,人們固執地認爲他們所在地社會很安定、美好,不願意做出改變。

費孝通先生說種地的人搬不了地,長在土裏的莊稼也行動不了,所以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像是半身插在了地裏不流動。對於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我總想讓我媽在閒暇時多出去走走,但她總不願意,我問她爲什麼,她說:在農村種地的人,不在家種地還能幹什麼。我想現在還有挺多人還在受着土地的束縛。

在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每個人都是在一個熟悉的社會裏成長,沒有陌生人。在經歷了長期的共同生活,慢慢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規矩,“這不是見外了嗎?”這是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語句,這是出於一種對於熟悉的規矩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中國鄉土社會的信用不是建立在契約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熟悉的規矩之上,如果社會的信用是建立在一種熟悉地規矩之上的,什麼事都是約定俗成,這就跟我們現在說所的道德綁架有些類似,這對於我們要去建立一個信用社會和一個法治社會是很不利的。

還有些鄉土社會裏的規矩慢慢演變成了鄉土社會裏的傳統,人們從上一代學到的知識不假思索就運用到自己的身上,周而復始,只知道到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樣的事,只要方法有效就不必問原由,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定性思維,思想的不到擴充,思想就侷限在了一代傳授給一代的思想之中,這是可悲。

不是說中國的鄉土社會就是那樣思想落後、固執不前,其實只是說中國鄉土社會知識的匱乏。不過現在的鄉土中國傳媒工具的普及,鄉土社會的思想較以前來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有些固執的思想存在,我們要想社會能夠全面的發展,我們什麼東西都不能落下,一起進步、成長,我們才更容易去構建我們想要的社會。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5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裏是愚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裏開門見山的寫到。那麼他們到底愚在哪裏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於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願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裏的人說起,我總是羨慕不已。可見,鄉下人並不愚,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儘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麼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爲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爲他認爲,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羣”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週末,回到老家,村裏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爲什麼,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於費孝通先生說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麼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後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然後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現在,我慢慢的瞭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着他們,儘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爲什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爲如果一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着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裏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爲什麼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的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麼多菜過來,真的是...…”說着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裏面透着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爲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幹、識文斷字的城裏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6

“禮”向來是文質彬彬的內涵,像《鏡花緣》所描繪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我們所小就被教導要懂禮、知禮,讀《三字經》、《千字文》,要“尊老愛幼”等等。漢代察舉制的基礎便是“舉孝廉”。聖人孔子也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一切的根本。然而凡事多有兩面性,禮也不例外。

禮,規範我們的行爲,和諧我們的家庭,穩定我們的社會。自古以來,禮是約束自己的手段,古仁人志士強調“克己復禮”,今人強調“傳家風、承家訓”。孔子曾經說過:“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的儒家與法家有很大不同,儒家思想強調,以德治國,反對嚴刑峻法,以禮服人,而法家思想則推崇酷吏,以法治國。孔子在這句話中就指出,以法治國能使國家穩定,但民衆“無恥”,沒有羞恥心,只是礙於法律效力,並非主觀願意;而以禮治國,民衆“有恥且格”,人們有羞恥心能自我約束。人服禮是主動的,可爲人所好,即所謂的“富而有禮”。

然而,作爲一個統治了中國千年之久的思想,它一定也存在某些不合時宜的地方。例如古代有殺人祭旗的習慣,又如帝王死後要活人殉葬。在蕭紅的《呼蘭河傳》中寫到一個人物團圓媳婦。她十二歲就被“賣”到男人家做媳婦,她從原先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被一羣受到愚昧思想禁錮的人們活活殘害致死。體現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小團圓媳婦本來是健康活潑的,但在這個被封建禮教封閉的小城,婆婆爲了讓她守規矩,甚至爲了讓自己舒心,任意打罵她,團圓媳婦在極度恐懼中生了“病”,鄰居也帶着“好心”幫助她,人們這種殺人無意識,以及殺人的隱蔽性和殘酷性讓人悲慘和痛心。作者通過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冷靜得近乎冷漠,對封建愚昧的國民進行了嘲諷和鞭撻。

魯迅先生也在他的《二十四孝圖》中,批判了封建社會下國人謀人性命,教人自虐的醜惡禍心。“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這樣的字眼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是應該的,但愚昧、迷茫就是愚蠢的,可悲的,甚至可恨的。郭巨挖窟窿時,他的兒子還玩着“搖咕咚”,抱在母親臂膀上,高高興興地笑着。讀到這,我不禁爲這小孩子嘆息,焉有如此愚父?

“禮”可以救人,也可能殺人,不僅中國如此,其它國家也存在此類現象。在印度,丈夫的葬禮上妻子要被活活地燒死,這也是“禮”;在緬甸,孩子成年禮時要殺死幾個人,這也是“禮”。在諸多事例中,“禮”對人性的禁錮,對生命的漠視顯露出來。

由此看來,儒家所推行的禮制並不是完美的,或者說,在後人的傳承下變得扭曲,變得野蠻,不合時宜。

綜上,對於禮,我們應該理性面對,“仁、義、禮、智、信”要有,但我們不能愚禮,錯誤地盲從禮,這樣就會導致你做出一些荒唐的事,這種禮在現代社會看來是殘忍的。因此,禮要達到治,要能適應現代生活。隨着時代的發展,禮不是唯命是從,不是三叩九拜的繁文縟節,更不是是非不分的愚忠。而是一個人對道德的理解和詮釋,一個人對文明追求與展望。

鄉土中國全文讀後感 篇37

看到書名的瞬間,我最先關注的不是“中國”,亦不是“鄉”,而是“土”。我們現在提到“土”,更多的有一種蔑視、看不起的感覺。比如別人說你穿的很土氣,沒人會以爲別人是在誇讚他。但是在閱讀完《鄉土本色》這一章後,我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開篇就點出中國社會的本性是擁有鄉土性。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土地的重要性。其二,不流動性。其三,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具有鄉土性,在農村生活,以種地爲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鄉下人離不開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這一陣子疫情有了好轉,我們就去後山上挖野菜。現在想想,野菜的出現真的很神奇,你不播種它也能自己生長。我們挖的是薺菜和苦菜,挖它們並不困難,後山的田地裏到處都是,拿着小鋤頭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沖洗一下,蘸豆瓣醬就能直接吃。我想也許沒有食物的饑荒年,人們也能從這些田地裏的野菜果腹,這也許就是土地給辛勤的人們的饋贈吧。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文明爲主,人們被禁錮在土地上,自然也受土地的影響很大,“安土重遷”的性格、“落葉歸根”的思想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中,即使我們換了居住地,也仍然會選擇先進行農業生產,文中也舉了一箇中原人即使到了適合放牧的內蒙古還要進行土地耕種的例子。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耕地是固定的,糧食的富足,人們開始繁衍生息。隨着人地矛盾不斷激化,同等的土地養不起那麼多人,就會出現分家的情況,一些人就要出去尋找新的出路。雖然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重視安土重遷,但是各自保持着孤立與隔膜。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社會有一個數量很大的階級——農民階級。農村人員流動性差,農民之間互幫互助,一起耕種勞作,一起保衛家園。爲了各個方面的便利,聚居在一起。農民因爲土地的影響,安土重遷,久而久之,聚居的人們之間變得熟絡,形成了所謂的“熟人社會”。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纔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讀完《鄉土中國》,我對“土”這個字的態度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之前我們提到農村,印象可能是破舊、貧窮,人們都是從農村去城市生活,但現在很多城市人返回到農村,去呼吸更新鮮的空氣、去體驗農家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本色這一章概括總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是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也就是在文中提到的“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整章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讀完《鄉土中國》之後,發現費孝通先生的語言風格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值得反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