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目送》有感範文1000字(精選10篇)

讀《目送》有感範文1000字(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目送》有感範文1000字(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目送》有感範文1000字(精選10篇)

讀《目送》有感 篇1

《目送》是一本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爲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作者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正如作者所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構成《目送》華章的部分,也就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所包含的篇章,父母,是長輩,但是大家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輩。文中無論是《雨兒》中所敘述的每天跟媽媽通一次電話、給媽媽耐心解釋自己就是她的女兒、去看望媽媽陪她睡陪她聊天,帶媽媽泡溫泉、給媽媽拍照,還是《明白》裏面記錄的那張紅色的的"銀行證明",牆壁上的大字報,還是《散步》裏幫媽媽穿上最暖和的衣服、牽着媽媽的手進行的那場凌晨的散步等等,這一切,都是作者奉送給自己父母的濃濃的慈和孝。另一方面,作者通過《目送》中孩子上小學那天,看着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的背影,通過《母親節》裏兒子送給母親的節日禮物——一段母親對兒子一番冗長卻極盡重複的關心的對話等,無一不體現着母親對兒女那份傾其所有的關切之愛。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爲人子,身爲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目送》表達了對於生命,面對孩子的成長,父母的遠去,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且行且珍惜而已。讀的過程總有想流淚,想立馬拿起電話跟也已逐年老去的父母多說一些話的衝動,心中被不捨和無奈充斥着,更多還是愧從中來。我還未生兒育女,但父母卻是一天天在衰老,他們雖尚沒有作者筆下母親的老年癡呆症狀,卻疾病纏身,身體每年況下,而我也沒有作者筆下爲年邁父母奉送的點點滴滴的慈與孝。甚至曾幾何時,也如《母親節》中的兒子一般,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對於過多關切的眼神和詢問的話語總以不耐煩的神情擋回,超過5分鐘的電話問候,就趕緊搬出"工作""事多"等讓他們無法對抗的理由來止住關愛。讀完目送,從未去設想過親情正在遠去,熟悉的家若沒了最親的人是何感受,不懂珍惜、不知細細奉送和回報父母關愛的我,滿心悔疚!《論語》有云,於父母的孝是唯其疾之憂;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就是說對於父母的孝順不能只是養,要尊敬,要關心其疾病,病痛;而自身還要無危,無病,即子女不讓父母擔憂,讓自己無病痛也是一種孝。如果說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珠,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痕的雙手;如果說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以此,時刻提醒自己光陰短暫,趁離去的背影還未走得太遠,時刻記得爲人子女該盡的心力——父母養我長大,我陪他們變老。

讀《目送》有感 篇2

她看着我,微笑了。我才發現她老了。

她看着我,微笑了。我鄙夷她像個小孩。

她看着我,微笑了。因爲我們談論愛情。

我與龍應臺或許就是拿着相同的車票的人,她在車頭,我在車尾,我們欣賞着同一片風景,同樣,大片的麥田,所以她的語言,纔會勾起我對每一朵花的回憶,每一株草的回憶——

眼神總是似曾相識。不久前的旅行,去蘇州,我望着母親的背景,彎曲的背脊,深厚的妝容依舊掩不住她暗淡的眼睛。第二天清晨,母親便說腰疼,擰巴着臉,扶着腰,我站在酒店門口,也不敢邁進去,只見一雙手拽着我走,回頭,她的背影蜷縮着身子,像一隻受傷的刺蝟,那一般寬大的睡衣,鬆鬆垮垮地掛在她身上,露出凹凸不平的骨骼,深情地望着我。突然想到了那句“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難能可貴的是我看見了母親目送我的目光,我竟難以想象我會往回走,走着同一段路,走着不同的心情,我相信華飛他也會如此。

連言語都那麼驚人相似。“朱柳妍,你說這個是什麼吃得呀?”酒店的自助早餐讓母親亢奮地晃到我身邊,她天生的亮嗓,引來了目光,她卻儼然不知,真真像個小孩子一樣,用手指捏了捏餅乾,頓時,奇怪而又鄙夷的目光襲來。“你不要動它那。”“有什麼關係呀?”我白了白眼,繞開她,三步並作兩步走向別處。我猛然想起,《十七歲》中華飛也會怪他的母親“你不要用手去指,像個小孩一樣。你說就好了。”我停下了腳步,發現我與華飛一樣,一樣長大了,嫌母親丟臉,卻不明白母親的心,不明白母親的感受。

還有談論愛情時,我倆騎着雙人自行車漫步在島嶼上,右邊是母親,左邊是大山大海大片的天空。也便如此,嘴裏不覺冒出“以後我跟自己的老公也來這。”媽媽瞪大眼睛,我尷尬地笑了笑說:“我只是開玩笑而已。”她靜默幾秒問我:“以後女兒想找什麼樣的老公呀?”“又高又帥又有錢的,傳說中的高富帥。”我擺了擺手臂,大聲的笑,她也跟着笑。我腦海中浮現《愛情》中華飛小聲地回覆:“媽,拜託,我才十七歲,不要教我這麼多黑暗好不好?德文老師跟你一樣,都不相信愛情,我才十七歲,我總得相信點什麼吧!”我漸漸明白,龍應臺和母親一樣,不捨着她的兒女,她曾經幸福的所有來源。

我才明白,才知道,我與母親或華安與龍應臺,發生了多少事,經歷了多少人。當我去看、去聽,我想回報萬千事物,我想感慨萬千生命,我想擁抱曾經的回憶。有太多的回味、後悔,思念,都在這本書像放電影,一絲一點地想起。

於此不能的,我們用相同的車票,回程過往,纔有如此之愛,纔有如此之反悔,我難以想象生命與生活,賦予我多少感情。

讀《目送》有感 篇3

環境是四面環山的小鎮,這個冬天好像異常的寒冷,寒風凜冽。

懷着怎樣的心情讀這本書呢?

聽見路邊花開啊!

“我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我心同隱;今我看見此花,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開頭便是如此,像舊年的紅雕花木匣緩緩打開,像老舊的留聲機緩緩響起,精緻不減當年,講着當年,當年的種種……

龍應臺的《目送》便是一朵這樣的花,開得靜默,也開得驚豔。

我從未真正看過什麼別離的背影,大概是因爲成長到如今,我永遠是留下背影的那個人,甚至,像書裏說的,我連回頭,都不曾有過。

龍奶奶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我們爲了一個人,可以與一羣人產生羈絆。

牽掛她,就會牽掛和她有關的那些人;想到她,就會想到和她有關係的一切;然後各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涌上心頭。

愛情,友情,親情,我們這一生,到底要與多少人發生聯繫,又到底要經歷多少次離別,目送多少個背影漸行漸遠?

在現實中,很多時候,親人之間是隔着的.,不只是路途的遙遠。

我是否也在某一時刻,因爲父母的着裝,因爲父母的老土鄉音而在逛街的時候選擇產生距離?

縱使我懂,那個眼角有魚尾紋的女人當年是多麼的明豔動人;縱使我懂,多年過去她還是愛美如初,和作者的母親一樣,可我卻從來沒有爲她寫過一篇文章,我深感慚愧。

昨日走過老街舊巷,看到那棵桂花樹下,擺攤人依舊。想起《目送》裏說的那個賣棉衣棉褲的老人。

我於書中,看到的,怕也就是如此了。

那些泛着時光漣漪的物品,承載着多少人的喜悲歡愁。

最感傷的,是龍奶奶的父親離開時,那句:“老天啊,你什麼都教會了我,可你沒有教會我最重要的一課,就是生死。”

於我而言,花樣少年,鮮衣怒馬,趁一切都還來得及,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應該慶幸,還好還好,他們啊,都在。

“我沒有抹開眼前的茫然,我看見“慢者”繼續無動於衷;我看見“愛生”俱樂部繼續招收着成員;我看見憂傷大地裏成百上千的地雷;我看見貧民窟裏無人安葬的屍體……”

我本來疑惑,爲何這樣的一本回憶親情的書,要摻雜進這麼多的人間疾苦?

後來我想,大約是真正有寫出來的必要吧!

三月與我有約,約定桃花盛開,約定洋紫荊將謝,約定又一輪的努力,約定着啊,幸福還是和多年前一樣,沒有恐懼,純潔善良。

我記得奶奶說過:“善良的人兒啊,總不會過的得太悲傷。”

讀《目送》有感 篇4

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題記

之前是不瞭解龍應臺的,甚至未曾聽說過,因着老師的推薦,讀起了她的文字。開始喜歡龍應臺,喜歡她簡單的文字,喜歡她平實隨意的文字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窩。之前還並不瞭解“目送”這個題目,呵!多麼奇怪的名字啊,直到我瞭解了那個背影最深處的涵義……“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猛地一震,繼而,涌出一股莫名的傷感——華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媽媽的心,可是,他再沒有回頭,他選擇了將背影送給他的媽媽。

因爲,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對媽媽的各種舉動都感到奇怪繼而反對,他不瞭解他的母親啊,他竟從未考慮他的母親啊,他也早已淡忘那個依賴母親的小華安了,他不再是那個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圍的那個小孩子了。他沒有看到,也不知道,媽媽的眼神一直都隨着他的前行而移動;他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眼神,一點點的燃起希望,然後,又一點點的暗淡下來。

龍應臺的文字,很貼近生活,用現在的話來說,大概是“接地氣”吧。她的文字可以附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有時我真的覺得我是那個被追的背影,而母親則是那個追的人。有時我真的很想回頭看看,可是又在想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要母親的呵護了,就還是會由背影告訴她不用追。但,根本沒想過,在母親的眼裏,不論孩子多麼大,那都是孩子啊。寫到這裏,又想起了在預習語文課本時讀到的一篇——朱自清的《背影》,父親本都說好不送孩子了,對茶房千叮萬囑,結果還是不放心,又是自己送了。

孩子走之前,還要去買幾個橘子,那個稍胖些的父親,腳步蹣跚的父親背影卻是那麼……以至於使作者的淚就那麼流下來了。父親買好橘子,就要離開,等父親的背影融入人羣,作者的淚又來了——不知何時能與父親再相見。《背影》講述的是父子兩代的情感,而《目送》牽繫三代:看兒子們的青春,回憶自己的年少;看爹孃的老態。龍應臺的《目送》被譽爲二十一世紀的《背影》,但我卻認爲,《目送》比《背影》更令人感動,一個個樸實、無華、微小的細節,讀來更令人感動。或許是因爲作者幽微的手筆,亦或者是因爲,這些事情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常映在我們眼前,我們卻未曾似作者似的記下來,讀來卻有淡淡的似曾相識感。我們終會長大,然後,目送。

讀《目送》有感 篇5

曾經,母親牽着我們肉嘟嘟的小手蹣跚地學步;風雨中父親用寬厚的肩膀扛起我們的身體;月夜下兄妹哼唱着“一閃一閃亮晶晶……”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恐怕只是足下這片土地依舊沒有變。在這多雨的季節,伴着漫天飛舞的雨絲和輕音樂緩緩的節奏,我又一次翻開了龍應臺先生的《目送》再一次解讀她對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單飛、兄弟的攜手、朋友的關懷等一系列感情處理,再一次體驗她涓涓細流般的文字,用最樸實的文字引起共鳴。讀第一篇《目送》便陷入深深的思考中,目送兒子一次次的背影,望着車子開走後空曠的街,身爲母親的她心裏該有多少說不出的酸楚。作爲女兒,龍應臺也一次次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目送父親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不喜歡離別,更不用說目送,無論是送與被送。總覺得親友離別很難過,送別的形式更讓人傷感。我害怕在我的一個轉身會看到落淚的雙眸,而龍應臺讓我對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安德烈的心理,龍應臺有過,她的父親有過,你有過,你的父母有過,你以後的孩子也會有。“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感覺心被刺痛。我們這一代,不也像安德烈一樣忽視父母的深情,一次次地傷了他們的心。“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父母含辛茹苦養育的孩子長大後對自己竟是這樣的冷漠和排斥!從文字來看,龍應臺的母親曾是一個愛美、活潑開朗的女人,即使年老也抵擋不住一顆愛美的心,她說的也對:“女人,就是要漂亮。”然而歲月對她沒有任何優待,她也像其他老人一樣逐漸忘記了很多事,丟掉了彌足珍貴的回憶,包括女兒。老撾的孩子、孟買的鐵軌、金門的地雷,如果說這個世界很大,我們無法全心疼愛,那麼在那一剎那,當我們想起那站在沙石上凝望的大眼睛,那屍體上乾淨雪白的布,那隨時可能爆開的炸彈,我們是否也會有那樣一絲的顫抖。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顆悲天憫人的心。龍應臺對生活的理解頗有哲理,這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才能體會得到的。她的文字,會讓很多人在心裏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書中有很多想表達的東西你我都能寫出來,但是像龍應臺那樣的表達方式和思維角度是任何人無法觸及的。合上書,閉上眼睛,任雨絲飛舞,我的心也波動。感謝龍應臺的這部散文,讓我讀懂了父母內心的淒涼與無奈。這則關於光陰的故事落下帷幕,唯有珍惜纔不枉父母對我的一次次目送……

讀《目送》有感 篇6

轉眼間,我的孩子已進入了中學,成爲了一個住校生。相信每個家長都和我一樣把孩子視爲掌上明珠,不想孩子離開,而現在是不得不讓他(她)們走上獨立之路。有的家庭一星期讓孩子回一次家,離家遠的孩子經常回家就沒那麼容易了。無論何時,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無時無刻都關注着他(她)們的成長。但我們應試着放手,讓他(她)們去學着自己長大。

我的兒子離家是很近的,每星期都回家。最近他讓我讀了一本叫《目送》的書,我深信大多數的家長都和那個身爲母親的作者一樣。從幼兒園,小學,初中,我們都是看着孩子長大的,情況大同小異。幼兒園,孩子很依戀我們家長,進那扇大門時是又哭又鬧,但我絕不可能去拉他回來,如果不這樣,他未來的路就無法走得太遠。在小學,我的孩子同於作者的兒子,我送他上學,離別時他都是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招手,雖然只分別半天,但那時孩子都還是與我有難以割捨之情。現在初中卻有些不一樣。

我的孩子確實獨立了,但不論他“行市”到什麼程度,他都要在家長的目光下成長。現在孩子們似乎已沒有那麼多的留戀,就像文中的兒子,回頭越來越少,招手越來越少,這意味着曾經的親情也有可能變淡。也許我們的管教很嚴厲,也許我們的嘮叨很煩人,這些都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但他(她)們畢竟還需要一些應有的“束縛”,孩子們應想想:家長爲他(她)們做了很多,沒有家長的教育,自己的成長之路絕不會很正常,甚至會誤入歧途。

可是,我的兒子對這些方面的認識還不夠透徹,我們都需要互相瞭解。

作爲一個家長,我也需要反思。我們也有老去的父母,我們小時似乎也與書中兒子差不多,我們好像也是與家長漸行漸遠,到現在把精力放到了下一代身上,沒有什麼時間再去眷顧老人。我們就應思考,我們的孩子會不會在未來也是這樣,讀了《目送》,我不希望人們心中神聖的親情是這樣一個循環。我們這些家長,不也是在父母的目送下長大的嗎?

彼此應該更主動了解的,是我們這些大人。我們也許尚未搞清楚孩子的內心世界,但是我們可以給他(她)們引路。就像作者一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都要離我們遠去,我們毫不例外地目送他(她)們。不管那個遠去的背影回不回頭,招不招手,只要我們彼此還掛念着對方,能在遙遠的地方傳遞愛,我們家長就能滿足。但這樣的前提,就是要填平現在我們與孩子之間所謂的“代溝”。多一次交流,多一份理解,多一點溫暖,這關係到我們和孩子現在以至將來的幸福!

我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要立刻從與孩子的溝通做起,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在這段路上,陪伴孩子們的,將永遠是家長的目送。品靠他、高端靠他、代替三洋這個租借品還靠他、未來的海外市場自主品

讀《目送》有感 篇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的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句句入骨的文字,是作者龍應臺在《目送》中最發人深省的着筆。這本書傾注了太多感情,如封面所介紹地: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雙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當我安靜地讀完這本書後,憶起了龍應臺母親一肩挑起油米柴鹽的事,寫她的父親時,七個連環發“我不知道……”,四次提“我們記得……”道出了女兒對父親如何度過那段孤寒艱澀的漫漫長日的疑惑,道出女兒對父親如何教育孩子堂正做人、對愛人患難情深、對友人不吝支援等等了記於心。她從父親的眼中悟出:父親的愛,沒有條件,沒有盡頭。

眼前的文字讓人眼前一亮,心頭一暖。我覺得父親的言行舉止像一道光,它可能不同於母親溫柔地在你身旁爲你掌燈,更多地是默默地照亮着你,於成長路上,於心裏。

我們隱約的知道,父母對小孩的教育對孩子思想培養以及成長路上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龍應臺說人生本來就是旅程。我突然想起一句話:人生是一場旅行,感謝沿途遇見的風景和你。是啊,大大小小的愛,不管有着百般念想不捨,終究要啓程出發,而你能帶走亦或是留下的,是那道無形的光,讓你有足夠勇氣踏步向前的光。而留下的人,是靜立於門前追逐你遠去的目光。

這讓我想起我初來珠海是父親送我到車站,母親立於門前目光追逐着我,而父親於車窗外面徘徊,我深知出發,意味着責任。我不敢回頭看父母依依不捨又擔憂的眼神,然而他們也在期待我的回頭吧,像龍應臺期待兒子回頭一樣“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想他們都很失落吧!

我們身爲子女,時常會忽略至親的感受,若不是讀此書,也許我會、毫無意識。書中的龍應臺,年輕時的她拒絕過馬路時父親伸過來的手,而她也遭到年輕兒子的拒絕,她只能止不住的流眼淚。

我希望我們不是在爲人父母后,待孩子同樣有你對父母的舉動才覺悟這是不對的,我們要敞開心扉接受父母的愛。願我們長大後,願父母年老時,陪伴在父母身旁,哪怕他們記不住你了,哪怕他們像個懵懂的孩子,哪怕他們失去自理能力……子女也不該避之棄之。

“不必追”,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要追,我們追的是時間,讓我們來一場角色對調,就這樣溫柔耐心地愛着父母,願時間能善待,讓孩陪伴盡孝成。

讀《目送》有感 篇8

她,點一把野火照兩岸三地,喚安德烈跨時空問答,如今,攜一本《目送》再掀閱讀熱潮。

她是龍應臺。

我,讀她的《目送》,有感。

衰亡

衰老,自我們從孃胎生出便開始,等它到了一個限期,人便迎來了死亡。衰老,死亡,在這本《目送》中出現的頻率頗高:《跌倒——寄K》、《最後的下午茶》,這的確是件痛苦的事,程度輕些,遇上發天腰痠背痛,膝蓋中有一陣涼意,程度重些,被一堆精密儀表包圍,被注射進各種伴有副作用的化學制劑,直至呼吸衰竭……

無論你今天是否孩童,無論你今天活力是否充沛,你,我們,都在老去。這樣看來,《目送》告訴我們的是我們都得死啊,不能看不能看。非也,面對既定的歸宿,難道就讓我們鬱鬱寡歡下去嗎?作者沒有直接給我們答案。

有K(《跌倒——寄K》),選擇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作者沒有怪罪他的匆促,而是問:在他生前,有沒有人告訴他那沒什麼大不了?有沒有人給他一個擁抱?有沒有人給他一句鼓勵?

有母親,攜子女行《五百里》爲《回家》。在意識漸趨混沌的老人心中,那個存放子女在旁,趕製聖誕配飾,精打細算生活記憶的家就在那裏,儘管“家”的一磚一瓦已不在,在空間上不可抵達。

快樂

幸而樂也是本書的一大主題。

我喜歡這大段的排比,也許沒有說明什麼具體的道理:

幸福就是,寒流來襲的深夜裏,醫院門口“急診室”三個字的燈,仍舊醒目地亮着。

幸福就是,平常沒空見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倉皇的電話,什麼都不問,人已經出現在你的門口,帶來一個手電筒。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幸福》

這裏想提兩大關鍵詞:活在當下與樂在其中。一是活在當下,因爲脫不開時間空間的引力,我們都按部就班生活。也許你說到外太空好了,可宇航員也有飛行時間限制!二是樂在其中,與之相對的是苦在其中。

看過名爲“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文藝演出︰花鼓戲、《魔笛》選段、小提琴獨奏……想提提本校校友的小提琴獨奏。

“蝴蝶袖”、大餅臉和奇怪的劉海,表演者給人的印象着實不佳。當她持續走向舞臺中央,調整好姿勢,立定不動示意鋼琴伴奏者時,還是覺得她有一點做作。5分鐘的表演不長,琴聲時而低咽嘶啞,時而高昂激越,時見琴弓行於弦上,時見手指琴上舞。

臺下保持安靜,還是有人入夢;臺上全情投入,要你拋卻成見。

有人活在當下又樂在其中,有人正相反。

而龍女士還是那樣,遊自己的山,記自己的體悟,樂在其中。

你在走,身後一堆目光,伴着你腳步……

讀《目送》有感 篇9

書香,是書籍淡淡的油墨味,是生命永恆的味道,更是書籍內在的味道。

書櫥中,在那些有着紛繁複雜的裝飾的書中,我一眼就香到了你。你沒有過多的裝飾,全身上下只有幾種綠色混夾在一起,僅此而已。正如你那不加裝點的名字——《目送》。

初中的時候,並沒有什麼體會,內容和你的外表一樣單調無味。我一向喜歡有曲折情節的書,所以在草草翻閱了你之後,隨手放在一旁,繼續投入情節跌宕的小說。你只是靜靜地呆在一邊,散發着書香默默陪着我成長。

上了高中,一個晚上,正準備閱讀時,偶然間,我想起了你。拂去表面的灰塵,我開始認真地品味你其中的韻味。

你一共包含了十二篇散文,寫了父親的去世、母校的衰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寫了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等內容。也許是年齡增長的緣故,讀完一篇,我總有很深的感觸,你散發的書香味正漸漸變濃。

當我讀到《時間》時,我深受觸動。你介紹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量時間,隨即發出自己的跨年狂歡的看法:跨年狂歡也是一種時間的集體儀式,表達了作者自己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讀完,我便在思考:我每天生活在快節奏的社會裏,每天是兩點一線的生活,是否真的已經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時間,還是在大肆揮霍着自己的時間?你告訴我要在每一分每一秒留下足跡,做更多的事情,不要等到老時追悔莫及。我以前並沒有好好把握時間,沉浸於那些有跌宕情節卻沒有任何幫助的小說中,虛度光陰,漫無目的地前行。你散發的書香伴我成長,讓我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最喜歡你當中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漸逝遠。……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話充滿了意蘊,使我想起古人的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親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無法取代的位置,父母是我們人生途中重要的人,是我們可以一直信賴的親人。不要等到最後只能看見他們的背影才知道後悔,因爲那時,已來不及了。回想自己的生活,自己並沒有好好和父母聊過天,有時會爲了一些小事和父母鬥嘴,並沒有真正從內心去了解他們的感受,體會他們的辛苦和無奈。讀完你之後,我知道如何和父母相處,如何去避免親情淡漠化,如何和父母消除隔閡,增加和父母之間的信任。你陪伴着我長大,讓我瞭解了親情的美好,更加懂得珍惜親情。

感謝你——《目送》,你散發的書香包圍了我,讓書香伴我成長,讓我明白許多深刻的道理。

因爲你,我的人生充滿詩意,我的心靈變得充實。你散發的幽幽書香,氤氳了我周圍的環境,使這香味伴我成長,從迷惘走向希望。你給我帶來書香,帶來生命永恆的味道。

淡淡的書香味兒,將伴我一同成長,前行!

讀《目送》有感 篇10

目送,從字面意義上來解釋,也就是深情的看着送別之人遠去。

龍應臺在那一次次地目送中,她是否有想些什麼?從一開始的“時空長河”,到後來的“波濤深邃”。在這之間,作者是否曾爲此潸然淚下?我們都無從得知。我們只能從她的文字裏,體會,或者體會不出她的種種感受。

在目送這篇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便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意味深長的話,在文中,出現過兩次。雖一字不差,但其中的意味,卻是相差甚遠,其差距程度甚至能與期頤之年的老人與總角之年的孩童間相差的年歲相媲美。這兩句話是如此之近,又是如此之遠。

這段話第一次出現,是出現在作者認爲她和英華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的時候出現的。此時,這句話就是她作爲一個母親的感想。

她曾無數次的目送着那個向來不變的背影——不管他是虎背熊腰,還是羸弱瘦小,或是中等身材,在她眼中,華安只是她的孩子而已,永遠只是這樣。

她在文中寫過:“華安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的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神隔空教會。”

她也在文中寫過:“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如此的巨大的轉折,可會讓作者想到些什麼嗎?

或許暫時沒孩子的華安永遠不會懂得,一個母親目送孩子時的目光有多麼的深情款款。比所謂的“柔情似水”還要更勝三分。

而這段話第二次出現,則是在她父親去世,她在棺材前,最後深深、深深地凝望。

這是作者以孩子的視角寫的理解。她深切地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且萬分悲切地感到,父母一直在老去。她不知道,何曾幾時,媽媽的臉上佈滿皺褶;何曾幾時,爸爸的頭髮染上雪白。作者能體會,只有時光的匆匆流逝,以及那聲微不足道,且悄無聲息的嘆息。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想到了自己的母親。每次我上學時,她總會那麼默默無聞地凝望着我,但我卻總是不以爲然;每次外公外婆在慢慢踱步走回家時,媽媽她也是在悄無聲息地注視着他們。

但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卻在不經意間,潸然淚下。

我只想在這裏說:“媽媽,我也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