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書》的讀後感(精選26篇)

《書》的讀後感(精選2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書》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書》的讀後感(精選26篇)

《書》的讀後感 篇1

“哦書像一葉小舟,載着我向那五光十色的文學大海駛去。”的確如此,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就是開取智慧寶藏的金鑰匙,讀書,就是同許多高尚睿智的人談話······

《書》這篇文章透露了一件“我”愛書可以愛到不惜身體的境界。講述的是作者每天放學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往書店裏跑,每次望着那令人眼花繚亂的書名,“我”總是覺得“我”十分渺小。有一天,“我”發現了一本名著,欣喜若狂,由於書價太貴,“我”十分猶豫,但“我”還是買了這本書,回家路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我”不顧惜自己的身體,毫不猶豫地脫下外衣,把書裹得嚴嚴實實,而自己卻發冷,打哆嗦······這樣愛書,這樣愛讀書的精神十分讓我敬佩,想一想自己,都覺得萬分羞愧。

說是看書,其實,無非就是看一些校園小說書,如果,看起名著,那也是囫圇吞棗,“刷刷刷”沒幾天就都看完了。但是讀了《書》這篇文章後,我懂得了:讀一本好書,就是走一段知識海洋的路。所以,我們讀書一定要——用心讀,用心看,實實在在地做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同學們,有時間一定要多看看對自己有益的書,到知識的海洋裏去探索!

《書》的讀後感 篇2

這一次,我讀了《傅雷家書》,這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寫給親朋好友的信件,其中有一篇學外文的對我幫助很大。

在信中,傅雷先生說,讀外文不能太快,太快了記不牢,將來又要重新來過,犯不上。開頭必須從容不迫,位與格必須要記憶,象應付考試般的臨時強記是沒用的。在這一段話中,傅雷結合了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學習語言時,切勿貪多,貪快。只有每天學習保證有所收穫,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對於自己的孩子,他還建議把功夫花在語感上。他說外文在國外學更好,所以目前貪多務得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的。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早上一睜開眼睛,聽到的廣播裏的就都是英語;在商場裏,店員說的也是英語;想和別人交談,人家說的都是英語;向別人問路,可別人根本聽不懂中文。漸漸的,在我腦海裏沉睡的記憶被喚醒了,那些我以爲已經忘記的單詞,重新展現在了我的眼前。我終於能大致聽懂別人說的話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和別人試着聊起天,後來居然還談到了自己家鄉的美食美景,風俗習慣。這充分證明了傅雷先生說的話,學語言,好的環境必不可少。

我覺得,書信是最真切,自然的文字。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因此,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是一顆崇高的心。

《書》的讀後感 篇3

傅雷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此時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推薦。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刻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能夠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個性是學鋼琴的能夠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此時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着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正因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此時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因此,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就應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爲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此時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迪。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人類的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裏。”我們都渴望成功,期望做一番大事業,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麼,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告訴你所有邁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幫忙你打開財富的智慧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書》的讀後感 篇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爲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一對父子之間的通信,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於普通家信之處。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我很嚮往這種感覺,因此我拜讀了這本《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摘編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寫給兒傅聰、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爲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傅聰的信件。洋洋萬言,字字意涌動,閱者無不爲傅雷信中有對過去教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有對兒生活的噓問和關心,“貫穿全部家書的情義,就是要兒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看一部家信錄,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們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夠成爲一代翻譯名家的原因,更會從中學到如何育成才的人生真諦。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爲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爲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爲他們父子的關係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繫自然只能依靠書信,於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爲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的深情,也有着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

讀《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子之間的感情因爲藝術的崇高而得以昇華,成爲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料。

《書》的讀後感 篇5

科學是無邊無際的海洋、廣闊的天空,讓我們盡情翱遊探索。一天,我打開了一本《少兒科普百科全書》,被書裏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養金魚不能用自來水,爲什麼呢?原來,自來水裏有很少的氯氣,自來水廠向水中放入氯氣,是爲了殺死水中的病菌,氯氣人萬一聞多了,也會中毒,但我們喝的水中,氯氣的含量非常少,所以不會對人造成傷害。不過你要是直接把自來水倒進魚缸,小金魚就倒黴了,不一會兒,它就會被氯氣嗆得打蔫,中毒死去。正確地換水,應該把水在太陽下曬一曬,等太陽把水曬暖和了,再給小金魚換水,這樣金魚就不會中毒了。

我還知道花盆底下有個洞的原因。在花盆裏養花,要經常澆水,不然花會“渴死”,但如果水澆多了,花盆底下沒有洞,水便會積在盆裏滲不出來,花的根長時間泡在水裏,就會腐爛掉,把花“淹死”了。所以爲了讓多餘的.水滲出去,人們便會在花盆底下留個洞。另外,花盆底下的洞還可以讓花更好地呼吸空氣,如果花盆底下沒有洞,花盆裏積聚的水就要把土壤裏的空氣完全擠掉,根吸呼不到空氣,更會窒息死掉。看來,一個小小的洞,也包含着不少學問呢!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科學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用心去觀察、去發現,你就會覺得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自從看了這本書開始,我便留意起了生活中的各種科學現象:雞蛋能浮在鹽水中,點火柴時,火柴頭朝上着得慢等,許許多多的現象都有科學原理在裏面,愛科學,愛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

《書》的讀後感 篇6

上週,媽媽從噹噹網給我買來一本書《男孩的冒險書》,我拿到後愛不釋手,一口氣全看完了,覺得它特別好玩,特別適合我這樣一個聰明、愛冒險、富有智慧和創新的男孩子來閱讀。(哈,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還挺不好意思的)

爲什麼呢?因爲它是一本最新奇最富有創造力的玩耍手冊,這本書裏充滿了“調皮搗蛋的小祕密”。比如說,裏面告訴我怎樣做一個手電筒、怎樣做一個能夠射200多米的弓箭、自制一個潛望鏡、做一個“地雷”、做一個機關拉環、怎樣在樹上建一個房子、造一張既漂亮又好看的書桌、自己做水晶……我覺得這本書裏有豐富的手工創意,有許許多多的歷史知識,還有許多和學校裏完全不一樣的有趣遊戲。

上網一看,各種報紙和雜誌紛紛評價這本書,好評如潮!有的說:“這本書是8歲-80歲的“男孩”都喜歡的一本冒險書,標準的好讀物!”有的說:“這本書是有史以來帶給男孩們最完美的一本手冊!”

可是在閱讀之後,我卻發現書中內容雖然精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科學制作要多得多。想想看:哪個家長讓孩子在樹上建個房子?哪個家長會讓孩子做能射200米的弓箭?唉!現在的孩子都不能做那些好玩的創意了。政府提倡低碳環保,要保護綠樹,沒有人敢在樹上建房子,沒有人敢砍樹叉做弓箭。還有弓箭如果射到人,難免會受傷,所以大人不允許我們做弓箭。

現在的男孩子不像以前那樣自由放任了,長輩們會死死的盯住我們,束縛我們的手腳,讓我們和女孩子比聽話比學習成績。更別提想到外面捕捉一隻野兔,在野外的房屋裏大吃一頓,那都是做夢的事!唉,現在的孩子缺少娛樂,我們應該在假期裏多玩玩,放鬆一下,男孩們應該多去幹一些冒險的事情,記得注意安全,不要搞破壞哦。《男孩的冒險書》會幫助男孩們讓那些週末的下午和漫長的假期過得更有趣味和更有意義。

在這裏,我向男孩子推薦這本書,希望你也買一本,並祝你把書上的冒險遊戲和科學小製作,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變成現實,創造奇蹟!

《書》的讀後感 篇7

今天我看了《格林童話》這本書,使我的感受非常大。

我先看了吹笛手這篇童話裏面的人們因老鼠太多困擾,他好心幫人們趕走了老鼠,人們卻賴吹笛手的錢。第二天早上,吹笛手吹着笛子走出了城,所有的的孩子也走出了城。從此,這座城裏沒有一個孩子,因爲他們都跟吹笛手走了。我知道了說過的話一定要算數,不能賴別人。

接着我又看了萬能博士,萬能博士靠的完全是僥倖,我們不能學習他。

最後我看了狐狸和狼,一開始狐狸受狼欺壓,最後它終於用自己的機智擺脫了狼。

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深有感受,以後要努力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用的人。

《書》的讀後感 篇8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是查爾斯·金斯利的《水孩子》。

《水孩子》講的是:在愛爾蘭北鎮住着一個掃煙囪的孩子——湯姆。他不會讀書寫字,也不知道他的爸爸媽媽是誰,只是每天被他那狠毒的老闆逼着替人家清掃煙囪,所以捱打捱餓是家常便飯。

有一次,湯姆跟着他的老闆葛林去約翰爵士府上去掃煙囪,在煙道里走錯了路,來到一個小姑娘的家裏,可是那裏的老保姆覺得湯姆是來頭東西的,便派人去追他。湯姆雖然躲過了他們,可是由於找水的時候掉進了水裏,變成了一個水孩子。

湯姆爲了變成真正的男子漢,就去天外天找他的老闆葛林,然後幫助他。在這一路上遇到了許多古怪的事,最後,他終於變成了男子漢。

這本書講了水孩子從一個調皮的壞孩子變成一個勇敢、聰明、又懂事的好孩子。湯姆正確第面對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不逃避,從點滴小事做起,不斷改進與完善自己,終於成爲一個男子漢。

在仙女勸說湯姆去找他老闆的時候,湯姆本來不想去,可是後來還是去了,並用愛心感動了葛林。在生活中,我們也不要爲一點小事斤斤計較,要學會寬容別人。而且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就咬着牙也要挺過去。

這是一本滋潤心田的書,這本書就像精神大餐,這些道理讓我深受啓發。

《書》的讀後感 篇9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個暑假,我的生活因爲有了書的陪伴,而變得充實。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傅雷家書》。書中的內容與我的生活緊密相連,讀書的同時,也自然會聯想到我的學藝之路。

傅雷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這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心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讓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到困境不氣餒……同時,對兒子的生活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傅雷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

我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接觸到了音樂,從小就會彈鋼琴,唱歌,跳舞。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堅持,我始終以爲自己已經不錯了,很全面了。特別是鋼琴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考完十級,更讓我覺得自豪和驕傲。但是自從看了《傅雷家書》就自愧不如。記得書中有一段內容是這樣寫的“好像世界上公認有個現象:一個音樂家,大多隻能限於演奏某幾個作曲家的作品。其實這種人只能稱爲演奏家而不是藝術家。因爲他們的胸襟不夠寬廣,容受不了廣大的藝術天地,接受不了變化無窮的形與色。假如一個人永遠能開墾自己心中的園地,瞭解任何藝術品都不應該有問題的。”是啊,雖然我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我並不是任何曲目都能彈得很流利,更何況,我還不是什麼音樂家呢?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呢?我繼續往下讀“有些小事要和你談談。你寫信封爲什麼老是這麼不乾淨?日常瑣事要做的乾淨,等於鋼琴要講究乾淨是一樣的。我始終認爲做人的作風應當是一致的,否則就是不調和;而從事藝術的人應當最恨不調和。我這回附上一小方紙,還比你用的信封小些,照樣能寫的很寬綽……”傅雷用自己的經歷去教導兒子,更是在向藝術方面引導着他。我不也是彈鋼琴的嗎?可是我的音色並不是很動聽,至少,在彈一些世界名曲的時候,速度一快,就不清晰了。以前鋼琴老師這麼說我,我還有些不服氣呢,“從事藝術的人應當最恨不調和”說的太有道理了,但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試着去改變一下。

看到這裏,我深深愛上了這本書,甚至覺得這書裏的內容就是我的真實寫照。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經歷,關於音樂的感想,都會引起我強烈的共鳴。傅雷從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及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而真誠,是做人的根本,必須從小培養。這是一種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到語重心長。

一本好書,就像一首扣人心絃的樂曲,波動人心;一本好書,猶如雨後劃過天空的一道彩虹,清新自然;一本好書,彷彿一臺盛況空前的聯歡晚會,絢麗多彩······

人生的道路還有很長很長,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不能僅僅侷限於眼前所看到的,更要去了解、去探究、去挖掘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在我看來,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斷學習和深造的過程,要把握當下,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學習時間,雖然很苦,但是書本上的知識絕對不足以讓我們開闊眼界,有時間的時候,還是應該多讀課外書,去充實自己。只有這樣,生活纔會更有樂趣,人生才能更有意義。

自己走進書本吧,主動去探索知識,讓未知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財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書》的讀後感 篇10

拜恩著作的《力量》,一口氣就給讀完了。《力量》主要講述的是人們怎樣運用心理暗示技巧達到做好某些事的捷徑,講述你的感覺時時刻刻確切反映了你釋放出去的一切。當你感覺美好時,就不必擔心其他事,因爲你的思想、言語和行動都會是美好的。讀完此書,我心情無比澎湃,藉此,跟大家一同分享一下我的讀書心得,也希望可以讓壓力較大的同事們心靈得到釋放。

在《力量》這本書中,朗達·拜恩說:“愛是世間最大的吸引力。”愛是所有美好感覺的源頭,你要想得到什麼,你必須先去“愛”什麼通過“愛”,你只想着自己要的,而忽略自己不想要的,從而將你的潛意識喚醒、集中,並固化爲意念。意念持續發揮作用,心想也就事成了,萬事也就如意了。

這個例子讓我想到了我們居委會的每個工作人員們,要經常不厭其煩的跟居民打交道,也經常會遇到居民提出的各類刁難問題甚至是捱罵。正如書中所說,萬事萬物都有其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在你被拒絕的同時其實你也讓你的心靈變得更加強大,讓你離下一次的成功就更加接近。這就正如我們大家都有,有人就因爲挫折而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夢想;而有人卻不輕易放棄,他會想:我雖然暫時失敗了,但是我知道了我爲什麼會失敗,並且失敗是成功之母嘛!我在這給大家分享這本書裏的一段話:

人生其實很單純,只有正面事物及負面事物這兩種組成元素。你人生的每個層面,無論是健康、金錢、人際關係、工作或快樂,對你來說不是正面就是負面——你可能擁有很多金錢或手頭拮据;你的身體可能很健康或疾病纏身;你的人際關係可能很圓融,也可能很不順;你從事的工作可能令你振奮且成就斐然,或者你對工作不滿且屢遭失敗;你可能幸福美滿,也可能大部分時間都不快樂;你的人生可能高低起伏,有好日子,也有苦日子。

《書》的讀後感 篇11

《商君書》也稱《商子》,現存24篇,戰國時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書》的文體多樣。議論體有《農戰》、《開塞》、《劃策》等十數篇,或先綜合後分析,或先分析後綜合,兼用歸納演繹,首尾呼應。有時也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徠民》篇運用了“齊人有東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強說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說明體有《墾令》、《靳令》、《境內》等篇,是對秦政令的詮釋。辯難體有《更法》,通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錄入《史記商君列傳》(文字有改動),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張。

關於《商君書》的作者,學術界頻有爭論。一種意見認爲《商君書》基本是僞書,持這種看法的有郭沫若、黃雲眉、顧實、劉汝霖等。另一種意見是基本肯定《商君書》的作者是商鞅,持這種看法的除史志的編着者外,還有呂思勉、譚獻等人。第三種意見認爲,《商君書》是商鞅遺着與其他法家遺着的合編,此書非作於一人,也非寫於一時,持這種看法的有高亨等人。的看法是,前兩種意見有些牽強,第三種意見有一定道理。《子-五蠹》篇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這說明商鞅確着有此書。

《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引公孫鞅曰:-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是謂以刑去刑-這與《商君書-靳令》、《說民》篇文字大致相同。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最後說:餘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

《商君書》正好有《開塞》、《農戰》篇,這說明韓非、司馬遷所見到的商鞅的著作,基本都在《商君書》中。但此書在後人編纂或流傳過程中,攙人一些其他法家的言論,這是不可避免的。法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法家著作是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批判地吸收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書》的讀後感 篇12

在看這本書以前,總認爲影響力就是自己影響別人的潛力,此刻看了《影響力》的一小部分,第二章的《互惠》,作者把它剖析得很透徹,我覺得該書寫得十分專業,裏面的一些字句也不是很容易理解,還需要我慢慢去細讀,下面是我的一點讀書心得。

我認爲影響力就是過去事情的印象,這種印象在左右着我們這天、明天的行爲,也許是正面的影響,也許是負面的影響。總爾言之,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昨日的、過去的事情的影響。該書將這種規律系統的揭示了出來,它來自於我們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環境,以及人們共有(或者是固有)的觀念和生活經驗。複印紙

我們生活的現代社會太複雜了,而我們理解到的信息也太複雜,要想自由自在的活下去真的不太容易。有時看似我們是自由的作出抉擇,其實早已身不由己。善於利用這種規律的人簡單的掌握着他人的動向,透過人們內心的負債感(互惠原理)或是文化上的觀念給人以壓力,迫使他們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活動。從這個方面來看,人們要想持續清醒的頭腦,持續清晰的決定力,或者說不被人欺騙,實在是有些困難,因爲有時候就算明白自己會被騙,人們還是會踏進這個圈套,僅僅是因爲期望遵守承諾,被人尊重,或是爲了償還一點點小小的人情,文化的習慣要求我們這麼做,於是我們這麼做了,但是卻被騙了,但是沒有辦法,我們務必這麼做,否則就將面臨自我巨大的心理壓力。更搞笑的是,我們在實施互惠的同時,有時免不了自己也會變成互惠的“獵物”。複印紙

書越讀越有意思,我必須會好好讀完這本書。邊讀邊反觀生活中的現象,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穫,以此來更好的改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互惠是人們身邊一種有效的影響力的武器,就是看你如何去利用它,或者說如何去應用它,關鍵是如何創造性地應用它,因爲很多人都在用它來謀取利益。

《書》的讀後感 篇13

雖然有些心疼錢,但我心裏卻美滋滋的,忍不住穿到同事面前炫耀。就趕緊去看熟睡中老頭子的胳膊,就看見了他肘彎處,一個醒目的針眼,還有好大一片淤青。幾年來她一直工作輕閒,持家的精力就多些,要不是月月能領到工資,她更像一個專職的家庭主婦;漂亮女人有點象暢銷書,但往往因流行而品味不高,過目不久即被忘卻,成爲舊掛曆。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中有全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勝。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才修建成的。被稱爲萬園之園。

可就在1860年6月,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他們把圓明園中有名的歷史文物和各種珍品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爲了銷燬罪證,他們還縱火焚燒,一把火就是連燒3天3夜啊,就這樣圓明園化爲一片無有,誰又會不感到惋惜呢!

這些可惡的英法聯軍在我們中國的領土上無惡不作,爲所欲爲。是多麼的可恨?可當時的中國也只有這樣忍受了,誰又會站出來反抗,誰又會站出來爲我們中國說理?也只得這樣忍受了。

當時那隻能聽比人任意擺佈的中國在今天終於強大起來,終於不用聽別人對我們的侮辱了,終於可以理直氣壯的站出來辯抗了。

現在圓明園也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輝煌,但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是中國人永遠忘不了的。現在圓明園雖然沒有了,但留在我們中國人心裏的只有,振興中華。

讀完了《圓明園的毀滅》,我在沉默。這是一種被刺痛後的沉默,內心像在被火燃燒。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恥辱!這樣的恥辱在舊中國又何止這一次呢?爲什麼堂堂的中華民族會有這麼屈辱的一天呢?是閉關鎖國,是政治黑暗,是封建專制,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一歷史,我們應該更加發憤圖強,再21世紀成爲真正的世界強國。我們應該爲祖國的崛起而好好讀書!

《書》的讀後感 篇14

這句激動人心的座右銘是由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寫的,出自蘇聯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理想主義旗幟和生活教科書的作者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他讀書時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仍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寫這本書花了三年時間。

故事的主人公保羅·科奇金從一個工人階級的孩子成長爲無產階級的戰士,經歷了無數的曲折。戰場上的戰鬥,情感上的波折,施工現場的考驗,都沒有讓他倒下,反而讓他更加堅強。即使傷病無情地帶走了他的健康,迫使他躺在牀上,他仍然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克服各種困難,拿起筆,頑強地寫作,用另一種方式實踐他的人生誓言。可以說,那個時代最完美的精神品質——鋼鐵般的意志,獻身於理想的崇高品質和不屈不撓的奮鬥。

人的一生不應該沒有理想,更不用說沒有奮鬥的理想。但要有堅定的理想,併爲之不懈奮鬥。

人生應該有堅定的理想,要懂得不懈的奮鬥,當你不懈奮鬥時,就會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就會克服各種困難,理想就會實現。

人生應該有偉大的理想,因爲有了理想,陳生髮出了“燕子知天鵝志”的感嘆;懷着理想,岳飛刻下了“忠報國”的字樣;有了理想,我們將創造另一個奇蹟,講述另一個英雄的歷史。

我們應該有一個堅定而崇高的理想。人生沒有目標,猶如航海沒有羅盤。偉大的理想造就偉大的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努力,就會創造奇蹟。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你很健康,你就有期望。如果你有期望,你就擁有了一切。期望的來源是身體健康,所以我們需要努力鍛鍊,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這樣我們才能實現我們的理想。當然,一個不健康的身體也可以實現它的理想,但它必須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精力,比普通人更努力地工作來實現它。

生命中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我們爲理想而奮鬥,總有一天我們會實現我們的夢想,那時我們就會幸福。

《書》的讀後感 篇15

生活中處處都有困難,有的人能用超人的智慧克服困難,有的人能用堅持不懈的精神克服困難,有的人能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克服困難,而這本《少女蘇菲的航海故事》中的蘇菲,用她的堅強克服了重重的困難,令我不得不非常佩服她。

少女蘇菲從小父母雙亡,但她從沒有在別人面前傷心過、哭泣過。蘇菲很怕水,卻堅持要跟她的三個舅舅和兩個表哥一起乘着“悠遊號”進行跨海之旅。在海上,他們遇到了重重困難,猛烈的大風,恐怖的巨浪等等,讓他們很多天都在恐懼之中度過。蘇菲在船上表現得非常堅強,事事都要自己完成,還熱心幫助別人。當這次神奇的旅行結束之時,蘇菲也長大了許多,堅強了許多,快樂了許多。

這本書內容豐富,故事情節曲折、有趣味性。我很喜歡看這本書,因爲這本書不但讓我跟着少女蘇菲一起在海上航行,一起在大風中值班,一起與親人們聊天,而且還交給我了克服困難的祕訣,那就是堅強。蘇菲之所以能在“悠遊號”上好好地活了下來,正是因爲她有一顆堅強的心,有一個堅強的外表。在海上颳起大風時,蘇菲並沒有被那咆哮着的海風嚇哭,而是堅強地面對着殘酷的現實,用堅強抹去了心中的恐懼,用堅強代替了淚水,用堅強迎來了快樂。

仔細想一想,生活中不也是這樣的嗎?遇到困難,就哭泣,就流淚,就灰心喪氣的人,沒有一個長大就變成了有出息、有作爲的人。而那些遇到困難,就用智慧去總結出一套解決的方案,用永不放棄的精神堅持下去,用堅強洗去痛苦的人,哪一個沒有成功,沒有成爲著名人物?這個道理同樣也可以運用在學習上:考試考了低分,選擇哭泣的人,下一次一定考不好;而那些堅強地面對試卷,細緻地分析錯題,認真地歸納整理的人,下次一定會考出優異的成績。

蘇菲讓我受益匪淺,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一個個看似平凡卻蘊藏着神奇的事件,用一次神奇的航海旅程,點明瞭一個道理——堅強,是克服困難的法寶。

《書》的讀後感 篇16

以前,死亡對於我來說是件可怕的事,但自從我看了《天藍色的彼岸》後,對死亡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走着瞧!我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會回來了!”這是主人公小男孩哈里和姐姐賭氣時說的。然而他出了車禍,去了天國。在另一個世界裏,他遊蕩着,發覺自己想念父母、朋友,很想和姐姐說一聲"對不起"。他認識了幽靈阿瑟,他幫助哈里一起偷偷回到人間,去完成自己還沒完成的心願。

一路上,哈里和親人、朋友、老師告別,來表達他的歉意和愛,完成了心願。哈里毫無牽掛地踏上了天藍色的征途。

書中說:一個肉體的死亡並不代表着生命的完結;如果我們只熱愛生命不熱愛死亡,那是因爲我們並不真正熱愛生命。

死亡,其實在於每個人對它的態度。這使我想起幾天前的新聞裏,有一個12歲的女孩和一個19歲的女孩選擇跳樓自殺。也許,是厭倦了生活;也許,是遇到了挫折;也許,是和家人有了矛盾;也許,是因爲種種悔恨而結束生命。但是,他們在自我解脫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父母有多愛你們,有多麼悲傷,朋友有多難過嗎?你們一定還留着遺憾吧。

這本書讓我感悟到:我們活着的時候如果儘可能地少留遺憾,儘可能地把自己的情感心聲表達出來,那麼,最後我們也就能到達那天藍色的彼岸。

老師的話:《天藍色的彼岸》一書,有人能讀出詩意,有人能讀出哲理,有人能讀出悲涼,有人能讀出希望。而你從中讀出了生命的價值,即不抱憾終身,珍惜當下。那些草率結束自己生命的人,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褻瀆了他人無限希望。想想那些在汶川地震中逝去的生命,天災之下,自己渴望求生,卻舉步維艱;想想那些在戰火紛飛中消亡的生命,人禍之中,家庭渴望完整,卻無力迴天。“死者安息,生者前行”,每一個活着的人,都要好好活着,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書》的讀後感 篇17

偶遇一本書。劉墉的《不可不知的人性》。看完這本書有點可怕,有點不知所措,又有點頓悟。原來生活中的這麼多不可理解的人物其實都是人性的本身存在。

書中講到:當你和閒人打交道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講了這麼一個故事。說一個富人家裏請了幾個傭人。其中一個男人有點憨像,整天坐在廚房的桌子旁邊。這家的小孩子一過來他就伸出雙臂阻攔。後來主人發現他天天無所事事。就過去問他:你每天都做些什麼?他說:我在保護小姐不被桌子的角傷到。以前我的朋友家的孩子就是不注意,小孩子的頭撞到了桌子角死了。主人生氣急了,說簡直胡說八道。從那天起叫他去護理院子的花草。當然他不是澆的水多就是澆的水少。花草差點被他折磨死。有一天這家的小姐又跑到廚房而且被桌角撞傷了。主人嚇壞了,還好沒有什麼大礙。從此這個傭人又天天都坐在了桌子邊。而且小姐看着他就怕。因爲她還小不會說話。如果她會說話,可能她早告訴我們那天是這個傭人把她推倒的。傭人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爲他要體現出他存在的價值。他要告訴你,我的忠告你不可以不理會。

聽了這個故事其實不難發現我們的生活當中太多這樣的人和事了。他們的相同點在於“太閒”。例如我們每天上班遇見的門衛,我們要對他們畢恭畢敬,否則哪天你忘了帶胸卡你就要費一番功夫才能進門了。再例如我們要去辦個什麼證件,你不僅要忍受她的惡劣態度還要培這笑臉,不然1個小時辦好的事情,你可能要辦一個星期了。太多了這樣的事情。不過你要去接受,因爲這就是人性。“他們”是閒人。有的是時間。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事情你不讓他實施一下權力她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再想想我們自己?如果你的一個方案沒有被採納。你是不是常盼望別人的那個方案實施的不成功。儘管他失敗後你會誠心誠意的安慰他,但是你還是會有點竊喜對不對?如果你有過也不要責怪自己,因爲這是人性。很多人都會有的。但是你要做的是。千萬小心那些太閒的人。讓自己平衡自己的生活。

《書》的讀後感 篇18

今天我讀了《魯迅先生愛書的故事》。魯迅先生一生清貧,他最大的財產就是那些寶貝一樣的書了。學習了這篇文章後,我歸納了一下,文中講了四點:

第一點:魯迅先生愛讀書。他小時候,被一本有趣的《山海經》迷住了,一得到這本書他就“欣喜若狂”,趕緊看了起來。可見,他求知慾望是多麼強烈啊!我想那時的魯迅大概跟我們現在差不多年紀吧,在艱苦的條件下想法設法找書看,現在我們的條件這麼好,書這麼多,更應該好好讀書纔對呀!

第二點:魯迅先生愛買書。他把自己的“壓歲錢”攢起來買書,“總是捨不得零花“。我也攢過錢,本來準備買書看的,但忍不住卻買東西吃了。我一定要改正這個缺點,像魯迅那樣,把錢攢起來多買書看,增長自己的知識。

第三點:魯迅先生愛惜書。他手髒時不亂翻書,書放得整整齊齊。在這一點上我做的如何呢?前幾個月,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漫畫書。由於我不愛惜,不到幾天,那本書就七零八落了,對照魯迅愛惜書的故事,我真正認識到:愛讀書時好的,但是,愛惜書也是不可缺少的呀!

第四點:魯迅先生愛抄書,他抄過很多書,“顯然,抄書使他得益匪淺”。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的,我非常喜歡玩,一有空就跑出

去了,對抄書沒有多大興趣。有幾次老師佈置“抄書”的作業,我就嘀咕:“抄書有什麼用?還不是抄完了事?”結果文章雖然讀了,但什麼也沒有記住。魯迅先生讀過的書久記不忘,這與他愛抄書使密切相連的。我以後也要像魯迅先生那樣,多抄寫,不但將“書”抄在本上,還要刻在心裏。

魯迅先生愛讀書、愛買書、愛惜書、愛抄書,所以他知識淵博。書,是魯迅先生最寶貴的財產。學了《魯迅先生愛書的故事》,我想:我一定要把魯迅先生的“四愛”記在心中,做書的真正的主人。

《書》的讀後感 篇19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做《老天會愛笨小孩》。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到處都是聰明孩子的班級,剛轉學來的黃金鑫一開始還真有點不習慣呢,他反應慢、動作也慢,在所有的功課中,只有死記硬背的英語還算過得去,可是,其他科目就不容易了。所以同桌華汪德還有黃金鑫的爸爸,都說他是個笨小孩。但是黃金鑫並不灰心,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拼搏,趕上其他的好同學,於是,他用了這一招:笨鳥先飛。終於趕上了其他的同學,不再成爲笨小孩了。

俗話說得好: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成功的。就我個人認爲,世上本沒有天才,所有成功的人都是靠自己的汗水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的。像黃金鑫這樣的同學,雖然有點笨,但是仍在默默的努力,從來不放棄。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意識到自己笨,正是聰明的開始,意識到自己笨,所以要更加努力,是邁向成功的開始。意識到自己笨不僅要更加努力,還需要有耐心,這是成爲天才的開始。不會就要學,不會就要補!

人與人之間雖然智力方面有一定差異,但大多數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只要自強不息,加倍努力,那些被認爲所謂有點笨的來說,採取笨鳥先飛的精神,一分努力一分收穫,終究會取得成功。其實,笨小孩不比聰明的笨多少,那些聰明的也不比笨小孩 聰明多少,決不是不可救藥的笨蛋,也決不應該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聰明的稍不努力會變爲笨小孩,笨小孩稍加努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會成爲聰明的人。只要你認

真學,努力不,就沒有什麼聰明孩子或笨孩子之分!

千萬不要因爲是笨小孩而自暴自棄,笨小孩也能成爲天才。聰明的小孩和笨小孩將來都會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永遠都會相信:老天會愛笨小孩!如果,你認爲自己比別人笨,代表你已經開始變聰明瞭,快點努努力,笨鳥先飛吧!老天會在天上愛你的!

《書》的讀後感 篇20

最近,我在看一本老師推薦給我們的書——《跳書人》。這本書剛到貨,我便興致勃勃地打開讀起來了。

這本書講了埃米與單親媽媽來到島上,埃米發現自己有跳書的能力,以及埃米與自己的夥伴一起拯救書界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埃米,她上島前是一個悲憤、孤獨、不信任人的女孩。因爲她被自己最好的朋友出賣,這讓埃米受到了巨大的創傷,直到遇到島上的夥伴,才慢慢地開朗起來了。

在書中可看出,埃米在島上才真正找回了自我,她愛冒險又很善良。她不聽格倫老師的勸導——只能在跳書人的石門陣內跳入書中,她竟然還在別的地方比如牀上也試過跳書。這一次她跳進的是《霧都孤兒》這本書。在這一章節的情景中,埃米看見許多孤兒沒有飯吃,便偷偷地給了他們口香糖和餅乾。雖然她可能知道會改變書中故事正常的運行,但她還是堅持着她那份善良。讀到這裏讓我很感動,但我還是覺得埃米這樣做太冒險了,可是不正是埃米這種冒險精神在吸引着我們每一個人嗎?

在書界陷入危機時,埃米的正義感、責任感和勇敢再一次使我心生敬佩。埃米一知道書界有危險後,就立馬去調查。在調查時三番五次險些喪命——在書中,有人給埃米吃毒蛋糕;有人在石門陣把石頭從山上滾下來想殺害埃米;在《仲夏夜之夢》,埃米差點被刺了一刀。但埃米卻從未畏懼,也沒有停下調查的步伐。如果換做是我,我會像她一樣勇敢嗎?我不知道。我平時連一個小小的昆蟲落在我的肩頭都會嚇得大叫起來,但通過這個故事,從埃米的身上,我學到了太多太多。我們的老師說,這是一本成長小說。書裏面的埃米從一開始的不自信、自卑、不信任人到後來上島後的轉變,讓我讚歎。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完美,但是我們卻可以克服自己的弱點,就像埃米一樣試着成長,做一朵一善良、正直、勇敢之花。

《書》的讀後感 篇21

書,一個多麼簡單而又平凡的東西啊!但是,它卻在我心目中佔着特高的地位。記得著名的科學家培根說過:“書是人進步的階梯。”我認爲:“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從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書。那時候,我喜歡看漫畫書和一些簡單的帶有插圖的古詩集,如:靜夜思、登鸛雀樓等,就是在那時候學會了的。可能是爸爸的影響。我爸爸也是個極愛讀書的人,他的書裝滿了一大書架。我常常翻他的書看,雖然不太懂書裏的知識,但覺得自己是個大知識份子似的,這樣也自得其樂。

上學後,老師教我們了一些知識,使我知道了天上爲什麼是先打雷後下雨;明白了含羞草爲什麼一碰就會縮起來??????這讓我對書越來越感興趣了,經常往圖書館跑。剛開始時,多數看些科學故事,後來慢慢看起了小說。書讀得多了,我覺得自己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提高得很快。

上四年級時,長輩們送了我很多新書。有《十萬個爲什麼》、《腦筋急轉彎》、《字詞典》和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西遊記》在電視上已經看過,讀起來比較容易明白;《水滸傳》裏的英雄人物個個都性格鮮明,各有特點;《三國演義》裏的人物很有計謀,處處精彩;而《紅樓夢》裏的故事太難懂,書裏的語句很深奧,所以不太明白,也就極少翻閱。還有《十萬個爲什麼》和《腦筋急轉彎》都很有趣,知識很多。因爲書是長輩們送的,我十分

珍愛,也儘量抽時間翻閱。

書,我一生的夢想就是擁有全世界的書。我是連做夢都想,但也許這是難以實現的願望。不過,我不感到絕望,因爲,在度過每個春夏秋冬中,是書,它培養了我的情操,陪伴着我成長、生活,因此,我無比欣慰。但是提醒一點:那全都是健康的,有意義的書!

《書》的讀後感 篇22

《紅樓夢》中寫到過秦可卿家有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令寶玉厭惡至極,事實上所謂“練達”有時並不是寶玉厭惡的處處逢迎他人,喪失自我想法,而是一種機敏,一種超然,一種慧黠與智慧。譬如莊子和儒家,就把練達運用成爲一種將自己推向理想德性世界的階梯與一種沉重的通達,直面生命本身的幹練。而“馮諼替孟嘗君施義”與“失時者亡”則告訴我們不光是識時務者爲俊傑,還要有長遠的計劃才能成功。

“馮諼替孟嘗君施義”說的是馮諼替孟嘗君去薛地收債卻將所有債款都賜給他們並焚燬債券。一年以後孟嘗君得不到用,只好退回薛地,在離薛地一百多裏時,當地百姓就在迎接,馮諼長遠的政治計劃果然體現了效果。在當時還可以享福,還高貴的時候馮諼就察覺到了,孟嘗君家缺“仁義”,想到了以後將靠仁義受到愛戴居安思危對世事規律的練達,也足以讓孟嘗君對他信任有加,言聽計從。在勇氣的練達上,也可以發現,他了解君主若失去民心將十分危險就勇於去嘗試爲孟嘗君“買”到仁義與民心,亦是十分乾練。不怕責備或懲罰,是普通人所不敢的,令人敬佩。“失時者亡”則講孟家的兩個兒子模仿施家的方法,去遊說君王仁義和打仗,卻弄錯了對象,向所需要打仗的秦王勸說仁義,向所需要仁義的衛國勸說打仗,被當成奸細,失敗而歸。施氏曰:“凡得時者昌,失時者亡。且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是多麼有用的話啊,哪怕有再多的知識,用得不對也是白搭,而用對了則能飛黃騰達,要有了解君王,瞭解你知識的買家所需要什麼的那種練達,成功就診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可見,真正意義上的幹練通達是不可拋棄的,是我們能在濁流滾滾的現實世界中決出,躍起的階梯。如陸游一般,太過於追求自在逍遙,認爲“世人皆醉我獨醒”,就只能壯志未酬身先死了。

《書》的讀後感 篇23

“漫畫書老師不讓看,你爲什麼還看?”一看題目,你可能會說。是的,漫畫書是不能多看,但我看的是科學漫畫書,它通過漫畫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的知識。

這套書的主人公叫列奧。他是個毛手毛腳的男孩子,他是個知識盲,但總是不懂裝懂。在經歷了荒島、叢林、冰河、沙漠後,他也懂得了許多知識,後來成爲了一名優秀的探險家。

我們呢,就像籠中的鳥,盆中的苗,被家人護着,不讓燒水,不讓爬山,更不讓游泳。可是,籠中的鳥兒怎能展翅高飛?盆中的苗兒怎能長成參天大樹?

當我的父母看了這本書,他們才放開了緊抓着我的手。我在這套書中學到了很多:在《無人島探險記》中,我知道了無人島上的生存原則;在《極地冰河歷險記》中,我懂得了阿拉斯加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在《撒哈拉沙漠求生記》中,我知道了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亞馬遜叢林歷險記》中,我知道了怎樣製作簡易房子;《地震求生記》中我知道了在地震中如何躲藏。這本書是我受益無窮!

這本書的主角——列奧和他的夥伴穿過荒無人煙的無人島、美麗陰森的亞馬遜叢林、滴水成冰的北極和酷熱難擋的沙漠。雖然他們被困在重重難關之中,但是他們憑着豐富的生存經驗和頑強的意志力,最終等到了救援之手。列奧一家創造的奇蹟並非偶然,因爲他們懂得許許多多的自救的知識和生態常識。還擁有堅強毅力和健康的體魄。遇到困難挫折後不害怕,盡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正是因爲這些,他們才創造出如此奇蹟。

如果你在這個地方,你一定要勇於與大自然進行鬥爭,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來生存下去。我讀完這本書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一定要堅持!除了豐富的科學知識,我們更需要的,就是在面對困難與逆境時,勇往直前的智慧、毅力和勇氣!

我愛列奧,我愛《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因爲他教給我許多知識,英國科學家凱勒曾說過:“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

《書》的讀後感 篇2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里千山只等閒……”過草地是紅軍徵途中最爲艱苦的一段歷程。

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負責墊後,茫茫草地,連野菜也挖不到了。他眼見戰士們一個個因飢餓而暈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了自己的坐騎大黑騾子的身上。

現在,草地上斷糧了,彭德懷決定殺坐騎解燃眉之急。他下令將自己的大黑騾子,連同其他牲口一共六頭,全部殺掉吃肉,給戰士們補充體力。大家紛紛勸他將立過功的大黑騾子留下,可彭德懷還是狠下心來:“你們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走過來了嗎?草地又算得了什麼?大黑騾子爲革命立過功,這就讓它爲革命立最後一次大功吧!”

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但他更愛和他一起並肩戰鬥、風雨共難的戰士們。他下令殺掉大黑騾子,也是萬般無奈,因爲他知道,戰士們的生命更重要,一分一秒都是難熬的。他曾偷偷地把自己的乾糧分給大黑騾子,看着它吃完,大黑騾子就像是他的親人一般難以割捨,他永遠愛着它,但犧牲這一頭大黑騾子,就能救回多少人的生命?他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放在第一位,他是紅三軍團的領導者,他要帶領大家走過這茫茫草地,他不能看着戰友們倒下!

槍聲響了,彭德懷向着傾斜着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了軍帽。

那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又多了一些生機,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肉湯:“我吃不下,端開!”一定是這碗肉湯,又讓他想起了大黑騾子和自己的點點滴滴。

這是生死的抉擇,是命運的考驗!彭德懷愛戰友,愛人民,愛共產黨。爲此,他犧牲了很多很多…。如果換成我們,你會下這樣的決心麼?如果不是他的堅定,又會有多少戰士倒下?

漫漫征途,再也見不到大黑騾子的身影了,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人員的竹板聲裏:“身無禦寒衣,肚內飢,跌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

《書》的讀後感 篇25

時隔多年,當人生再次步入十字路口,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厚重的著作,試圖從中尋找一些夢想的痕跡。每個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部《人生》,儘管沒有了高加林,現實生活中的90後大學生們又何嘗不是新時代的楊加林、武加林、薛加林......你以爲你考上了大學,學習了經濟、檢驗、護理似乎就真的可以爲祖國的衛生事業及金融行業貢獻你當初的宏偉大志,你以爲這個社會就應該是尊重知識、崇尚自由、注重公平,實則既不是知識欺騙了你,也不是時代辜負了你,其實我們不得不如同高加林面對黃土地一樣,對待自己現在的生活,只有真正將自己的根在黃土地中扎穩紮牢,你才能在自己澆灌的樹頂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小說通過高加林的幾起幾落,及其與黃亞平、劉巧珍的愛情糾葛來推動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它所反映的絕不僅僅是小說主人公的人生起伏,更是對當時陝北農村現狀及變化的情景再現,是對知識分子命運的沉痛思考,是對國家未來的隱隱擔憂。

“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死狗了”(德順給高加林說)。“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小說中類似的論述不勝枚舉,無論是通過人物對話還是穿插於篇章之中的對理想、對青年、對人性的闡述無不字字珠璣,讀來如夢初醒、當頭一棒。無論你身處何地、心在何方,更無論你年長年青、事從何業,一本《人生》都能讓你不再感念生活的艱辛,不再模糊心中的理想,不再荒廢流逝的時光。

從現在起改變不容撼動的習慣,停止刷動抖音的手指,戒掉想要吃雞的衝動,不要再讓手機擠佔你本不寬裕的時間。時間不等人,青春在流逝,活在當下,人應該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對得起曾經的十年寒窗,對得起自己曾經的初心和理想,是《人生》給了我新的人生。

《書》的讀後感 篇26

在魯迅的筆下,當時的舊中國是黑暗的。許多窮人是買不起書的。當我看到《吶喊》裏的一文《孔乙己》時,我深有感觸。孔乙己說的“竊書不算偷”的這句話不斷地涌進我的耳朵。

魯鎮的酒店外面經常站着一個與衆不同的人:他穿着長衫,身材高大,青白臉色,他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幾天不來,大家就議論紛紛。當來時,老闆說他偷了別人的書。孔乙己反駁道:“竊書不算偷!”過了幾天,孔乙己因竊書讓人家打斷了腿,只來過酒店一次就再也沒來過。據說他是在十五那天死的,死前還說:“竊書不算偷!”

的確,竊書不算偷,孔乙己帶着中國下層人民對知識的渴望去竊書,店主怎能蔑視一個家貧而有志氣的讀書人呢?

在民國初年,只有富家弟子才能讀上書,而那時的人民卻正是需要知識的時候。“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愈。”之所以許多人都喜歡讀書,是因爲書的魅力無窮。莎士比亞也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古話又講:開卷有益。雖說竊書是不道德的行爲,而孔乙已卻爲一個‘益’字,不惜自己的人格,四處竊書。這也是能讓人理解與憐憫的。在這篇文章裏,對於像孔乙己這樣的貧窮書生,竊書難道是可恥的嗎?

在我看來,一個窮苦的書生汲取知識是光榮的,可是在那時的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使孔乙己瞧不起勞動人民;而穿短衣的人也瞧不起孔乙己的那副窮酸樣。這就導致了他成爲了人們說笑、嘲諷、耍弄、欺侮的對象。

這時,我的耳邊又隱隱約約聽見孔乙己臨終前呻吟的那句話:“竊書不算偷!”這句話也提醒了我:現在我可以自由地讀任何一本書。可是我卻沒有想到“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這句名言。對於不太愛讀書的我,這個例子是一個永生的教誨。那就讓我們多從書中汲取知識,一生以好書爲友,與好書相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