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通用6篇)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胡適先生《防身的三味藥》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通用6篇)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 篇1

中國現代著名學者——胡適,在臺灣成功大學有一次講演,他送給同學們三味藥:

第一位藥叫做“問題丹”

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

第三味藥叫做“信心湯”

第一位藥,“問題丹”就是說:每個人總得帶一兩個麻煩而有趣的問題在身邊作伴。問題是一切知識、學問的來源。活的學問、活的知識,都是爲了解答實際上的困難,或理論上的困難而得來的。年輕的學生,只要有問題跟着你,你就不會懶惰了,你就會有知識上的長進了。

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就是說:每個人在社會上,總得多發展一點專門職業以外的興趣——“業餘”的興趣。一個人應該有他的職業,又應該有他的非職業的玩意兒,不是爲吃飯而是心裏喜歡的,這種非職業的玩意兒,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樂,更有意思。

第三味藥,叫做“信心湯”,就是說:人總得有一點信心。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有時可能會令人悲觀失望,這正是需要我們培養信心的時候。古人說“信心可以移山”,又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們的信心只有一句話:努力不會白費。

以上的三味藥方是送給青年人的稀世珍寶,它也是生活在大千世界裏,作爲隨時防身急救之用的“靈丹妙藥”。這篇演講,殷殷告誡我們做人的道理,勉勵大家不要放棄努力,要發展自己的興趣,並對未來充滿信心。文章感情真摯,語言形象生動,很富有感染力,值得一讀。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 篇2

今天,我讀了胡適先生寫的一篇文章《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後,我覺得胡適先生寫的“三味藥”非常好!

第一位“藥方”:問題丹。它教會了我們走入社會時,你要準備幾個問題給自己來思考,你就不會有無聊的時間來亂想一些東西。

第二位“藥方”:興趣散。胡適先生舉了兩個國外名人的例子,告訴我們走入社會時除了做好自己的業內工作外,你還要有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我發現我們學校有同學他的學習在1—3年級時非常好,但是到了4年級,我們的學習任務加重後,他的學習卻一落千丈!之前我的成績一直比不過他,但4年級,任務重時我的學習卻變好了!我便來觀察他爲什麼會這樣,後來我發現他沒有一點別的興趣愛好,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但我的興趣愛好很多,比如:畫畫,唱歌,讀課外書……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業外興趣。

第三位“藥方”:信心湯。介紹第三位“藥方”時胡適先生給我們舉了兩個修理腳踏車的兄弟,造飛機的事兒,我覺得如果他們沒有信心,在第一次造的飛機圖紙上做改造,後面他們也不可能成功!有

一次,我和其他兩名同學去參加一個“講感人故事”的朗讀比賽,一開始我們三個一點兒信心都沒有,因爲有着全年級的競爭對手和我們PK,怕讀錯了臺詞給班級丟臉!但後來我們三個人互相鼓勵說:“我們一定要成功!要贏!加油!加油!加油!”三個人便開始給對方相互讀臺詞,到了比賽的那一天,我們鼓足了信心走上臺讀起了各自的故事,正是我們有信心來面對這件事兒,我們纔可以成功、勝利!

胡適先生寫的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有知識性的文章,可以讓我們正確的面對未來,不怕任何的困難!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 篇3

在《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這篇文章中,胡適老先生談了一個畢業生走出校園大門,走向社會必備的三味“藥方”。第一味:“問題丹”,也就是每個人都要帶着一兩個麻煩有趣的問題生活;第二味:“興趣散”,這就是說,每個人進入社會都要有一些業餘愛好;第三味:“信心湯”,就是指,人在社會總得有一些信心。

對於胡適老先生的'觀點,我是十分贊同的。先說第一味藥:“問題丹”。一個人在社會上也好,在學校裏也好,在生活中也好,總得帶着問題生活。畢竟有了問題,就有了想要去探索的精神,有了去探索的精神,生活就會變得有趣起來,不是嗎?再說第二味藥:“興趣散”。在一個人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後,會變得十分忙碌,沒有時間,更沒有地方去放鬆自己,那就需要用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放鬆自己,再說了,誰說興趣愛好就不能幹成一番事業呢?最後說一說第三味藥:“信心湯”。人,不要說步入社會了,就連在小學,甚至幼兒園都會有煩惱,煩惱是會伴隨着年齡增長而增多的,這時我們就需要足夠的信心,要學會自己爲自己加油打氣,否則,在這個殘酷的社會裏、殘酷的現實中,一定會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吧。其實在讀這篇文章時,我腦中還冒出了三個字:“傾訴草”。也就是指,人一定要學會向家人傾訴自己的煩惱。這樣是絕對有助於身心健康的。

歸根結底,胡適老先生給畢業生的三條建議,不過是一句話罷了:“積極向上,努力生活!”

這篇文章不只是畢業生可以看,小學生可以看,中學生可以看,甚至是大人都可以看。每一個人都會對這篇文章有不同的見解,都會被本書啓發,得到幫助。

讓我們現在就做起來,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吧!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 篇4

魯迅先生最大的特質,是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胸懷。看到受苦受難而永無了日,故有其“哀”;看到受苦受難而無長進,故有其“怒”。

饅頭是吃的東西,那蘸了革命烈士鮮血的饅頭就成了藥了嗎?現在看來恐怕是十分荒.唐的,不可理解的。可是在那個時候,辛亥革命時,雖然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人民的思想還是沒有解放。

有很多人說華老栓夫婦麻木但是愛子,我認爲恐怕不是的,他在茶館中忙碌了大半輩子,勤勤懇懇地勞動,爲兒子治病而省吃儉用。爲兒子治病掏出積攢多年的洋錢,就只換取了幾個人血饅頭,愚昧落後的表現!試想一下如果華家有好幾個兒子,小栓生了病,那麼華老栓還會如此盡力嗎?恐怕不然,他費盡心思爲兒子治病,恐怕是因爲“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封建道德吧!爲了華氏的香火,他們不惜一功代價,甚至用別人兒子的命來“移植”,與其說華老栓夫婦所作所爲是對兒子的愛,不如說是對華氏祖宗的“孝”,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身上還未散去的封建之氣。

夏瑜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他代表的是廣大羣衆的利益,而大衆卻不支持他。他講革命道理,人們“感到氣憤”;他挨牢頭打,人們幸災樂禍;他說阿義“可憐”,人們說他“瘋了”,他被殺害,人們“潮加”一般地去看熱鬧。“華夏”本是一家人那!夏瑜應該依靠老栓卻沒有,老栓應該支持夏瑜卻沒有;流血的不知道爲誰流血,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誰的血。以互不關心爲始,以同歸爲盡爲終。魯迅先生通過夏瑜這一角色,表達出同情.讚美,也表達出當時民衆的落後愚昧,統治者的兇狠殘忍。同時也一語雙關地道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沒有獲得羣衆的大力支持,但文中在清明節墳頭出現的花環,說明革命者仍然在懷念他,革命火種還沒有———也不會被撲滅。它在黑暗中給人以希望。

夏四奶奶是夏瑜的母親,她“躊躇”,“羞愧”,但又“硬着頭皮”去給兒子上墳,她感到羞愧,因爲她認爲兒子的光榮就義,英勇犧牲是有損祖顏的事。母親對兒子不以爲榮,反以爲恥。不理解,不支持兒子,是一個做母親的悲哀!她認爲花環是兒子顯靈,希望烏鴉飛到墳頭,是一個封建迷信者的悲哀!

《藥》描寫羣衆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羣衆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說,革命者爲愚昧的羣衆奮鬥而犧牲了,愚昧的羣衆並不知道這犧牲的是爲誰,卻還要因愚昧的見解,以爲這犧牲可以享用,增加羣衆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藥》———當時整個社會的縮影,字裏行間都射出殘酷的社會現實!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 篇5

《藥》是魯迅的著名短篇小說。那時辛亥革命的果實被混進革命隊伍的投機者偷竊。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辭,軍閥混戰,使中國人民重新陷入失望與痛苦之中。有感於現實的黑暗,想到先烈的犧牲,魯迅剖析了社會的弊端。

這篇小說通過華、夏兩家悲劇命運的描寫,控訴了封建制度的罪惡,揭露了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和羣衆之間的隔膜,批判了資產階級鎮壓革命,愚弄人民的反動本質,揭示了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和羣衆之間的隔膜,批判了資產階級舊名主義革命脫離羣衆的錯誤,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慘痛歷史教訓。小說主人公夏瑜是資產階級舊民主義革命革命者的形象。“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是他革命思想和革命目的的集中反映。他家境貧寒,以至牢頭都‘‘榨不出一點油水’’。

在獄中,他英勇鬥爭,堅持宣傳革命道理,可是不爲人們理解。他的犧牲十分悲涼、悽慘,甚至不被自己的母親理解。從這一血的教訓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脫離羣衆的錯誤。這部短篇小說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剝削和鎮壓人民的罪惡,說明了嚴重的階級對立已使人民到了不得不反的境地。表明了舊中國的黑暗、恐怖,襯托出兩位母親極其悲涼、茫然的心情。在那個荒.唐的時代。‘‘人血饅頭’’竟成了包治百病的‘‘藥’’,真是太悲涼了。從而告誡人們:只有發動羣衆,依靠羣衆,革命才能勝利,中國纔有希望!

防身的三味藥讀後感 篇6

“藥”是一顆沾滿了革命者鮮血的人血饅頭,它醫治不了癆病;“藥”是爲了爭取民族光明而犧牲自己,是革命烈士的偉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饅頭”可以給人溫飽,血腥的“人血”卻令人可怕的不寒而慄。魯迅的《藥》裏的華老栓爲了救自己的孩子,迷信地認爲這樣的饅頭可以救人一命,不惜把所有的積蓄,替兒子買來人血饅頭,這是一種何等偉大而又無奈的父愛啊。而他的表現在反映其溫厚、樸實的溫情的時候又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充斥着地愚昧、無知和迂腐,這使得本該善良的人、感人的舉動都被烙上了血紅的烙印,讓人不覺有絲絲的反胃。

親情與現實之間的無奈,封建與進步二者的矛盾,顯示出魯迅先生對於文中那些生活在底層的民衆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更顯示出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失望和迫切想要改變現狀的心境。

魯迅先生對於中國社會無知生活的不滿和客觀的譴責,在文章中隨處可見。這些生活在舊社會地層的小人物的點滴,使得魯迅先生寫起文章來,除了保有中國人充滿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更有西方人實事求是,忠於現實的理性精神。《藥》這篇文章暴露了當時社會的現狀,也是一篇倡導革命的文章,魯迅在文中急於喚醒沉睡多年的中國百姓被禁錮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