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範文(精選12篇)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範文(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範文(精選12篇)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1

陪着孩子逛書店,意外看到一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書扉面上的一句話,“人生就是爲了笑起來,其他都是細枝末葉,”這一句話讓我的心瞬間像找到了航標,於是果斷地付款。無意中看到博客大管家中介紹,心中更是慶幸買到這本好書。

應該說這是所看的第二本家教類書籍。初看就愛不釋手,讓我真真正正地沉靜下來,每天晚上拜讀幾頁,久而久之,沉醉到12點半纔在老公的再三催促之下入睡。

喜滋滋地打開,書的畫面上爲我呈現了一副極其溫馨的母女情深場面,鬱鬱蔥蔥的大樹下,一位身材矯小的媽媽擁着一位和孩子相仿的女孩一起向樹林深處走去。

書的作者劉稱蓮老師不愧是大師級,她以極其細膩質樸的手筆,重溫了女兒小學成長的點點足跡,以及這些足跡如何爲女兒鋪就了通往北京大學的堅實臺階,描繪了與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記錄了孩子點點滴滴的成長。

看到本書分爲六個篇章,每一個篇章都獨立成文,字裏行間,讓我看到的不是一個教育達人的苦口婆心現身說法,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媽媽,在用心記錄、真誠地分享着、引導着孩子走過每一個階段,陪着孩子慢慢長大。呵呵,咱是笨媽媽,就笨鳥先飛,對着老師的文筆逐篇對照自己吧。

生活篇 · 越來越出色

玩物並不一定喪志。在玩的過程中,孩子輕輕鬆鬆學到了課堂上不可能學到的知識。其實在家裏我們更應該給孩子一個研究性的環境,還孩子一片更廣闊的天地,而不是讓孩子回到家後依然只抱着課本和練習冊,嚴重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劉稱蓮老師

不同的家長有着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相對於劉老師帶着孩子去看日出,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相比,老公單位有一年一度的高溫假期,每年臨放假之時,老公就會和同事們三五成羣聚在一塊聊一聊帶孩子一起去哪裏增長見識,遠途的我們一起結伴去青島,近一點的我們一家三口就去開封。

本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信念,今年的暑假我們一行14人組團浩浩蕩蕩地開往青島,面對青島的鬼斧神工,孩子發出了大大的驚歎,對美景留連忘返。因爲經常雲霧繚繞,我們沒有看到太陽的噴薄而出,但是在傍晚時分,孩子卻與我們享受海水習習,夕陽西下日落的美景盡收眼底。

往年因爲老公放高溫假,恰巧是單位最爲繁忙的時候,走不開,可是這次的長島之行,讓我改變了看法,我會盡量抽時間多陪一陪孩子,也希望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閱讀篇 ·泡在書海里

父母爲孩子創造的是閱讀的氛圍,孩子就可能喜歡上閱讀;父母爲孩子創造的是看電視的氛圍,孩子就可能喜歡看電視。對於閱讀,家長要做的就是:一要讓孩子有書讀,二要讓孩子讀到書。“有書讀”,就是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讀到書”,就是要讓孩子能夠接觸到書。

——劉稱蓮老師

劉老師創建的是一個學習型家庭。除了家裏林林總總的書籍,書店是他們家的第二書房。相比較而言,我們家前幾年,家裏邊,媽媽的書居高不下,大部分都是媽媽這幾年的專業書籍。隨着孩子閱讀的增加,從最初給孩子讀的優秀女孩故事、寓言故事、到現在的繪本詩詞,孩子的書目在悄悄地趕超媽媽。通過閱讀不僅滋養着孩子幼小的心靈,薰陶着她的情操,也拓展她的知識面。我覺得今後在閱讀方面真應該做到不僅讓孩子有書讀,還要孩子讀到書。

學習篇· 學習是一顆糖

小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就是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並對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他纔會對學習充滿熱情並不斷地成長進步。所以沒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學習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辦法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劉稱蓮老師

不得不說孩子遇到了一位和藹可親富有經驗的班主任老師,何時候任何階段她都會及時發短信提醒:孩子在哪個階段應該注意哪個階段的學習培養,在哪個時期應多注孩子的生活習慣。孩子也一向都特別喜歡上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的課,能夠跟着老師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預習和複習的任務。

唯一有缺點的是作爲家長,最初我還沒有做到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專時專用培養,由於工作的關係,每次都是先接回爺爺奶奶家,儘管已經給她留出了十分鐘的吃喝拉撒時間,但當坐在學習桌前有時還是摸摸這兒,摳摳那兒的小毛病,要不寫一會兒字就要削削鉛筆之類。注意到這種情況,我給她限時限點,在家裏召開民主生活動會通過自我檢討的方式,及時給她提出意見,現在握筆的姿勢也好多了,低頭仍時有發生。

品格篇 · 我們要彼此聽話

小學階段的孩子需要培養品德和學習技能。父母想要孩子長成一個負責任的人,就要趁早給孩子學習的機會,並盡其所能教給孩子,以防孩子將來變成啃老族和白眼狼。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獨立生活是需要生活技能的,而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學校裏學到,只能在生活中習得。

——劉稱蓮老師

劉老師在書中提到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裏“百善孝爲先”。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生養自己的父母,才能處理好與同學、與同事的關係。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爲我的媽媽就經常教育要孝敬公婆,之前一直跟公婆居住的日子,我和老公也會主動承擔家裏的家務和財務。公婆也爲了我們這個大家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着。寶貝從小就是爺爺奶奶的開心果,奶奶有個頭疼腦熱她會第一時間給奶奶按摩減壓;爺爺生病住院,她會學孔融讓梨般讓爺爺吃大的桔子而自己吃小的,孩子的懂事與孝順讓我十分欣慰,可能平時給她講的寓言與繪本以及在學校的教育在潛移默化影響着她的行爲。

心理篇 · 讓天使自己飛翔

如今的孩子同樣有非常大的能量,他們完全可以照顧好自己。他們並不比我們脆弱,而是我們比我們的父母脆弱。家長應該從過去指導者的角色變爲陪伴者和引導者。要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長大,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

——劉稱蓮老師

就如劉老師所說,每個孩子都會有鬧情緒的時候,還沒有學會管理自已情緒的孩子們更會把一切都表現在外。學業一年,孩子結交了好幾個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孩子忽然有些情緒低落,詳細問明緣由時,她氣呼呼地告訴我:說和好朋友一個是領讀班長,一個是小助理,卻在管理同學們的時候發生了矛盾。一個強調領讀就是領讀不用管其它的事情,一個卻是負責小朋友的讀書認真不認真的。

我抱了抱她:“寶貝,沒關係的,你們兩個小同學不管分工做什麼,都是爲了你們的班集體,要互相商量一致,有什麼事多溝通,沒有什麼大矛盾的。再說,你們又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啊”。結果孩子如釋重負,等到週六再見面的時候,孩子們一見面就高高興興地摟在一起了。

溝通篇·換個方式表達愛

在親子關係裏,父母和孩子溝通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重要不是形式,而是最終的結果。孩子的進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無可阻擋的一個過程,家長只要用全心的愛去陪伴,並靜靜地等待和欣賞就已足夠。

——劉稱蓮老師

看到劉老師家使用的郵筒和BBS,更是讓人深深地感到,在親子關係裏,父母和孩子溝通,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最終的結果。

孩子從幼兒園時期也時常會做個小卡片或是寫個小紙條,有時一句簡簡單單的“我愛你““媽媽慢點”都會讓我感到孩子的心思。因爲各種各樣的關係,我已經好長時間不太寫日記了,是孩子的小紙條讓我重新把束之高閣的日記本拿出。呵呵,咱打字慢吞吞的,就抽空的時候多寫一寫,記一記吧。

書中的閱讀導航可謂匠心獨用,爲了便於更有針對性地閱讀這本書,設置了很多問題索引,讓作爲家長的我能一目瞭然地迅速地找到答案。

正因爲這些都是媽媽的親身經歷,所以就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讓人備感親切。雖然書只是讀了一遍,卻已經收穫頗豐。每個家庭文化教育理念不同,對孩子的培養各有差異,再加上每個孩子的智力也不一樣,所以我認爲,作爲家長,就是陪伴孩子去發現並放大他的優點。

正如老師在最後寫道:孩子的成長是自然且獨特的,教育最壞的示範就是給一個孩子的成長設限,不要隨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紙上寫下我們的規定。

希望在老師這盞明燈的指引下,讓我放低期許,放慢腳步,陪孩子走過快樂的小學六年。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2

作者劉稱蓮是一個平凡而優秀的媽媽,18年的實踐,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2011年高考,同時被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錄取。在此分享一件書中寫道的,使我頗受觸動的一件事:作者女兒上高中的時候,數學考了全班倒數第一,於是去補習數學。作者經常給輔導老師發消息,不是聊女兒的弱點,而是告訴老師女兒寫的作文被當作優秀範文、托福考試得高分這些好事。反觀我們自己,大部分家長遇到這種情況要不就威逼利誘,要不就憂心忡忡,這些心理體現在行動上,就會影響到孩子。但在作者心裏,她只是覺得女兒的數學學習遇到了困難,不代表她不好,因此作者想把這樣的想法也傳遞給女兒的老師。

自我思考。平時發現兒子很多題都是馬虎導致的錯誤,而不是不會,甚至有些難題他都能做對,說明他對課程的內容還是有所把握的,馬虎是主要原因。其次,兒子平時除了學校作業之外,在家就不太願意做額外的練習題。幾次考試下來,兒子都考得不太好,我有點失去耐心,發了幾次火。有一回接孩子放學的記憶尤爲深刻,他見到我的時候眼裏有猶豫和害怕,第一句話就說:“媽媽我有個事情要告訴你,你不要發火。”我一聽就想到肯定是考試考砸了。我說:“我不發火”。但是一路上還是控制不住的陰着臉。好在到家後及時調整好了心態,跟兒子重新梳理了錯題。晚上臨睡前,兒子和我說:“媽媽我最怕考試考得不好你發火了”。我聽到了後暗自嘆了口氣。我的兒子也只是一個小學生,幾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我的態度就給他造成了些許的心理陰影。跟作者比,我的格局差的太多。我引導他說:“好孩子,媽媽以後不會發火了。錯的題我們分析原因,然後多練幾遍,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黑暗中能感覺到孩子的如釋重負。

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不是在於作者把女兒培養的有多麼優秀,說實話,這樣的學霸故事看得也不少了。而我最欣賞的是劉稱蓮她不是一個“虎媽”。她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女兒提供了她能提供的最佳教育方式,不僅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也一樣。雖然她沒送孩子去學奧數,學音樂,但每個週末戶外運動的陪伴,給獨生子女的女兒找小夥伴,幫女兒飼養寵物……無不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和關懷。劉稱蓮夫婦的育兒還是一個不斷克服自身缺點、和孩子一起發展進步的過程。劉稱蓮和丈夫都不是完美家長,他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犯的錯誤經歷的遺憾,這些也都被坦誠地寫了下來。比如說,孩子從小偏科,是因爲父母在早期教育中沒有能夠做到均衡發展。再比如,孩子從小時候沒有堅持學會一樣樂器,這和父母主觀的猶豫也有關係。

這也給了我很多啓示:育兒先育己,想要改變孩子,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這也使我堅定了教育方向:那就是跟孩子一起學習,做成長型父母。教育孩子養成閱讀、熱愛集體、與人爲善等好習慣,而不是因爲我們家長的虛榮心而在成績方面迫使孩子與別人攀比。因爲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延續,會拓展,伴隨孩子一生。

沒有超能的孩子,也沒有超能的父母。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作爲媽媽的我,成長速度也能跟得上,做到用心陪伴,尊重孩子,靜待花開!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3

剛一開學,我就動員辦公室的幾個老師一起買了好幾本關於教育的書籍。給自己規定的是每月至少讀一本書,現在細細想來,自己還算超額完成計劃。其中劉稱蓮老師寫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很合我的口味,劉老師對孩子的精心照顧、睿智用心深深打動了我。讀的過程,細細地與我的教育觀作了比較,哪些我也是這樣做的,哪些是我可以借鑑的。讀完之後,隨即又買了幾本,讓它真實有效的在家長的人羣中傳讀開來,畢竟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大家的陪伴。這本書的封面特別雅緻,一個可愛的孩子在一位母親的陪伴下,悠然的漫步在鬱鬱蔥蔥的路上。雖然是兩位遠去的背影,但是溫馨的畫面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和無比的幸福。《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一共分爲六個部分,劉老師分別從生活、閱讀、學習、品格、心理、溝通六個方面,通過具體事例講述了自己陪女兒的成長曆程。我就以下兩個方面來對照自己是如何陪學生一起成長的。

閱讀篇——泡在書海里

劉老師講到“父母爲孩子創造的是閱讀的氛圍,孩子就可能喜歡

上閱讀。對於閱讀,家長要做的就是:一是讓孩子有書讀,二要讓孩子讀到書。‘有書讀’就是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讀到書’,就是要讓孩子能夠接觸到書。”

想想我們班的學生閱讀從一年級入學就開始滲透了,後來學過拼音之後,許多孩子從撕不爛的小圖畫,小漫畫到精美的小故事,從優秀的童話故事到《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從《兒童百科全書》到《中華五千年》,讀書已經成爲他們的一種習慣。由剛開始的我讀他們聽到現在很多孩子都可以向大家說出自己最近讀書的收穫。很多次看到班級的書在旁邊凌亂的放着,心裏雖然嘆息這羣孩子怎麼還沒有整理的習慣,但是心底卻是欣喜的,假如每天書櫃都是整整齊齊,無人理睬,那不就傻眼了麼?想到這些,安排兩個學生再次整理一下,順勢在引導下次我們擦亮眼睛看誰能把書放得整齊,隨着借書秩序越來越規範,書櫃也越來越來整齊了,丟書的現象也消失了。相信越來越多的知識和好的習慣也在他們的腦海裏積累着。

學習篇——學習是一顆糖

劉老師講到“小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就是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並對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他纔會對學習充滿熱情並不斷的成長進步。所以沒有必要刻意在孩子學習上花太多心思,而想辦法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對待這一屆的孩子,說真的寬容了許多許多:1。原來書不會背的不許回家,現在變成了不會背的鼓勵他多讀幾遍再加上還要複習就行了。2原來作業交不齊影響第一節上課情緒,現在第一節上課之前不問交作業情況。下課後沒完成的補一補就可以了。3原來孩子寫字不認真的有撕掉重寫現象,現在寫不好的,放學後我會找出與他寫字水平相當的進行書寫比賽,結果一個比一個寫得認真,看着自己書寫的作品,臉上不禁露出了既羞澀又甜蜜的笑容,當然也得到了大家對他們的肯定,隨後讓他們把自己的作品貼在自己的家的書桌上,警示自己以後要照着這樣的字體去完成功課。每次比賽活動都有效果,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唉,慢慢來吧。

是啊!只有讓孩子嚐到了學習的甜頭,他纔會和你合作,纔會快樂專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尤其是低年級,我們不能給孩子太多的負擔和壓力,只希望能在我們的幫助下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慣即可。

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某些教育思路有了堅定的認識,感受到了陪伴也是一種愛,我們做父母的做老師的要學會將深沉的愛化爲耐心、溫暖、智慧的守候,靜下心來陪伴孩子,全身心的愛護孩子,耐心陪伴,靜待花開!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4

作爲兩個孩子的媽媽,育兒方面的書也看過不少,但我最喜歡的是劉稱蓮老師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我前天又看了一次,真是屢看不厭。書中以劉老師的親身經歷,從生活、學習、閱讀、品格、心理、溝通6個方面詳細列舉了很多育兒的方法和故事,真實又實用,讀後讓人收穫頗豐。這次我就從學習、閱讀、溝通三個方面聊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在學習篇裏,劉老師提出“興趣班的選擇要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這點我特別贊同並深有體會。我是在女兒四年級的時候看到這本書的,四年級之前我給她報過四個興趣班,先後是舞蹈、美術、游泳和電子琴,與其說“興趣班”不如說“課外班”恰當些,因爲這些班除了“美術”是她喜歡的,其它三個興趣班都是我爲了不讓她輸在起跑線上強加給她的,特別是電子琴,錢花了不少也沒學到什麼實質性的東西,最後她痛苦的對我說“媽媽,我壓根就不喜歡電子琴,我也沒這天賦,就別再折磨我了,放過我吧”!最後我果斷放棄了。

而她喜歡的“美術”到現在還堅持着,每次去上課都很高興,因爲喜歡,所以進步也快,尤其兒童畫方面,已經畫得特別好了!

所以對於興趣班的選擇,我很贊同劉老師說的兩個原則:

第一,要尊重孩子的興趣;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天分。二者缺一都很難學好。

在閱讀篇裏,劉老師說:“父母爲孩子創造的是閱讀的氛圍,孩子就可能喜歡上閱讀;父母爲孩子創造的是看電視的氛圍,孩子就可能喜歡看電視。”對這句話我感同身受。從二寶4個月,我就開始給他讀各種繪本,一直堅持到現在。所以他的語言發育的比較早,一歲半的時候,所有的話都會說了,現在兩歲八個月,經常會恰如其分的用些成語。

從二寶會走路開始,我就在家裏的各個角落放上書,好讓他能隨時拿到書,看到書,所以現在他每天都會靜靜地看上幾本書,每次都能堅持一個小時左右。有一次我有急事,就把他暫時放在了鄰居豔豔家,忙完去接他的時候,豔豔開門就說:“你兒子懂的可真多呀,會講那麼多故事,說話還會用成語,你怎麼教的?我兒子每天淨吵着看電視,不讓他看就鬧。”我說我家8年都沒電視了,客廳裏放的最多的就是書,每晚都堅持給他讀繪本。她說“天哪,不看電視,那怎麼受得了,我給他也讀過繪本,可就是堅持不下去!”我知道我解決不了她的問題,然後謝過,接上孩子回家了。是啊,父母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在孩子眼裏父母就是自己的標杆,大人都不能自我管制和約束,談何要求孩子呢!在溝通篇裏,有一節是講關於學生給老師送禮物的。有孩子讀書的父母都知道,每逢過年過節,尤其是“教師節”,孩子們都會送些小禮物給老師,以此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恩,很多家長也支持孩子們這麼做。

我的女兒一直也是這麼做的,她送給老師的有時是一個蘋果,有時是一束鮮花,去年教師節的時候,女兒自己做了一隻呆萌的小兔子送給了老師,結果晚上老師在朋友圈裏還曬了她的禮物,評論里加了一句“我喜歡這個小呆萌,謝謝寶貝兒”,女兒看到後興奮了好久。

可是第二天女兒放學回到家卻對我說:“媽媽,媽媽,告訴你個祕密,今天我去老師辦公室的時候,她正在打電話,我聽她說“回頭我把票給你的兒子,讓他給你帶回去,以後不要再送這種禮物了,你的心意我領了,即使你不送禮物我也會好好教育他的!”然後把電話就掛了,看着挺生氣的。媽媽,你說是不是有人送了太貴的禮物給老師呀?”我說:“也許吧,不過你不能在班裏說這件事哦!”女兒答應着回房了。

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裏,至於該怎樣給老師送禮物,我比較贊同劉稱蓮老師的觀點:“作爲學生和家長,尊敬老師是應該的。不過家長應該本着尊敬老師、感謝老師、愛戴老師的宗旨去準備禮物,應該傳達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心聲,而不應該有任何功利目的,也不應該以貴賤來衡量禮物的價值。

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孩子就會懂得,對老師真正的感恩並不體現在教師節禮物的貴重上,而應體現在每一個對老師充滿感情的日子裏,而教師節,則只是一個表達感恩之心的好機會罷了!”

我個人認爲:不管是教師節,還是其它節日,給老師送禮物時,都應該遵循這個宗旨。禮物是輕的,但孩子們對老師的情義是重的,這纔是最重要的!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5

今年孩子讀一年級了,我也有幸在新建小學進入了家長學校,讀了教育專家劉稱蓮《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仔細拜讀,獲益很多。整本書作者從生活、閱讀、學習、品格、心理及溝通六個方面來詳細講述了她的女兒從幼兒園到小學的成長過程。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父母和孩子相互長大的點點滴滴的記載和那份幸福的感覺。書中的實際案例,非常有借鑑價值和學習價值。

1。生活篇:越玩越出色。給孩子自由,讓他在廣闊的大自然中體驗和發現,在運動中強健體魄、增加自信、培養友誼。興趣班並不是越多越好,還是要根據孩子實際的情況,給他更多的自由空間來發揮,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是最重要的。

2。閱讀篇:泡在書海里。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的習慣也是孩子一輩子的習慣。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要努力給孩子營造閱讀的環境,家裏要有適合孩子讀的書,並且通過家長的潛移默化讓孩子接觸到書。

3。學習篇:學習是一顆糖。小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就是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並對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他纔會學習充滿熱情並不斷地成長進步。因此,我們家長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讓孩子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從而愛上學習。學習習慣的培養很重要,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培養一個好習慣,對後面的學習乃至工作生活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4。品格篇:我們要彼此聽話。身教重於言傳,父母的榜樣力量非常大,我們孝敬父母,孩子纔會孝敬我們,要想讓孩子將來成長爲一個孝順的人,家長只需自己做到孝順就可以了。生活中家長要以身作則,珍惜東西,勤儉節約,從小養成孩子珍惜物品的習慣,長大了孩子就會更懂得珍惜。

5。心理篇:讓天使自己飛翔。家長應該做一個陪伴者和引導者,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長大,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纔是有效溝通的基礎,家長如果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便會很好的回報家長。

6。溝通篇:換個方式表達愛。在親子關係裏,父母和孩子溝通,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終的效果。要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家長除了每天提供給孩子足夠的吃、穿、用的東西之外,有時候確實需要一點小小的創新或儀式感,給平淡的生活加點作料。對孩子來說,感受到父母的重視和愛,才能學會重視並愛惜自己,這樣纔會有足夠的自信。書中作者家的“郵筒”、“BBS”、獨特的愛的表達方式、“家庭手冊”、“偷懶的”父母等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切的感受到作者“有心而無痕”的教育智慧以及作者對孩子的愛。

我作爲一年級學生的家長,孩子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中,孩子的學習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但是培養孩子的行爲習慣、品格、認知也是同等重要的。通過閱讀本書,我發現將孩子養育成人,僅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這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很漫長,容易讓人筋疲力盡,需要家長保持一顆陽光樂觀的心,運用家長的智慧與耐心,與孩子共成長。教育孩子並非一日之功,身教重於言傳,我們家庭要營造合適的環境影響孩子,生活之中要處處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在陪伴中傾聽孩子、理解孩子,從一點一滴做起,不要武斷的替孩子做很多的決定,要有尊重孩子的意願,爭取與孩子共同進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家庭教育之路還遠,需要我們做家長的不斷摸索,耐心陪伴,靜待花開!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6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很合我的口味,劉稱蓮老師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學習。

其中讓我感受深刻的是學習篇——學習是一顆糖,這一部分的第二篇:尋找孩子喜歡上學的“吸鐵石”。文中說道,小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就是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並對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他纔會對學習充滿熱情並不斷地成長進步。所以沒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學習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辦法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學習,讓孩子渴望和小夥伴交往,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幾塊孩子上學的“吸鐵石”,讓孩子期盼和老師見面,想方設法讓孩子喜歡上每一位老師,從內心崇敬老師,孩子纔會愛上老師的課程,並努力學習。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護,“副科”同樣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覺得學習是生動有趣的,從而愛上學習。讓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滿足,不斷的誇獎和鼓勵孩子,滿足孩子的成就感,讓孩子越來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礎。作者的實踐處處綻放着獨特而有效、用心而無痕的教育智慧。

作爲老師,我從中可借鑑的非常多,如何能將自己的課上的生動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師去吸引我的學生;如何讓學生愛上學校、喜歡上學;這是我需要思考和學習的。

小學是孩子成長的重要起點,這六年可能會影響他人生後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長是自然且獨特的,作爲孩子的小學教師,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引領,這就需要我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不斷的創新,用自己的愛和智慧同家長朋友一起爲孩子引航,靜靜等待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7

前兩天讀了《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感覺特別好,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非常貼近孩子的實際,是一本很好的家教指導叢書。現在社會上好多書只有理論缺乏可操作的方法,這本書不同,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半就把它推薦給了家長,我想家長朋友們讀後或許與我有同感。現把自己感觸較深的片段推薦給大家,與大家共勉。

說說實用性。比如閱讀篇中說到,書要放在家裏最容易拿到的位置,沙發、茶几、甚至地上等等。讀完這部分,她讀到這一方法我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原來書還可以這樣讀,特別是放到地上的閱讀方法,恐怕大家都不會這樣去做。看來要使孩子愛上讀書,我們做家長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再比如:學習篇中講到的“專時專用”就是“專注力”的培養,這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通,有的習慣的培養的確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的,而非一定等到學習的時候培養。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

說說可操作性。這裏的很多方法可以拿來即用,比如:與孩子一起寫“下水文”,增進家庭溝通的“家庭郵筒”,“契約條款”,特別是爸爸的“特別歡迎儀式”,都讓我深受感觸。以及後面,爲了給孩子改掉粗心大意壞習慣而建立的“錯題本”,還有收集孩子成長的筆記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用在自己家庭裏。

我感觸很深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讀完這寫後,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一個成功孩子的背會一定有一個成功的父母,一個有心的父母,一個能理解孩子的父母,一個願爲孩子付出的父母。不懂得孩子,就培養不好孩子!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是如何去愛,卻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她說的這一切的一切都看似簡單,卻難在堅持和有心!

推薦大家看看《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吧,它可以使你認識一位了不起的朋友!它可以幫你分擔育兒路上的憂愁!它可以指導在育兒路上怎樣去解決一些現實的困難,它也可以鼓勵你在育兒路上勇往直前!它更可以用人格魅力影響你!影響你的家庭!改變你的孩子,改變你的家庭!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8

在申請這本書之前,我就已經從很多優秀的家長那裏得到了許多關於這本書推薦,所以自己對劉稱蓮老師的這本書很是嚮往,感謝感謝喆媽公益閱讀使我有幸閱讀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這本書共分生活篇,閱讀篇、學習篇、品格篇、心理篇、溝通篇六大部分。劉老師用質樸而細膩的筆觸,重溫了女兒小學成長的點點足跡,讓我這也陪女兒馬上就要度過六年小學生活的媽媽感觸頗多。

生活篇。劉老師說玩物不一定喪志,在玩的過程中,孩子輕輕鬆鬆地學到了課堂上不可能學到的知識。尤其是說到家庭日,說到孩子要去親近大自然。對此我想我們努力也給了洋洋精彩的戶外活動,只要洋爸在家,他總會在週末帶上洋洋去郊外、植物園遊玩。每個假期我們都會選擇到外地旅遊,我們也跟劉老師一家一樣,在青島欣賞到海上日出,那噴薄的日出不只讓孩子感到心靈的震撼,就是我們這些大人也爲些感嘆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劉老師說在週日不給孩子學習任何東西,這一點我們可能沒有做到,有點小遺憾,因爲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怕孩子傷不起。不過好在孩子並沒有因此埋怨過我們,畢竟她在這種學習中找到過好的朋友,結識了好的老師,也提高了學習的成績,自己認爲還是利大於弊的!

劉老師說要帶着孩子養殖與種植,體驗生命的神奇。我們也曾帶着洋洋來觀察動植物。因爲過敏,我們喜歡動物,但只養過小魚;我們喜歡植物,家裏卻只有吊蘭。小魚我們家養了一缸又一缸,送朋友,送親戚。每一次小小魚兒的誕生都是被洋洋發現,但真正伺候“月子”卻要靠我們兩位“高級月嫂”了。

閱讀篇。劉老師說父母爲孩子創造的閱讀氛圍,孩子就可能喜歡閱讀。要讓孩子有書讀,讀到書。劉老師提倡經常帶着孩子去書店,這些我們肯定能夠做到。洋洋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閱讀,還沒有真正認字時,每晚睡前都能自己翻書近半小時,但是在讀報這方面我起得模範作用不好,因爲我不太關注時事新聞。洋爸帶着孩子看新聞時,還總被我以各種藉口調臺了。今年還是洋洋當上了晚報小記者,我們纔開始訂晚報。不過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現在每天中午我們都聽新聞廣播,讓孩子儘量接觸時事,追蹤新聞熱點。

學習篇。劉老師說孩子喜歡學習的前提是必須熱愛學校,熱愛自己的老師,熱愛同學並對學習充滿興趣。這一點洋洋並沒有讓我費多少心思來引導她,她的學習興趣一直很深厚。

劉老師說學習習慣的培養要趁早,可能我們沒有像老師這麼用心。洋洋的很多習慣並不好,現在我們努力調整,真得很困難。比如早睡早起,比如專時專用,還有每天的預習和複習,階段性的小結、這些學習習慣都是在老師的強制下洋洋纔會做,很少形成自己的自主學習習慣。看來我們還要努力引導洋洋在這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主動學習習慣。

品格篇劉老師提醒家長想要孩子成爲一個負責任的人,首先必須是尊重和孝順長輩,維護和愛惜班集體榮譽的小學生,我覺得這點很重要。劉老師還提醒我們要做一個不隨便丟棄東西的小女孩,這一點洋洋要格外關注呀。因爲她是一個典型的丟三落四的小馬虎。對於錢,首先可能我們也不是很寬鬆的家庭,再次我們讓洋洋自己管理她的稿費,所以這樣洋洋也知道不能亂花錢!

心理篇。讓天使自己飛翔。劉老師提倡家長要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量,他們完全有能力照顧好自己。這一點可能我們做得不可以,因爲沒有過多的時間來陪伴洋洋上下學,很多時候都是她自己去努力。這一點她的能力可能比很多同學要好得多。劉老師說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和機會,這一點我們也努力做到了,六年級雖然很關鍵,但我們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沒有讓她再上作文與閱讀班。

溝通篇 劉老師家用郵筒和“BBS”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重視和愛,這樣孩子也會重視和愛自己。我們家裏是通過小紙條來進行愛的溝通。這個篇章裏我很欣賞那個“契約約束”,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孩子學會規則,還讓孩子真正體會了家庭平等。很值得我們借鑑。

整個讀書的過程,我不停地在對照自己的行爲,與劉老師比我覺得自己真不能算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媽媽,應當努力改進的地方還很多,非常感謝劉老師把自己如此寶貴的經驗與我們大家分享,讓我們在小學的最後一個學期還有機會努力,爲初中,乃至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9

“人生就是爲了笑起來,其他都是細枝末葉。”“我們陪着孩子成長,孩子讓我們豐沛。”拿到書,首先被吸引的是封面上的話。這兩句話就像自錯綜繽紛的枝杈和誘惑中確定了生長的根基和方向,讓我的心一下子沉靜下來,仔細審視內心深處埋藏深久幾近被遺忘的渴求。

這本書的作者劉稱蓮老師,將自己女兒小學六年成長的點滴詳細記錄下來,並加以分析和總結,淺顯易懂,卻給人以啓迪和深思。翻開目錄,就有一種親切感,“越玩越出色”“泡在書海里”“學習是一顆糖”“我們要彼此聽話”“讓天使自己飛翔”“換個方式表達愛”等,處處體現的是無痕教育。無痕教育培育的是孩子成長的“根”,只有“根”強壯,枝葉才能繁茂。翻開正文,更是親切。文中詳細例舉了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並對這些問題客觀講述了一個家長的真實體驗。作爲老師的我們,不由自主會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家長的目光去審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一、生活篇——越玩越出色

玩物並不一定喪志。玩是孩子的天性,在遊戲中鍛鍊抗挫折能力。在遊戲中輸得起的孩子,在其它方面較量中也會輸得起。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孩子其實也在學習,而且是在輕鬆地學習,他們學到的是課堂上不可能學到的知識。在學校裏,我們更應該給孩子創設一個研究性的環境,還孩子一片更爲廣闊的天地,而不是讓孩子只會抱着課本和練習冊。

大自然是本無字的書。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與瑰麗奇絕的美永遠在那裏靜默着,只有讓孩子親身去體驗、去感悟,感受纔會深切,也只有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孩子纔會發自內心地熱愛大自然,敬畏自然,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從而形成自覺的行爲。這讓我想起了我們一直對學生進行的愛護校園環境的教育。如果我們能引導孩子深切感受到校園的美,自然會產生一種自覺保護校園環境的情感,這比苦口婆心的說教效果會更好。

教育專家孫瑞雪說:玩雪就是認識雪,砍一棵樹就是認識一棵樹。面對一個自然的世界,孩子把自己的身心投放進去,去感知它的美妙。這麼一個體驗快樂、鍛鍊勇敢地過程,也是幫助孩子建立人格的過程。小學階段,孩子正處在可塑造期,我們應該儘可能多的讓他們接觸大自然。

而運動可以使孩子身體健康、調節情緒、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增加自信,提升他們在羣體的人氣,拉近和同學的關係,鍛鍊孩子的協作精神,爲他將來走向社會做準備。作爲老師的我們,更應該理解孩子的天性,除了儘可能爲他們創造輕鬆地環境,更不能隨意佔用孩子的課間活動或剝奪孩子上體育課的權利。

二、學習篇——學習是一顆糖

小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就是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並對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他纔會對學習充滿熱情並不斷地成長進步。所以沒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學習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辦法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小學生一般很聽老師的話,簡直視老師的話爲聖旨。作爲老師,如果讓孩子喜歡上自己,那麼他就會願意學習老師教授的知識,並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所以我們更要調動自己的智慧,用心而又不留痕跡地做一些事情,讓孩子在和同學、老師的交流相處中收穫快樂,在好奇心和成就感的滿足中收穫成長。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好比天生的一樣自然。對於小學生來說,從一年級就開始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他以後的學些生涯非常重要。我一直非常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一手好字,兩片巧嘴,是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對我們的基本要求。寫好字,不單是弘揚民族精神,修身養性,提高審美趣味,也是學習態度是否端正的體現。郭沫若先生曾經就寫好字的問題,講過一段精闢的話:“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爲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範,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

每接到一個新班,我會先從培養學生認真書寫抓起。我在課堂上對學生握筆姿勢和坐姿都要求到位。並把這些要求編成小兒歌。比如握筆兒歌:拇指食指壓着,中指下面託着,四指五指貼着,手掌手腕指着,筆尖前面斜着,筆桿後面躺着。坐姿要求頭正、身直、臂開、足安,我常說要做的像鉛筆一樣直。字體筆畫書寫時,我常賦予漢字生命,讓學生把漢字當做朋友。教育他們要把字朋友寫得端端正正,像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個子一樣高,排得整整齊齊,像一隊小士兵。橫平豎直,撇有鋒,捺有腳,點若水滴,折處有頓筆。現在學生一寫字,就知道念出相應的口訣,知道哪一筆該怎麼寫,知道懸針豎、垂露豎。特別是三三班的林聰聰,原來寫的字簡直是瘋舞,字體黑乎乎的一片,現在也變得乾淨、端正、清晰了好多。與字體一同進步的是他聽課專心了,成績也進步了。

學習習慣還包括每天的預習和複習、階段性的小結以及課外閱讀等,這些習慣一旦在孩子10歲之前養成,對他後面的學習乃至將來的工作、生活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劉老師一再提醒我們,習慣的培養要趁早,千萬別等出現問題了才動手。學習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學習,只有讓孩子愛上學習,纔是給了孩子學習的無窮動力。

書還沒有讀完,但收穫已經頗豐。教育孩子,陪伴孩子,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使我們不懈的追求。我們陪孩子成長,孩子讓我們豐沛。讓我們用一顆平常心,靜待花兒從容盛開!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10

在網上看到《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覺得心裏有些觸動,正好兒子剛上高中,我就毫不猶豫的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是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了她的女兒在小學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爲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沒有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很少把逛書店作爲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等等,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回想兒子在上小學的的時候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時,我沒有吝嗇錢,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但遠遠不夠。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包括了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11

今天讀完了全部內容,最深的感受就是感動。全書的內容淺顯易懂,就是一個個生活細節的真實寫照,可是被如此用心的媽媽記錄並感受了下來。被媽媽如此用心的愛包圍着、環繞着,本書作者的女兒想不成才都很難吧,哈哈。

本書的作者教育孩子的理念就是:全部的愛和包容,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成長軌跡,總結下來,有三點值得讀者們學習效仿:

一、每次遇到學習或成長中的一個難題,作者都是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上,去和孩子一起面對解決。這樣的方法,爲孩子以後面對一些學習或生活的難題時,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即:把自己放到當事人的位置中,一起協商解決,而不是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俯視地解決;

二、尊重孩子的選擇,這種尊重不僅指小的方面,在大的方面,作者也是先考慮孩子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考慮家長的經驗。這樣做慢慢形成了孩子獨自決斷的非常重要的能力,這個能力,應該是一生都受益無窮的;

三、作爲孩子的媽媽,在書中也是無意地透漏了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閱讀了很多育兒和教育方面的書籍,即:作者對教育孩子的這些理念建立在閱讀大量的書籍之後,就是說,作爲孩子父母本身的個體,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的。只有先照顧好了自己,這種照顧既包括身體的照顧,也包括精神的照顧,才能在一定量的知識體系裏,帶着獲得的智慧和理性,充滿信心地去引導孩子。所以,自我成長,永遠是每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事項之一。

讀完此書後,更深地體會到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任何一個方面的困惑、不解、矛盾和不知所措,在對應的書中都能找到答案,關鍵是願不願意去找,去發現。一旦找到了,這個解決辦法必定是受益匪淺和長久的。

再次感謝本書的作者,幫助我解決了面對上小學一年級女兒的許多不知所措,不僅解決了,而且現在非常地確定自己要怎麼做,如何做,希望更多的人能讀一讀這本書,謝謝!

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有感 篇12

自從有了孩子以來,特別是孩子上小學以來,陸陸續續讀了一些關於孩子教育與成長的書,說實話受益良多。就像有人說過,我們購買了一個新產品會有一個說明書,而我們生了一個孩子,作爲新手上路的父母,我們沒有慣例可循,我們在摸索中前進,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其實有了孩子,特別是孩子上小學以來,我發覺做父母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孩子大了有他獨立的思想和想法,他的想法越來越與我們的想法不一樣,如何在這中間引導他的想法符合我們自己的想法,其實我自己都有點困惑。關於孩子的學習也是這樣,有時我覺得成績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自己在面對孩子的成績時一樣會緊張,會覺得有壓力。特別是二年級開始,我覺得應該讓孩子自己學習,養成不需要媽媽的習慣,可是他的成績就會起起伏伏,很多知識掌握得不牢。在這中間是一種糾結與擔心的心情,特別是當孩子成績不好,表現不好的時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教育孩子。所以讀了這本書,我還是有一些觸動的,我希望用一些適合孩子也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培養孩子。讓我自己陪着孩子慢慢的成長,而不是我去代替孩子成長。很可能現在孩子一時表現會不到位,希望在以後的時間讓孩子能夠自由快樂的成長。我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接納他所發生的一切,然後陪着孩子一起面對,一起成長。

然後,在孩子的成長中離不開學校和老師,我很慶幸給孩子選擇了一個開放而擁有良好校風的學校,很慶幸孩子遇到了有愛心而且認真負責的老師,在這方面我要做的就是經常跟老師溝通,發現孩子的問題,與孩子一起共同面對,並解決問題。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老師,愛上學習,讓他在健康的環境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