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1

放寒假前,收到了學校獎勵的一本書《做個快樂的讀書人》,正好在寒假期間閱讀了一下。讀劉墉的作品,收穫不少,對於很多原本幼稚的思想和觀點也改變的成熟了,他的作品以教導讀者如何面對人生爲幾任,行文穿插各種小故事及自己的人生體會。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這本書是劉墉寫給女兒的一封封信組成的。在書中,作者以父親的口吻,與女兒交談發生在身邊的點滴事件,語氣平和,推心置腹,娓娓道來,事事處處儘可能爲孩子着想,以理服人,語重心長,頗具家長風範,讓人領略一代文學大家的寫作功底,更能學習他成功教育女兒的方法。整本書的言詞樸素易懂,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高深的修辭,卻字斟字酌的深入人心,與現實貼合的天衣無縫,更顯示出此書的價值所在。每篇都是以一個生活中發生的小故事引申出一段道理。主旋律就是一個殷殷期盼的慈父對困擾不斷的愛女進行教育的點滴。過程是充實而快樂的,而結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父親與女兒沒有正面衝突,他不會去運用一個家長可以行使的責怪和嘮叨叮囑的權利,“旁敲側擊”就是這位父親的明智之處。讀完整本書,在體會父親對女兒的良苦用心時,也深深羨慕這位女兒的成長環境,更慶幸有機會學習這種教育模式。

印象深刻的`其中一篇是“你是豌豆公主嗎”,文中敘述的故事是家中來了客人,一貫的安靜被喧鬧取代,女兒被這不同尋常的環境所幹擾,無法安心練琴。父親發現自從客人來到家裏後,女兒的脾氣變得特別急,而且拉小提琴或彈鋼琴時都顯得浮躁。問其原因,女兒抱怨人太多,無法安心練習。父親把兒時被老師叫到學校福利社訓練演講的事情做引子,告訴女兒環境的好壞不能作爲決定實力強弱的因素。在女兒消化道理的時候,父親又告訴她做記者時的經歷。在一團亂的辦公室裏,他是沒有權利讓大家給予他安靜環境寫新聞稿的,正是小時候在福利社演講的經驗讓他在這種看似惡劣的環境下完成數以百計新聞稿的創作。這個經歷無疑是一劑讓女兒更快明白道理的催化劑。在喧鬧聲中,女兒演奏貝多芬的《給愛麗絲》,使父親由衷的高興就是此篇美滿的結局。父親淡之若素的針對問題與女兒真誠交流,用親身的經歷耐心的教導女兒鬧中取靜的道理,女兒當然不會有任何牴觸,她只是聽了兩個小故事,便被潛移默化的感染了,最後還,做到了父親的要求,豌豆公主也就成了父女倆的笑談。

女兒今年5歲了,聰明可愛,美中不足的是幹什麼事總是很膽怯,不大方,羞澀于于在別人展示自己,閱讀了這本書,我深受啓發,深深明白這是心理素質的問題,她需要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但我與她一同做手工或同小朋友玩什麼遊戲時,我沒有講太深的道理,也不會說許多讚美的話,總是鼓勵她多展現自己的長處:朵朵,把你幼兒園學的舞蹈給我們跳一下吧?寶貝,教教我怎麼樣學折鋼琴吧?當她猶豫、扭捏時,我會啓發她,鼓勵她,當她伴隨着音樂跳起來時,我欣慰,也許她無法一下子克服膽小的缺點,但這次是她征服自己所邁出的第一步。

“豌豆公主”是小朋友們普遍的反應,有很多種聲音都能告誡他們,區別就在於他們接受的程度。不得不承認《做個快樂讀書人》中的父親,用動聽的言語激勵引導孩子的方法是最可取的。我效仿了,也小小地成功了。在孩子快樂的時候,我又何嘗不沾沾自喜呢?人的潛力是需要挖掘得,孩子更是如此。書中還有更多地故事和道理,每一篇都是精美絕倫,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2

作爲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深知閱讀對於學生來說的重要性。有幸拜讀了劉墉的《做個快樂的讀書人》,不得不說真的是一次令人滿足的歷程。更讓我對語言文字有了更深的認識。語言文字雖沒有摧枯拉朽的致命力量,但是魅力是確實令人驚歎的。

從事教育工作後我深知,家庭教育對於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做個快樂的讀書人》正是一部關於家庭教育的作品。劉墉通過自己對兒女的教育實例爲我們講解了家庭教育這一當下的熱點問題。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父親對於兒女教育不同的對待,告訴我們養兒子不同於養女兒。

同樣爲人子女的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與父母的共同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會和他們產生矛盾,不論是在自己青春期還是在自己小時候都會和父母產生矛盾,親子關係一直都是當下一個令父母頭疼的話題之一。這樣做該不該,這樣做對不對的這些討論其實已經持續了很久了。其實對於這些該不該對不對的問題沒有定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絕大多數的父母在情感上是絕對愛自己答兒女的。

在這本書中,作者作爲一個父親,爲孩子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活的例子來告訴他們一個又一個大道理。在這個世界上成功的人們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也不一定是學歷高的,而是那些敢於面對問題,鍥而不捨的人。

家長有義務教育孩子,給孩子講授爲人處事的一些道理。然而孩子們可能並不喜歡聽這些大道理。道理我想每個人都能講,但是能不能講到聽講人的心裏去那就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了。這就需要家長能夠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讓孩子接受這些道理。之後站在孩子們的立場上去用他們喜歡和節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定能夠事半功倍。

另外還有一個不錯的話題:關於追星。劉墉爸爸鼓勵女兒喜歡一個人,但是這個喜歡又不和其他家長一樣。這種喜歡重在一種正能量的引導,這是一種冠軍精神,而不是一種簡單的拿冠軍而已。這是一種不服輸的向上的精神。

對我來說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關於學習的那段文字吧,因爲親友的到訪打擾到了女兒的練琴使得她不能夠專心致志的練琴時,爸爸就及時的耐心教導,及時的糾正女兒的.錯誤。爸爸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說服人,用這種方式告訴女兒爸爸小時候很棒,告訴女兒你也要加油,要努力的克服困難。

當你遇到困難的是時候,你會灰心,你會喪氣,甚至會想,怎麼全世界的不幸都落到你的頭上,你怎麼會如此的倒黴。或者你會覺得你遇到了世界上最難解決的問題等等。然而並不是這樣,只是你沒有在困難中走出來而已,世界上的問題太多,我們無法決定自己會不會遇到困難,當我們遇到時至少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困難的態度,你可以選擇樂觀堅強的去面對,也可以選擇消極懈怠的去面對。這兩種態度將會決定你最終能否戰勝困難。

一本有價值的書是白看不厭的,它能帶給我們啓發,從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誠然,《做個快樂的讀書人》正是這樣一本書。更多的教育新觀點還需要我們閱讀其中自己去親身體會。不得不說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3

在《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裏,劉墉沒有直接指出女兒的錯誤之處,沒有說“你的做法是不對的”這類直截了當的話。他寫出了女兒的種種錯誤做法,將女兒和自己的做法作對比,含蓄婉轉,意在使女兒能自己主動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加以改正,這可比嚴肅的說教管用多了。

劉墉是位大作家,他滿腹經文,所見、所聞可比很多人都多,人生的閱歷也更豐富。但在他的女兒面前,他並沒有擺出大作家的架子,高高在上地向女兒灌輸大道理,更沒有一味地批評,字裏行間裏,充滿了一位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在他向女兒提要求、提建議時更是蘊含了他對女兒無限的期待。如果我有一位這樣的父親,我一定會感到無比地幸福。他的女兒今天所創造的輝煌也是與她開明的父親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讀完這篇文章,我也開始反思自己,是否自己也像劉墉的女兒那樣,只是爲了完成任務而走馬觀花地讀書?讀書是否從未溫習、從未思考?

從小,父母和老師就要求我們每天讀書,我卻總是把讀書當做一種負擔。我幾乎每次讀書,誇張地說,一目十行,只求瞭解文章的大意。不管是雜誌、報紙,還是名家名著,我都以“瀏覽”的方式進行閱讀,很少對文章進行思考。所以,如果有人問我關於一本書的一些問題,我只能講出整本書的大意,卻很難說出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裏,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是什麼?我讀這段話時的感受是什麼……這不就相當於沒讀麼?讀書是爲了什麼?爲了學習書上作者描寫的精妙之處,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只瞭解個大意,難道就能提高語文學習能力、語文表達能力麼?

從今以後,我要按照劉墉先生的讀書方法,多思考,多溫習,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4

讀了《做個快樂的讀書人》,我的第一感覺是:讀書的心態很重要。如果一心求快,往往欲速不達,可能從機械的狀態中理解許多遍也不一定能弄懂書本的意思;如果只是爲了物質需求,將讀書視爲任務,讀完一本書“如釋重負”,讀書就會成爲一塊磚頭,冷、死,還得費好大力氣搬動。

古來聖者,多向往幽深的山林,在那兒悠然地彈琴、賦詩、讀書……自然與生態洗去了世俗功利的塵埃,手捧一卷閒書席地而坐,聞着新鮮泥土的溫溼氣息,聽着啁啾之響,他們的心裏不過是品味詞句、享受故事、學而不厭的豁達,卻如臨仙境般快樂。

現代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到古人的心態,卻能換一種方法獲得讀書的快樂。每當猜成語他人咬牙切齒的思考中,自己在書上看到的那個詞語突然閃現在自己的腦海,感覺像步於雲端一樣飄然和自豪,學以致用的.成就感讓我們獲得更多讀書的樂趣。

如果說學以致用需要思考,有的人會不滿地說:“我看書既然要快樂,何必費力地思考啊?”但不思考的輕鬆之樂像漣漪微微,思考的發掘之樂似洪波逐流,我們更要舍小利以逐遠,思考書中的關鍵句,琢磨作者的真實意,“作者爲什麼用這個詞?”、“這句話在這裏有什麼作用?”這樣的金鑰匙能讓我們層層地發掘深意,也許人物的性格情感更顯深刻和複雜,在這樣一片大海中我們滿載而歸,而思考就是在挖掘書中的寶藏。

如果只是光思考就想一展才華、學以致用,恐怕連孔子都要教訓“學而時習”的重要了。獲得大量知識之後,溫習就是一把精緻的小刀,將思索的“寶藏”清楚地刻在大腦中。在溫習中,往往能找到被遺忘的“寶藏”,我們要保護好它們不被丟失,在需要的時候,便能靈活取用,筆走龍蛇,心中便被自豪的快樂填得滿滿的。

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把書變成一個夥伴,閒適地交談,傾心地思考,反覆地溫習,活學活用,在知識的海洋中體驗無窮樂趣。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5

去年秋季五年級的語文期末考試的試卷中,有一篇節選《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讓我感受頗深。

說的是一位兒子他們學校班級上開展讀書比賽,老師要求學生每個禮拜統計,看誰讀得多……

所以兒子爲了向得獎衝刺,讀書就成了任務,每週不斷地翻書,一邊翻、一邊數,並得意自己這禮拜讀了兩千多頁的課外書……

孩子的爸爸不反對此做法,多讀書是好事,但讀書僅僅成了拿獎,而否略了咬文細嚼書裏的文字內涵,又不能欣賞書中美麗的插圖,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有趣、生動、又有啓發人的故事,從中獲得讀書樂趣,你讀得再多,又有何意義呢?

的'確就像這位父親說得,讀書就跟到博物館一樣,既可以“精讀”也可以“瀏覽”所謂精讀,就呆在一間閱覽室裏,是專心研究一兩樣東西,瀏覽就是到處走走,遇到感興趣的,就多讀一下展品的說明……

這位父親這段文字的分析,也讓我深感慚愧,我平時也會抽空讀書,但我真正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好像不多,我也是喜歡選看片段,沒有做到真正的精讀,就像書中的孩子一樣,書是看了,但書中的內容沒記多少。

這位父親在此節選引領了兩句孔子說過的話,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又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 (危險)孔子特地提到三個詞“學”“習”和“思”,學是指“學所得的東西”習是講“溫習”思是講“思索”讓學到的東西能在腦海裏多打幾個轉,甚至引發自己的想法,產生一些自己的創意,這段文字再次給我啓迪,讀書就是要讀懂、讀透書中的內容,從文字中真正體驗讀書的樂趣……

這節選文字給我收穫很大,也是教我今後如何去讀書、去品書。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6

在成千上萬詞海的拼接中,會誕生一部部語言的傳奇,幾十年的光陰有幸能讀到的不過九牛一毛。關鍵是我們是否能用這九牛一毛的積累,爲自己的精神助力。

所有的詞句經過無數次的更改凝聚着作者的精心,反覆的揣摩便能明白文章的深意。當我第一遍讀《簡·愛》時是泛讀,被生動的情節所吸引,看完後卻只能說出文中的大意;第二遍是品讀,我彷彿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仁愛的心。看到一個好句子,便要暗自尋問自己爲什麼這樣寫,在思索中去尋找自己的快樂!

經典書目需要溫習,這樣的書目讀一遍一般難以理解。反覆去讀,你會發現對每一個字都會有更深的理解。正如牛反芻後才能將草吃透,閱讀只有經過溫習才能吃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腦海裏熟記了多少文字,在於平時溫習中的不斷積累。

經過思索和溫習,我們會掌握活的書本。

小時候去岳陽樓,聽說會背《岳陽樓記》可以免門票,背誦的時候是機械化的',不帶有任何感情,但當我真的踏上岳陽樓,似乎頓悟了書中所有的詞句,加上自己的見解,我創作了一篇較爲“獨特”的遊記。

動是瀏覽,靜是閱讀,只有動靜結合,才能學以致用,這時的快樂是很多人體會不到的……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需要常常思考,不斷溫習,學以致用。只有做到以上三點,才能真的稱的上是閱讀樂趣!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7

《做個快樂讀書人》這本書是劉墉的著名作品,是作者寫給女兒的書,也是寫給我們的.書,我覺得驅使作者寫作的力量,都是疼愛與關懷。

雨果曾經說過:“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讀書如交友,讀書也可以是爲了學習許多知識,讀書也可以是爲了消遣,書籍彷彿是我們的好朋友,形影不離。書上有一句話:“總之,書不能由別人幫你讀,朋友不能由旁人爲你交,只有自己認識的朋友,一朝重逢,纔能有許多驚喜,困境相遇,才能得許多益處。”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位好的朋友,有些書籍即使瀏覽一遍,便是點頭之交。有些書籍你細細品讀,便是知心之交了。

這本書中有一篇文章就是考試與作弊。我覺得文中有一句說的特別好:“做學問是爲了自己,而不是爲了考試。當考卷發下來,你都不會,不會就是不會犯得着作弊嗎?孔子說得好:“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還有:“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今天不會就是不會,犯不着把誠實也陪下去。當大家都作弊,你堅持不做,就算交了白卷,何嘗不是風骨?”我覺得很對,你不會就是不會,會就是會,這纔是就是最明智的態度。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我們開開心心的遨遊在書的海洋裏,快快樂樂的努力學習,做個快樂讀書人!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8

看完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覺是:讀書的心態很重要。欲速則不達。你可能從機械的狀態中多次理解書的意思;如果只是物質上的需要,你就會把讀書當成一項任務,讀完一本書就會心安理得。,讀書會變成一塊磚頭,冰冷死寂,要費很大力氣才能搬動它。

自古聖人嚮往深山老林,在那裏悠閒地彈琴、賦詩、讀書……自然與生態,洗去世俗功利的塵埃,席地而坐,閒書一卷手上,聞着新鮮泥土溫暖溼潤的氣息,聽着唧唧喳喳的聲音,他們的心胸豁達地品味文字,欣賞故事,學而不厭,卻樂在其中,如入仙境。

古人的心境,現代的我們或許難以體會,但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去獲得閱讀的樂趣。每當在別人咬牙切齒思考的時候猜一個成語,腦海裏突然閃過書上看到的那個詞,有一種踏在雲端的飄飄然和自豪感。學以致用的成就感讓我們在閱讀中更有樂趣。

如果說學以致用需要思考,有人就會不服,說:“讀書要快樂,何必苦思冥想呢?”,我們不得不捨棄小利更進一步,思考書中的重點句子,思考作者真正的`意思,“作者爲什麼要用這個詞?” “這句話放在這裏做什麼?”這樣一把金鑰匙,可以讓我們層層挖掘出其中的深層含義,或許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更加深刻複雜。在這樣的大海中,我們滿載而歸,思索着挖掘書中的寶藏。

如果只是想大顯身手,學以致用,恐怕連孔子都要教導“邊學邊練”的重要性。獲得大量知識後,複習是把思維的“寶藏”清晰地刻在大腦中的一把精巧的刀。在複習中,我們常常能找到被遺忘的“寶藏”。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被遺失,在需要的時候靈活運用,我們的內心就會充滿自豪和幸福。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9

在千言萬語的拼接中,會誕生語言的傳奇,有幸在幾十年裏讀完的人,不過是九牛一毛。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利用這些零碎的積累來幫助我們自己的精神。

所有的字句都改過無數遍,體現了作者的細心,反覆揣摩才能明白文章的深意。初讀《簡愛》時,泛讀,被生動的情節所吸引,但讀完後,只能說出文字的大概意思;第二次讀《簡愛》,我似乎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仁愛之心。看到好句子,要暗自問問自己爲什麼要這樣寫,在思考中尋找自己的快樂!

經典的參考書目是需要溫習的,這樣的`參考書目一般讀一遍就很難理解了。反覆閱讀,你會發現你對每一個字的理解都更深了。就像牛隻有反芻才能吃草一樣,讀書只有複習才能讀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腦子裏背了多少單詞,全在於平時複習中的不斷積累。

經過思考和複習,我們將掌握活書。

小時候去岳陽樓。聽說可以免費背誦《岳陽樓記》。背誦的時候機械化了,沒有任何情緒。但是當我真正踏上岳陽樓的時候,我彷彿把書中的字句都看懂了。我根據自己的感悟,創作了一篇比較“有特色”的遊記。

動是瀏覽,靜是閱讀。只有動靜結合,才能學以致用。此時的快樂,是很多人無法企及的……做一個快樂的讀者,需要經常思考,不斷複習,學以致用。只有做到以上三點,才真正叫讀書有樂趣!

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優秀讀後感 10

看完這本書後,它彷彿喚醒了我自讀書起就已沉睡的那部分意識。我丟開書本,自問已飽讀九年書的自己一個實際而不可逃避的問題:我快樂嗎?不敢否認,自讀書以來,我便漸漸地失去了那一份屬於自己的快樂。記得上初三的時候,到處都是無形的壓力:來自家長、來自親友、來自社會……這種種的壓力,都化爲一隻無形的巨手,掐得我喘不過氣來。銜着麪包,騎着單車,急匆匆地趕去補充“營養”,卻還得勉強地安慰自己,那是“忙碌中的'快樂”。

記得作者曾在書中描寫鄰家女孩爲考上如意的大學而補課至深夜回家的背影:“……在暈暗的燈光下,總能見到她疲憊的背影……地背影略微有些駝,而且很瘦……”他結合了昏暗的路燈,把背影描寫得淋漓盡致,寫出了當代學生的辛苦與無奈。儘管這個女孩以讀書爲樂,但我們能或多或少地體會到這“樂”中所包含的辛酸。看到了那段背影的描寫,卻好像看到了自己,鼻翼不禁發酸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苦難的舊時中國把這兩句所謂的名言也化作苦難,即使窗已不再寒,爲學也不再只爲金榜題名,但我們卻還是得揹着這副重擔走入二十一世紀。

其實,我們現在的不快樂並不能推卸於家長、老師,這相反正體現了他們對我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