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精選7篇)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精選7篇)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 篇1

這裏是“慢”而不是“漫”,是由於一句俗語:慢工出細活。因爲《燈下漫筆》雖名爲“漫筆”,卻是精心構造的佳作。

作品於細微處見精深:從鈔票打折換銀元的日常事件中,發現“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以後,還萬分歡喜”的悲劇性現象,從而引出論題,展開評說,在自然平易中顯得深沉突兀。

作品批判封建統治者不把百姓當人看,甚至牛馬不如,而同時又表現出對人民的悲慘處境的同情,卻全不然是同情。作品也對被封建專制和矇昧主義的統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滿,對人民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來,也只是“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讓百姓“安穩的做奴隸”;抑或有作亂的人物,也不過是“爲聖天子驅逐云爾”。

沒有如春風般撫過人心的描寫,沒有華麗的點綴。有的只是那簡單到有些直白的文字,有的只是作爲讀者的我如同被先生的投槍匕首劃破肌膚之真實感,有的只是從文中與自己經歷所產生的相同感悟。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

時常可以聽到電視報章上有引用了所謂專家之言。那有如何如何,這樣做纔是對的等等一些言論。但現實卻往往不是那麼回事。但卻無人質疑,因 爲是專家說的是有根據的,因爲大家都沒有發表不同的意見可能是真的是正確的。

正是如此,“這人肉的筵席現在還排着,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更清晰的觀察到事物的本質,坦誠地表達真實情感與見解,不應過於矜持、虛僞甚至麻木,而應正直、勇敢地直面紛繁的世界,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將那些幻覺,那些將自己奴化畜化的教條,將那些已經排了上千年的人肉聖宴徹底的粉碎。

這“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 篇2

讀了魯迅的這篇《燈下漫筆》,感觸頗多。以前我寫讀後感,不過是將文章中精彩部分抄一遍,然後略加點評。實在是既不深刻也沒有發自內心,很難起到什麼效果。我想我從魯迅這樣偉大的文人的文章中吸取經驗。

在寫作方面給我的其實主要有兩點:

一、從淺顯平常的社會生活入手,引出深刻的論題。這是很難學習的。不僅需要像魯迅那樣堅定的政治立場,同時應該在平時多觀察,多思考,這樣才能從現象中見本質,才能發現重大的問題。文中僅從鈔票折價兌成現銀一事,聯想到“中國人極易變成奴隸,且變了以後,還萬分喜歡”,也許我們要達到魯迅那樣高的水平,很不易。還要多練筆,多想;

二、寫說理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體現在文中爲第八自然段。作者將闡述具體化。舉出一系列歷史事件闡述中國百姓在不同時代連“想做奴隸都不可得”使文章極富說服力,能達到這點,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雄厚的文化底蘊。這就要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就好像我們的大腦是一個水桶,如果只滿足於一知半解,就只是半桶水在桶裏晃來晃去,很不穩當。若你不停地汲取知識,從那源泉之處,水桶的水會滿而外溢。所以我們不該抱怨知道的很多,只是難以利用,那隻能說明積累的還少,面不夠廣,纔沒有融會貫通。

在思想上這篇文章也給我很大啓迪。亦有兩點:

一、魯迅的憎分明依然給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統治者不把百姓當人看,甚至牛馬不如語言有力,感情真摯,而他同時又表現出對人民的、悲慘處境的同情,卻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對被封建專制和矇昧主意的統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滿,對人民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來,也只是“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讓百姓“安穩地做奴隸”抑或有作亂的人物,也不過是“‘爲聖天驅除云爾。”從中我們應向魯迅先生學習坦誠地表達真實情感與見解,不應過於矜持、虛僞甚至麻木,而應正直、勇敢地直面紛繁的世界,坦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專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對人民的壓迫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奴役。讓我們看到封建社會的落後,同時感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懂得應該珍惜如今良好的社會環境。

另外,就是關於應該讓人民做主才能使統治牢固,啓發了我。在做什麼事時都讓主體充分發揮作用,纔可事半功倍。在人際交往中,你與其他人交往,其他人是主體,應該多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就能相處融洽。在推銷員推銷商品時,顧客是主體,應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而不是急於買出商品,這樣才利於推銷。

就是這樣一篇好文章,才能不過時,才能引發這麼多的啓示,不僅能給人以寫作上的啓發,社會生活方面的思考,並能給人以無限的精神力量與快樂。《燈下漫筆》就是這樣一篇美文,值得反覆品味。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 篇3

總有一些文章讓人振聾發聵,深入人心,就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我們的骨髓裏,抵達靈魂深處,讓我們難受痛苦,也讓我們深思醒悟。讀魯迅《燈下漫筆》就有這種感覺,這一次魯迅先生將矛頭直指中國歷史的本質以及國民的奴性人格,思想深刻,入木三分。

魯迅從袁世凱復闢鈔票貶值一事作爲契機,引發議論“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也由此對國民的奴性(包括自己的)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和嚴厲的批判。

在階級社會的幾千年的歷史中,百姓向來只是會勞動會說話的工具,沒有任何“人”的價值可言。“將人不當人”,本來是奴隸主、封建地主和資本家對待被剝削者的行爲準則,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月,甚至還產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這就說明人的價值更低於牛馬,不如豬狗了。換言之,如果人的價值等於牛馬,則應該心悅誠服,謳歌恭頌太平的盛世了。但是,魯迅的一句“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是如此,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確是數見不鮮的”,道破了中國人幾千年的生存狀態,露出了中國人病態心理的本質,把一批中國人心安地作奴隸的嘴臉放大在人們的面前。究其源頭就在於國民的奴性人格,習慣了當牛做馬的日子,即便不是奴隸也得成爲奴隸。

中國人的奴性從何而來?是來自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等級制”,是來自古代所謂的明君、聖賢、大儒之徒和現在的學者、教育家長期的思想侵犯,殘酷的“等級制”,長期的思想教化,使得中國的百姓安於現狀,愚昧麻木,逆來順受,奴性思想在中國人的頭腦中早已生根。正是因爲厭惡國民的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奴性心理,所以魯迅選擇了筆伐,想要通過這種無奈而悲憤述說去喚醒渾渾噩噩的國人。但是魯迅也意識到這樣做還不夠,還需要青年“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以一個日本人的隨筆《北京的魅力》作爲開頭,道明瞭中國固有文明的本質“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在這種生存環境下,中國人是爭取不到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地位的。“於是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孩子。”在這“吃”與“被吃”的循環中,中國人不斷在自己製造的等級制度、禮教中被吞噬、被扼殺,現在還要被自己“盛宴”款待的西洋人掠奪、侵殺。

看着“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着,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魯迅先生最終吐露心聲,呼籲青年“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讓矇昧無知的心靈獲得重生,在革命先行者的引導下,拋卻奴性,重拾尊嚴,這正是希望所在呀!

在文章第一、二部分的結尾,魯迅都對青年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中國青年人正視國情,拋除奴性,驅除韃虜,建立民主國家,建立一個把人當“人”的新世界。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 篇4

上學的時候寫過不少的讀後感,觀後感,不過那些都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雖然是認真的在寫,不過從來沒有真的自己看到一篇文章以後生出了寫讀後感的慾望,這卻是第一篇罷……

魯迅先生無疑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文學前輩,從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老師介紹很多魯迅先生的事蹟,上學時也學過不少魯迅先生的文字,但是那些無一例外都是一些適合學生讀的文字罷……《燈下漫筆》卻是有一種令人仔細思考的魅力。

文章先是以貨幣的交換引出了奴隸這個詞語,在魯迅先生看來,數千年來,中華大地上的普通老百姓就是存在兩種時代,一種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另一種是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這無疑給予我巨大的衝擊,在以往的學習中,書中總是竭力的在宣傳中華的歷史如何燦爛,盛世之下的百姓如何安居樂業,而魯迅先生的兩句話直接血腥的撕開了中國幾千年來所謂的學者們悄然編制的遮羞布……

接着魯迅先生更是直接抨擊了所謂的中國文明,其言: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謂中國者,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席的廚房。不知道而讚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

我不知道那些編織着遮羞布的學者們看着這鋒利的言辭會有什麼想法,但是現在書本中卻是盡是讚頌之言,不知是不知者還是知者不言?

細細想來,那些編纂了歷史的學者們也盡都是一些闊人吧,他們享用着着筵席卻看不到那人肉的悲慘,其實那所謂的燦爛文化,也不過都是那些統治者,那些士族大家們的文化吧,而中華真正的文化,何時真切的傳入百姓家?就算是現在,還有些老人家不識字,不會寫字吧,那麼整個中華的文化就不如說是中華闊人們的文化罷……

當你撕開統治者們精心編纂的大幕,露出下面累累屍骨,又有幾人會爲那屍骨而哭喪?更何況我們現在不正是那大幕下的屍骨?在我們慢慢老去,我們的後人又會不會記得我們曾經爲這精美的大幕畫上一筆鮮紅的印記!

魯迅先生將中國的百姓比作是奴隸,又何嘗不是怒其不爭?得過且過,偏安一隅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性子。想做奴隸而做不得,何等的悲哀。暫時坐穩了奴隸,何等的悲涼。

誠然,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在時代的背景下,魯迅先生的大多數文章都是帶着些悲切,帶着些吶喊的,但恰恰是那黑暗的時代所作出的,劃出黎明的吶喊纔是最應該令人思考的。

我們有沒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蝕了內心,暫時坐穩了這奴隸,等待着一個闊人來享用這人肉做出來的筵席?我們有沒有迷失在璀璨的歷史,而忘記了在那璀璨之下,有多少奴隸默默的奉獻了人肉,來供養着血腥的筵席……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 篇5

魯迅在文章的開頭舉了一個耐人尋味的例子來引出自己的論點,在民國初年人們紛紛使用鈔票來代替沉重累贅的銀元,而這些鈔票多是本國的,可沒多久因爲戰亂,這些鈔票便貶值嚴重,人們損失慘重。於是這些愛國者全都不講愛國,紛紛使用和兌換外國人的鈔票。後來作者打聽到本國的鈔票能以七折的價格兌換現銀,於是還很高興的把手中的鈔票全部換成了現銀。明明以七折的價錢換成現銀是吃了大虧,爲什麼作者還會感到非常的高興呢?就像作者所說:“倘在平時,錢鋪子如果少給我一個銅元,我是決不答應的。爲什麼在面對這**裸的掠奪後,心裏會滿心歡喜的接受呢?許多人的答案是結果總之比手中的鈔票變成一堆廢紙,變得一文不值要好的多啊當然比起之前要開心咯!於是作者從這件事中得出很精闢的結論: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從以上事例我們可以看到剝削者用暴力把鈔票變得一文不值,或從更大的方面來講不把人當成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當這些剝削者提升了一點待遇:如鈔票可以七折兌換現銀,或者把人當成牛馬。這些受壓迫的人就會變得非常高興,還會心悅誠服的歌頌這世道是太平盛世。即使現行的社會制度依然是**裸的剝削人的、吃人的社會。可這些人卻愚蠢的矇蔽自己的雙眼,麻痹自己的思想告訴自己:你看我們的生活比原來好多了!能當奴隸就不錯了,生活很穩定,不像戰亂時期,吃不飽,還要任意被人屠殺,這時人的價值還不及牛馬,總之在和平的年代有主子統治者,剝削者。這時的價值比牛馬高了,當然就願意當奴隸了,因爲在戰亂的時候你想當奴隸還當不到呢,因此久而久之受剝削的人就把能當上奴隸當成了太平盛世,心中還暗暗偷笑,萬分歡喜。看到這裏大家會不會覺得把當奴隸=太平盛世很可笑,但現實就是有多人把這當成了理所當然,麻木不仁,愚昧不堪,只想坐穩了奴隸。

在文章中魯迅把中國的歷史分成兩個時代: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並認爲至今中國沒有經歷過第三種時代,回顧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其實也就是一部血粼粼的剝削史和壓迫史。而卻被某些人吹噓爲五千年輝煌史和文明史,一切的剝削與壓迫在書中都不見了,似乎在這時的人們看來已變得輕描淡寫、不值一提,難道事實真是這樣嗎?魯迅在文中用這樣的話語激勵年青人: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這感人肺腑、聲嘶力竭的吶喊年青人們你們聽到了嗎?

《燈下漫筆》的最後一部分魯迅主要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結構的吃人本質,被標記着固有文明的社會結構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的制馭着,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所以他們努力奮鬥把自己變成吃人者,即使自己有可能也會被吃,只要能吃別人,心理也就平衡了,總之就是自己不吃虧嘛!那麼那些無法吃別人的社會底層人以及社會弱勢羣體就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魯迅在文中辛辣的指出歌頌人肉筵宴的此輩人會永遠被詛咒,而當下年青人的使命就是要: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

年青人是冉冉升起的太陽,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與棟樑。在文章中魯迅對年青人寄予厚望,因爲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進步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量。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 篇6

“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

——魯迅

每當在臺燈下面看着魯迅先生的這段文字,總是激起滿腔的情緒。失落的時候,讀《燈下漫筆》,總是給人振奮的精神,一種靈魂的救贖。九四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這本《燈下漫筆》已經被翻得有些陳舊,不管什麼時候,總舍不了魯迅先生的這本書。

魯迅先生是浙江紹興人,出生於封建的破落家庭,青年時期受進化論思想的影響最終走上了文藝的道路,志在改變國民精神。這也是《燈下漫筆》時刻表達的內涵,衝破桎梏,給予心靈的淨化。

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不是無病呻吟,是對那個動盪的社會的一種反抗、一種吶喊。那個動盪的那月,生與死僅限一線之間,生還是死只有一步,在這白色恐怖的日子裏,苟活尚已不易,何況高喊民族大義之熱血之輩。

用鮮血和靈魂寫出的東西就是震撼人心,平日裏生活中的瑣事都在他的筆下有着不可抗拒的諷刺味道,對於那些卑躬屈膝、無倫、無德、無義等充滿了不屑與驚醒,這也是他投身於文藝的主要原因吧,努力去改變國民精神,一種精神決定了一個民族的強大與否。雖然說,先生“從諷刺到幽默”裏面說到,“諷刺家,是危險的。”但是,我個人覺得他對有些事情的說法,其實也是帶有一種諷刺味道的,然而他可能只是把他歸咎於一種吶喊吧。

不管何時,他的文章都很有大刀闊斧砍荊棘的味道,因爲有些根性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所以不管那時還是現在的社會,都有其可讀性質。

我不知道我的這本書的排版是不是有什麼意思,因爲開篇第一章映入眼簾的就是“希望”,當然這兩個字很給力,精神的寄託。

但是“我的心分外地寂寞。”又讓人迴歸荒涼。“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愛憎沒有了,哀樂沒有了,顏色和聲音也沒有了,哪裏有這樣的地方呢,只能說某些東西已經死去,麻木了神經。剩下的也許就只有希望了。他聽到的“希望”之歌,觸動了他的心。

“希望是甚麼?是娼妓;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你的青春——她就棄掉你。”

他願用自己的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他不願對這暗夜止步。看到青年們很平安,他覺得暗夜並沒有暗下。

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絕望之爲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這都仍是需要魯迅的年代,精神的力量,思想的交鋒碰撞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魯迅《燈下漫筆》讀後感 篇7

讀先生的《燈下漫筆》,以至於眼中噙淚。偉人並不只與時代相關,其見識往往超越時代,而至有不朽的意義。那時“漫筆”所表達的含義,於今何嘗不是!

使愚氓和土匪做了主人,並不能使他們變得文明和仁善,而成了遍天下的土匪和愚氓。所謂顛倒乾坤、改天換地,不過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愚弄孩子而已。

先生說中國的歷史只有兩種時代,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這一種循環,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今天怎樣了呢?這第三樣的時代仍未見創造出來,眼見的仍然是專橫跋扈奢靡腐化的統治階級和沉默的順從的國民。並且國民的遭遇在許多方面比起以往的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先生死後,又有誰洞悉古今,爲人民、爲公正的思想而仗義呢?爲改變國民千古的劣根性或者說奴性而鞠躬盡瘁呢?時代懷念先生,時代需要先生這樣的人出現。世上是沒有神的,人們信仰的只是思想。有誰又會建立崇高而正確的思想使人信仰呢?或許建立崇高而正確的思想並不爲使人信仰,而是照亮人們心靈,作爲人類精神的營養,使人不惑而已。而這建立的責任,便在有文化和修養的、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冷靜淡定的、有先生一樣氣概格局和骨頭的新的作家的身上。

一個民族的文化,可以形成一個民族的氣質。願那些可以不朽的的國學的精粹以及先生所提倡的國民性,可以成爲中華民族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