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孤兒列車讀後感範文

孤兒列車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孤兒列車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孤兒列車讀後感範文

孤兒列車讀後感範文1

據說,1854-1929年期間,自美國東部出發的孤兒列車承載着上萬名無家可歸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區,薇薇安只是其中之一。在薇薇安還不叫薇薇安的章節裏,那些驚心觸目的文字讓我皺眉、讓我揪心。薇薇安的遭遇很悲慘,感覺她的童年就是在不安、拋棄、虐待、煎熬與痛苦中度過的,生活越是艱苦越體現出薇薇安超強的自立自強能力。中國有句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覺得薇薇安就是人們口中的窮人家的孩子,被逼着長大、逼着懂事、逼着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照顧他人。

列車,在今天許多人心中是一個與“家鄉”聯合在一起的物體,它能帶你回家,回到那個給予你心靈慰藉的溫暖的'港灣。但薇薇安所在的那輛孤兒列車,是一個個無家可歸孩子的聚集處,等待他們的下一站是無限的未知。

全文文筆細膩,情感不由自主溢滿紙面,帶給我絲絲的觸動,之所以說是“絲絲”是因爲有看到有人的書評說看得淚流滿面,我沒有那麼深的觸動,或許是所處時代+個人經歷影響了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力。以第三人稱來敘述事情的發展,給我了一個深深的疑問:是什麼力量使得薇薇安如此的堅強? 有人說是信念,這是一個很廣泛很奇妙的詞,書中沒有明說,用“信念”來概括也不能說錯。是什麼信念呢?妹妹生死未卜、孤兒列車上小夥伴的命運不知怎樣還是祖母送給她的那條項鍊?或許是拉森小姐、範妮的善良給了她希望讓她看到

了曙光?也許不是,也許都是。

孤兒列車讀後感範文2

當我讀完《魯濱遜漂流記》以後,我不敢想象如果是自己落入了那樣的困境

該會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出身於商人世家的魯濱孫,不甘於像父輩那樣,平淡地過一輩子,一心向往着充滿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於是毅然捨棄安逸舒適的生活,離開家出海航行,去實現遨遊世界的夢想。但每次都歷盡艱險。有一次風暴將船隻打翻,魯濱孫一人被海浪拋至一座荒蕪人煙的海島上,在那兒度過了28年孤獨的時光。

如果我是他,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向命運低頭繼續遠航嗎?不,我不會去接受那充滿困難和挫折的生活,因爲我沒有那份信心。

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類開宴會時,我會像他那樣勇敢地站出來,在僅有一個助手的情況下與他們搏鬥嗎?不,我會躲得遠遠的,祈禱上帝不要讓他們發現我,因爲我沒有那種膽量。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那麼得軟弱無能。從哭哭啼啼地背上書包,學校、父母爲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而我卻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道路上走了一年又一年。沒有風浪,沒有挫折……而我,卻抱怨這,抱怨那。其實,我根本沒有咀嚼過生活的酸甜苦辣,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能吃飽穿暖,背上書包去上學,每天接受家人的'關愛,是一種莫大的快樂……

我們需要具備魯濱孫那樣刻苦奮鬥的精神!學會在逆境中奮發向上,克服困

難!

我的人生也會隨着這本書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進,永不放棄!

孤兒列車讀後感範文3

從去年七月就開始讀英國作家克蘭的《孤兒列車》,斷斷續續最近終於讀完了。每當讀完一個長長的故事,就感覺完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次抵達。寫讀後感的時候,回首那些個深夜翻動手機屏幕的片段,也成了難忘的、甜蜜的瞬間。

薇薇安吃了很多苦。第一次她在被收養的家裏吃不飽,睡在過道里,但遇到了一個善良的`女工人。在第二個家裏她險些被男主人侵犯,幸好遇到了一個好的老師。生活啊,總是在很絕望的時候給薇薇安一點希望。生活教會了她察言觀色、隱忍堅強,也讓她懂得知足。在第三個家裏,她憑着自己的聰慧與靈敏,振興起了養父母的商店。她決定餘生就在明蘇里達州安靜地度過,即使她的導師建議她可以修讀其他州更好的大學。

文中曾提到《簡·愛》一書,故事中的莫莉和簡·愛多麼相像,不想屈服命運的安排,永遠追求着愛、理解與自由,即使生活迫使她們有時不得不妥協。莫莉在薇薇安的影響下,開始認真地審視起自己的生活,一點點改變,卸掉了自己的朋克妝,摘掉了鼻環。她掙裂了強硬的外殼,以一顆純淨的內心揚帆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