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品)傅雷家書讀後感13篇

(精品)傅雷家書讀後感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傅雷家書讀後感13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傅雷家書》是一本很特殊的書,他不是跟市面上的大多數書籍一樣,《傅雷家書》收錄的是一位父親對於教育子女的語言,總的來說,就是一封封的信構建自己對於子女的諄諄教誨,體現了作爲爸爸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傅雷家書》中傅雷沒有用華麗的語言來傳達自己的人生經歷,自己的總告。他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真誠的心來和自己的兒子進行心靈的'交流。每一位父親對於教育自己的子女都會很用心,而傅雷更是對於兒子在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從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傅雷對於孩子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看出了傅雷與兒子之間的友好關係。

《傅雷家書》縱使寫的都是看似日常的家常話,卻是字中有真情,章中有真理,不僅在文學、藝術、歷史、哲學方面幫助孩子答疑解惑,也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真可謂良心用苦。世上有千千萬萬的處於困惑迷茫的孩子,卻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開明豁朗的父親,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在摸爬滾打中自己領悟。幸運的是,每個人都有選擇閱讀的權利,也給一些比較困苦的孩子提示警醒。傅雷先生對孩子的愛表達得急切深刻,愛之極深,卻又能放之飛翔,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感受另外一片天地。每個孩子都是一百,有一百的天真,一百的熱情,一百的探索,卻經常被偷走了九十九,對中國父母堅守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情況,傅雷先生沒有一置可否,而是希望孩子也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爲他們這麼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

現今社會,網絡時代,比起以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遙遠。一個屋檐的家人見面也不交談,人們之間多了許多的冷漠與陌生,而家書已經成爲了一個遙遠的過去。在這個暑假裏,漫漫時間,我閱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當初選這本書是因爲偶爾看到它的內容簡介,書信來往間的問與答,父親對孩子滿滿的關愛,希望孩子能成爲一個有用的人以及孩子與父母之間濃濃的親情充滿在這一封封家書裏。這些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應該需要的。

孩子處於叛逆的時期,如果缺少和父母缺乏交流溝通,那麼孩子可能會誤入歧途,成爲社會的對抗者。傅雷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受益匪淺,而最重要的是告訴我交流溝通的重要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讀《傅雷家書》,由於對時代背景不是特別瞭解,也沒有高深的藝術修養,所以家書的內容都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傅雷給予兒子那深邃如同大海般的情感,卻無法忘記。傅雷曾在給兒子的信裏說:“要囑咐你的話是說不完的,只怕你聽的起膩了。在外好好利用時間,不但要利用時間來工作,還要利用時間來休息、寫信。”牽掛與擔憂之情溢滿了字裏行間,足以讓讀者動容。

“可是等到空下來,或是深夜,就老是想着你,同爸爸兩人談你,過去的,現在的,抱着快樂而帶點惆悵的心情,忍不住要流下淚來,不能自已。你這次回來的一個半月,真是值得紀念的,因爲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興奮、最幸福的一個時期……只要常常寫信來,只要看見你寫着‘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已滿足了。”這是傅雷的夫人梅馥寫給傅聰的信中的一句話,雖然不是這本書中特別重要的部分,卻令我感觸頗深。自己的兒子隻身前往遙遠的海外,離開生身父母之鄉,不免在想到他的孤寂與無助時,又是淚眼朦朧。父母愛得那樣深切,花了那樣多的心血,在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即使知道兒子離開他們飛往他鄉會有更好的前途,可是這是以園丁的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早晚查看信箱,左等右等,焦急萬分,在這本書中,不難見到傅雷與妻子急切期盼兒子來信的場景,“終於你的信到了!”似乎是終於鬆了一口氣,看似平凡的思念,可是沒有親身經歷過又怎麼知道思念的愁苦呢。

傅雷的文字讓我看到了細緻入微,無微不至的關懷,雖然沒有成爲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舔犢之情放在第二位,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這種夾在老師的教導與父母的關愛之間的'話,是不同於一般父母的,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的家書,傳遞於大洋之上,是多麼渺小卻又珍貴的存在,悠悠歲月,茫茫大海,只有書信在這些長時期,遙遙數萬裏的兩地之間,把一家人的心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掩去了俗不可耐的矯揉做作,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只有作者親手一筆一畫寫在紙上的文字,才能讓觀者感受到真切的溫暖,無論電子郵件或是電話短信,都是遠隔千里的,在眼前的只有冰冷的屏幕,人與人的距離遠了,也生出許多隔膜和冷漠。不禁又想到了試卷上經常出現的題目:書信應存還是應亡?也許傅雷的家書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別忘了杜甫的一句詩:‘家書抵萬金!’”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大海茫茫,歲月悠悠,遙遙萬里的兩地之間,一封封家書聯結着父子倆熾熱而又相吸的心。若干年後的今天,閱這頁頁家書,感傅雷與傅聰這世間最溫情的談話,與他們共同體驗書信的浪漫,亦品他們銘心的父子情誼,我,漸漸地觸碰到了些許所謂的人生啓悟。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信中曾這樣寫道。我謂人這一輩子,本就是場枯燥而漫長的修行。有人修身,有人養性,無不在扮演着苦行僧,竭盡一生向不勝之寒的高處攀爬。而在傅雷的教誨中,傅聰得到的不僅僅是攀登巔峯的`經驗,更是來自父親言語間流露的往上爬的支持與鼓舞,以及一顆登上巔峯後波瀾不驚的內心。

蘇軾曾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傅聰在父親傅雷的要求下每天花費11小時練琴,與琴促膝長談,就連酷暑時節衣褲溼透都不曾休憩。傅聰以自己的堅忍之志來打磨琴技,無償地“消耗”青春。他用無盡的汗與淚換來了掌聲譁然的“全劇終”,傅聰,這個享譽世界的名字,深深印在了歷史中,他以一名優秀鋼琴家的身份創造出的成就在國際藝術長河中流淌,涓涓不息。

“誰將聲震天地,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這是尼采對後人的勸誡與激勵。基於此,我深信:瀟灑自在換不來累累碩果,兢兢業業方成就奼紫嫣紅。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也非一足之力也。正是有了父親所給的“磨難”,才致使兒子傅聰能一步步向一位德才兼備的藝術家邁進。

大器之成,終有待雕琢。有人對幼童的教育,主張任其自然而因勢利導,因此像傅雷那樣的嚴格施教,對其來說未免有些殘酷。“倘有天分,則成爲第一流的藝術家;倘無天分,寧可做別的工作。”這是傅雷的人才觀,在這番人才觀下,彷彿他給兒子系下的所有“痛苦之結”都可迎刃而解。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爲了讓兒子成爲一流的藝術家:這不過是一位父親對孩子的一份充滿希望的愛。

不過,在兒子成功之後,傅雷對他的教導也並未止於此——他提醒傅聰要常懷赤子之心,並用求索的心態來追求真理。因爲他知道,凡卓凡超越者,必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學得會自己面對孤獨。

“赤子孤獨了,就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

正是因爲有他悉心的教導,傅聰才能夠於浮華世事中,沉下心來,窺探自我的心靈之窗。

傅雷將拳拳愛子之心融入文字,以一封封熾熱的家書塑造了兒子的靈魂。傅聰的一切成就,必定離不開這位偉大的父親!

辛酸無疑是淚水的一味陳藥,這一味又使人生百般豐富,它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堅強,鑄就了一股韌勁。我們這一生,荊棘叢生,唯有奮鬥,嘗試衝破一切苦難的囹圄,擦乾淚水,方能覓到這甘甜的酒漿。唯有庸碌的人,他的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這跨越大洲的家書,賦予了文字太多的情感,傳遞了無限的能量,鼓舞了多少成就斐然的藝術家,又啓悟了多少輩人才乃至平凡者!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世間萬物皆有愛,男女之間的山盟海誓充滿了愛;師生之間的諄諄教導充滿了愛。讀了《傅雷家書》,更是知道父子之間一封簡單的信,也充滿了愛。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普通的家書,大多數都是聊家長裏短,加上一些普通的`問候以及囑咐。《傅雷家書》不同於別的家書,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思念之情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高尚情操,教育兒子先做人,後成“家”。正因爲如此,《傅雷家書》纔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嚴肅深沉而博大精深;母愛如水,溫柔細膩而偉大無私。傅雷夫婦對他們的兒子不正是如此嗎?傅雷對兒子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因材施教的教育,都是出自他對兒子的愛。收起溫情脈脈,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這也完全是出自於他對兒子更爲深沉的愛。

其實,在這個嚴厲的父親背後,也有一顆柔軟的心。在一九五四年,傅聰參加鋼琴比賽並留學波蘭,全家人在火車站送他的時候,他那無情的外表才被掀開。他在信中這樣講到:“昨天一夜我們都沒睡好,時時刻刻驚醒。今天睡午覺,剛剛蒙朧闔眼,又是心驚肉跳的醒了。昨夜月臺上的滋味,多少年來沒嚐到了,胸口抽搐,胃裏難過,只有從前失戀的時候有過這經驗。”可見,他的心裏是多麼想念不捨他的兒子啊!愛子心切,並在信中自責,後悔:“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的種種行爲都是出自對孩子的愛。

這個暑假,我獨自一人去上海更加明白了這種掩藏的父愛。臨行前,母親執意要送我去機場,父親卻不同意,大聲說“她都這麼大了,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一開始,我對父親生氣,認爲他不關心我,在公交車上默默流淚。到了機場,我接到的第一個電話就是爸爸打來的。他斷斷續續地問:“怎麼樣?到了嗎?路上順利吧?拿身份證去領登機牌過安檢知道了嗎?上了飛機在打個電話回來,到了那邊也打個電話。”我這才明白,他不是不擔心我的安危,而是讓我真正獨立起來。這一刻,信中的情景彷彿就在我身上發生了,我也更能體會到傅雷對兒子的愛。在上海的這些天,爸爸每天都給我打電話,就像傅雷給兒子寫信一樣,儘管每次通話時間不長,通話內容不多,但我都能體會到隱藏在其中的父愛。

戀人的愛,轟轟烈烈;師友的愛,平凡堅固;父子的愛,樸實深沉。不要因爲父親嚴厲的管教而認爲他不愛你,他做任何事都是愛你的,哪怕只是給你寫一封簡單的信。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人生一世,總是在追尋。尋山間鳥語,見花落花開;尋琴音樂語,感撩撥心絃;尋卷中乾坤,嘆如夢人生。是的,每個人在世上都在苦苦追尋着,可又有多少人回眸看看背後一直支持你追尋的那個人?傅雷,就是這麼一個在他孩子追尋旅途中給予極大幫助的人。《傅雷家書》是傅雷與兒子之間的書信,是傅雷思想的折射。全書無處不體現濃濃的父愛,但在關愛的同時,傅雷不忘給孩子進行音樂、美術、哲學 ……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別的方式),比着光在腦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寫下來需要正確精密的思想,所以寫在紙上的自我檢討,格外深刻,對自己也印象深刻。”這是傅雷寫給他兒子信中的一句話。傅雷每個月都會給孩子寫信,教導他做人做事,給予他關愛,無不體現他的愛子之心。他的每一封家書都以他嚴謹,細心的態度對待,決不允許其中有一個錯別字,這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也是以此來教育遠方的孩子。我們再回首看看這個網絡世代,人們彷彿已經和書寫漸行漸遠。雖說網絡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傳達千言萬語,一個電話便可完成,但這能給人留下多少印象呢?距離雖短了,但隔膜卻多了。

《傅雷家書》既體現了“嚴父慈母”式的中國傳統教育,但同時也包含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急功近利一直都影響着中國教育,讓爲人父母者急於求成。孩子犯了錯,成績退步了,爲人父母者誰不着急呢?有的父母可能開展溫柔式教育,但更多可能就是:來,數落一頓再說,嚴重的直接“家法伺候”。教育不是打罵。“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這是傅雷在兒子遭遇挫折時所寫的一番。的確,當我們跌倒時,需要的不是冷眼相對,我們需要的是自己勇敢地爬起來,他人的鼓舞只是很少的力量,最終還是取決於自己。畢竟祖國的花朵盛開也需陽光,露水和時間。還沒到花開之時,還是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

傅雷自孩子1954年獨自開始自己的人生旅途,就一直堅持給孩子寫信,直至1966逝世。可能現代很少會有這種事例發生,但父母對孩子的“嘮叨”卻無處不在。“天氣冷了,穿多件衣服。”“外面下雨,出門帶傘。”可能每逢我們看到這些話或者小紙條時,我們總覺得父母太囉嗦了,總把我們當作三歲小孩。的確,我們在父母心中永遠都是不會長大的孩子,時刻需要保護,關愛。當我們平靜看待這些“嘮叨”話時,就能感覺感覺到父母的愛將自己包圍,一件件小事拉近父母與自己的感情,更懂得互相理解與關愛。

拳拳愛子心,溫暖你的心。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傅雷,是我國著名翻譯家、文學評論家,一生成就斐然。在這本書裏,我深刻地體會到他作爲父親對兒子的摯愛與期望,以及他內心深處的愛國之情。

《傅雷家書》在國際上的聲譽也很高,它的獨特在於:這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字裏行間,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情感真摯、質樸,令人動容。每一個字都凝聚了父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最深沉的愛。在這裏,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板着臉的父親而是一位慈父與摯友。父子二人促膝談心,談笑風生,彷彿就像一對無所不談的朋友,感情熱烈而真摯。只有在勾起對兒子的思念時,幾絲無力感才令人想起,這已是一位兩鬢斑白的父親。

另一方面,《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的教子書。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事無鉅細。父親一直都在處處關心着自己的孩子。在藝術上,傅雷現身說法,給予孩子藝術上的指導和誠懇的建議。告誡孩子獲大獎不驕傲,遇困境不氣餒。做人要謙遜,做事要踏實嚴謹,一步一個腳印。在兒子消沉苦悶之際,父親鼓勵兒子振作起來,學會面對生活的高潮與低潮,樂觀面對人生。他把深刻的人生感悟告訴孩子,在點點滴滴中教育孩子做一個正直的人,真誠的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出於一顆拳拳愛國之心,他提醒兒子要以國家大局爲重,始終忠於國家,勿忘國家的'榮辱。在日常生活中,傅雷對如何進行勞逸結合的問題,給兒子做了正確、有益的指導。告誡孩子切莫爲了金錢而身心勞累,希望兒子能保持身心平衡,高瞻遠矚。他還以朋友的姿態現身說法,幫助兒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穩妥處理事業與愛情兩者之間的關係。另外,他告誡兒子在國外不要不拘小節,要做一個禮儀得體的人。父親始終站在兒子的角度看問題,循循善誘,給予正確的引導。諸如此類,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我認爲這本書對於我們有很好的借鑑意義。學藝術的若是細細品味傅雷對於藝術的評論與建議,就能從中獲益;爲人父母的可以學習傅雷教導兒女的成功經驗;作爲兒女,我們也能從中更深切地體會到父母對我們無私的奉獻和關愛,使我們學會感激父母,從而互相理解,互相體諒。這本書給予天下父母子女以強烈的感染和啓迪。當然,最主要還在於,這本書對人們的道德、思想、藝術、文化修養等啓迪深遠,是使我們提高自身修養的一本珍貴的寶典。《傅雷家書》讓我們懂得:一個人或是一個社會,若只有物質方面的追求,是不完整的。精神世界的完善,更加值得追求與重視。傅雷的精神,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的寶貴財富。

傅雷的家書,沒有修飾,沒有矯情,像一股清泉,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深夜,佇立窗前,望着那蒼茫,深邃引入深思的天空,心中隱隱有一種衝動,精神的飢渴,歷史的荒漠,常常會讓回憶變得豐富,耐人咀嚼,讓我想起我的父親,想起無處不在的父愛,想起《傅雷家書》。

在這樣的深夜,讀着《傅雷家書》,我不禁淚流滿面,雖然讀這本書已不下三遍,每每於生活失意、彷徨之時,總是不自覺地讀它。在我看來,家書是所有文體中最簡單的。我喜歡簡單,所以我喜歡家書,因爲簡單本身就是一種魅力。

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其聲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由這些信件彙集而成的《傅雷家書》曾先後再版 5次,重印19次,累計發行超過100萬冊,數字雖不能說明太多,但時間足以證明一切:《傅雷家書》自問世以來已暢銷18年。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父親對孩子的深愛作爲一條人類的公理,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着其間的每一個人。傅雷對傅聰的愛自是如是,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的又是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塵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舔犢情深的人間第一情。“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與你在一起!”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真愛呀。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裏都滲透着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少了幾分唏噓不已,更沒了世事鑽營的技巧,寫下的卻是對人生、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與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這又是多麼可能會使這些家書變成概念的準則!然而沒有,絲毫沒有!做父親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般的昭示卻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卻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與無私的愛。

傅雷極其敏銳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有一句話我一直記着,那就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關於《傅雷家書》,很難講,翻書評,褒貶不一。在我這,更想以傅聰爲引子來講一講。

傅聰是有一定音樂天賦的,在三至四歲時,就愛聽古典音樂,這一點也是被傅雷發現了。就這樣,抱着一種多一項藝術也是好處的想法,將傅聰推上了一條音樂路。

傅雷爲傅聰鋪了一條路,一條音樂路。

而傅聰在音樂領域中,也是在不斷地成長。這條路上,有坎坷,有辛酸。

九歲半,傅聰在梅百器先生門下待了三年。好景不長,在一九四六年八月,梅百器先生故世了,傅聰不得不換教師,但一個合適的也沒有。問題兒童,一個令人不喜的稱號就掛在了他的頭上。

可他學音樂的念頭並沒有放棄。

離開雲大後,他拼了命地練習,衣褲盡溼,也不稍休。加上本身對音樂有一定的天賦,對音樂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於是,在他的音樂路上,他開始慢慢成長,慢慢獲得成就。

勇於打破常規,他將生活一切美的事物,強烈的感受融入音樂,豐富了藝術的意境,也彌補了音樂傳統的不足。

他越來越成熟。

因此在後幾年,他被波蘭的教授們認爲富有肖邦的靈魂。有一句評價是這樣說的:只有古老的文明才能給傅聰多麼難得的天賦,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國藝術的意境。

傅聰對音樂的理解,變得深刻,這也使他在成長的道路上更遠了一步。

有的人認爲,傅聰學音樂,是被傅雷逼着學的,望子成龍的強烈意願使傅聰不忍心辜負。可,子非魚,安之魚之樂?正如你不是傅聰,又怎知他後悔,他不喜歡他的音樂路?

傅聰活的快不快樂,我們誰都不知道;但至少,他活得成功,他走的是一條通向成功的路。

就是在傅聰的成長路上,最離不開的,是傅雷。

他在傅聰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慢慢發芽。在這之間,他對傅聰進行了本國語文的教學,將語文知識、道德觀念和文藝薰陶結合在一起。所以傅聰才能被稱讚富有肖邦的靈魂,肖邦的意境像中國藝術的意境,因爲中國藝術教育在傅雷的引導下已經慢慢根深蒂固。

換一種說法,傅雷推動了傅聰對音樂的認識。

他還說過,他的教育並不是沒有缺點的,尤其是用的方式過於嚴厲,過於偏激,傅聰的童年時代與少年時代,遠不如一般青少年的輕鬆快樂。是望子心切沒錯,但也不能否認傅雷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不僅僅是傅聰,傅雷在他的路上也在越走越遠。

就像他說的那樣,不管傅聰將來學哪一科,能有一個藝術園地耕種,他這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他是一位智者,也是一個好父親。

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因此教育方式不同,行爲習慣不同。與其批判不足,更要做的,應該是發現閃光點,並汲取經驗,化爲自己的教育方式。

每個人都有一條路,付聰是,傅雷也是。

在傅聰的路上,傅雷爲他打好了基礎;

在傅雷的路上,傅聰使他不斷對自己有新的認知。

所以啊,這不僅僅是傅聰的路,也是傅雷的路。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還記得,初三時,因爲在一次月考的閱讀節選了這本書中的一段,讀罷覺得意義深遠,加之老師又對它進行了一番介紹及推薦,於是便迷戀上這本書,這本充滿着父愛的教子書。

再次翻出這本書,是因班級的作業,多了些許的強迫,不過也好,藉此機會,重啓《傅雷家書》,重新感悟,攀登這座雄峯,所謂“溫故而知新”也便如此罷。

《傅雷家書》是由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書,摘編了傅家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印象中,第一次讀這本書,大體上都難以讀懂,甚至覺得有些反常規,所以,記憶最深刻的,應是最淺顯易懂的,所以,初三時,讀完這本書,這句話最通俗不過了,也就印象最深刻了。“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你只要留心別的有教養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下,叮叮噹噹的!”

這是傅雷老先生對兒子的最細微的從細小的生活細節開始。很多小細節,我也經常會疏忽。從說話,待人到禮儀,風俗都能恰到好處,也是成熟的表現。

現在,讀這本書要寫讀後感,着實不是一件易事。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妄加評論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自己之精髓。所以,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像讀其它書一樣,在旁邊記錄下所思所悟,相反,只是記錄一些讀完之後有感觸的句子。至於寫這篇讀後感,我只列舉一兩句罷了。

“比賽問題固然是重負,但無論如何要做一番思想準備。只要儘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氣和,精神肉體完全放鬆,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的成績……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會精神上放鬆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過度的勞頓與疲乏的感覺,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是操心!”似乎,這一句有點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進入大學來,忙忙碌碌,每天憂心忡忡,壓力山大,到頭來,竟不知究竟在幹什麼,只知道,每天的賽跑不可屬於他人,又怎能將得失至於度外,於是乎,操心過頭,久了,也就累了。而下面這句話則給我這片渴望甘霖的乾渴的大地降了及時雨。“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鬆動,保管叫你有好成績。緊張對什麼事都有弊無利。……存着”我盡我心“的觀念,一緊張就馬上叫自己寬馳,對付你的精神要像對付你的手與指一樣,時時刻刻注意放鬆。”好吧,說實話,看完這句話並不能立馬就解決你心中的一切問題,這當然需要慢慢品味,慢慢研讀,或許,其中的奧妙才能解開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與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

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爲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爲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

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與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與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

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與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與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爲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非常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迪。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書——《傅雷家書》。

它不僅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爲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是比較刻薄的人,這正是他的身世所決定的傅雷在幼年喪父,童年母親的`嚴厲家教。在細節上修煉自己的品德,雖然家書中是許多教育兒子的話。但實際傅雷自身都做到了,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養身教勝於言傳吧。當然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蘊的儒家文化,又有從頭到尾的接受唯物主義的思想是分不開的。

傅雷作爲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其實,我們身邊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他們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

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從這裏邊我想到了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確實令人擔憂,許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低,以致於現在的孩子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和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正是中國父母的悲哀,所以培養一個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時候,該給予自由就給予,該讓他自己去冒險,就讓他去……不要過分溺愛,讓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

告訴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國家,所在的社會,以及這個家庭等一切一切他應該瞭解的東西。永遠不要說:“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之類的話。那樣他會不珍惜童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再說人自己一輩子都活不明白,有時候只能順其自然。你給予了他生命,有責任。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

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雞蛋,只好哭着握着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溫室裏的花朵是弱不禁風的,大自然中的樹木才能經受狂風暴雨。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寫給兒子的家書,這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先生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

關於寫這些家書的目的,傅雷先生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曾這樣說過:“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中,有是寫傅雷先生寫於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這就如和風細雨款款相慰;還有寫在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這則滿懷欣喜,激情洋溢。融會、貫穿於這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縱觀家書的語言,都是平易近人、樸實自然的,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是對他人生方向的引導與哲理的啓示,滿含慈父的舐犢之情。

在家書中,傅雷先生曾對兒子說過:“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這句話強調了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在《傅雷家書》中,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即使孤獨也不怕”,並且“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侵蝕”;“對感情的創傷,要做心靈的灰燼看”。二是“不爲勝利衝昏了頭腦”,永遠保持“對藝術的謙卑”。這兩方面合起來,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寵辱不驚,得之泰然。在家書中所講的“心裏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高潮不過分是你緊張,低潮不過分是你頹廢”;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也都是這個道理。

但“堅強”的最高境界,可以說還在於葆有一顆“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赤子能夠保持心靈的純潔,能夠無懼孤獨,纔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從這個苦心孤詣教子篇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了許多前文提到的啓迪,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了自己的修養。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唸書是人類特有些權利。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傅雷家書,讓我深有感觸。每一個人都有領會過爸爸媽媽的慈祥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另一番感受,那是一封封家書,就像一次次的談心,接近了大家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巧的小孩遨遊在書海中,聆聽着,用心銘記一個爸爸對小孩的諄諄教誨。

《傅雷家書》是傅雷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國外之後,仍通過信件的方法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修養進行悉心指導。那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在信中傅雷強調一個青年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還現身說法教會傅雷做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遇見挫折不氣餒,獲得大獎不驕傲,要愛國和愛民族,要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也對自己兒子在日常的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指導,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建議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言溢於表,是我一讀心裏深受觸動。

傅雷的文學造詣非常深,其中有幾段文字讓我記憶深刻:只須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傅雷用比喻句從側面告訴他兒子不管遇見什麼困難都要維持內心平靜,情緒穩定,不驕不躁。也讓我瞭解了一個人遇見挫折,控制情緒非常重要,把握分寸纔不會收到傷害。他們之間感人肺腑的家書、感情深深地感動了我,也讓我對親情倍感珍惜。

傅雷家書裏父子之情,深受感動,這也讓我想到我與爸爸的父女之情。我的爸爸是一位嚴父,從小對我非常嚴格,他對我的愛不像媽媽那般溫暖,卻是在最需要的時候給我最大的依賴。爸爸如大山,深沉,被人有安全感。記得那次,我外出參加一個作文比賽,首次出遠門,心裏非常忐忑,媽媽一直安慰我不要慌張並把我送到車站。可是我還是非常緊張,快要哭出來了。沒想到,爸爸轉身離開,我以爲她看不慣我的嬌氣,走了。心裏非常氣他,眼淚嘩啦留下來。沒想到過了一會兒,爸爸出現了,手裏揮失火車票,說:“沒事,我陪你去!”那一句我陪你去給我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我的'心的到平穩,也讓我瞭解,生活的路總要掌握自己走,即使有困難,轉身就有爸爸站在那,有哪些可怕的。爸爸牽着我的手上車,掌心傳來的溫暖讓我信心倍加。在作文比賽中,我也獲得了好的成績。爸爸不擅長表達,可他用行動給我樹立幫讓,讓我在每一次困難中掌握獨立自主的完成,並相信自己。雖然爸爸沒像傅雷先生那樣給我寫家書,但他每一次在電話中的教誨也給我帶來不少的啓示,讓我持續的成長。

生活短暫而漫長的征途上,給你開心的或許是你的朋友,叫你漂亮的或許是你的愛人,令你充實的或許是你的事業,但,使你溫暖的一定是你的媽媽或者是爸爸。他們用他們的手背爲你阻擋他們力所能及的所有風霜,也用他們的手心爲你釋放綿綿持續的溫暖的陽光。他們是永遠的陽光地帶,竭盡全力告訴你怎麼樣做人、怎麼樣走好生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