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熱門)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熱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熱門)

文化苦旅讀後感1

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當看到黃州突圍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時的心情說給你聽,說給大家聽。

餘秋雨曾經這樣寫到: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願去找他的麻煩吧?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哄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爲異類,遲早會排距他、糟踐他、毀壞他。起鬨式的傳揚,轉化在起鬨式的貶損,這兩種起鬨都源於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兩種起鬨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

蘇東坡的“烏臺詩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他何罪之有呢?蘇轍說:“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當把蘇東坡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衆,貧瘠而又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

蘇東坡在示衆,整個民族在丟人……

從“烏臺詩案”來看,一羣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歸功於中國的獨特國情。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壓在被告臺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羣擠眉弄眼的小人。

中國的獨特國情千年以來難道就這樣一直存在着?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問,又有多少人藉着正義和愛國的幌子去指責、污衊、謾罵、詛咒那些我們中國人本應該尊重並感激的可愛的人。千年過去了,中國人骨子裏的那些醜陋的東西難道還沒有去掉嗎?

我想應該可以的……

烏臺詩案後,他真正成熟了,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就像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端急的溪流匯成了湖。

文化苦旅讀後感2

餘秋雨在《西湖夢》中談到了對一代名妓蘇小小的看法。對她的風情與唯美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文章字裏行間更流露出一股敬仰推崇之情。這位茶花女式的唯美主義者,其精神與靈魂都有一種哲理的超脫,她不願意讓純潔的情感去屈就世俗的利益,不願意只爲了一個衣食無憂有“保險箱”面做姬做妾,勉強去完成一個女人的低下使命。終其短暫的一生,她都在追尋着世間的風情與美。雖然她有過一段“襄王有意,神女無心”的失敗經歷,情感上也始終沒有多少真摯的回饋,但是她卻執着地守着自己的象牙塔,守着那一方如星空般明澈透亮的.淨土,瀟灑而怡然地活着。即使在死神來訪之時,也是處在極具風情報與美的年齡。

就如同一顆流星,即使是在隕落之時,也充滿着隨風而逝的柔美,發散着生命意識的微波。在物慾橫流的現今,人們所缺乏的正是有關風情和唯美的教育。在金錢與物慾的衝擊下,人們大多已變得情感麻木冷淡,思維更偏向於現實的理性,而少了幾份唯美的感性,早己挖掘和捕捉不到生活中點點滴滴絲絲縷縷的風情與美了。這裏的風情與美是指深層意義上值得記取的人生風景。可是現今的速食主義人羣只談論功利,不講究風情,錯過人生中的許多風景。例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對美都懷有一種涌動豐盈的情懷,即使外表平淡無奇,甚至粗醜鄙陋,也不能抹殺那一份真摯的情懷,那份同於其他美麗人士的情懷。但可悲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當某一“醜人”不以意地流露出那份熱烈的情懷之時,人們往往展現出人性的弱點,帶起有色眼鏡,毫不留情加以冷嘲熱諷,彷彿那是卡西莫多的微笑,亦或是東施效顰般的舉止。難道這份情懷不是一樣的美麗動人,一樣的可愛,一樣的值得珍惜的記取嗎?“曾因酒醉鞭名馬,不敢情多累美人”“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不勝涼風的嬌羞”,這樣極具風情與美的詩句,恐怕只有在西風東漸,在倡導科學與民主,人文人性的時代裏才能寫出來。既然如此,那麼讓我們換上健康的人格和優美豐饒的心靈,去捕捉,去挖掘那些人生中值得記取的風情與美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優美卻又言之有物的書。這本書讓我遊歷了大江南北,帶我穿越時空,領略唐宋元明清的歷史。本書寫的是中國名處的名勝古蹟、風土人情,可按以說是一本遊記;而在其中又記錄了許多史實;也可以說是一部史記;而全書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詩情畫意,又使這本書成爲一部很不錯的集。

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這本書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成了一篇篇絕妙的。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個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苦與甜本是一家,先苦後天,才知甜滋味。正如餘秋雨把書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處處有希望的曙光。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溼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 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 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 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因爲楚臣遇到了汨羅。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 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爲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花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說,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面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內容可謂古往今來,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裏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接受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可以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爲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特別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敘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敘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寫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敘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6

今年暑假,我淺讀了上海戲劇學院餘秋雨教授生平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受益匪淺。

《文化苦旅》表面是以描寫中國各個地方的景點爲主,但實際上是反映中華文明之興衰,是告訴我們人生之真諦。閱讀中,讓我如親臨文化古蹟,如徜徉歷史長河——

道士塔建於莫高窟,到了20世紀初年,它的所屬者竟是王圓簏,王圓簏既是道士,也是歷史中的罪人,是他從外國人的手中接過極少的錢財,然後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因爲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用高價從外國人手中買來文物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後走到放大機前……這實在是讓人感到憤懣。作爲一名中國人,就應該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爲祖國付出我們的一切,而不是做賣國賊,把祖國的財富交到外國人手中,這不就成了中國人的笑柄了嗎?

餘秋雨教授筆下的都江堰可謂是“美”。因爲有都江堰,四川纔會成爲“天府之國”,纔會使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有一個比較安定的後方。在餘秋雨教授看來,寫都江堰決不能忘了要提李冰,因爲都江堰的這一切都歸功於李冰,四川有幸,中國有幸。“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

《白髮蘇州》中的蘇州人用一個“善”字來描述最合適不過了。他們那顆善良、爲人正直、單純的'心使我非常敬佩。雖然是西施讓他們變成亡國奴,但他們並沒有責怪,而是可憐、同情西施姑娘被利用後還要被人扔到河中去,這種寶貴的想法有幾個人有過。

有着“東方巴黎”美譽的上海從來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可也曾經有人認爲上海人不厚道、沒有集體觀念、對人冷淡。--—2010年夏天,我和爸媽到過上海,不僅遊了黃浦江,也走過了上海的許多大街小巷,逛過那裏的許多大小商店,我卻覺得上海人熱情、大方,尤其是上海人的拼搏精神與上海城市建築的大氣十分相稱。餘秋雨教授在《上海人》中就寫道:如果人們能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也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看到這裏,我不斷叫好!這難道是隱藏在我心中多年的觀點與當代文學巨匠思想之間的共鳴嗎?

柔情似水的《江南小鎮》,瀟灑自如的《寂寞天柱山》……

是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就像餘秋雨教授說的,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傷,最後總得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讓我們走進《文化苦旅》,去細細品味,並努力去學着做一個知識廣博的人,做一個有歷史責任感的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7

不管你見或不見,我都在那裏。

——題記

悲涼。這是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行時,最多的感覺。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看着王道士將一箱箱國寶以廉價易走,欲呼無聲的悲傷。在沙山頂端望着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

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緒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涼之地,埋葬着無數生命;青雲譜中,朱耷的恍惚與悽落,哭之,笑之;廬山上,新建的臺階與平整的車道奪走了廬山對人的考驗,也奪走了那份無價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這滄桑的世界;三峽邊的樹與林吶!你可曾記得李白行船的蹤跡?

蘇州與江南的小橋與流水,悽異而婉轉;柳公柌的美景盡收眼底;洞庭湖邊,岳陽樓上,古今詩人共詠愁詩;白蓮洞中的古人們,完成了第一次征服,舉起了勝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飛天,微笑看着這世界……

傾聽!爲了文化中的祕諦;傾聽!爲了文化的復興;傾聽!爲了文人的秉性;傾聽!爲中華文化爲我們所遺留的永恆閃耀。

文化苦旅讀後感8

王道士到底是來了,他背對着我,我看不到他的內心,看不透他的內心,餘先生說,他穿着土布棉衣,畏畏縮縮,原是一個逃荒的農民。爲什麼說他“畏畏縮縮”呢?是因爲他本就沒心沒肺嗎?還是心中已對未來自己做的事感到不恥呢?

一個道士,當了佛教聖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煙,他們無人問津,無人關心,如同守護他們的'僧侶一樣,孤獨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來了命中註定的“伯樂”——斯坦因。是的,一疊銀元,成交,五箱經卷,餘先生說他怕自己的筆會不沉穩,所以只能簡略地說,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後人承受不住。

車隊出發了,一位年輕詩人說,斯坦因看到的是悽豔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會在乎那個流血的民族,或許,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謝那稀世的文物等來了知音,而他自己則是拯救了中華文明的“英雄”。

合上書卷,掩面沉思,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那個王道士,真是個罪人嗎?我聽不到回答。他只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農民,是來逃荒的,來時並沒有任何惡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假如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對的時候遇上了錯的人。

時過境遷,一切已成定局,我們只能輕聲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流年盡相催,翰墨裏的一粒微塵,你是如何用自己的軀體去渲染了這座文化的江山,怎奈江山的命運是如此多舛,面對萬般悽迷的罅隙,你只好化作煙火中一縷飄零的孤魂。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題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也許真如趙翼所說,文化就如一顆星辰,它倏然升起,當人們忙於兵戈,帝王對它慘不忍睹、門可羅雀時它便簌簌地隕落,劃破星空的臉頰,涔涔地滑過一道血紅的溝壑。

從敦煌的洗劫到近代文革的浩劫,道士塔也好,寧古塔也罷,歷史從未停止對文化的摧殘,原以爲它會凋敝,但仍有無數人用他們的臂膀支持着這面即將轟然倒塌的圍牆,因爲他們絕不允許那些愚蠢的人踏進他們的園子,去剷除大樹的根鬚,去踐踏它的果實,那面牆終究還是倒了,但這些爲文化獻身的亡魂並不後悔,因爲在廢墟上很快就會有人建立起新的圍牆,他們也許是蘇軾,是康熙,是永遠守護天一閣的範欽……他們都在爲自己的文化堅守,哪怕他們知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自己不過只是歷史中的滄海一粟,但他們依舊堅持自己的文化,哪怕身處逆境,哪怕是他人另類的眼光,哪怕賠上子孫的幸福,這就是文化中的“苦人”,翰墨裏的孤魂吧。

一世孤獨,走自己的路,有文化在足矣,也許他們守候的會像敦煌中的經卷轉瞬即逝,會像天一閣中的書籍人去樓空,文化本身就是脆弱的',但當他們看着自己守候的,即使是滿地破碎的文化江山,也就能心滿意足地離開。正是因爲有這種精神,在中華五千年的悠悠歷史中,即使多次經歷浩劫,但文化卻沒有永遠被淤泥掩埋在黑暗的地下,它總是在經歷風雨的打擊後,猶如雨後春筍般煥然新生,而他們就像雨後的彩虹般絢爛地籠罩着。

三月的柳絮,在風中的最後一段舞蹈,攝魂奪魄,生命的最後一段飛翔,舞得傾國傾城。輪迴路上,不知幾個孤魂還在徘徊,注視着那片守住或守不住的江山,也許來生會是一粒遊走在煙火中的塵埃,但文化裏永遠會有他們的印記,薪火相傳!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某些文化在某個時期鼎盛過絢爛過,隨着時間的沖刷漸漸地淡了,而餘秋雨正是發現了這些塵封點,書中的嘆惋、怒斥與號召,決然是有意爲之。意在喚醒人們警醒人們關注起身邊正在淡去的文化痕跡,讓它們消失的'慢一點再慢一點,這樣我們纔有時間去汲取點殘餘的營養。書中的故事多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這本書中,彷彿找到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感覺。

通過餘秋雨滄桑而深邃的眼眸,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與國家的歷史中。小至企業,大國家,其強盛均與文化密不可分。健康的文化是一劑良藥,它能消除懈怠化解煩惱由內而外迸發出一股正能量。古老的文化是一壺茶,有苦有甘越品越濃,在溫婉的茶香中釋然,在百轉千回中回味昇華。先進的文化是一盅酒,帶給你激情與動力並深深陶醉其中。一場煙雨一場夢,一段苦旅一段救贖。這其中,苦在於身,甜在於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昨天語文課講了這篇課文,我聽完之後感觸很深。

夜航船是中國南方水鄉苦途長旅的象徵,作爲一個交通工具,夜航船曾爲山民貧苦、無奈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在作者的家鄉,夜航船象徵物質文明的開化、一種富有的希望,它是山村孩子心中的理想之船,農村富裕之船。在作者讀過的張岱寫的《夜航船》中,記下的“僧人”與“士子”的爭艙位故事實在是妙趣橫生,當中暗示了一種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其實夜航船文化就等同於中國傳統文化,夜航船文化的特徵中國傳統文化同樣也有,比如說,夜航船文化具有封閉性,中國傳統文化同樣有,夜航船文化無創造性和主動性,中國傳統文化也有。作者在文章中把理性思考和感性宣泄結合得很好,這是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借鑑的一個優點,通常我們說我們寫的文章都是隻有感情的宣泄,而沒有理性的思考。而這篇文章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作者在寫歷史故事的時候還加上了自己的觀點,沒有落入俗套。這篇文章除了在手法上值得我們去借鑑,在內容上的一些反思也值得我們去借鑑。作者在寫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批評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些缺點。

我覺得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我們真的應該仔細思考:我們該怎麼繼承和發展好中國傳統文化,避免傳統文化的缺點,發揚傳統文化的優點。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道德滑落,其實是現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出現,導致我們彼此之間缺乏信任,也就不會有中國傳統美德的繼承。以前我們總是會樂於助人,但是自從出現了有人扶一個老人卻被告上法庭的情況出現後,社會上少了一些樂於助人的現象,很多人都害怕自己就是那個倒黴的人。還有,以前都有很多拾金不昧的人,這也是中華傳統美德,但是自從出現了有人撿了錢想找失主卻被敲詐的現象出現後,社會上就有很多人見到錢不敢撿或者私吞他人財物了。道德的滑落,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一個明顯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像作者一樣,理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

以上就是我讀完《夜航船》這篇文章後的感受,我希望現在的人們應該發揚傳統美德,並且理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好道德滑落的問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前幾日,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作品《文化苦旅》,其中文字有的不是太懂,但在其中我感受到了中國從古到今巨大的文化內涵。

其中講述的是中國各地的特色山水風景,和無數中國文人的文學底蘊和人格,還有作者兒時,年輕時的無限珍貴回憶,作者寄情山水錶現情思和感悟,我也在江南,蘇州,蘭州,陽關,上海……經歷了一番神遊,欣賞了纏綿孤悽的夜雨,生意盎然的臘梅,還有和作者一同祭奠了美好的毛筆文化,華語文化,體會到了中國從古至今風雨中天一閣藏書的艱難,但是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作者的那一篇《臘梅》

臘梅這篇文章主要記述的是,在一家住滿病人的醫院中,病人總是心情不穩,導致言語過激,遷怒於醫院中的醫生和護士,而一次偶然發現,在院子裏有一枝臘梅,嫩黃的花瓣,高雅淡潔的清香,從此病人的脆弱心情都因這支花而改變,風雪中護士們去探望臘梅甚至爲臘梅架傘,就是這支臘梅陪伴着所有的病人們直到冬天陸續出院。

在這段文章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話就是“枝幹只在這裏伸展着一個悲愴的歷史造型,實在難於想象,就在這樣的枝幹頂端,猛地一下涌出那麼多鮮活的'生命。”就是這句話讓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歷史那樣乾枯的,悲愴的枝幹,不論他是怎樣的醜陋在他的頂端都會長出那一朵朵爲病人調節情緒的美麗的鮮活的臘梅,無數個有着獨特意義的美麗的生命。這枝臘梅讓無數病人披星戴月的輕點花數,這支臘梅讓無數病人不顧病痛和風雨在夜晚爲它着急,爲它掉下幾片花瓣而惋惜,並要冒雨爲它架傘,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有那麼一個小點,可是對某些人來說卻是一道亮麗的,甚至改變其一生的風景線。

一枝臘梅有怎樣的魔力能讓餘秋雨先生單獨爲他寫一篇文章,我想,作者或許作者是在日夜奔波中在這朵臘梅身上找到了一份來自心靈的寧靜,是看到了病人們因爲這朵臘梅找到了精神支撐,從而有了繼續向前走的信心與勇氣。

春天來了,臘梅凋謝了,會開出一朵朵更美更多的花朵,但是病人們會用永遠記住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一朵鮮活而美麗的臘梅曾陪伴他們鼓舞他們走向更美的明天。

合上書,這篇文章感動我的原因無非兩點,第一,悲慘的歷史過後一樣可以塑造出美好的,可愛的未來,就像醜陋的枝幹頂着嫩黃的梅花,散發出一陣陣高雅聖潔的清香,讓過路的人爲之振奮。第二,梅花開在寒冷的冬日,在風雪中,開放的更加茂盛。會讓病人有了前進的決心,減輕疾病的陰影。

這一支餘秋雨先生塑造出來的臘梅會一直刻在我的心中。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餘秋雨寫的文化苦旅有風景描寫,有人物描寫,還有講道理的片段,可謂無奇不有,應有盡有,十分精彩。

本文說了餘秋雨從莫高窟道士塔到新加坡的旅行記錄,從中還插入了一些道理和想法。從陸地到海上,從國內到國外,讀了這本書,就感到全世界都有自己的足跡。

他旅行沒有找旅行社,出行全靠雙腳,李白的輕舟,陸游的毛驢都僱不了。他一路講課,在講課的過程中旅行,行行止止。他走的地方大多都是文人墨客,古代文化氣息比較重的地方,他寫文章要青春活力,寫出來卻無比蒼老,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他的少年精力。

他有一段我認爲十分好的句子:當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已是一種奢望。這段話講了他認爲希望只是一種奢望,不值得去花費太多的`精力去希望。

其實, 人們認爲他遊歷世界,只是單純的去異鄉旅行,可我認爲所有的故鄉原本不都是異鄉嗎?所謂故鄉,不過是我們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腳的最後一站。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由於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由於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爲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爲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