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集合)三國演義讀後感

(集合)三國演義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集合)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1

今日,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又一次翻開了我國的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從《三國演義》裏,我們可以看到那一幕幕精彩好戲:劉關張結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空城計……這些好戲讓我留連忘返,直呼過癮!每一齣戲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個主角都有獨特的性格。比如: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劉備的愛民如子,曹操的敢作敢爲,司馬懿的陰險狡詐,趙雲的英勇善戰,張飛的粗中有細,關羽的忠勇,魯肅的敦厚等等。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被羅貫中刻畫得淋漓盡致,如同一幅幅

動人的畫卷,令人讀後讚歎不已!而今日,我要着重說一下曹操和劉備。曹操和劉備,一個是將相之首,一個是漢室之後,但結局卻大不相同。曹操心胸狹窄,甚至於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他的多疑。而正是他多疑又心胸狹窄,從而導致一個個名士之死:楊修是他肚裏的蛔蟲,偶爾跟他開點小玩笑,結果卻被他殺死了;華佗好心爲他剖顱治病,卻被他起疑心殺死了……

這一個個充滿鮮血的故事讓將士們又驚又怕,不能不說是導致魏國衰敗的一個原因。反觀劉備,論才智,他沒有曹操聰明;論謀略,他沒有曹操出色;論武功,他也沒有曹操高強。但他心胸寬廣!三請諸葛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他在長沙誠懇接收降將黃忠,從刀下救下魏延的命等等,這一個個充滿仁義的故事讓將士們又驚又喜,不能不說是蜀國從弱小一步步走向強盛的一個原因。如果,曹操擁有劉備的胸懷,那麼三國的故事是不是會不一樣呢?《三國演義》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從曹操和劉備的身上,我們又能想到哪些呢?在生活中,不要爲了得到一點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目光短淺;在學習中,不要爲了取得一點成績而驕傲自滿,裹足不前;在與人相處方面,不要爲了一點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在班級內部,不要爲了沒選上幹部而心懷不滿,從此孤立自己。法國偉大的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我國的俗話也說過“宰相肚裏能撐船”。

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心靈比海洋更遼闊、比天空更高遠的“船長”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2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給我的感受特別深,今年寒假我讀完了這本書。

首先,我對這本書有了一些瞭解。《三國演義》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更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形象鮮明的人物、駕輕就熟的計策……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桃園結義、空城計、草船借箭……《三國演義》裏獨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一個又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讓我欲罷不能。

原著描寫了東漢未年至西普初年,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以蜀漢興亡爲主線,塑造了智謀驚人的諸葛亮、義氣深重的關羽、勇猛粗魯的張飛、狡猾奸詐的曹操等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其傳播之廣,影響之深。

這本書給我看得很投入印象最深刻,那驚天動地的場面、引人入勝的情節,當劉備三顧茅廬終於打動諸葛亮時,我被劉備求賢若渴的誠心所折服,也爲他得到知己而高興;當週瑜和黃蓋巧施苦肉計時,即感慨周瑜的過人機智,有爲那一鞭鞭的痛打而忍不住心疼,,明知是假,卻不由得同情黃蓋;當諸葛亮鎮定自若地坐在城牆,悠然自得地撫琴退兵時,我下出一身冷汗,生怕司馬懿識破諸葛亮的計謀;的'司馬懿中計退兵時,我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來了,也爲諸葛亮精妙的空城計而拍案叫絕;當趙雲在曹軍的千軍萬馬中來去自如,孤軍奮戰,單騎救主時,我不禁爲趙雲的英雄氣概所震撼,同時爲劉皇叔慶幸,得這樣一位忠心的將士足矣;關羽深處曹營,深受曹操的賞識,卻不忘與劉備的結義之情,在得知劉備的消息後,他義無反顧,過五關,斬六將,堅決回到劉備的身邊,如此義薄雲天,怎能不令人感動?

三國的故事道不完,說不盡,真佩服我們的古人——智慧、勤奮、忠誠、勇敢……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不就是這樣嗎?真希望世界上的人都來讀《三國演義》這本書,品《三國》,悟《三國》,讓我們的這部名著永遠傳承下去。

三國演義讀後感3

劉備(劉玄德):性格謙遜,一心善良,漢室後人。造福百姓,順應民心。

關羽(關長生後改爲關雲長):性格豪邁,丹鳳眼,臥蠶眉(人稱“美髯公”)爲人厚重,也有“戰神”之稱。手持青龍偃月刀。

張飛(張翼德):性格粗暴,魯莽,有勇無謀,手持仗八蛇矛,驍勇善戰。

這是一個烽火連天的時代,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世界,這是一段笑談飛灰的歷史。

那就是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書中內容講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分崩離析,戰爭紛起,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割據。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也造就了許多獨具特色的人物。

大浪淘沙,數風流人物中,我個人認爲張飛性子急,不易成事,但他英勇善戰、豪邁自信,曾三聲嚇退夏侯惇,聲音震得山崩地裂,好飲酒。其不得與他談論天下大事。而關雲長被譽爲“戰神”,討伐了甚多地帶,斬了華雄。可到後面因驕傲,兵敗,失荊州也,當然,當時敵多我寡,臥龍先生出策遺算—“東和孫權,北拒曹操。”而那時荊州屬孫權,曹操兵力強勢,不宜攻破。痛失荊州。劉玄德可成大器也,下有關雲長,張翼德二弟,英勇善戰,德高望重。爲人厚道,謙遜,很容易治理國家。有雄宏大志,集中人才,惜—“爛泥扶不上牆的阿斗。”沒繼承他父君一點好。

但說要論起曹孟德,在軍事方面一把看家好手,最後也成就了霸業。可又有多少英雄好漢爲他犧牲,冤死。不僅殺了華佗,又除了與父結義的.好友伯奢。人心狡猾。但論起董卓來又不同,棄了漢少帝封陳留帝爲皇,且殺了唐妃及皇母。其行爲頗誤。曹操忠於皇帝一來得皇上重用,二來得官臣心服,其卓也行討官臣所惡,不利朝廷。再論起呂布有眼不識珠,其董卓養子,若趁早殺了董卓,便可獨立天下。再說以董卓之性何會給他頗大的利益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若有生可復回古代,便是“橙紅桔綠時”。

三國演義讀後感4

我是一個外表文雅的小姑娘,但是,我的性格特別像男生,愛研究兵書戰策。每當我拿起這些書津津有味地看時,一些女生就會來逗我:“瞧瞧你,簡直是一個小男生!”而我總是一笑置之。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本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那裏面的人物才華出衆,武藝高強。對於我這個“內心小男生”來說,那可是令我愛不釋手的珍寶了。我下課捧着它、放學捧着它,甚至睡覺前還捧着它,似乎它對我的生活,已是必不可少的了。

我最喜歡趙雲趙子龍,他是一名文武雙全的大將,因公孫瓚自盡,劉備又對其有知遇之恩,所以轉投劉備並拼命地保護劉備。每當我讀到趙子龍大戰長阪坡,他那英姿就浮現在我的面前。他爲何大戰長阪坡呢?是爲了保護主公劉備的獨子劉禪和妻子。在八百萬曹軍陣中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有時候我真有些想爲趙雲鳴不平,他赤膽忠誠武藝高強,爲什麼不可以和美髯公關羽一樣成爲武聖呢?

另外,已成爲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的武侯諸葛亮更是令我十分敬佩。這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來的。孔明一生善用火,神不知鬼不覺地不知放了幾把火呢!火燒新野、火燒樊城、火燒赤壁……我最愛看孔明六出祁山與司馬懿鬥智的情景。有書上說,三國演義裏最精彩的就是司馬諸葛鬥智的.故事。每當讀到孔明獲勝的環節,我就不禁拍手叫好,而讀到仲達(司馬懿)獲勝的環節,我就連聲嘆息。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美好的東西總是不能永恆,誰知孔明病歿五丈原!讀下去,我真想號啕大哭。爲何劉禪信黃浩,活活把孔明累死?爲何孔明不注意自己的身體?爲何魏延踢翻本命燈?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三國演義》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5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作爲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應該沒有人不認識它吧,這本書裏的人物,各個性格鮮明,情節一波三折,同時內容較爲貼合曆史。或許有些人說:“三國演義不就是幾個國家之中在不斷打打殺殺的故事嗎?”沒錯,《三國演義》確實是幾個國家之中的故事,但是用“打打殺殺”這個詞來形容的話就不恰當了。我最佩服這本書中的一個人物便是諸葛亮了,他的智慧故事可是流傳至今都被人所讚歎呢!

說到諸葛亮,就不得不提到《三顧茅廬》和《草船借箭》這兩個故事了,不過今天,我想說的是諸葛亮的另一個故事《空城計》。《空城計》這個故事主要講了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着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這個故事中,諸葛亮的.兩個優點是導致“空城計”成功實現的因素。首先,諸葛亮再面對敵軍的蜂擁而至時,並不是急着逃跑,慌慌張張的,而是冷靜沉着的想對應方法,這便是諸葛亮的第一個優點:沉着冷靜。文中說諸葛亮當時讓20—30個老兵扮做百姓,打開城門,拿着掃帚打掃街道,魏兵到來時也不要驚慌。而諸葛亮自己則把鵝毛大衣一披,坐在城樓上滿臉笑容地彈琴。這裏,足以見諸葛亮的沉着冷靜與智慧了。

其次,諸葛亮清楚瞭解敵軍首領也就是司馬懿的性格特點,他料到司馬懿看到城內此方模樣,必會認爲是諸葛亮會在城內埋伏重兵夾擊司馬懿一軍。而諸葛亮則是利用司馬懿多疑的性格,讓魏軍自己就撤退了,這便說明了諸葛亮非常懂得揣摩敵軍的心裏想法,從而施計應對,正是應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這句話啊!

諸葛亮的做法可謂是非常的高明瞭,但更重要的是因爲諸葛亮遇事沉着冷靜地去應對,同時非常瞭解敵軍的弱點,當然,還有他那智慧的頭腦啦!最後,我想說,我們雖然可能沒有像諸葛亮一樣如此聰明智慧的頭腦,但是,我們遇到事情時一定不能慌張,要冷靜地去思考應對的策略,而不是抱怨與逃避。

三國演義讀後感6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四大名著,而這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三國演義》。因爲它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其中多數都形象鮮明,不少還讓人可親可敬;講述的故事更是引人入勝,跌宕起伏,扣人心絃,常常彷彿把我也帶入了那刀光劍影、鼓角錚鳴的戰場,與英雄豪傑們一起運籌帷幄、衝鋒陷陣。

俗話說的好:亂世出英雄。而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正是一個戰亂不斷、羣雄逐鹿的年代,所以英雄輩出:羽扇綸巾、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英俊瀟灑、機智過人的周瑜,胸懷大志、禮賢下士的劉備,老謀深算、陰險狡詐的曹操,還有驍勇善戰、忠肝義膽的關羽、張飛、趙雲……每個人物都性格不同特色鮮明,而作者都刻畫得淋漓盡致。

《三國演義》中的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過五關斬六將、官渡大戰、赤壁之戰、火燒連營、長阪坡、單刀赴會……它們個個令我難以忘懷。而桃園三結義的情深意重、志同道合,讓我替劉關張一起快慰慷慨;三顧茅廬的遠見卓識、舉足輕重,讓我欽佩之餘又替劉備一道高興和長長舒了一口氣;單騎救主的驚心動魄,真是可歌可泣、感人肺腑,令我對趙子龍肅然起敬。所有這些都是那樣的刻骨銘心,回味無窮。

我認爲,當年赤壁之戰時,諸葛亮把關羽安排在華容道最後一關,使其放走曹操,從而奠定三國的基礎是不對的。如果安排張飛或趙雲在那裏就好了。因爲曹操他們當時已精疲力盡、人困馬乏,憑那時的那點殘兵敗將,無法與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對抗,更主要的是他們不會像關羽一樣放了曹操。俗話說:擒賊先擒王。若讓他們在那裏殺了曹操,曹操的手下們不久也會投降。那劉備他們不就能平定中原了嗎?然後,再讓諸葛亮採用“攻心爲上”的方法安定少數民族,將所有佔取領土歸還漢室。那樣,劉備就真的報國安邦、恢復漢室了,就能安心當皇叔了,而諸葛亮還有可能當漢朝的丞相呢!

讀《三國演義》,既能瞭解歷史,又能明理通達,它使我受益匪淺,真是一部不可不讀的佳作。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放寒假了,我又把媽媽給我買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書中有許多英雄人物是我喜歡的。

諸葛亮,字孔明,幹過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舌戰羣儒,巧借東風,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真是足智多謀,他用過好多計策,比如:空城計,疑兵計,火攻之計,激將法……

關羽,字雲長,武功絕頂,義氣深重,也深有謀略。有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輝煌事蹟。

劉備,字玄德,他用人有方,使天下許多英雄都投到他的旗下。他三顧茅廬,使諸葛亮出山,定三分天下之計。

這真是一本好書啊!

讀三國演義有感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的確,關羽自始至終都不失一個英雄的本色。

關雲長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都將關羽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一展無遺,其虎牢關的英勇,白門樓上的恩義,令赤兔馬都爲之殉命,何況人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麥城之戰失利,關羽面臨着心與血的生死抉擇,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貴權力會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破不可毀其節”他揹負着忠君的滄桑與巍峨,透着不盡的壯烈與蒼涼,留給世人一個從容赴死的背影,赤誠,雋永……

其實在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降哪國的`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鬆……或許在當時會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澱到今日,他們也就暗淡無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長安樂,但關羽寧死不降,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這時,體面的義無反顧是唯一的。因爲,中國人不僅活在生命的百年裏,還注重活在千年的歷史中。

餘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又蘊含着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的蒼涼!都說勝者爲王,我卻一直在心裏稱他爲“失敗了的英雄”,不管定語爲何,他依然盈滿炎黃脈搏的英雄本色。

關羽,演繹了千年不變的精魂,演繹了蕩氣迴腸的凝重。

忠義永存,英雄無愧!

三國演義讀後感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每每看到這些詩詞,我就會想起讓我百讀不厭的《三國演義》這部名著。

多種版本的《三國演義》我大都讀過,對小說中塑造的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幾乎爛熟於心,智勇雙全的趙子龍,運籌帷幄的諸葛孔明,忠義善戰的`關雲長,大智若愚的魯子敬……在衆多英雄人物中,要說武官將才的話,我最喜歡趙子龍。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單槍匹馬衝入曹軍大營,殺了個天昏地暗,救回後主劉禪,並把他安全送到劉備那裏。他不是莽撞,也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對自己救劉禪有十足的把握,纔有了單騎救主的佳話。當然,他的智勇不是一般人能敵的!最終,一代豪傑因病而亡,將星隕落,讓我悲嘆不已。但他的英雄形象永遠留在我的心中,他智勇精神永遠激勵我。要說文官謀士的話,我還是喜歡諸葛亮,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大擺空城計的故事。諸葛亮錯用馬謖,街亭失守,被迫後退。因爲諸葛亮知道,只要街亭一失守,死守城池也沒有用了,只能去西城搬運糧草,退守漢中。可剛到西城不久,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壓境,兵臨城下,情況十分緊急。而現在的西城僅有五千兵馬,還有一半的精兵都去搬運糧草了,剩下守城的都是些老弱病殘,正面交戰必定一敗塗地,於是諸葛亮急中生智,擺下空城計。諸葛亮鎮定地在城頭上優雅地彈着琴,城門大開,城內士兵扮着百姓清掃街道……司馬懿一見,恐城內有重兵駐守,立馬下令撤兵,跑了。因爲司馬懿深知諸葛亮一向做事小心謹慎,決不肯冒險。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擊退十五萬大軍,妙哉!諸葛亮的智慧謀略,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讀了這本書,每每想起這些英雄人物,我內心就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升起,趙子龍的智勇,讓我無懼困難,遇到難題,想盡辦法解決;諸葛亮的智謀,讓我喜歡學習,鞭策我博覽羣書,爭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9

大家一定聽家長們說起《三國演義》,可能家長們說得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了!

我從其中體會到不少的人物情感。大概內容是:諸葛亮知道街亭是咽喉要道,所以決定派一位有能力的人去鎮守街亭,馬謖請命前往,諸葛亮很不放心,但看到他的誠懇,加上子龍老將軍的應允,於是諸葛亮派馬謖鎮守,但諸葛亮還是非常謹慎,做好了萬全之策,以防街亭失守而撤退有難。再說馬謖,到了街亭,竟把營帳安在一座孤山上,司馬懿來查看後,下令圍而不攻,待其糧草殆盡,士氣全無是攻其不備,於是馬謖自然而然地失去了街亭,還是好不容易殺出才撿了條命。

馬謖狼狽的回來了,諸葛亮理所當然的拉出去斬了,在斬時,諸葛亮流下了眼淚,有人說馬謖死有餘辜,你流什麼淚,諸葛亮道:“先帝曾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堪重用!”我卻一意孤行,導致北伐失敗,是他向劉禪上表自己的過失,並自降三級。

由此可見,看人是需要多麼謹慎呀!諸葛亮平生謹慎之極,沒犯過什麼錯,卻在這次用錯了人,還是在劉備提醒之後,這算不算對自己徒弟過分信任呢?他可能會想,自己交出來的徒弟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來呢?現在已經是個迷了!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一定要學會看人和用人,這是非常重要的連諸葛亮都會在這裏失策,更別說我們這些小學生了!而且不僅要知道這一類,想如何交友都包括在內呢,你叫的這個朋友好不好,值不值得去交,有沒有其他祕密……

諸葛亮一失足成千古恨,北伐都快成功了,被馬謖一折騰,斷了糧道,只能撤回去了,在此我要提醒大家一點,注意交友,長大後注意用人,一定要當一名好的公民!都不要犯像諸葛亮那樣的錯誤!其實你可以從許多地方去留意你的朋友或將來的下屬,或被人提醒的人,一定要經多方考察下結論,但也不要錯怪別人,觀察他的日常行爲舉動,判斷它是否有不好的習慣……這都很重要!

我可不希望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我感覺在不同的時期讀它,會有不同的感受。

現在,讀少年版的《三國演義》,我對裏面的人物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我最崇拜的`偶像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計”。都顯現參觀出他的才華橫溢、雄才大略······

讀一年級時,它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個傳奇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含義······

在三年級時,我看《三國演義》,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住了那一個個好漢,一個個英雄。料事如神的諸葛亮,英勇、善戰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陰險的曹操······

它裏面有許多讓我敬佩的人物。關羽單刀赴會、水淹七軍、亂骨療毒······關羽的忠義之舉。其實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哪國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鬆······或許在當時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澱到了今日,他們都已經暗淡無光了。一巨待二主可以長安無樂的,但關羽寧死不降說:“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

有一集叫白馬坡,關羽降曹操,曹操對武藝高強、非常守信譽的關羽十分敬佩。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還選了十個美女和許多禮物給關羽。

關羽把美女、禮物全送給了他嫂嫂,曹操十分感動,就認爲關羽是個義士。曹操送給了關羽一件新戰袍,關羽把新的穿在裏面,把舊的穿在外面。曹操又把呂布的赤兔馬送給關羽,關羽十分感謝。

曹操說:“我以前送你美女都不說謝謝,這次卻十分感謝,爲什麼呢?”關羽說:“馬一天可以走一千里,我要是知道了哥哥的下落一天就可以趕到那!”

《三國演義》是本好書,我建議大家看一看。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電視播了《新三國》,我每天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三國。

義---三國的標籤,《三國》義嗎?看了電視劇《三國》以後,我不敢苟同這個觀點。

每一次逃跑的時候,劉備總跑在第一個,不顧兩個結拜兄弟,自己先逃。這就是義?呂布乃武藝高超之豪傑,卻爲了美女貂蟬,讓父親死在自己的刀下。這就是義?司馬懿搶走了曹操打下的一片江山,如此奸詐。這就是義?

很顯然,我的認爲是膚淺的'。於是我又打開了書本《三國演義》,細細品讀。

說到義,不得不提到蜀五虎中的紅臉關羽關雲長,他武藝過人,人生最重一個“義”字。當年曹操在俘虜雲長時,不忍心殺這位當代名將,還送了他一匹寶馬---赤兔。而赤壁打敗曹操後,曹操被關雲長抓住,曹操已無力迴天,但重義氣的關羽卻沒有殺他,因爲曹操也對他有不殺之恩,所以關羽華容道放走了曹操。這就是義。

蜀五虎中另外兩元忠將趙雲及黃忠,誓爲保護祖國。每當衝鋒時,趙雲總是做先鋒;每當回營時,趙雲總是斷後殺敵。而單騎殺千軍救阿斗更是令人驚歎。黃忠就更不用說了,爲了殺敵,這位忠臣爲了蜀國,他拖着70多歲的身子骨征戰,爲國家獻出了生命。這就是義。

而蜀軍師諸葛孔明,不僅才華出衆,學富五車,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三顧茅廬,令他感激不盡,誓爲蜀國效勞一生。他的才華,展現在他的功績上:空城計、草船借箭、赤壁借東風……當他已無力迴天時,他還讓士兵用木頭做成他的樣子,放在馬車裏,讓人們以爲諸葛亮身體還好,讓敵人膽寒,放棄攻打蜀國。他一次又一次地將蜀國從滅亡的邊緣拉上來。這就是義。

《三國》中英雄無數,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演繹、展示“義”。作爲一名現代小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熱愛生活,團結互助,活出自我,以現代人的方式詮釋“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根據有關史話和民間流傳故事與自己的想象經過高度熔炬後創作而成的。故事從漢代末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公元169年)開始至三國歸晉(公元280年)而終。全面體現了東漢末年與三國時期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它具有無法估量的藝術價值,在人民中廣泛流傳,成爲一座不朽的豐碑。

《三國演義》七成真三成假,其中塑造了許多帶一點虛幻色彩的英雄——有高風亮節的諸葛亮,英俊瀟灑的周瑜,奸詐殘酷的曹操,年少有爲的孫權等等。

而我最喜歡的是英勇善戰的趙雲,他戰功數不勝數,一句“常山趙子龍”令無數勇將望而卻步。

歷史上的趙雲其實不如小說,並不受劉備信任,也沒有五虎上將的說法,他很委屈——至高也就做到鎮東將軍,箕谷一敗更讓他降至鎮軍將軍……然而小說中的他仍是無數人的偶像,他自從公孫瓚轉到劉備帳下後,立下功勞,其中很多都是典故,其中他兩救後主劉禪更廣爲流傳。

話說張飛吼斷長板橋後,劉備拋下兒子、妻子狼狽逃走,魏兵進攻時,他獨自一人在亂軍中斬敵無數,救回被奄奄一息主母抱着的後主救回,並擺脫衛兵追殺。

好一個趙子龍單騎救主,對劉備忠心耿耿,怪不得劉備要摔孩子來感謝趙雲呢。趙雲的.膽量,武功也可見一斑,而且他也很講道理,且看“趙雲劫江奪阿斗”。

諸葛亮三氣周瑜後,東吳無可奈何,只好出損招,騙孫尚香吳國太病重,讓她把兒子帶來,讓劉備用荊州換兒子。可趙雲硬是單騎上船,以槍抵箭,跟主母講道理,直至張飛搶回阿斗。

趙雲的英雄氣概和俠骨柔腸是我最欣賞的,此外智取貴陽體現了他兵法上也有過人之處,另外他年近七十仍斬五將立新功的氣魄也令人佩服……

總之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英雄就是趙雲,他令我崇敬。而你對三國英雄如何評價呢?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喔!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一呂二趙三顏醜,馬張許典皆平手”是中國民間對三國演義小說中武將武力的評價。這也切實反映出了,中國民間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癡迷程度與讚賞。

好不容易盼來了寒假,終於能從百無聊賴的學習生活中逃離,自由地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擁有大把的時間,於是我就把《三國演義》這本古典小說又看了一遍。

真是說得好啊,好書不厭百回讀,抽出時間,我又閱讀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

如果說兵臨城下,黑雲欲摧,有誰能有單槍匹馬,一夫當關,槍如孤影,照一身肝膽,誓死衛軍,哪怕無力迴天的勇氣。翻遍了古籍史書也只是鳳毛麟角,沒錯,還是趙子龍。

是誰忠心赤膽,是誰頭頂草帽,是誰赤面丹心,是誰爲君效力?乃我老兄關雲長,手持青龍偃月刀,華容道上放曹操,忠心赤膽天可鑑,結得劉張亂世緣。紅臉關公,不負後人景仰。

白臉的曹操,有人說他是浴血梟雄,也有人像我一樣,知道曹操的曠世胸懷,雄心壯志,所謂兵不厭詐,一個不懂兵法的君主,固然是會成爲亡國奴,曹操,乃建安才子。

在現實生活中,在學習階段,我們要做一個像張飛一樣的`人,有衝勁敢拼敢闖。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個像諸葛亮一樣的人,謹慎與細心。長大之後,我們要做一個像典韋一樣的人,有責任,有擔當。

三國演義給我帶來的見識和好處,遠遠不止這些,刻入骨子裏的才氣是用言語無法表達的。

多麼完美的一本中國古典小說鉅著啊!中國悠久傳統歷史文化之精華,我想千年之後,這完美的小說,依然是人類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璀璨的明珠。

這本小說見證的不僅僅是三國時代到東晉的朝代變遷,在現代生活中,更隱藏着許多與人交際管理大局的技巧。

這是中華文化孕育出的不可多得的精華,是民族的驕傲——《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一天,我讀了《三國演義》,裏面的人物使我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是一部我國古代的長篇小說,被譽爲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兄弟親情深的張飛,求賢若渴的劉備,智勇超羣的馬超,忠貞不渝的關羽,渾身是膽的趙雲,詭計多端的曹操……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劉備,因爲劉備爲了自己達到統一中國的大業,不惜一切代價,三番五次地去拜訪諸葛亮,終於在第三次的時候拜訪到了諸葛亮,與他共商大計。令我敬佩的是他那不厭其煩的態度。

通過以上的閱讀,我懂得了許多知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的確,關羽自始至終都不失一個英雄的本色。

關雲長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都將關羽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一展無遺,其虎牢關的英勇,白門樓上的恩義,令赤兔馬都爲之殉命,何況人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麥城之戰失利,關羽面臨着心與血的生死抉擇,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貴權力會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破不可毀其節”他揹負着忠君的滄桑與巍峨,透着不盡的壯烈與蒼涼,留給世人一個從容赴死的背影,赤誠,雋永……

其實在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降哪國的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鬆……或許在當時會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澱到今日,他們也就暗淡無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長安樂,但關羽寧死不降,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這時,體面的義無反顧是的。因爲,我們不僅活在生命的百年裏,還要注重活在千年的歷史中。

餘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又蘊含着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的蒼涼!都說勝者爲王,我卻一直在心裏稱他爲“失敗了的英雄”,不管定語爲何,他依然盈滿炎黃脈搏的英雄本色。

關羽,演繹了千年不變的精魂,演繹了蕩氣迴腸的凝重。

忠義永存,

英雄無愧!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滾滾長江東逝去,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每當聽到這豪壯的歌聲,把我的思想又帶入了《三國演義》。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第二次翻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的人物讓我再一次被深深吸引。

忠肝義膽 神勇過人

“義”的化身非數關羽莫屬。關羽,字長生,後改爲雲長,河東解良人,身長九尺,髯長三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因爲殺了倚勢凌人的勢豪,而逃難江湖。後於於劉備、張飛相識,在桃園義結金蘭,俗稱“桃園三結義”。在三兄弟排行老二,素有“武聖”之美譽。不看關公其神威,單單那氣概就令人深深折服。當年他爲保護嫂嫂安全,報曹操不殺嫂嫂之情寄予曹操帳下,助他斬顏良誅文丑。但後來他得知劉備還活着,立即把金銀珠寶還給曹操,歷盡艱辛,與劉備會合。昔日,他爲了報答曹操當日不殺之恩,在華容道冒着生命危險放走了曹操,其忠義可見,其勇無人能比。

人心之向 漢室宗傳

最深沉貫徹孔子的思想一仁的人肯定是劉備了。劉備,字玄德,漢室宗親,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後過膝,面如冠玉,性格溫和,仁政愛民,他“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可以說他一生爲義而生,又爲義而死。劉備兵敗,攜百姓逃難,途中號泣聲震天,劉備看見此景象,曾想投江而死,如果沒人阻攔,那一定會投江,也曾經因爲這事,在劉表墓前哭訴,祈求讓百姓平安渡江。可見其愛民之心。

神機妙算 忠心耿耿

東漢末年,戰火硝煙各處瀰漫,劉備勢弱,而有一人輔助齊備建之蜀國。他足智多謀、英謀善辯、誠懇謹慎、執法嚴明,此人爲誰?諸葛亮也。諸葛亮,字孔明,絕世奇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號“臥龍先生。” 孔明用計如神,大擺空城計,以向幾千軍馬,退曹操八十萬大軍,又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等,無不體現出他的足智多謀?

英勇善戰的張飛、智勇雙全的.趙雲、文武雙全的周瑜、陰險奸詐的曹操……每個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讓人難忘。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深澤着不同的人生,我們要學習劉備憂國憂民的思想,關羽的忠肝義膽、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讓我們在生活的戰場上做他們優點的學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