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實用15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實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實用15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於是寫下這篇三國演義讀後感。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之後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一樣的性格。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我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就應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爲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2

前幾日,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很敬佩作者筆下那些栩栩如生的英雄,恍如身臨其境。

這本書記載了一百二十回的故事,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很多,如:第一回的宴桃源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十七回的`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第四十六回的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這本書有許多英雄豪傑,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英勇無畏的趙雲,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亂世梟雄曹操等等。除了這些,大家也知道一些關於三國的成語吧!“三顧茅廬、空城計、刮骨療毒……”

我十分喜愛讀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用奇謀孔明借箭。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瑜曰:“此人(諸葛亮)絕不可留!吾決意斬之!”於是就故意刁難孔明,讓他十天內造箭十萬支,不然按軍法處置。孔明卻曰:“只消三日,必造十萬支箭”。瑜又命鐵匠延遲。誰知孔明卻向子敬要快船二十隻,各船三十餘人,直至第三天清晨霧起,駛向曹營,並吩咐人在上面擂鼓。卻說曹營中,毛玠、于禁二人中計,命弓箭手向船上射箭,由於當時霧濃,他們不知道射的是稻草人。半小時後,孔明便讓士兵齊曰:“謝丞相箭!”便走了。曹操知後,後悔不已。就這樣,孔明借了十萬支箭,交付周瑜。因此免了砍頭之罪。

三國還有許許多多故事呢,還等什麼,一起去欣賞那些風雲人物和那些十分有趣的故事吧!在這戰火紛飛的三國中,一定會找到你們喜歡的故事和人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3

“人中關羽,馬中赤兔。”這描述的是一個忠將——劉備的弟弟關雲長。

關羽這一人物是羅中最用力刻畫的武將之一,《三國演義》中塑造的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那麼關羽就是“義絕”。

在故事中,關羽在劉備兵敗投奔袁紹之時,關羽孤身一人爲保護兩位皇嫂,不得已投降,但對曹操有言在先:

第一,我和皇叔誓保大漢江山,如今我只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

第二,要按照皇叔的俸祿發給我的兩個嫂嫂,閒雜人等不能到其門口;

第三,一旦我知道了劉皇叔的去向,不論千里萬里,我都去投奔他。

關羽的衣服破了,怎樣也無法補救那個大洞,曹操見了,送了關羽一件新的,但他也只把它穿在裏面。

在關羽的眼中,投降是可以變通的,但惟獨他對漢朝之忠,對劉備之義,是永遠不可更改的。關羽之義絕不是一般的義氣,而是披肝瀝膽、義無反顧,他的.義比泰山還重,比生命還珍貴,禁得住人間的種種考驗。

當然,我們要用現代的觀點去理解、體會這個人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的忠,是忠於師長、忠於工作;我們的義,是守道義、講信譽;我們的勇,是勇敢地面對挫折、敢於見義勇爲;我們的氣,是做人要有骨氣、要有凜然之氣。這,就是我通過這個人物領會的最大感想。

以上內容由提供,如果您覺得本站的信息還不能完美解決您的問題,可以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爲您解答。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4

三國時期,不僅有血肉橫飛的場面,還有許多傑出的人物,有像呂布、馬超這樣的猛將;有像諸葛亮、周瑜這樣不用刀槍卻勝過刀槍的.謀士;有像劉備、曹超這樣的王者這些人物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響。

在三國裏,最令我欽佩的就數趙雲了,有人稱他爲長山趙子龍。趙雲他一生忠勇,他不像呂布那樣有勇無謀,也不像龐統那樣有謀無勇,他智勇雙全,在趙雲的一生中,最出名的事例就得數《單騎救主》了,內容是這樣的:趙雲得知阿斗被捉,於是一個人殺入魏軍大營,經千辛萬苦,纔將蜀後主劉禪(阿斗)救出。可見趙雲是多麼的勇敢呀!難怪劉備也經常讚歎趙雲:“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因趙雲十分善戰,又創下了不少戰功,所以趙雲被劉備封爲蜀國的五虎大將之一。在戰國時期,人們的壽命一般都很短,(因爲當時的醫學不發達)只有多練武身體纔會強壯,所以有的武士壽命比謀士還長,趙雲就活了七十四歲,可見他的身體有多強壯呀!

我崇拜趙雲,他不像張飛那般魯莽,也不像關羽那樣驕傲,所以後人對他的讚歎高於關羽、張飛等人,因爲他們認爲趙雲不僅是名將,而且有勇有謀,從不驕傲。趙雲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5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說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啓發,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爲重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6

《三國演義》主要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書中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在此之中,我最欣賞的人非曹操莫數了。許攸評價他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只是在三國中爲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狡猾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之後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我認爲他纔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爲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能夠了,爲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僅因爲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關羽,這是給我留下的影響最深刻的將。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之後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往投。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作所爲,值得我們學習。

我最喜歡的文臣是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之,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個個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個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伴隨着音樂我總會思索劇中的一位人物,他,在戲劇中被定格爲奸臣,在正史中又倍受讚揚;書中他是奸雄,但魯迅稱它是英雄,但在我看來他並不是一個矛盾的人,因爲曹操的身份只有一個。

打開《三國演義》,時光倒流,來到漢朝末年,那裏已沒有昔日漢武帝的輝煌,只有桓、靈二帝統治下的民不聊生,黃巾起義打破了黑暗,中原就此成了戰亂之地。黃巾之亂過後,董卓之禍開始了,曹操假獻刀真刺殺被董卓識破,爾後諸侯會聚,三英戰呂布,董卓挾持天子逃亡長安,奔向長安的西涼駿馬在黃沙影裏時隱時現,時間也如飛奔的馬蹄般把場景拉到官渡這個地方。那裏沒有一個百姓,只有互相對陣的士兵,在那裏將決定今後北方的命運。曹操坐在營帳中,眉頭緊鎖,他面前的敵人是有比自我多幾十倍兵力的袁紹。袁紹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也是曹操統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袁氏一門,自袁紹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跟這樣的對手交戰,曹操真的需要靜下心來。首先,在未到達官渡之前袁紹大軍壓境的狀況下,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劉備,轉而對付袁紹。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曹操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之上,纔會做出第一步行動,應對屬下的驚恐,曹操給予安慰:吾知紹之爲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衆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爲我奉也。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

《天下無賊》中的這句臺詞用到漢末年間恰到好處,袁軍築箭塔,先下手爲強,曹軍大敗,曹軍二度前來,帶上了謀士劉曄製造的霹靂車,箭塔這出徹底唱完了。與袁軍相持數月,曹操感到身心疲憊,心生退心,謀士荀攸的一席話讓曹操感到勝讀十年書,信心指數一再飆升,有精神頭了,吃嘛嘛香。袁紹手下謀士許攸投靠曹操勸其進攻烏巢,曹操親自領騎兵五千,人銜枚,馬勒口,各帶柴草一束,決定勝負的熊熊大火燃燒了,應對前後有敵軍的狀況,曹操告訴衆人一心向前,敵人到了背後才能夠攻擊,簡單來說,就是領導大喝一聲:小夥子們,衝啊!於是,前面的全掛了,後面的.也活不成了,北方就此完全落入曹操的手中。

在漢末年間,糧食供應是令各統治集團頭疼的問題。曹操採納部下的推薦,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募民屯田,開展民屯制度,爾後又加入了軍屯,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羣逆,克定天下。此話不假,否則司馬懿怎樣能夠屢次在祁山等地把戰術上沒有什麼錯誤的諸葛亮拖垮呢?靠的就是充足的物質保證。俗話說得好,兵民是抗戰之本,想漢中之戰曹操戰敗之時,卻順利地從漢中武都等地遷出了十三四萬戶人口,以一戶人家四口人計算,這就是五十多萬,想想蜀漢投降時但是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口,就能明白這對劉備是什麼樣的釜底抽薪!可見曹操深諳其道。實際上曹操還是十分關心百姓的,他任命王修、司馬芝、楊沛、滿寵等人爲官,專門負責壓制世家大族,嚴禁地主兼併土地,由此可見,曹操並非亂臣賊子,相反倒是一位治世能人。

誰說君王只會打仗,出自魏王之手的《蒿里行》讀來令人回味,曹操還着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除了崔瑗、崔實、張芝、張旭外,章草大家五人中的另一人就是曹操,真可謂多才多藝的一代霸主。

居家爲父子,受事爲君臣。法不徇情,爾宜深戒。應對父親的告誡,曹彰明白了作爲曹操的兒子就應做什麼,他果然沒有讓父親失望。曹氏子孫在曹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可不是酒囊飯袋,爲曹家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反觀孫劉兩家的後代,那可真是有天壤之別,所謂的奸臣家庭教育反而成了三霸主中最成功的了。

曹操是安徽亳州人,我認爲每一個安徽人都就應以徽州出了這一位大人物而感到驕傲。在那個亂世中,他能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英明舉動,實在是完美的體現出他那獨到的眼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邁的他雄心依然不減當年,不像劉備被陸遜一把火燒回白帝城後就一病不起,不像孫權奪取荊州守着父兄的基業就面南稱帝,他把堅強演義到頂峯。

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纔不足。曹操的所作所爲引發了後世一位仁德之君的感嘆。偉人的功績,歷史不會磨滅,小人的齷齪,歷史不會掩蓋。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8

楊慎詞雲:滾滾長江東流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一首用血肉之軀、靈魂之石譜寫的歷史悲曲。在刀光劍影、斷壁殘牆、千軍萬馬之下,那種忠信仁義、生死不渝的英雄氣概,又豈是卿卿我我、紙醉金迷所能比擬的?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英雄豪傑在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風雲亂世中逐鹿羣雄,東征西討,最終卻被歷史所淘汰?

但,在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誰?纔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在少年便被評價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的曹操,對人才求賢若渴,而許攸就模,做出如此作爲又何以成英雄呢?

那袁紹呢?我認爲他色厲膽薄。愛才卻不懂得敬才惜才,好謀劃卻無決斷,貪生怕死,目光短淺,看見蠅頭小利就拼命追逐,也不算英雄!

那關羽又何妨?他作爲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義的化身,一次戰敗被曹操所俘,爲了兄弟情,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又回到了劉備的身邊。他,忠於信,忠於義,真可謂是玉可碎不可損其白,足可破不可毀其節!做人就得像這樣,說到做到。因爲只有有信用的人才值得人敬重。信用是評價一個人關鍵的所在。要是沒有了信用,那麼人生也就沒有了好處言歸正傳,說實話,關羽也並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英雄。最終他的逝世,也是因爲驕傲輕敵,剛愎自用而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

那麼,誰,纔是英雄呢?諸葛亮?張飛?孫權?司馬懿

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他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爲了信義,爲了遠大的理想而英勇奮鬥。無論是卑微的小人物,還是驚天動地的大人物,他們都是自我的英雄、自我的楷模。因爲他們都爲這個世界貢獻了自我的一份力量。因而,正是在閱讀《三國演義》後,我從中汲取了許多爲人處事之道。我才發現,《三國演義》被評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還真是名不虛傳吶!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9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國時期,三國鼎立。霎那間風起雲涌,各路英雄羣聚與此。

魏國兵強馬壯,曹操在位時,擁有百萬雄兵。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世人稱爲奸雄。但我認爲曹操是千古難遇的英雄。曹操刺殺董卓,雖然未果,但足顯其吞吐日月星辰的氣魄。袁紹雖有挾天子的先機,但昏庸的袁紹不聽許攸的勸告,曹操便將這大好的機會搶奪了過來。曹操爲防止自我夜裏被殺,就編出來自我會夢中殺人的故事,以防自我成爲第二個董卓。曹操也極其賞識忠勇之士,在關羽投降之際,曹操將赤兔馬送與他。當得知劉備還活着時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殺了曹操諸多將士,但曹操最終卻放了關羽,以此足見他的愛才之心。

曹操真不愧是三國時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王者。

蜀國君王劉備三顧茅廬,委身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感恩涕零,於是忠心輔佐劉備。當陶謙遭遇曹操圍攻之時,無人願意援助與他,只有當時擁有幾千軍隊的劉備願意相助。曹操撤軍後,陶謙欲將徐州送給劉備,但無安身之地的劉備毅然的拒絕了他,在他看來,仁義比什麼都重要。自古得民心着,得天下。蜀軍所在之地,百姓們無不安居樂業,連連稱讚劉備賢德。當龐統在半晌處理完100日的公文時,張飛急忙去請劉備,並派士兵嚴守於此。劉備得知,連夜趕路,在半夜於龐統門外等待直至其睡醒。龐統醒後,吆喝着要喝酒,劉備親自爲其買酒。龐統臨行時劉備又將自我的的`盧馬送與他,並制止張飛殺龐統,狠狠地呵斥了張飛,於是臥龍鳳雛就都成了劉備的軍師。

蜀軍乃仁義之師,劉備乃仁義之王。

吳王孫權九歲時擔任使者,奉命要回父親的屍體,小小年紀氣宇軒昂,他最終不負衆望,將父親的屍體索要回來。吳國面向長江天塹,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應對曹操百萬雄兵,江東各才俊絲毫不懼,紛紛出計謀,其中出現了一派,其主張孫劉聯合,但江東各才俊看法不一,孫權權衡利弊後決定實行孫劉聯合。爲防止內亂,孫權說了一些話便凝聚了江東文人武士的心。

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國孝義屬孫權。

至勇、至仁、至孝,皆王者之風。

學習至勇,待人至仁,對老至孝,乃新一代的朝氣蓬勃的少年。

多麼期望我生於這亂世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0

最近我讀起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他是由我國古代著名作家羅貫中所寫的。讀了這本書我收穫了很多。

這本書是長篇歷史小說,主要講述了官渡之戰曹軍在許攸的幫助下,殲滅了袁紹勢力。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在諸葛亮和周瑜的縝密設計下,讓曹操的勢力沒能擴展到江東。東陵之戰後,劉備替大將關羽報仇爲由,不顧諸葛亮等人勸說,最後死在了白帝城。

看完了《三國演義》後,我對書中的人物有了新的印象。曹操:治國奸臣。夏侯惇:驕傲輕敵。劉備:衝動。張飛:有勇無謀。劉禪:軟弱無能。周瑜:心胸狹窄……每個人物都各有各的特點。

在這麼多人物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諸葛亮。諸葛亮才智過人,神機妙算,善於計謀。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草船借箭了。諸葛亮明知道是周瑜設的圈套,卻還是順着周瑜的意走,並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得到了十萬支箭。這也體現出了,諸葛亮的顧全大局。

《三國演義》這本書對我來說百看不厭,就像我們的人生豐富多彩,永遠都不會覺得厭煩。《三國演義》在我困難時給了我力量,在我傷心時讓我找回了信心。在困難來臨時,我們也不能當膽小鬼,要勇敢去面對。不要像周瑜心胸狹窄,也不要像劉備太過沖動,要像諸葛亮一樣,遇到事情要沉住氣。

《三國演義》就像一條畫廊,其中每一幅畫都有自己的色彩,都有着自己的收藏價值。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1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是句在社會上流傳很久的話,其實,這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的一種愚民術。他們認爲青少年血氣方剛,看了《水滸》會造反:年長者飽經世故,看了《三國》會變得老奸巨猾。此刻,這種偏見早已被打破,《三國》,《水滸》成了社會提倡閱讀的優秀歷史讀物。袁闊成在電視臺上講《三國》,吸引了千千萬萬聽衆的心;研究《三國》,《水滸》的書刊,文章汗牛充棟;以他們爲底本改變的電影,電視,戲曲令人目不暇接。中華民族,能夠說從三尺孩童到銀鬚飄拂的老人,常常喜歡在閒暇之際談《三國》,論《水滸》。

然而,直到這天,人們講《三國》,評《水滸》,都沒有超出文學評論,文藝欣賞,歷史考證的範圍。許多人公開反對那種讀了《三國》軌道的.不良傾向,但《三國演義》還正是以詭道吸引人們的。

其實,讀《三國》學詭道這並可怕,並不奇怪,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爲這部小說是一部形象的兵書,在兵書裏,詭道就是智慧的代名詞。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軍閥爭雄的戰爭角逐中,浪起濤翻,必然會涌現出一大批能軍治國的人才。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孫武,吳起,管仲,樂毅,孫臏等人,三國時期的曹操,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陸遜等,都是風雲際遇,大顯身手,各自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史記。《三國演義》在詳細地記載魏,蜀,吳三方龍爭虎鬥的歷史情形中,刻畫了軍事家們那種氣壯山河,叱吒風雲的英雄風貌,對於我們學習和研究這段軍事鬥爭史,有着極爲重要的參考價值。

誠然,《三國演義》是一部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文學作品。但也不能不承認,這部文學作品所寫的戰略戰術,進攻與防禦,失敗與成功以及軍事上的虛實奇正等等,基本上是合於軍事科學原則和戰爭規律的。許多虛構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

等等,不僅僅在同時代能夠找到事實的影子,而且在此前後也能找出與其十分相似的戰例。可見,這些虛構,源於戰爭生活,又高於戰爭生活,更能深刻地反映某些戰爭指導規律。

《三國演義》目的在於能給讀者留下一點施計用謀的啓示,同時使我們自我也從中得到一些教益!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2

在這個暑假媽媽給我買了很多的書。其中就有我最愛的《三國演義》。

在《三國演義》裏,我看到了很多英雄豪傑,比如說:智勇雙全的趙雲、俠肝義膽的關羽、魯莽的張飛、仁慈的劉備、冰雪聰明的諸葛亮等等。

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趙雲,因爲他英勇善戰。沒有張飛的魯莽,沒有關羽的大意。在趙雲英勇救阿斗的`場景中,更是驚心動魄。看着趙雲的奮不顧身,彷彿就是現代的捨己爲人。趙子龍就像一棵堅強、生命力旺盛的大白楊樹。

我最看不慣的就是劉備了。雖然他是一國之君,可我還是不喜歡他。他爲了自我所謂的仁慈,讓多少人喪失了性命。在荊州時,龐統勸他奪荊州,可他卻在乎別人的眼光,認爲這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事。遲遲不肯下手。認爲需要一個臺階上。就這樣龐統給了他這個臺階,用性命爲他換來了這個臺階。

諸葛亮真的是一個聰明機智的軍師,最讓我難忘的就是,他大擺空城陣,嚇跑了司馬懿近二十萬的大軍,真讓我敬佩。

各位同學,有機會必須要看看《三國演義》,這真的是一本令人回味無窮的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這首《臨江仙》出此刻我的視野裏,耳畔就彷彿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靜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漣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樣隨着歌聲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嚮往的歷史而這,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一部詳盡而宏大的歷史。它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它以陳壽着《三國志》爲模板,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難懂的正史以一種生動、搞笑、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展此刻廣大羣衆面前,併爲人民所喜愛、傳頌。《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小說,一部資料豐富蘊涵深刻的小說,作者匠心獨運,以生花妙筆勾勒出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等一系列生動的故事,爲婦孺皆知。它妙趣橫生的文字,以及馳騁於神出鬼沒境界的暢快深深地打動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被學者們列爲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確實無愧於這一美譽。翻開它,就猶如展開了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作者並不華麗卻十分準確的文字就像點點筆墨給這幅畫卷描繪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讀者都深深陶醉於其中。那裏既有鼓角錚鳴,硝煙瀰漫的戰場,也有文臣武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紛爭,也不乏風花雪月、情意深長的感情。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講述一個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之作與衆不一樣之處吧。

然而使《三國演義》更讓人覺經典絕妙是在於它的戰爭前後經過的細緻描述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這恐怕是包括《史記》在內的其它史書望塵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戰,戰爭的起因是劉備兵敗,曹操妄圖吞併吳,諸葛孔明舌戰羣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經過,而後孫曹對峙,巧施連環計,火燒戰船這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書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後又以曹操兵敗,關雲長義釋華容道這原本出乎人意料卻又讓人欣然理解的結果圓滿地敘述完了這宏大的戰爭。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能夠看出《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諸、典韋的勇猛,魯肅的憨傻都被描述得淋漓盡致,而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的阻險毒辣,安居平五路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降漢不降曹義拔雲天關公的忠義凜然更是被刻畫地入木三分,讀完《三國演義》,掩卷沉思,滿腦是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那種宏大而一氣呵成的氣勢,使人讀完有種無可名狀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經典之作無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說:書籍乃世人累積智慧之不滅明燈,讀三國,就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輝帶來的溫暖,它字裏行間蘊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三國,讓人深刻體會到它透露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匡扶社稷,兼濟天下的思想。這種思想與我內心深埋的理想交織、碰撞,產生共鳴,激盪出串串亮麗的火花,鼓勵我爲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拼搏、前進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說?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但是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4

“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綿不休。”林俊杰的一句歌詞,將三國時期的軍事狀況體現了出來。同時,也出現了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戰役。

官渡之戰是其一。想當年,袁紹七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去攻打曹操,結果被曹操的七萬軍士打得落花流水,一蹶不振。最後,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這是爲什麼?

袁紹本有一名謀士,名叫許攸。他像袁紹獻計,袁紹卻不以爲然。他一怒之下,投靠了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偷襲烏巢,燒其糧草。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營壘,親自率領騎兵襲擊烏巢。袁紹聽說後,又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只派部分兵力救援烏巢,用主力猛攻曹軍營壘,可誰知曹營堅固,久攻不下,又沒了糧草,軍中人心惶惶,漸漸內部破裂。曹軍趁勢出擊,打敗袁軍。最終,袁紹狼狽而逃,不久就病死了。袁軍內部打亂,曹操順勢消滅了袁軍,統一了北方。

官渡之戰只是其一,還有一個,那就是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想當年周瑜的`一把火燒得曹軍幾十萬大軍潰不成兵。黃蓋的配合,諸葛亮的點撥……這都是造成赤壁之戰勝利的原因,可見,勝利並不是一個人能辦到的,需要大家的團結,配合。這樣,才能成功。

一讀三國,方知其妙。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

《三國演義》是一部鉅著,幾百年來大家已經耳熟能祥了。可是真正要能瞭解到其中的思想還需要仔細研討。

當下人們對於《三國演義》有這麼幾類的應用。一者用作商業價值,在電影,電視,遊戲等領域橫行,作爲重要的文化ip形成了重要的一種消費導向。一者則是網絡時代所興起一種關於三國時代武將戰力的討論。再有就是民間流傳演繹的故事和學術領域的研究。但現在大家各說各異,但大多都在指向對於原著的一種顛覆或者與原著不同的解讀,因此希望正本清源的再來梳理一下《三國演義》。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演義。演義不是小說,也不是什麼傳記更不是什麼歷史。演義根本上來講是要把社會公義演出來,所以在人物塑造上必然就會走向很強的指代性。我們今天好像在批評這樣的一種臉譜化的表達,但是其實這是一種很明確的道德指向。比如,關公就代表忠義的精神,關公用他的一生都在體現忠孝仁勇,最難能可貴的是可以做到忠義倆全。我們現在也很需要忠義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從《三國演義》中提倡發揚這種精神,可是我們大多都在關注其他方面。曹操則是奸詐的代表,前半生可以稱爲治世之能臣,後半段則是亂世之奸雄。很多人都在爲曹操鳴不平,說曹操很有才藝,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爲什麼不能陰陽倆面來思想,曹操這麼好大家卻會給他貫以惡名,就是因爲曹操根本不重視道德,惟纔是用。曹操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就是召賢令,不顧道德,有才就用。他就沒有考慮到同樣有才,有德的人和無德的人根本不能相容,要麼彼此相鬥,要麼同流合污,那這樣下來最倒黴的就是老百姓。而劉備則是仁德的代表,仁義著於四海,很愛護老百姓,所以蘇東坡說他有他有次聽見有人講三國的故事,大家聽到劉備勝都非常高興,聽見曹操勝都非常氣憤,可見很早之前大家對於曹操和劉備就有不同的感覺。這裏面有很強烈的一種選擇,大家喜歡仁善愛民的君主而不是善於權術奸詐的政治家,這就是一種切回公義的體現。而整個三國最核心的精神代表就是關公和諸葛亮,所以《三國演義》前半段以關公爲核心,後半段以孔明沒核心,孔明死後大家對後面的事情就不太關注了。

其次,我們需要有個正當的歷史觀。中華民族歷史非常悠久,但是大家並不真正的重視歷史。我們聰明的知道歷史很多都是假的,歷史大多數情況是爲政治而服務,所以正史大家感興趣的不多,而什麼野史,祕傳之類反而更能引起大家的興趣。所以《三國志》真正讀過的人反而不多。我們真正讀歷史是讀歷史背後所蘊藏的那個道理,叫做歷史意識。《三國演義》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含有豐富的歷史意識,能體現那個時代的世道人心也能給現代人很大的啓發。比如趙子龍從千軍萬馬之中把阿斗救回來,劉備的表現。這個時候劉備沒有重視他的孩子,而說爲此孺子,幾乎損吾一員虎將。如果是今天人,肯定先問我孩子有沒有受傷,有沒有受驚等等。那麼趙子龍肯定會怎麼想?大家會怎麼想?下次還有誰去救阿斗?何況古人認爲爲天下者不爲家,不能說因爲你自己的一家就不顧將士的死活。再比如空城計不只有諸葛亮用過,張飛在長阪坡用樹枝揚塵也算是空城計,趙雲在定軍山一個人打開寨門對曹操也用過,爲什麼老用什麼真假簡單的觀點去看這部著作。當然諸葛亮空城計之所以可以成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爲司馬懿要放過他,因爲沒有諸葛亮他會更倒黴,後來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果然被皇帝冰凍十年才找到機會復出。整部的《三國演義》都在從各個層面在給大家展現歷史的道理,而不是歷史本身,我們不注重這方面的學習老是在糾結是否合乎歷史,不是可惜了這麼一部鉅著麼。

再次我們還需要理解《三國演義》中到底有幾個國家,如果是隻看到三個國家那麼顯然存在很大的誤區。我們要理解三本身就不是實指而是虛數代表多,因爲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因此也可以把這個反過來理解,三代表多,也包含有一。所以三國可以理解爲一個國家,而且從來都是一個國家,只是內部的軍閥混戰,所有的人都有天下要一統的意識,只是互相爭霸。因此裏面的人在各個陣營流動不屬於叛國而屬於跳槽,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也可以理解爲多個國家,三個明面上的國家和一個看不見的國家,從孔明知道漢朝氣數已盡就應該留意到那個將要取代的國家是哪個,就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整不鉅作。

《三國演義》是一部鉅著,所表現出來一個複雜時代的世道人心,讓人覺得人間自有一股正氣留存,哪怕滄桑多難,也終會體現馳騁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