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讀後感(大全15篇)

《西遊記》讀後感(大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遊記》讀後感(大全15篇)

《西遊記》讀後感1

電視劇《西遊記》真是太好看了,只要這一電視劇一打開,我們全家任何在場的人,眼睛都會緊盯屏幕,心潮隨着唐僧師徒四人的行徑起伏不平的!

特別是“大鬧天宮”,非常有意思!孫悟空取得金箍棒、當了美猴王,自封爲“齊天大聖”。太上老君請孫悟空上天做弼馬溫。當孫悟空知道弼馬溫是當馬伕時,氣得打壞了馬院、搗毀了雲霄寶殿,打傷了天兵天將,玉帝只好求如來佛祖前來相助……如來佛祖用高大的五行山壓住了野性十足的孫悟空,又用封條加固,使孫悟空寸步難移、插翅難逃。這集“大鬧天宮”好看吧!告訴你下面還有更精彩呢!

有一集“猴王保唐僧”也不錯哦!孫悟空一直被壓在五行山底下,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途經五行山腳下,聽到孫悟空叫:“師傅,師傅!”心腸很軟的他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悟空拜唐僧爲師,唐僧收了他爲第一個徒弟,取名爲“行者”。就這樣,孫悟空保唐僧西去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功勞很大,然而卻好幾次被師傅唐僧誤解了、驅趕走了。最終,師徒四人到達西天的雷音寺,才取得真經。

還有一集比較搞笑,叫“奪寶蓮花洞”,師徒四人來到蓮花洞。悟空叫八戒去看看有沒有妖怪,結果懶惰的八戒卻睡着了,焦急萬分的悟空就變成一隻小鳥把他啄醒,八戒只好再次尋妖,結果這次真的'遇見妖怪,嚇得驚慌失措,但還是鼓起勇氣與妖魔鬥爭,可是仍敵不過,被妖魔抓走了。最後還是孫悟空幫了忙,救出了八戒,取得蓮花洞中的寶貝。

當然,經典的故事除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猴王保唐僧”、“奪寶蓮花洞”外,還有“高老莊收八戒”、“八戒大戰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盤絲洞”、“火焰山”“天竺國”等等。每個故事都很生動。故事中的四個主要人物,像唐僧、沙僧、豬八戒、孫悟空,我都很喜歡,但是,最喜歡的還是機智堅強、勇敢可愛的孫悟空。

《西遊記》告訴我們:爲了追求尋找甚至實現一個目標,爲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難或挫折,我們一定得頑強地戰勝這些困難和挫折。你看不是嗎,師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歷經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難,與各路妖魔鬼怪進行搏鬥,最後纔到達西天,取回真經的呀!

《西遊記》讀後感2

“你挑着擔,我牽着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每次聽到這首抒情的歌,我就心潮澎湃。這首歌是電視劇《西遊記》中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擔起《西遊記》,在中國那是無從不知,無人不曉。

《西遊記》是我國著名作家吳承恩寫的。裏面有四個主要人物――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

《西遊記》中講了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被唐僧救出,孫悟空就拜唐僧爲師,一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在西天取經的'路途上,唐僧又收了兩個徒弟,分別是豬八戒和沙僧。唐僧師徒四從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同,唐僧總是被妖怪抓住,當孫悟空不出辦法解救唐僧時,豬八戒總是會吵着說要回高老莊,而孫悟空堅持不放棄,最後實在想不出辦法就去找天上的神仙或觀音菩薩幫忙。唐僧四人在取經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後,才取到真經,普度衆生。在《西遊記》中,唐僧婆婆媽媽,沒有主見;孫悟空降妖除魔,一對火眼金睛能看破世間一切僞裝,重情重義,在唐僧誤解他時,孫悟空不會賭氣離開,而是留在唐僧身邊保護他,同時孫悟空還是一個機智勇敢的人;豬八戒好色貪吃,懶惰喜歡貪小便宜;沙僧憨厚老實。可是在經過西天取經後,唐僧四人全都變了,他們遇到困難不會再廣放棄,而是會努力去克服,去戰勝它。孫悟空變得不再自負,不再倔強了,沙僧變得不那麼死板,懂得變通了,豬八戒不再說放棄的話了,唐僧不再婆婆媽媽了。

《西遊記》中的故事使我們明白當我們遇到困難後,不能放棄,只要我們努力去克服就能成功。

有一次數學考試的時候,我把前面的基礎訓練全都做完了,勢如破竹。可是到了最後一道應用題時,我冥思苦想了好半天,還是想不出來怎麼做。眼看時間就要到了,我就想抄別人的答案,可是我一想到《西遊記》中唐僧四人不放棄的精神,就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於是我仔細回想着上課時老師講的話,終於我想出了答案。當考試成績出來時,我看到自己考了100分,覺得很開心,因爲這是我靠自己的努力考出來的成績。

《西遊記》中的故事教會了我休憩任何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得,遇到困難不能一味地依賴別人,而是要自己努力去克服它,戰勝它,只有當自己真的克服不了時,才能找別人來幫忙。

《西遊記》讀後感3

唐僧師徒四人之所以能取得真經,靠的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師徒一起努力得來的。雖然他們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是他們缺一不可。他們組成了一個優秀的團隊,一路斬荊披棘,終得回報。

孫悟空,可以說是西遊記裏的英雄,他是從石頭縫兒裏蹦出來的。一開始和菩提祖師認真學藝,因不滿意天上的規章制度,他大鬧天宮,是第一個敢於和天庭打架的人。他追求平等追求自由,一心一意護送師傅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降魔。他魯莽、叛逆、對妖怪趕盡殺絕。真假美猴王過後,他規規矩矩的,最終修成正果。

唐僧,最大的優點就是執着。他去西天取經,不論上刀山還是下火海,都無所畏懼,從不動搖。他也很善良,有慈悲的心懷。所以認不出妖魔鬼怪。他不殺人、不吃肉,從來不反抗,經常責備悟空打妖怪。因爲是肉眼凡胎,分辨不出什麼是妖怪,什麼凡人,最後把孫悟空幾次氣回到了花果山。唐僧去取經路上,執着不放棄就是他最大的優點。

豬八戒,它的幽默,在整個團隊作文裏,主要是調節整個團隊的關係,本來取經路上就很枯燥,但因爲有了豬八戒,路上四人也有了情趣。經常會說拿根擀麪杖就出來戲弄你豬爺爺。他語言生動有趣,也很貪吃好色。如果不貪吃,三打白骨精這件事也就不會發生;如果不好色,也不會被四個菩薩戲弄。但也正是他使了激將法,讓叛逆的悟空回到了師父身邊,最終一路堅持到底陪唐僧取得了真經。

沙和尚,是整個團隊裏最老實的人,對師傅忠心耿耿,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他不像豬八戒那樣貪吃,也不像孫悟空那樣脾氣暴躁,他任勞任怨、默默無聞。一路上苦活、累活都是由沙和尚擔任。他是化解矛盾的主要負責人,如果沒有他,大師兄和二師兄就得天天打架。他就像個滅火器,經常關鍵時候就出來滅火。雖然他的戲份很少,可是沒有它,師徒四人也到不了西天。

師徒四人雖然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他們缺一不可。正因爲取長補短,他們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團隊,最終取得了真經。他們靠的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團結的力量!

《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女兒國》是賀歲片,總是加進了搞笑幽默的成分,但是也蘊含了人生的哲理。如若概括的說,就是講了人生的選擇,如若再解釋一下,就是學會捨得,懂得放棄。正如主題曲所唱: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有得總會有舍,如同強者沒有被人同情的權利,弱者沒有被人崇拜的權利;如同好人不能去放縱自己,壞人不能夠獲得讚譽。人生之道,盡在捨得。

世間有些事情,一直有爭議。比如有人說不曾拿起,何談放下;也有人說曾經拿起了,就再也放不下。有人說如同一張白紙不被染污,就能成佛;也有人說,經歷所有滄桑,方可成佛。其中孰對孰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唐僧沒有取到真經修成佛之前,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慾,便也有選擇困惑之時,也即是心有動搖。而忘川河神更是爲情所困,癡迷不悟,最終自我毀滅。

電影裏有句臺詞:明白了情爲何物,方能找到出口。《摸魚兒雁丘詞》中說: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忘川河神,就是爲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任來世枯朽成灰,換今生與你相隨。

悟空有一次自作主張的時候,就是給師父和師弟喝了落胎泉的泉水,因爲他心中明白,拖家帶口是會影響取經的,因此自願揹負罪名,壞事由己來做,壞人由己來擔。也要保持團隊能輕裝上陣,求取真經。

佛門亦云:菩薩心腸,霹靂手段。正如一個外科醫生給患者做手術的`原理:心中有愛,手下無情。心中有愛,是爲救死扶傷;手下無情,是要拿手術_切開患者的軀體。

修佛修什麼?修的是覺悟,修的是活明白。《心經》雲: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一念迷,佛是衆生;一念悟,衆生是佛。所以修佛亦先須明理——性存天理;心明道理;身近情理。

勤修戒定慧,遠離貪嗔癡。

過人的生活,求佛的境界!

女兒國國王,是一個本真的人,愛來則愛,無所顧忌,因爲她不是僧人,沒有佛門的戒律清規。如同電影《三人行》中趙薇扮演的醫生所說的話:我又不是_察,我只是按醫生的方法做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分,如同悟空要保護好自己的師父;國師要保護好自己的國王。

修行,就是選擇了人生的角_,就要儘自己人生的本分。該做的,堅守;不該做的,放棄。

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西遊記》讀後感5

《西遊記》是一部各個年齡段都可讀的經典之作。閱歷不同,所獲得的感受也就不盡相同,有人喜歡它生動鮮活的個性人物;有人喜歡它險象環生的故事情節;有人喜歡它那活潑有趣的對話旁白。於我而言,我更喜歡故事中充滿對自由的追求與嚮往。

《西遊記》以孫悟空和豬八戒以及沙和尚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爲線索,記敘一路上跟妖魔和險惡的'自然環境作鬥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每當想起書中的孫悟空,我就無比感嘆他那英勇無畏,敢與妖魔鬥爭並充滿智慧和勇氣的形象。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遭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孫悟空那高大的身影,他像一座高山,那高山上矗立着堅定的豐碑;他像一座燈塔,那燈塔上閃耀着明亮的光輝;他像一片綠洲,那綠洲上生長着堅定不移的毅力與決心!

這些智慧和勇氣讓孫悟空保護唐僧成功取得真經。有時我會想:如果我同學、朋友被人欺負或者被壞人劫持了,我是否也能像孫悟空那樣充滿智慧,保持沉着冷靜、敢於出手幫助呢?恐怕有些困難,因爲就在不久前,我路過一個巷口,發現了兩名歹徒,劫持一名小女孩,逼她交出身上所有錢財。看到這,我飛快地跑走了,可又於心不忍。正要報警時,警察已經來了。如今跟孫悟空一比,我真羞愧難當啊!看來平時別人遇到困難,我應該先冷靜一下,想好解決辦法再去幫忙。

一本好書能啓迪人們的心智,淨化人們的心靈,陶治人們的情操,完善人們的品德。《西遊記》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看了他們執着的精神,再想想自己遇事不沉着冷靜,焦急過度的樣子,我不禁慚愧自己沒有行俠仗義的精神。以後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遇到需要我幫忙的情況時,我都要盡力做,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只要做了就會有收穫與成長。

《西遊記》讀後感6

它是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因爲它的出現,引起了我的無盡回憶。

———題記

當我讀完《西遊記》,幾乎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來,書中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團結、勇敢、百折不撓的精神令我深感佩服。到至今,我也很難想象他們是如何經歷八十一難取得真經。

許許多多的人物如今仍印在我的腦海,不論是七十二變化的孫悟空、懶惰貪吃的豬八戒、忠厚勤懇的沙和尚,還是各顯神通的神仙妖魔,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在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的途中,遇到火焰山的阻擋,孫悟空戰勝了牛魔王、鐵扇公主,取得了芭蕉扇,才煽滅了火焰山的熊熊烈火,繼續踏上征途。白骨精使用陰謀詭計,要吃唐僧肉。爲了保護唐僧,徒兒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

在這部文學鉅作中,也蘊含着許多人生的哲理。人生也像取經那樣,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經過困難的磨練,才能看到美麗的彩虹。

挫折其實就是一個人在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的絆腳石,致使願望不能實現而出現的不快的情緒。挫折能夠改變人的情緒,也能鍛鍊人的心理承受的能力,還能激發人的潛力。所以挫折不僅僅只是魔鬼,它也具有一定的價值。

讀過這部書,真的使我受益匪淺,我不僅僅爲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喝彩,更對他的勇敢戰鬥精神產生了敬佩之情。它不僅僅爲我的知識長河增添了一份柔波,而且使我的人生觀有了定位。人生之路是崎嶇的,摔倒了只有爬起來,爬不起來就會在那個地方呆一輩子,永遠見不到另一邊天空的美麗。爬起來者,將遙望天空,把世界的美麗盡收眼底。兩樣人生只能任自己選擇,如果想要爬起來,就要靠自己。

我希望自己學習他們的那種精神,運用到我的學習當中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夜深了,人靜了。窗外的路燈依舊亮着,我躺在牀上睡不着,索性下牀推開窗,清新的空氣夾雜着小草的芳香迎面撲來,一架飛機正從我的頭頂飛過,載着我的理想,向東方飛去。

《西遊記》讀後感7

我在無憂無慮、快樂的寒假中,讀了《西遊記》,知道了許多知識,就讓我在這裏一一講說吧!

讀了人物介紹,我覺得孫悟空性格好動,十分勇猛。但常爲師父念緊箍咒而害怕;豬八戒性格像懶蟲,十分愛吃。但常爲師父說“斯文”,“斯文”而煩惱;沙和尚性格安靜,十分聽師父的話,但他挑着沉甸甸的.擔子卻一聲不吭,這樣的力氣讓我十分敬佩,想必是長時間挑着擔子的緣故吧!

《西遊記》裏我十分喜歡的是第四十五回—三清觀大聖留名,車遲國猴王顯法到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強欺正法,心猿顯聖滅諸邪。裏面講的是:孫悟空、沙和尚和豬八戒吃了供品,變成三清爺爺。騙了府中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他們三個大仙還以爲三清爺爺降臨,就讓徒弟們動樂誦經,虎力披了法衣,擎着玉筒,對面前舞蹈揚塵,拜伏於地,朝三清爺爺啓奏道:“望賜些金丹聖水。”孫悟空笑嘻嘻地說:“金丹沒帶,聖水可賜些。”結果聖水是孫悟空的尿。三位大仙知道了,十分生氣。看完我懂得了要誠實守信、不撒謊、不騙人。從小要在自己的心靈裏種下一棵誠實之花的種子。

第二天,師徒四人來此倒換關文,結果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被三位大仙認出來了。三位大仙便讓他們比求雨、雲梯顯聖、隔板猜枚。第一場比賽開始了,大仙說:“一聲令牌響風來;二聲雲起;三聲雷閃齊鳴;四聲雨至;五聲大晴天。”結果起作用了,孫悟空看不妙,就拔了根毫毛,變成自己,真身卻在空中,他跟呼風喚雨的人都講了一遍,如果不服,各打二十鐵棒。他們聽完打了個冷戰……師徒四人最後贏了全部比賽,車遲國的人才放走他們。這時我明白了要有勇氣,克服一切困難。

師徒四人一路上歷經了九九八十一的難,最終取了真經,個個歡喜。讀完了書,我懂得了去西方取經不僅要誠實守信,還需要有勇氣去克服一切困難。

《西遊記》讀後感8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我爲《西遊記》驕傲,也爲我的祖國自豪。在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筆下,每一個人物都那樣栩栩如生,讓我百看不厭。

每次讀完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在我的腦海中就有了不同的位置,我喜歡三個可愛的徒弟,卻惟獨厭惡一本正經的唐僧。

孫悟空神通廣大,七十二變出神入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對師父的忠心,對師弟的負責更是日月可鑑。他頑皮好動,脾氣倔強,暴躁易怒,可這些優點和缺點結合,纔有這樣一個獨一無二、人見人愛的孫悟空。他執着、勇敢、堅強、自信、寬容、善良……孫悟空,你不愧是與天同齊的“齊天大聖”,也不愧是我心中的英雄!

豬八戒好吃懶做、貪杯好色,還傻里傻氣的,可他很善良,也傻的可愛。很多人都說他沒用,可他在取經途中也是功不可沒的。他沒有孫悟空的神通廣大,沒有沙僧的勤奮老實,可他卻有自己的無憂無慮,這份快樂的.純真之心使他可愛,也使我喜愛!

沙僧沒有孫悟空的缺點,沒有豬八戒的優點,可他卻是我最喜愛的人物。他忠厚老實,尊敬師父,敬重師兄。有妖怪來犯時,他總是義不容辭,這份勇敢怎能不讓人喜愛?不管何時,他總是默默奉獻他的力量,最重最苦的活永遠由他承擔,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怎麼不值得我們學習呢?這樣一個任勞任怨的人怎能不讓我喜愛呢?

唐僧貴爲三個好徒弟的師父,自然有他與衆不同、可圈可點的地方,善良慈悲是他的心,可我卻厭惡他。他抱着普度衆生的艱鉅任務踏上取經之路。可就因爲他所謂的善良,對任何人都深信不疑,多少次死裏逃生。孫悟空拼死相救,可他卻是非不分,顛倒黑白,聽信豬八戒的挑撥離間,多次將悟空逐出師門,這樣一個不明是非的人怎能讓我喜歡?他一本正經地誦經唸佛,可連最基本得人心都無法看透,他有什麼資格談普度衆生呢?我厭惡他。

吳承恩真是一個聰明的人,他用心血編寫了《西遊記》——一部讓使人讚歎的偉大著作,《西遊記》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強大,證明了中國人的智慧,這一部經典之作爲中國增光添彩。

我喜歡《西遊記》,也喜歡你——我的祖國。我爲我是中國人而驕傲,我想對着祖國的藍天吶喊:我愛我的祖國!

《西遊記》讀後感9

看着看着《西遊記》這本書,彷彿師徒四人又出現在我面前,閉着眼睛,等待着精美的畫面出現在我的面前。

在我的課後,娛樂時間中,讀書成了我最忠實的夥伴。在大家都在打遊戲聊天時,我一個人拉開窗簾,淋浴着太陽,只宅在家裏,獨自呆在我的書房裏安靜,津津有味地看着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經與路上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那時我家的電視在頻道里面也可以看電視劇《西遊記》,每天幾乎都會播放《西遊記》電視劇,但是我不知爲什麼不喜歡看電視版的,而是喜歡看書本,文字這樣的。這便成了我寫完作業的放鬆時間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有一個片段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師父誤解時而要趕走他的那裏,我有些傷掃興,傷感,又十分氣憤唐僧的過於的慈悲、不分是非的行爲,但又很快沉浸在下一篇故事裏了,這些也使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這本書也爲我的課後時間增長了多少見識與歡樂。我還可以清楚的記得當時我收看書時的感受就是師徒四人一發生什麼事,心裏面就是有難受,有會邊想那麼後面會發生什麼呢?

《西遊記》我每天都會看,而我卻百看不厭,我好像是在重溫故知,以一次又一次以着激動與期望的心態來觀看他,讓我喜歡上了西遊記。

《西遊記》這本書給予了我太多感悟和歡樂,裏面的豬悟能、孫悟空、沙悟淨和唐僧等人物讓我吾到了很多道理,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孫悟空、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豬八戒還有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沙僧。雖然有些時候孫悟空調皮,但他的`膽量,機智讓我敬佩。

這本書在我心中,似乎是一個永遠不枯竭的泉眼;一團永遠不熄滅的燃火;一本永遠閱讀不完的好書;一串永遠不腐朽的故事。它充實着我的心靈,點燃了我的指明燈。

感這本書的作者華文化傳承起到重要影響,也影響着若干年後的每一個孩子。

一代經典名著,經歷起了多少時代的考驗,仍能在數年後永垂不朽,它更勾起了我對這本書的留戀和對文學的喜愛。

《西遊記》讀後感10

很不幸,我這學期的讀書活動是不通過,所以我要再寫一份,這次我要寫的讀後感是讀《西遊記》有感,西遊記這本書,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一個很偉大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吳承恩,是個男的'。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叫做唐僧的和尚,非的不聽周圍人勸阻,要西天取經,然後他就開始了取經的歷程,他身騎着白馬,一個人孤獨地走着,走啊走啊走,遇見了一個大山,這個大山的名字叫做五指山,五指山就跟他的名字一樣,是如來佛一掌砸下來的,所以他就叫五指山,五指山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作用,它是用來壓當年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的,孫悟空是個猴子,不知道哪來的本事,就上了天,玉帝給他個官當,他還不知好歹,嫌官太小,然後就大鬧了天宮。

但是天宮裏那麼多的神仙好像也沒有孫悟空厲害,所以玉帝沒招了,就找來了大boss ,大boss 的名字叫做如來佛祖,如來佛祖不愧是大boss 啊,一掌就給孫悟空壓在手底下了,然後就有了後面的故事。

唐僧看見了孫悟空,覺得這猴子太厲害了,都活了五百年了還不死,所以他決定把這猴子就出來,費勁巴力的爬到了山頂上,然後把符一揭,孫悟空就蹦了出來,這孫悟空不愧是大鬧過天宮的人,被壓了五百年不吃不喝的,還能這麼活蹦亂跳,不得了啊不得了。

孫悟空出來之後就決定拜這個救了自己的救命恩人爲師,要保護唐三藏西天取經,從此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不再孤單,有了陪伴,但是孫悟空放蕩不羈的性格還是屢教不改,都快把唐僧氣死了,天上的神仙不幹了,不行啊,唐僧氣死了就沒人西天取經了,於是派了觀音菩薩來幫助唐僧,給孫悟空腦袋上帶了一個緊箍咒,只要孫悟空不聽話唐僧就念緊箍咒,孫悟空腦袋就疼了,他也就不敢撒野了,唐僧憑藉着這個辦法治了孫悟空一路,招不在少,管用就行!

《西遊記》讀後感11

中華民族泱泱大國,回首至今五千載,當一部部作品在人們腦海中浮現時,首次想到的爲《西遊記》。《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爲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

書中闡述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神勇忠心的孫悟空;慈悲迂腐的唐僧;憨厚可愛的豬八戒以及忠厚誠懇的沙和尚他們不怕艱險排除萬難,鼓舞着人們永不灰心,爲達目標奮鬥不止,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其中孫悟空嫉惡如仇、機智勇敢的精神令我難以忘懷。.。.。.

就拿三大白骨精來說吧,白骨精三次變幻,都被孫悟空識破,而唐僧呢,不識妖魔,不辨善惡,反而責備孫悟空惡意行兇,將其趕回花果山。讀到這裏,我非常氣憤,孫悟空盡心盡力的除妖,爲的還不是保護唐僧,唐僧卻不分青紅皁白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責備孫悟空,孫悟空受盡委屈,卻不得人心,我多麼替他悲哀,而唐僧的過度迂腐,不懂人才,令我惋惜。.。.。.

最讓我欽佩的人還有沙和尚,沙和尚從跟唐僧西天取經一直是主力擔當,雖然其貌不揚,但他一心跟隨唐僧取經,忠心耿耿,正直無私,不惹是非足以讓我欽佩。

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貪圖女色,但他憨厚單純,對師兄情深義重,爲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如果不是他義激美猴王,那麼少了得力干將,或許西天取經也無果。

唐僧在這三人的保護下,雖歷經磨難,最終取得真經。他們的正義、勇敢與善良深深融入我心,怎能不向他們學習?

吳承恩叔叔很好的.將神性、人性、自然性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他撰寫的《西遊記》不僅奇趣、近於人情,還引發了人們的無限遐想。想必這正是《西遊記》永遠活在人們記憶的當中的原因吧!

《西遊記》告誡人們的道理總那麼深刻,讀完《西遊記》,我明白了:一個人靠的是要‘團結’,遇到事情不輕易言敗、半途而廢,必須堅持到底,奮力向前,最終的收穫往往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當我再次閱讀這一書時,我發現:不變的是故事情節,而我卻有另一番感觸,實在是太神奇了!

輕泯一口已涼去的茶,停留在口中的是那股餘香。我相信無論這壺茶的涼與熱,它得芳香依舊,繼續品味,別有洞天!

《西遊記》讀後感12

《西遊記》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泱泱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中,《西遊記》佔據着重要一席,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每晚都會給我講孫悟空的故事。稍大一些,又趕上各大衛視《西遊記》重播熱潮,我看得不亦樂乎。可以說,從小時候開始,《西遊記》中的故事便在我心中紮了根。

許多人一想起《西遊記》,都會不假思索地說最喜歡孫悟空。我不這麼認爲,也許是我有些反叛吧,我最欣賞的人物是沙和尚。

也許,有人會疑惑——沙和尚?他有什麼好說的?的確,在取經隊伍中,沙和尚實在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唐僧苦口婆心,悟空足智多謀,八戒貪婪可愛,他們都有着極其鮮明的特點,而沙和尚似乎只是一個配角,只是片映襯紅花的綠葉。

然而,有一點我們不能忽視。想必大家都記得,在每一次唐僧三人在妖怪洞府裏等待悟空救援時,面對師傅的啼哭和師兄的埋怨,總是沙僧耐心地安慰,保持着一顆冷靜的心。還有,一路上,唐僧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交換各國通關文牒,這些文碟,誰來挑?唐僧有很多袈裟,師兄們應該也有一些衣物,這些衣物,誰來挑?答案都是沙和尚。

也許,沙和尚不及唐僧的睿智,悟空的機敏,八戒的討喜,但勤勞善良就是他最大的特點。我不愛假大空,平平淡淡纔是真。

當然,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絕不可能是由一個或幾個傑出的故事人物就能鑄造而成的。《西遊記》既然能歷經數百年仍廣爲人們傳誦,就必定會有它獨特的魅力所在。

每次聽《敢問路在何方》,總覺得有一許悲壯的意味。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無論遭遇多大的磨難都會堅持走下去,直至修得正果。那麼,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持着他們一直前行,永不止步?我想,是因爲他們的心中都有着無比堅定的信念。

其實轉念一想,學習的過程不也如取經嗎?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必勝的決心,正確的方法,以及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的勇氣,就一定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可問題是,誰能擁有唐僧般堅定不移的信念?誰能不被花花世界所誘惑而迷失了最初的方向?他一定是最終的勝利者。

《西遊記》讀後感13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閱讀,我已經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

《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師徒四人一路上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我最喜歡《西遊記》裏“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唐僧師徒四人爲取真經,行至白虎嶺前。在白虎嶺內,住着一個屍魔白骨精。白骨精非常狡猾,爲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爲村姑、婦人、老父,全被孫悟空識破,白骨精害怕,變作一陣風逃走,孫悟空把村姑、婦人的假身統統都打死。但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變成白髮老公公,又被孫悟空識破打死。唐僧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直到自己被白骨精抓走才醒悟錯怪了孫悟空。而孫悟空聽到師傅有難,二話不說就來救唐僧,這才化險爲夷。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孫悟空,他重情重義,信念堅定。當然,我最敬佩的就是他的知恩圖報。俗話說得好:“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我想孫悟空就做到了這一點。在五百年前,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唐僧幫他逃出了五行山,爲了感謝他,孫悟空便用自己的一生來回報,在取經的'路上他斬妖除魔,爲了唐僧赴湯蹈火,毫無怨言。

《西遊記》雖然是神魔小說,但它卻給予了讀者靈魂的碰撞,給人最深刻的反思。其實孫悟空,不就正如我們當今社會中那些敢做敢當、勇往直前的人嗎?就像在祖國邊疆保家衛國、勇敢守護的最可愛的人——解放軍戰士們。他們爲了保家衛國,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青春生命、滴滴鮮血換來了寶貴的和平。

《西遊記》應照了我們的一生。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也會面臨“九九八十一難”,只要堅持下來,就會“立地成佛”,夢想成真!

《西遊記》讀後感14

自我記事以來,《西遊記》始終陪伴着我成長。牙牙學語時,爸爸媽媽爲我講《西遊記》裏面的一個個千里跋涉、降妖伏魔的故事;懵懂稚子之際,《西遊記》故事穿插在幼兒園的玩遊戲、講故事的活動中;少小孩童小學生涯,我不滿足《西遊記》零碎的故事片段,在爸爸媽媽的鼓勵和支持下認真閱讀了《西遊記》全文。

雖然閱讀的《西遊記》全文很多字不認識、很多詞句意思不明白,但是我還是明白了很多道理,閱讀爲我開啓了靈智的慧光、打開了心靈之門和撐起了成長的天空。

爸爸媽媽講過一個成語“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我覺得《西遊記》裏面團隊合作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性格都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各有所長,唐僧的執着、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勞任怨。在西天取經路途之中他們精誠合作,發揮自我特長,最終渡過了“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

然而,蝴蝶的美麗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豔的`新生命;流星的美麗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後卻浸透着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每當我們羨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後,有着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

例如唐僧經常被妖魔抓走,面臨被吃的風險,但他是取經過程中意志最爲堅決的團隊靈魂人物;孫悟空本領高超,但也經常面臨生死考驗,如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差點把他燒死,但他還是不離不棄,保護師父唐僧跋涉千里;豬八戒性格懶惰,但是最爲忠心,每次化緣、尋找食物都第一個向前衝;沙僧最老實,一路千山萬水肩扛背挑,還需要協調師兄弟幾個的矛盾。

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堅持、忍耐中的執着纔是《西遊記》要告訴我們的一個做人道理。

還有就是孫悟空一個筋斗就可以翻十萬八千里,那爲什麼不直接帶着唐僧坐筋斗雲去取經呢?我想了很久才明白,這只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沒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的東西,一切事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

就像歌詞中唱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想要成功不能只依賴捷徑,要踏踏實實地沿着腳下的路走下去,不管路的兩旁是荊棘還是鮮花,不管路的上方是豔陽還是陰雲。

《西遊記》讀後感15

眼前的這本《西遊記》,我已經爛熟於心。這本書或許你們已經看過很多遍了,他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經過重重磨難,終成正果。這本書雖然連環畫畫過,動畫片演過,但我再度看這本書時,卻悟出感受到了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堅決信念以及勝利的來之不易。那唐僧堅決的一言一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許多人很努力,但沒有信念,就好比大鵬鳥沒有巢穴。因此,信念是特別重要的。只要有了信念,你就會特別充溢,恆久不會感到空虛、悲觀。有信念的人恆久不怕失敗,因爲在他們面前,失敗只是說明你的不足,只要你努力了,勝利失敗都是值得的。

聞名影星孫儷,曾經兩次考舞蹈學校都沒有勝利,作者舞蹈夢的她依舊走進了部隊文工團。在文工團裏,她因精彩的舞技獲得了驕人的成果。然而命運之神並沒有垂青於她,泛惡給了她一個巨大的打擊——退伍後讓她去做餐廳服務員,也就是說她成了待業青年!這無疑給了他一個晴天霹靂!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她的幻想,學會了堅毅,學會了主動主動地努力抓住一切機會。最終,她參與了新加坡“新秀選拔賽”,並獲得了亞軍!賽後海潤集團找到了孫儷,讓她出演《玉觀音》中安心的角色。從今,他的明星生涯起先了!孫儷的事蹟,不是正好可以看出:明星們也有自己的'信念,也有實現信念的決心嗎?

不僅是明星,作家也如此。德國聞名作家席勒,軍校畢業後就寫了第一部戲劇《強盜》,並耗盡自己的積蓄獲得了在曼海姆劇場上演的機會。但因爲他偷偷離開軍營去看自己的劇本上演而違反了軍紀,被逮捕並嚴令禁止他的創作。他離開了部隊,以堅韌的毅力寫出了多部戲劇,如《陰謀與愛情》等。可他又遭遇了挫折,曼海姆劇場拒絕上演他的兩部新作。他的信念之

火仍舊不滅,又孜孜不倦地寫出了不少宏大著作,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詩人、劇作家。

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誰沒有一時的挫敗?我信任,只要點燃心中的信念之燈,它定會照亮你的前方,使你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