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伍爾夫讀書隨筆

伍爾夫讀書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伍爾夫讀書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伍爾夫讀書隨筆

《伍爾夫讀書隨筆》這本書我讀了兩遍,不是因爲我好學,實在是因爲這本書的嚴肅性讓我時常走神,而且中間還有其他書來插隊,斷斷續續地看完根本沒有感覺。於是定下心來,重新再看一遍。真正沉下心來看,發現伍爾夫的文筆很生動,時而幻想,時而發怒,時而挖苦,並不生澀,伍爾夫的真性情逐漸展開在我的眼前。當看到她的日記節選中有這麼一段,令我會心一笑,“可能是拜倫頭腦裏的奇思異想太多,他的詩讀起來還是有點吃力的,常常讀着讀着就走了神,想到外面去看看風景,或者到隔壁房間裏去。”我也有如伍爾夫的感受,“書不管好壞,讀完後總會讓人覺得好像鬆了口氣……”當然,《伍爾夫讀書隨筆》是一本好書,它的好在於啓發我怎麼去讀書,明白地告訴我閱讀帶給我一些什麼。

伍爾夫一生只做兩件事情,讀書和寫作,但她並沒有把讀書當做高深莫測的事情,她主動降低門檻,謙虛地對我們說“你只要憑自己的天性、憑自己的頭腦得出自己的結論就可以了。”她讓我們拋開成見,敞開心扉,“成爲作者的合夥人和同謀。”這樣便“會從那隱晦曲折的字裏行間,從那些難以覺察的細微跡象和暗示中,看到一個與衆不同的人。”伍爾夫博覽羣書,所以在這本書的書評部分,她能橫向縱向進行各種比較,有肯定,有批判,字裏行間閃爍着無數智慧與詼諧的火花。

伍爾夫與我們相距有八九十年的距離,她所評價的著作更是離我們久遠,我們讀這些幾百年之前的著作有什麼意義呢?伍爾夫並沒有講深刻的大道理,她認爲書中的描述只不過是那個時代生活中的短暫記錄而已,舊書隨着時代的步伐變得過時,但讀一讀這些“日見腐朽”的舊書,“有時也會使你感到震驚,甚至爲之折服。也許只是一封信—但它描繪出怎樣的一幅圖景啊!也許只是片言隻語—但其中隱含着怎樣的一種期待啊!”其實,我愛讀這些時代久遠的舊書,畢竟它們是經過了幾代人,各個種族的篩選過濾,纔會落到我們當代,這是多麼沉重和有價值的沉澱,不去讀一讀,可惜了。

伍爾夫所處的20世紀,女性的權益已經開放了很多,但伍爾夫依然爲女性的地位忿忿不平,尤其對19世紀女性所遭遇的不公平的憤慨多次在隨筆中出現,伍爾夫比當代女性還要強調社會權,實爲一位女權主義者。她認爲,名著中的女性人物多麼了不起,也只是虛構的,那個時代的女性“往往被關在房間裏,甚至捱打。” 她感覺“她們一定在暗處向我們張望,在笑,或者在傷心地流淚。”她去圖書館尋找關於女性的歷史記錄,卻沒有,找到的卻是男人歧視女人的著作,她在悲觀絕望中畫出一幅畫,是想象中的寫這種書的教授的畫像,憤怒令她“雙頰滾滾發熱”,她開始在教授臉上畫圈,“一直畫到他看上去就像一片着了火的灌木叢,或者像一顆裹着火焰的掃帚星—不管像什麼,反正是毫無人樣的,或者說,毫無人味的。”這讓我不由得喜愛上率性的伍爾夫。時光已經走到21世紀,女性地位真的與男人平等嗎?很多現象表明並不見得,他依然排在她的前面,不信你在輸入法敲“ta”試試。

種種原因,歷史上沒有出現女性莎士比亞。睿智的伍爾夫創造出一位莎士比亞的妹妹,方便闡述這個原因。莎士比亞妹妹是有着創作天分的姑娘,一點兒不亞於莎士比亞,但她依照莎士比亞的方式行事,最終的命運是“痛苦不堪,最後在一個冬天的夜裏自殺了,屍體被埋在城外的某個路口,也許就是今天大象城堡飯店前那個公共汽車站所在的地方。”伍爾夫諷刺手法開始顯現,帶出現世的地址,就像真的一樣。

我都能想象她恨得咬牙切齒的樣子。除了社會環境,阻礙女人成爲藝術家的還有男人。伍爾夫繼續批判19世紀的男人,“涉及到了那種非常有趣、非常隱晦的男性情節—就是這種情節,極大地妨礙着女人的行動。這是男人內心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慾望,總希望女人低他一等,或者說,總希望自己高女人一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男子主義,過去普遍存在,現在依然存在。可見一位作家不僅僅靠着非凡的才能造就,還需要社會的呵護。

受歧視的女性沒有創作條件,但對作家的創作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像畢加索的繪畫靈感離不開女人。伍爾夫也提到這一點,作家們“曾得到過女性天賦的激發,從而獲得了創作靈感。”她接着描述了生活中的場景,也許在哄孩子,也許在做女紅,“這似乎很簡單,但不管怎麼說,不管生活有多複雜,女人做的事總是生活的根本。”這就是女人特殊的天賦,讓疲沓的男人看到這個場景便感覺到精神振奮,“心靈彷彿又獲得了元氣。”

《伍爾夫讀書隨筆》中最好看的是伍爾夫的書評,雖然大部分書我都沒看過,但伍爾夫幽默,詼諧,富有想象力的語言,讓這本隨筆就成爲了好看的著作。每一篇書評並不僅僅涉及到這一本書,這一位作者,她經常採用對比的手法來評價,可見伍爾夫閱讀量有多大,思考有多深。

“讀《蒙田隨筆》”中,伍爾夫認爲在文學史中,寫自己而獲得成功的只有蒙田、佩普斯(17世紀英國日記作家)、盧梭(18世紀法國哲學家,著有《懺悔錄》)。“能興之所至地講述自己,能把自己靈魂中的不安、騷亂、乃至缺陷,不管什麼都和盤托出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蒙田。”雖然過去了一個又一個世紀,人們依然閱讀這本自畫像,“他們凝神觀望,彷彿看到了自己的面容。”通過一本書,人們認識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靈魂模樣,那麼他便不會渾渾噩噩度過一生,改善或者追隨自己的靈魂,去追求,去探索,將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真正地去生活,自然便會找到幸福感與充實感。我想,這是閱讀帶給我們的益處。

蒙田寫到了旅行,“當我們出發去旅行時,毫無必要預先定好當晚在何處投宿,何時一定要返回—旅程本身就是一切。最要緊,也是最難得的,倒是在啓程前能找到一個和我們合得來的人。”這樣的主見,在21世紀也不過時呢,雖說是“舊書”,對我一樣有指導意義。從旅行說到人生,“美無處不在的;美和善相互毗鄰,緊緊相連。所以,盡情享受人生旅途之美吧!不必老想着旅行何時結束。”

在“斯特恩的《傷感的旅行》”中,也提到了旅行對人的意義,“旅行(人生就如一次旅行)是用不着看什麼旅行指南的,只要問問我們自己的內心就行了。”伍爾夫說,“真令人驚異,這種對個人內心感受的強調,這種對旅行指南之類的東西的鄙視態度,其實已頗具現代意味了。”

伍爾夫的評價語言時而溫柔體貼,“他(斯特恩)的文筆精確無比,讀來給人的感覺好像是他潛到了波瀾起伏的人心深處,把人心中極其細微而又瞬息萬變的種種情感、幻想和衝動都看得清清楚楚,然後又把那裏的一切都分毫無爽地、繪聲繪色地摹寫了出來。而且,他還把流動不定的東西和穩固不變的東西巧妙地結合到了一起,就如潮汐退去後的沙灘,看似靜態的,但一道道大理石花紋似的波紋又分明顯示出潮汐流動的形態。”沒有看過《傷感的旅行》,但伍爾夫的這段評語就已經很美。

伍爾夫的評論又時而生動形象,好似具有情節一般,“他(斯特恩)先是把我們引到深淵邊上,讓我們朝那罪惡深處看上一眼而不由得感到膽戰心驚;然後,他便突然把我們引向另一邊,又讓我們一下子看到大片嫩綠的草地而感到心曠神怡。”

伍爾夫是細膩的女人,也是嚴厲的`女人,有表揚有批評,不失公允,“如果說《感傷的旅行》這本書有什麼毛病的話,毛病就出在斯特恩在本書裏總想自我表白,總想要讀者承認他是有道德感的。這本書雖然不乏才氣,但寫法上不免單調。”

在隨筆中,伍爾夫經常用對比來評價作家,“哈代的小說和其他一些小說家的作品不同,其中沒有某種令人愉悅的東西。哈代沒有簡·奧斯汀的精美,沒有梅瑞狄斯的機敏,沒有薩克雷的超脫,也沒有托爾斯泰的驚人智慧。”那他有什麼呢?我不禁疑問。繼續看下去,分析了上述作家的精美,機敏等等之後,伍爾夫說,“哈代的小說即談不上精美,也談不上機敏—它們沒有那種直射人心的光芒。他的小說中的光芒是向外投射的,首先爲我們照亮的是一大片昏暗的荒原和一棵棵在暴風雨中搖搖晃晃的樹木。

然後,當我們被引領回房間裏時,我們在爐火邊看到了零零星星的、互不相干的一些人物。這些人物,都是孤零零的,即使在暴風雨中也依然孤身一人。但令人驚奇的是,當他(或者她)越遠離人羣而變得孤苦伶仃時,他(或者她)的個性便越鮮明、越突出。”就如我們需要個性不同的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閱讀特質不同的作家寫出的書籍,品嚐不同的人生。這些作家擁有各自的能力與個性,他們描繪出離我們時空遙遠的某個時代某個地點的生活畫面,我們會發現裏面多少都有自己的影子,也許不爲人知甚至不爲自己所知的那一面,因爲這些作家描繪了整個人類的生活畫卷,他們的著作具有了普遍性,也因此流傳至今。

靈魂是人類最高無上的,也是無聲無息無影無蹤的,通過閱讀,我們也許能發現我們的靈魂。伍爾夫評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就像一片波濤洶涌的汪洋大海、一場雷霆萬鈞的暴風驟雨,或者說,就像一個巨大的洞穴,裏面岩漿沸騰、噗噗作響,然而又非常吸引人。他的小說是完全用靈魂建構起來的。”這段話讓我想象着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會有多麼驚心動魄啊!也許,我們閱讀這樣的小說,會發現靈魂的雙面性,善良的人也會有陰暗的心理,作惡多端的人也會有內心的柔軟之處。我想,這樣的閱讀,促使我們叩問自己的靈魂,反思我們自己的行爲。

《伍爾夫讀書隨筆》最後一句話是,“得做飯去了,這是我扮演的另一個角色。”我喜歡這個結尾,因爲也正是我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