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八女投江》讀後感

《八女投江》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導語: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爲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指導員冷雲率領下,與日僞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僞軍,使部隊主力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卻被敵軍圍困河邊。以下是本站分享的 《八女投江》讀後感,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八女投江》讀後感

《八女投江》讀後感

自從我讀了《八女投江》這篇文章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心被八位女同志的壯舉深深地震撼着。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部隊要過牡丹江,遇上了日本軍,八位女戰士機智地把敵人引開了,於是他們便與敵人展開了鬥爭。在戰鬥中,黃桂清和郭桂琴受了重傷,八名女戰士處在三面受敵,一面臨水的絕境,冷雲和另外七位女戰士一起從容地向烏斯渾河深處走去。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八位女英雄英勇不屈的精神所折服了,她們的豪言壯語,就是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的聲音,她們用鮮血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日壯歌,他們其中的一名戰士叫王惠民才13歲,和我們年齡差不多,我和她們比一比,我真是自嘆不如。她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塑造了民族英雄的形象。我不禁沉思:是什麼力量促使她們如此這樣的勇敢頑強呢?我想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的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無數中國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她們把祖國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把爲國捐軀看着最崇高的事情,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實踐證明,有了強烈的愛國之心,纔有感人的報國之舉。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家長對我們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有的小朋友厭倦了這種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對待玩具更是喜新厭舊。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不要怨天尤人,因爲我們是祖國的棟樑。我們要從爲國捐軀的烈士手中接過重任,珍惜時間,勤奮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安息吧,爲國捐軀的烈士們。我們會把你們的精神發揚光大。

《八女投江》讀後感

1.八女英靈,永垂不朽,八位女戰士面對生死抉擇,毅然選擇了投河,表現了他們寧可犧牲也不當俘虜的崇高精神。他們是不願戰友爲了自己而犧牲在敵人的槍下,盼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活着衝出包圍圈,他們早已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八個女戰士用生命換來了部隊的安全,他們的壯舉讓敵人感到驚訝,證明了中國人民是寧死不屈的,這纔是堂堂正正的、了不起的中國人!

中國有數不清的抗日英雄,其中很多是無名英雄,他們都視死如歸、堅強不屈。"八女投江”講述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蹟。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面對日僞軍逼降,她們誓死不屈。冷雲堅定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爲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着《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爲真理而鬥爭……”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爲弘揚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爲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在紀念碑上,有着用金字刻的她們八人的名字。中華兒女爲民族解放事業敢於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被深深地鐫刻在了石碑裏。她們的高尚氣節,至今仍強烈地感染着千千萬萬箇中國人民。

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要做新時代的小戰士,好好學習,奮發努力,長大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辜負革命先烈對我們的殷切希望,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2.今天放學作業不多,沒多久我就寫完了。閒着沒事,我拿出《軍歌嘹亮》這本書讀了起來,當讀到《八女投江》這一篇時,我被文中的故事震撼了:

1938年10月的一天,抗日聯軍第五軍和第四軍轉戰到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岸時,包括指導員冷雲在內的八名女戰士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繫。第二天,師部與她們取得了聯絡。誰知就在此時,師部卻遭到了日軍的襲擊。爲救師部,八名女戰士決定將敵人吸引到她們身上,掩護師部突圍。她們連續擊退了敵人三次衝鋒後,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沒有了,爲了不當俘虜,八名女戰士手挽手,高唱着《國際歌》英勇地投入了江中。犧牲時,她們中間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這是多麼悲壯的情景啊!我的腦海裏不時浮現出她們投江的畫面。八女投江,氣壯山河,爲抗日戰爭譜寫了一頁感人的詩篇。她們的勇敢值得讚歎,她們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同時,對照她們,我感到非常慚愧。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常有怕吃苦的想法。尤其是到了假期,我常常貪玩,寫作業不那麼積極,總想玩過了再寫,有時遇到一點小問題不認真思考就卡住了,指望有人來幫忙,學習缺少不怕困難努力克服的精神。和八位女戰士比起來,我就是做了困難的“俘虜”,她們連死都不怕,那麼坦然面對,而我的表現真是太丟臉了,我真該學習她們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用這種精神激勵自己改正缺點,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感謝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今天的幸福。

我要記住這八位女英雄的名字:冷雲、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董桂清、王惠民、李風善、安順福,常提醒自己,向她們學習。

《八女投江》讀後感

讀了《八女投江英雄事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1師的八位女戰士在危急的情況中,掩護大部隊突圍。當大部隊成功突出了包圍圈時,發現八位女戰士還未逃出包圍圈。讀到這裏,我的心收縮成一團。但是八位女戰士在敵人的誘惑中,她們誓死不屈,透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臥倒時,挽臂涉入了背後冰冷的烏斯渾河。

八位女戰士是多麼勇敢啊!爲了掩護大部隊安全逃離,捨己爲人,犧牲了自己。在面臨僞軍逼降和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依然誓死不屈。而冷雲說的那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受益無窮。“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爲祖國的解放而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這中華兒女堅強不屈的聲音讓我心潮澎湃,我想道:八位女戰士誓死不屈的精神讓我佩服!讓我分外激動。

而文中提到的狼牙山五壯士的舉動也讓我記憶深刻。他們爲了羣衆和連隊主力不被敵人發現,選擇了一條“死路“——爬上懸崖。到達山頂後,又用石子向敵人的頭上砸去,打敗了一些敵人後,相繼從懸崖往下跳。他們的舉動令我的心猛烈地一震——我被他們的舉動所震撼了。

當我讀到八位女戰士跳入烏斯渾河,我的心突然涼了一截:我爲八位女戰士的犧牲而感到痛心,爲那一羣敵人而感到憤怒。八位女戰士爲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寫下來“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那八位女戰士誓死不屈的精神讓我們深省,年輕的生命,在湍急的烏斯渾河裏戛然而止,畫上了那抹鮮豔的血色!

八女投江,壯氣永存,這是中華民族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最好的彰顯,是中國紅色最美的詮釋。是啊,新時代的我們,更應銘記這段英雄的歷史,用自己的行動繼承她們的遺志,讓八女精神在我們心中播下種子,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