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苔絲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大綱

苔絲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苔絲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苔絲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苔絲優秀讀後感1

午時讀完《德伯家的苔絲》,托馬斯·哈代以往是一個那麼值得爭議的人物,但我不想評論此書的價值所在,我只想很簡單的闡述一些他筆下的那個女人——苔絲。

看到“癡心女子”和“冤家路狹”感覺很難過,很壓抑,眼淚在眼眶打轉,最終眼淚下來了,也讀完了,雖然早已結局,但真的看到的時候還是感覺很難受、很難過。多少詞彙在腦海中出現,而我,只能用一個短語來形容苔絲——天真的美。她是美麗的鄉村姑娘,雖然有着貴族血統卻依然純樸,美,不是一種外表,而是內心高雅純潔的表現。心靈純淨自然的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而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淨透明的依然是藍天。

一向想如果沒有開頭那個牧師的幾句話,也許可憐的苔絲會是另一番生活,然而,十六歲的鄉村女孩苔絲的杯具就從那裏開始了。苔絲愚蠢的父親忽然明白自我是一個大貴族的後裔,就在算計着怎樣才能享受貴族的生活就逼着苔絲去認親,結果天真的苔絲遇上了毀了他一生的那人——亞雷。他是苔絲宿命中永遠逃不開的仇。奪去了苔絲所有的夢想,以及追夢的本事,奪去苔絲的青春年少的純真的渴望。然而,我們那個天真的女孩,依然是如此清純,如此單純到讓人疼惜的女子。

苔絲決心開始新的生活,就去幾百裏以外的奶牛場工作了,在那裏,她遇上了她第二個不應當遇上的人,至少我是這麼覺得,一個她真正愛的人,但我始終以爲那個人辜負了她的愛,他的舉動我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僞善。如果沒有克萊,苔絲的一身是杯具化爲平淡,然而克萊的出現卻是在杯具的背後塗上更濃墨重彩的黑暗。其實我相信克萊是愛苔絲的,不然也不會在夢遊時表露自我的情感,但,他還是被道德束縛着,不能理解這突如其來的一切。

克萊正是因爲苔絲獨具特色的純淨才愛上她並向她求婚。對克萊奔涌的愛潮,窒息的是苔絲自我。他用他的愛傷害着那個天真的女孩兒,給她幸福的期望,又全部抹殺。而她也用她所有的愛折磨自我。苔絲經過內心的痛苦掙扎,決定理解克萊的感情。可是當苔絲向她所愛的人坦白她那受傷的過去時,那所謂的愛人卻猶豫了,對愛人的不理解和對感情的不堅定讓克萊最終選擇了離開。

苔絲心碎了,當她幫她的傷口細心翼翼的展此刻所愛的人的面前時,她期望的是理解,是原諒,可是狠心的愛人在弱小的苔絲的傷口上灑了一把鹽。他並不是一個感情很專一的人,也許我們看見他對苔絲那種深深的眷戀,可是當苔絲的失真違揹他表面所鄙視的宗教時,他毫無餘地的選擇了退縮,並且退縮得是那樣的磊落不羈。

苔絲今後又要一個人應對生活了,還要向父母隱瞞事實的真相,裝着很幸福的樣貌,並且從僅有的一點生活費中寄錢給父母,克萊的離去,苔絲從事着最髒最累的工作,忍受着身體和心理兩重的磨難。而此時,那個口口聲聲說愛她的男人在哪裏?但她卻始終惦記着自我的丈夫有一天能夠原諒她。我只能說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絲喜歡克萊,並把克萊當成他生存的全部源泉,甚至能夠說他就是她的救命稻草,所以她的全部意念都是存在這樣一個人物身上,而應對現實感情是多麼蒼白無力啊,美貌與高貴的血統,也許是戰利品,但不是武器。也許我們的苔絲,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絲看到回來的克萊傷痛欲絕奪門而去,苔絲也悲痛不已,抑制不住自我內心的仇恨,拿起了刀,將她多年以來所受到的屈辱與艱辛都發泄在刀頭,刺向了那個毀了她一生的男人。後就奔向黑漆漆的馬路,追趕她的安琪兒去了……

雖然苔絲和克萊最終度過了五天完美的時光,可是,爲愛復仇的苔絲結局依然悲慘。一切平靜了,苔絲在生命的最終一段時間裏最終和她愛的人體驗了真正的蜜月,那是她生命中的最終一站,是她最終解脫的日子。心碎的她,帶着夢想和遺憾走向絕路的人生,在最終的,又是最漫長的,幸福的一夜……在生命中最終一次日出之時,她把對人生、感情的遺憾帶去了——另一個——美妙的世界。

我就是不明白,一個很好的天真女孩爲什麼會落的如此結果?她有什麼錯?漂亮?天真?自尊?也許你的天真善良真誠是你美之源,亦是悲之源。

  苔絲優秀讀後感2

這是一本催人淚下的英文小說,從來沒有一本外國小說像英國十九世紀作家托馬斯哈代書寫的《苔絲》這本書一樣,能讓我第一次閱讀就完整的讀完全書,並且在最終一章,看到苔絲走向絞刑架之後升起黑旗的時候,竟然讓我忍不住地掩面流涕。以至於以往在大學時期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裏手不釋卷地反覆研讀這本書的中文版,由於太喜歡這本書,嘗試讀完了《苔絲》英文版,最終它成爲了我學習英式英語的典範學習教材,時至今日,我還一向反覆聆聽小說英文版《苔絲》。

苔絲在五月節舞會上繫着的紅色髮帶,還在美麗的布萊克摩爾谷熠熠閃光,五月節的舞會上她靜靜地看着自我鍾情的男孩挑選了其他的姑娘作爲舞伴,這是一次緣分的錯失。在德伯家的農場她遭受阿萊克的欺凌之後,一個人靜靜地離開。在奶牛廠裏她靜靜地愛着安琪兒,又靜靜地等待安琪兒回來。就連她的掙扎與反抗,都是那麼沉默,悄無聲息。

她出身於德伯維爾家族,有着純正的貴族血統,又生在淳樸的鄉村之中,這一切造就了她的純潔和質樸的優雅。哈代賦予了她至真至美的個性,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生命就如同一棵傲立的小樹,雖然有寒冬落葉,但等到春暖時,又是枝葉喧鬧。苔絲自始至終都是純潔完美的,一如她的外表。女人珍視美麗,而美麗給女人帶來的,卻往往不是幸運。世人也珍愛美麗,可是卻沒有人真正明白怎樣去愛,然而被生活所迫,苔絲被阿萊克無情地玷污了。

苔絲走出陰影之後,重新生活,並遇到了相愛的安琪兒,他們幸福的戀愛並最終結成伉儷。可是安琪兒因爲理解不了苔絲的過去,痛苦地離開了苔絲,孤身一人前往巴西。安琪兒走後,阿萊克又找到苔絲,再次提出豢養她,這是出於佔有的慾望還是內心對苔絲的愛戀呢?在苔絲已經窘迫得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是落井下石,也是拉了一把苔絲,給了苔絲一家一條生路。阿萊克是精神上的虐待者,她是把苔絲推向深淵的直接兇手。

安琪兒,有着良好教育的正人君子,與苔絲深深相愛,他的愛的確比阿萊克高尚的多,可是他的所做作爲,對於苔絲的毀滅,卻有着比阿萊克更甚的推動作用。怎樣能夠忽略哈代對苔絲與安琪兒戀愛的浪漫描述呢?在漲了水的河道上,安琪兒一步一步慢慢把苔絲抱過河去的情景,讓細心閱讀的讀者怦然心動,那種青澀與純潔,是那樣的自然。安琪兒對苔絲的愛,是君子之愛,他愛的是苔絲的內心,苔絲內心的純潔和憂鬱的結合,正是吸引安琪兒之處,這種內心的場域,是阿萊克這樣的淺薄之人所永遠無法到達的,這樣的區別,也正是苔絲深愛安琪兒卻從不對阿萊克施捨一點溫柔的原因。然而,這個能觸及最深刻感情的男子,卻因爲嚴重的感情上的潔癖和傳統觀念的束縛,把自我的愛人按壓在沒有空氣的深水之境。

可憐的苔絲,父母因爲生活的重壓,能夠把自我作爲交換物質的籌碼;垂涎於自我美貌的阿萊克,也能夠輕而易舉地傷害苔絲的身體,但苔絲聖母般的靈魂彷彿有着天生的自我淨化功能,她沒有在這些苦難面前低頭。但安琪兒,不是苔絲靈魂的伴侶嗎?爲什麼還難以包容一顆被傷害過摧殘過的心靈?在我看來,安琪兒就是苔絲毀滅的最大推手了。可憐的苔絲,爲愛而生存,因愛而毀滅。苔絲的愛,源於對父親、對母親、對妹妹、對弟弟,更大的傷害也來自於她對愛人的愛,小說將苔絲最終被警察抓捕的場景安排在英國著名的景點——巨石陣,她像祭壇的祭牲一樣,爲愛犧牲了自我,包括自我的生命。

哈代的女性主義情結,在他的筆下,苔絲的幾個女性工友,瑪麗安、伊茲和萊蒂身上都閃爍着人性的光輝。她們都深愛着完美的男子安琪兒,也從來對此毫不掩飾,當她們明白唯一有幸得到安琪兒的僅有苔絲一人時,她們不但沒有絲毫的嫉妒,反而深深地祝福苔絲。當安琪兒出走,苔絲被阿萊克糾纏,她們化名寫信,請求安琪兒快快回到苔絲身邊。哈代完全把她們神聖化了。哈代的這種筆觸,讓我不禁想到曹雪芹:女兒是水做的,乾乾淨淨,男人和時代,用他們的骯髒玷污了這聖潔。整篇書中,毀掉苔絲一生的是三個男人——她愛慕虛榮的父親、假稱她表哥的阿萊克、與她結婚的克萊爾,最終把苔絲推向死亡深淵的確實與她結婚,號稱最愛她的安琪兒(即angel),在英語一詞中,angel是天使的意思,可是正是苔絲摯愛的安琪兒最終把苔絲推向了死亡的深淵,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整篇小說除了苔絲少女時期五月節、苔絲走出陰影之後到奶牛場工作這兩段篇章充滿陽光和歡快的氣氛之外,杯具氣息籠罩全文。每當人物即將發生杯具時,托馬斯哈代在小說中的自然環境和宗教色彩也相應變得異常凝重,主人翁苔絲的杯具色彩異常濃重,小說場景甚至將苔絲最終逃亡的被捕點設置在英國著名的巨石陣放祭牲的石頭上,這在閱讀過程中仔細品讀,更能理解《苔絲》小說中的意境。

托馬斯哈代,“一個聳立在維多利亞時代和新時代交界線上的憂鬱形象”,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有着悲天憫人的文豪氣質,他借苔絲之口,表達了對幻滅的熱烈迎接。《苔絲》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托馬斯哈代個人生活經歷和思想狀態。

我深深地喜歡《苔絲》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去愛自我的愛人,如何去保護我所愛的人。我閱讀這本書已經十七年了,未來還將繼續閱讀。

  苔絲優秀讀後感3

這是我第二次看《苔絲》,看着的時候,自我有點憤怒,怎樣能是這樣的呢?不一樣社會,不一樣東西,不一樣結果。

一個那麼好的姑娘就這樣被這個社會玷污了,碰到了錯的人,家庭的原因,讓她沒能看清這個社會的樣貌,不知是否相信那些關心她的人,人的誘惑也是一樣的,憑什麼男女之間是那麼的不公平哈。是女的真的就那麼珍貴嗎?

苔絲,從你身上我看到了,你的寬恕,你的諒解,你對愛的堅持,你一向在追求着自我的真愛,過程是艱辛的,可是結局有點完美。有點厭惡安奇,明明那麼愛苔絲,就因爲她被世俗給污染了,你對她冷冰冰的,都不給人家機會,嘴上說能夠寬恕人家,結果類。還不如對苔絲狠點呢,就不要有那麼多的依靠了,就不會抱有那麼多的期望了。可能還會有另一種結局。

突然發現,無論是愛還是被愛,都是一種杯具了。被一個你不愛的人愛上,他有那麼固執,那麼庸俗,像個流氓,和你說話帶着有點調戲的感覺,對你肉體上總是佔有慾的,真是想想都覺得可怕,又因爲某種原因,不能擺脫他,哎,怎一個杯具呢?愛上一個你愛的人,他以往和你說,無論做了什麼錯事,他都會原諒你的,可是,絕對不可能的,這種情景實現的機率不大,自我還是看着辦吧,不是什麼事都能夠那麼坦白的。最可靠的人就是自我了。

  苔絲優秀讀後感4

《苔絲》這本書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的作品,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我買的是譯林出版社的版本。我從小到大買世界名著還是蠻認準這家出版社的,翻譯的不錯並且每本書的序都寫的很好。提議先讀書最終再去看序言,不然劇透過後讀書的意願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這本書的劇情猶如過山車一般,起伏十分的大有的時候主人公的情緒變化甚至就在一瞬間。全書的第一頁寫着:苔絲,一個純潔的女人。這便是全書討論的主題了,苔絲是否是一個純潔的女人?我給的答案是肯定的。個人認爲這本書不僅僅好在作者大師般的寫作功底,他有用很多的環境描述、側面描述等來渲染,這本書更可貴之處是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的。

全書我還很喜歡的一個點就是作者把人物塑造的很好。在許多作品中都會或多或少存在那麼一兩個完美的人,他們的言行舉止竟顯人性的光輝。可是這本書的主角們都不是完美的。男主角愛的真誠,他絲毫不嫌棄苔絲的貧窮,我一開始還以爲是那種霸道總裁的戲碼,讓人直呼好一個癡情男,奈何他卻十分在意女性的貞潔和家族的名望。男二號是個沒落的貴族子弟,他囂張跋扈、自大狂妄,雖說在故事中有點浪子回頭的感覺,有一段時間還給別人去說道,可是很遺憾“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次意外的邂逅還是將他打回原形。女主角,苔絲,是全書中近乎完美的主角,她美麗、善良、勤勞、忠誠,擁有很多很多優秀的品質。可是她愛的卑微又缺少足夠的定力,最終就是她爲數不多的缺點導致了杯具的化身。

我看到女性題材的文學作品就很容易與《簡愛》這本書進行比較,當然《簡愛》一向都是我心中這類小說中的top1。我看《苔絲》看到一半的`時候覺得這兩本書的母題不是一樣的嗎?可是等我看完後我發現雖說都是以女性爲主人公和書名可是側重的主題是不一樣的。《苔絲》討論的是女性的貞潔和男性對女性的固有看法,而《簡愛》更多的是教一個女孩子如何去愛。我想,如果苔絲有簡的一些灑脫,那麼故事的結局必須會不一樣了。

  苔絲優秀讀後感5

《苔絲》被稱爲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瑰寶,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作者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個聳立在維多利亞時代和新時代交界線上的憂鬱形象”——托馬斯哈代。

《苔絲》寫的是社會把一個純潔、質樸、正直、刻苦、聰明、美麗的農村姑娘逼得走投無路,最終犯案而被判絞刑的故事。這是一個杯具,它無情地批判了社會現實,也從一個側面揭露了英國上流社會的腐朽墮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苔絲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姑娘,但作爲女人,她擁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臉蛋,和恰到好處的身材。哈代給這個人物以重墨描繪,那就是着重寫了她的外在形象。這個形象年輕美貌,天真活潑。給我映象最深的是她性感的嘴脣,和她脣上的曲線。粉嫩嬌豔,如花沾露的脣,再加之細緻分明,乖巧柔美的線條,在顧盼流轉間,不動人也難。就是這樣一位年輕美麗質樸的姑娘,她善良純真的天性卻被狠毒自私的上流社會的一位青年貴族亞力克利用欺騙,始終不能擺脫亞力克的陰影,而走向黑暗的深淵。她無力擺脫這種悲慘命運,只能用極端扭曲的方式對加在她身上的壓迫進行反抗。可是這反抗又有什麼用呢?只可是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瞬間就會消失,被人們所遺忘,完全不可能動搖整個冷酷殘忍的社會。所以說,只靠個人力量的反抗,根本不起作用。這也是人性乃至社會的悲哀。

當她好不容易逃離亞力克的魔掌,隨後去農場工作,並遇見了自我今後所愛的人——克萊爾,克萊爾欣賞苔絲的純真可愛,在工作中交流頻繁,感情不斷升溫,最終墜入愛河並義無反顧地結婚了。就在幸福快要來臨時,因爲苔絲的對過去不堪往事的吐露,導致兩人從幸福的高空一下子跌入了現實的谷底。克萊爾因爲理解不了這一事實,毅然離開苔絲,遠走他鄉,無情地拋棄了可憐的苔絲。就是這樣一位遭到命運戲弄的可憐人兒,想要與愛的人在一齊幸福生活,就連這樣一個簡單平凡的願望也沒法實現,最終走投無路,惶惶不可終日,再加上亞力克的騷擾,她萬念俱灰,對生活完全失去了期望,而動了殺念,殺死了侮辱她的,一向讓她痛不欲生的亞力克。在殺死了亞力克之後,苔絲並沒有爲此後悔難過,而是一下次簡便了,因爲死對於她來說是一種解脫,她最終自由了。她以死來證明自我對感情的忠誠,來成全自我和克萊爾純潔完美的感情而沒有遺憾。亞力克也爲當初拋棄苔絲而感到後悔,帶着巨大的悲痛與歉疚歸來,並與即將被處死的苔絲度過了她生命最終五天歡樂的時光。可是他失去了一個深愛她的人,一個把他當做生命一部分的人,一個能夠爲了他去死的人。可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因爲他的自私和所謂的虛僞道德的約束,而使苔絲陷入悲

慘的境地。對於苔絲來講,克萊爾是她的期望,是她一切歡樂的源泉,她爲認識他而感到幸福,可是克萊爾把她最終一點期望也給抹滅了,即使之後克萊爾請求苔絲的原諒,以及在苔絲死後懷念追憶她,也無濟於事。能夠說,克萊爾也間接促成苔絲的死亡,可是直接促使她走向死亡的還是這個社會,是社會的杯具。其實社會中像苔絲這樣的可憐人很多,他們雖然身份卑微,但他們作爲獨立的人格,不應當被社會歧視拋棄,而是應當爲他們供給一個能夠傾訴的平臺。這樣纔不會出現如此多的杯具。

如果說卡門的美在於野性叛逆,簡愛的美在於倔強頑強,那麼苔絲的美必須在於純淨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而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淨透明的依然是藍天。雖然小說女主人公身份低賤,遭受了無恥之徒的玩弄和侮辱,歷經重重磨難,最終走上了錯誤的道路,但我們依然讚美苔絲不屈服於命運,敢於和不公平命運做鬥爭以及爲愛奉獻的精神,她單純善良的形象將永遠留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苔絲優秀讀後感6

如果說卡門的美在於野性叛逆,簡愛的美在於倔強頑強,那麼苔絲的美一定在於純淨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爾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淨透明的依然是藍天。

苔絲有着貴族的血統,卻依舊淳樸自然,從不自傲美,不是一種外表,而是內心高雅純潔的表現,宛如鄉野路邊的秋菊,雖然沒有杜鵑,牡丹的美豔,也沒有梅花的傲骨芳容,卻仍保留自己淡淡的清香。不爭,不傲,身在百花之中,心在藍天之外。

克萊爾正是因爲苔絲獨具特色的純淨才愛上她並向她求婚。可是當苔絲向她所愛的人坦白她那受傷的過去時,克萊爾放棄了,對愛人的不肯定和對感情的不堅定讓她最終選擇了離開。苔絲心碎了,當她把她的傷口小心翼翼的展現在所愛的人的面前時,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諒。可是愛人卻狠心的在弱小的苔絲的傷口上灑了一把鹽。

花落無聲,寧靜的秋天已過,酷寒的冬風吹來,誰也聽不到花的哭泣,因爲她從不在痛苦中哭泣,她的淚留給未來,她期盼着幸福。

雖然後來克萊爾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和狹隘,他的心彷彿看見天上有一顆名叫“苔絲”的星星對他說:“親愛的,現在你原諒我了麼?”

爲什麼不可以抗拒,抗拒那虛僞的道德!一次次的離別,面對感情時的彷徨,又一次的期盼,又一次的後悔。雖然苔絲和克萊爾最後度過了五天美好的時光,可是,爲愛復仇的苔絲結局依然悲慘。

苔絲是勇敢的,她勇於追求自己的所愛,勇於向所愛的人坦白自己那並不光彩的過去,同時她有是無助的,在受到傷害時她無助,在愛人離他而去時她無助,在再次淪陷時她的內心依舊無助,不禁拷問蒼天。爲何苔絲命運多舛?

那麼,親愛的朋友們,請你們謹記,當你能接受一個人時,請你的心像海水一般寬廣的接受她的過去。多給別人一次機會,也就是在寬容自己。

  苔絲優秀讀後感7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篇小說了,可從次數上來看雖是第二次,實質上只能說是第一次,或者說是一次多一點點。我第一次看這篇小說的時候才只是一箇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本事有限,並且讀得也很粗略,那時,我對《苔絲》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絲這個人物挺可憐的,除此以外便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把自我融入整個情節中去,根本沒有對苔絲這個杯具性的人物作過任何有意識的評價,根本沒有想過苔絲一步一步走向毀滅是與其性格,與她所處的環境是如此密不可分。這一次閱讀,我不敢說我已經看懂了,但我對整個情節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瞭解。

《苔絲》的作者托馬斯·哈代在這篇小說中體現出了他悲觀的宿命論,主人公苔絲陷入悲慘境地,但她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濟於事,改變不了命運的安排與戲弄,最終走上絕路。但她走上絕路,絕不像某些低俗小說那樣一味追求情節曲折而硬讓主人公死去,而是有其必須的必然性。

苔絲天性純樸,厭惡趨炎附勢,她性格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點便是她強烈的職責感了,正如苔絲堅決地要把與亞歷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訴她所深愛,並且也深愛她的丈夫安吉爾一樣,她原本能夠完完全全地把這件事隱藏起來,說像她母親教她的,然而,苔絲沒有,她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安吉爾。

我所說的都是苔絲,也許你會問起安吉爾爲什麼會理解不了苔絲曾被亞歷克玷污併產有一子這一殘酷事實而提出與她分居,他不是很愛苔絲嗎?難道他對苔絲的愛並不是高尚的嗎?那麼,我要說,他是因爲太愛苔絲了,他心目中的苔絲是如此美麗,如此善良,是一切純潔的象徵,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見,心目所想的苔絲有任何過錯,他努力扼殺自我對苔絲的感情,他覺得那個屬於他的苔絲已經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經不是他以前所深戀的苔絲,而是有着苔絲形貌的另一個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絲把往事告訴他的那個夜晚,也就是他們開始分居的那個夜晚,他曾夢遊,抱着苔絲走到了樹林中,把苔輕輕放在一口棺材中,看過這篇小說的人必須不會忘記他當時所一向重複說的那一句話:“死了,死了,苔絲,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完美的那個苔絲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絕情,他的棄苔絲而去的行爲,正是因爲他覺得自我失去了當初最真最純的苔絲。

至於亞歷克,我不想多說,他給苔絲帶來的災難是顯而易見的,他對苔絲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對苔絲的愛,因爲愛是高尚的,他對苔絲僅有情慾可言,絲毫沒有愛的根據。然而,苔絲並沒有因爲亞歷克給她帶來的打擊而不純潔,她自始至終都是那麼的純潔,善良,都顯得那麼美麗。

上文也就是我對《苔絲》的一點感想,寫好後,一陣簡便,這些話,一向是我在閱讀過程中想要說的,在那裏一吐爲快,真是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