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苔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苔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苔絲》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苔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苔絲》讀後感1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篇小說了,可從次數上來看雖是第二次,實質上只能說是第一次,或者說是一次多一點點。我第一次看這篇小說的時候才只是一箇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讀得也很粗略,那時,我對《苔絲》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絲這個人物挺可憐的,除此以外便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把自己融入整個情節中去,根本沒有對苔絲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作過任何有意識的評價,根本沒有想過苔絲一步一步走向毀滅是與其性格,與她所處的環境是如此密不可分。這一次閱讀,我不敢說我已經看懂了,但我對整個情節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瞭解。

《苔絲》的作者托馬斯·哈代在這篇小說中體現出了他悲觀的宿命論,主人公苔絲陷入悲慘境地,但她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濟於事,改變不了命運的安排與戲弄,最後走上絕路。但她走上絕路,絕不像某些低俗小說那樣一味追求情節曲折而硬讓主人公死去,而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苔絲天性純樸,厭惡趨炎附勢,她性格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點便是她強烈的責任感了,正如苔絲堅決地要把與亞歷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訴她所深愛,並且也深愛她的丈夫安吉爾一樣,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這件事隱藏起來,說像她母親教她的,然而,苔絲沒有,她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安吉爾。

我所說的都是苔絲,也許你會問起安吉爾爲什麼會接受不了苔絲曾被亞歷克玷污併產有一子這一殘酷事實而提出與她分居,他不是很愛苔絲嗎?難道他對苔絲的愛並不是高尚的嗎?那麼,我要說,他是因爲太愛苔絲了,他心目中的苔絲是如此美麗,如此善良,是一切純潔的象徵,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見,心目所想的苔絲有任何過錯,他努力扼殺自己對苔絲的感情,他覺得那個屬於他的苔絲已經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經不是他以前所深戀的苔絲,而是有着苔絲形貌的另一個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絲把往事告訴他的那個夜晚,也就是他們開始分居的那個夜晚,他曾夢遊,抱着苔絲走到了樹林中,把苔輕輕放在一口棺材中,看過這篇小說的人一定不會忘記他當時所一直重複說的那一句話:“死了,死了,苔絲,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個苔絲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絕情,他的棄苔絲而去的行爲,正是因爲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當初最真最純的苔絲。

至於亞歷克,我不想多說,他給苔絲帶來的災難是顯而易見的,他對苔絲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對苔絲的愛,因爲愛是高尚的,他對苔絲只有情慾可言,絲毫沒有愛的根據。然而,苔絲並沒有因爲亞歷克給她帶來的打擊而不純潔,她自始至終都是那麼的純潔,善良,都顯得那麼美麗。

上文也就是我對《苔絲》的一點感想,寫好後,一陣輕鬆,這些話,一直是我在閱讀過程中想要說的,在這裏一吐爲快,真是爽心。

  《苔絲》讀後感2

按照教授的推薦,看了英國作家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浮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在英國鄉下的自然環境下生長的清純少女——苔絲。她有着鄉村姑娘的純樸自然,又因世襲着德伯世家的學統,骨子裏有一種樸實無華的高貴堅韌的品格。姣好的面容,挺拔的身材以及天性*中的自然情態。她不是驚豔的美,可是你越接近他,就會越愛她。她雖然不是一個純正的信教者,卻也有自己單純的人生追求和生活原則。這樣的一個女孩,沒有人懷疑她應該得到幸福。

苔絲作爲家中的長女,和這個家中唯一體面的人,必須承擔起振興家業的責任來。同時,她又因爲強烈的責任心,非要扛起償還的義務。於是,她的一生由此改變。小說中的德伯是一位莊園主的兒子,沾染上一些壞習氣,行爲放蕩,言語輕浮但是本質上並不是個壞人。他對苔絲的渴望,雖然是出於一種佔有的欲|望,卻也不能說其中沒有愛情。一個正當年的青年,處於生命中最亢奮的時期,對一個異性*的渴求是很正常的,只是德伯採取了非正當的方式。雖然苔絲對德伯的誘惑和接近一直採取了迴避的態度,可是她寄人籬下,並不能再強硬一點,一方面你也不能否認一個青年男人對一個少女的或多或少的吸引。德伯長得不賴,這一點得承認。在一次舞會過後,德伯帶着受驚的苔絲,來到一片小樹林裏,德伯故意製造了這個機會以便和苔絲進一步的接觸。不知是當時的英國世風對於這類事情的避諱,還是中文譯者的某種考慮,關於德伯佔有苔絲的這一段,寫得極爲隱諱,不看下一章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在這個過程中,苔絲處於被動的地位,但如果她當時拼面反抗的話,德伯也不會得逞,苔絲是在一種半睡半醒的狀態下與德伯發生了關係,所以,說德伯誘拐了苔絲可能更確切一些。

再看這兩個人在事後的態度,德伯願意爲自己的行爲承擔部分責任,他要帶着苔絲回農莊眷養起來,雖然他沒有向苔絲許諾正當的婚姻,至少說明德伯只是一個浪蕩公子,而不是本質上的醜陋,要不然,當苔絲被克萊拋棄後,他怎麼會鍥而不捨的追求苔絲呢?至少,他對苔絲是有好感的。而苔絲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情,在德伯的狂轟爛炸下,苔絲或許會有接受德伯的一天,至少也有感動的一天。可是,事情發生了,苔絲天性*裏的自尊不容許自己對傷害妥協,即使在她嫉妒沮喪之時,她也沒有想要抓住命運的稻草,而是選擇了獨自承擔後果,實在今人讚歎。這樣一個樸實的姑娘,竟有這樣的勇氣來承擔鄰人的白眼,世俗的壓力和註定的生活。直至後來,孩子的出生,夭折,生活的壓力,都沒有迫使她向德伯開過口,她實在是個倔強的女子,她把一切都扛下來了。

她終於選擇了逃離,到外鄉去做擠牛奶的女工,既是對過去環境的逃避,也是對新生活的追求。她不敢再談愛情,可又渴望愛情,她才21歲,什麼也不能剝削她擁有幸福的權利。在又可以自由呼吸的草地上,她遇見了安璣克萊,熱忱,渴望自然,充滿理想,智慧的化身,他就是苔絲的白馬王子,是少女時代一個未做完的夢。而苔絲之於他,也正是他執著理想的一部分,是他理想的化身,她無拘無束地成長與自然的環境之下,吸取大地的精華和芳草的養分,克萊要的就是一個純潔無暇的女子,他對生活的理解,要在他的伴侶身上體現出來。這樣的兩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必然碰出愛情的火花。可是,他們的戀愛過程,卻充滿了曲折和艱辛——因爲苔絲的心結。這樣一個心地純潔的女子受了世俗的影響,認爲她不純潔的身體,是不配嫁給克萊的。她一直在徘徊,忍受着理智和情感的壓迫,如果說克萊在追求苔絲的過程中,一直苦於得不到目前的回答,這個痛苦,卻遠不及苔絲內心的掙扎,她不能告訴自己的愛人,怕失去他;她也無法放棄到手的幸福,做違心的拒絕。書中關於這段時期苔絲的內心描寫,是相當精彩的。這種兩難的處境,正是悲情產生的根由。沒有人不同情苔絲,沒有人不希望她獲得幸福,最終她終於做出了讓讀者滿意的選擇,她做對了。

在新婚之夜,克萊向苔絲將了一件青年時代的沉淪往事,並請求她的原諒。天真的苔絲反而很欣慰,以爲可以換來自己的被赦,於是,她向克萊一五一十地交代了過去。克萊愣了,他不能接受,他對苔絲的愛是建立在純潔之塔上的空中花園,一旦底座抽掉,他的愛就會坍塌跨掉,陷入一片虛無。他的愛太脆弱,不堪一擊。苔絲的苦苦哀求,也挽不回克萊的心,於是,他走了,離開了,拋棄了苔絲。苔絲沒有錯,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錯,錯的只是克萊,愛一個人,爲何不能容忍她的過去?那樣的愛只怕是爲了自己那一點點狹隘的人生理想吧!

克萊走了,走得遠遠的,再沒有回來,再沒有一封信,他將苔絲孤零零地丟在了這個世上。如果說以前,苔絲都在爲自己的人生作正確的選擇,那麼這一次,她錯了。也許還有人將苔絲看作監守愛情的勇士,可是,爲一個不愛你的人,是否值得?你將自己丑化,向愛人苦苦哀求甚至甘願作他的僕人,苔絲等待克萊的八年,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隱忍。一個女人,追求美的權利都被主動放棄,自尊也放棄了,她還是一個真正的女人嗎?正在此時,苔絲邂逅了最初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德伯。德伯受了一番洗禮,開始爲過去道歉,並向苔絲正式求愛。當克萊終於想通了哪個愚蠢的貞潔問題,回到故鄉時,苔絲已經是德伯的妻子了。兩人相逢,似有萬語千言,卻也無限惆悵。終於,高|潮在最後上演,苔絲殺死了德伯,追隨了克萊,苔絲的這一行爲,被看作英勇的選擇,爲了愛她不顧一切。可是,苔絲殺人,只是爲了斬除自己心中的那一個死結,也報復自己爲此付出的代價,她無法向克萊報復,德伯的行爲,使她一生都無法解脫,可是,傷害她的,除了德伯,還有克萊,後者更甚。要說恨,單單恨一個人是不對的,這兩個男人,都不同程度地使苔絲屈辱地生活。要說愛,德伯與克萊,也沒有高下之分,德伯的愛,攙雜了太多個人的`慾望;克萊的愛,攙雜了太多虛幻的理想,只有當他在現實生活中碰得頭破血流時,他才能理解愛的意義。可是,苔絲已經爲他的這個領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青春的時光,以及無限的傷害,無可挽回。克萊永遠無法補償。

  《苔絲》讀後感3

《德伯家的苔絲》中的苔絲是勇敢的,在男權時代,敢於談論自尊,但面對現實,她無法逃脫命運的道德枷鎖,這是一個純潔女人的悲劇。

《德伯家的苔絲》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它的作者是英國的著名作家哈代。看過之後,這部作品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對父親沉浸與過去的輝煌家族中,面對兄弟姐妹期盼的目光,面對家中唯一的老馬死在自己手中的場景,苔絲違背自己不想嫁給富人的原則,開始了她不願意過的生活,走上了一條足以毀滅她人生的道路。

純潔的苔絲像一個無助的小鹿,受到了邪惡的亞雷的侵害,她得到的是人們的冷嘲熱諷,承受着別人的鄙視和侮辱。但是,她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着愛情,所以,在安其爾的愛情攻勢下,苔絲總是不敢承認自己的過去,這意味着,她在一點一點地靠近她的悲劇。

當時的英國正處於一個充滿變化和動盪的時期。苔絲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作爲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雖然她美麗、善良、聰明,但是在生活的壓力下,她看起來還是那麼的渺小。

“思想開明”的克萊爾與苔絲之間的感情脆弱不堪,他用根深蒂固的傳統貞操觀念來看待一個女人是否貞潔,不把苔絲的無辜放在眼裏,親手將她推入了絕望的境地。當時社會的道德偏見,讓苔絲再一次成爲資產階級倫理道德的犧牲品。

從一開始,苔絲的美就不是張揚的,她有一雙清澈泛天真的眼睛,卻總是流露出堅定、淡漠的神情。苔絲是勇敢的,在男權時代,敢於談論自尊,在行刑場上的最後一刻,她的冷靜嚇退了所有的人,但面對現實,她無法逃脫命運的道德枷鎖,這是一個純潔女人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