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怎麼教育孩子讀後感範文大綱

怎麼教育孩子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怎麼教育孩子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怎麼教育孩子讀後感範文

  怎麼教育孩子讀後感1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我很想教育好我的學生。工作上我勤勤懇懇,在教育學生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但總覺得學生的發展離自己的目標還差很遠,對自己教育學生的做法也有諸多困惑。《教師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本書中的許多觀點和做法令我茅塞頓開,明白了許多。

其實教育學生,並沒有現成的一成不變的法則。因爲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有選擇地學習別人的好的做法,更要針對自己的學生的個性採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教育自己的孩子時要放平心態。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不顧他們的感受,最終受傷害的會是我們自己。因此,教師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首先應該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孩子。給自己一種爲學生全面發展的心態,將會爲學生未來的發展撲救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學生也將收穫幸福美滿的人生!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回想自己的`童年時,往往會有很多的樂趣。踢毽子、扔沙包、跳皮筋、抓石子、捉迷藏……說來一大串,當時玩耍的樂趣至今記憶猶新。可是看看我們現在的學生,他們又是多麼的可憐。每天除了必須的作業外,玩的內容很少,更甭提有多少花樣了。我們在批評學生的`同時,也應該想一想,其實現在的學生已經很可憐了,他們的童年在已經失去了很多的樂趣。童年的痛苦幾乎就是一生的痛苦。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努力給學生創設一個快樂的童年。

其實,在教育學生時,許多的難題和不解只要我們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作爲教師,我要努力爲學生的成長營造寬鬆的環境,更要客觀地看待學生的長處和短處,要科學地引領他們不斷成長,要多關注學生,要拿出愛心和耐心來,爲學生的成長奠基。

  怎麼教育孩子讀後感2

孩子是每個父母的手中寶,心頭肉,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那麼如何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一人積極上進的學習環境,如何當好這終生老師,如何培育孩子的良好習慣,這是令每個家長都頭疼的問題。

在一個很巧然的機會下,得到了一本《名人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一本書,帶着好奇的心情讀了幾頁,感覺真的是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從智慧媽媽楊瀾到放任教育的潘長江,從霸氣慈愛的陳道明到言傳身教的徐子健,從以柔克剛的樑曉聲到狠心爸爸李嘉誠,他們的育兒經驗各有千秋,但都值得做媽媽的你去欣賞與感悟。

楊瀾的教子經: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大家都知道楊瀾是著名節目主持人,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非常累,但她每天回家都能要求自己細心地聽孩子爲她講學校裏發生的每件微乎其微的小事,這就是身爲一個智慧媽媽應該給予孩子的尊重。其實做媽媽的都一樣,沒有誰是天生的智慧媽媽,所謂智慧媽媽也是通過不斷學習成長的。只要你不斷學習,讓自己的視野更廣闊更深邃,讓自己的心再細一點,你就會成爲一個智慧媽媽,你的孩子會向着你期望的道路越走越順。

樑曉聲:以柔克剛,和風細雨潤子心。順其自然,物盡所能,是樑曉聲對孩子成長的期望。這種辯證的觀點不僅來自於他對事物認識的深刻性,更鮮明地反映了一位名作家的人生觀和人才觀。在一般人眼中,望子成龍是被家長們認爲天經地義的事;以學分高低論英雄更爲普通大衆司空見慣。由此推斷,一些人也會認爲樑曉聲是名人,他對孩子的期望值一定更高,會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一定更會看重高分、名校。樑曉聲卻不這樣認爲。他曾對孩子談過:“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對人的一生很重要,但不是絕對的,丘吉爾、巴爾扎克上中學時都不是成績好的學生。關鍵是根據個人的條件選準人生的座標,定好位,發揮自己所長。”

樑曉聲的教子方法,使我們不僅聯想到魯迅先生的一段話“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但中國父母又有多少能真的做到呢?

在這本書中還講了很多名人的教子經,不管你現在是不是一個媽媽,都值得仔細閱讀。

  怎麼教育孩子讀後感3

假期看過這樣一篇文章《美國媽媽這樣教育孩子》,講述的是一位美國媽媽教育孩子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中講述的媽媽,就好像是我們眼中的後媽,對孩子有點“漠不關心”。這位媽媽的底線:只要沒有生命的危險就行。當孩子掉進小水池時,媽媽看見就像沒看見似的,當孩子從水池中爬出來帶着溼漉漉的衣服又和其他孩子打鬧,美國媽媽還是沒有去關注孩子,甚至沒有讓孩子去換衣服。問其原因:你越是阻攔,孩子越是好奇,大人的阻攔可能導致孩子偷偷地去玩,那時候孩子可能發生危險,當他嘗試掉進水池的感覺並不好玩時,他纔會下次注意並保護自己,當他感覺到溼的衣服不舒服時,他纔會有意避免下次再發生這樣的事情。美國媽媽重視孩子自己體驗生活,在親身經歷中學會自理,學會自立,學會創新,學會生存。但是中國媽媽首先會連哄帶嚇的制止孩子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玩耍,當孩子掉進水池,中國媽媽們會快步急走把孩子扶起來,甚至還會埋怨水池,給孩子換上乾淨衣服那是每個中國媽媽們必須要做的事。中國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大多是的限止和命令,不準這樣、不準那樣,孩子必須在父母的保護圈內活動,孩子的自主探索和探險都被規定在一定的範圍,所以我們的好多孩子就缺乏一些自主和創新……

故事二說的是一位美國機械工程師竟然不會計口算10。3—5。8等於幾,問其怎樣成爲工程師的,雖說數學和其他學科平常考試都不及格,但是可以藉助計算器計算,還有他的爬樹和手工是很棒的,他的爸爸對的要求底線就是:保證一門功課是優秀的就行。所以他有一門自己喜歡的功課,沒有家長的壓力,他對手工越來越有興趣,併爲自己成爲工程師打下基礎……這時我才相信外國的一個九歲孩子10內的加減都不會,盡然敢說長大要造火車,我不能再質疑……

想想我們自己對孩子教育的底線:各門功課必須是優。要求孩子全面發展,但是孩子的能力畢竟有限,最後顧及不了就成了一個平庸者……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家庭的教育,更有利於培養出創新人才,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家長朋友們應該給孩子創設一個“寬鬆”“和諧”“開放”的育人環境,讓孩子自由、快樂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