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雙城記讀後感(通用10篇)大綱

關於雙城記讀後感(通用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雙城記讀後感(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雙城記讀後感(通用10篇)

  雙城記讀後感1

去年寒假我拜讀了《雙城記》這部小說。《雙城記》是以十八世紀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前爲背景的一部小說。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狄更斯。英國和法國是一個緊挨着的國家,它們最短的距離僅僅只有二十多海里,兩國在政治經濟文法生活、血統等方面不斷交流,融合。兩個國家作家彼此寫對方的歷史故事更是屢見不鮮。《雙城記》是英國作家的作品,他是狄更斯晚年所創作的。

《雙城記》的第一句話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被無數人引用。同樣那個時期是最光明的時代,也是最黑暗的時代,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遭遇。

在《雙城記》中正直善良卻慘遭迫害的馬奈特醫生,美麗溫柔的露西,優雅高尚的查爾斯,忠厚老實的洛瑞,外表冷漠、內心熱情,放蕩不羈而又無私崇高的西德尼,扭曲了人性的德發奇太太,豪爽忠誠的普洛士小姐,殘忍陰險的埃佛瑞蒙兄弟……複雜的仇恨糾纏不清,殘忍的復仇製造了更多仇恨,愛在地獄的邊緣再生,卻是以生命爲代價。這錯綜複雜的一幕幕,活生生的展現在面前,彷彿重現了那個失去理智的時代。

讀完這本《雙城記》我感受到歷史的波瀾壯闊,在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裏,農民和工人階級忍受着各種剝削,我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這部小說故事緊湊,讀完這本書我們彷彿身處當時那個年代,作爲一篇文學作品,它的光輝無可阻擋,我推薦給每個人去讀。

  雙城記讀後感2

那是最完美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期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此刻十分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這是狄更斯的《雙城記》的經典開頭,這是一曲時代節奏的起始音符,這是一幅恢弘的歷史畫卷最初的那一筆重重的色彩。

《雙城記》有其不一樣於一般歷史小說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節都是虛構的。在法國大革命廣闊的真實背景下,作者以虛構人物梅尼特醫生的經歷爲主線索,把冤獄、感情與復仇三個互相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故事交織在一齊,情節錯綜,頭緒紛繁。作者採取倒敘、插敘、伏筆、鋪墊等手法,使小說結構完整嚴密,情節曲折緊張而富有戲劇性,表現了卓越的藝術技巧。風格肅穆、沉鬱,充滿憂憤。

小說在情節安排上,採用了他在許多作品中慣用的懸念手法。開篇描述英法兩國動盪不安的局勢,之後是關於活埋和復生的對話,一開始就渲染了一種神祕和緊張的氣氛。這種氣氛隨着故事情節的展開而越發加強。馬奈特醫生出獄後奇怪的縫鞋活動,代爾那婚前和馬奈特的神祕對話,卡爾登和代爾那面貌酷似,這種種疑團加深了小說的魅力,使它的結構猶如巴士底監獄通道那樣迂迴曲折,直到最後才把散見於全書的各條線索串聯起來,創造出豁然開朗的藝術效果。

《雙城記》主要以情節結構取勝。書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上可分爲兩大類:一類是仁愛的化身,如馬奈特醫生、路茜、代爾那和卡爾登;另一類是復仇的化身,如得伐石夫婦、甲克,以及法國革命中瘋狂的羣衆。兩廂對立,壁壘分明,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展示其鮮明的性格特徵。狄更斯喜用的漫畫化手法,在這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其中狄更斯的思想發展過程中佔着一個獨特的地位。尖銳的階級對立在小說中以更爲極端的形式出現。舊秩序、舊制度的崩潰已經不再像《荒涼山莊》中廢品收購商克魯克那樣自我燃燒,也不會像《小杜麗》中克侖南姆夫人宅邸那樣自動坍塌。在英國,像法國革命那樣的一場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正迫在眉睫。《雙城記》是狄更斯對英國統治階級發出的一個強烈警告。

  雙城記讀後感3

狄更斯的《雙城記》是我比較喜歡的作品,我反覆看了三遍。和他的其他小說的冗長鬆散相比,《雙城記》結構更緊湊,更嚴密,故事情節幾乎是一氣呵成。由於懸疑重重,讓人不忍釋卷,急於想知道結局。然而在謎底終於被揭穿,真相大白後,卻引發出讀者諸多的感嘆。

雙城,指的是倫敦和巴黎,這兩座分屬不同國度的城市。故事由臺爾森銀行的老員工洛瑞先生的`一次特殊使命開始,把人帶入那個血雨腥風的動盪年代——1775年。那時,法國處於帝政時期,貴族階層專橫跋扈,底層民衆受到殘酷壓迫,民不聊生。這是法國大革命的前夜。

臺爾森銀行以其良好的信譽,成爲一家百年老店。它的主店在倫敦,而在巴黎有它的分部。由於業務的需要,洛瑞先生時常要在隔海的兩座城市之間往返奔波。而這一次,他執行的是一項特殊使命——將臺爾森銀行的老客戶馬奈特醫生從巴黎祕密接回。18年前,馬奈特被人誣陷,僅憑一張空白逮捕令就被投進了臭名昭著的巴士底獄。在那暗無天日的地方過了整整18年,馬奈特醫生因絕望而精神失常,奄奄一息,最後被當做死人丟棄,才撿回了一條性命。全書的第一部《復活》,講述洛瑞在巴黎的酒店老闆德發日夫婦的幫助下,讓馬奈特父女相逢,並將其成功帶回倫敦,從此過上正常的家庭生活。洛瑞也成爲這家人一輩子的朋友。

接下來的第二部《金線》,是全書中相對比較溫馨的章節。

在露西的悉心照料下,馬奈特醫生漸漸康復,後來做回了老本行,成爲遠近聞名的醫生。五年後,在一場官司中,露西和流亡貴族達內相識。達內被指控爲危害英國安全的法國間諜,馬奈特父女作爲證人傳喚。在律師的辯護下達內無罪釋放,後與露西相愛,並結爲夫妻。當一對熱戀中的情侶沉浸在自己的幸福當中時,他們的父親卻備受煎熬,幾乎舊病復發。靠着堅強的毅力,他很快恢復了理性。而女兒女婿對此卻渾然不知。

達內是法國某侯爵的侄子,他同情窮人,痛恨封建專制制度,自動放棄了繼承爵位,隱姓埋名來到英國,和露西結爲夫婦後過着平靜的生活。轉眼又過了若干年,他們的女兒小露西九歲了。這一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不久,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相繼被送上斷頭臺,法國貴族們紛紛逃亡。達內的僕人被控盤剝鄉民,關進了監獄,向他發出求救信。爲了證明僕人的清白,達內不顧個人安危趕赴巴黎。他的此舉在那場如火如荼的大革命中,無疑是飛蛾撲火。很快達內就被革命者抓住投進監獄,等待他的,是死亡。故事進入了第三部也是最跌宕起伏的一部——《暴風雨的蹤跡》。

爲了營救女婿,使女兒不失去丈夫,外孫女不失去父親,馬奈特醫生拖着年邁體弱的身體,帶領全家來到了曾給他帶來噩夢的巴黎。由於他的巴士底獄囚犯的經歷,他成爲英雄,備受革命者尊敬。在第一場審判中,達內被成功獲釋。然而,就在同一天,他又被抓回去,指控他的,是德發日夫婦。在第二次審判中,驚天案情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線索來源於德發日帶領革命者攻打巴士底獄時發現的一封馬奈特醫生的親筆信,那裏詳細記載了他的冤情,那還是他在精神尚未失常的時候寫的,可他萬萬想不到,有朝一日這封信成了將自己女婿打入地獄的有利證據。

當年,馬奈特醫生還很年輕,一天被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請去”爲一位年輕女子看病。那年輕女子被侯爵污辱,以致發瘋並含恨而死,她的弟弟報仇失敗也被殺死。這個貧苦的家庭一夜間家破人亡。目睹這一人間慘劇,正直的馬奈特醫生選擇了告發。然而,那時候的貴族是可以草菅人命而不被判罪的。馬奈特醫生卻被以一張空白逮捕令投進監獄,從此,他的噩夢開始了。18年暗無天日的牢獄生涯,歷經千辛萬苦,九死一生,他終於脫離苦海,帶着一顆傷痕累累的心回到英國。他以爲從此會和女兒過上平靜的生活。可是就在女兒結婚的前夜,馬奈特醫生才從女婿嘴裏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他姓埃弗瑞蒙德,是他的仇人埃弗瑞蒙德兄弟之兄長的兒子!在那一刻,他的神志出現一過性的混亂自然在情理之中了。不過爲了女兒的幸福,他決定把這個祕密爛到肚子裏。畢竟達內是無辜的,他是個正直善良的青年,並且早已脫離了那個罪惡的家庭。

在法庭上,德發日夫婦把這個祕密公佈於衆,讓民衆的情感急轉直下,紛紛要嚴懲這個流亡貴族。之所以德發日夫婦對達內深惡痛絕,是因爲,德發日太太是那個受害家庭的唯一倖存者——那可憐姐弟倆最小的妹妹。她的這一生唯一的使命就是復仇。大革命時期她打着正義的旗號濫殺無辜。埃弗瑞蒙德家族是她不共戴天的仇敵,儘管侯爵兄弟倆都已被殺,她還要將他們斬草除根,甚至連達內的妻兒也不放過。

在這樣的大情形下,馬奈特醫生是無能爲力的。陷入絕望中的他舊病復發,終日甚至昏沉,露西成天以淚洗臉。誰能拯救這個家庭於危難之中?圍繞着馬奈特一家展開積極營救的,有熱心敦厚的洛瑞先生,有忠實剛正的女僕普洛斯小姐,以及粗俗直率的盜墓賊傑裏。不過,書中較爲濃墨重彩的一個角色,是西德尼。卡頓。卡頓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助理,在該書的第二部纔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在多年前的那場官司中,他是達內得以獲釋的關鍵人物。他和達內長相酷似,然而兩個人的性格卻大相徑庭。達內是個外表整潔、正直高貴的人,而卡頓給人的印象卻是玩世不恭,不修邊幅,而且嗜酒如命。當兩個人同時愛上露西時,女孩感情的天平自然傾向達內。從此卡頓把對露西的感情隱藏在心裏。他只要露西依舊把他當做朋友,一年當中能夠允許他登門拜訪幾次就足矣。

在這一家陷入絕境時,卡頓來了,就像是他們的救星。他沒有別的辦法,唯一的優勢就是,由於和達內長相酷似,他可以買通獄卒,作爲達內的替身走向斷頭臺。他的確這樣做了,而且做得義無反顧。他對露西的愛,愛得深沉,愛得忘我。臨死前他默誦道:“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也永遠不死。”這一段描述非常感人,催人淚下。

該書的人物中,馬奈特父女、達內、卡頓等人代表着“善良”,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代表着“邪惡”,而德發日太太則是“仇恨”的化身。故事以侯爵兄弟的滅亡、德發日太太的失敗和馬奈特全家的勝利逃離而告終。在愛恨交鋒、善惡博弈中,愛終將戰勝恨,善終將戰勝惡。這大概就是作者一貫主張的揭惡揚善的創作意圖吧。通過閱讀該書,也對法國大革命的那段歷史有了新的認識。

狄更斯在這部小說中沿襲了他慣常的辛辣、幽默和生動的筆觸。他把令人聞風喪膽的斷頭臺形容爲“吉蘿亭”女子,“所有和吉蘿亭接吻的人,只消伸頭朝那小窗口裏看上一眼,就會咔擦一聲,掉進口袋”;描寫臺爾森銀行的因循守舊也是讓人捧腹:“每當僱用一個年輕人進倫敦臺爾森銀行,他們總是把他藏起來一直放到老,像塊乾酪似的把他藏到一個陰暗角落裏,直到他渾身有了十足的臺爾森味,長滿斑斑青黴。”類似種種精彩寫法不勝枚舉。狄更斯不愧是語言大師,他的小說直到現在讀起來仍舊有着現實意義,因此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雙城記讀後感4

這本書篇幅不多,全書可以說就一個故事,但是又包含了很多的內容。有巴黎的社會矛盾,甚至還講述了一些法國大革命的過程。還有法律與公平的思考,人性的考量。包括達利與露西美好而又平淡愛情,卡爾登對露西深沉隱忍而又爲之不顧一切的愛情。

侯爵這一章可以說是全書最爲令人憤恨的地方,也是法國大革命之所以爆發的原因,貴族草菅人命,心狠手辣,對孩子毫無憐憫,對生命毫無敬畏。而侯爵的死,更是讓人看到民憤以無以復加,平民的反抗,革命的即將到來,雖然結局兩敗俱傷,但是還是給人看到希望。

達利的三次受審可以說是故事精彩所在,每一次可以說都是因爲他的身份羣引起的。倫敦受審,因爲醫生和露西以及其他證人的證詞,他化險爲夷。並且還結識露西,收穫一份美好的愛情。第二次受審可以說是靠着人性的美好公正與憐憫才成功的。第三次,當然沒能再次逃脫,因爲家族的黑暗歷史(貴族身份),那些他家族曾經犯下的錯,沒有被時間洗刷乾淨,現在直指他的性命,即便他本是正真善良之人。最後,有人因爲愛情,因爲成全,因爲諾言而視死如歸。卡爾登,死的雖然平靜無憾,但是還是讓人感動與心痛。

達利沒有錯,卡爾登也沒有錯,錯的是家族的恩怨積澱給了無辜之人,錯的是好不容易推翻了舊世界建立的新世界依舊是沒有公正與法制,想的只是報復和嚴懲那些舊時之人,這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和新中國打地主有幾分相似,但是新中國更加法制,這也是進步沒有被摧毀的的原因吧。

一本書,像是讀了一個故事,又像是看了一場電影,又或是一個夢一般。譁然而又淡去。帶來一絲心頭涌動,帶走一片輕吟歎息。

  雙城記讀後感5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是英國作家狄更斯寫的《雙城記》。

書名中的雙城指的是倫敦和巴黎兩個城市。本書主要內容是:可憐的馬內特醫生在被貴族以“須莫有”的罪名關在巴士底獄十九年後,他的女兒將她接到英國居住。在法庭上父女認識了法國貴族達雷和潦倒師爺馬頓。後來,露茜跟達雷結了婚,過了十年的幸福生活。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達雷爲了營救無辜的僕人,趕到法國去給他辯護,卻因爲他曾經是法國貴族而被拘捕了。而馬頓爲實踐他對露西的承諾,利用他跟達雷相貌相似一點,在達雷被行刑前用自己跟達雷掉包,代替他上了斷頭臺。

本書通過典型事例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法國大革命前夕法、英兩國的實狀況:廣大勞動人民在封建貴族的剝削、壓迫下過着極其悲慘的生活,從而深刻地揭示了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運用了許多好詞佳句,用了許多修辭方法,將句子、文章描寫得生動形象。例如這段話:眼前浮現的許多面孔中,在黑夜裏他無法辨認到底哪一個是那位埋葬者的。晃來晃去的黑影總像是一個45歲的男人,他們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在面部表情和憔悴程度,面部表情千差萬別:驕傲、輕蔑、矜持、屈從、悲傷、迷茫;憔悴程度各不一樣:深陷的雙頰,慘白的面孔、瘦骨嶙峋的雙手、深度彎曲的身軀,但面孔大體是同一個,頭髮都過早地白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雙城記》這本書很好看,你們也讀一讀吧!

  雙城記讀後感6

我是讀完這部文學作品之後立刻寫這篇讀後感的,真是太精彩了,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特別是讀到最後兩三章的時候,原先迷茫如大霧般的情節慢慢地似受到初生的陽光而將迷霧驅散後的天空一般明朗起來。怪不得作者狄更斯自述,這部小說使他“深受感動,無比興奮”,並且渴望能親自在舞臺上扮演西德尼·卡頓;在我看來,西德尼·卡頓確實是一個能讓人“深受感動,無比興奮”的人物,雖然我一開始對他的出場沒十分感興趣,只是一個放蕩君子而已;最後兄妹兩人相繼奔赴斷頭臺的那個場景真的讓我淚如雨下。尤其是最後的留言,包含了小說的結局,又顯示了西德尼·卡頓的性格,以及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之處。“我所做的,是我一生做過的、最的事情;我即將得到的,將是我一生最安詳、最最安詳的休息。”,確實是五段催人淚下的“臨終告別詞”。

這是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題記

衆所周知,法國大革命是人類的一個血的印記。而《雙城記》真實地描繪了統治階級的兇殘和腐朽。通過閱讀《雙城記》,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統治階級與廣大人民之間的尖銳矛盾,體會到了作者狄更斯的思想“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代替愛”。

卡爾登是書中最富魅力,也是最爲複雜的一位人物,他頹廢消極,渾渾噩噩地生活着。求學時,他只替同學寫作業,工作後,即使擁有一身才華,他仍然選擇默默無聞的打工。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沒有看到他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溫柔的,執着的愛着露西,甚至最終爲了露西願意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讓我們看到了他對露西那深沉的愛:用自己的性命換回自己心愛的女人的家庭幸福與她的笑顏。無論在哪個時代,卡爾登對露西的愛都顯得那麼珍惜和高貴。

相較於卡爾登所代表的溫柔與愛,得伐石太太則是殺戮和血腥的象徵。因爲親人慘死在代爾納叔叔與父親的魔掌下,所以她一生只爲仇恨而活。得伐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慄,也叫人不禁感嘆仇恨的力量。18世紀末的法國,就被這種執拗復仇的火焰燃燒成了修羅地獄。

  雙城記讀後感7

《雙城記》是英國十九世紀著名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的作品,被稱其遲暮之年的巔峯之作。

法國大革命期間,青年醫生馬奈特偶然目睹了封建貴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草人命的暴行,因爲打抱不平,反被投入巴士底獄,監禁了十八年。出獄後,馬奈特之女露茜與仇家兒子達奈相愛。於是,在法國革命的旋渦中,一幕幕家庭的恩怨情仇上演。達奈主動放棄貴族一切,獨自到英國做法語教師自食其力,馬奈特心懷寬厚,不計前嫌,同意了他們的婚事。婚後的幾年生活得比較平靜,可是一封來自法國巴黎的信卻打破了平靜。那是原來的僕人寫的,訴說了自己的不幸。而達奈爲去營救僕人,身陷巴黎,被不公正地投入監獄。此刻,馬奈特和女兒以及老朋友臺魯森銀行老業務員勞瑞先生也趕到。所有人都爲營救達奈而奔波着,然而“雅克”的代表人德日發夫婦以及復仇女卻喪失理智,揮動着復仇的旗幟,一心將達奈置於死地。就在千鈞一髮之際,露茜的昔日暗戀者卡屯出現了,他們策劃了整個營救計劃,因爲相貌相似,他甘願替達奈一死,並且識破了德日發太太想斬草除根的想法。及早讓他們撤離,逃過一劫。

故事背景進行了大面積的渲染,讓人感受到當時英國和法國不同的社會氛圍,尤其是陰森恐怖的法國新政權的描寫。法國在推翻了封建貴族等級制度後,很快就陷入了復仇的狂熱,極端分子無理由地殺害無辜平民,那私設的法庭上毫無公正可言,一批批的平民走上斷頭臺。而只是那些極爲可笑的罪名。在殺戳結束後,人們又開始狂歡,人們毫無是否判斷能力,以法庭的裁定作爲他們自己的標準。多麼恐怖啊!難道這真得是法國大革命嗎?

  雙城記讀後感8

《雙城記》是英國作家狄更斯的一部以法國大革命爲背景的歷史小說。其中“雙城”分別是指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以梅尼特一家充滿愛與冒險的故事爲主要情節,這其中有貴族的殘暴、人民的憤怒,當然還有更多。下面

作家確實繞不過他所存在的那個時代,無論他多麼富有想象力和預測能力。狄更斯,這個生活於19世界的偉大作家無論如何在寫作的過程中逃不過他對於歷史宏大敘事的極度觀照。

是啊,一個作家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怎麼可能寫出一部偉大的作品呢?帶着強烈的歷史痕跡,忠實於自己對於時代的感覺和思考——這也許是他之所以偉大的特徵之一吧。

近來,好不容易看完了《雙城記》。說來慚愧,中學時候的英語教材裏有它的相關節選,而對於整部作品的一知半解和斷章取義竟然被我當成了一種想像通讀之後的思想資源。

當冷靜下來,重新迴歸這一偉大文本的時候,我才豁然發現自己的淺薄與矜誇。當然,似乎這不是我第一次重新迴歸文本,沉浸當中享受文本之美,也不是我第一次由一部部作品而突然間發現自己的淺薄與矜誇,所以面對前人及其作品,我誠惶誠恐,無比敬畏。

《雙城記》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我想答文學史當中已經有了公斷,說他是現實主義的鉅著。然而,當我們的文學史當研究從階級論的“餘毒”當中“幡然醒悟”之後才承認愛情在整部作品裏面的分量——這或許是一種反撥,在強烈的階級斷之後,有些研究者又將之作爲一個愛情文本來進行解讀——這不難理解,文本當中露西與達奈的愛情,卡頓對露西的愛,這些都可以說是愛情。尤其是卡頓主動代替達奈赴死時的表白,更是感人至深。“愛的無私奉獻。”有研究者這樣概括。

我想這種愛並非僅僅愛情。還有親情,露西從法國千里迢迢將馬內特醫生帶回倫敦,然後幫他恢復心理和身體健康;馬內特醫生幫助女兒,並在第一次時將達奈從獄中救出;洛裏先生對於馬內特一家的友誼……這些都超越了愛情的範疇,綜合之不難直接昇華到一個純粹的“愛”字上。

愛,人類的永恆之愛,它包括愛情之愛、親情之愛、友誼之愛、長幼互敬之愛,等等。

但作爲一個對社會有着強烈的體驗和感知能力的人,一個對於社會發展有着強烈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人,狄更斯不會僅僅熱衷於描寫一個家庭內部的愛,更何況在19世紀那個風雲變幻、激盪而富有生機的時代。

狄更斯究竟在思考什麼?閱讀《雙城記》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在小說的結尾,狄更斯提到文本當中的歷史背景——法國大革命時期,並且提到了吉倫特派代表人物之一羅蘭夫人被壓上斷頭臺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雙城記讀後感9

“復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這是一個不幸的年代,作品以法國大革命爲背景,反映了封建貴族對人們的迫害,以及法國大革命的欺壓,整部故事情節圍繞馬奈特醫生一家展開描述,其中查爾斯·達內便是法國大革命的受害者,他是一名自願放棄貴族生活,希望獨自在社會上找到地位立足的人,不料,卻被指控爲逃亡貴族,不幸的他即將被送上斷頭臺,而這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當時,法國人民攻破了巴士底獄,並開始瘋狂地懲罰壓迫者,這便是的法國大革命,他們以德日法夫婦爲首,不分青紅皁白地把人送上斷頭臺,多麼荒唐,只爲達成他們每天所訂的人頭個數。於是,他們便渴望能夠讓達內爲他們增添一個人頭,達內有一位兄弟:卡頓,他是一位自甘墮落的律師,他得了絕症,於是便恍恍惚惚地苦熬着剩餘的時光,他的哥哥達內常常欺辱他、排斥他,甚至不將卡頓當人看,但就在達內被判下死刑的那一天,只有卡頓來看了他,卡頓迷昏了達內,並用自己改裝替代了他,讓達內終於逃脫了一死,而自己,卻在第二天失去了生命。

這就是愛,樸實,真誠,在兄弟之間,沒有你我,你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愛是互相的,並不需要過多的語言去表達,只需要用行動去證明。在一起生活的兄弟,有時會耍耍脾氣,但永遠都無法堵上他們心靈之間的那條通道,它是兄弟的見證,愛的奇蹟。

在雙城記中,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人民的抗爭,這也是狄更斯所要揭露的——美與醜,美與醜是相互對應的,但它們卻絕非任何人都能分辨出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們要正確認識到自己或別人的缺陷,並且進行反思、改正,同時,認真地發現周圍所有美的事物,用心靈去感受他們。不要被表面所迷惑,更應該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雙城記讀後感10

《雙城記》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爲背景寫的一篇小說,它是發生在巴黎和倫敦兩個城市之間的故事,所以叫雙城記,下面介紹主要人物及關係:

馬柰特大夫:故事主人公馬奈特大夫初次登場,即已是一具白髮蒼蒼,形容枯槁的活屍,一臺只會埋頭做鞋的機器,完全喪失了理智和感情。他給人從獄中搭救出來,“死”而復生,逃離曾經那樣虧待他的法國。五年之後,已經在倫敦僻靜的街角安居樂業,往時遭受迫害的陰影仍頻頻進逼,騷擾他的夢境。

露茜·馬奈特:馬奈特醫生的女兒,嬌小輕盈的漂亮身材,一頭豐厚的金髮,一雙和銀行的勞瑞先生的目光相遇時帶着詢問神情的藍眼睛,一個具有幼嫩光滑的奇特功能的前額。後和夏爾·達柰結婚。

夏爾·達柰:發育良好,模樣端莊,面龐飽受日曬,是一副年輕上等人的派頭,他的叔叔埃弗瑞蒙德侯爵曾憑御賜空白捕票斷送了馬奈特大夫的前半生。

德發日夫婦:巴黎聖安東區一家酒鋪的老闆,曾是馬奈特醫生的舊僕。他的酒鋪是革命團體祕密聯絡的據點,但是對太太欲將馬奈特大夫一家斬盡殺絕的密謀,他並未染指。

西德尼卡頓:利用貌似達奈的條件,李代桃僵,打破了德發日太太的瘋狂的復仇計劃。

爲了深愛的露茜,代替她的丈夫上了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