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看曹操》讀後感大綱

《我看曹操》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前幾天看了趙深寫的一篇文章《我看曹操》,覺有些話如骨在哽,不吐不快!

《我看曹操》讀後感

最近這些年來,無論學術界還是民間,都興起一股三國熱,曹操熱,至今方興未艾,看了趙深的文章,感覺受易中天《品三國》中對曹的評價印記較深,在這裏,我且不評論易中天、趙深對曹操的歷史評價是否中肯,我只是想從一個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待那段歷史,以草根的視角,對當時的人物做一取捨。

假如我是一個生活在三國亂世中的平民百姓,要我做選擇,願意選擇曹操還是劉備做我的統治者,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我選劉備”。

的確,以現在人的視角,曹操確實是一位高瞻遠矚、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亂世之奸雄、一代梟雄,但對我等草民來說,這些光環與我何干?我所關心的,是在他的統治下,我的生命是否能夠保全?我是否不用擔驚受怕?我的人格尊嚴能不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在此基礎上我能不能過上體面一點的生活?可是對於這些,作爲草民,在曹操的統治下恐怕全無保障。雖然曹操經過近三十年的東征西討,先後破黃巾、滅呂布、張繡、陶謙、袁紹、袁術、劉表、馬騰、張魯,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大業,但是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統一大業的完成,是用千百萬將士的生命和萬千百姓的.痛苦血淚鑄成的,頻繁的戰爭,造成黃河以北“十室九空”,赤壁之戰兵敗,多少將士葬身火海、沉溺江底或爲刀下之鬼!我若是曹操治下的草民,恐怕很難活着見到統一事業完成的那一天!

此外,對於對手治下的百姓來說,更是毫無生命保障可言;曹操兵發徐州徵陶謙爲父報仇,大肆屠殺;“雞犬亦盡、噓邑無復行人”。官渡之戰,坑殺袁紹八萬降兵。對內,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誅殺反對他的毛皇后、國丈董承、身懷六甲的董貴妃,殺了邊讓、許攸、華佗及自己的大臣荀彧、崔炎、孔融、楊修等名臣名士。甚至還有因猜疑而製造的“夢中殺人”事件等,我相信,作爲曹操的臣子和下屬簡直有“伴君如伴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之感,毫無安全和尊嚴可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名言雖沒有正史考證,但也很符合這位奸雄的一貫作風。

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對手劉備,這位大漢皇室後裔、出身織蓆販履之家的草根英雄,前半生顛沛流離、常常面臨兵敗逃亡、寄人籬下的困境,然而卻深受當時的諸侯、名士與百姓的愛戴,《三國志》上對他有很多正面的評價,這個先不說,單說公元207年,曹操帶兵南下,劉備兵敗新野,在敗退的過程中,因受到劉備愛民和仁德的感召,有十幾萬百姓不肯離開他,一直尾隨劉備,所以導致劉備行軍速度很慢,曹操的先頭部隊馬上要追上來了,形勢很危急,手下人建議劉備放棄百姓逃跑,而劉備卻不忍心這麼做,依舊帶着百姓不離不棄,緩慢行軍,最終被曹軍騎兵追上,差點導致全軍覆沒。而劉備在晚年,白帝城託孤的時候,留給兒子劉禪的遺言是“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也就是不要因爲一件壞事很小而去做,也不要因爲一件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兩相比較,就可以看出曹操和劉備之間的巨大人格差距,正因爲如此,一代名臣諸葛亮、名士龐統、一代名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等都終身追隨於他,君臣各個名垂青史。

雖然,最終的歷史結局是三國歸晉,無論是曹操建立的曹魏還是劉備建立的蜀漢最終都沒有統一天下,而爲他人做嫁衣,但其政權繼任者的命運卻是天壤之別;曹操的子孫被司馬氏所操控成爲傀儡,如走馬燈般,不斷被廢被立,命運悲慘,有死無全屍者。而劉備之子劉禪雖無德無能,卻偏安西蜀,在位四十二年,後鄧艾兵臨城下時,歸降了司馬氏,免了百姓塗炭之殃,受封安樂公,在朝堂上裝瘋賣傻,卻最後得以善終安享晚年。由此我不得不相信古人的說法,那就是祖上的陰德差異,導致曹劉兩姓後人的不同命運歸宿。一代奸雄縱橫一世,哪知機關算計,想不到子孫後代竟至淒涼如此吧?

嗚呼,豈天命哉?實人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