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12篇大綱

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12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篇一: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12篇

《最後一頭戰象》是一典型的動物小說。作者是沈石溪。

故事是這樣的:在日本侵略中國時,中國有個小部隊是騎着大象做戰,這種象都稱之爲戰象。但在戰鬥過後只剩下最後一頭戰象,如今它一經70歲了,它很受人們喜愛。但他死前去了埋葬其他戰象的地方,它用象牙拱了個可以躺下自己的地方,自己躺在裏面靜靜等死。那頭戰象沒有在臨死前回到自己祖傳的象冢,而是回到犧牲的同胞坑。它是一頭重情義的大象,它在我心中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英雄。這只是書中其中的一個故事,作者又講了幾篇關於象、豬、熊的故事

其中令我感動的是:“我”,在天氣炎熱的夏天,由於戰鬥沒時間洗澡,好不容易有一次洗澡的機會,卻在河裏遇到熊,在危險之中“我"想出一個辦法,繞着石頭跑,但令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熊由於長時間在水裏抓魚變得非常靈活,眼看就要追上了,“我”卻在樹上發現一頭母熊,"我"暗暗的想:“今天我死於非命”,在這危險的時候,“我”舉起一塊石頭要向熊砸去,而熊也舉起一塊比"我"更大的石頭,此時“我”才明白公熊正在向母熊顯示自己呢,“我”又拿起一塊大石頭,公熊也拿起了一塊更大的石頭,此時公熊已經力不從心,一不小心石頭沒拿穩,掉下來砸中自己的腳,“我”趁機逃出熊的魔爪。

從這個故事我認識到遇事隨機應變和臨危不懼的重要性,我們有些青少年也正是缺少這方面的能力,我們要向文中的“我”好好學習,爭做品學兼優、機智勇敢的少年。

【篇二: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今天,我讀了語文書中的《最後一頭戰象》,深受感動。

西雙版納的象可以用來作戰,在一次血雨腥風的戰鬥中,有八十多頭戰象倒地。在埋葬大象時,發現一頭象還活着,就運回寨子。多年後,象不行了,它披上象鞍,要去象冢了。作者悄悄跟在後面,萬萬沒想到,它在曾經戰鬥過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塊大龜石上親了又親。它沒到象冢去,它到埋八十多頭戰象的地方,跟戰友躺在了一起。

讀過後,你不覺得很感人嗎?不管別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打動得很深,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可能覺得,它當時跟同伴一起作戰,多麼勇猛,它是有幸被救,要不然,它也將葬身與此。然而,同伴犧牲了,它有幸獲救了。它此刻又回想起了那場殘忍的鬥爭;它可能也覺得,要跟同伴做個伴,不讓它們想念它。我們不能到它心裏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他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迴盪。象的友情爲什麼比人類的友情更打動人?它們的友情爲什麼有如此力量?

象,它們的友情有這般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長久。

【篇三: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有一天早上,我在看一本書,這本書叫《最後一頭戰象》。它的作者叫沈石溪。他創作以動物小說爲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萬字。這本書也是他的。這本書主要寫了英勇的、脾氣暴躁的……大象,兇惡的、威風凜凜的、懶惰的……野豬,還有體形肥大的、強壯的、活靈活現的……熊類。

大象:有一位醫生他用他的醫術幫小象拔刺。可在拔刺的時候小象總是在叫,像殺豬似的嚎叫起來一樣,把醫生搞得手忙腳亂。不知該怎麼辦。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便想起我在北京動物園中看到的大象,和沈石溪叔叔看到的大象不同。動物園裏的大象又乖順又脾氣好,一點也不像大象的性格。我覺得沈叔叔筆下的大象栩栩如生,好像我自己也跟着這位醫生走進了森林,看見了大象,看見了大象在擔心小象時的表情是如此的傷心、難過。

這動物的情感不壓於人,它們的友誼、母愛、父愛、親情如同人一樣。我們纔不能再亂殺動物,爲我們與動物的友誼更進一步爲目標不再做讓動物害怕的人類,加油!加油!

【篇四: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前一個月,我們學校把故事大王沈石溪請來給我們講他以前和動物的故事,然而也推薦了他寫的幾本書目,我買的是《最後一頭戰象》。

我讀到了《最後一頭戰象》這篇時,我目瞪口呆,因爲在一九四三年,我國象兵和日寇打了一場十分激烈的戰爭,大象的吼聲驚天動地,日寇們的刺刀殺了無數只戰象,真是殘忍極了。

同學們,大象現在是二級保護動物,如果大象以前是保護動物,就不會死去那麼多無辜的戰象。

這些可愛的大象還有很多功能,它們把很重的東西捲起來,在海邊更是有趣了,它可以給你當噴泉。

大象是很溫柔的、善良的,保護動物就象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我們應該呼籲所有的人都來保護動物,尊重它們,瞭解他們,和動物成爲真正的朋友。

【篇五: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學完了‘最後一頭戰象’,我不由得浮想聯翩,這僅僅是一頭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引淚歌頌的英雄。

他生前在戰場上與浴血奮戰,受到了人們的敬仰。死後它也忘不了自已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即使不去祖先留下的象冢,也要和自己的戰友在一起,在最後的時光裏,他用自己的象牙,挖出了一個墓坑,把自己和戰友埋在了一起,永遠注視着自己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

讀到這些,我不禁心潮起伏,一隻大象就有如此高尚的情懷,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他走了,但它那種高尚的品格將世代傳頌,而它的名字也永記在世人的心中,它的名字就是——嘎挲。

讀了這篇課文,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講的是:作者沈石溪在西雙版納打仗時,是當象騎兵(騎象打仗的兵),當時全部象騎兵全體陣亡,只剩下他與他的象,他們離開戰場,他的象是他最知心的朋友。找到了一座村寨,在裏面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有時關乎生命,也有時只關乎自己的脾氣,但最後戰象死了。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我知道能交一個知心朋友,多麼不容易,這個朋友與他出生入死,一起過了許多磨難,才終究在一起。我明白了自己努力得到的東西一定要珍惜。我還明白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管什麼人,什麼東西,也是終究要離開你的。

《最後一頭戰象》更讓我知道了動物雖然不會說人話,但他們卻是是有感情的東西,從這本書中我對動物的看法也有些改變,特別是象,我對象的感覺是,它有思維,特別聰明,所以我現在開始喜歡象了。

讀了《最後一頭戰象》,我的感觸很多。

【篇六: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最後一頭戰象》。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頭在戰鬥中倖存的戰象嘎羧在死之前又重新披掛上象徵身份的象鞍,走了一天一夜,來到了昔日戰友進埋葬的地方——百象冢,在旁邊挖了一個坑把自己埋了起來。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嘎羧要走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爲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繫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腿上綁上了黑布。老人和孩子手裏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邊,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着寨子走了三圈。

通過“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說明了人們都很關心嘎羧。從“許多人泣不成聲”中體會到人們都不想讓嘎羧走,捨不得它。說明了大家對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嘎羧繞着寨子走了三圈,看得出它也捨不得寨子裏的村民。

嘎羧是一頭重情、重義的大象,它想念自己的戰友,它把自己埋葬在昔日和自己並肩作戰的戰友身邊。它是我們心中一位品德高尚,重情義的英雄。

【篇七: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我非常喜歡看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最近,我讀了他寫的《最後一頭戰象》。

我原以爲,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只是普通的動物。不過,在讀了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爲深深的感動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最後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曾經與日寇作戰的最後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沈石溪與它成了好朋友。兩年後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來,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一直廢棄的象鞍,讓沈石溪和波農丁幫它裝上。在和寨子告別後,嘎羧獨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後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那裏埋了八十多頭當年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遠地聚在一起。

讀過這本書後,你不覺得很感人嗎?不管別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打動得很深,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都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我們雖然不能到它心裏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不停地迴盪着……

象,它們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動人,更長久。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偉大,讓我知道可以從大象身上學習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善待這些大自然送給我們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拋去貪婪的想法,共同保護我們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篇八: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這個假期,我讀了《最後一頭戰象》,感觸頗深。

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文章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嘎羧深情於自己的戰場那一段話:“我和波農丁悄悄跟在嘎羧後面,想看個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喔——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裏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讀過後,你不覺得很感人嗎?不管別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打動得很深,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可能覺得,它當時跟同伴一起作戰,多麼勇猛,它是有幸被救,要不然,它也將葬身與此。然而,同伴犧牲了,它有幸獲救了。它此刻又回想起了那場殘忍的鬥爭;它可能也覺得,要跟同伴做個伴,不讓它們想念它。我們不能到它心裏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他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迴盪。象的友情爲什麼比人類的友情更打動人?它們的友情爲什麼有如此力量?

象,它們的友情有這般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長久。

【篇九: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我讀完了媽媽給我買的《最後一頭戰象》,躺在牀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最後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作者和象﹑野豬以及熊的故事,每一則故事都能感受到作者對動物朋友那強烈的愛。但,對我影響最大的則是書中關於棕熊的故事。

作者和嚮導強巴在野外做完了動物勘察後回到觀察站時,偶然發現了一隻小熊崽便把它帶了回去,還給小熊起了個很好聽的名字“麗麗”。沒想到麗麗剛睜開眼睛時看到的是作者那張和藹的臉,就把作者當成了自己的母親,整天和作者形影不離。一天晚上,熊媽媽冒着大雨來尋找它的孩子,他們就只好將麗麗還給了母熊。不管母熊對麗麗付出多少母愛,麗麗就是對它的母親不理不睬,於是,母熊對作者產生了一股怒火,甚至在作者去河邊洗澡也要對他進行襲擊。

一次母熊和麗麗遭到了雪豹的襲擊,母熊奮不顧身保護自己的孩子,經過一場血肉搏鬥,雪豹死了,但母熊的肚皮也被咬開了,腸子都漏了出來,生命危在旦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母熊在觀察站找到了作者,並將自己心愛的女兒麗麗託付給了作者,作者對母熊的恨,頓時如春光融化積雪煙消雲散了。最終,母熊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隻偉大的母熊盡到了以爲母親應該盡到的責任,並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人類,動物世界裏的愛不比我們人類的少,母愛是偉大的,任何人都無法讓母愛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母熊雖然死了,但她對孩子的愛將永遠閃亮在我們的心裏。

【篇十: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前不久,我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讀了這本書,我深深感到,動物世界的奇妙。

《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寫了《最後一頭戰象》、《死亡遊戲》、《野豬王》、《棕熊的故事》等大大小小十二個故事,其中我最愛讀的是《死亡遊戲》、《象警》這兩個故事。

《死亡遊戲》寫了女演員柳霞在大象阿瓦隆的伴侶母象倫娜的忌日忘了把倫娜表演用的道具拿出鐵籠子,導致大象阿瓦隆睹物傷情,在大街上亂闖,警犬拉拉用它的聰明才智把大象阿瓦隆引進鐵籠子裏的事。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受到了大漫對拉拉的良苦用心。因爲他給拉拉留了一條後路;我感受到了女演員柳霞的粗心,因爲它的粗心,差點兒釀成大禍;我感受到了拉拉的聰明,因爲它知道象皮硬,不去咬象身,而去咬象尾。

《象警》寫了一兩百隻各種動物寧願口渴也不去羅凌江喝水,這是因爲江裏有十幾條大鱷魚。就在動物口渴時,7只大象和1只乳象來了,它們擔任了象警,趕走了鱷魚。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受到了大象的無私奉獻,因爲它們即使不擔任象警,對它們自己也沒有影響。

我喜歡《象警》這本書!

【篇十一: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在暑假裏,我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我深有感受。其中,我最喜歡《給大象拔刺》這篇文章。

《給大象拔刺》寫得是作者還是赤腳醫生的時候去橡膠林巡診,遇到了一頭公象和一頭母象,它們把作者帶到了一隻右腳受傷的小象身邊,原來是小象紮了刺。於是作者就給小象拔刺,小象很怕疼,不時的發出痛苦的叫聲,經過作者一番努力後終於幫小象腳上的刺給拔掉了。一個月後,作者收到了那頭公象贈送的一隻野蜂窩,這也許就是他們要支付的醫療費吧!小象已經全好了,還跑到作者面前和他玩。

這篇《給大象拔刺》讓我知道了好人會有好報,作者幫助了小象拔刺,小象的父母送給他一隻野蜂窩表示感謝。其實,作者得到的不僅僅是一隻小小的野蜂窩,還得到了快樂和友誼,同時也幫助自己增加了醫術。我下次也要像作者一樣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或者動物,我求的不是回報而是想看到別人的一次笑容,聽到別人說的一聲“謝謝”和自己內心的一次快樂體驗。

《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非常精彩,希望你有空的時候也去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也會有很大的收穫的。

【篇十二: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範文】

《最後一頭戰象》是沈石溪寫的。這本書主要寫了他和象、熊、豬在一起的驚險又溫暖的親生經歷,由許多個小故事組成。下面,讓我來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里面的部分內容吧。

首先是象的故事。象只有兩種(現存):非洲象和亞洲象。由於獵人的捕殺,現在存活的大象已不足三百頭。

第一個故事是《給大象拔刺》。《給大家拔刺》主要講了沈石溪幫小象拔刺的故事。沈石溪當醫生時,有一天,兩頭大象夫婦把沈石溪帶到它們的窩裏,讓沈石溪爲它們的孩子拔刺。小象也怕疼,纔開始拔就又哭又鬧,大象夫婦不滿意了,對沈石溪又吼又叫。於是他再給小象拔刺時,小象疼,沈石溪也裝作很疼,大象夫婦覺得也挺公平的,就不再幹涉他的治療。終於,他順利地把小象的刺拔了出來。沒想到,沈石溪還得到了醫療費——一個比冬瓜還大裝滿蜂蜜的蜂窩。讀完了這篇故事,我體會到:大象也懂回報呀!而且,大象也像人一樣,愛子心切。

第二篇故事叫《憤怒的象羣》,寫的是一羣大象突然來襲沈石溪住的寨子。原來,塞子裏有人殺了一頭大象。這個人叫巖溫扁,是寨子裏有名的酒鬼。在寨里人的勸告下,巖溫扁跟着象羣走了。不久後,人們發現了他的屍體。讀了這篇故事,我想:象也有靈性。同伴被殺死了,它們也會自動索討兇手!

第二部分寫的野豬。野獵可不像家豬,有經驗的獵人都知道野豬膽子可大了,比老虎還厲害。

其中一篇故事叫《野獵跳板》,講的是沈石溪不小心掉進了一個三米多高的陷阱。和他一起倒黴的還有一頭公野獵。野豬讓沈石溪做它的跳板,不料,野獵剛踏上他的肩,沈石溪就把野獵摔了下去。於是,他倆互換角色,但野獵以同樣的方式報復了他。最後,野獵幫沈石溪逃出了陷阱,但他沒把野獵救上來。我體會到了:豬也會學習和模仿,他真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