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草房子》有感合集10篇大綱

讀《草房子》有感合集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讀《草房子》有感1

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草房子》。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小學6年的生活。有他的小夥伴陸鶴、紙月、杜小康等人的故事,有秦大奶奶的故事,有蔣一輪老師和白雀的故事……這些故事是桑桑親眼矚目或是直接參與了一串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的故事。

讀《草房子》有感合集10篇

其中,我最喜歡《艾地》的那一篇。秦大奶奶在油麻地小學生活了幾十年,秦大奶奶的房子在油麻地小學的西北角,成了油麻地小學的一個污點,學校趕她趕了幾十年,也沒把秦大奶奶趕出油麻地小學。在當地人眼裏她是一個老來學校搗亂的可惡的老太婆,但是,在一個春季,秦大奶奶救了落水的小女孩喬喬,自己落到了水裏。

大家把她救上來輪流照顧她,半個月纔可以行走。從此,大家對秦大奶奶的看法大有改變,秦大奶奶自己也大有改變。秦大奶奶自動離開校園,趕走從別的地方來的雞、鴨、鵝。一次,溫幼菊老師覺得教室的窗戶沒關,回學校看,結果,看見秦大奶奶舉着柺杖正在關窗戶……最後,秦大奶奶居然因爲救一隻快落水的南瓜而落到水裏淹死了。

我喜歡《艾地》這篇文章,是因爲它讓我很感動,差一點讓我落淚。《艾地》這篇文章讓我感到,秦大奶奶只不過是爲了那片付出她心血的地而死守着那間小屋,她的心腸並不壞,從她最後爲學校的付出,甚至丟了性命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多麼可親可敬的奶奶!是什麼讓她有了如此改變?是愛!是油麻地人對她的愛!別人尊敬她,她也會尊敬別人的。

《草房子》這本書非常好看,我要好好珍惜它!

讀《草房子》有感2

曹文軒筆下的草房子是那麼純美、樸實。走進那些純美的草房子,你一定會被曹文軒那細膩的文筆所感動,也一定會被草房子裏那一顆顆善良、純潔、美好的心靈所感動。

油麻地小學是清一色的草房子,十幾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規則的,又似乎是沒有規則地連成一片。它們分別做教室、辦公室、老師的宿舍,或活動室、倉庫什麼的。在這些草房子的前後或在這些草房子之間,總有一些安排,或一叢兩叢竹子,或三株兩株薔薇,或一片花開得五顏六色的美人蕉,或乾脆就是一小片夾雜着小花的草叢。這些安排,沒有一絲刻意的痕跡,彷彿是這個校園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這個樣子。

走進那些純美的草房子,你會發現,每個人物都不一樣,他們身上有許多優點值得你去學習。桑桑有愛心,並且堅強勇敢,在病魔面前仍不屈服;紙月是個可愛、聰慧、特別討人喜愛的女孩兒,說話總是輕聲細語;杜小康本是富人的兒子,可因爲爸爸用所有的錢買了很多的貨物,在用船運輸的過程中,不小心全落入水中,被迫退學,可這並沒有打消他上學的念頭,他依然樂觀,能屈能伸;蔣一輪會吹優美的笛子,多才多藝;桑喬則把學校整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非常注重榮譽,從不輕言放棄。

走進那些純美的草房子,你會感受到另一種美好:人與人之間的愛。秦大奶奶爲了救一個小女孩,差點失去了性命,她用愛心改變了所有人對她的看法;杜小康在退學一兩年後突然想在學校門口賣文具和糖塊,桑桑知道了,便賣掉了十隻鴿子,把二十元錢全給了杜小康,後來桑桑了也成了他的第一位顧客;少男少女之間深厚的友誼,當紙月被板倉小學的男生欺負時,是桑桑救了紙月。

走進那些純美的草房子,你會懂得一些道理,如: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遇到挫折與困難,所以我們要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學習杜小康永不低頭、迎難而上、不怕困難的精神。

讀《草房子》有感3

它的作者是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他曾經說過:美的力量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爲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我覺得最美的人是《草房子》的主人公:桑桑,美在心靈。他是一位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常常搞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他的爸爸是油麻地小學的校長桑喬,是一位嚴謹負責的人。桑桑是他的兒子,所以,桑桑總享受“特殊待遇”——嚴厲的懲罰。

桑桑在油麻地小學生活了6年,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那次:在一個炎熱的夏天,桑桑汗淋淋的,卻挑了一件最厚的棉褲穿上,又將父親那個肥大的厚棉衣也穿上,還戴上父親的棉帽。他將空地當舞臺,還做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動作,目的是爲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大家果然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可禿鶴來了,頭上戴了頂帽子,他說:“這是我父親第一次給我買的帽子。”這帽子雪白雪白的。於是,沒有一個人再看桑桑,桑桑很生氣,就讓阿怒把禿鶴的帽子扔到了旗杆上。結果桑桑受到懲罰。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劉明遠。 他可是我們班出了名的“搞笑王”,一個動作,一句話,就能讓你笑個半天。我們班的氣氛也因爲他變得活躍起來。

他經常讓老師哭笑不得。一天中午,他做了一件錯事,爲了讓老師不告訴他家長,竟跪了下來。老師心一軟,就原諒了他。成功後的他揹着老師跟我們做鬼臉,逗得我們哈哈大笑。老師被弄得莫名其妙,但我們沒有把劉明遠 “出賣”。這也許就是我們的“油麻地生活”。

不管是《草房子》中的桑桑,還是我們班的劉明遠,都讓我們看到幼稚、頑皮、善良、可愛的我們自己,感受到小學生活無窮無盡的快樂。

讀《草房子》有感4

自從讀了這本《草房子》之後,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爲這些小說的人物,也爲我自己,真的感慨頗多!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他用着實的筆鋒描寫農村孩子們的樸素、開朗和堅強,故事主人公是校長桑喬的兒子桑桑和他的朋友們,文章抓住了每個孩子的鮮明性格與特點,來描寫他們的獨特之處,刻畫了桑桑少年時代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

油麻地是桑桑及朋友們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這裏的居民全是用海灘邊生長的茅草蓋成的一幢幢冬暖夏涼的`房子,他們都很喜歡這種草房子,學校也都是一片草房子,每個草房子就是一間教室。油麻地最老的人是秦大奶奶,原先擁有一大片的田地,她和她的老伴很多年在這裏辛勤地耕耘着。後來因需要發展教育被政府徵用。秦大奶奶分得一小塊土地繼續種植。這時,秦大奶奶心存憤恨且非常頑固,常去學校鬧事,同學們見了她那怨恨的目光心裏不免有點害怕,趕緊奪金校園裏。桑桑卻用敬仰的眼光去和秦大奶奶對話和相處。有一次二年級的喬喬不慎掉入河中,秦大奶奶用一雙無力的手將喬喬推向岸邊她自己卻落水而無力自救,被別人救起送入醫院,從此以後去她家的人越來越多,她給女孩們圖指甲油,如果老師看到有女同學沒來上課,就無奈地叫一名同學去秦大奶奶家叫她來上課……但沒想到的是:秦大奶奶爲了去把一個掉入水中的南瓜夠上來卻落水永遠離開了人間了……

桑桑的脖子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腫塊,非常疼,桑喬帶着他去了城市的醫院都說治不了,但是桑桑班的女老師溫幼菊告訴他讓他別怕……之後在他們村裏來了一位郎中,他知道能夠治好桑桑病的一位老人,桑桑得的是鼠瘡,熬點藥服下就會好起來了……

桑喬因爲工作好被調到鄉里的學校擔任校長,桑桑也會走,他告別了他的那些朝夕相處的夥伴,告別了老師,而且特地去墓上告別了秦大奶奶……

這篇故事反映了農村孩子樸素、堅強的性格。我們城裏的孩子已經是缺少這種樸實無華的氣息。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感悟到即使城裏的科技比農村再先進,條件優越,但這些基本的行爲習慣也是要逐行培養的。

讀《草房子》有感5

暑假裏讀了《草房子》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名叫桑桑的小男孩和他的小夥伴們:心地善良的紙月,沒有頭髮的陸鶴,家境富裕的杜小康,視地如寶的秦大奶奶,亭亭玉立的白雀和細條高個的細馬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桑桑,他調皮搗蛋,喜歡做一些誇張的事。比如他把家裏的一口鍋砸了換錢買鴿子;把自己的蚊帳做成漁網下河捕魚;把爸爸年輕時獲得的榮譽撕掉變成了他自己的筆記本;再比如,在炎熱的夏天裏他穿着厚厚的棉襖棉褲爲學校裏製造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雖然桑桑總是異想天開,但是慢慢你會發現,他身上有一種讓人敬佩的品質。

有一次,他的同學紙月上課經常遲到,他決心查出個究竟。於是,桑桑一大早起牀來到紙月家附近,發現有三個高年級生堵住了紙月的去路,於是,他和那三個壞學生吵了起來。讀到這裏,我被桑桑那種助人爲樂的精神感動了,也看到了同學之間那種深厚的友誼。在學校裏,我們不就應該向桑桑這樣,同學有困難就出手幫忙嗎?在別人需要時給予幫助的纔是真正的朋友。

還有一回夜裏,他幫蔣一輪給白雀送信,但是白雀家的大門已經關上了,如果要見到白雀,就必須穿過白三的前屋。所以他就想出了六年級作文讀《草房子》有感

一個鬼點子,他用鐵壺在白三面前灑水,白三醒了,就起牀去給水牛接尿,水牛不理他,安靜的嚼草。桑桑就這麼反反覆覆的灑水,白三就反反覆覆的起牀,這麼幾次後,白三終於不耐煩了,牽着牛就往外走,桑桑趁機竄到白雀房間裏,把信交給了她。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品質啊!爲了遵守自己的承諾,他絞盡腦汁的想方設法幫蔣一輪送信,當他的“諜報人員”,既幫助了別人,又得到了快樂。六年級作文讀《草房子》有感

然後是因沒有頭髮而被人稱“禿鶴”的陸鶴。他從小就是一個十足的小禿子。書上說,在陽光下,他的這顆腦袋就像打了蠟一般亮,看到這,我不禁“撲哧”一下笑了出來,彷彿睜開眼就能看到陸鶴那閃閃發亮的小禿頭。

因爲他是光頭,所以桑校長不讓他參加會操,怕他丟臉,但他很固執,執意要參加,沒辦法,桑校長只好讓他戴了一頂帽子參加了會操。當表演進行了三分之二時,陸鶴突然將頭上的帽子扔向遠處,導致了大家失去了榮譽。他爲什麼要這樣做呢?我真搞不懂,這樣不僅使學校失去了榮譽,而且對他自己也沒有好處,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做了又有什麼用?

但是後來,在一年一度的全鄉文藝匯演中,因爲演僞連軍長的那個人不是禿子,所以導致劇本不能正常進行。而當陸鶴得知這件事情後,爲了彌補之前的過錯,重新找回同學友誼,他主動向蔣老師請求扮演這個別人都不願意演的角色,並獲得了成功。看到這裏,我真心爲陸鶴感到驕傲,自豪他將功補過,不僅成功找回了同學友誼,也爲學校爭得了榮譽。

油麻地小學的校長,也就是桑桑的爸爸——喬桑爲了給桑桑治好病,自己打獵賺錢,帶着桑桑四處求醫,一絲機會都不放過。我看到了父親對孩子的那份愛,令人潛然淚下的那種父愛。是啊,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最無私的,最不求回報的。作爲兒女,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懂得孝順他們。

想到這裏,我不禁內疚萬分。在家裏,我不僅和父母頂嘴,還和他們吵架,他們叫我做什麼我就不情不願的,我不懂得感恩,可是他們對我沒有一絲怨恨,可能這就是全天下的父母的共同之處吧!

這本《草房子》給了我很大的啓示,如果有機會,你也找來讀一讀吧!

讀《草房子》有感6

《草房子》講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這六年,是桑桑接受人生啓蒙的六年。

主人公桑桑是一個善良的男孩子,同時,他還喜歡異想天開,常做出些讓人苦笑不得的事,比如:在油麻地旱熱的夏天裏,他爲了引人注意,竟身穿棉襖,頭戴棉帽,在油麻地小學中人最多的時候,大搖大擺地走。再比如:桑桑看見漁民打魚,很是羨慕,眼珠子一轉,腦袋一想,把父母房中的蚊帳剪開做網打魚,回家被母親盤問,結果晚上他自己房間的帳子被拿走了,桑桑被蚊子咬得不成樣......類似的事還有很多,但桑桑屢教不改,從不長記性,因此吃了不少苦頭,但是,每當看到桑桑這樣的表現,我就總得笑上一段時間。

除桑桑外,裏面還有一些人,以及這些人身上發生的事。禿鶴原名陸鶴,因爲是個小禿子,被叫做禿鶴,他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從一年級到三丶四年級,都對自已的禿頭不太看重,一天,他突然對自己的頭看重起來了,不讓任何人摸,後來他父親給他買了一頂白帽子,桑桑卻搞惡作劇,把帽子掛到旗子上,那一刻,我覺得桑桑是個壞孩子。後來文藝演出,柳三下不能演,陸鶴給蔣一輪紙條,讓自己試試,結果,他成功了,紙月是一個文靜乖巧,靈氣十足的女孩子,她從板倉小學轉學到油麻地小學,成績非常棒。但後來,她跟着慧思和尚一起失蹤了......

這一本書是一部少年大篇小說,但是大人也可以讀,大人們都可以用它來溫習自己的童年,桑桑身上所發生的事,或許有那麼一兩件,你們也發生過,桑桑的同學,你也有貌似的一個,調皮又善良的桑桑,殘疾又自重的禿鶴,多舛又靈秀的紙月,漂亮又溫柔的白雀,英俊又堅強的杜小康......

讀《草房子》有感7

什麼纔是感動?

——題記

曹文軒似乎總有一種魔力,他能用一個個樸實無華的字符組成詞句、組成文章。讀他的書,就像不知覺的走進一段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亦如那片深情的油麻地一般。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這些都是油麻地淳樸的孩子們。其中最讓我影響深刻的是在油麻地生活了一輩子的秦大奶奶。她與丈夫忙碌了一輩子換來了一大片土地卻因爲油麻地小學的建造成爲污點。她不肯離去這片她深愛的土地,執意與師生們搗亂。但是早春的早晨,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喬喬爲了摘花掉入水中她奮不顧身的救了喬喬,獲得了師生們的尊重。從此她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自願搬出油麻地小學並且對孩子們親切有加。但是秦大奶奶又落水了,這次僅僅是爲了油麻地小學的一個南瓜。

老人帶給我們的也許是難過、是心痛,但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崇敬。秦奶奶代表了所有油麻地人,她的樸實真誠、從心底裏涌出的善良是不帶任何雜質的,她時刻想着幫孩子們照看好這個學校,以至於在這個她守護者的學校永遠的睡去。這是一個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閃耀的人格光輝,生死之間對於生命深切卻又優美的領悟。

我能感受到盪漾在整部作品中的悲憫情懷,不幸少年杜小康與厄運相拼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陸鶴對尊嚴的執着堅守、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而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 我在文字的迷宮裏,沖沖撞撞,似懂非懂。

文章的結尾,作者這樣寫道:“桑桑雖然沒有死,但桑桑感覺已死過一回了。”這也許是指桑桑的大病初癒,但我能讀到的是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清楚而又朦朧。合上書頁,作者的文字依舊浮現在眼前:“我們唯一要記住的是,感動人的那些東西是千古不變的,我們只不過是想清楚他們是在什麼新的方式下進行的罷了。”

在文字能夠觸及靈魂深處時,感動就是你最本能的反應。

——後記

讀《草房子》有感8

初次接觸《草房子》是在一堂語文課上,由於教科書涉及了這本書的部分片段,我們有幸觀賞了由《草房子》翻拍的電影。不到兩個小時的觀看中,眼睛竟溼潤了十幾次。

用了一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不到300頁的書,竟是發自心底的感動。我奇怪了,這本書寫的只不過是20世紀60年代的一羣鄉下小孩,只不過是他們6年的小學時光,卻緊緊地牽動着我的心緒。驀地,我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未曾這樣感動過了。

我微笑着回想那一個個讓我心動的鏡頭,幾個小主人公的臉龐好像一朵朵盛開的太陽花,在我的面前得意地搖晃,桑桑,紙月,禿鶴,阿恕,細馬我的心被映得暖暖的。

“桑桑與人玩籃球時,被對方狠咬一口,胳膊上都流出鮮血來了,也沒有將手中的球丟掉,還堅持將它投到籃筐裏,紙月看見了這些,就用細白的牙齒咬住薄薄的。血色似有似無的嘴脣,彎曲的雙眉下,眼睛在陽光下跳着亮點。這時,桑桑如果看到了這雙眼睛,就一定會聽出:桑桑,你真了不起!這如此簡單的,充滿童趣的文字,在我心底被定格成一幅生動的圖畫,而在這樣乾淨悅目的文字裏,我彷彿聽到了兩個孩子不同頻率的心跳,悅目隨即變成了悅耳。我喜歡這種全身心投入的愉悅,好像在音樂廳裏聽交響樂,身體的每個器官都在愜意地跳舞。

“他(細馬)喜歡看魚鷹捕魚,喜歡聽遠處的牛哞哞長叫,喜歡看幾個獵人帶了幾隻長腿細身的獵狗在麥地或棉花地裏追捕兔子,喜歡聽蘆葦叢裏一種水鳥有一聲無一聲地很哀怨地鳴叫,喜歡看風車在風裏發狂似的旋轉”每當看到這樣的字句,我都會默默地多讀幾遍,類似這樣樸實又優美的語句,似乎是曹文軒的長項,他不忽視對任何個人物的描寫,他們外表的其貌不揚和生活中的平淡無奇也許註定了他們內心的思想豐富,甚至顯視出奇的華美與浪漫,小學生也許說不清自已心裏這些零零碎碎的曼妙,但一切都由曹文軒的筆替他們說了。讀曹文軒的文章,總能激動地發現一種難得的大衆化的古典美,因爲質樸,因爲真實,還是因爲自然與人靈犀相通?我想三者都有吧。我迷戀,崇尚並且追求着這樣的感覺,畢竟在這個年代,能夠讓人真正感動的東西已經不多,尤其在讀後有一種拾起了丟失的東西的感覺,是想笑想哭的衝動,是人情味兒,亦或是一顆久冷的童心。

“在黃昏時分,桑桑的號啕在哭,告訴這裏的所有人,秦大奶奶與油麻地的人們永遠地分別了。她既不是老死,也不是病死,而是又掉到水裏被淹死的。上回她是因爲救一個孩子而落入水中,而這一次落水,僅是爲油麻地小學的一隻南瓜。”我盯住這些文字,它們既不鼓動,也不煽情,卻實實在在地感動了我。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裏生活,我們幾乎已經忘卻,或者從未知道過怎麼樣去愛,怎樣去恨,怎樣去觸動每一根未曾退化的感性神經。正如曹文軒說的那樣,能夠感動今天孩子們的東西無非還是生離死別,遊駐聚散,悲憫情懷。厄運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獨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脈脈溫馨與殷勤情愛而讓我們感動的早已不是抒情的浪漫主義或寫實的現實主義,因爲這些對於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已經顯得太過空乏和蒼白了,我們需要的應該是道義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

使古典迴歸自然,帶着一點點歷史的舊色的談談的鄉土氣息,既然道義、情感、智慧和美都是永恆的,那麼今天的孩子便依舊會爲自己父輩的故事所動容。在大自然這個廣闊的空間中,歷史的莊嚴感動與沉重感早已蕩然無存,但它的睿智與古典美並沒有隨風而逝,反而以一中更加輕鬆的方式走進今天孩子們掩上的心扉。

做個孩子,那也是很快樂的。

讀《草房子》有感9

這本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人物就是秦大奶奶。起初,桑喬用盡一切辦法也沒能使秦大奶奶搬進新屋子裏,秦大奶奶也一直與學校作對,還說着“這是我的地!”,是啊!秦大奶奶和秦大辛辛苦苦了一輩子才換來了這麼一大片地,怎麼能讓別人拿去呢,換作誰來都生氣呀!而後來,桑喬卻得想辦法讓秦大奶奶住在舊房子裏,秦大奶奶還幫着學校,更爲奇怪的是,她嘴裏說着的竟然是“這是學校的地!”是什麼,讓一個人產生這麼大的變化,以致於最後,竟爲了保護麻油地小學的一隻南瓜落入水中而淹死。是愛!愛能創造奇蹟。當初喬喬喊着“奶奶!”將愛給了秦大奶奶,秦大奶奶救起了喬喬將愛還給了她,喬喬喊着“奶奶!”將愛再次送了過去,秦大奶奶醒了。爲了還愛,她做了許多爲愛奉獻的事,如:下雨天幫忙關窗,守着學校的農作物……

這就是愛,能改變人的愛,意大利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草房子》不愧爲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愛的教育》。

讀《草房子》有感10

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金色的草房子,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兒有一羣可愛的孩子:堅強的杜小康,柔弱的紙月,頑皮的桑桑······這些生動形象的人物都出自曹文軒伯伯筆下的純美小說草房子。

這本書記錄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一個個小小的故事中卻帶着深厚的感情,讓我在看的過程中不禁也與書中的人物同哭同笑,身臨其境。

書中這讓我感動的是禿頂的陸鶴了,一天他帶了一頂帽子卻被桑桑搶走,老師將帽子還給他,他生氣的走了後,同學們漸漸的孤立他,在後來的表演中,陸鶴主動申請要演,並賣力的練習,最終在老師的幫助下,同學們慢慢地回到了他的身邊。

看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自己在學鋼琴時的一件事,那是我9歲,有一篇指法很難,練了好幾次都沒練好,我氣壞了,好長一段時間都沒碰鋼琴,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不能光顧着盲目地練,要有技巧。

我聽了這番話,老老實實地練起來,最終學會了。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