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天朝的崩潰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1

讀完了《天朝的崩潰》,我感觸很深,又重新瞭解了清王朝在那個時期的腐敗與黑暗。歷史學家茅海建對“鴉片戰爭的再研究”充分揭示了在這場戰爭中,清政府在各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導致後期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導火索。

在《天朝的崩潰》中並沒有明確的指出“天朝”是怎樣崩潰的,但書中對多個問題的解釋與論述,我終結出了“天朝”崩潰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武器。在中國晚清時期,軍事武器還是鳥槍等落後的武器,還處於冷熱兵器混用時代;而侵略中國的英軍的武器炮彈、長槍等,已經處於初步發展的火器時代。從兵器上來說,中國就已經輸了。

第二個原因是士兵與軍官的問題。晚清時期,軍隊人數很多,在人數上佔據很大優勢,但清軍駐防懶散,難以集中,調度非常困難,並且,大部分的軍隊都是用來維護治安,保護皇城的,沒有較強的作戰能力。晚清士兵與軍官腐敗,沒有良好的軍事素質。同時,軍隊也沒有好的管理制度,這導致了軍隊懶散等問題的出現。

第三個原因是“天朝”在對待鴉片腐蝕民族的問題上認識不清楚,開始一直認爲禁菸不成功是地方官僚腐敗無能,沒有把這個問題與英國商人聯繫起來。並且,在初期,沒有禁菸的打算,直到皇室內部出現煙火,清政府才同意禁菸,這就反映出清政府沒有一點危機意思,依據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還未清醒。

晚清時期的中國還是封建王朝,專制,黑暗,而此時的英國已經是資本主義,無論是在軍事,經濟上,都遠遠的超過中國,正在走向巔峯,這就決定了,在鴉片戰爭中中國必敗。

天朝的崩潰是必然的,無論有沒有鴉片,有沒有英軍侵略,這種傳統的落後腐朽的制度,如果不改變,中國永遠都是捱打的,不可能強大。從這一角度來說,天朝崩潰幫助了中國走向近代化。

現在,我們應該以史爲鑑,面向未來,正確的對待每一段歷史,從那些錯誤的,荒謬的事件中獲得信息,以便更好的發展。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2

最近,在學校的要求之下,我閱讀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讀完這本書,發現這是一本寫的很好的書,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枯燥,和那些歷史專業書完全不同。通過這本書,我更加了解清政府,更加明白那段黑暗的歷史,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不吐不快。對我們來說,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去忽略這段歷史,畢竟它並不光彩,這是充滿屈辱、血淚、傷逝、仇恨的二百年,一個人,如果有選擇,總不願意面對不堪的情形。而我,總在懷疑,爲什麼一二百年裏,皇帝個個都是昏君、大臣個個都是奸臣、吏治一黑如墨、經濟一貧如洗,雖然也有好人,但一定是生不逢時,不得重用或遭人迫害;而那些奸詐的官吏,卻總能如魚得水?此時的清政府,此時的中華民族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許許多多的人認爲鴉片戰爭中的失利是由於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戰爭的勝利。這種想法是否正確?

琦善、奕山、牛鑑是著名的賣國賊,如果把鴉片戰爭搬上京戲的戲臺,他們必是曹操般的大白臉。而林則徐、關天培、葛雲飛,則是一個個正氣凜然的名字,虎門硝煙、三元里抗英,一派全民族上下同仇敵愾、共同對敵的架勢。從現在的歷史書裏,我們知道鴉片戰爭會失敗,敗在昏聵的皇帝、腐朽的社會制度、無恥的賣國賊。

但是這本書卻有不同的觀點:關天培、林則徐的紅臉,奕山、琦善的白臉,其實是經過後人的描畫,是爲了意識形態的統一認識而特別實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種。關天培自己未必以爲自己是爲國捐軀,更多的可能是堅守了職位的本份;林則徐不一定是瞭解了世界局勢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禦敵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堅持爲官操守維護天朝體統;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戰派,惜命、愛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說他們都爲一己之私慾賣國求榮恐怕有失公允;連道光這個老皇帝,他當不好這個皇帝、眼界不高、謀略不深都是有的,但國是他自己的,總談不上自己出賣自己。作者通過此觀點進而引出主題:鴉片戰爭的失敗,究竟應歸結於中國的落後和保守,還是應歸結於琦善等人的原因?本書的核心問題,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能否取得鴉片戰爭的勝利?這是一場勝或負的結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戰爭,還是一場必定要失敗的戰爭?如果戰爭必敗,我們又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作者不斷地在當時的歷史場景之下,提出假設,因爲已經發生之事並不是最有可能發生之事,歷史學家會注意到歷史可能出現但未能出現的轉機。

《天朝的崩潰》從兵力、武器、指揮、戰術等諸方面證明當時的清軍無論如何抵擋不了英國侵略軍的進攻。文中關於中英雙方使用武器、艦船、軍隊的編制以及作戰方法,都有很細緻的描述。例如對英國軍艦的載炮門數,更是不厭其繁一一例舉;對英軍採用的戰術,即戰艦攻擊正面陸軍抄襲背後的近代軍事學術,也是做了具體的分析。

首先清朝的兵力雖在人數上佔優勢,但當時的清軍駐防分散,難以集中,調動也很困難,戰鬥力相當差勁。而英軍在鴉片戰爭後期人數已經達到兩萬,可以算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隊,而且在大部分戰場,清軍迎戰的兵力僅比對手略多或持平。其次從武器上說,清軍的火器源於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間幾乎沒有技術上的改進,發射的速度、準確性都比對手差,而且受資金等條件限制,難以更新,有的火槍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類似,式樣和當年明軍阻擊後金進攻時的紅衣大炮差不多,鑄造技術也落後,使用時經常被炸裂傷及自身,射程、準確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還使用大刀弓箭,無法和近代化的英軍相比。最後制海權的喪失,我覺得是清軍戰敗的另一重要原因。近代以來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英國的海軍力量一直稱雄世界,而在近代的戰爭中,誰取得了制海權,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這就是在50年後的甲午戰爭中日本首先要殲滅北洋艦隊的根本原因。從這幾點來看,清軍實力實在無法和英國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侵略者大的毫無還擊之力時仍然做着天朝美夢。這也是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清朝方面從來沒有把英國看成一個平等的對手,戰敗之後也從未吸取教訓。

在作者看來,中國應該向日本一樣,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而應當儘快簽訂和約,再走自強之路。對此我不贊同,我認爲當時,中國的改革勢在必行,而簽訂合約後的安逸並不適合中國,抵抗、犧牲是一個必然付出的代價,直接投降的作法從中國人民的感情上是說不過去的,雖然這樣一定充滿了鮮血,但也只有鮮血,才能激勵國人的覺醒;只有鮮血,才能推動中國的發展。歷史是不可改變的,中國發展到這個樣子,應該說被列強的炮火打開國門是一個必然,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似乎也是無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戰敗後的中國沒有能夠及時走上自強的道路。

正如書中所說:歷史學最基本的價值,就在於提供錯誤,即失敗的教訓。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以史爲鑑”,正確的看待歷史。一個民族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遠遠超過他們勝利時的收穫。勝利使人興奮,失敗使人沉思。一個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興奮中的民族更有力量。我們要吸取教訓,不斷地鞭策自己,不在重複那些錯誤,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3

天朝的崩潰,光看其題目,就大致揣測出這是一本講述清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書,也就是告訴我們中國歷史上最後的封建專制主義時代是如何終結的。其中的"天朝","崩潰"用得恰到好處而別有深意。"天朝"直接指出了清政府的自大,"崩潰"卻正表現出清政府無法避免的滅亡,暗含對於清政府腐敗的諷刺。

書首先對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與英方的實力進行了分析比較,包括兵力、武器、指揮、戰術等諸方面,從中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清政府無論從哪方面都弱於實力強大的英軍。

我曾經思考過:就是因爲欽差大臣耆英與英軍簽署了《南京條約》,才使中國現在人對於耆英的印象變成懦弱。可是如果耆英不投降,帶來的只會是更慘重的損失,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對於清政府而言,只是面子上的過不去,可是對老百姓而言,卻是生命與財產的巨大損失。

但現在看來,作者的想法更符合當時的國情,他認爲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理性地分析比較,避免這場血的戰役。我們可以直接投降,像日本一樣走上自強之路。雖然如今想來,這不失爲正確的策略,但歷史已經成爲過去,無法倒退與逆轉,而清政府自認爲的"天朝"就是最好的明證。當時的清政府認爲自己在世界之峯,又怎肯做個縮頭烏龜主動屈服呢?但試想如果當時沒有打這場戰役,中國走向的是像日本一樣的道路,這是誰也無法預料的。

當然作者的觀點雖然只是假設,但仍是相當成熟的。從文中的這一段話便可以看出:"這裏面有兩個需要分清的問題:一是對侵略者應不應該抵抗?而是若這種抵抗註定要失敗,是否仍應抵抗?前者是道德層面的,答案是肯定的,沒有疑義,後者是政治層面的,結論不能從前者引申而來。思想家與政治家的區別正在於此。"

其次,它圍繞一些晚清時期我們所認爲的漢奸及英雄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讀完這本書,感觸很深,最大的亮點就是它闡述了真相,將教科書上的正面,反面人物都還原了最初的面貌。之前我對於林則徐的瞭解僅限於虎門硝煙這一事件,認爲像林則徐這樣的英雄人物如果不走極端,給英軍提供了鴉片戰爭的導火索。自大腐敗的清政府不知道自己的實力,難道林則徐也不知道嗎?明明知道自己敵不過強大的英軍,還要用這樣的行徑去惹怒對方,不光清政府不會讚頌你,老百姓之後的生命與財產的損失難道你可以補償嗎?

書中卻進一步寫出了林則徐的真實人物性格,他只不過又是一個被清政府官場矇蔽的普通官員,發配出去後仍然敗在"官場"二字上,復出無力,阻擋不了英軍的入侵,這"天朝"連最後的.精良指揮都敵不過英軍,大局又如何穩得住?

第二次鴉片爭的爆發,八國聯軍將不堪一擊的清政府逼向了絕路。辛亥革命的一發動,"天朝"就此崩潰瓦解。

真相與記錄總有一點偏差。其實到了最後,慈禧太后也不似當年囂張跋扈,倒是想改變這千年世襲的帝制。可惜孫中山等人沒有給清朝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而是在改革幾天後直接將其推翻。不然今天的中國可能和日本走的就是同一條道路:仍然保留皇帝這樣的稱號,但皇帝不掌握實權,只是類似於國家的象徵。

世事難料,中國曾經有那麼多條路可走,一步之差,也許今天的中國就完全不同。之所以這麼多年的帝制時代終結在清朝,細想也可以發現:是因爲清政府的"天朝"之感,是因爲井底之蛙的愚昧,還是因爲外國的侵略?其實都不是,是歷史的潮流在前進,而鴉片戰爭,《南京條約》……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清政府一夜間崩潰的鋪墊。

我們不會再回到帝制時代,還有那些愚昧的時代。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4

說起鴉片戰爭,國人再不懂歷史者也能說上幾分,但若要細細推敲、點點分析,卻發現太多所謂細節所謂真相其實並不明瞭。一百多年來,關於鴉片戰爭的研究不勝其數,觀點卻是大同小異。我們難免會疑惑,這場被視爲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戰爭,它的形成、爆發直至失敗真的只是我們所瞭解的“貿易爭端”、“奸臣賣國”、“忠臣難封”這麼簡單嗎?

這諸多疑惑,在閱讀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一書後大都得到了解答。本書又名《鴉片戰爭再研究》,是茅海建先生系統研究鴉片戰爭十餘年所得的成果。與之前所讀文獻不同,茅先生除詳盡考訂了與戰爭相關的海量史實外,更致力於站在當時的情景下,力圖以當時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爲規範去解讀歷史,使得許多在今人看來荒謬的行爲得以顯示其在當時環境中的合理性。他用鴉片戰爭中決策的皇帝與諸位官員構建書的脈絡,在官員們的決策做法中窺探大清國的政治軍事環境,評價清王朝在此歷史轉折點的所作所爲,揭示了歷史進程中的偶然與必然。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選擇鴉片戰爭這一中國近代化理應發生的起點,專門分析中國人,尤其是決策者們,究竟犯了什麼錯誤以及如何犯錯誤的,試圖回答一些問題。”可謂推陳出新,別樹一幟。

“歷史學家可以說謊,但歷史不會說謊。”本書使我印象最爲深刻的便是作者對待歷史極爲認真的態度,這從書中豐富詳盡的引用和註釋便可見一斑,更難得的是其堅持事實、力圖還原歷史真相的努力。

在之前的認知中,琦善、伊里布等人就是“漢奸”、“賣國賊”,林則徐則是能救國於危亡卻被構陷而壯志難酬的民族英雄。但在此書中,作者通過嚴格分析,將有關琦善“賣國”的證據一條條駁倒,告訴我們是琦善而非林則徐促成了道光帝“查剿鴉片”的決定,琦善“賣國說”的根由在於他不主張用武力對抗的方式制止英國的軍事侵略,而是去企圖用妥協的方式達到中英和解。於是,“妥協”便被視爲“投降”,“投降”又被提升爲“賣國”,帽子便這樣一頂一頂加在了琦善頭上。他同樣告訴我們,林則徐固然有着值得稱頌的業績與精神,卻絕不是大廈將傾時可支的那根“獨木”,與同時期其他官員相比,他肯致力於新知的努力,瞭解了英國殖民的歷史,做着當時官僚士子們不屑於做的事情,實爲難能可貴。但他的見識水平、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使他未能準確瞭解對手的實力、戰術,亦未能對戰爭做出正確的判斷。他是一個尋求進步的人,但再偉大的人也有其侷限性,作爲個人,總是無法徹底脫離他所處的時代。而當時人們對林則徐的盛讚和期許,更多是因爲那是當時他們所能抓住的難得的希望;一百多年後的我們對林公的敬仰與懷念,多的是對那段苦難歷史的僥倖與不甘。

歷史學家與我們普通大衆一樣,生來俱有無可排遣的民族情結,但不應當演化爲歷史研究中對本民族的袒護。一個民族對自己歷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的堅實保證。因此我們需要明白,中國人在這個過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錯誤。歷史學最基本的價值,就在於提供錯誤,即失敗的教訓。所謂“以史爲鑑”,正是面對錯誤、分析錯誤,從而避免錯誤。讀·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民族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遠遠超過他們勝利時的收穫。勝利使人興奮,失敗使人沉思。一個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興奮中的民族更有力量。歷史學本應當提供這種力量。中華民族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但我們不能忽視幾千年歷史沉澱所積累的民族缺陷,正視缺陷是消除缺陷的必要條件。這便是歷史應當給予我們的價值。

回到書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我不合時宜的想起了另一本似乎毫無關聯的書——《三體》,腦海中總會浮現“歌者文明”對太陽系文明實行的“降維打擊”。鴉片戰爭中的英國與中國似乎就可以貼切的對應這兩個文明。就像《三體》中面對“黑暗森林”法則自以爲已做好準備沾沾自喜的太陽系文明一樣,當時的清王朝也仍然沉浸在“天朝”的美夢裏,以爲泱泱中華根本不必將區區“島夷”放在眼裏。於是,英國的“堅船利炮”和先進的軍事理念就如一塊二相箔,使得清王朝幾乎毫無招架之力。這不是兩個國家的交戰,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對舊時代無情的全面碾壓。在歷史的車輪下,忠臣良將、義理仁心都不過是蚍蜉撼樹而已,更何況這個舊時代已是千瘡百孔、根枯葉爛。

在長期領先於世界背景下,“天朝上國”成爲了我們的定位,清王朝的強盛也使周邊地區的各國君主,出於種種動機,紛紛臣屬於中國,向清王朝納貢,受清王朝冊封。至於藩屬國以外的國家,包括西方各國,清王朝一般皆視之爲“化外蠻夷之邦”,在他們的心目中,通商是“天朝”施於“蠻夷”的一種恩惠,是“懷柔遠人”的一種策略。因此,清王朝在對外關係上,自以爲是居於他國之上的“天朝”,不承認與之平等的國家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天朝”的對外體制,使中國成爲一個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茅先生所說,“天朝”是一個夢,一個難以驚醒的夢。而當這個夢被強行打破時,我們才恍然發現自己的落後與無能爲力。

茅海建先生從武器裝備、兵力與編制、士兵和軍官三個方面將中英軍事力量進行了對比,使我們看到了二者之間巨大的差異和清軍當時的種種亂象。當權力與金錢一樣上市流通之後,即刻產生威力無比的社會腐蝕劑,當軍隊將財神像奉爲戰旗時,腐敗已不可逆轉,執法者犯法的罪惡足以致命。鴉片戰爭時期的清軍,本是一個難得見到光明的黑暗世界。但當下流行的各種鴉片戰爭的論著中,一方面承認清軍已經腐敗,一方面卻又只是利用一小部分在抵抗中犧牲的將士講述“廣大愛國官兵英勇奮戰”云云。這種以偏概全的論調,難免讓人覺得有“阿Q精神”的味道。

除去軍事上的種種問題,鴉片戰爭暴露出的君臣關係問題更令人深思。天朝的落敗,打破了當時的史料作者和著作家們固有的“天朝不可戰勝,島夷不自量力”的思想,他們雖然疑惑,卻並不能從世界大趨勢和中國社會本身去看問題,因而不可能看出問題的癥結正在他們津津樂道的天朝文物制度上。他們認爲剿滅纔是天朝對待這些蠻夷之邦唯一正確的方法,而以此類推,敗仗的責任自然不能推給皇上,就只能由不主戰的大臣承擔,而給他們帶上“奸臣”的帽子,並且逐漸由“奸臣”變爲“賣國賊”。對於在文化專制主義和儒家學說千年的影響之中形成的“君臣是非善惡忠奸”的理念,著作家和史料研究者們的行爲不僅不是對當時社會忠奸理論的反思和改變,反而是爲了使其更加穩固。於是我們看到:皇帝獨斷專制卻又漫不經心,大臣戰戰兢兢卻又謊話連篇。“知識給人力量,愚昧也給人力量,甚至是更大的力量。”在戰爭開始相當長時間之後,清朝自道光皇帝至各位大臣對英軍的實力仍然模糊不清,以至於多次戰爭後清軍的防禦和戰法都無創新。這又如何能不敗呢?值此生死存亡之際,本應看到舉國上下萬衆一心抵抗侵略,實際上卻是上下欺瞞得過且過,實在令人扼腕。

其實早在明朝的時候,中國就有完成軍事現代化的組織,也就是全面進入熱武器時代。但沒有成功,因爲社會組織和生產方式不支持。而皇帝和大臣互相不信任就更是自古以來的問題了。這倒可以解釋另一個我本不理解的問題:在當時的文獻中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對“漢奸”的指責?結合後來的“三元里抗英”中勸解三元里民衆的餘保純成爲了衆人心中的“漢奸”一事,我想,在鴉片戰爭時期,“漢奸”可算是一個最不確定的稱謂,一切不便解釋、難以解釋的是由、責任、後果,便可以被轉移到“漢奸”身上。

在本書的最後,茅先生將清王朝與當時同樣遭受列強侵略的日本做了對比,我們看到“黑船事件”之後的日本,是如何以與清王朝截然不同的態度開始奮鬥與發展,終在“明治維新”後突飛猛進,甚至在鴉片戰爭結束52年後由當初的被侵略者成爲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新的苦難。我思考着與作者相同的問題:在鴉片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們,他們的血如何纔算沒有白流?以鮮血換來的成功是榮耀的,而以鮮血換來的失敗更應當被重視。唯有牢記“血的教訓”,認真思過,直至奮發圖強重振輝煌,方可稱作不辜負。一百餘年前是如此,一百餘年後更是如此。所謂“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也當如此吧。

鴉片戰爭,這是一段傷痛而屈辱的歷史,但也正因爲經歷過這落後、矇昧、痛苦的歷史,我們才更能體會到,五十年後這個民族的覺醒,是多麼的不易,又是多麼的偉大。世界仍是百年前那個世界,幸而中國已不是百年前那個中國。茅海建先生在全書最末問道:“中國人應以什麼樣的姿態進入21世紀?中國人怎樣才能贏得這一稱號——中國人的世紀?”我想,百年屈辱過後,重新在世界舞臺上顯現自己無可阻擋的實力的中國,定不會令我們每一個國人失望,不會令百年前在一片黑暗中仍能以血爲燭的先輩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