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大綱

《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

  《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1

和培根、帕思卡爾的作品並稱三大西方經典的蒙田作品以率直真誠的特性贏得了很多美譽。蒙田是法國思想家、散文家。他把讀書心得、旅途見聞、日常感想記錄下來,日積月累,成《蒙田《蒙田隨筆》》(或譯《隨感錄》)。《蒙田隨筆》》3卷共107章,各章長短不一,結構故意鬆散自然,並不要求勉強統一,彼此連貫:內容包羅萬象,天文地理、草木蟲魚,無所不談。蒙田不囿於淵博的書本知識,能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融會貫通,形成他獨特的思想意境與藝術風格。

蒙田在《蒙田隨筆》》的卷首告訴讀者:“我本人就是這部書的材料。”它介紹了作者的思想和生活。其中有他寫《蒙田隨筆》》的動機;談他的人生哲學;評論他所讀的書;解剖他的風格、習慣和人品;描寫他的書齋和對沉思與閱讀的看法;談怎樣處理事務,怎樣工作,怎樣旅行;講他對行政工作的態度等。這些篇章不是系統的敘述,剖析的事理也深淺不一。

蒙田認爲人是熱愛生活的,愛生活就要求順乎天性,人的天性在於追求幸福和快樂,但要求有選擇和節制。他撰寫《蒙田隨筆》》,行文旁徵博引,汪洋恣肆,語言平易明暢,形象親切生動,富於生活情趣。處處流露出作者的真性情。因爲蒙田處於新舊交替的時代,他的懷疑論只是對當時的迷信、偏見、巫術、殺戮、迫害的否定,他要“揭去事物和人的假面具”,考察事實,重新審查一切。他認爲絕對真理既無法認識,只能探索部分的尋常的真理;比較可靠的是認識自己,而世上最熟識自己的無過於本人。所以,寫作《蒙田隨筆》》不是着書立說,而是對自己進行分析,一點一滴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他的思想是一種中庸的思想。他生平致力於保持安靜的鄉紳生活。政治上是保守的,尊重現存的社會秩序和風俗習慣,不提倡改革,也不贊成壓迫提倡改革的人。

《蒙田隨筆》》的影響深遠,據說英國的培根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反映了蒙田的思想影響。法國18世紀啓蒙運動繼承了他崇尚理性和經驗的思想。而且其文體和風格,對於法國文學甚至對英國文學都影響極大。

在閒暇時翻閱此書,會讓人心情平和,在作者悠閒隨意的筆間慢慢體驗人生,思考生活,像一杯茶回味悠長。

  《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2

“在羅馬,拇指有殘疾的可以免於參戰,理由是拇指不管用就沒有足夠的力氣握住武器。”——這是《蒙田隨筆》中《大拇指》這篇散文中提到的。雖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六百字,但是我個人覺得是整書中最精彩的一篇,裏面所展示的世界各地對於大拇指的各種奇怪的崇拜,在令我驚訝的同時,也不禁讓我想到了當人們誇讚一個人的時候就會伸出大拇指的情形。這是何等榮耀和讚美!

大拇指在五個手指當中,可以說是又短又醜陋的一個指頭,可是他卻憑什麼讓人們認定它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呢?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大拇指是唯一一個沒有和其他手指完全連起來的手指,它所處的位置和它身上所附着的肌肉和其骨骼的構造都是獨特而美妙的,它是其他手指力的支撐,是其他手指面對面的存在,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這樣的與衆不同造就了它領袖一般讓人敬佩的能力。

我們也經常會發現各種各樣類似的情形。比如《水滸》中的宋江,武藝一般,學識也不算超常,縱然他本身有多麼不及其他人,但在一百零八將裏面卻只有他能令衆人臣服。這個正是人格魅力使然。還有拿破崙這個響噹噹的人物,身材矮小,卻能將世界踩在腳下,在世界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愛迪生的電燈讓整個世界在黑夜也能充滿光亮,將人們的生活延伸到日落以後,甚至可以說延長了人類的生命,可它僅僅是一枚小小的——燈泡。“大拇指”式的人物和事例數不勝數,可以說上帝是公平的,他讓大拇指其貌不揚的同時,也爲它準備了一個成爲領袖的天賦。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都需要認識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因爲無論如何總有那麼一兩個優點存在,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現它,並讓它像鑽石那樣閃亮於世。或者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是領袖——在將我們閃光的一面亮出來之後。然而如果大拇指失去了它這些獨特的優勢,它應該就成爲那個小手指了。這也可以說明讓一個領袖或英雄碌碌無爲是件多麼容易的事。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我並不認爲英雄值得崇拜,領袖值得頌揚,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每件事情每個人的拇指,而拇指在失去了其他手指之後也就不再是拇指。正如,砍掉拇指,手或許還能抓撓,若砍掉其他手指剩下拇指,那拇指只能一無是處了吧。

  《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3

其實我對蒙田不是很瞭解,但讀了他的《蒙田隨筆》之後,我才知道他是個懷疑論者,他向自己發問而又不做回答,甚至拒接承認自己一無所知,而只是堅持那句“我知道什麼呢?”蒙恬善於向哲人那樣講話,像朋友那樣談心。他對人生的特殊敏銳力,記錄了自己在智力上和精神上的發展歷程,爲後代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精神財富。

自我意識是蒙田身上恆定不變的部分,是他衡量一切學說的尺度。他曾說“你身上和身外都是一片虛妄,只不過,範圍越小,虛妄的程度越淺。上帝說‘人哪,除了你,每樣事物都首先研究自身,並且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了工作和慾望的範圍。唯有擁抱宇宙的你是如此空虛,如此匱乏;你是沒有知覺的探索者,沒有審判權的法官,歸根到底,你是這出鬧劇的演員。”好深奧的哲理,真令人驚歎,佩服。

蒙田用他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風彩,分別闡明瞭論經驗,憂傷,閒逸,撒謊,恐懼,節制,榮譽,心態失衡,勇敢,習慣,口才,交往,良心,飲酒,發怒,人與人的區別,功利和誠實,後悔,相貌,年齡,想象的力量,對孩子的教育,言過其實,父子情,人性無常,死亡,自我衡量,坐井觀天,掠人之美,意願,命運的安排等章節。他語言平易近人,形象親切生動,讓我們讀起來回味無窮,富有生活情趣。

他還說,在培養交往能力時,沉默和謙遜有利於和人交往。如飢似渴的去尋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十分積極的投入這種交往中,這樣便能給和你交往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夢田的文章揭示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其深度和廣度不亞於任何一個哲學家。他對事物的探討堪稱執著,沒有半點忽視。他對任何事物也從不輕易下定論,總要從事物的正反兩面去探討,力圖把它看得更明白,更透徹。所以我說,有空就多讀一下蒙田吧,他能讓你平靜,而且你會喜歡他的。

  《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4

隨筆,既然是隨筆,顧名思義就是想到什麼寫什麼,隨性留下的筆錄。這本《蒙田隨筆》現在有很多個版本,無數知名譯者爲這本書貢獻過自己的汗水,將蒙田的智慧火花毫無保留、原汁原味的傳遞給讀者。感謝這羣默默奉獻的偉大譯者,要知道讀者買書往往都是衝着作者去的,很少有人注意到譯者,他們掩蓋在作者的光芒下是連接中西方文化的橋樑,藉此機會,向他們致敬。

言歸正傳,蒙田隨筆是一本生活的哲學書,它不像其他哲學書那樣深奧而晦澀難懂,這本書就像一個鬍子花白,臉上每一條皺紋都藏着歲月痕跡的老爺爺,整張臉黯淡蒼老,唯有眼睛透露出歷經世情的睿智與豁達。這本書適合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燈下閱讀,因爲白天的浮躁無法讓人靜心思考,只會讓人越看越心煩意亂,夜晚的安靜和孤單滿足了思考的條件,能讓人靜靜聆聽這位爺爺慢慢向你訴說生活的哲學,給你迷茫的心指明方向,讓你的靈魂體會生活的奧妙。

說了這麼多都是空話,接下來我們就“空殼的.麥穗纔會趾高氣揚”這一章節談談我自己的看法。書中這樣寫道:“真正有知識的人的成長過程,就像麥穗的成長過程:麥穗空的時候,麥子長得很快,麥穗驕傲地高高昂起;但是,當麥穗成熟飽滿時,它們開始謙虛,垂下麥芒。”這句話的比喻多麼形象。中國古代道德經有句話叫“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意思是越好的音樂越寂靜無聲,越好的形象越飄渺無形,這句話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的成長就是一個從無知到有識的過程,我經常能看見小朋友一副小大人形象的給別人講一些淺顯的道理或者故事,一般我們只覺得小朋友可愛,至於那些道理和故事,難道真的不懂嗎?但如果換成一個成年人,他在大街上公共場合大聲說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欣賞,人們只覺得他無知而愚蠢。因爲一個有學識有教養的人是不會在大街上以“傳授知識”的理由來獲得別人的尊敬與賞識。俗語說半瓶水晃盪一瓶水不響,就是這個道理。

謙虛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中國人千百年來的風骨與氣節都融入那句勝利之後還低頭抱拳的“承讓承讓”中,謙虛不是懦弱,謙虛不是自大,謙虛是經過沉澱之後的光芒內斂,謙虛是竹子壓不彎折不斷的筋骨。蒙田的博聞強識和他對於生活的領悟理解都寫在書裏了,這本書可以當成人生的指路明燈。

  《蒙田隨筆》優秀讀後感5

看了《蒙田隨筆》後,才發現他的思想觀點在我看別的書時就接觸過了,原來他是法國文藝復興後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在十六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啓蒙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感情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峻研究的學者。讀完他的書,讓我重新認真反思了一下自己,雖然可能只是一知半解,但是陶淵明也說過:“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蒙田說:“自然的造化可謂巧奪天工,倘若我們的相貌毫無相同之處,那就會人獸不分;倘若我們的相貌完全相同,人與人就無法辨別。”這句話給了我好大的啓發,是啊,這和馬克思思想裏的所謂“事物都具有共性和個性”的觀點大概有異曲同工之妙吧,所以,從來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事物作出相同的判斷,而且兩種見解也不可能完全一樣。不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裏,看法也會有所不同。一個人只要善於學習,從以往事件中汲取經驗便足以使自我變得更聰明。如果誰能記得曾經受到過的傷害,以及使他們情緒發生變化的微妙的原因,那他就能爲未來的變化和自己的處境作好思想準備。由此,蒙田認爲用經驗來思考事情那是不可靠的,因爲事情永遠不可能相同,只有推開門才能知道門是開是關,因此,蒙田提倡要我們“認識你自己吧”。

其中還有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說,讀書能明智,能獲得樂趣。但是,倘若讀得過度,變成書呆子,便只剩興味索然了。此外,可能還會傷害身體,而快樂和健康卻是我們最寶貴的,倘若結果竟弄到有損身心的地步,那麼我們就拋開書本吧。從來我都沒有想過我們可以拋開書本,從我讀小學開始,我就認爲書本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東西,我們不能拋棄它,因爲它能帶給我們知識和不一樣的思想,可是,就在我讀到這裏的時候,突然覺得蒙田說出來埋藏在我心底深處的話,誠然,書籍對我們很重要,很有意義,可是如果我們一味地看書,那我們可能不會有機會出去走走,融入大自然,融入社會,甚至可能由於用眼過度導致近視什麼的影響健康,所以,當我們想出去走走的時候,那麼就拋開書本吧,屋外也會是另一番有趣的天地。蒙田還指出,對書本的選擇,當選有趣而且易讀的。因爲此類書籍能調劑我們的精神,給我們帶來慰藉,至於那些艱深難懂的學科,我們不選也罷,留給那些所謂的專家們去探討吧。在讀到這裏之前,我一直抱着所謂的經典名著硬着頭皮苦讀,殊不知既無趣又讓自己心情鬱悶不少,也許現在還不是讀這類書的好時機,所以與其浪費時間讀自己不感興趣的書,倒不如沉浸在自己喜歡的書的世界裏。

這些都只是我對《蒙田隨筆》的一點點小小的想法,我看到的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我相信還有更大的寶藏等着我去挖掘。蒙田以對人生的特殊敏銳力,記錄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發展歷程,爲後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