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書徐汝佩卷》讀後感範文大綱

《書徐汝佩卷》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書徐汝佩卷》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書徐汝佩卷》讀後感範文

  《書徐汝佩卷》讀後感1

陽明先生深黯教育之道,大教不言,大教若不教。在《書徐汝佩卷》中,對一些士子的問話和疑惑,要麼問而不答,要麼只是一句非是之謂也對徐汝佩的反省之言只是頷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從而使徐汝佩悚然若有省,覺得先生的不言之教是傾耳而聽,若震驚百里。粗心浮氣,一時俱喪矣。

作爲企業家,如何踐行不言之教呢?

首先是修身以德,修身以誠,以身作則。正如《大學》所言: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只有自己先做到無私奉獻,躬身力行,把員工的利益放在心裏,與員工的幸福痛苦感同身受,員工才能和企業家、和企業一起同道同心,才能齊心合力。

其次是行勝於言,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一大本規章制度,一百句口號,形不成企業文化,一個僅以監督、獎懲爲治理手段的企業也不會是員工口中好禮、好義、好信的企業。而一個企業家的品格、德行,纔是員工最好的榜樣,榜樣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身教重於言教。一個員工在企業裏努力工作,除了要獲得薪水、尊重和幸福外,必須獲得心靈的成長和職業技能的`成長。只有具有教育家思維的經營者才能真正培養、扶持他們成長,從而帶動企業的成長。

行不言之教,造就更多的經營者,讓企業更好發展,何樂而不爲呢?

  《書徐汝佩卷》讀後感2

讀罷陽明先生的《書徐汝佩卷》,深有感觸。而先生面對世人的質疑卻不急不躁、心平氣和日復一日去佈道,從而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接受、弘揚自己的理論學說。反觀自己,一遇別人的詆譭誤解就拂而去、閉目塞聽,和先生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作爲領導幹部的我們在生活深受啓發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

1、因爲世界是多元化的,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會因爲其環境背景、學習體驗不同而有區別,不可能千篇一律。“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纔是春”,再好的理論也不可能要求大家都能接受,相反真理越辯越明,諸子百家爭鳴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聯想到本人在擔任某公益組織理亊長時,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因爲自認爲自己付出努力,有一顆真誠的愛心,當遇到他人的不解甚至是流言蜚語、冷嘲熱諷時就會不冷靜、難過甚至是想到放棄,這不是和徐汝佩面對考試題目陰詆先生一走了之如出一轍嗎?其實,自己犯的錯誤就是急於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標準觀念,結果即使是正確的理念也難以服衆,心有餘而力不足,越着急越難以實現目標和理想。

2、批評和責難是成長的老師,戰勝心中的不意願纔是真正的`勇士。 忠言逆耳,或者說面對不同的意見,人一般都存在不舒服。同樣面臨着太多的質疑和誤解。自己也有過退縮和畏難情緒,明知吳教授的理論是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醫學上醫上藥的精粹文化,卻在面對周圍人士、投資專家、專家學者的質疑時痛心難受,不敢勇於堅持,其本質上來說還是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音樂療法在中國傳統文化斷層缺失的大環境背景下遭到質疑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任何新生事物出現的時候沒有不遭質疑的,因爲它們衝擊了人們的傳統思維定式,會讓人感到不適應。如果因此萌生退意,那麼這個世界將失去前進的動力,創新將不復存在。文章中陽明先生遇到不解甚至詆譭時,“夫子冒天下之非笑詆譭,而日諄諄惟恐人之不入於善”,我卻如徐汝佩一樣“而我則反之,其間不能以寸矣”。

3、自我反思是覺悟的最佳方式,理須事上明。 文中當汝佩有所感悟說與先生聽後,先生雖然表示讚許,卻“頷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此時無聲勝有聲,不言之教若震驚百里,粗心浮氣一時盡喪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佛,開悟即佛法。

總之在紛繁雜亂的事務和名利場常常會矇蔽我們心中的慧眼、污染我們心中的明鏡,讓自己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只有遇到事情當作砥礪自己成長的機遇,遇到困難當作錘鍊自己成熟的機會時,我們纔會不斷成長進步。

  《書徐汝佩卷》讀後感3

這篇文章記錄了他與學生徐汝佩(徐珊)的一段故事。當時朝廷和南宮策士對陽明的心學是攻擊朱熹的,是一種異端邪說。陽明先生的門生徐珊在南宮會試(即進士考試),因不滿考試“策問”的題目中有“陰詆夫子之學”(即暗含有對陽明心學的詆譭),就不答而離去,他認爲王陽明心學是“簡易廣大”的、王陽明的言語是“真切著明”的、王陽明的心是“仁恕公普”的,因此見到有詆譭王陽明心學的言論,就“怫然而怒,憤然而不平”。

當有門士告訴陽明先生徐珊之舉時,王陽明並沒有表現出讚賞,而是“黯然不樂”、“默然不應”、“頜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這些舉動令徐珊深刻反省,在感悟中意識到自己的做法不對。他說:“始吾未見夫子也,則聞夫子之學而亦嘗非笑之矣,詆譭之矣。及見夫子,親聞良知之誨,恍然而大悟醒,油然而生意融,始自痛悔切責。吾不及夫子之門,則幾死矣。今雖知之甚深,而未能實諸己也;信之甚篤,而未能孚諸人也”;“何忘己之困而責人之速也”;“夫子冒天下之非笑詆譭,而日諄諄然惟恐人之不入於善,而我則反之,其間不能以寸矣”。 徐珊意識到自己當初未當面得到陽明先生教誨時,也詆譭過陽明心學,後來親自得到先生面授致良知,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