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1

結尾的部分與其說是一種歷史,倒不如說是一種預言。作者給我們描繪了未來的一種可能性。科技走向巔峯,人類在進行自我改造的過程中滅亡。

我們是變了的,和原來的人類完全不一樣,但不是說原來的人類已經滅絕了。

未來的人類呢,可能已經擁有我們無法理解的思考方式,生活習慣,社會規則,道德規範,倫理教條。儘管安尼得特人無法理解莎士比亞的戲劇,我們也無法理解未來人類的思想。

有動盪又不安,才能於烈火之中有蛻變。假如冬天將要來臨,那麼春天還會遠嗎?

合上書,心裏有一種驚訝一種疑惑,茫然,或者說的更好一點一種衝擊書裏談論了一些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或許之前我又有思考過快樂是什麼,但卻從未想過讓一部分人長生不死的後果是什麼?人類的科技又將走向何處?科技的盡頭是滅亡嗎?或是什麼別的東西?往前看,1.3萬年前的智人的到來毀滅了最後一個人類土着部落。往後看,那真是隻能仰觀宇宙之大了。

那真的是滅亡嗎?抑或是鳳凰涅磐,浴火重生?當今的人類在思考科技進步,帶來了什麼,是否會造成人類自身的毀滅。當回首過去,我們已經改變,並且製造了那麼多的東西,我們的思想改變也是那麼巨大。曾經的我們,習慣性的形成聚落,聚集在一起生活。我們穿衣服不是爲了遮羞,而是爲了禦寒,我們對於自己聚落的人,公開透明。而今天社會我們卻不斷強調自由,個人空間,這些概念。曾經的我們,腦海中只有眼前的一碗飯,只有捕殺獵物獲取生存,道德之類的東西,在當時我們的腦海中可能還不如一碗大米來的實在。

我們不一樣,不過是傳承和改進。

但他們同樣會是我們的傳承和改進,那或許是下一次軸心時代的來臨,賦予他們新的精神世界。我們和他們站在兩個不同的時代上,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第一次對未來有了模糊的預判。而且這些未來的第一代還將從我們手中誕生。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2

一開始是被這個書名吸引住了,從動物到上帝,人類如何一步步征服自然主宰整個世界的過程?雖然在學校歷史課本上有介紹人類如何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最後經歷無數硝煙戰火走向現代文明;但並沒有對演變的原由進行深究。於是帶着探求的慾望讀起了本書。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全書一共分爲四部分,分別是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科學革命。尤瓦爾。赫拉利通過這四部分的敘述,告訴讀者人類是怎樣由一種普通的動物走向生物鏈的頂端,並闡述了自己對人類進程的相關見解。認知革命,人類通過對神的虛構,讓人類從單一個體走向團結合作,不斷地劣汰競爭形成大的部落,開始採集文明的生活。農業革命,爲了滿足對食物的需求,開始馴化家畜,種植農作物,從採集文明生活模式開始向農耕文明模式過渡。農耕文明時代的食物變得剩餘,開始出現貨物交換,催生了貨幣的出現。資金的積累,帶來了貧富差距,也爲以後的階級等級埋下伏筆。人類的融合統一,人類通過想象,幻想出神靈、祖國的故事;並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連接。隨着社會規模的擴大,信息量增加,人們又發明了文字,逐漸人類有了自己記錄的文明、宗教、信仰;從而幫助人們找到心靈的認同感,並解決人生意義的問題。科技革命,就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不斷打破以往的舊理論,探索新的理論。發現新大陸,推動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的出現。科學技術幫助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原始資本積累;資本主義國家爲了繼續維持技術壟斷必須發展科學技術;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這本書有太多有趣的`信息點,不僅僅從整體分析,更是對某個特定的過程進行解析。例如,當人類進入農業革命,作者的觀點,不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反而覺得這是一個史上最大的騙局,農業革命讓人類的糧食總量增加了,並不代表人類過得更好更悠閒,反而帶來了人口的爆炸,也產生一羣養尊處優的精英分子。使得農民的工作比採集者更辛苦。回頭看看我們如今生活的時代,交通工具的迅猛發展,高鐵、飛機從南到北都不再是問題,可是我們的時間並沒有變多,反而越來越少了。主要是因爲我們爲了高昂的生活成本,被工作無情綁架。這是否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呢?

讀完這本書,完全被作者的觀點折服了。各種腦洞大開的想法卻又不失邏輯。就單單從資本主義的產生,就讓我開始變得懷疑,許多生活的進步,最開始並不是因爲對美好的嚮往,僅僅是利益的驅使,讓自己瞭解了歷史的殘酷,並接受事實的本來面目。最後作者投出一個世紀難題,人類將走向何方?毀滅?成爲智神?作者在他的另一本書《未來簡史》給出了他的見解,甚是期待!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3

開篇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這本書的作者。作者名叫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爲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可見其爲青年怪才,目前是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此書雖說叫簡史,卻不是一本史書,作者通過將自己世界觀的線索連接起來,以獨特視角,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當代人的價值體系。另外,此書內容豐富、語言生動,不如一般的史書枯燥乏味,而書中很多內容分析之精妙、觀點之大膽、角度之奇特令人拍案叫絕,本書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不是給我們簡單介紹人類的歷史,而是作者從各類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觀念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哲學和人類的基本思考。作爲知識比較零碎的我們,讀此書再合適不過了。

此書告訴我們,我們從動物到上帝的轉變過程中有三個革命,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而貫穿始終的是不可缺少的三個能力,分別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思辨推理的能力以及認知自我的能力。這三個能力中最令我感覺腦洞大開、新穎獨特而思考後又產生非常強烈共鳴的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我也將着重與大家分享對於這個內容的思考和體會。

人類的起源智人原本也屬於動物的某個科,爲什麼和黑猩猩、巨猿從此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原因在於認知革命的影響,所謂認知革命是智人的認知能力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認知革命之後,人類有了靈活運用語言和八卦周圍事情的能力。社會學研究指出:藉由八卦來維持的最大“自然”團隊大約是150人,只要超過了這個數字,大多數人就無法真正深入瞭解。即便是今天,人類團體還是繼續受到這個神奇數字的影響,社羣超過150人後,連接的緊密度下降,許多成功的家族企業也是因爲規模越來越大,開始僱傭更多人時遇到危機。八卦是最原始的合作基礎,現在的新聞頭條最多的莫過於某某明星又出軌了,於是人們羣起而攻之,一時間大家同仇敵愾,宛如親密無間的朋友。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學校裏,你總會發現有那麼一羣親密的小羣體,他們掌握着周邊所有的八卦信息,風吹草動,草木皆兵。即使是兩個核物理學家坐在咖啡館裏,他們也更願意討論哪個人想當上系主任或院長,而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爲什麼人人都喜歡八卦?因爲八卦傳遞了羣體的社會關係信息,這種信息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讓大家知道誰可靠,誰不可靠,討論八卦本身也增進了成員間的親密程度,從而有利於組織社會活動。合作的基礎在於瞭解與信任。黑猩猩通常幾十只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個小族羣,這些猩猩之間十分親密,會一起打獵,一起抵抗外敵。族羣之間的猩猩每天都得花上大量時間親密接觸,像是擁抱、撫摸、接吻、理毛、相互幫助。“如果都沒碰過面、沒打過架、沒相互理過毛,兩隻黑猩猩就不知道能不能相互信賴,對方值不值得幫助,也不知道誰的階層比較高”。黑猩猩之間就是靠這種高親密的接觸,從而構建起的熟人社會。由於它的社交成本太高了,因此族羣成員數量不可能過大,一般維持在20~50只之間。

八卦本身除了傳遞事實本身,還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當隨着時間的推演,八卦便上升成一種虛構的故事。尤瓦爾·赫拉利認爲:人類最終成爲地球的主宰,祕訣在於人類能創造並且相信某些“虛構的故事”,虛構故事是大規模合作的號角。衆所周知,智人的語言並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種語言。每個動物都有着某種語言,比如螞蟻通過觸角說話傳達食物位置,青猴能夠準確喊叫警告獅子的靠近,鸚鵡也能夠學舌。但這些語言功能,包括螞蟻與蜜蜂的,都僅停留在描述性語言,用於傳達身邊環境的信息,沒有八卦能力,更不可能討論與相信不存在的東西。而“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如果你跟一隻猴子說,如果你把手上香蕉給我,我將帶你去香蕉天堂,那裏有吃不完的香蕉,它還是不會放手。對於它們而言,時間是寶貴的,拿來向不存在的守護神禱告豈不是一種浪費?何不把握時間吃飯、睡覺、親親抱抱?但是智人相信了虛構故事,就像是吃了《聖經》裏那顆知善惡樹的果實一樣,它讓人類能夠擁有想象,更重要的是“一起”想象,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不僅是部落的守護神、《聖經》的《創世紀》、龐大的帝國夢、現代的國家等等。因爲我們共同相信這種虛構故事,於是合作的基礎不再僅僅存在於熟人之間,相互不認識的陌生人也可以彼此信任,一起合作。一個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弱小的,但成百上千、成千上萬的人團結在一起,便能削山填海、改變世界。法律是虛構的故事,它支撐起帝國的構建。公元前1776年的《漢謨拉比法典》是幾十萬古巴比倫人的合作手冊;公元1776年的《獨立宣言》是現代數億美國人的合作手冊。無論是《漢謨拉比法典》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還是《獨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都是虛構出來的人類秩序。古巴比倫人對階層社會深信不疑,於是有了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奇蹟;美國人對生而平等的深信不疑,於是創造了繁榮的現代文明。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得以突破人數的限制,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農業革命讓人能夠開創出擁擠的城市、強大的帝國,接着人類開始幻想出關於神靈、祖國、有限公司的故事,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鏈接。國家、法律、宗教、金錢、公司、商業市場本質上都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虛構故事。這一切都是黑猩猩、巨猿所做不到,而他們至今都保持着較小規模的合作方式,始終無法得到突破。

我認爲從古至今,“虛構”故事的能力都是極爲重要的。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在這裏給虛構打了雙引號,我理解此虛構的含義並不是我們理解的一般含義。首先,你得有“虛構”的故事內容,再者你得使用各種宣傳方式去讓人信服你的故事,按照你設計的故事路線去行動,這些說起來簡單,但是能做到卻是相當困難的。這可以擴展到一個人的敘述能力、演講能力、感染力、影響力……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都和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人品修養、知識技能等各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盡力去提升貫穿我們人生生涯的“虛構“故事的能力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4

其實很早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聽很多人推薦它,說很值得一讀,一直想讀,直到現在才真正讀完,感受還是很多的,所以想記錄下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同時也推薦大家也去讀一讀,真的不錯!

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是,哇,好厚(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不喜歡度很厚很厚的那種書),內心發怵,覺得可能讀不完,於是沒有馬上開始讀,就安靜的放在那兒,每天下班,會看一眼,但是沒有去讀,直到後來有機會去無錫圖書館,才能好好靜下心來讀這本書,一讀就欲罷不能了,一直看了一個下午,後來就一直斷斷續的讀,直到昨天才讀完。

這本書有點顛覆我的有些觀念,可能是我才疏博淺吧,有些觀點還真是讓我大吃一驚,比如裏面說,進入農業社會其實是一種退步,因爲在採集社會,大家四處遷徙,不用擔心吃住,過得也開心,疾病也少些,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但是也不能說就是一種退步哈,可能要辯證地去看。

這本書講的是人類的發展史,其實更多的講到了社會歷史的發展,從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再到科技革命,一步一步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同時產生的一些問題,還講了社會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等等。瞭解了這些之後,你會發現,世界原來那麼大,那麼豐富多彩,而自己卻侷限在自己的角落裏,自怨自艾,實在狹隘。

書中有一觀點讓我又開拓了視野,那就是,人類社會的簡歷,就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建立起來的,比如古代的神話,西方的宗教等等,都是講一個故事,然後大家都相信這個故事,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制度約束着大家,這個觀點很神奇,想想也確實如此,很多東西只有你相信了,你纔會去聽,會去做,會去遵守。所以你的思想是自由的,你需要選擇你覺得正確的去相信,不必要被一些所謂對的觀點束縛,讓自己的思想和靈魂變得迷茫。

讀了這本書後,我瞭解到,原來人類能夠從那麼多生物中脫穎而出,成爲地球的霸主,代價也很慘痛,多少珍稀的物種遭到了滅絕,包括我們的同類,比如尼安德特人,人類在征服地球的過程中,澳大利亞當時24種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動物中,有23種都慘遭滅絕,18許多比較小的物種也從此消失。類似澳大利亞這種生物大滅絕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千年不斷上演,成千上萬的珍稀生物種永遠的消失在地球上,實在令人痛心,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就是希望有更多人瞭解史上第一波和第二波物種滅絕浪潮,知道智人已經害死了多少物種,纔會更積極保護那些現在還倖存的物種,否則最後,這場人類洪水的唯一倖存者可能只剩下人類自己,還有其他登上諾亞方舟但只作爲人類盤中佳餚的家禽家畜。

看着這些可愛的動物,是不是由衷的想要去保護他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永遠有一顆想要保護他們的心,並且將這種觀點傳達出去。

這本書還寫到了我們平時食用的家禽家畜,其實一開始他們是自由自在的,只有物競天擇,不會像現在這般被圈在一個比自己身體還小的籠子裏任人宰割,自從人類開始圈養牛羊雞這些動物後,如今通過先進的技術,這些動物被拼命的複製,從種族繁衍的角度來看,這些動物確實是成功的,但是從他們的生存環境來看,恐怕他們寧願種族慘淡,我這麼說,看得人可能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只是大致的觀點,書中描寫的很詳盡很生動,讓人看後,都想做素食主義者了。

總之書中還有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不論對錯,總歸能帶給人思考和啓發,需要辯證的去看待。

太久沒有寫東西,現在再來寫寫東西着實有點費勁,但是後續慢慢會多起來的,也期待你來和我一起交流討論。

最近還慢慢愛上了翻譯,哈哈哈,所以把人類簡史的簡介翻譯了一下,留在這裏做一個小小的紀念吧。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5

全書大部分內容都讓人看起來欲罷不能,驚歎於作者廣闊的視野、豐富的學科背景、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及深入淺出的敘事能力。提出的一些觀點,如“想象的現實”,對金錢、資本主義與帝國的關係的討論,對現代資本主義文化的討論及與前現代文化的對比等,以及用認知革命、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等將人類的歷史進行串聯,討論了幾大革命的。重要意義和對其的不同看法(比如農業革命實際上是一場“騙局”),並以此將人類歷史劃分成不同階段進行分析,使人能夠以“置身事外”的“他者”視角來審視人類發展的歷史,反觀自身。書的末尾談到了對於“快樂”或者“幸福”的認識以及可能的歷史發展,這是以往的歷史學從不會討論的內容,而這也與作者寫作此書的初衷密切相關,即引起“智人”對自身發展和行爲的反思,希望“智人”能夠認真思考和把握自身的發展方向。不過,可能正如作者所說,大部分的歷史學家更擅長做“事後諸葛”,所以,總體來講,作者對於目前爲止人類歷史發展的分析確實更趣味十足,更耐人尋味,而對未來人類發展方向的思考可能讓我稍感無趣(大概是因爲沒有提出比較新穎的觀點,或者說並沒有提煉出完整的理論問題?)或者說不能認同。

總之,這本書雖然內容龐雜,涵蓋各個學科,還間插不少故事,但並不會感到凌亂。在作者精心的設計安排和嚴密的邏輯框架下,反而顯得全書深入淺出,豐富有趣,可讀性極強。對於翻譯者也不得不特別提出來點個贊,一句話就是,這本書完全不像翻譯過來的,感覺就是一箇中國人用中國話寫成的,可以想見翻譯的水平之高!

強烈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