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培根談讀書讀後感範文

培根談讀書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培根談讀書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根談讀書讀後感範文

  培根談讀書讀後感1

有一份心情,我們從未停下腳步去追尋;有一份夢想,我們從未放下翅膀去採擷。讀書之夢、之樂。關於讀書,我們保存着心情,娛情,寫實以記錄精彩人生。

——題記

“讀書可以作爲消遣,可以作爲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文章一開始就指出讀書的目的。“消遣、裝飾、增長才幹”。猶如站立在一片浩瀚大海之前,我們張開雙臂,擁抱清新空氣與燦爛陽光。

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唯物主義哲學家,被馬克思稱爲“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內,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經歷過生活坎坷磨難的貴族子弟,生活的磨難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論深邃,富含哲理。她的整個世界觀是現世的而非宗教的,她崇尚理性主義,是一位經驗論者和現實主義者。

《論讀書》是培根較爲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提出了讀書的重要性等。其實一個學生似乎已然對讀書這一名詞並不陌生,而讀書之好、之樂、之用,我們卻如嬰孩,仍在認識世界裏處於感知階段。

怎樣去讀書?培根在文章中將書籍比作食品,或淺嘗、或吞嚥、或仔細咀嚼、或請人代讀,都是較爲科學且蘊含哲學意味的方式了。

讀書的重要性,培根則是較爲重點的進行論述了。他指出:“讀書可作爲消遣,可作爲裝飾,可增長才幹。”實際靜心、專心,莫不是如此!

我們的世界裏,書書本本並不是什麼難見之物,似乎它們已是如同空氣分子一般的存在。而我們,是不是有一份心情,一份追求去對待閱讀呢?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林語堂也曾發文特指出閱讀的好處,其實文人是應該最瞭解讀書的好處的罷。“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等等關於知識,關於教育的口號,亦已顯出讀書作用了。

或許,我們讀書,是爲了它的作用,而更多的,這是一份關於人生漫步的幽靜小道,不是麼?生命之源,源於力量;力量之起,起於精神;精神之始,始於我們思想文化內涵,而讀書則真如一片浩瀚之海,擁有無盡的能量了。

  培根談讀書讀後感2

不久前我看了一篇培根寫的《談讀書》,從中收益非淺。感覺裏面句句都是真言,使我對讀書有了新的認識。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博採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其說的是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使我們能夠從中學到很多前人留下的寶貴知識和吸取他們成功的經驗,減少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使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但是讀書又不能費時太多,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不易太盛,太盛則矯。因此我們要善於挑選,只因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還可以補先天的不足,而經驗又能補讀書的不足,蓋天下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人不是生來就知道任何事的,都是經過慢慢積累,以補先天的不足之處。而積累的經驗多了又能補讀書時所不能學到的東西。

“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句話說,有隻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而且不可盡信書中所言,也不可只爲尋章摘句,而應該仔細推敲思考。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同時對各個領域都要有所涉獵,蓋因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皆因以上所敘之諸多好處,我強力推薦大家看看這篇文章。

  培根談讀書讀後感3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是啊,在歷史的長河中書承載着今天與過去,他是我們最真誠的朋友,也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更是我們受用一生的鉅額財富。

學了培根的短文《談讀書》,使我感悟很大,明白了讀書的目的,方法及作用。從而也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學的一篇課文《心聲》。它講述了主人公對於《萬卡》故事的情感以及他的內心世界。他多麼想在課堂上滿懷感情地朗讀《萬卡》,而老師卻說嗓音沙啞,拒絕了他的請求。

終於他實現了他所想的,滿懷感情地高聲朗讀了它。故事中的萬卡有着和主人公相差無幾的生活,主人公也正是感觸到萬卡的那份情感,纔會朗讀的那麼富有感情。這正是讀書的目的啊。一本書及至一篇好的文章會讓你瞭解整個世界,叫你讀懂生命的意義,能叫你變得更加聰慧,能叫你成爲一位智者,能叫你對人類真理有更深的認識,也能讓你感受到那份至高無尚的人間情感。

與《談讀書》相對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它主要講述了讀書的要決——會意和虛心。是啊,想要真正去弄懂一本書時,可能會有困難,但是當你虛心去領悟時,你將會了解到它真正的意境,而對於會意,陶淵明則是有獨到之處的見解,那便是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而我們也許不必做到如此,只需深深探究,鑽研再加上虛心便可以和書合爲一體,想一想人書合一將會是何等境界?

書是朋友,在你困難的時候幫助你;書是精神家園,在你煩惱的時他是一顆解憂的靈丹妙藥;書是財富,是一筆永遠賺不完的鉅額資產。

我的同學們,書,在你們生活中又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呢?

  培根談讀書讀後感4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辨,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摘自《談讀書》

關於“讀書”這麼個涉及多方面的話題,我一直認爲“讀書多”不如“讀書精”,選一大堆毫無營養的書藉,讓那些無聊的文字充斥你的大腦,倒不如先一本修心養神的書藉來昇華你好,正應文章第一句話“讀書足以怡情。”

文章還講到“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這不禁使我想到我曾經學過的一篇文章——《傷仲永》,文中的方仲永天資聰穎,可自己寫詩作詩,但是他的父親卻不讓他接受更高的教育,反而憑藉他聰穎的資質讓他作詩賺錢,最後,仲永的資質被磨地消失殆盡,只淪落爲一個普通人,真是“傷”仲永啊!如果仲永接受了更高的教育,那麼他是否會成爲一代名人呢?就如他天生就是一棵上好的佳木,可若不經修剪移接,也會胡亂生長,最後歸爲衆多花木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位。所以,我們不能認爲,“天生”“天賜”“天賦予”的這些東西就是好的,正如一句話所說:“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決定的。”要應用自己的好天賦,再加上後天努力,這樣我們一定會成功。

另外一點“讀史明智、讀詩靈秀、數學周密、科學深刻、倫理學莊重,邏輯善辨,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我很贊同,並不同於我們開篇說到的一大堆雜文,這裏是講要廣泛涉獵,接納不同科類的書籍,使自己成長爲一個博學多才,各個方面都懂的人。

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我認爲更應該是“天生我才必讀書”。所以,帶着你的天賦、你的書籍、你的決心、你的努力,向前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