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道士塔》讀後感(精選11篇)

《道士塔》讀後感(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士塔》讀後感(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道士塔》讀後感(精選11篇)

  《道士塔》讀後感1

《道士塔》是餘秋雨的一篇散文,篇幅不長,講述了一個敦煌的道士,曾經無人知曉,但他所做的事情讓人們開始注意他。他被記錄在歷史裏的一個隱晦的角落中。他,叫王圓篆。

他原來是個隨處可見的農民,逃荒早甘肅,做了道士。不幸的是,他當了莫高窟的家。莫高窟,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燦爛壁畫、雕刻、石窟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彙集地。讓我們看看,一個農民會如何掌管它。

王道士每天愛去石窟轉轉,但那兒的畫並不招他的喜歡,飛天的婀娜,金剛的雄偉,他看不懂也不懂得欣賞。在千年前的壁畫面前,他像一個瞎子,看不見那燦爛的文化之光。他用石灰刷掉了面前的幾面石壁,欣賞着面前的雪白。

一天,他偶然發現了一個洞窟,滿滿一洞的寶物。就在這時,歐美的考古家、學者,千里迢迢的趕來,他們做好了葬身沙漠的危險準備,風餐露宿來此。可他們想象中的森嚴保衛並沒有出現,在他們面前,只有一個衣着破舊骯髒的土道士,這也未免令他們失望——說來真是諷刺無比。於是,一批批文物被他們一行人運出來,運到了國外去。先人留下的文化魁寶,就這樣被一點銀兩換去了。

王道士的作爲,爲現在的考古學家,敦煌學者留下了什麼?他留下的,是空曠的洞穴、破碎的石像和慘白的巖壁。使得後來的敦煌學者,都只能對着國外拍來的照片研究,只能從破舊的石窟中去尋找完整的部件。要知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原本都是屬於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所擁有的啊!面對慘白空洞的牆壁,餘秋雨先生寫到:“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王道士身上,滿是愚昧無知的氣息,作爲舊時代的農民,他麻木到了極點,他不知道什麼是美,更不懂得什麼是傳承。他不知道那洞裏的東西都是無價之寶,是什麼金銀財寶也換不來的寶貴的財富,一筆厚厚的精神財富。但是,一切已經過去,現在考古學家的痛聲疾呼,再尖利再刺耳,再撕心裂肺,也擋不了當年那一箱箱文物的運出。

看看現在。在某些時候,中國人身上多多少少還有着王道士的相似的氣息。景點隨處可見的,很多是“某某到此一遊”等。古人留下的寶貝,就這樣被無數人踐踏。相比之下,有時候外國人反而知道珍惜,他們對我們中國的文物反而比中國人更感興趣。說來嘲諷,對待自己的文物,我們真應該向別人學學,學着對我們的文化寶物有更多的珍惜和敬畏和保管。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對一個民族來說,沒有什麼比麻木更可怕,然而,想清除這種根劣性,還有很長的道要走。

  《道士塔》讀後感2

《道士塔》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首篇文章。文中紀年的開始爲1900年,有一個缺少文化底蘊的道士在敦煌《莫高窟》住持,並在偶然間發現了藏經洞。

1900年,想必這個時間點中國發生的事無人不知。偌大的清王朝竟然在三萬人的進攻下不堪一擊,將京城拱手讓給侵略者,遭人劫掠還要賠款割地,其慘、其辱、其痛,無法言說。而藏經洞中的文化寶藏被騙走或叫被掠走,同樣讓人扼腕惋惜,無以言表!由此,我想到了自家的遭遇……

簡單推算了一下,父親出生的時間是1911年,這一年正是中國封建帝制王朝傾覆的一年。大姑是父輩的老大,比父親大4歲,出生時間是1907年。而1900年,我未曾謀面的爺爺應該還是少年時期。想來,爺爺只是一位再普通不過且目不識丁的農民,他不會知道敦煌,更不會知道莫高窟,包括攜家帶口逃亡的太爺爺。

說這些本意不是妄自菲薄,因爲我的家世在過去根本無人書寫,文字上從未曾留下過隻字片語;可見祖輩上即沒有人做過官,也沒有過文化人。

父輩中的幾兄弟(含堂兄弟)只有父親讀過三年私塾,那還是幾位爺爺合力出資供讀的。所以,我所見到的“家譜”,只是父親親手繪寫的《三代宗親》譜。上面列出的最高輩份是我的曾祖父,即太爺爺。如果這就算是家譜的話,那麼我的這位太爺爺就是我家有記載的最高統帥了,頗有點太上皇的意思。

正是我家的這位“太上皇”,在清晚期的兵荒馬亂中,帶着一家老小從承德建平(今遼寧)一路向北逃荒,最終在黑龍江北林(今綏化)四方臺處落腳,之後又輾轉至海倫境內紮根。

在逃荒的路上,因爲沒有吃的,無奈之下先賣掉一個兒子,後將我的姑奶賣給別人家做童養媳,之後他們便與家人斷了聯繫。

1975年,姑奶的孫子在海倫上學。曾受奶奶委託,到我的老家尋找親人並找到我的堂叔家。當時我的老爺爺張福林(爺爺輩分中最小的)已經去世,堂叔也不在家裏,是堂嬸接待的他。孩子說:他奶奶已70多歲,因逃荒被賣時很小,加上沒有文化,家裏人都叫什麼名字沒記住,只記得一個弟弟的外號。與親人離散後,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思念親人,便指使兒孫們四處尋親。經過多年打聽,終於獲得我老爺爺的信息,並憑藉這個信息找到了堂叔家。遺憾的是堂嬸給出的回答令人失望,她說老張家在過去根本沒有丟失過人,肯定是找錯了人家。結果孩子不僅被拒絕,甚至連頓飯都沒吃就走了。從此,姑奶的消息徹底斷絕。

講述這一小段家史,並不能完全代表中國那段歷史,但卻是當時中國境況的一個縮影,一個鏡頭,一個特寫。

莫高窟的千年文化瑰寶任人掠奪,是那個年代國家落後與羸弱的悲哀;我的家背井離鄉,親人離散,同樣是生活無計所逼。這,不正從一個側面證明:國破山河碎,家貧度日難;虎狼噬弱肉,羔羊任烹煎!文化,又怎能逃脫遭受劫難的命運呢。

  《道士塔》讀後感3

歷史的羅盤飛快的旋轉,望着飛揚的黃沙,我站在中央,心中有着太多的悲憤與無奈。但,回不去了。

——題記

我深深記得,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對洋人的怨恨,恨他們強盜一般的舉動,恨他們將中國的藝術寶庫洗劫一空,我恨!

但,現在,我迷茫了。

到底是外國的“強盜”毀了我國的敦煌文化還是我們自己呢?

心中的天秤,漸漸向自己傾斜……

沒錯,就是我們!我們自己地府了這一切!

我無法想象那些官僚吃着俸祿,住在王府,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併到處逍遙時,是怎麼一副嘴臉輸出運費太貴;我無法想象他們用破舊的席子、麻繩捆着一筆筆文化財富時,沿途那撈碗油水時的自然,如此之“不經意”的將其放入己袋;我無法想象他們知道這些爲無價之寶時,講的不是怎樣保護、使這筆文化延續下來,而是用它去賄賂高官時的阿諛奉承,我真的無法想象,更覺得噁心!

我怨王圓篆,但我不恨他,因爲他只是無知,因爲他只是一個想有點寫的普通百姓,用他自己的價值觀認爲很值的將文物賣出去,這筆債讓他背,實在太沉,太沉。我怒於斯坦因他們從一個不知世事的道士手中用哄騙的卑鄙手段換取一車車經卷,但我也無奈與此,就如一羣飢腸轆轆的人,見到一間擺滿山珍海味的房間,他們本想用自己所大的獵物來換取,誰知連個守門人都沒有,屋門打開,像在恭迎他們似的,誰不欣喜若狂?而彷彿最與此無關的那些官僚們,卻是我的所恨之處。恨他們終是沒有那份覺悟,恨他們終是沒有那份赤腸忠心,不曾爲祖國着想,不曾發覺這是一筆文化財富,不曾認爲將一絢麗榮耀的文化所埋沒的罪惡感!但我也無法想象如果洋人沒有把這些文物帶回去,沒有看清它的價值將其放入博物館小心珍藏,這些東西會怎樣被我們糟蹋?也許,我們連文獻的膠捲也沒有了吧?

王道士,他只不過是這場變故里的一個受牽連的人物罷了,那些洋人也只不是一零星的火星而已,真正恐怖的是那些官僚的心理,思想,這纔是真正的導火線啊!

擡頭望天,那大洋彼岸的人們吶,我真誠並鄭重的感謝您們幫中國保管着這筆文化呵,但那終只是借放,敦煌之魂,一直纏繞着這一有着燦爛文明的古國。

只是,那時的我們,迷失在了沙漠,努力的揮舞着雙手想要撥開重重迷霧,但終是,未瞥見綠洲……

  《道士塔》讀後感4

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讀了餘秋雨的《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章,這本書記錄了餘秋雨在旅途中看到的名勝古蹟以及他的感受。

讀這篇文章時,會感到心在痛,心在滴血,因爲身爲一個炎黃子孫,當你看到因爲王道士和那些官員的愚昧無知而使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敦煌石窟內的敦煌文物被外國人以一點點的錢纔買走時,我相信,你也會感到十分難過。

如果,如果王道士或那些官員中的其中一方能夠重視那些文物,也許,這些文物現在就不會在外國的博物館裏,而在我國的博物館裏;也許,我國科學家現在就不用花大量的錢財購買拍攝敦煌文物的膠捲,而我國科學家就能用實物進行研究。可惜,這一切,只是如果。

爲什麼?爲什麼那些人不重視敦煌文物?爲什麼?爲什麼他們那樣的愚昧無知?雖然外國學者買走了敦煌文物,但他們能保護好,而王道士卻用石灰刷白了畫滿精美的壁畫的牆壁,把精美的雕塑砸爛,做成了粗糙的天師、靈官菩薩。

文章中說過:“當外國人運着一箱又一箱、一車又一車的敦煌文物時,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是啊,那震驚世界的文物,本應該是屬於我們的啊!而現在,卻被那些外國人拿走並令他們受世人矚目。

敦煌文物啊,你可知我們十分想念你呢?願你能早日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讓我們一睹你的風采。

  《道士塔》讀後感5

《道士塔》描述了滾滾黃沙如海,湮沒了歷史的痕跡,血色殘陽中,莫高窟就如一道滴血的傷口,佇立在四起的黃沙間。

我們在指責王道士的同時,更爲那個時代的中國感到可悲。區區幾個外國人,就拉走了大批的中華瑰寶,這不是屈辱是什麼?反思中國的歷史,沒有一次來得像這一次心口滴血。愚昧的中國人,眼睜睜地看着外國人盜竊國寶而不自知,這是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那些外國人簡單地以極少的錢財換取了莫高窟的文明記錄,把中國的輝煌帶到了他們的國度,他們的掠奪,不只是掠去了幾卷經卷,幾幅繪畫,幾座雕像,而是讓一個民族蒙受屈辱,讓一個民族的靈魂千瘡百孔,讓一個民族今天只能從外國人手中以高價買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悲劇究竟是誰的過錯,是那些外國人,還是那個卑微的王道士?王道士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麼也不懂,卻因爲自己的無知活活埋葬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淚。他只是這場悲劇中一個可笑的小丑。而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將這些敦煌文化放在倫敦博物館,反倒能長久地保存。

除卻詩意,在那個狼煙四起的年代,這裏理所當然少不了殺戮和犧牲。在這片廣袤而厚實的土地下,究竟掩埋這多少將士的靈魂?他們沒有名字,沒有可考的歷史,只能默默地,永久地沉睡在此,化作沙堆一座。

我們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選擇遺忘,在時間的流逝中拱手相讓。好在,當西方的使者將中國的文明掠去,向世界宣告他們取得的成就時,有中國的敦煌研究者埋頭苦幹十幾年,爲敦煌洗刷屈辱,向世界證明,敦煌的燦爛在中國。

卻只怕,再過千百年,當歷史的風煙已成爲舊跡,不會再有人記得這份傷痛,剩下的只有一份可怕的漠然。

  《道士塔》讀後感6

“車隊已經駛遠,他還站在路口。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轍。”

是啊,侵略者的車輪已深深的勒進了中華民族的脈搏,他也在雕刻歷史的恥辱與悲愴。

王道士啊!您這是愚昧還是無知啊?墩煌多少燦爛都丟在您的手裏。您望着遠去的“客人”,難道就不怕呼嘯的黃沙捲走了您的美夢嗎?

這些千里迢迢趕來的侵略者,他們做好了捨棄生命的準備,爲的就是這價值連城的經卷。我們憤恨他們,憎惡他們,就如同那個青年面對已成灰燼的圓明園: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他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我好恨!”

攔住的車隊真的就只能停留在沙漠中嗎?任憑狂風的肆虐嗎?

淚也流出了我的雙眼,那就用我的淚水暫且凝固鬆散的黃沙,讓這可憐的經卷先安寧一會,等待我們這些後來者去保管他們吧!

  《道士塔》讀後感7

你看到西邊的日落了嗎?這是一個古人流血的傷口……

當爲數不多的車輛、幾十個箱子、數百卷文物被運往其他國家時,誰知道,那是我們中國不斷受到的創傷。

愚笨的道士自認爲很聰明,當他把山洞壁畫畫成他認爲很漂亮的樣子時,他並不知道他在破壞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當他把那些優美的雕塑砸到心滿意足時,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拋棄了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當他貪圖小利,把洞裏的東西都送出去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已經成爲一個罪人了……

我們應該批判一個無情地送出我們古老文明的道士的愚蠢,還是批判當時統治者的短視?一個無價的石窟怎麼能由一個道士看守呢?而那些文人其實知道這些文物的價值,爲什麼不捨得當時的一點運費呢?

正如作者所說,“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與那些冒着生命危險前來收集的外國學者相比,這是多麼悲哀啊!

當我看到我們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國家,我的感覺不僅僅是憤怒,而是憤怒和仇恨。

一位日本學者說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是的,敦煌在中國,敦煌研究在中國,但是文物卻不在中國。當自己的東西到了別人手裏的時候,當研究自己的東西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並且要用膠片來研究,這只是用悲傷就可以總結的嗎?

傷口總會癒合,但傷疤,卻擦不掉……

  《道士塔》讀後感8

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蹟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個王圓籙。他將那些先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全部賣給了外國人。我真是想不通:一個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那麼無知愚昧的'人來看管!

跟隨着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麗與輝煌。但是這個王圓籙卻將這些經文等便宜賣給外國人。那都是精華啊!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跟火燒圓明園又有何異?不也是一樣,咱們中國的國寶被外國人搶去。所以:咱們中國歷史上一共是有2起重大搶劫案。而現在咱們的專家考古學家卻要拜訪外國去看咱們中國的古物去研究。帶着膠捲,用着放大器來研究。這是一種多麼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當時的中國,很多的人沒文化,愚昧。換做別人,有可能還不如王圓籙呢!

看了他的簡介,我更是納悶,當時也並不是沒有有志向的人,爲什麼清廷就那麼輕視一個文化寶庫呢?他曾經給清廷寫過信,爲什麼那些當官的文人就不能保護一下呢?治不好國就算了,連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麼?真是自私!

讀了道士塔,我的心裏有憤怒也有悲傷。爲王圓籙的行爲而憤怒,爲我們的文化被盜取而悲傷。唉!但是事情已發生,今天我們只能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使它真正的富強起來,把我們曾失去的都全部奪回來!

  《道士塔》讀後感9

首先想到道士的無知。你看,那麼多珍貴的文物的遺失,不就是因爲道士的無知嗎?設想,如果道士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和對國家的意義,他一定會捨命保護它們。可他什麼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畫在他手下變爲白牆,優雅的雕塑在他錘下化爲烏有。恨,恨他的無知。

無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員們也很無知。由此聯想到中國的文盲。中國的成人識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學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試想,一個文化無法得到普及、到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的國家,怎麼能強大得起來?怎麼能與外界競爭?當然留不住價值連城的經文和畫卷!

又多讀了幾遍,就開始恨起政府了。的確,王道士的疏忽導致了直接的損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責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爲落魄不已而無奈用文物換來少得可憐的銀子時,政府哪兒去了?來看看清政府都在幹什麼好事

慈禧依舊每天一百道菜,依舊年年揮金如土地祝壽;頤和園依舊在熱火朝天地修建,這個老女人依舊在愜意地腐敗!

真是天子萬年,百姓掏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呵!

有這麼多閒錢享盛宴,祝大壽,修園林,區區一點運費都出不起?笑話!

清政府腐敗得無藥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墮落!

恨,又有什麼用呢?

只能把這次文物的流失當作慘痛的教訓,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動力!

那王道士的圓寂塔,刺痛了愛國人的心。

  《道士塔》讀後感10

你想過嗎,如果有一天自己國家的文化瑰寶被他國人盜竊,作爲小人物的我們該怎麼辦?

我自認爲自己微不足道,不知道該如何保護她們的,但是如果一位散文大家也發出同樣的千年一嘆,想了一番辦法,卻“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裏,大哭一場。”我們是不是該對千年以前的莫高窟的文化引起重視呢?

也許這位散文大家在文章最後的臆想給自己帶來了太多的感慨與無奈,讓自己“像一匹受傷的狼在黑夜裏嚎叫”。但是也許此刻的他也許在凜冽的塑風中彷徨,迷茫着。緊接着他在這細沙所鋪成的沙漠之中大聲地疾呼,吶喊出了千年的中華文明的心聲:救救我們!保護好我們,這是每一箇中華子孫的使命啊!

這是一個多麼悲愴的心聲啊!面對莫高窟的千年之殤,中華文明的傷痕累累,無論是當時的清朝文人還是現在的散文大家餘秋雨先生以及身處在現在這個太平盛世的我們都是這麼束手無策,無可奈何。

或許身處現在的我們沒有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國家的瑰寶被他國人偷竊、倒賣,輾轉到他國的博物館裏,但是在我們出國旅遊在別人國家的博物館欣賞,感嘆自己國家的輝煌文明時,這是否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我想,藏經洞與甲骨文一樣,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這是《道士塔》裏的一段話,我對它的解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乏有一些糟粕,但其中的精華卻也是我們值得傳承與發揚的。可是現在這些千年前的經書,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卻不在自己的國家了,想要提高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力也就沒有了依託了,又何來承接呢?

《文化苦旅》我還沒有看完,在這裏只是拋磚引玉,希望我們國家的文化寶藏得到更多人的重視與傳承!

  《道士塔》讀後感11

從來都以爲,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沉澱下來的,都是美好的,都是飽含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卻不曾想過,原來歷史,也有陰暗的一面。

坐落於敦煌的莫高窟,蘊藏着無數珍貴文物,它釋放着歷史的光芒,足以照亮整個中國,甚至整個東方。然而在那個黃昏,伴隨着一車車歷史文物的遠去我彷彿透過書本,看到莫高窟的光芒在一點點變得微弱,那足以照亮整個中國,整個東方的光芒又有多少是隨着那一箱箱遠去的文物而熄滅的呢?

第一次閱讀《道士塔》這篇文章時,我的心中有不解,也有氣憤。我不明白,爲什麼蔣孝婉明知那些文物的價值,卻願意拱手讓給西方;我氣憤,那些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卻因爲王圓籙一人的無知而成爲了他人研究的對象。但更多,是無奈。因爲儘管我的心中無限惋惜,多次想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樣,伸出雙手攔住他們,哪怕是叫住他們也好。可我能做的,僅僅只是袖手旁觀罷了。我不禁有些困惑,這究竟是誰的錯?是奪走無數文物的斯坦因?或許是吧。抑或是愚昧無知的王圓籙?也許吧。又或者是哪無能的王朝?答案我已不得而知。卻能從書中,感受到作者的痛心與不甘,還有那和我一樣的,深深的無奈。

後來,我又仔細地看了一遍這篇文章。其中有一處使我記憶猶新。那批送往京城的經卷,被沿途官員隨手就拿,毫不顧忌,事後又胡亂掏出幾個長卷撕成短卷湊數。此情此景,無不昭示着朝廷的,文物的丟失,又有多少是他們的過錯?歷史雖然陰暗,但我希望,這永遠只是歷史,我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美好,未來的中國會更強大。

我細細品味完文章的最後一個字,擡頭看了看窗外,依舊陽光明媚,而我卻彷彿在依稀中看到了遠處的道士塔前,人來人往。